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形态考试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26

摘要: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实现教育服务对象的“广覆盖”、服务体制的“一体化”及服务水准的“均等化”的目标要求。远程教育的技术、组织和历史优势使其成为实现这一使命的优先选择。以嘉兴市为例,对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现状进行回顾,并对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提出前瞻是有价值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学形态考试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医学形态考试远程教育论文 篇1: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个班(共438人),其中2个班作为实验组,用“三维立体”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教学;另外2个班作为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成绩。结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实验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82.1和综合平均成绩84.5相比对照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72.7和综合平均成绩76.4都有所提高。结论:胚胎学实验教学中采取“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胚胎学 实验 三维立体

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及其机制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和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内容,是主要的医学形态课程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胚胎学的教学长期处于组织学的附属地位。实际上,胚胎学完全可以作为一门具有自身规律和相对独立性的基础医学课程。通过对人体正常发育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从胚胎时期的发育上对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组织学的内容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偶尔会脱离正常轨道,从而造成局部或整体的结构变化、缺陷或者畸形,这些内容又与儿科学、产科学、优生学等密切相关。而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胚胎学已经从简单的描述胚胎学开拓至试管婴儿、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等方面,正在不断地充实着现代医学的内容。因此,提高胚胎学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胚胎学实验课的观察更是学生直观印象的重要基础。为此,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能给学生以最直接的學习体验,使其成为改革中的首要环节。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4班,共438人。1-2班为实验组,共220人;3-4班为对照组,共218人。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课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胚胎学实验课教学。

“三维立体”教学方法: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模型观察+胚胎标本观察,三种教学模式同步应用于胚胎学实验教学,按授课内容配套进行。

多媒体视听材料是根据《医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制作的动画和实体资料视频,学生可以通过该视频观察到胚胎的基本发生过程,但是看不到胚胎内部器官的演变过程及规律。模型观察材料是医学仪器公司根据胚胎的发育过程分别制作的早期胚胎发育模型(包括受精卵、桑椹胚、胚泡、二胚层胚盘、三胚层胚盘及其分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羊膜囊、卵黄囊、绒毛膜、尿囊等结构的演变)和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演变模型(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器官、消化呼吸系统器官、颜面发生以及心脏演变模型),通过这套模型的观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个器官的演变,例如心脏演变模型包括心脏外形的演变和内部分割,学生可以观察到心脏如何从心管演变为成体心脏的外形,从房室管演变为拥有四个心腔的心脏。最后再通过观察实体胚胎标本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室收集了临床自愿终止妊娠的正常人胚胎及畸形胚胎制成瓶装标本,给学生真实直观的形态观察。

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单一的模型观察进行教学。

1.3 评价指标

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形成性评价由实验教学课堂提问和模型观察考试两部分组成,综合成绩由《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成绩(70%)和形成性评价(30%)组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统计两个组的形成性评价和总成绩(百分制)的成绩分布发现: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综合成绩,均表现为对照组及格率低,且成绩多分布在60-80分之间(图1)。而实验组及格率高,且成绩多分布在70-90分之间,高分段人数较多(图2)。对照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72.7,综合平均成绩76.4;而实验组形成性评价平均成绩82.1,综合平均成绩84.5。实验组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图3)。

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实验组同学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提问时积极抢答,答案准确度高;而对照组课堂相对沉闷,同学均不愿回应,教师只能通过点名的方式进行提问,答案准确度较低;模型考试时,实验组多数同学能够快速准确的描述老师所指的结构并能通过老师的描述找到相应的模型,而对照组多数同学表现为描述不够准确,或结构寻找出现困难。

图1 对照组成绩统计图。A,形成性评价成绩分布图;B,综合成绩成绩分布图

图2 实验组成绩统计图。A,形成性评价成绩分布图;B,综合成绩成绩分布图

图3 A,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性评价成绩比较;B,实验组和对照组综合成绩比较。*P<0.01.

