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经济贸易论文

2022-04-23

摘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理念,从地方课程开发理论入手,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配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考核内容六个方面,探究了旅游英语专业的地方课程开发策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普通高校体育经济贸易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普通高校体育经济贸易论文 篇1:

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适切性分析

摘要:“十二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进入了内涵建设时期。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不切合现象。文章以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战略为依据,通过专业布局分析,提出了甘肃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策略、现阶段专业结构与专业布局调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业发展;适切性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欠发达地区,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历史形势下,进一步提高质量与社会贡献度,仍然是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1 321所,全日制在校生7 746 879人;甘肃省高职院校数量达到23所,在校生达12万以上。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在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换的过程中,显现出毕业生本省就业率较低、专业就业率差异大、就业质量不高的状况。笔者通过对2015年全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甘肃省主导产业的分析,对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调整建议。

一、甘肃省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概况

(一)“十二五”末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甘肃属我国西部不发达省份之一。“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依“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优化环境”的思路,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以上;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0∶48.7∶37.3调整到2015年的10∶50∶40;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修复。

(二)“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甘肃省依据所处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战略定位,实施“十大战略工程”,主要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煤炭和煤电化、石油化工、直流输变电等传统能源建设,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设,有色冶金新材料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新医药和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水利和农田基本设施、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此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全省支柱产业,生物和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全省先导产业,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以上十大战略工程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一带一路”甘肃段战略的主要内容相一致。

二、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及就业率现状分析

至2015年底,甘肃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5所(含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2所,独立学院5所),成人高等学校6所,其中本科22所,高职高专院校23所(其中民办2所)。2015年8月底,甘肃省22所高职高专院校共设置290个专业,其中有在校生的专业大类19个,涉及256个专业,专业总布置点828个(含专业方向),在校生136 364人。

(一)专业大类及在校生分布

19个大类包括制造、农林牧渔、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土建、资源开发与测绘、交通运输、财经、材料与能源、公安、轻纺食品、水利、艺术设计传媒、旅游、环保气象与安全、法律、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等。其中,制造、农林牧渔、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土建、资源开发与测绘、交通运输、财经、材料与能源等大类在校生数量大,平均在4 000名以上。公安大类、轻纺食品大类、水利大类在校生较少,平均每大类约为2 000人。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旅游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法律大类在校生人数较少,平均每类约2 000人。文化教育大类在校生人数达12 000名,但就业率低。公共事业大类在校生人数少且就业率低。

(二)分产业在校生分布

二产所属专业在校生达到7.713 1万名,其次为第三产业所属专业在校生为4.695 4万名,第一产业为1.227 9万名。第一、二、三产专业在校生比例为:1:6.28:3.82。

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行业学生最多,为9 977人,水利行业为2302人;第二产业中制造业20 499人,财经17 197人,土建13 680人,资源开发与测绘业9 605人,生化与药品业9 554人,材料与能源4 971人,轻纺食品1 625人;第三产业中文化教育12 497人,医药卫生11 597人,电子信息7 991人,交通运输3 939人,环保气象与安全业2 883人,旅游业2 726人,公安2 046人,艺术设计传媒1 641人,法律1 190人,公共事业444人。

(三)专业人数分布

256个专业总人数136 364人,各专业在校生数分布差异大。在校生5 000人以上的为会计电算化专业;3 000—5 000人的专业有护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造价等7个专业;1 000—3 000人的专业有22个;500—1 000人的专业有42个,100—500人的专业有133个专业,100人以下的专业有51个。

(四)专业布点

甘肃省高职高专290个专业及其专业方向的总布点为828个,其中有在校生的专业(包括专业方向)总布点710个。不含专业方向的专业总布点为680个,其中有在校生专业总布点643个、未招生专业总布点37个。

5个布点以上的专业有33个,在校生58 677人,占所有在校生的43.03%。每校平均学生120人(每级40人)以下的专业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9个专业,其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两个专业的平均在校生不足50人。

2至4个布点的专业有113个,在校生56 524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1.45%。除物联网应用技术、通信技术、航空服务、供用电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舞蹈表演等近两年设置,还没有毕业生的专业外,有安全技术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印刷技术、汽车整形技术、社区管理与服务、计算机信息管理、艺术设计、城镇规划、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软件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39个专业在校生人数均较少,每校平均学生120人以下。

1个布点的专业共有110个,共21 16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5.52%。有59个专业每校学生在120—800人之间。每校学生在120人以下的专业有50个,其中在校生不足50人的专业有检测技术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商务管理、音乐表演、会展策划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国际金融、项目管理、农村电气化技术、金属压力加工等,共20个专业。

三、甘肃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重点产业适切性分析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甘肃省“十二五”期间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0∶48.7∶37.3调整到2015年的10∶50∶40。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专业在校生比例为:1:6.28:3.82,约为10:63:38。可见,在校生专业所属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例太大,而第三产业比例较低。从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来看,第二产业专业就业率比三产专业高出近两个百分点。一方面反映出三产专业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专业改革建设滞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三产发展不够,岗位需求不足。

