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论文

2022-04-15

一、青年学生犯罪的特征分析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青年犯罪既具有一般犯罪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其独有的规律与特征。总的来看,青年犯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犯罪数量呈现高增长态势。近年来,青年学生犯罪呈愈演愈烈之势,其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出现爆发式增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论文 篇1: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几个问题及解析

摘要:高校课堂讲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分析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互动交流化解对相关问题的疑虑和误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从中衍生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它还决定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唯物史观的骨架理论。当代国家上层建筑公共性增强和阶级性的隐蔽化成为鲜明特征,国家政权强制力的功能弱化,而通过教育培育共同价值观的功能增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政府和大企业、大财团根本利益上相一致的关系。

关键词:上层建筑的适应条件;经济政治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上层建筑阶级性与公共性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是唯物史观的骨架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主线,在唯物史观处于核心地位,但在教学活动中对这一重要思想需要科学理解,并赋予它时代特征及价值。对此这一理论相关问题笔者分析如下。

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适用条件及其时代特征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希望同学们具体描述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一个同学回答道:例如在一个家庭,夫妻双方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谁的收入高,谁在家里就有话语权,在家庭重大问题上就有决定权,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这种理解对吗?首先,上层建筑适用于一个国家,而不适用一个家庭。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其职能是用政治法律制度规范互相冲突的各个利益集团的地位权利和责任,其特点是制度化和组织化。而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权,是在家庭成员协商基础上形成,谁有话语权,取决于夫妻双方的性格强弱、夫妻在家务上的分工及传统文化因素,经济收入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其次,上层建筑产生于阶级对立的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国家政权制度和法律的强制力工具维持社会秩序,而家庭成员是以感情或血缘为纽带,这为家庭矛盾协商解决机制奠定了基础。再次,如何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解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当夫妻双方不能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难道一方要用家庭暴力强制另一方服从自己的意志吗?因而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套用家庭关系,不仅不利于正确理解,而且会扭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二战后,随着民主化思潮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民主制度的完善,还有和平与发展成为国家关系的主基调,国家政权利用暴力机器控制国民肉体和思想自由的程度降低,国家通过制度建设,化解阶级阶层之间的对立和界限,而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育共同价值观的功能增强。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解读

有同学提问道:今天大多数国家都借助于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上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应该是最先进的和有效率的,为什么不能系统地将其引入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创新而且强调中国特色?我们通过分析马克思讲的社会结构理论可以看出社会制度是有阶级性的,是实现一定集团利益的形式。例如,以机器设备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由于机器设备及其他的劳动资料的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精密化,机器设备的购置、更新需要巨量资金,由于资金的稀缺性,掌握资金的资本家在生产关系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支配企业,实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生产力则决定了生产关系必定以机器设备等资本所有制为核心,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最高目标,形成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结合方式,而普通劳动者地位下降,在企业被边缘化。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科学前沿知识、专利技术和和核心技术发明创造的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力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生产活动高度组织化和复杂化,具有优良经营管理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对生产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关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从社会财富中分得了较大份额。因而生产力的任务是生产出社会财富,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分配社会经济利益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组织形式,其背后是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讲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对人类历史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透视和解读,而非对社会某一局部和暂时现象的解释。唯物史观认为,如果说生产力是人类制造社会财富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占用、支配、组织和分配关系。物质资料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而发生种种冲突与合作,因而生产关系实质是人在生活和生产中发生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灵魂,它贯穿在生产关系全过程中。构成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围绕生产管理活动而形成人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围绕物质利益分割而形成的分配方式三个要素的核心是经济利益,各个利益集团和阶级站在自己的立场,以一定的价值观评价社会制度的优劣,推动现有社会制度朝着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方向变革。而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或利益集团对经济制度建立和变革起支配作用。如果抽掉经济利益,单纯把生产关系看作是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那只是看到了生产关系的表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都有人,人不仅需要用生产力要素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会设计一定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去促进生产资料与所有者、管理者、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一定有效方式相结合,因而生产关系既是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一方面,制度决定体制,体制反映制度的内容。同一经济制度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体制改变不一定引起制度的改变。但经济体制的选择会影响到经济制度功能的发挥和效率高低。不同国家经济体制也会存在着共性,从而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互相借鉴。例如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属于经济体制,谁的股份达到控股额谁就会对公司经营决策起主导作用。其背后起主要作用是不同的阶级或集团利益,而股份制又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利用它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理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规范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的责权利,解决了国有企业效率和效益低下的问题,促进了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型国企改制为股份制,成为我国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总之,考量生产关系,不能简单地说谁先进与落后,首先要看一种生产关系满足了那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其次看其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实现生产力的效率。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效率高,运行机制顺畅,把它照搬过来。