3 讨论

胚胎学属于人体形态学范畴,但它与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等其他形态学科均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胚胎的各种形态结构在发育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且变化速度快,变化程度大。因此学生在实验课学习中特别不容易观察与理解其过程;且新名词多,学生普遍反映记忆困难,学习效果差。

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胚胎发育的动态演变过程,我们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按照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模型观察和胚胎标本观察。先进行多媒体视听材料讲解,该视频与教材配套,图文并茂,并配以语音讲解。通过观看多媒体视听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第二步进行模型观察。学生通过模型观察胚胎发育时各器官形态变化,使学生建立起胚胎发育时各器官的立体思维概念;最后观察胚胎标本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同学在形成性评价和综合评价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近年来,国内不少院校都在开展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例如引入PBL教学法、TBL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反转课堂等教学法,而且均取得了一些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要不断总结,逐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讯作者:袁衡

€L芑鹣钅浚汉鲜〗逃谈南钅俊鞠娼掏ǎ?015)291-548】;长沙医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长医教〔2014〕9-17】

参考文献

[1] 高英茂,高青.组织学与胚胎学.科学出版社,2010.

[2] 胡军,周欣,丁艳芳等.PBL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1):99-102.

[3] 李海,陈建海,王金花等.TBL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应用的教学设计.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5):794-795.

[4] 田娟,李曉明,宋小峰,田鹤.组织胚胎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解剖科学进展,2015(1):98-99.

[5] 李钊,王笑音,徐纪伟.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5):18-19.

作者:董丽萍 吴长初 刘冠兰 罗文奇 张晓东 袁衡

医学形态考试远程教育论文 篇2: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摘 要: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实现教育服务对象的“广覆盖”、服务体制的“一体化”及服务水准的“均等化”的目标要求。远程教育的技术、组织和历史优势使其成为实现这一使命的优先选择。以嘉兴市为例,对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现状进行回顾,并对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提出前瞻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远程教育;农村延伸;政府规划;信息披露

作者简介:张创伟(1969-),男,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嘉兴城市大学副教授、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平培元(1956-),男,嘉兴城市大学校长、教授。

课题项目:本文为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09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处于革命圣地南湖之滨的嘉兴市较早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中教育一体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身教育重要手段的远程教育在某种方面充当了教育一体化的“代表”。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远程教育

嘉兴市作为浙江省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项指标均处于浙江的前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指出:“嘉兴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所辖的5个县(市)在全国百强县中都居前50位,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完全有条件经过3-5年的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自2008年4月,嘉兴市被浙江省列为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之一,为此嘉兴市启动实施了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管理、涉农体制等改革的“十改联动”。并找准“两分两换”①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这一关键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加快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嘉兴所辖5县(市)全部进入中国百强县前32强和“浙江省小康县”行列,社会发展水平连续多年居全省前3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8007元,增加到2009年的12685元,年均增长12.2%,高于“十五”时期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4%;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城乡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基本完成了由生存型向初级享受型的转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05年的2.02:1缩小到2009年的1.95:1[1]

《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组织保障等七个推进体系,力争到2012年,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此,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了要求。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篇章序幕的拉开,《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依托嘉兴城市大学、县(市、区)社区学院、镇(乡、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形成。”要求在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架构下,统筹城乡社会一体发展,达到“城乡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的目标。

尽管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涉及到各类教育的发展问题,但可以理解为什么《意见》明确表示要以嘉兴城市大学为主要依托,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因为学习型城市就是终身教育机会得以确保的城市,普及终身学习机会,远程教育任重道远。

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曾言:“100多年来,远程教育一直在实践和提供终身学习……构成远程教育是终身学习第一选择的内在特征。因此,远程教育也是21世纪进行终身教育的最佳候选者。”[3]而保尔·郎格朗(Paul Lengrand)的论述也证明了上述观点,他在《终身教育引论》中写道:只有通过在超越教育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大规模地求助于各种各样的现代技术手段来传播知识和提供训练,才能让满足人口教育需求的设想变成现实。确实,远程教育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形式,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面。但值得玩味的是,在实践中“终身教育体系”、“远程教育”、“学习型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往往出现在同一纲领中,虽然它们之间的内在机理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在理解上,我们暂且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剖面。在此,选择远程教育这一层面作为回顾和前瞻的焦点。

