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命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合理地开展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医学教育中要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以维护人们生命健康为己任,这也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在进行医学教学的同时要为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提高未来医生的职业素养,这是学校医学教育的责任,主要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医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学生命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学生命教育论文 篇1:

论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摘 要]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其中将生命教育纳入其中。因此新时期探索生命教育教师的素质问题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教师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所以,医学院校的教师就应该是培养学生高尚医德、精湛医技,传授生命知识的职业。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确保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以人为本,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和 “教以惠生、学以达仁”的办学理念,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新方法,2007年我校引进台湾和国内发达地区学校生命教育相关理念和课程方法,结合医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利用医学院校的教育资源,选择大学阶段相关教育内容,设计开发了生命教育课程。面对蓬勃发展的事业,教师是点燃生命教育星星之火的助力器。因此,生命教育在医学院校的健康推进就要求生命教育教师由“经师”到“人师”的转变,同时要求其具备四个维度的素质。

1 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

生命教育的推广,关键在于教师,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更要让全体教师都要有“生命教育”的素质:既是“经师”也是“人师”。其中关键在于:“生命教育”强调触摸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也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生命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以往的熟知的知识性教学方法有着本质区别,这就要求生命教育教师要细心体会,把生命性教学与知识性教学融合在一起,既是知识传授的老师(“经师”)又是学生生命的导师(“人师”)。

2 生命教育视角下医学院校教师素质之四维度

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追求与信仰,采用个性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生命融通式和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碰撞,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发掘生命的意义,唤醒生命的超越精神。下面,本文从生命教育教师应该认识与提升生命的四个维度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心地善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有一天,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列维坦独自一人到森林里去写生。当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边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的时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同样,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有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交响乐,被音乐所感动,以至泪如雨下。另一位俄罗斯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听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时候,一样被音乐感动而热泪盈眶。列维坦、歌德和托尔斯泰,为什么会被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景色、一种偶然的音乐而感动?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存有善良。同样,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善良的心灵。只有内心里拥有善,才会看见弱小而感动得自觉前去扶助,才会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才会看到病患而倾尽全力去救治,才能教导出具备“仁心”的学生。善是生命教育教师内心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民族历史中最可珍惜的传统,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链环。

第二,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性格影响性格,以情感陶冶情感。”因而优化生命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教师有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直接关系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健康的心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师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生命教育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包含以下4点:一是精力旺盛,热爱生活、热爱学生;二是稳定的情绪与平和的状态,正确调节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三是能对别人做出客观的评价,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自我悦纳、自我控制,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与主观幸福感。

第三,心境阳光。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人,生命教育教师的心境要像阳光那样,能自然地、真诚地用微笑来滋润周遭的人、事、物,充满平常、达观、宽容、感恩。只有拥有这样的阳光心境,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源于一个好的心境,心境决定着你的幸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运用微笑、鼓掌、购物、旅游、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还可以采用宣泄(向朋友诉苦、写日记、写博客等)、转移兴趣(干体力活、锻炼、小型聚会等)、问诊等方式转移疏导坏情绪。

第四,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有一种精神叫做向上——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能让人斗志昂扬,勇于追求。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教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之一是内心深处拥有对生命的信仰,并为这种信仰感到自豪和激动。之二是内心永葆希望,冷静思考,意识保持清醒,永不言弃。生命教育教师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终身学习。之三是具备良好的医德。宋代的《省心录•论医》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高尚的医德情操是医务人员开发智力,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追求真理,发展科学的积极促进力量。它能激励医务人员为解除患病者痛苦而积极思考,刻苦钻研和忘我劳动,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教师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改善学生心智模式,还要让学生学会体验幸福,懂得感恩,还要在生命课堂上能帮助学生排除紧张、释放压力,最终使学生身、心、灵健康,成为具有仁心仁术的医者。因此,生命教育教师要从关注自己的追求做起,充实自我,内化生命教育的素质,用自己的生命成长去引领学生的生命发展,不仅要成为学生的“经师”,更要成为他们的“人师”,即生命教育的导师: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生命去滋养生命,用生命去引领生命,和学生一同成长。

[作者简介]刘丹丹(1981—),女,汉族,吉林农安人,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事业发展处副处长,研究生。

作者:刘丹丹

医学生命教育论文 篇2:

高职医学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研究

[摘 要] 合理地开展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医学教育中要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以维护人们生命健康为己任,这也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在进行医学教学的同时要为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提高未来医生的职业素养,这是学校医学教育的责任,主要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医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 键 词] 生命教育;高职;医学教学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主要强调知识追求和技能应用。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技能应用,忽略了对其人格素质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消极态度,这显示出一些学生的生命意识不足,对生命的认知不够。在高职院校的医学专业中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单单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要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创建新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医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前提,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并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心灵的升华,为未来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学生产生自信心、实現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生存意识的培养、生存技能的培养和对生存价值的认知三个方面,是对学生实践、情感的升华,是对传统生命教育的创新,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精神。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这也有利于消除当前社会对医学工作者的不满。

二、生命教育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实施

在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为以后更好地从事救助工作奠定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符合实际的教学手段,让生命教育能够实现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生命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教师要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同时,获得死亡教育、生命神圣意识形成教育、科学生命价值观教育、医疗救助教育。

