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探源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以大文化的视角审视了高职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策略,提出了提升和普及职业教育价值观念、完善高职教育层次、建立中国特色职教理论、完善职教制度及提炼学校精神等具体的发展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发展探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职业教育发展探源论文 篇1:

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等

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张瑞、朱德全在《继续教育》2011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体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低端不低”、“高端更高”的评价理念,是以促进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的,面向未来的、协商式评价体系。

首先,作者指出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标准系统包括标准类型和标准层级两部分。其中标准类型包括:1.均衡发展效果标准。效果标准应把衡量办学理念在学校文化、主体精神体现方面作为重要指标;2.均衡发展效益标准。效益标准主要考察一所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威信和信任程度,还有职业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3.均衡发展效能标准。效能标准体现在职业教育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衡量他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4.均衡发展效应标准。效应主要指优秀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为职业学校带来的效应,他们是职业学校价值的延续;5.均衡发展效率标准。效率标准指职业技术院校在既定成本下所能产生的最大产出量。标准层级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一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均衡的问题;二是城乡职业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均等均衡问题;三是作为活动的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所得到的相对均衡平等的教育服务。

接着,作者指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发展资源、发展结构、发展模式、发展能力和发展特色等一级指标。作者主要对这些一级指标的内涵进行了解读:1.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资源评价是“支撑性”指标,包括办学条件评价,师资队伍评价和教育经费方面;2.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结构评价是“协调性”指标,包括专业布局结构的评价,层级结构评价和教育形式结构评价;3.城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价是“多样性”指标,创办合理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关键;4.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能力评价是“发展性指标”,主要包括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三方面评价;5.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特色评价是“独特性”指标,包括办学理念的评价,职业教育行为方式的转变,和职业教育文化环境。

德国职教发展之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探源

李俊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中撰文,通过对德国社会结构的分析和关于职业的文化传统的论述,剖析了德国年轻人选择双元制职业培训的深层原因,并试图回答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能够为培训者带来怎样的职业前景,这一职业前景与其他的教育及培训途径相比,有何优劣;另一方面,职业在德国文化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内涵,其文化对于职业的这种理解如何体现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之中。

作者基于德国的社会结构研究及德国学者对职业培训的分析和解读,从四个方面对德国人选择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1.德国的社会结构。从整体的收入水平看,德国的社会结构属于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类型。其社会结构稳定,社会阶层划分十分清晰且流动性低,来自特定社会阶层的年轻人要想大幅度改变其职业前景并不容易。2.双元制培训的回报。从经济层面来看,双元制培训所带来的回报属于中等水平,在个体工作能力不断积累提高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而由学校到工作的平稳过渡、较早拥有自己的收入、习得受到劳动力市场承认的职业技能、基本维持社会地位都是比较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回报。3.德国的职业文化。德国特有的职业文化培养了人们对于职业的认同并将这种认同延续下来。4.职业概念和文化在双元制中的体现。职业在德国人的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职业是其社会认同的来源和判断自我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对职业的理解也深入并影响到双元制的职业培训。

最后,作者指出,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良好声誉,其发展不仅深深地植根于其特殊的文化传统之中,也建立在其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上。而这些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是我们在试图学习和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时无法回避的。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孙颖、于伟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中撰文,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危机环境中得到发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做法与建议。

作者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作者指出,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引起了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关注,而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另外,基于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考虑,作者选择了两个假设作为研究基础:1.我国就业市场受创最严重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复苏的可能性较小;2.我国就业市场中的其他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机率较小。

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危机环境中得到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一是城市劳动力结构的改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二是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意识增强,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改变,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引导。

最后,作者提出了若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做法与建议,认为应该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1.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2.政府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3.依据市场需要,灵活设置课程内容;4.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培训。

低碳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

刘晓在《职教通讯》2011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为绿色就业服务,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在职业教育内容中渗透多元化的环保教育内容,将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主趋势,职业教育在这一进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首先指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年来,无论西方发达的美、英、德、法,还是亚洲的日本、韩国都随着这一绿色浪潮将职业教育推到了至高境地,职业教育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有助于低碳经济时代劳动力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绿色”劳动力从业需求;有助于低碳经济时代劳动力配置效益的提升。

接着,作者强调,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之服务的“绿领”阶层日益走俏。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职业教育,应当首当其冲,在培养“绿领”的过程中需要改革发展的新突破:一是要顺应低碳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适时调整专业布局,引领绿色就业方向。我国今后的产业结构将趋向两个转变:加快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进行转变;加大培育新型产业的力度。而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来看,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与新的产业布局不相符,重点专业发展不突出。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学校要深入行业、企业,展开市场调研,对自身专业建设进行合理评估。二是要营造低碳文化,为劳动者塑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低碳意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职业教育主要应致力于对“低碳意识”的塑造,要让学生意识到,低碳是关系每一个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

