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2022-09-11

高等职业教育兼有职业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职业性属性决定其在人才培养中必然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 给学生提供一种工具;而人文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只局限于狭隘的“技术教育”, 还应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人文科学知识、自觉的人文关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结合和统一,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完整的职业教育。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程度地患有“文化贫血”和“短视症”:过弱的文化陶冶, 致使学生精神气质空虚与贫穷;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导致学生素质培养不全面;过窄的专业教育, 致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学术基础单薄。厦门大学高宝立博士[1]对我国10个省 (市) 15个城市中有代表性的27所高等职业院校的987名教师、4035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反映出目前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低下。

调查数据表明, 学生的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常识相当贫乏, 实用主义盛行。很少主动接触哲学、历史、经济、文艺、文学等有关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 甚至放弃人文知识的学习。在大部分高职学生看来。拿到专业技术某个等级的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而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无关。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缺乏社会责任感, 社会道德水平不高,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对社会表现得爱心不足。有57%的学生不愿意见义勇为, 6%的学生不愿意帮助别人。部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较差,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过半的学生表示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有三成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方面存在问题。

二、从语文教学反思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 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由此可见, 大学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高等职业教育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在各专业中的课时分配明显减少, 大学语文学科的地位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

从教学的角度看, 当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分析文本和把握主题思想, 忽视了人的发展和对学生精神的陶冶, 从而导致学生极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学作品是作用于人的灵魂, 让作者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 将作者自己的生命意识和审美体验融入作品之中, 读者只有摆脱现实和功利的束缚,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通过作品获得二度审美体验, 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 (甚至另一类生命) 之中进行“对话”才能与作者心灵沟通, 发挥作品的功能。我们的语文教学, 是要使文学作品成为一种感性生命的创生和传达, 成为主体间的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活动, 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而使其达到灵魂的净化。

现代学校的发展活力不仅依赖于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好的校园文化能产生一种持久的精神力量, 让师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语文教育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

三、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 捕捉审美因素, 以培养审美能力

赞科夫 (1901-1977,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 曾经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2]荷尔德林 (1770-1843, 德国著名诗人) 说“人类诗意地栖息在这个星球上”。[3]那么从本质上讲, 每一个人都是诗人, 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因此我们怀着一颗“诗心”学语文, 诗情画意便会油然而生。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 (即审美) 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 并将扩大你的眼光, 充实你的经验, 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 得到人生受用的目的”。[4]

语文文本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等审美因素。文学欣赏教学应不同于一般的课文分析, 应从美学的高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使之获得审美享受, 追寻那种“形上之美”。所以文学欣赏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 形成审美感知和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可以理解为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敏锐的感受力是审美能力最基本的因素。正如《北大往事》所说的“什么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分别, 就是文科生踩在银杏落叶上有感觉, 理科生则无动于衷”。这种感觉, 就是所谓的敏锐感受力。当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后,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 学生就会推而广之, 在生活和工作中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追求美, 甚至创造美。

(二) 体味人物人格魅力, 以打造高尚人格

鲁迅说:“美术家固然有精熟的技工, 但尤需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 表现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塑, 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 令我们看了, 不但喜欢赏玩, 尤能发生感动, 造成精神上的影响。”[5]可见, 艺术品之所以打动人、感染人, 关键在于作品中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和人格。同样, 作为艺术而存在的文学作品也浸润着作家的思想和人格。文学作品是思想和人格的载体, 本身满含着主体的情感, 充满着人生经验。所以, 学习、欣赏文学作品, 不只是学语言知识, 也不只是历练语言能力, 更是情感教育、文化熏陶、精神陶冶, 从而丰富心灵、培育品德、完善人格结构,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借助这些因素, 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必然效果甚佳。

(三) 开掘作品文化内涵, 以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负载着传承文化和精神的任务。语文文本“文质兼美”, 具有典范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 无不体现在语文文本中。在语文教学中, 应开掘深邃的文化内涵, 并充分利用这一积极因素, 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崇高,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是人文教育的基础, 是构成人文精神的核心。当然, 学生步入欣赏领域之前, 要有一定的文化储备, 具备文学欣赏的基础。例如, 从《诗经》到《楚辞》, 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 从唐诗到宋词、元曲, 高潮迭起, 名家辈出。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继承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对滋养性情、陶冶灵魂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 探究作品思想意蕴, 以提高思想境界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6]因此, 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形象反映生活的载体, 文学作品也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从一篇篇优秀的作品, 可以看到爱国者的拳拳忠心、成功者的上下求索、智者的理性剖析、仁者的宽厚慈爱、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等。

例如, 读屈原的《涉江》, 可以感受到诗人无罪被逐、回望故土时, 不是留恋家园的温馨, 而是担忧祖国的命运;诗人迟迟不愿离去, 不是挂念家人的生活, 而是顾念民族的前途。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与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 从而给学生以某种精神启迪, 促使他们努力开拓自己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

(五) 唤起生活体验, 以丰富人生经验

生活体验是一种实践, 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体验。没有这些体验, 人文教育就是苍白的。因此, 学生要多深入生活, 多接触社会, 多观察, 多体验, 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语文小天地, 社会大舞台。”姚竹青说:“我所谓的大语文, 是真语文, 实语文, 活语文;是贴近生活的人性语文, 注重实践的素质语文, 体现智能的长效语文;是让学生受益终生、享用一辈子的黄金语文”。[7]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除了努力创设人化情境外, 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在生活中学语文;让学生亲历亲受, 自感自悟, 静思领会。这样, 文中作者的体会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 使其在学生心中彻底内化, 感同身受。

摘要: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科地位边缘化、教学功利倾向严重等问题, 影响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本文研究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提出要重视捕捉审美因素, 以培养审美能力;体味人物人格魅力, 以打造高尚人格;开掘作品文化内涵, 以提升文化品位;探究作品思想意蕴, 以提高思想境界;唤起生活体验, 以丰富人生经验。

关键词:高职教育,语文教学,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13

[3] 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36161417

[4] 王震.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3

[5] 鲁迅.热风.随感录.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43

[6]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25

[7] 姚竹青.大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下一篇:以互联网金融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