1.死亡教育。世界上的所有生命体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逐渐走向死亡,这是每一个人类和生物的宿命,是不能避免的,只有产生对死亡的思考,才会珍惜活着的过程,体会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对人生进行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生命的神圣性教育。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人的意志力和社会适应力,是人格尊严的升华,要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社会准则。在人们生命受到威胁时,要把抢救生命作为最主要的事情。因此,医学工作者也是神圣的,在从事医学工作时要维护生命,要把救助生命作为第一要义。

3.科学生命价值观。人们身体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但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要教育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对患者开展教育活动,让患者在进行身体治疗时也得到心理上的健康指导,顺利回归到生活、工作中。

4.公平的医疗救助观。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天平,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不能因患者的经济情况延误救治时机,更不能产生性别、年龄、种族歧视。要响应国家的廉政号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损害医疗的公平性。

(二)生命教育在教学方式中的渗透

1.要把课程的展开作为完善医学专业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基础。结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哲学、伦理学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建立起独特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体系。教学要以关怀生命为重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张扬生命个性,提升生命质量。

2.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涵盖很多体验实践活动。在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中加入生命教育内容,让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强对生命的认知,如到婴儿院、手术室、火葬场、墓地等地点进行课外教学,让学生自行感悟生命。还要鼓励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来增强学生未来工作的使命感。

3.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要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优势。学校要组织学生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使医学专业学生在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中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在社团中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讨论和心理辅导活动。

4.开展网络教学。当今的医学专业学生已掌握了网络自主学习技能,能够自主地利用现代技术扩充知识面,深化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便利。

总之,根据生命教育活动数据显示,当代高职院校开始把生命教育融入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活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志愿者活动,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使其在工作中找寻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祥鹏,谢正德.大数据时代下生命医学伦理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4):94-95.

[2]周兰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7):115-116,120.

[3]邓静,王丹,张慧兰,等.我国医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7,30(2):78-80.

作者:付丹丹,王宝才,杨贺景

医学生命教育论文 篇3:

对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当今价值观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漠视生命、游戏人生的现象突出,而高职院校的学生问题更为突出。医学生未来承担着拯救生命的工作,其生命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入手,结合高职医学院校的特征,探讨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继而提出医学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关键词:医学 高职院校 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自杀和伤人、杀人的事件常有发生,并不断地见诸媒体。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更是普遍存在。高职院校是在扩招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为使学生习得一技之长,谋得一份好工作,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谋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导致了学生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因此,在高职院校,特别是与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现状

从国家的政策上看,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兴起和发展成为现代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式。但从人们的传统观念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足,学业成绩不理想,再加上舆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偏见,使他们自暴自弃、看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甚至漠视生命乃至践踏生命。在他们身上对生命存在着信仰的多元化、情感的淡漠化、责任的利益化和生命意义的游戏化。

作为扩招之后蓬勃发展起来的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则放在了学生各种谋生能力和技能方面,注重“何以为生”本领的培养上,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这样,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审美情趣的养成、意志力的磨炼、为人处世之道等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使得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二、医学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征

高职高专院校大部分是从中专院校升格而成的,教育理念、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远远不及本科院校。而它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又必须不断扩大规模,以求持续发展。来到高职高专的学生大部分在高中时通常是被划为后进行列的,再加上比同龄的大学生较早地面临择业与融入社会的问题,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差,还常常会有自卑、厌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因此,他们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和认同远远不及普通大学生。

(二)医学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医学是保护和促进人类生命健康的科学,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医院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医护工作不同于社会中的其他行业,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与幸福,它是以诊治疾病、照顾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它工作的对象是人,是要对人提供深切的医护关怀,要解除人的疾病以及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这就决定了任何行业都不能像医学这个行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和对患者的深切同情和发自内心的关爱。

三、医学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途经

(一)生命教育的保障——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的干预与监督

“生命教育”一词在中国大陆出现于20世

纪90年代中期。此后,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尤其是到了21世纪,校园内伤人、伤人和自杀现象的层出不穷,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报道就更加频繁。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校园内开展生命教育的活动几乎是没有,尤其是高职院校,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招生”和

“就业”进行的,当然教育教学的重点也就在培养学生的谋生技能上,除此之外的所有活动则是能少则少,没有更好。因此,生命教育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必须有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的干预与监督,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二)生命教育的前提——教师先行

学生是正处在不断成长、发展中的人,他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缺少不了教师的正确引领。没有了教师的导航,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路上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职,教师是否正确对待生命,是否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否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自己精神境界的提升,会对学生的生命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展生命教育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先行。

(三)生命教育的载体——课程的开设

在高职院校,进行生命教育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设相关的课程。这就如为了加强学生业规划,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样。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在思想道德课和心理健康课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把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正确和全新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生命教育。

(四)生命教育的深化——文化与实践活动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命意识,同时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追求也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因此,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入人心非常关键。校园里的教育和学习比较集中,在时间和地域上也有限制,缺少学生的亲身体验,只有把教育实践化,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去领悟。新时期,特别是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主体的当下,如何让学生在“象牙塔”中自由、健康的成长与成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关注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命意识,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会艳.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罗美娥.关于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王一丁.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意义及举措[J].科技资讯,2013(34).

[4]莫税英,廖剑.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及对策广西社会科学,2011(5).

[5]王影.实施生命教育的教师素质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1(30).

[6]王玉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3).

作者简介:

党娅娅(1982- ),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责编 张翼翔)

作者:党娅娅

上一篇:小学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学生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