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下的高职教育论文

2022-04-26

[摘要]文章论述了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高职教师教育科研理念[作者简介]郭健(1957-),女,河北石家庄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育实践下的高职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实践下的高职教育论文 篇1:

高职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下的“1+X”证书试点制度实施路径探究

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正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加速进入转型的历史新时期,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出现了一定的不匹配现象,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结构也在深刻变化,由原来单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步向现在的面向职业岗位群需求的“一专多能”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因此,在高职教育中,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将课程教学联系不同行业中职业岗位群所需求的若干职业技能,将教学侧重点转到职业技能实践中,以职业等级证书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的培育与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育人,培育新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俗称“职教20条”,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出了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时,方案中还要求,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管理监督考核院校外、院校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制定职业标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照职业标准牵头组织开发教学等相关标准。院校内培训可面向社会人群,院校外培訓也可面向在校学生。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持有证书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院校内实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2019年4月,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国发委、财政部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文件,该文件出台,标志着“1+X 证书”试点制度正式启动。同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首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同年9月,教育部又出台《关于做好第二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整体发布了三期,总共出台了92个从低级、中级、高级相关不同类别的技能等级标准,另外从文件发布之日起,总共立项了两批“1+X 证书”试点院校,两批试点院校的正式启动,标志着“1+X证书”试点制度的真实落地。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计划指出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做法,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企业认可度,推动更多职业学校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

我院在完善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过程中,也在逐步实施与推进“1+X证书”试点制度,2019年,我院被教育部列入国家首批“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和考评考点。从实施该制度之日起至今,各系部总计已有11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投入培训考评取证工作中,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涉及到了我院各系绝大多数专业,对专业的覆盖面达77.14%,基本达到与课程体系建设相一致的要求。我院会继续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各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更好地实现“书证融通”目标,发挥好实践育人的功能。

(一)加强宣讲,全员学习,提高认识

要在我院各系部全面实施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首先就必须要让全体师生知道该项制度主要内容是什么,“1”代表的是什么,“X”代表的是什么,要组织师生学习与该项工作有关的文件精神,了解该项制度在我院的推进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对我院“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有什么样的作用。要让师生了解“1+X”证书试点工作,就必须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宣讲,同时各系部要针对该项工作组织专职教师召开工作推进会。

针对学生,不仅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向学生们普及该项制度的背景知识,同时也要求辅导员也能在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学生们明确该项制度的重要性,能主动自愿报名学习并在毕业前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二)制定“1+X”证书试点工作的基本程序与管理办法

我院应尽快制定“1+X”证书试点工作实施的基本程序,可确立由系部统一管理、各专业负责人负责、任课教师具体落实、学生辅导员予以协助的三级组织结构。各专业可结合专业建设方向、学生人数、水平基础等不同特点,制订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在系部指导下按方案推进试点工作。同时为了保障该项工作合理合法进行,可在我院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禁止以各种手段利用该项制度谋取不正当利益,保障学生报考的自主自愿性。

(三)调整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将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相对接,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目标与教学目标相融合,对考试考纲考点进行梳理解构,并与当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一一对应,查漏补缺,将考试考点融入教学内容,将考试真题融入授课案例。以这样的方式来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重塑知识结构,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体系,全面覆盖取证考点及岗位能力需求。

(四)形成校内外“1+X”证书师资培训体制机制

我院在2020年10月17日举行了全国“1+X”光伏电站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开班仪式,这充分说明了我院有能力针对试点专业联合相关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校企合作,牵头开办“1+X”证书师资培训班。同时,我院也委派各系的部分专职教师作为代表参加我省举办的各类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争取能牵头开办更多的“1+X”证书师资培训班,同时也能委派更多的教师参加校外师资培训班。健全与完善“1+X”证书师资培训体制机制,能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

(五)进行先期试点,注重评价与反馈,进而推广至全院。

我院作为试点院校,可择优选择部分专业的部分学生自愿参加“1+X”证书的培训试点工作,同时可安排相关专业的教学秘书调查统计学生对于参训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意见,再对评价反馈意见进行整合梳理。鉴于试点工作的效果再酌情逐步推广至全院。

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争取实现“书证融通”目标,促使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融合,为学院培养出能适应新时代行业群与岗位群所需求的具备若干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能激励更多教师参与到“1+X”证书试点工作中,提升专业教学技能,开辟教师发展新路径;另外,鼓励更多学生报名参加“1+X”证书学习,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夯实职业发展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更高层次与更高水平的就业。从学院发展层面来看,推进我院校企合作事业,促进产教融合,有望通过这一试点工作把我院建设成相关行业与领域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基地,提升我院在相关行业中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为我院“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实施添砖加瓦。

作者:余硕

教育实践下的高职教育论文 篇2:

论教育实践视野下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

[摘要]文章论述了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师 教育科研理念

[作者简介]郭健(1957- ),女,河北石家庄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广西柳州545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分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主题意识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教机职字[2009]356号)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改革与创新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决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行为,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础。高职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理念,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提高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对教育科研理念的认识

《辞海》中,“理念”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哲学体系里的一个哲学术语,“理念”和“观念”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借用的。“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和解释,是经过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精彩而简明的概念。

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是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应该来自对教学实践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应该来自于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并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成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自觉选择,而不是来自学校压力、业绩需要或经济利益。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理念,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双重质量,进而创造出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