二、对远程教育向嘉兴农村延伸的回顾

国际上,德斯蒙德·基更、伯耶·霍姆伯格(Borje Holmerg)和奥托·彼得斯(Otto Peters)一致认为“真正的远程教育”是与传统校园课堂教育相对的“一种独特的和分离的教育形态或方式”[4]。1999年,国内学者丁兴富教授在《“远距离教育”和“远程教育”辨析》中认为函授教育、自考、广播电视教育都属于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对与传统面授教育相对的、(教)师(学)生在时空上分离、通过技术媒体来实现教和学的新的教育形态的总的称谓”。所以在以下的论述中,远程教育既包括电大、自考、网院的教育形态也涵盖嘉兴学院成教院的教育方式。

虽然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仅仅考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作为研究切入点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农村并不与城乡一体化的思维相悖。

在历史渊源上,电大于1979年开始开设涉农专业;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1991年开始介入农村高等教育;网院在2002年依托奥鹏体系成功加入农村高等教育队伍;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早在1956年已经涉足农业成人学历教育[5]。嘉兴的情况也大抵如此,目前从事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嘉兴电大、奥鹏体系中的网院、嘉兴自考办和嘉兴学院成教院。

(一)远程教育向嘉兴农村延伸的“经度”分析

以嘉兴电大、奥鹏体系中的网院、嘉兴自考办和嘉兴学院成教院为分析单位,对它们向农村延伸的现状进行总结,结果呈示如下:

1.嘉兴电大的规模占有绝对优势。自2004-2009年期间嘉兴电大开放教育在县域及以下招生共28746名,据统计,一次性毕业率73%,八年学籍内毕业率92%。相同时段,网络学院在县域及以下招生5866名,一次毕业率97%以上。嘉兴学院成教院于上述历史阶段在农村招生2513名,一次毕业率98%以上。自学考试在此期间共有189922科次在县域报名,共毕业5206人②。

2.网院借助奥鹏在县级电大实施向农村延伸服务,招生规模增长率最高:2004年在嘉兴农村招生402人;通过渐进式增长,2009年一年嘉兴农村招生达1265人;2004至2009年间,四种远程教育类型在嘉兴农村地区招生年增长率之和排序分别为:奥鹏网院10.9325,嘉兴学院成教院5.7447,电大开放教育4.8096,自考-1.14779。

3.组织结构上,电大在县(市)设有独立建制的学院;自学考试在县市有自成体系的自学考试办公室;网院借助电大学院开展学习辅导;嘉兴学院成教院没有组织机构。

4.嘉兴学院成教院由于医学院的支撑,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具有垄断性质,自2005年向县市延伸后,发展快速,招生人数为:05年专科178;06年专科182、本科24;07年专科137、本科24;08年专科136、本科28;09年专科16、本科99;2010年专科123、本科262。共计招收医药类学生1209人,占总人数的33%。

5.有些办学机构下面设有学习中心,并且在这些学习中心中有不少是民办性质。

(二)远程教育向嘉兴农村延伸的“纬度”分析

嘉兴市由桐乡市、平湖市、海宁市、嘉善县、海盐县及市本级(南湖区、秀洲区)组成。桐乡市、平湖、海宁市是县级市,按照目前学界主流观点对农村的界定:县域及以下区域为农村。故对嘉兴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的问题讨论以此为依据。以下是对嘉兴农村地区:桐乡市、平湖市、海宁市、嘉善县、海盐县域内的远程教育现状作分块叙述。

据统计,目前嘉兴农村地区的远程教育生源主要来自中职学校,所以本研究选择以中职学校作为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的切入点。

