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2022-09-1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 也是学生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因此, 为了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便需要应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老师的行为引导作用, 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1]。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与其他的素养不同, 是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核心素养不但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自主发展、创新实践, 而且还需要学生逐步具备家国情怀和社会关爱的情操。通过从价值取向来分析核心素养, 其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价值观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指标层面上来进行分析, 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科基础内容和终身发展素养两种。通过将核心素养与现代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核心素养对各个学科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能够充分突出该学科的育人价值, 从而将知识教学逐步升华到育人层面。同时, 通过合理的将核心素养全面融入到思想品德学科为载体, 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 巧设问题情境, 培育学生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

观察社会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中, 观察能力不但是一种目的性强和计划性强的知觉能力, 更是学生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感性认识。我们将这种思维称之为是“思维的直觉”。但是这种思维直觉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 而是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指导。然而由于思维起源于疑惑, 所以这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和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 老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认真观察生活, 深入体验社会[2]。

例如, 在学习《认清基本国情》这节课的时候, 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观察任务。其中, 老师可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来深入调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情况, 并在课堂中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和心得与其他学生尽心沟通交流。同时, 老师可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之后多了解到的中国基本国情。这时一部分学生说道: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 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科技发展迅猛等。随后, 老师在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谈一谈自己对中国梦的了解。一些学生说:中国梦就是希望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能够变得越老越富有, 生活水平能够越来越好;一些学生说道:希望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能够越来越少, 只愿青山绿水常在。最后, 老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总结道:我们大家的中国梦都具有相似之处, 就是将祖国真正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任务, 所以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努力。然而, 根据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努力呢, 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借助多媒体教学, 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趣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特点, 所以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能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因此, 老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 着眼于学生在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 合理选择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素材。这样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灵活融入到视频素材中, 能够更好的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服务, 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 在学习《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节内容时, 老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向学生展示名人的故事。其中, 通过选取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事迹进行着重播放。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失去双臂的刘伟不以为然, 而当视频画面直接切换到刘伟用双脚弹奏出优美的钢琴曲目时, 整个教室内外瞬间变得安静起来。这时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就好像是置身在生动的音乐殿堂中。在整个视频在播放即将结束的时候, 刘伟将他的座右铭说出来: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 要么赶紧死, 要么精彩的活着。刘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掷地有声, 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深深的被感动了[3]。这时, 老师再适当的将本课的主题导入出来, 让学生能够学会勇于接受挫折, 真正成为一个不被挫折打败的人。一部分学生在听了老师的教导之后, 直接将刘伟的座右铭记录了下来, 以用于激励自己,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告诉老师, 一定要向刘伟学习,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坚持做到不屈不挠, 永不言败。通过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能够让学生的心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触, 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理性思维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生硬,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 所以导致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天方夜谭。尤其是涉及的道德要求、法治要求、小康社会的概念和生命的价值等内容, 如果学生缺乏对这些概念知识的直观认识, 而只是一味的将书本中的知识告知学生, 则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 严重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点的认识, 制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 在《心中要有杆“秤”——追求公平》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老师明确告知学生应“树立公平意识, 要求别人公平对待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公平对待别人”, 这种沉闷枯燥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所以老师可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其中, 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准备好一些糖果, 并将其分发给学生。然而, 老师在分配的过程中, 给一些学生分五颗, 而一些学生连一颗糖都没有。这时, 老师让学生就自己分配糖果的行为进行评价。这时一些学生便大胆的说出:这是不公平的。通过应用良好的教学方法,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最大限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 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 重视教学评价, 发展学生核心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指挥棒, 更是老师创新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依据。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便需要老师重视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综合性评价, 侧重从学习成绩、学习过程方面入手, 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其中, 评价的内容应该由单方面的学习成绩评价转向对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然而, 评价机制必须全面细致, 不但应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且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道德行为;评价方法则主要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形成评价转变。全面了解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 充分利用多元化学习方法, 设计科学教学步骤, 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促使学生逐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

总之, 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便需要老师充分认识到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无法一蹴而就, 所以需要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突破点。而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以育人为目标的课程, 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促使学生逐步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合格公民。本文通过阐述核心素养的概念,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谢金兰.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以《走近父母》教学为例谈思想品德课核心素养之培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6, (4) :98-100.

[2] 严卫林.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路”之探寻[J].教学月刊·中学版 (政治教学) , 2016, (10) :10-13.

[3] 戴慧.公民培育视域下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模型构建[J].中小学德育, 2016, (8) :46-48.

上一篇: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下一篇:“机器人学导论”专业课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