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本文阐述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要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基础技能实训中心、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综合技能实训中心,同时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中要构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制定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论文 篇1:

高校实训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探析

【摘 要】分析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校实训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校 实训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质量

自然科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实训,实训教学管理与实践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实训教学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计划或任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训教学管理与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同步,贯穿于它们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和实验、实训教学大纲的制订,实验、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实验、实训室及仪器设备的配置,实训教师队伍的配置,实验、实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和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等具体内容。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指标。因此,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一、建立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科学的现代管理手段之一是建立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指导和规范达到目标的行动纲领。建立实验、实训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实训室管理,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实验、实训安全与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为配合自治区级高职示范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实验、实训教学规范管理的需要,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使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制定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习制度》《实训教学管理规定》《实训教学工作规程》等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和丢失的赔偿办法》《电工电子实验室治安防火安全条例》《电工电子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电工电子实验室火灾应急预案》等实验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实验守则》《学生实训守则》和《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实验室物资保管员工作职责》《实验室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等实训管理人员和学生实训管理制度,并注意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注重制度的落实,且予以认真贯彻执行,做到有章可循,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
二、制订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反映在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所占比重可以说是日趋加大,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各实践教学环节也有具体的要求。实验、实训教学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总体要求出发,做全面、系统的考虑与安排,形成自己的实际体系,突出特色,促使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要按照实验、实习和实训教学计划的要求以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及学校制(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规定,组织有关教师制订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拟定实验、实训项目。制订基地实训教学计划,各专业或各年级的实验、实训课,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的内容、时间,计划排定后要认真贯彻执行。要经常督促,定期检查,保证计划的实施,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编写实验、实训项目化教材,精选实验、实训项目和实验、实训内容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其方向实践教学需要,参照教育部行指委有关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要求,按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学相呼应,对接未来职业工作岗位,让学生顺利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教师们一道精选实验、实训项目和实验、实训内容,编写实验、实训教材。如编写了《电工电子基本操作实训》项目化教材,书中精选了9个电工基本操作实训项目和7个电子基本操作实训项目及电工操作证考试、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技能考核。另外,还编写了《小电子产品实验》《电路安装实验》和《实用电工技能训练实验》等实验讲义,为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四、掌握实验、实训教学理论,精通实验、实训技能

实训教师本着对实验、实训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必须全程负责和履行职责。要学习实验、实训教学理论和有关文件,掌握实验、实训教学规律,精通管辖范围的实验、实训内容并掌握其技能。具体要求有:(1)学习实验、实训教学理论与实验、实训管理规章制度;(2)领会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和实验、实训大纲的要求;熟悉实验、实训教学文件,包括实验、实训教材、指导书和讲义,实训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操作示意图和数据表格等;(3)认真写出实验、实训工作日记或档案,对实验和实训目的与要求、难点,仪器设备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等进行记录;(4)做好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和材料使用的准备工作;(5)预做实验、实训;(6)实验、实训进行全程指导;(7)做好实验、实训结束的收尾工作;(8)经常检查仪器设备。
五、抓好学生实验、实训

“实践出真知”。实验、实训活动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过程,通过不断活动和反复训练,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好地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要向学生概要说明与本实验或实训项目有关的背景知识,实验或实训的方法、步骤和操作规程;保持良好教学纪律,严格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或实训项目。在操作中认真做好数据记录,进行现象分析;实验或实训过程中教师做巡视指导;对学生实验或实训的结果必须进行审核,不当或错误之处要求重做或改正;对实验或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只要教师做到“三勤”、“四坚持”,即腿勤、嘴勤、手勤和坚持严于要求、发挥学生个性、动手操作、因材施教,并持之以恒,在实验或实训过程中一定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六、认真批改实验、实训报告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实验,它既是一种方法,也是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实验报告记录了实验的轨迹,报告上前置部分还列出了实验或实训名称、目的和内容、使用的器材等,反映了实验依据的原理、采用的方法、采取的步骤、观察到现象、得出的结论等,这是教师批改实验或实训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求文字通顺、字迹端正、数据完整、图表规范、结果正确,按规定的时间独立完成实验、实训报告。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或实训报告应给予评分。