1.桐乡的情况。桐乡的中职教育由原来的桐乡服装学校、外国语学校、信息学校组建桐乡职业教育中心,形成中职教育一校独大的态势。在学校的经营策略上,职教中心与一些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教院形成联合办学关系。而桐乡电大和自考没有进入以中职学校为中心的办学链,所以在嘉兴农村地区中,它的远程教育招生人数万人比最小。桐乡电大、自考办作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没有与乡镇成校建成办学网络组织,因此在向乡镇延伸的服务规模上与兄弟县(市)相比也颇为逊色。

2.平湖的情况。平湖没有形成一校独大的中职教育格局。曾经的平湖师范学校经嘉兴学院合并后成为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主要开展高职教育。嘉兴学院依托平湖校区开展成人教育招生规模大且稳定。平湖电大和平湖职业中学形成合作关系,在平湖职业中学开展鼓励在校生通过中央电大课程开放形式取得大专学历的教育合作项目,同时平湖电大借平湖教育行政部门之力在嘉兴市城市大学、平湖市城市学院、各乡镇成校为框架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中成功与乡镇成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形成网络组织,成功实施“一村一大学生项目”,具有较大的农村影响力和辐射力,嘉兴市港区行政范围内的乍浦成校也加入了平湖电大的办学网络。2010年平湖电大被中央电大评为示范性基层电大。

3.海宁的情况。海宁在籍人口与桐乡相当,海宁的职业教育结构相对集中,职教园区由海宁电大、海宁职业高级中学、海宁技工学校三所学校组成。园区管委会协调三所职业学校的教学、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后勤保障支持体系服务。海宁电大不仅合并了隶属教育局的海宁成人教育培训中心,而且在教育局、总工会的支持下合并了隶属总工会的海宁总工会职工职业学校。因此,海宁电大在组成的班底、结构上保证了成人中专、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功能,这是海宁电大统领海宁成人教育的体制因素;此外,政策因素有:海宁教育局出台由海宁电大统领、规划、引导海宁市域内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文件;另外,不可或缺的地缘因素:与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同处一个教育园区。海宁电大通过与技工学校、高级职业中学的联合办学,利用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通知》(浙教高教〔2007〕100号),规定“每所高校在同一市(地)原则上只能设立一个校外站点”“电大系统办学必须符合教育部《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广播电视大学规程》的有关要求。”的政策,争取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和违规办学的个别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作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海宁市域内的远程教育基本都处于海宁电大的规划、掌控之中。目前,是嘉兴市唯一成功实践电大的远程教育机会“供给引导需求”的县市。在落实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上,针对海宁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实际情况,在乡镇成校开设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的会计、行政管理专业。利用奥鹏体系网院教育模式没有人数下限的规定优势开设园艺、畜牧等专业。在教学上增加涉农选修课,满足农村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实用化的要求。综合需求与供给两方特征,有序稳妥的把远程教育推向乡镇。

4.嘉善的情况。嘉善距离上海最近,受上海的辐射力最强。嘉善的中职教育由三所势力均衡、特色各异学校承担。嘉善中专注重专业全面并且以向高职院校输送后备生源为特色;信息工程技术学校、华仕计算机学校以和上海大企业联合培养企业员工并且以信息技术专业见长为特色。嘉善电大有两位校领导从嘉善信息学校和华仕计算机学校调入,形成人脉优势,在吸取嘉兴电大以开放教育项目为驱动点成功加入嘉兴职业教育办学链的经验基础上,轻松与两所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与此同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采用平湖电大相同的模式把乡镇成校纳入办学体系,以“一村一大学生项目”为抓手开展社区教育,办学规模可想而知,2009年取得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称号。

