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

2022-04-16

[摘要]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 篇1:

中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摘 要: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行业来说,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如何,对于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教育发达国家,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本文对中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根据我国教育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总结了几点中国教育发展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启示

0 引言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不相同,由于受教育管理发展形式、国家干预教育的方式不同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就必然不同。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中美两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比较得出了几点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1 中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

1.1 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不同

从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来看,以州为范围的美国教育为代表,各州教育委员会是州教育的决策机关,它既不直接向州政府负责,也不是州议会的下属委员会,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下属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独立性相对更大。另外,在美国基层学区作为最基本的教育行政单位,由州议会依法设置,其行政组织掌管着学区范围内的全部教育事务,主要负责公立学校的办理及维持工作。总体来看,美国的教育行政组织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政府的依赖性不大。而在中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呈现出明显的从属性,教育部是我国国务院的重要职能部门,与之类似的,其下属省、市、县教育委员会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部分,其他与教育相关的行政事务也都归属政府所管,独立性不高。

1.2 教育行政权力不同

中美两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同还表现在教育行政权力的不同上。对于美国而言,其教育行政权力正在从地方分权制向均权制方向进行转化。对于传统的地方分权制来说,它能够充分结合本地区发展的需要,调动地方办教育行政机构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同时还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良性竞争。但是地方分权制容易导致国家整体教育发展不平衡,难以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对于中国而言,教育行政权力则是从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向均权制度进行转变。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在调动中央办教育的积极性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基于中央的支持和各地区政府的密切配合,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整体教育质量,但是,也正是由于中央集权使得地方办教育缺乏一定的自主权,中央很难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也不利于正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阻碍了地方教育的发展。

通过中美两国教育行政权力发展趋势的比较可以看出,两国的教育都在向均权制方面发展。这是因为均权制不仅可以保证中央统一管理,准确把握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的大方向,还能有效提高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教育事业,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领导决策体制不同

在教育行政领导决策体制方面。首先,对于美国来说,采取的是以合议制为主,除了联邦的教育人事管理是由总统一个人负责外(首长制),其他教育决策都是经由不同组织、不同人员的讨论得出的。美国的合议制教育领导决策体制能够充分采纳各方意见,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征集的资料更完善,决策是结合所有相关领导人员的讨论和意见得出的,具有一致性,因而在执行过程中也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但是合议制也有它的缺点,即不利于统筹兼顾,没有最高领导权,各部门责任不明确,一旦发生纠纷就很难将协调解决。其次,对于中国而言,教育领导决策体制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在制定教育决策时,以中央教育领导为核心,其他各级领导集思广益、相互监督,既能统一指挥,同时又能保证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校长负责制充分融合了首长制和合议制二者的优点,能够真正做到统筹兼顾,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现状。

1.4 教育行政的权力分配不同

中美两国的教育行政的权力分配也不相同。美国实行的是典型的三权分立体制,联邦政府对全国的教育进行总体的调控,以高等教育为例,州政府对高校拥有绝对的管理权,学区则是教育决策的具体执行机构。在美国,教育权归地方所有,各州议会具有立法权和主导权,其中州教育委员会成员的产生、各级各类学生的入学条件、教育年限等各类事项都由各州议会决策产生,充分体现了民主化。联邦政府可以对各州教育事业进行援助、服务和指导,而没有直接干预和管理的权力。而在中国,对于高等教育目前仍然采取的是集权式管理,各地方高校直接归中央领导和管理,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我国教育行政的权力分配制度正逐渐由中央集权向“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转变,具体表现为由国家教育部掌握教育的总体大政方针,以提高全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为目标,进行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统筹规划。

2 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2.1 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

根据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针对我国的地方教育,应该建立起一种“政府与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由教育部门主管,政府职能部门以参与为主,使地方教育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强调的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当援助、服务的角色,而不是直接干预和管理地方教育,进而给地方教育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权利,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有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对高校一直采取行政指令的方式,不同于美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就有相对较高的独立自主权。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也应该向服务型政府方向转变。对于高等教育可以给予适当的监督,但是不能硬性干预和指挥高校教育,而是多听取各方意见。另外,国家还可以把教育当作社会公共事业来办,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高校一定的资助、指导和服务。鼓励民办教育,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做出了一些改进,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5.52万所,其中民办高校或高等教育机构达1600所,并且新世纪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有助于我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应鼓励地方教育之间的良性竞争。

2.2 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培养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意识。这不仅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队伍配备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形成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念。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正确的价值观念、专业的管理意识、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都是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具备了这些条件,他们才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进而积极地投身于教育管理工作。其次,完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培训体系。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工