合理性视域中的职业教育政策追究

陈向阳在《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牵涉主体更多,主体间的各种关系更复杂。因此,作者认为,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实现,需要从程序正义与逻辑一致性之形式合理性,科学性与正当性之实质合理性,需求价值共识与公共利益之实践合理性三个方面进行。

作者首先指出,合理性既有实质内容的合理性,也有形式上的合理性,还具有行为实践的合理性。同时,作者指出在合理性视域内,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研究需要从形式、实质和实践三个层面展开。

接着,作者指出把形式的合理性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方面,从形式合理性的外在表征看,逻辑的一致性是首要特征。因此,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要充分关注各利益主体的意图,对于其权利义务要有明确的界定,尤其从意图到实际付诸行动之间,必须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从形式合理性的内在要求看,坚持程序正义是实现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基本保证,而这种程序正义不仅仅是结果的正义,更为关注的是过程正义。

之后,作者从注重科学性与正当性两个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质合理性。一方面,从科学性看,职业教育政策必须反映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性。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政策更多注重国家利益,很少关注个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合理性还应满足正当性要求。

最后,作者从需求价值共识和公共利益角度,阐述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践合理性。作者认为实践合理性就是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合理性,并指出实践合理性的首要要求是政策执行主体寻求价值共识。此外,作者认为困扰职业教育政策实践的关键因素就是执行主体利益的博弈,执行主体的利益博弈使得教育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教育政策的既定目标。

论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

陈庆合、郭立昌、路宝利在《职教论坛》2011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几十年中,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始终伴随着许多争论和分歧,特别是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致使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无所适从。为此,作者对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职业教育能够培养一流职业人才,提供理论和认识上的依据。

首先,作者对职业能力给出了界定,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对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1.职业能力的核心价值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蕴含着一个职业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热爱、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进而形成了一种敬业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等核心价值理念。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职业能力的形成初期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种“精神”的融入和培养,以便真正实现培养一流职业人才的目标。2.职业能力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美。职业对于人已不仅是生存、规范的意义,而是上升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心灵的体验,不仅要发现自我,而且要实现自我超越。在参与生产的技术活动中全面理解丰富技术的内涵,实现技术美的超越,在技术美本体的统摄下,劳动内涵与技术及其技术行为的过程趋于一致达到“技艺合一”,这正是职业能力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3.职业能力内在价值追求是技术与人文的高度统一。职业能力不是某种操作技能或就业能力的拓展与架构,它是按照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的能力结构,追求高技能与高素养深度融合与内化,追求人得以全面发展的高尚人格。4.职业能力发展的动力价值是良好习惯。高水平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在不断地刻苦学习、认真思考和反复磨练中逐步炼就的。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推动职业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提升个人素质,并由之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使人终生受益。

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问题与对策分析

段素菊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中撰文指出,创业与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开展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还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与制度的完善程度。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制度与政策层面认真探讨我国目前创业教育发展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路径。

作者以大量实证调研为基础,从政府、行业和学校三维视角考察了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中的政策问题。作者指出,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活动至少遇到了以下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1.创业教育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根据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政府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这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政策法律体系建设处于初始状态,主要表现为缺乏法律依据和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不配套。2.行业、企业、社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程度不高。创业教育能教给学生的主要是捕捉机会的眼光和组织能力,提供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动力,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企业、行业和社区的参与;3.职业院校创业型文化氛围不够,而创业型的文化氛围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就能做到的。

作者基于调研和思考,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政策的构建问题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完善有关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政策法律体系,具体包括修订原有法律,制定专门法律,根据创业教育的相关条款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2.改善创业环境,构建创业型经济;3.通过政策手段与措施,提高行业、企业和社区对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参与度;4.通过政策手段与措施,促进职业院校向创业型学校转型。

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

刘洪银在《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第32卷中撰文指出,针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创新的要求,应建立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双转型为导向的哑铃型全民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哑铃型全民农村职业教育模式,指的是一端是入口即教育投入分担和职校生源拓展,另一端是出口即职教与普教交互式发展和就业转型,中间是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作者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要求。作者认为,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瓶颈:1.功利性观念较强;2.招生困难;3.经费短缺;4.就业出路不畅。作者还指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实现两个转型:产业转型和就业转型。而产业与就业双转型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的提高,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农村职业教育。