5.海盐的情况。海盐是嘉兴地市的人口最小县,2008年统计在籍人口36.76万,几近是桐乡的一半。受全国学校合并潮影响,于上世纪末,在职业中学、电大、教师进修学校、自考办的基础上组建海盐职成教中心,是一所功能齐全的从事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机构,具有统筹教育资源、克服小而全弊端、集中精力干大事的体制优势,为海盐集中有限财政快速发展职业成人教育作出贡献,作为中职教育质量指标之一的升高职人数连年居嘉兴市第一。海盐电大、自考和中职学校形成天然的伙伴关系,利用行政力量在中职生中开展电大、自考教育的衔接顺理顺章。在县教育局行政力推动社区教育管理网络运作的背景下,乡镇成校(第三级社区教育中心)与海盐电大(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管理网络的第二级)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一村一大学生”项目在全省具有影响力,浙江电大曾在此地开展经验现场交流会。由此可见,海盐的农村远程教育在职成教中心的行政力控制之中,市场调节机制处于行政力的约束之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事业日益扩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功能分野日趋明朗,在县域内职业教育以中职全日制为主体基本定型,而成人教育由于瞩目的社会发展与转型,需要宏大的布局谋划,原有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主题的同校办学模式在功能上很难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学习型社会目标的确立,嘉兴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构建,新居民教育、终身教育、闲暇教育等社会实践迫切需要校区、班子及功能相对集中的运作平台,以对海盐的成人教育做出更深入、更具前瞻性、更能满足社会要求的探索。据此,海盐正在做出新的规划。

综上所述,嘉兴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在纵向上,主要受嘉兴电大、奥鹏体系中的网院、嘉兴自考办、嘉兴学院成教院的办学策略影响;在横向上,主要受各个县市的成人、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影响。另外,由于“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已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倾向”[6],嘉兴的远程教育也存在管理上过多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行政调控力度不够的问题。

众所周知,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且也表现为一种理论和政策视角,其思维方法可以成为破解远程教育发展难题的利器。面对目前各试点院校及分校、教学点、学习中心在开展远程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过度竞争,偏重眼前利益和经济得失的现象,需要我们在城乡一体化思想指导下,进行制度和方法创新。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前瞻

城乡一体化要求服务对象的“广覆盖”、服务体制的“一体化”及服务水准的“均等化”。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的初级阶段强调服务对象的“广覆盖”,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一体化”和“均等化”的要求逐渐明朗,为此以往的发展方式不能满足新的历史要求。因此有必要根据目前城乡一体化实际,对远程教育发展做出前瞻。

(一)远程教育发展规划

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成人教育家诺尔斯(M.S.Knowls)认为:终身教育关涉“培养有能力的人——即能够把知识用于变化着的环境中的人……帮助个人形成一种观点:把学习确实看成是一个终身过程,帮助他们获得独立学习的技能”[7]。而按照我国现阶段的流行观点,终身教育具有助推社区民众融合,建设和谐社区,推进社区民主和社区发展,培育新市民和现代公民,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社区等功能,它已成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内涵、重要手段及社区管理的重要目的。显然,终身教育凸显了公益指向性——对个体而言涉及人的存在,对社会而言关乎人际和谐,这也是教育家们认为的教育本真。确实终身教育的这种理念,要求远程教育更多地强调公益性,然而远程教育的发端已与产业属性接下不解之缘,当然这不是本文关心的重点,但确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表达。

容易理解,远程教育的公益属性是本质属性而产业属性的合法逻辑在于对公益性的维护,利用产业属性发展事业的特点是强化市场筛选功能——按照经济能力区别对待服务对象和水准。尽管这种做法在一定阶段能发挥“经济人的自利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尽快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然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这样的逻辑在实践中一定会逐渐显露它的局限性。例如,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服务对象的“广覆盖”、服务体制的“一体化”及服务水准的“均等化”,虽然“广覆盖”、“一体化”和“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不同层面,但容易理解“服务体制”和“水准”诉求比“服务对象”的规定更高级,它们对公益属性的要求更迫切。或者直白地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广覆盖”可以较多地运用市场工具,而“一体化”、“均等化”却期待更多的公益性表达。在前面的“回顾”中也可以看到,市场化工具使得代表嘉兴四种远程教育类型的办学机构,开疆拓野,服务对象遍及农村的每个角落,然而“一体化”和“均等化”的表达却较少涉及。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面,远程教育必须面临新的转折——向公益性回归。