三、上层建筑阶级性与公共性的演化趋势

有同学问道:在一个股份制企业,投票方式是一股一票,股票占有率高的可以成为董事会或监事会一员,成为公司实际决策者;而民主制国家为了实现人的平等,投票方式不管社会地位高低都是一人一票,这是否意味着国家政权在性质上公共性的增强和阶级性的消失?马克思认为,国家不过是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阶级为了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所采取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当今一些国家采用多党制、议会制等公共政权形式和民主形式,但归根到底是国家政权反映经济基础的利益。美国社会学家柯克帕特李克·塞尔在《权势转移》一书中指出:“实际上,美国是被一系列工业、金融、政治、学术和文化中心所统治,而这些中心是同梅隆、卡奈基、洛克菲勒、摩根、福特、麦考密克、范德比尔特……的姓名分不开的。就是这个系统影响了总统侯选人的挑选,控制了国会的两院,决定了美国的对外政策,规定了经济方面优先考虑的方针,形成了文化和道德标准[1]。”一般而言,国家政权既维护阶级利益,又保护公众利益,但是当阶级利益和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被保护的不一定是公众利益。例如,全球变暖,美国与其他国家民众一样都是受害者,美国曾是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之一,但在2001年,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这一协议,于是美国布什政府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还没研究清楚及发展中国家未承担减排义务为理由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表面来看,不履行减排温室气体义务,是为了保护美国经济发展,实质上减排温室气体,美国石油和汽车工业损失会比较大,共和党主导的国会退出这一协议,明显是出于对石油、汽车等工业集团利益的保护。

现时代国家政治公共性更加鲜明。公共性根源于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在交往中产生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同时,同时又形成公共利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在原始公社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体的监督之下,却不能不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人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位,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例如在最占的德意志的马尔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还可以看到。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2]。有了共同利益就要有管理和协调这些利益的机构。在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国家政权是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矛盾交锋的平台,是各种社会利益的交汇点。各国实行议会制,各个阶级和集团的利益诉求通过这个平台发出声音,社会管理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功能,其任务就是要平衡好各种社会利益的相互关系,政府是以凌驾于阶级之上的公共权力面貌出现,对社会进行管理调节和干预。政策法律往往也尽做到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例如当海外发生战争,有的国家花费巨资会派遣飞机接回处于危险区域的本国普通国民。显示了国家政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有时国家利用强制性力量,迫使个别的大财团、大企业服从政府法律政策。只有维护好社会的共同利益,才能保持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自身的特殊利益。国家政权作为公权机构,其功能:第一,调节经济和保护环境。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经济活动和保护环境而制定法律法规,二战后政府机构中增加了负责调控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职能部门。第二,满足人们参与政治文化需要的功能增强。随着社会传媒的日益发达,公民要求行使民主权利,参加国家管理,从事意识形态中创造和交流活动意愿增强,使得国家政权朝着符合民意的方向变革。第三,上层建筑管理社会事务,甚至承担某些发展生产力的责任,深入经济基础内部对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进行调节引导和控制。这样,国家的阶级性淡化,公共管理职能增强,各国之间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这就使得各国制度相互借鉴,取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成为必然。