作旨在提高教育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主要是学习教育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明确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同时还要强调知识的学以致用,锻炼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试用。

2.3 转变管理理念,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教育权利的民主化

由中美两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可以看出美国教育部门与学区学校之间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服务与合作的关系,在权利分配和教育决策方面更具民主性和科学性。因此,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及时转变其管理理念,根据我国的国情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促进教育行政权力积极向“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方向转变,强化校长负责制的教育决策体制。对于高校来说,学校可以建立以校长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和相关沟通机制,该组织的人员可以由高等院校的各学院领导和优秀的专业教师组成,在做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协调,校长要注意发扬民主,充分听取组织成员的意见,支持他们的工作。另外,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央不再延续以往对学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而应该逐渐向扶持、引导、服务的方向发展。建立各级教育行政咨询审议机构,改善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而推进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3 结语

通过中美两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比较发现,中美两国在政府管理模式、教育行政权力分配、教育决策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应该结合自身的国情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积极借鉴美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改善原来的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结构,推进我国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教育权利的民主化,进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琳.中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刘宁.中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李淑君.中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5-7.

[4]史万兵.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王庭苇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 篇2: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一)

[摘要]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191

1引言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是指国家高等教育行政体制遵循特定原则,以某种组织方式进行运行,包括机制设置、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而形成的一套体制运行方式。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及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

2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的现状

21中央集权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正面临改革

根据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呈现出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是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体制促进了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相一致,适应当时经济建设的要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已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日益呈现了明显的弊端。中央集权制的高等行政管理体制没有明确的把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实体来看待,过分地强调了教育为政治服务,使教育过分依附于政治。另外,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自主权未得到落实。这些问题让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并且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

22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采取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体制。这种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但是由于受传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只是初步形成,真正建立与稳固新型的体制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的合力,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共同致力于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的完善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

3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31行政管理方式统一僵化

在长期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特征是行政管理方式统一僵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现行教育体制实行统一的教育政策与措施,其结果导致现行教育体制僵化与低效等一系列官僚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第二,办学主体单一,办学规则僵硬,其结果造成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育结构和布局很不合理,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高校招生、就业管理不灵活。招生专业、名额等由政府统一规定,高校无权设定。对于市场所需人才的专业取向不能及时得到更新。

32高校自主权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虽然有所扩大,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需求,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也不够好。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招生自主权方面,制定招生计划、决定生源分布仍由教育行政部门掌管,确定收费标准也是地方政府物价部门的权力,高校无权确定标准。第二,在教学管理权方面,高校调整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余地很小,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第三,高校的国际交流学术自主权也基本没有落实,需要由主管部门审批,限制了高校对外开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33公平与效率政策缺乏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中的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政策的价值观一般可以分为“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等价值取向。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可忽视政策价值问题,否则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形成盲目运行、问题层出的局面,并导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很难收到应有的成效。由于政策价值观的缺失,致使公平与效率问题没有解决好,呈现出许多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教育现实。

34体制运行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实际上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垄断市场。具体表现为:第一,政府垄断了对高校的举办、投资和管理,高校的主要造血功能是依靠财政拨款才能得以实现收支平衡。它完全独立于市场之外,没有生存竞争的压力,教育投资的整体效率无法得到提高;第二,围绕“分权”“放权”与“授权”展开的这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未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第三,世界性开放的教育大市场并没有充分建立。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也要不同程度的开放教育市场。一个世界性的开放的教育大市场正在悄然发展。

35两级政府管理权限范围不具体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中,始终强调要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扩大省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实行“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但由于省级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的模式正在形成之中,在领导和管理体制问题上,地方政府和省级以上教育管理部门的权责划分仍不明确,这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支持高校的程度及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

36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的对策

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新型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应该是使政府、高校、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体制运行模式。开展融资渠道多元化,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高校中来。为此,应发挥高校办学资源的同时,开展和社会更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在强调政府对高等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改变高等教育投资过分依赖职能的状况,使高校真正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增加高等教育产业经费的融资主体。第一,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优越性,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第二,通过自身的科学研究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第三,通过校办企业增加经费来源。通过高校人才集中的优势兴办知识型企业来为社会服务,这也为高校本身筹集更多的办学经费;第四,设立专门的办学经费征募机构。这一机构应作为高校内设机构之一,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专职从事办学经费征募工作。促进办学形式多元化,一是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就是要企业、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参与高等学校的办学与管理,目的在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吸引其参与学校的管理,促进产学合作办学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促进企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和提高。二是大胆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财力和物力资助以及在政策上适度放宽,为民办高等学校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政府还可以允许国外教育机构和团体举办学校,涉入中国教育市场。