诚然,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远程教育有向公益性回归的历史使命,但就目前而言,即使是终身教育实践本身也是受到不少质疑的,如胡凤英认为:目前的终身教育体系虽然肩负着起始的构建重任,但有构想无蓝图、有目标无路径,且因这一体系的构建超出教育系统,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更具有教育的社会性,要统筹、要协调[8]。同理,凸显远程教育公益性:“广覆盖”、“一体化”、“均等化”目标,需要克服目前规划薄弱的现状,综合考量自考、网院学习中心、电大、高校成教院各类办学形式,视其为国家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事业。因此,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严格学习中心管理,避免无序竞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视野下,整体地思考运作远程教育成为当下的必须。

具体而言,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应具有如下特性:

目的性。依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适应农村人口接受远程教育和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为农村培养适用人才,成为农村全面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重要手段。

适应性。立足于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需要,着眼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致力于使学习者具有适应农村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良好文化基础和适应农村生产生活的适用技能,为农村培养多方面多层次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人才。

分散性。具有分散性网络化的特征。以地市电大为龙头,以县市社区发展学院为中心,形成辐射乡镇的分散性网状结构。

灵活性。办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征: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相结合,以半工半读为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以实践课程为主;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生产劳动为主;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相结合,以一技之长为主;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以职后培训为主;通识教育与学以致用相结合,以学以致用为主。

(二)办学机构信息披露

尽管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远程教育需要强调政府的规划作用,但同样重要的是,不能否认规范市场的价值。正如作者以前提出的观点:公益性和产业性是远程教育的不同层次属性,公益性是本质属性,而产业性是次本质属性,公益性存在离不开产业属性的维护。虽然在不同阶段应有相应的倚重,但两种属性之间的张力永远存在,不能非此即彼,不全则无。围绕“广覆盖”、“一体化”、“均等化”目标,远程教育还需接受经济学原理指导:市场完善的基础是信息披露,市场失灵源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农村地区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很少有听说高校坐落在县域及以下,在农村地区接受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几乎不可能,而远程教育弥补了这个缺憾,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远程教育在普及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而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终身教育的有力代表,因为终身教育不仅是“时时”“处处”皆有教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人”都受教育。尽管如此,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还伴随着仅凭自身力量无法克服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跟学生有直接远程教育服务关系的往往是分校、学习中心、教学点等,这些教育机构像经济领域里的其他企业一样向社会提供教育机会,但教育机会的购买者(通常是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完全甄别有关机构的信息。提供教育机会的质量很难鉴别,其教育服务对学生究竟有多大好处很难测量,学生在购买前后都只能由一个主观的评价,很难有客观的标准,他们通常只能从资金、师资、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声誉来判断源头高校的质量。但因为这些信息对质量的反应是间接的,而且信息渠道并不畅通,收集这些信息需要付出成本,所以学生在选择远程教育机会时,常常对提供教育机会的机构缺乏教育服务能力与水平意义上的甑别。同时,因为通常每位学生一旦购买了某种教育机会后,很难退出以找到更好的教育机会来纠正一开始的选择。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些服务质量差的教育机构有机会滥竿充数,通过源头高校的头衔夸大其词地宣传,招收不明真相的学生来牟取暴利。因为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在质量不能得到完全区分的情况下,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会弱化。当然,这不仅会影响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悖于城乡一体化的精神。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完善的信息网络来尽力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作为地方教育系统的管理机构,县(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掌握着许多有关各教育机构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而且从法律上来说,教育局还可以通过行政法规来要求办学机构披露信息。因此掌握大量有用信息的教育局应该定时向社会公开这些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育市场信息不完全的状况。提供远程教育的供求信息、教育质量评价信息、源头院校专业设置、收费信息,尤为重要的是披露分校、教学点、学习中心的所有权性质、办学能力、历史、资质等信息。因为,远程教育的源头院校基本上都是名牌高校,它们呈现的都是优质信息,不存在明显的区分度。关键是学习中心的能力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它们造成了教育质量的差异,因为是它们直接和学员发生服务关系。同时,由于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都是公立学校,它们的自利行为会受到公共性质的约束,而不少学习中心是民营单位,私利性如果没有外在制度约束,很容易投机出格。因此,需要通过信息披露促成远程教育的消费者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实现城乡远程教育的“一体化”、“均等化”。

