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需以德为先,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课堂教育更是教育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路径,通过课程融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中职生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学习和深造后多会投身社会实践,以自身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自我。而品德则是其中的标尺和指南针。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学护理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篇1:

试探如何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 护士在病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使病人尽快痊愈,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加强医学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医学护理教育 素质教育

教师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采用的方法,直接关系素质教育的效果。作为护理教师要通过传授知识,使学生于细微之处体现“白衣天使” 的高尚情操。造就出热爱护理工作、行为规范、沟通能力强、具有审美观和健康体魄的护士。

1 在授课时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的思想

护理学生进校后虽然有两年的理论课学习,但对护理学的认识不清。护理学基础绪论是授课教师专业课的开篇,是引导学生步入护理学殿堂的第一课。护理职业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要身穿洁白整齐的工作服, 自然而简练地向学生做自我介绍,突出护士的形象美,使护士职业在学生内心产生圣洁感。在绪论一章的教学中,通过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及护理学对医学和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等,让学生感到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光荣、神圣,增强学生的事业心,树立热爱护理事业的思想。授课内容要充实丰富、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简洁明了、有吸引力[1]。在讲护理学发展史时尤其突出南丁格尔在护理事业上的业迹和贡献,告诉她们南丁格尔放弃了家庭的优越条件,选择了护士职业,创造了护理教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护理事业,为护士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奠定了护士的崇高形象;以及获得南丁格尔奖护理专家们的现实模范事迹,特别是所在医院的优秀护士,以她们的先进事迹和现身说法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能够在护士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逐渐培养学生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有奉献精神,要尽心尽职地为病人解决“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的健康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希望的环境。

2 知识的培养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训练外,还应注意沟通能力及技巧的培养

2.1 在着装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最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含义是护理工作要保证病人的安全,其貌其行要给人以美感。当一名护士发乱面污时,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所以在实验课到临床实习时,要求学生着装整齐。教师的工作始终具有示范性,为人师表就应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如:护士要求化淡妆、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不注意自身形象,在讲述对护士着装的具体要求时就没有说服力。在示教时更应注意规范的操作。在操作教学中,严格培养学生的护士职业素质,使学生一举手一投足都像一个真正的护士,教师在技术操作示教时做到操作程序步骤清晰,动作协调、准确、敏捷、姿态优美,完成得快而轻,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练习和掌握技术操作的兴趣。去体现技术操作之中的站、行、持物、彎腰、伸臂等每一个行动和动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做到技术操作娴熟、手法轻巧、胆大心细。当学生因为自己技术不熟、精力不集中、动作粗鲁、破坏无菌区等时候,教师不应一味地责怪学生,而应该循循善诱,给学生一些善意的提示,告诉学生不良行为可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使学生在技术操作的练习中去体会护士的规范行为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掌握护理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护士职业素质修养的教育,为临床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在上课和病人交往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护士每天面对不同的人群,要想适应新的护理模式,与患者和家属搞好关系,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2]。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护士的语言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治疗。因此在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掌握语言的技巧和艺术,规范自己的言行,特别在护理操作的前、中、后用语中注重语言的科学性,把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语言中,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因素,取得病人的信任、理解和配合,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言行举止等细节问题,从点滴人手,包括姿势、眼神、微笑都要注意技巧问题,遵循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准则和规范,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作用[3]。

3 在日常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观贯穿于人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活动中,“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的美誉,这一形象是一个人从内心到外表的综合美的体现。对于即将从事护士职业的护生来说,学校的美育熏陶极为重要,护理学课程中渗透美育教育会使美育更直接、更具体。让学生从日常点滴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学习护士美的职业形象。当然这也给护理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她除了具备美育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好的美育修养。教学活动中,从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护理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美的心灵,在示教活动与病人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美的言谈,从课堂行为、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美的举止,从日常交往和专业行为规范中培养学生美的理念。这些因素对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从而培养护生良好的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我们对在校内的实验操作课程,要求学生对使用过的仪器、物品要整理、摆放整齐,废弃物要及时清理,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工作后能主动为病人创造美的治疗环境。

4 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才能胜任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将来奉献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是发展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鼓励学生通过晨练、体育课、课间活动、阳光一小时和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团结友爱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

5 结语

总之,护士职业素质培养与护理学教师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虽不同于专业教育,但专业教育中无处不体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文安华.新世纪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井冈山医学报.2003,10(1):20.

