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2-09-11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与实施者的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思想品德(即政治)课教学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学答有余,学问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其结果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美国教育家克罗韦尔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老师的教育观念的问题。要改革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力。

二、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新氛围

活跃课堂气氛成了一堂课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那么思想品德课该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呢?首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优化师生关系。课堂气氛虽是课堂教学中的事,但工夫不仅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尽量多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学生不仅把教师视为师长,更视为一个可信赖的朋友,从而让课堂气氛活跃与和谐起来,还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欲望就萌动了创新意识。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必须让学生对认知的对象感兴趣,这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思想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中体现“新”和“疑”。

“新”。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用新的思想去感染学生,用新的教法去调动学生,用新的认知对象去吸引学生。特别要求教师要不断用时事热点材料和学生身边的新事例去补充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又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探索、创新精神。

“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有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维能否调动以及调动的程度如何。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多提有争议的问题。如“明知是赃物而购买是违法行为不能取得财产所有权,那不知是赃物而购买的物品能否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放学后在学校打篮球过程中被撞伤,学校是否承担责任?”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学生在学习认知活动中主动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要鼓励或要求学生向学生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学会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怪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心理学认为,在思维的广阔心理领域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和聚合思维(即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聚合思维强调指向唯一正确的目标,即要求思维内容、思维成果应集中、统一到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上来,否则视为错误或异端。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弊端是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禁锢。发散思维则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甚至相反,其思维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传统教育重聚合思维而轻发散思维,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也要的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学生创造情境。在教学中可从培养发散思维的三条指导方针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

第一、同中求异。能够摆脱人们的共识和传统观念的思维定势,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完全不同、但有一定根据的全新观点。

第二、正向求反。不迷信权威,敢于向一贯视为正确的理论体系或科学概念提出挑战,并提出相反的或与之对立的新理论、新概念。

第三、多向辐射。能对某个复杂问题(或关键所在)从多种角度、多个方向去分析,从而得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五、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心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已掌握的知识的广泛迁移才可能实现,并构成系统的、概括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笔者认为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要转化为有价值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才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才具有现实意义,而实践活动能实现三种能力的有效统一。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感官去想、去看、去说、去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自己根据问题去搜集相关资料,学会对问题进行论证的方法等。

摘要: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要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在教学中义不容辞地应担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上一篇:中国“智造”如何突破“盆景”式环境下一篇:海报设计中的几何图形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