4结论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是一件具有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导向性的大事,也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静静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

[2]顾建民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左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菲利普·G·阿特巴赫新世纪高等教育全球化挑战与创新理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5]滕宇晴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52)

[6]杨渝南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本科公共行政学教学改革[J].中国市场,2012(5)

作者:李思林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 篇3:

论教育纠纷的法律关系及法律救济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纠纷由于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而呈现上升趋势。围绕着学校所产生的各种教育法律关系更加错综复杂,涉及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案件大量地映入我们的视野,如何通过适当的法律救济途径来解决这类纠纷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教育领域内的行政纠纷和民事纠纷为研究对象,从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出发,本着优化纠纷解决途径的目的,试对教育纠纷的相关救济途径作粗浅分析,以期对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法治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教育纠纷 法律关系 法律救济

[作者简介]王景斌,赵学云,顾颖,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1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领域内的法律关系表现为一种复合的社会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政府、学校、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显得错综复杂。涉及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校间纠纷的案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培养人的人类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范畴下实现人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而狭义的教育仅指学校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活动,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本文所探讨的教育纠纷,是从狭义的教育出发探讨与学校有关的各种法律关系。通过对这些教育法律关系的分析,试对纠纷当事人的权利救济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教育领域内的纠纷就其法律性质而盲,可以分为教育行政纠纷与教育民事纠纷。现将这两类纠纷的法律关系及其法律救济分别论述如下:

一、教育纠纷中的行政法律关系

教育纠纷中的行政纠纷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等教育机构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职权时,与广大教育行政相对人(通常为教师和学生)发生行政争议所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1998年底,田永状告北京科技大学成为我国首例由法院受理的大学生状告高校的教育行政纠纷案。此后,教育行政纠纷便频频出现。纵观近年来的各种教育行政纠纷,可以看出其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围绕学生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行为所产生的各种行政纠纷,(2)围绕学校的处分行为(尤其是针对开除学籍的处分行为)所引发的各种行政纠纷,(3)围绕着学校的招生活动而引发的各种行政纠纷,(4)围绕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而产生的各种行政纠纷。

教育行政纠纷的频繁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广大师生维权意识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教育行政领域内存在着种种问题。因而深入研究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加以梳理也就成为必然。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等教育机构在教育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与广大教师、学生之间形成的具有教育法权利与义务内容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之间,教育行政机关与教师、学生之间,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因教育行政主体实施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职权所发生的各种行政法律关系。

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教育行政机关与学坟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我国的学校虽有公立和私立之分,但是按照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要受教育行政机关的统一管理。然而在具体性质上,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却有所差别。公立学校由于是国家出资、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立,“实质上是国家教育管理机关的延伸组织”,因此从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上来看,其与教育行政机关之间所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属于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不具备可诉性。而私立学校则是由除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以外的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自筹资金、经主管教育行政机关许可依法设立的,是完全独立于教育行政机关之外的教育机构。所以,私立学校不同于公立学校,其与教育行政机关产生的行政法律关系多属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只要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就可以进入行政诉讼程序。

(二)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1、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由于我国实行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职务聘任行为不是由学校单方面决定的,它必须征得教师的同意,并通过签订聘任合同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学校与教师之间在聘任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应当依据《合同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来解决。但是当聘任关系成立之后,教师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学校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权的相对人,两者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也因此而形成。按照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属于教育行政机关严格管理的内容。在法律、法规明确授权下,其也可以由学校等教育行政机构来行使。在这类法律关系中,学校代表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体现国家意志,与教师显然处于不平等的法律地位上。此时,如果学校不正确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教育行政管理职权,极易损害教师的合法权益,从而导致教育行政纠纷的产生。

此外,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公民,当然地享有该项权利。针对这一点,我国《教师法》第7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学校无故阻碍教师实现其进修、培训等受教育权,教师有权向教育行政机关申诉,甚至提起行政诉讼。

2.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十分复杂,按照学生是否已经进入学校管理体系,可以将其简单分为入学关系和在学关系。前者是指学生与学校之间在报考学校、招生录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后者则是指学生被学校录取后,在学校管理之下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

针对入学关系而盲,我国大部分学校属于公立学校,学校的招生活动纳入国家计划。在招生过程中,学校没有自主权。这类学校,尤其是公立高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及录取名额在所有考生中公平选择,其招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国家意志,无法像私立学校那样自主选择学生,无权拒绝任何一个完全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双向选择关系。因此,招生权属于公立学校的一项行政管理权,其在行使该项权力时与学生之间当然地形成行政法律关系,这一点应当与私立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形成的平等的契约关系相区别。