四、经济基础是否还能决定上层建筑的实现形式

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认为,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就再不适用于当代社会和国家的分析。那么当今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何表现出来?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而这两个概念背后都有人,存在着两个利益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大企业和大财团,他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而在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又是思想上层建筑内容和性质的决定者,那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政府和大财团、大企业的关系。那么,大企业和大财团是否成为政府制定法律和政策的重大影响因素?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是受媒体观点影响,而媒体的价值观又有什么决定?显然是由财团和大企业决定。例如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允许媒体并购,美国最大的11家报业集团共拥有374家日报,四大电视网CBS、ABC、NBC和CNN几乎垄断了美国的广播电视市场。报业集团和电视网的经营者同一些大企业和金融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福特公司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机时报》的董事会里都有它的董事,通用电器公司是NBC的后台,西屋公司则是CBS的支持者[3]。最终,大量媒体掌握在少量财团或企业手中,媒体观点受财团意志影响,社会经济政治黑幕揭露都受限制。媒体代表社会舆论还影响政府制定法律和经济、社会和外交政策。当然,马克思所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是从宏观的、本质的层面讲的。把握这一原理应注意:其一,政府与大企业、大财团利益的一致只是整体的长远的,还有二者在性质上根本一致,并不排除二者在具体问题上的对立和冲突,政府毕竟是采用了公共权力机构的形式,其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和政策要考虑社会全局性和长远性,企业和财团是追求自身的和眼前利益的经济实体,政府要对企业行为进行引导和规制,政府还要制定反垄断法限制大企业的垄断行为,二者的矛盾也是经常的和大量的。其二,众多大企业大财团之间在市场竞争中也会发生利益冲突,政府就要根据法律政策予以调节或仲裁企业之间的矛盾。其三,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政府要为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收支平衡的宏观目标,对企业进行不规范行为进行微观规制和引导,2012年,美国司法部代表广大消费者起诉苹果公司与美国5家出版社非法合谋抬高电子书价格。纽约州联邦地区法院判定苹果违反反垄断法,为此苹果公司表示同意退赔消费者4亿美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的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柯克帕特里克·塞尔.权势转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2.

[3]徐推魁.解剖美式“新闻自由”[N].新闻出版报,1999-06-14(3).

[4]马丹.苹果就反垄断诉讼同意4亿美元有条件赔偿和解[EB/OL].新华网,2014-07-17.

作者:袁学武

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论文 篇2:

青年学生犯罪特征原因及防控机制研究

一、青年学生犯罪的特征分析

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青年犯罪既具有一般犯罪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其独有的规律与特征。总的来看,青年犯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犯罪数量呈现高增长态势。近年来,青年学生犯罪呈愈演愈烈之势,其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出现爆发式增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 [1]。这种高增长的犯罪态势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安定与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一个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2.犯罪类型出现多样化态势。当前我国青年学生犯罪的类型除了少数必须由特定主体才构成的犯罪(如贪污罪、渎职罪等)外,几乎覆盖了整个刑法分则的绝大部分犯罪类型。在这些犯罪类型中,又以侵犯财产型犯罪、暴力型犯罪和性犯罪为主,这三种犯罪呈三足鼎力之势 [2]。大学生犯罪类型的多样性进而体现出大学生犯罪的严重性。

3.犯罪动机呈现突发性。青年学生犯罪,特别是暴力伤害犯罪,往往事先并无预谋,一般是在受到某一事态的强烈刺激后实施的突发性、短暂性、难以抑制性的行为。其犯罪的动机以及主观目的都比较单一、盲目,经常是因一两句言语不和就有可能实施犯罪,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特征,这为青年学生犯罪预防对策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犯罪手段呈现智能性。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由于其智力水平较高,甚至掌握有某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手段上往往呈现智能化的特点。其具体表现为:犯罪行为人利用高科技手段,注重案前策划以提高反侦察能力,因而往往能达到犯罪目的而不易被发现。

二、青年学生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青年学生犯罪的内在原因

1.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影响。由于青年学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社会化程度较低,所以在本能欲望和劣根性的驱使下,他们的心理很容易产生不合理的内在需要(如侵害、攻击、纵欲等),当外在诱因(如网络环境)能够满足自身的不良需要时,随即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从而推动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发展。青年学生犯罪的这种不健康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思想上追求享受、厌恶劳动;学习上违反校规、投机取巧;品行上不讲公德、损人利己;交友不慎、是非不分;性情浮躁狭隘、不顾后果。