七、严格实验、实训考核制度

制订实验、实训考核办法,各门课程要具体制订实验考核方案,专业实训项目应制订技能考核方案。考核可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内容包括严守纪行情况、实验实训预习情况、操作情况和表现、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情况、实训报告情况等。期末考核则从项目的设计、原理的描述、操作的状况、数据的记录、结果的时间、所用的时间和完成的情况等进行成绩评定。实施实验实训考核,是检查实践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促使实践教学走上正规化的途径。实验、实训考核不仅促进了理论教学,同时全面地检查实验、实训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实训操作和实践能力。
八、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实验、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开展实训教学理论、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研究,不断推进实验和实训教学改革,是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科研互动的重要措施。我们开展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其方向各门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的研究,《电工电子基本操作实训》项目化教材、《电子系统设计》讲义、《电工钳工焊工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等实训教材的研究,电工操作证考试和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技能考核的研究,还承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一般项目A类两项和B类一项的研究任务。
九、建立实验、实训教学档案

日积月累的实验、实训教学过程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实验、实训的日记是一种宝贵的资料,应作为档案把它保存起来,为实验、实训教学服务。实验、实训教学档案有:(1)实验、实训课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实验实训项目卡片、实验实训课进程表、实验实训课计划、实验实训教学课表、实验实训教材、讲义、指导书、图表等;(2)实验、实训主讲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3)实验、实训日记;(4)实验报告、实验考题和技能考核题等;(5)实验实训项目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6)实验实训项目历年统计表,表中包含必做和选做项目、已开和未开项目、项目开出率等;(7)主要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情况,保养、修理记录;(8)有关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文献资料等。
十、努力提高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人员工作队伍是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关键。因此,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除了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还应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要提高业务素质,必须做到:一是注意实验、实训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实验、实训的实践技能;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人员参加进修学习,评定职称,提高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三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学习实验实训室管理、建设、使用的和实验实训教学的成功经验;四是听实验、实训教学和管理讲座,提高理论水平,并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五是组织实验实训教学、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进行实验、实训教学交流、总结。

【参考文献】

[1]臧博.浅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

[2]李浩,周媛媛.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3(6)

(责编 黎 原)

作者:何新凤 黄平

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论文 篇2:

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要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基础技能实训中心、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综合技能实训中心,同时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中要构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制定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实训基地 建设 管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行业动态的前瞻性。这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教育目标,所以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体系来进行教育支撑。目前社会各领域、各行业都在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来实现自身发展,对各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进而对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活动。本文从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對教育的需求出发,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科特点,提出创建物质设施与实训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均与时俱进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进而实现培养具有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校内合作。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由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两部分构成。其中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的培养,并逐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校外实习基地部分打好基础。校外实习部分是校内实训部分的延伸,不仅能够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转换为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能够对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锻炼。

(二)先进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衔接,实训内容必须与当前行业技术水平相吻合。在实训的理念和理论的两个层面必须保证先进性,将人才能力与实际当中的职业需求挂钩。首先,在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与实训设备上,高职院校应保证基本的资金支持,使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教学与实训的需要。其次,在实训的理论技术层面上,应与当前的社会科技发展相吻合,使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不仅具有实践性更具有实效性。最后,管理制度要具有先进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关系到实训基地实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也是将实训基地物质条件与理论条件进行有效发挥的执行策略。

(三)适应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实践锻炼,并对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同时提高了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取得這样的教学效果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地升级实训内容,传授学生专业化的知识内容以及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和发展方向。对所传授的先进知识进行实践锻炼,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意识。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创新技术发展和行业动态的适应性以及实践工作的职业素养。

(四)真实性。只有通过具有真实性的训练内容才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也只有真实性的训练环境才能达到预期的实训目标。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设计,应结合职业环境当中实际的岗位要求和评价标准来进行设计和规划,使学生最终具备的能力与实际职业环境的要求能够吻合。在学生取得一定的校内训练基础之后,院校应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开办真实场景的实训内容,最终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人才的教育目标。