当入学关系形成之后,学生便进入了与学校之间的在学关系,接受学校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及其自身校规对其进行的各种管理。在这种管理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学校侵犯学生人身权、财产权的民事法律关系,也有可能发生学校行使

法律、法规授权的教育行政管理职权时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政法律关系,如因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行为所引发的各种行政纠纷。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在学关系表现为后者。

(三)教育行政机关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与前两者相较而言,这类法律关系比较简单。教育行政机关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最广泛存在的行政机关主体形式,享有广泛的行政管理权,如果不能正确行使,必将损害广大教育行政相对人——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从而容易引发教育行政纠纷。例如,1995年四川省港津市教育委员会因对小学毕业考试标准答案判断有误,影响考生升学,被考生及其家长告上法庭,即为一个典型的学生与教育行政机关之间的教育行政案件。但现实中,教师、学生与教育行政机关直接产生纠纷的教育行政案件还是占少数的,大多数还是由于教师、学生直接与学校产生纠纷,向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并对教育行政部门所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所引发的。

二、教育纠纷中的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民事纠纷主要是在校园中因伤害事故引发的纠纷,可界定为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所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而引发的民事纠纷。

教育民事纠纷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以其发生的原因为依据,可将教育民事纠纷作以下分类:(1)因教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引发的纠纷,如因校舍或附属设施倒塌、教育教学设备质量不合格以及其他校园生活设施存在不安全因素导致的学生受伤害事故,(2)因学校教育管理中的过失引发的事故纠纷,如因学校组织参与大型活动或校外活动管理过失、学校在学生自由活动时疏于管理,以及学校医疗、饮食卫生管理不善等引发的学生受伤害事故,(3)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过错行为导致的学生受伤害事故纠纷,如因教师体罚或侮辱学生人格、私拆学生信件,以及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过失导致学生受伤等原因引发的纠纷,(4)因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疏于保护而引发的纠纷,如学校安排未成年学生参与不当活动引发的纠纷等。

从以上教育民事纠纷的类型可以看出,教育民事纠纷主要发生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是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学校在依据教育法律法规行使教育权利、承担教育职责的同时,也承担着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而且这种由教育保护义务产生的监管责任直接针对的是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属于民事权利。那么,由于学校教育管理的疏漏,造成学生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而发生的纠纷,属于民事损害赔偿纠纷。因此可以说,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指以学校教育保护、监管责任和学生人身权、财产权为内容的法律关系。除此之外,教育民事法律关系还包括前文所述的学校与教师在聘任过程中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此处不再赘盲。

三、教育纠纷的法律救济

有专家指出,“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救济作为一种寻求权利保障的行为或过程,对于任何权利的实现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教育纠纷的法律救济,是通过合法程序裁决教育领域的各种纠纷时对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给予补偿的法律保护制度。它是法律救济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般而盲,解决教育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主要有两个,即诉讼渠道和非诉讼渠道。诉讼渠道,是指通过法定诉讼程序获得法律救济的司法救济途径。从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来看,凡符合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都可以通过诉讼的渠道求得司法裁决和保护,依法获得相应的法律救济。非诉讼渠道,是指教育行政渠道和其他渠道。教育行政渠道是指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权益受损者可以通过申诉制度对抗侵权行为,寻求法律救济。同时,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国家赔偿制度等均属行政救济渠道。其他渠道,主要是指诉讼渠道和行政渠道以外的教育调解制度。通过教育系统内的调解,对纠纷双方给个说法,并使受侵害方获得一定的合理补偿,不失为解决一般纠纷的有效渠道,具体而育,解决教育纠纷的法律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一)教育调解制度

教育调解,是指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内设立的调解委员会对校内教育纠纷或与教育有关的民事纠纷进行的调解活动。这里主要介绍校内调解制度。校内调解由校内调解委员会主持。校内调解委员会既非国家司法机关,亦非国家行政机关,是学校教职工自我教育、自己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群众性组织。校内调解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来自三个方面:教职工代表、学校行政代表、学校工会委员会代表。校内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由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具备法律效力。如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反悔,均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要求仲裁,任何人不得干涉,

校内调解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在调解时可以根据不同纠纷、不同当事人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校内调解的一般工作程序是:受理纠纷、调查分析纠纷情况、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工作、促成当事人和解并达成协议、调解协议的执行。校内调解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有效形式,具有救济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是调解校内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减少违法犯罪、维护教育秩序的“第一道防线”,是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二)教育申诉制度