2.法律意识淡薄。据统计,在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调查中,虽然有85.7%的被调查者认为法治比人治好,但只有30%的人认为法律应当一律被无条件遵守。在对情与法,德与法以及法中的权责的关系上认识不清,受传统法律观念影响很深。在问及“自己若有家人发生违法犯罪问题”时,选择“牺牲法律而保护亲人”的方式达70%。在法律诉讼意识方面,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中有42.6%的人同意“只有私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有42.9%人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3]。所以就目前的青年学生犯罪而言,法制观念欠缺,没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影响以及缺少法律信仰是青年学生犯罪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3.抗挫折能力欠缺的影响。在当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招聘的条件非常苛刻,而部分高校因追求就业率而草率地将青年学生推向社会,使得这些学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或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而待岗失业、闲散在家。在种种压力下,当青年学生的热情、意志在茫然等待中消磨,又得不到必要的社会保障时,极易蒙生被弃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无形之中将一些思想激进的高校青年学生推向了犯罪的边缘。

(二)青年学生犯罪的外在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滋生蔓延所形成的社会不良风气很容易污染高校青年学生脆弱的心理,使一些高校青年学生放弃原有的崇高理想而变得精神颓废、唯利是图。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高校青年学生的毒品犯罪问题。广州市曾在所辖或代管的八区四市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吸毒问题调查,共摸查出本市吸毒人员7 876人,在25岁以下的l 357人当中,高校青年学生占31.3%。此外,充斥着暴力、色情、恐怖和封建余毒的不良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也尤为突出。它们会利用一些高校青年学生意志薄弱的心理特点,驱动他们的低级需要,使其感官欲望无限制发展,一定条件下将冲破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环境的影响。破碎的家庭以及家庭暴力、虐待等恶劣家庭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些青年学生对于家庭结构、生活与教育方式的病变,他们大多会采取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又往往和犯罪相勾连。父母教养方式的畸变同样是造成青年学生犯罪的又一诱因。父母教养的极端化倾向与双亲教养方式的严重分歧是造成青年学生犯罪的最主要原因。对子女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或者过分保护与干涉,或者专制粗暴,这些极端化的教养方式往往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 [4]。双亲教养方式的适当明显差异可以起到一种互补作用,是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如果这种差异超出了一定限度,走向两个无法相容的极端,子女不但无所适从,难以接受,而且会产生神经质行为,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以致人格异化,难以获得心理和行为的同一,从而易误入歧途 [5]。

3.学校教育的缺失。在不少学校,“重智轻德”“分数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指标”的现象普遍存在,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几乎为零。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下,青年学生很容易导致道德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欠缺,犯罪的发生几乎成为必然。此外,学校的管理尤其是高校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学校的发展,这一点在高校扩招后尤为明显。首先是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或者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不能做到认真执行,导致管理混亂;其次是缺乏管理人员,一些高校学生长期逃课旷课、赌博酗酒、夜不归宿却无人问津。高校管理和服务的滞后与松懈,使得一些大学生不良行为和习惯逐步升级,一些本可挽救的学生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 [6]。

三、青年学生犯罪的防控机制构建

(一)道德教育的推广与养成

1.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很多青年学生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往往就是由于受到了不良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社会媒体与舆论的不良导向在不断的侵袭和腐蚀着青年学生尚未成型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所以,大众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养成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青年学生有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

2.创造科学的学校教育环境。要改变目前很多学校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真正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中心,学校教育的方针对青年学生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切实重视道德教育,并将其渗透于教学活动中,融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不仅要使青年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和学会生存。学校德育教育的改变不是一辍而就的,首先必要转变学校教育的育人观念,其次要转变目前的考试机制,最后是要把德育培养目标纳入到学校目标考核工作中来。只有多层次的手段与目标的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尴尬局面。

3.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和谐的家庭环境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素质高低、品行优劣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操行。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而放任、溺爱、冷酷、粗野的家庭环境,必然导致孩子人格的扭曲和不良行为的养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在其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下而发生的。因此,既要使家长认识到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时时处处为孩子起表率作用;又要使家长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对孩子不但要注重智力培养,更要注重品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从小教起,从日常琐事做起,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法制教育的宣传与落实

1.法制教育的定期化与长期化。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是社会的要求。我们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观念。法制观念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学生平时的法制教育和实践训练中多下功夫,提高青年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一方面,通过加大课时量,增加法律科目的开设来实现;另一方面,应使学生懂得学习法律知识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的终极意义是指导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法制教育的定期化与长期化可以达到让青年学生熟知一般的法律常识和掌握基本的法律问题处理能力的目标。