再者,作者提出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新模式,即以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及劳动力素质升级与农民就业转型为发展目标,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具体是:1.生源拓展。将成人教育和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范畴。2.投入分担。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根据受益程度和责任大小分别承担相应的职业教育成本,形成农村职业教育多重投入主体。3.职教与普教交互发展。职教应普遍拓展到本科和研究生阶段。4.农民就业转型。农村应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劳动力应学习和掌握一定技能,实现技术型农业就业和技能型转移就业。5.校企合作制度化、法制化。6.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国家应设立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

最后,作者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1.畅通职业教育升学通道,改变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2.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3.修改《职业教育法》,将中职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4.建立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推进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5.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

——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马树超、王琴、唐林伟在《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5期中撰文探讨了职业教育非均衡状态下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作者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蕴做了描述。作者指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职业学校的均衡发展,包括职业院校资源配置均衡、人们参与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的均衡、职业教育结构的均衡。作者认为,转型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存在前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四个阶段性的假设,并强调我国目前正处于非均衡阶段转向协调发展的历史时期。

接着,作者提出了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的依据。理论依据包括:职业教育应体现教育的“育人”本质,遵循差异发展并兼顾公平和效率。现实依据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是制定均衡发展战略的现实出发点;第二,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是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立足点;第三,注重公平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是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依据;第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制定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策略依据。

最后,作者提出了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一,资源倾斜战略。包括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预警机制;财政性教育拨款增长部分向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倾斜;开展中西部地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项行动。第二,质量提升战略。包括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确保区域职业院校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鼓励职业院校走特色发展道路。第三,分类指导战略。综合区域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根据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探索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第四,合作发展战略。包括建立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城乡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展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回顾与展望

陈旭峰在《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2期中撰文回顾了国内外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有待创新之处。

作者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国外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开始较早,而且研究成果也较多。从整体上说,主要关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国内研究方面,从大类上来说,国内学者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也是从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接着,作者提出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存在的不足:1.已有研究的学科视角相对较为单一,往往只是从本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2.大部分研究没有很好的结合宏观和中观的视角,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和代表性;3.已有研究没有很好的结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特别是在量化研究上更显不足;4.很少有研究从职业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这样的微观视角来研究;5.已有研究侧重于现象的描述,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

再者,作者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研究重点有:1.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本土经验的总结;2.国际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经验对中国的借鉴;3.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概括;4.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5.建立衡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指标体系;6.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难点有:1.中国的地区差异较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很难有统一模式;2.不同地区之间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3.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很难量化衡量;4.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索;5.借鉴国外经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最后,作者提出,今后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创新:1.通过对大量实证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本土经验的特点;2.对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3.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制度供给与制度设计: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汤善芳在《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中撰文,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供给方式的变革方向及制度设计思路做出了论述。

作者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作者指出,农村职业教育构成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随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伴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投入、师资、学生就业等众多问题。而制度供给方式与制度设计的落后,也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制度上看,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制度供给主体——利益相关者的缺位;2.制度攻击方式——自下而上与内生型供给方式缺乏;3.制度设计——分散而缺乏相互支持与配合。

接着,作者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方式的变革方向:1.制度供给主体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只有将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纳入到制度供给主体中来,改变当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单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充分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多中心的制度供给方式,才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具适切性的制度。2.制度供给方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内外沟通,增强职业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这需要不同农村职业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积极性,充分重视内生型制度的建设,从而发挥内生型制度的自我规范作用。

最后,作者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思路:1.发挥规范制度的功能,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规范制度主要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2.加强支持制度建设,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支持制度以自上而下,外生型的供给方式为主,其主体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3.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通过荣誉、奖励、税收优惠等方式调动用人单位、学校、社会力量等主体的积极性。4.健全协调制度,调动集体力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5.强化监督制度的执行,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落到实处。

中美社区学院的比较与启示

杨平在《成人教育》2011年第3期中撰文,比较了中美社区学院异同并分析了相关问题,为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作者分析了中美社区学院的共同点。1.秉承教育民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中美社区学院的发展使命都是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的面向全民的公共教育体系,为促进教育民主、教育公平做出了巨大贡献。2.以社区为中心,为地区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中美社区学院的发展都体现了办在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的特点。3.办学形式灵活,体现多种功能综合发展,灵活性是中美社区学院的特征。