教育申诉制度,是指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个体和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向相应的国家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作为一种非诉讼形式的行政申诉,教育申诉制度强调尊重并保护个人在教育法律关系中的申诉权利。它不仅在《教育法》中,而且也在《教师法》中得到了具体体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实施,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对相应国家机关的申诉来完成,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种。依据《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我国教育申诉范围主要包括:教师认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教师、学生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或处分不服,学生因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以及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的申诉请求。可以说,教育申诉制度对于解决教育行政纠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是由于在立法上,教师、学生的申诉权仅是由《教育法》作出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或程序规定,实际操作中教育申诉案件也往往被安排在信访部门,再加上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致使教师、学生的申诉往往石沉大海。因而,加强处理教育申诉的机构建设,完善教育行政申诉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程序性的法律规范,是事关教育申诉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学生申诉制度的构建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建立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权利”,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针对学生申诉机制缺失这一全国性普遍现象,有必要制定一部全国性的、能够具体规定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或行政法规。

(三)教育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起来的功能较完备的非诉讼的法律救济途径,也是主要的行政救济途径,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纠错机制。复议机关在查明事实、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可以撤销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可以变更不当的行政行为,还可以责令行政机关就损害进行赔偿。

行政复议反映到教育行政领域就是教育行政复议。如果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作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原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请求给予补救,由受理的教育行政机关依法对相对人的申请、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相应的裁决。同教育申诉制度一样,其也是一种非诉讼的申诉救济手段。由于教育行政复议主要利用教育行政体系上下级领导监督关系来解决纠纷,因而十分有利于复议决定的落实,再加上行政复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对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广大教师、学生而言,无疑是最佳的救济途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学校与教育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在法律上界定不明确,这就使得规范两者在复议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同时,依据我国现行行政复议理论,一旦当事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被诉诸法院的复议机关就成为被告,这往往使复议机关为避免风险而缩手缩脚或消极对待。因而,要切实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有必要对学校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明确规定,同时加强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的建设,以促使教育行政复议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育行政诉讼

教育行政诉讼是一种由人民法院行使的法律救济活动。假如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即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补救,人民法院对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维护和监督行政职权的依法行使,矫正或撤销违法侵权的行政行为,并给予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特殊保护。

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政纠纷得以解决的最后屏障,对于教育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当然必不可少。然而从我国现实状况来看,教育行政相对人状告学校的案件不少,但真正能被法院受理的并不多,胜诉的更是寥寥无几,教育行政诉讼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虽然理论上我国已经基本上确立了学校的“授权行政主体”地位,实践中也出现了以学校作为被告的教育行政诉讼案件(如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件),但从我国立法现状来看,不论是《学位管理条例》还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学生是否可以起诉学校,就连《行政诉讼法》也只是规定了人身权、财产权,而将受教育权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因此,彻底解决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权利纠纷的可诉性,是防止教育行政诉讼缺位的关键之举。

就教育纠纷而育,虽然不能将其全部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否则将会妨碍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但是这种办学自主权也不能成为完全排斥司法审查的理由,笔者认为,在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的纠纷中,如果学生与学校所争议的事实足以影响学生获得或失去作为学校成员即学生这一特定身份,如不予录取、留校查看、开除学籍、毕业文凭不予发放和学位不予授予等,将导致学生实质性地位的改变,性质严重,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影响重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允许学生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司法救济。如果学校从事的是普通的内部事务管理,如制定作息时间、考绩评定、宿舍楼的管理等,学生因此受到纪律处分,而且这种处分不足以影响到学生获得或失去其作为学校成员的实质性地位,那么,学校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管理和教育学生的主体,对于它的这些属于学校内部自主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处分决定,不应成为司法审查的事项,因而不可提起行政诉讼。这样的划分可以让学校及时而全方位地对学生加以规范和管理,既能够维持必要的教育教学秩序,又能够获得对学生广泛的概括性的排他支配权。

(五)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教育民事纠纷法律救济的最终保障。如果处于平等地位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产生纠纷,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对于前文所述的教育民事纠纷,如果学校内部纠纷调解委员会及学生申诉制度仍不能很好地保护受害者合法权益,可以考虑启动司法救济程序,要求学校承担相应责任,从而使自己的被损权益得到救济。

综上所述,鉴于教育纠纷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十分复杂,我们有必要加强理论上的探讨与研究,进一步厘清教育行政、民事法律关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救济途径。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才能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作者:王景斌 赵学云 顾 颖

上一篇:航运企业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水利企业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