[2]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0—132.

[3]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 护理学杂志,2004,19 (1):30.

作者:张佳宁等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篇2:

医学护理教育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需以德为先,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课堂教育更是教育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路径,通过课程融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中职生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学习和深造后多会投身社会实践,以自身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发展自我。而品德则是其中的标尺和指南针。只有以德为先,才有可能让所学的专业知识学有所用,用在正途,既不为眼前短暂利益迷惑,也不畏挑战与困难。因此,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为树人。同时,中职生学生在心智发育上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感已基本成型。此时更需要强根固本,进一步引导中职生学生进行品德塑造,根植家国情怀与思政理念。中职生学生花在专业课学习上的时间较多,专业课程在中职生课程中占比较大,专业课教师在中职生学生中示范影响力较强。由此,通过课程思政推进中职生人才培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

关键词:医学护理教育;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引言

医学专业具有强大的实用性,临床技能培训阶段是学生臨床能力培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医患关系不断变得紧张,以患者作为医疗实践教学的方式违背了医学伦理,同时,医疗实践教学面对现阶段下的医疗事业大环境,开展难度较高。我国的医疗教育事业当中,临床技能培训一直以来都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逐渐进入中职生视野,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疗人才,将“课程思政”内容与模拟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提炼模拟医学教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整体规划医学专业教育,探索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改变传统课堂授课形式

在课堂授课形式上,应该根据医学教育本身的特点,改变课堂授课形式,通过结合课程思政内容,积极地采用更多的新型教学方法。

例如以问题作为主要课程内容载体的问题是教学法,或是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病例分析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辩论,模拟情境等方式,首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逐渐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渗透课程思政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将近年来出现在医疗领域的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中有关医疗人员思想政治问题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带来意识培养,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案例既可以包括积极地内容,也可以找一些存在消极意义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在该案例当中医护工作者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工作当中可以进行完善的内容,对于案例,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以报告的形式做经验总结,创造学生对现如今医学事业整体环境的了解和批判环境,使学生引以为戒,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对自身能力和意识进行补全。或者设置专项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涵盖社团与就业、见义勇为、环境保护、社会公德等多项内容,符合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贴近生活。通过校园情景剧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创新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提升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有机融合

基础医学的很多课程都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和对病人的关怀精神等,职教中心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遴选一批专业课程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建立全过程、多维度、融入式的课程思政体系,期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例如:每年新学期上解剖课之前,人体解剖学系开设主题为“尊重生命美善相循”的公开课,组织学生参加纪念无偿遗体捐献的感恩和悼念活动。免疫学系的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重点,阐述我国是如何进行新冠疫苗、新冠免疫学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和研制,在这场全球新冠疫情斗争中展现出超强的国力和优势,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医药部结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抗疟药物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重大成就,激励学生强烈的科研热情和爱国热情。实验动物学课堂开展动物伦理、动物美学教育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动物和医学伦理意识。此外,该校还通过建设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温暖的医学等人文教育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体系,将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融合,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能力[7]。这些举措将专业课程蕴含的医德精神升华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专业部还举办“国粹点亮医学人文,抗疫砥砺深大医心”的系列活动,塑造有温度、肯担当、讲情怀的医学人才,践行“慈心仁术”的“深医精神”。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业部以此为契机,开展“学党史、强信念、担使命”党史知识竞赛,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习党的历史,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确医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践行初心使命。

三、优选临床案例,巧设课堂情景,构建三阶递进式教学模式

按照基层医疗工作岗位任务要求,遴选了糖尿病、高血压、缺氧等相关临床案例,构建“三三递进式”三阶教学模式,使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结合起来,使基础知识融合、内化、活化,兼之医德教育和岗位责任教育。体现了现代教学递进式提升的教学理念:基础-强化-综合。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适时适才地融入各个教学阶段。针对基层医疗工作岗位需求,整合出高血压、糖尿病、缺氧等相关拓展模块,重组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建立基层医疗工作思路。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基层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挖掘疾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基层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更加贴近岗位需求。