二、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

根据一般科研规律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可分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是高职教师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认识、理解与概括。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为高职教师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和具体任务,是高职教师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将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转成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使其具体化、实践化,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行为。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关乎高职教师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落到实处,融入整个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将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转换成符合科学研究规律、步骤、方法,反映教学规律、明确教学目标的实践方案,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只有具备了认识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不迷失方向;只有拥有了实践层面的教育科研理念,才能使自己实施有效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行为,才能寻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更大突破。

三、高职教师教育科研的立足点

1.教学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研究就是以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教学规律及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种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根据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主要从事教学理论研究,通过教学本质、功能、规律等提出教学理论方面的新学说、新观点和新方法;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延伸,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探索、开辟应用的新途径;开发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解决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从而创造性地提出或制订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及建议等。

高职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不同于教育专家,教育专家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追求科学知识的新发现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兼顾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对研究人员的理论素质要求很高。高职教师处在教学实践层面,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直接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研究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为主。实践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归宿。可以说,实践性是高职教师教学研究的根本特征。对高职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高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

2.微观领域研究。科学研究按研究层次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宏观是指大范围或涉及整体的,微观是指小范围或部分的。在科学研究领域,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不同。微观研究的对象是单个单位,如单个企业、学校、家庭等,根据其存在的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以解决或优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生特点的变化,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凸现出诸多实际问题、个性化问题需要解决。高职教育宏观层面的研究与改革是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主要范围,是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理论专家的研究视野。高职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服务等)显然是高职教育微观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教学改革是整个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亦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三: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的人才质量观要求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变革;二是新知识、新技术越来越多、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改变陈旧落后、低效的教学方式;三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针对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基地与专业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更新、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管理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素质教育与德育等实际问题,开展能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微观领域的研究是高职一线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高职教师拥有最佳的研究位置、研究机会和研究对象,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加以思索、研究、改进,由高职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问题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最适合的方式。尽管有时微观领域研究成果往往缺乏推广的物质条件和学术威望,但针对性、问题性、创新性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更加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保证教学改革的设想和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用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回应社会的期待,才是高职院校真正应该做的。

3.社会服务研究。高职教育的特色在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和培养规格的职业适应性,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必须贴近社会需要和生产实际,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相结合,学校教育环境和与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保证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地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研究、社会服务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是促进校企双方更密切结合的动力。在合作过程中,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锻炼了师资队伍,为学校赢得了社会效益。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相辅相成,两者应该是未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郭 健

教育实践下的高职教育论文 篇3:

从“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探索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发展契机

摘 要 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保持高校稳定的基本制度,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有力保障,也是加强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政领导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协调党委行政关系,明确分工合作及工作职责的关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切实保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功能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学一做;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制

1 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保持高校稳定的基本制度,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有力保障,也是加强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于1990年、1996年的颁发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公办高校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历经20余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日趋完善,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建设得到保障。但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都是不完美的,高职院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高职院校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长期存在“双领导”的矛盾,在某些领域甚至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方法,不断推动领导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落实党章、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也给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发展带来契机。

2 “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本质及特点

“两学一做”,是2016年2月中办印发通知,要求面向全体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经受“四大考验”、消除“四大危害”,更加自觉地尊崇党章、履行党员义务,更加主动地立足岗位作贡献,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高职院校党委行政领导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党政领导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党政领导要带头不做。严以修身,严以用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铸炼成为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人。

3 “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给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发展带来的契机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高地,也是知识分子的集中地,高职院校实施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严以修身、严以用权、坚持原则、全面从严治党意义重大,不仅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是高校自身快速发展的要求。

3.1 坚持“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

党委是学校的最高的领导集体,负责“把方向、抓大事、出思想、用干部”,校长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全面主持学院的行政工作,是学校额最高行政首长及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党章要求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也强调“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高职院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与党中央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捍卫党领导地位,是高校建设的方向标,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高职院校重大方针政策等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保持高校与社会稳定,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高等职业高地。

3.2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高职院校党政领导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结合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坚持办学宗旨、完善办学目标、改进办学质量、培育高质人才、服务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原则,这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能在教育、教学、科研、教研、行政管理、对外服务等一切与教育相关的工作上务实创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推陈出新,适应社会需求和实践需要。

3.3 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高职院校党政领导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个人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强调“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最广大人们发展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这个根本问题”。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把“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作为第一发展要务,以人为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内培外引”、奖励、竞争、考核等机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教育教学、思想引领、校园活动、党团建设、创新创业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促使全体师生“爱校、忧校、兴校、护校”,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3.4 坚持民主集中制

党章规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是党委书记个人的领导,也不是高职院校校长(院长)的领导,更不是党委书记和高职院校校长(院长)的领导,而是党委集体的领导。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委书记和高职院校校长(院长)的关系,明确党委书记和高职院校校长(院长)的职责,确保党委和行政各司其职。党委集体领导需遵循依法执政方针,坚持民主集中原则,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策”的深刻内涵,建立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完善决策和执行程序。

3.5 精神上“补钙”,作风上“固本”

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践效果,与党政领导个人的修养、作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要求党政领导个人在精神上“补钙”,作风上“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高职院校党政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站得稳,站得直,才能引领院校发展。

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的矛盾,也往往由于没有处理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没有正真认识到公私关系,也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权力观、事业观,未加强道德修养。这样,往往导致“双头领导”及“两队人马”、“两套做法”等水火不容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能做到“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慎行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许多难题、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国吹响了号角。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新形势下,充分把握“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契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快、更稳向前发展,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深化专业内涵,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参考文献

[1]沈海道.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度演进、内涵界定与实践创新[J].云南行政学院院报,2012(0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刘华丽(1983-),女,汉族,湖南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216

作者:刘华丽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论文下一篇: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