接着,作者指出了中美社区学院的差异。1.发展背景和动力的差异。美国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动力是满足全民的高等教育需求;我国对社区学院广泛重视是在提出学习型社会之后,发展动力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2.政策制定和定位的差异。《莫雷尔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主要承担两年制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基础层次;我国的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体制中很难定位,地位较尴尬并处于边缘。3.制度设计与管理的差异。美国社区学院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最基本的制度是副学士制度和转学制度,管理上美国社区学院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领导,各地做法也不一;我国社区学院学历教育制度主要执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制度,尚未形成独特的新制度,在管理上我国社区学院没有纳入到教育预算中,经费来源不稳定。

最后,作者通过对比指出了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启示。首先是定位公益教育,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其次是立足制度创新,展现特色教育模式;最后是实施三教融通,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特约编辑匡瑛实习编辑徐冬梅

职业教育发展探源论文 篇2:

大文化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摘要]文章以大文化的视角审视了高职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策略,提出了提升和普及职业教育价值观念、完善高职教育层次、建立中国特色职教理论、完善职教制度及提炼学校精神等具体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文化高职教育发展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作者简介]栾林(1963- ),男,山东招远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辽宁沈阳110122)

在政府、社会和职业教育界共同努力下,这几年我国的高职教育无论在独立设置的院校数上还是在校生总量上都已经超过了本科。但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依然是横亘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尽管一些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若干建议,但这些形形色色的“策略”,要么缺少整体性,要么为功利主义所驱动,削弱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目前高职教育中遇到的诸如生源质量下降、投入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等这一系列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由社会经济和主观认识所引起的,实际上有深刻的文化原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文化精神。为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应有大文化发展的视角。所谓大文化,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小文化(狭义的文化)相对应的。通常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们所具有的知识和观念体系,也称精神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文化;与之对应,大文化是指和自然相区别的,由人为生存所创造的一切,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大文化发展为视角,有利于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位,形成浓郁的育人文化氛围,从而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一、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文化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它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精神和使命。

所谓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即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总的态度和看法。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需要做如下转变: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由单纯针对技术岗位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二是职业能力内涵已由单纯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需要;三是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由单纯的学历教育功能扩张为复合功能。高等职业教育既要注重学历教育,更要注重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是在长期办学中凝聚而成的,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历史传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实质。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凸显的实质是交融:文化与技术交融,专识与通识交融,传承与发展交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彰显,使中国不断地涌现出新兴产业,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紧随时代步伐,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同时还应兼顾培养各种类型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使命:一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等实用型技术人才;二是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人的多元智力;三是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以上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精神的凝练和使命的完成,都需要我们以大文化的视角,不断提升和普及职业教育的价值,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积累,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一)提升和普及职业教育的价值

从哲学层面讲,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而人是一种精神存在,其一切行为都受到其信奉的价值、观念影响。在日本,企业大多认识到对企业内员工进行培训,是一种比设备投资更重要的投资。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价值系统是轻视劳动、鄙夷技艺,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以墨家、民间等为组成部分的非主流文化又有重视手工劳动的一面,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打造我国职业教育精神文化的时候,我们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国外的职教理念,也要批判性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优先要做的是:

1.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提升职业教育的理念。完整的职业教育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已达成共识: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知、情感和技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培养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促进继续和独立学习。

2.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和习俗。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理论研究和社会经济实践已有充分的说明。但家长还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职业学校,多数企业仍不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大众并不理解、认可职业教育的价值。因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职业教育在改善自己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中的作用,让企业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积累,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理论研究零散、肤浅,使用话语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特征。实际上,一个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协调发展也取决于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程度。当前,我们一方面要以开放的胸怀,批判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吸收、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同时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独立自主地开展本土职业理论研究和积累。尽管,我国历史上缺少职业教育研究和实验的传统,但也不乏成功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真知灼见。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思想。我们只有学习、研究、继承并加以发展,才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

二、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文化的意义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可理解为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中各种权力的某种安排及相应的作用机制的选择。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文化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在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和完善教育层次两个方面。

(一)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

自1994年以来,我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但总体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很不完备,对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权益和义务未能进行明确、合理的安排和规定,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缺少一个良好、稳定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快制定有关法规,并使之构成一个有机体系,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使之体现下述精神:

1.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融会贯通。使人人皆学、时时、处处能学。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与措施等。

3.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没有行业、企业的主体性参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难以体现。国家通过法律明确、具体地规定企业自培、支持职业学校等责任和义务,使企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为国家意志。

4.就业准入。借鉴企业质量认证规则和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标准、规范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措施。