2.法制教育的规范化与立体化。法制教育的宣传与落实并不是运动式宣讲所能达致的,法制教育在青年学生中的宣传应该贯彻规范化与立体化的要求。规范化要求就是对于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法律知识的输灌,而应该让青年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与实践事实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法律知识的运用。立体化要求就是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是某一特定群体,也不是某一特定部门的事情,而应该是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事情。只有做到法制教育的规范化与立体化要求,青年学生的法律意思才能够有质的提高,也才能真正从根本上防范青年学生犯罪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康树华,张小虎.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2]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2):5.

[3]卢以品.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与分析[J].理论月刊,2005,(7).

[4]罗大华,石起才.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44-50.

[5]刘衔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年犯罪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

[6]吴珍平.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6,(1).(责任编辑/ 姜超)

作者:李其平

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论文 篇3:

在校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近几年办理在校学生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目前在校学生犯罪的成因以及预防对策。

[关键词]学生犯罪;成因;法制教育;预防机制

一、在校学生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在校学生犯罪的内在原因

1.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影响。由于在校学生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社会化程度较低,所以在本能欲望和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产生不合理的内在需求,如贪图享受、比阔气、争面子,当外在条件不能够满足自身的不良需求时,随即不惜铤而走险,以违法犯罪行为来满足自身不良需求。在校学生犯罪的这种不健康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思想上追求享受、厌恶劳动;学习上违反校规、投机取巧;品行上不讲公德、损人利己;处世上良莠不分、交友不慎;性情上浮躁狭隘、不顾后果。

2.法律意识淡薄。在校学生还处于学习教育阶段,文化素质不高,自身修养能力不强,又不注重法制教育,导致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藐视法律,一时冲动则不惜以身试法。

1.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滋生蔓延所形成的社会不良风气很容易污染在校学生脆弱的心理,使一些在校学生放弃原有的崇高理想而变得精神颓废、唯利是图。此外,充斥着暴力、色情、恐怖和封建余毒的不良文化对在校学生的影响也尤为突出。在校学生意志薄弱的心理特点,难以抵御惊险刺激以及感官欲望诱惑,在一定条件下将冲破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环境的影响。破碎的家庭以及家庭暴力、虐待等恶劣家庭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在校學生对于家庭、生活与教育产生恐惧心理,个别的则会采取对抗或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这些行为又往往和犯罪相勾连。此外,对子女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或者过分溺爱,或者专制粗暴,这些极端化的教养方式往往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

二、减少在校学生犯罪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因其群体特殊性较社会其他群体或社会公众的区别,学生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针对校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使之尽快提高到符合依法治国时代的要求。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应注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学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2)应营造强化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形成的学校环境。一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二是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同学们学习法律的热情。三是可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通过组织学生去校外分听法庭审理,能开拓视野,也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二)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

预防和减少学生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努力。

1.社会预防。一方面,完善立法。目前,我国仅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而对学生犯罪及预防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学生这一群体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和公众群体,在立法上突出法律预防和打击校园学生犯罪有特殊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加强司法,做到刑事惩罚区别对待宽严相济,针对在校学生犯罪的特殊主体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正确量刑使其有信心接受改造回归社会。

2.家庭预防。面对目前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家庭教育目标和方式多种多样,但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犯罪,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降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树立切合实际的育人观,给学生减轻压力。二是增加沟通时间,注重家庭的亲密度。林爱冰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成因》一文中发现亲子相聚时间与青少年犯罪有很高的相关性。而少年犯普遍感到的关心理解少也说明他们的亲子感情交流少,沟通阻塞。

3.学校预防。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是一个塑造高素质人才的熔炉,是知识的海洋和成才的热土,应该是一片神秘圣洁的土地。因此,应高度重视在校学生犯罪问题,从校园抓起,既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大力加强犯罪预防工作,全面规范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又要认真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到严管厚爱,让平安、法治的阳光永远普照校园,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净土。

作者:齐阁峰 李静

上一篇:施工机械的公路工程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价值观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