例如,糖尿病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讲授过程中以糖尿病的表现、预防、社区管理为基础,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每个过程都融入基层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精湛医术、医者仁心、关爱患者的育人要素。整合的缺氧知识模块讲授,肺换气过程出现问题引发缺氧,引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介绍新冠肺炎爆发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感人事迹,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岗位的工作职责,理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结束语

模拟医学护理教育是未来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体应该重视起对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仅仅需要获得强大的专业素养基础,还应该针对近几年来,医护工作者在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引导和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更加迎合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为我国未来的医疗事业提供一批不仅具有高专业素养还具有强大的职业修养的高品质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宋鹏.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护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75-76.

[2]白云,田醒东,薛凤枝.医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以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9(12):45+44.

[3]管琪琪.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及其机制问题[J].文教资料,2018(03):121-122+129.

作者:闫涛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篇3:

医学护理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每个行业都在进行的改革,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也更注重对我国的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发展迫在眉睫。在现代的护理学校学校培养的护士要求能适应未来医学护理的发展需求,要求护理科研的学生除了对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更要求学生有实际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能够主动探索新的护理手段和具有满足未来人们健康需求的能力。因此,在多年的护理教学实践中,对护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其做法是:改革教学方法、开发创新思维;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理解和鼓励护生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护理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高等护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学历、高能力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性人才。为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培养出创作能力强、专业知识掌握牢的护理人才,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对现代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目标,重视护理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提高我国医学的创新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结合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强化对的护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有目的培养护理学生的的创新思维,并且在临床的实践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临床的处理与判断能力。

1.我国护理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模式为专科3年教育,本科实行4年;研究生3年;在教育中,其中专科的主要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随后一年的学习主要在校外进行实习,在就业岗位进行学习;本科生3年的在校学习,除了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以外更多的将进行岗位实习。在校的学习中的教导模式为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中,缺乏了对学生的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在客观上形成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纸上谈兵的现象,并且在校的学习中多以讲授为中心,重视学生实际理论的灌输,在考核中以理论考试为主,更多的使用答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2.教育模式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主动认知,并且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更多的科研都是在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对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再发展出新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临场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与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索式学习教学,应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3.护理专业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进行患者诊断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期的全心照料。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统计,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上,要远远超过其患者的主治医生,因此患者的康复周期的长短除了主治医生的治疗以外,更多的依靠护理人员的心细照顾。对护理学生的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与简单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临床的判断能力,与总结能力,并且思维水平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对前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心不仅仅停留于会专业的护理方法,更应该重点要求创造知识、开拓文化,要专门训练和不断开发其创造潜能,让其在岗位上能有更多的创新,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身为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4.创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当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想法和见解时,老师应该用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与可行。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作了一种名为“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其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在实际中实现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想法,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实际情况发生,所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形成反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的方法做出改进,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中出现的错误。灵活机动地解决,力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护理专业属于临床性较强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都靠“从做中学”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的开展试验课程,利用实验课大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鼓励与提倡学生说出自己思维中的新奇想法,从而发现护生的创新行为,给以认同、鼓励。比如,铺床法中,被盖与床头的距离,不同版本教材中说法不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睡到病床上试一下,要求保证两肩部不外露,保暖,脚不跖屈,病人感觉舒适,而外观平整,少皱折。又如,臀大肌肌肉注射,有的同学习惯于右手进针,右手推药,与书本上的左手推药有差别,但只要对病人安全,没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根据以前的经典护理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互相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加以总结,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当有出入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一个思想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初期是很容易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的,因此在这时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学生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很难纠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目前我国的医疗教育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有更多的学者与教师,也意识到了对护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问题等,因此,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以及国家卫生部的导引下,较快制定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标准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有序化、全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能有效地提高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志桂,闵磊. 探讨高等护理教育体制与护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继续医学教育,2013,05:20-22.

[2]余剑珍. 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孙艳琴

上一篇:电力通信工程论文下一篇:司法鉴定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