(五)开放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不仅具有对在校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合作机制。与社会相关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不仅对实训基地本身的教育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培训的机会,同时与企业进行合作项目生产,使实训基地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一)“工学合作”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基于实训基地是由院校主导、企业辅助的构成原理,以及最大化发挥双边资源优势的原则,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发展成为具有教育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学合作”实训基地。通过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的实训基地,将企业在实际经营当中的部分业务订单作为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学生按照实际职业角色的工作要求来进行实践操作完成订单,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培养学生的教育效果,同时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使学生、院校、企业同时获得利益。另一种途径是在企业内部建设实训基地,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以及社会实践工作的实际氛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也是教育理念贯彻执行的核心载体。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需要具有一定能力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核心是指教师具有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市场环境下的专业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只有具备双重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复合能力的人才。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为“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平台,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环境下的实践操作结合,培养教师的知识理论实践性。教师再将经过实践检验并与当前实际市场相结合的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具有实践性的理论知识。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一)基础技能实训中心。基础技能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初级阶段的实训,其教育目标为:培养学生对技术技能的基础知识运用,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对未来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为下一阶段的实训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刚刚进入实训阶段的教学活动时,对知识内容的实践操作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因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实训活动中,结合教师的正确引导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锻炼其实际应用能力。基础知识内容包含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二)专业技能实训中心。专业技能实训中心是实训基地的构成核心,并發挥着核心的教育功能。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的基础设施以及实训器材与企业实际经营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并在实训理论层面与社会发展进行同步,具有实时更新的动态性质。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的物质基础与实训理论,在实训基地的长期应用与发展中保持與时俱进的不断更新,进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目的。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性质,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的实训内容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保持一致,同时将企业岗位中的实际要求和岗位标准引入实训活动中。用具有真实性的实训内容和实训场景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基于基础技能实训中心的实训阶段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在专业技能实训阶段中,应着重锻炼学生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和更加真实化的应用能力,并继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心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而系统化的锻炼。

(三)综合技能实训中心。综合技能实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终极能力提高的阶段。通过真实的企业项目或者企业业务订单来设置实训目标和实训内容以及实训评价。实训地点可以在院校内部的实训基地开展,也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置的实训基地开展。实训的导师由院校教师以及企业派遣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者项目负责人构成。综合技能实训的实训目标是通过具有真实成本的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由于实训的内容已经成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内容,因此综合技能实训阶段将会为实训带来全方位的效益。首先是教育层面的学生能力成长,其次是培养了“双师型”师资力量,最后是为院校和企业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并体现了院校对社会贡献的社会效益。

四、实训基地的管理

(一)构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组织机构,是训练基地进行运行的驱动核心,不仅支撑着整个实训体系的运行,同时也对企业合作相关事项展开具体工作。具体的人事安排应按照院校的实际情况而酌情处理,本文在此只根据人力资源构成的基本框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设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领导核心一名:实训中心主任。实训中心主任负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整体建设规划以及整体的运行管理。其次,在实训中心主任周围设置相关的辅助工作人员,如教学干事、后勤保障人员以及各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其中各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应对其各自实验室的物质设施和训练内容进行负责。与企业间的合作事宜应由实训中心主任牵头,带领相关实验教师进行与企业间的具体合作内容磋商以及计划制订。

(二)制定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训练项目运行和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基地的规章管理制度是重要的管理执行标准,同时也对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方向的指引以及活动行为的界定;保证了训练基地基础设施的使用与维护,以及保证实训室内器材的规范化使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规定》《实训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守则》《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与执行,是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人才培养策略同等重要。只有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策略的贯彻实施,也只有将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实训基地才能够实现有效运行。在一定范围内,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企业的参与,进而保证校企之间的良性合作,同时也为校企合作项目运行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稳涛,肖志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

[2]郭久楠.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中等职业教育,2011(24)

[3]郑玉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4]徐兰文.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J].职业,2014(11)

[5]吕廷军.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浅谈项目化实训教学[J].电子世界,2012(15)

【作者简介】陈家义(1964— ),男,广西浦北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包才华(1963— ),男,广西合浦人,北海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责编 卢 雯)

作者:陈家义 包才华

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加强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创新,合理明确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還要采用专业化和工程化的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训管理氛围,最大程度地帮助实践教学任务有效完成。基于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验实现管理工作的特征、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健全发展,提升发展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验实现管理 创新

引言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中,逐渐呈现出新的管理特征,并且传统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工作的需求,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