注释:

①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按照“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要求,以“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农村人口要素集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利用“两分两换”这个平台,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化,加快优化城乡土地的空间布局;推进农民市民化,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居住社区化,加快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②文章中相关嘉兴市远程教育的数据分别由嘉兴教育考试院、嘉兴学院成教院、奥鹏嘉兴学习中心、嘉兴电大提供。

参考文献:

[1]关于嘉兴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R].2010-03-16.

[2]嘉委[2009]3号.关于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若干意见.

[3]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丁兴富.远程教育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方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4(08).

[5]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业教育50年回顾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

[6]许晓东,袁飞,范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模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7]巨瑛梅.试析美国进步主义成人教育家林德曼和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1999(03).

[8]胡凤英.坚持“两条腿走路”建设学习型社会[J].成人教育2009(01).

责任编辑 王国光

作者:张创伟 平培元

医学形态考试远程教育论文 篇3:

网络化数字互动实验室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随着数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态学教学实验室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章从介绍网络化数码互动实验室和数字切片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入手,阐述了网络化数字互动实验室在教学上的优势及应用,分析了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关键词]数码互动实验室;数字切片系统:形态学教学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318—02

在数码技术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主流,实验教学及实验教学环境被逐渐提到重要的位置,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2006年浙江大学投资建立了6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试用,于今年又购置了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并于2008年8月率先在全国医学院校实验室建立了数字切片库,使形态学实验教学进入了数字互动的新时代。

一 网络版数码互动系统组成及特点

数码互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显微镜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语音系统。数码显微镜由教师显微镜和学生显微镜组成,都带有300万像素摄像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Motic DigiLab2.0及Motie Images Advanced 3.2两套系统:教师端与每一个学生端都有独立的图像处理单元Image-pro plus,具备强大的图像分析、处理功能。

数码互动系统将计算机与数码显微镜结合来,能将观察、示教、讲解、问答、讨论测试和监督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实现:1 显微镜图像实时显示,捕捉拍照及放大,通过系统自带的局域网,实现实时动态图像的共享和语音的交流,并有远程共享和远程教学功能;2 教师机可实时浏览和监控全实验室所有显微镜下的图像,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改正;3 可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语音、图像、文字的全方位实时互动交流,使得师生间的交流更加直观、有效。

二 数字切片扫描系统组成及特点

数字切片(即虚拟切片)系统,主要由自动显微镜、数码摄像头、自动图像扫描采集软件、数字切片浏览器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显微镜移动,并对观察到的组织切片(或图像)进行全自动聚焦扫描,逐幅自动采集数字化的显微图像,高精度多视野无缝隙自动拼图,自动拼接成一幅定态切片的数字图像。

数字切片符合传统玻璃切片显微镜观察功能,切片完整信息,全视野,高分辨率,从肉眼观察,接近光学解析度;可以选择切片任意位置,进行不同倍率的放大、缩小,如同在显微镜下观察模式,为光学放大、缩小,不会产生图像信息失真。数字切片可实现:1 切片后处理,如标注功能、定量分析等;2 可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系统,进行存储、传输、浏览与讨论等,无时间与空间限制;3 建立数字切片库,保存珍贵的切片资料,防止玻璃切片的破碎或褪色而丢失珍贵资源:4 可结合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切片管理、远程教学和病理诊断/远程会诊等。

三 在教学上的应用

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形态中心应用数字切片结合数码互动实验室,彻底更新了教学手段,真正实现了纯数字化、网络化的显微实验互动教学。