(二)完善教育层次,提升培养规格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近十年的研究,其定位逐步清晰。它是高等教育的一类,属职业教育系列的高级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系列,就应有自己的基本属性和层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分层尚不到位、不明确。一般认为“职业高中”和“初级技校”为初级职业教育;“职业中专”和“高级技校”为中级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则为高级职业教育。高级职业教育应进一步分层,分成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级。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对发达国家起步晚,高职教育处于初期发展与分化阶段,尚不具备职教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资质,高职升本和研究生教育,将是未来10年优质的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

提升培养规格也是高职教育文化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精神的提炼和使命的完成,都需要提升培养规格,有了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以后,高职教育的价值才能够得以更好地体现和提升,使得终身教育、文化发展成为可能。

三、高等职业教育物质文化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物质文化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物化的文化形态,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外壳”,奠定了高职院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又是高职院校文化“内核”的载体,体现了一定的价值目标、审美意向,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人文环境。高等职业教育物质文化包括提炼学校理念、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化的专业及课程建设和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

(一)提炼学校理念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其先天“不足”造成了我国职业学校“文化”的贫瘠、苍白。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总结本校历史,借鉴外界资讯,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教师的共同愿景。职业学校要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目标出发,明确自己学校类型和市场定位,采用适切的经营方针和专业发展策略,实施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

(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以往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基本上是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把教师固化为一个静态完成的培养目标,不能够看到教师在他的专业成长中的不断追求及其意义生成过程。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应向“教师专业发展”过渡,强调从适应岗位的要求或具备一般的工作胜任能力到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其工作动力的转变过程。从而形成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乐于育人的教师文化。

(三)现代化专业和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更应注重“职业”与“技术”的高科技含量和复合型水准。专业建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教学基地为依托,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其课程设置特点主要体现在:淡化高职课程体系的所谓完整性,突出使用和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因此要坚持人格本位的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包括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训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在内,突出职业伦理、职业能力培养,既满足社会需要和竞争需要,又满足求学者多元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文化。

(四)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主要通过校园环境的创设来发挥它的育人效应。所谓校园环境,就是指围绕在高等职业院校成员周围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也可以说是高等职业院校所有外界力量对青年学生作用的总和,其教育作用十分丰富。学校通过建筑设计、设施构造、校园景观、园林绿化,以及它们的有序布置、优化组合等外在的载体和以学生社团为主的文化组织以及校纪、校规和相应的保证措施等,使文化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终身学习者、社会建设者的思想,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建构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

[参考文献]

[1]何光辉.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6(22).

[2]柴福洪.高职教育“技术文化”探源[J].职教通讯,2007(11).

[3]周明星,马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大文化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4(10).

作者:栾 林

职业教育发展探源论文 篇3:

职业教育要“脱虚向实”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既可以说它从久远处走来,也可以说它从近现代走来。说它从久远处走来,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与西方国家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从来都是“以理驭术”“以道驭术”,教化、立德、树人的任务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说它从近现代走来,是因为我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家学制体系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是在近代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并且完善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是自黄炎培1917年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以来,在执着前行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建构和完善的。无论是放眼长远考量还是以全球化的文化认同与理解来审视我国职业教育,我们都能窥知其中生生不息的精神,那就是在崇实与黜虚、经世与致用、求真与务实的奋争中,不断蹚出新路,发现新理,建构新法,造福新生人群,服务新的时代和社会。这是融入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根植了中华民族灵魂与血脉的中华职业教育传统和精神。

我们主张职业教育要“脱虚向实”,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践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大量的“实言”“实语”,比如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再比如他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收录的多篇以“实”为关键字的文章。习总书记的这些体现实事求是精神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我们要在理念探源、实践探索和發展探测三个方面下功夫。“理念探源”的基本方向为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实事求是思想,历代实学家的思想,历代实业家的创业精神,历代教育家的教育精神,重点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实事求是思想和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的实学精神。“实践探索”的方向是“以实化人、实以化人、化人成实”,也就是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条件要实、过程与方法要实、成果与成效要实。“发展探测”的方向是“实的现代化、实的终身化、实的国际化”。“实的现代化”包括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手段、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现代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等,“实的终身化”包括生涯教育、后职业教育等,“实的国际化”包括职业教育输出、职业教育借鉴、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我们期盼,“探源”探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优秀文化,“探索”探出时代潮流与精神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经验,“探测”探出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的愿景与方向。

总之,职业教育要在“实”上下功夫,做到“实而不虚”“实而不浮”“实而不劣”。为此,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提出,职业教育的实学旨归应是“实的职业教育”,这是一种办学求实、校风崇实、教风务实、学风踏实、质量真实的职业教育,是既经世又致用、既强国又富民的职业教育。

作者:谭绍华

上一篇:自由主义政制研究论文下一篇:法律治理食品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