一、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的特征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逐渐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征,采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对实验实训工作的有效管理,还会在实验实训管理的过程中,提供及时利用、资源共享的相关学习内容,推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还采用重新确定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目标的方式,合理探索未来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方向,然后结合程序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特征,构建完善的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体系,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通过搜索更多以外网络资源,更新管理人员信息观念和信息能力的方式,将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目标落实到位,提升发展水平和管理效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出现多种多样的实验实训管理工作模式特征,管理人员可以在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实验实践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断防止实验实训管理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在创新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慢慢呈现出来,这些问题进一步影响和制约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也会降低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一,缺乏明确的实验实训工作目标定位。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目标仍然以传统的观念和理念为主,并且虽然部分学校加大对实验实训建设的力度,但是在全面管理和明确管理目标定位方面存在不足,过于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未能充分提升对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未能有效将实践实训教学管理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进而导致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目标在制定的过程中,还是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管理方式,在明确实践实现教学目标定位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不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发展,甚至严重的还会降低其发展的有效性和质量。第二,未能构建完善的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体系。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中,缺少完善的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体系,没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促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同时,在优化实验实训工作内容等方面缺乏力度,虽然实验实训教学设施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实验室数量、人员、任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未能完善实验实训工作系统和体系,在对实验实训管理相关软件和设备维护方面缺乏力度,也没有通过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维护软件硬件设备意识等方式,实现对实验实训方面工作的有效管理。同时,不同专业的实践实训课程各不相同,这也需要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工作体系,合理对学生进行开放使用,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有效结合和分散管理,进而才能全面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实验实践工作与管理体系,使得高职院校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中未能明确相关实验实训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利于更好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甚至降低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三,忽略对多样化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的应用。在新时期背景下,如果一直沿用传统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模式,那么很难满足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实验实践管理工作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大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的创新力度,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当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还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在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专业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提高对实验实训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重视。同时,未能营造专业化实践管理环境,在做到实验实现管理规范、安全、方便操作等方面存在不足,也未能通过完善实验实训专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化要求等方式,将实验实训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另外,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创新中,未能做到文化环境建设与项目建设同步,在营造良好的氛围、张贴警示标识、安全标识等方面存在不足,也未会能让相关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实验实训室的基本情况用途,不利于推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三、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明确实验实训管理的目标定位

首先,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实验实训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和优势,这就需要学校提升对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力度,不断扩大实验实训基地的规模,还要结合丰富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提升对实践实训教学管理工作的地位,明确其重要作用和重要性。其次,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中,要做好实践实训管理环节的监督工作,积极了解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工作是否按照规范的制度和要求进行,还需要加强对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理念、模式、方法的调整,积极结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工作需求,明确实验实践管理工作的未来方向和目标,还要有效优化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评价方式和工作规格,从而最大程度地将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目标落实到位。最后,要坚持一切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出发,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做好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和水平。比如,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为例,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等目标出发,合理优化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又通过建立制度化和系统化工作流程的方式,实现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又通过将实践环境和量化考核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实践实训管理工作的有效评价,从而推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实训管理工作体系

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践管理工作中,可以构建完善的实训管理工作体系,积极优化实践实训室和相关基地的規模与系统,还要解决在传统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中实验室数量多、人员少、任务繁重的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训管理工作体系,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一方面,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优化实验实训管理工作制度,并通过明确各部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责任和义务的方式,将实验实训管理工作分为基础和专业两个部分,不断提高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通过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构建完善的实践实现管理工作体系,加强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与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式和软件的有机结合,还要加强对实训实验室设备的有效维护,防止出现工作量较大而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在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通过现代综合通信、电气自动化控制等管理工作体系,实现对实践实训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也可以采用聘请兼职教师履行实验实训管理工作责任的方式,全面将实验实训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在实验实践管理工作中,还要坚持实验实训中心统一管理的原则,构建针对设备日常维护、物品整理、安全检查记录有关的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体系,还要在设备维修方面做好相关工作的完善与创新,针对维修程度较大的设备,可以通过集中组织维修体系,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采用多样化实验实训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多样化实验实训管理工作模式,加强集中与分散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提升对实践教学重视的同时强化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水平。在多样化实验实践管理模式的创新中,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管理有机结合的方式,做好在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和专业工作。同时,也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管理工作方式和理念,优化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系统,定期对实验实训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高职院校也可以采用完善制度化与系统化工作流程的方式,严格要求实验实训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官方管理、实验实训室管理等工作。另外,在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中,可以将具体工作分工到人、明确职责,还可以让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现代化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积极整理历史文档和资料,做好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的相关流程,推动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创新,可以从明确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方面出发,积极明确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实验实训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丽娟..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34-36.

[2]贺荣兵,龙振华,余周武,王国霞..高职实验和实训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9(11):304-305.

[3]李晶,林艳..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1):243-244.

[4]李晶,林艳..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保障条件与实施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6(08):162.

作者:曾秀庄

上一篇:普通高校体育经济贸易论文下一篇:学生专业能力商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