1 互动教学

过去形态实验教学是以黑板、粉笔、挂图或常规媒体为主要手段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实践表明,数码互动系统和数字切片系统相辅相承,改善了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实验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一,保证充分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习方式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观察更多的标本,提高了教学效率:其三,集体示教,师生资源共享,教师可以针对任何一台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目标图像讲解,示教;其四,随着数字切片库的不断丰富,学生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少见的组织切片或病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知识面。

2 网络辅助教学

在实现数字化互动的同时,形态中心的6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全部接入网络。数码互动与网络技术辅助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间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通过医学资源检索和交流,加强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并逐渐与世界接轨;同时网络学习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其不断学习的习惯,这点对于要求有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医学工作者的培养尤其重要;其次,网络互动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协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3 考试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实验教学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用传统的玻璃切片考试,其弊端是每次考试前,组装切片的工作量大,且受切片的种类,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可导致考试内容不全面及难易程度不同一:其二,多媒体截图考试,弊端在于高倍图像不利于学生了解切片全貌,低倍图像又看不清微细结构,观察区域局限。

数字切片库的建立,并有机的和数码互动系统结合使考试变得简便易行,并趋向于标准化,通过数码互动系统,教师可以提问,接收学生拍摄下来的典型结构并评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通过网络可实现远程考试,使考试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4 网络自学自测

远程教育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并逐渐走向成熟,而实验教学由于实验场地,相关仪器的限制一直都是远程教育的盲区,数字切片库的建立使形态学实验网络教学成为可能,依托强大的校园网,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形态学切片的观察,并进行自学测验,改变了传统的形态学实验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更灵活,实现了个性化,高效益教学。

随着数字切片库的不断丰富,借助资源库内容,有效利用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数字切片库可以作为培训病理科医生的一个平台。这对于大部分时间比较分散,学习条件比较差的临床医生来讲,网络自学交流无疑是个一举两得的手段。

四 展望与思考

1 网络教学平台的完善

计算机与网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但教学网络平台的利用还远落后于信息化的发展。首先,我国高校绝大多数以传统教学为主,网络教学还在探索阶段,教学资源库不够完善,资源更新速度慢,还没有真正实现共享教学资源。我校课程中心也在推进课程的精品化、网络化,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其次,web2.0技术提供给用户的是一个可读可写可参与的互联网,鼓励用户共享,共创,互动,然而多数高校的教学web2.0技术平台建设不足,利用率不高,加之对学生网络学习技能指导不够,网络学习和交流被大大打了折扣。

2 不断丰富数字切片库,开发与利用形态学虚拟现实软件

切片资料是形态学教学的灵魂,切片的质量、种类及数量直接影响到形态学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不断丰富数字切片库的种类,保证数字切片质量的同时,不断完善切片注释等后处理,增强数字切片的自学自测功能,并组建学习和交流平台,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切片资源库,为科研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科研素材,为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提供物质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借助计算机构建出一个与现实环境十分逼真的虚拟环境,支持用户使用自然技能来亲身感受、实践。目前,在发达国家十分普及,虚拟现实技术医学教育上的应用,代表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生物虚拟实验室(http://www.hhmi.org/biointeractive/vlabs/)。我国虚拟实验室系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部分高校已有虚拟实验系统。这类技术的实现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而且节约资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危险。然而适应我国学生形态学技术的虚拟实验室系统还需要开发利用。

3 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码互动系统,数字切片及网络学习平台都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成功的教学要靠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资源的积累,并应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传递教学内容,充分地认识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缺陷与不足,灵活多样的在教学中使用它们,发挥出每种教学手段的应有效能。

总的来说,现代化的形态学实验平台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改变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依托浙江大学强大的教育优势,形态学中心不断改进完善形态学实验平台,提高教师素质,为推进医学教育的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国际化作最大的努力。

作者:李冬梅 姚根有 王玲玲 危晓莉 李继承

上一篇:特校书画课题开发实验论文下一篇:掌握技巧获取索赔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