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9-11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继“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之后, 在“十六大”报告中又强调教育领域要“坚持教育创新”。这个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 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 提出教育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创新。面对挑战, 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最重要的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1 以生为本, 建设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 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 服从老师的安排,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 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 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 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 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 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 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树立师生平等观念, 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 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 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2 因生设问,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就要善于启发、善于发问, 而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效果, 提问不仅要作到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同学, 而且还要作到适时、适度。我认为课堂提问要把握以几点

2.1 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必须作到难易适度。在课堂提问中, 学生不作答与教师提问的技巧、问题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难易适度的提问, 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经过思考之后, 能回答上来。

2.2 突出重点

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纷繁复杂,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作到重点突出, 还要灵活把握, 力戒面面俱到。教师既要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 更要注重提问的设计要善于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以便深化认识, 强化记忆。教师向学生提问, 在注意广度的同时, 要重视挖掘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问题, 深入领会课本中所反映的本质性东西。

3 改变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 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 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 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 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 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设想, 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 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 结合学生实际,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 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 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 又发挥德育功能, 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 使知与行的统一。

4 关注生活,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 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 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 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 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要根据课题的需要, 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 通过身边的事例, 掌握第一手资料, 如开展问卷调查等,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还可以根据课题需要, 请有代表性的专家到学校讲课, 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 举行时事演讲。这样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 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5 运用媒体, 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打破了传统教学格局,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 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 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 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 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讲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时, 我先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网上下载的视频。并提问同学们:“这分别是什么节日”, “在这些传统节日里, 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都要吃些什么样的标志性食品”。这一举止马上引发了同学们小时候的美好回忆, 于是我趁势再次抛出下面的问题:“我们有这样多的美好, 节日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只知道愚节, 圣诞节等外国节日呢”, “再找找我国这些传统节日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底蕴”。这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余地, 充分调动地学生的听觉、视觉, 启迪学生思维。

当然,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多变, 而老师方法不同, 学生方法不同, 学习环境不同, 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 认真观察仔细研究, 大胆应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能激发创新之源, 盛开创新之花。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从课堂这个主阵地抓起,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经。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当前教育现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 注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创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思想品德,创新

上一篇:妇科门诊宫颈细胞学检查2年结果分析下一篇:试论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利用网络拓展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