“十二五”以来,新兴战略产业主要有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与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从专业二级分类在校生来看,化工技术类、计算机类、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在校生在5 000—10 000名之间,市场营销类、能源类、机电设备类、矿物加工类、矿业工程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环保类在校生在1 000—5 000名之间,药学类、制药技术类、生物技术类在校生500—1 000名之间,经济贸易类、通信类专业在校生500以下。在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新医药与生物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不足。参考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自动化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环保类就业率在70%~80%,经济贸易类、通信类就业率在60%以下,从侧面说明这些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对接现象,这些产业的发展还不足以接纳较多数量的高职毕业生。

“十二五”期间,除了新兴战略产业外,甘肃省重点发展的产业还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传统能源、水利和农田基本设施、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特色文化旅游等产业。水利工程与管理类、能源类、气象类、土建施工类、测绘类、农业技术类、建筑设计类、林业技术类、旅游管理类、电子技术类在校生约在1 000—500人之间,而石油与天然气类、建筑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市政工程类、城镇规划与管理类、农林管理类在校生人数在500名以下。参考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这些专业中除农林管理类就业率在60%以下外,其他专业类就业率均在70%以上,说明重点产业发展与学生培养适切性较好,农林管理类专业要依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规格改造,提高专业适切性。

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建议

“十三五”期间,在“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中长期发展战略下,重大产业发展将会进一步深入。结合“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趋势,笔者对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加大服务业专业建设

经过“十二五”以来的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重点产业与高职专业设置及专业规模之间的适切性较高,但从专业所属的三次产业比例来看,近几年总体上保持第一、二产业类专业的规模,增加服务业类专业,提高服务业专业规模,特别是要加强现代服务业、新医药与生物产业专业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实力与水平,提高专业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的适切度。

(二)加强专业分类调控

对就业率较好而在校生规模小的餐饮管理与服务类、石油与天然气类、卫生管理类、房地产类、公安技术类、广播影视类、药学类、建筑设备类、城市轨道运输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专业应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对就业率低、在校生规模较大的教育类、旅游管理类、法律实务类应减少招生数。对就业率低、在校生规模小的经济贸易类、包装印刷类、通信类、公共事业类、表演艺术类、公共管理类、民航运输类、农林管理类、公共服务类、体育类、港口运输类等专业可通过“关、停、并、转”,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切合度。

(三)做好重点专业调控

对就业率较好而在校生规模小的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等专业应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护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造价等在校生规模大的专业,要控制招生规模或区分专业适当减少招生规模。对就业率较低、在校生规模较大的文秘、数学教育、初等教育应减少招生计划。对就业率低、在校生规模小的选矿技术、地理教育、中草药栽培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化学教育、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心理咨询、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经济信息管理等22个专业要进一步开展市场调研,对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不接轨的专业,及时进行专业改造与建设,部分短期人才市场需求量极小的专业可以暂缓招生。

(四)做好专业布点控制

布点2个以上、平均每校学生120人以下的48个专业,在校生总规模小,如果排除招生部门对招生计划的控制等可能情况,说明学生的报考意愿低,近年不宜再增加专业布点,应加强行业发展与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对部分专业及时进行改造或停招。对20个1个布点、在校生不足50人的专业,近年不宜增加布点。对于新开设的专业、新兴产业专业,要加强专业建设,并通过订单培养提高学生的认可度,逐步扩大在校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职院校数据监测中心[EB/OL].[2016-03-01].http://crpdc.gzvtc.cn/xin/show/web/country/mapMain.aspx?area=620000&number=1&year=2015&month=12.

[2]年度数据[EB/OL].[2016-03-01].http://www.gstj.gov.cn/www/HdClsContentMain.asp?ClassId=9.

(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陈逸平 李鸿杰

普通高校体育经济贸易论文 篇2:

冰雪旅游资源背景下旅游英语地方课程开发刍议

摘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理念, 从地方课程开发理论入手,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配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考核内容六个方面,探究了旅游英语专业的地方课程开发策略。

关键词:旅游英语;地方课程;旅游资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国际的商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带动了涉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这将急需一批熟悉旅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空间和黑龙江省地域旅游特点的实际情况, 进行旅游英语专业的地方课程开发与研究,构建具有北方高校教育特色的旅游英语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地方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地方课程的内涵

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 又称地方本位课程, 或地方取向课程, 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自主开发、实施并管理的特色课程。

(二)旅游英语专业的性质、培养目标、就业方向

旅游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 是在旅游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现代旅游经营服务理念,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熟悉旅游主要业务,有较强的管理和运作能力,且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译、写水平,能适应涉外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并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旅游接待和管理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1]。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地域、季节旅游特色。除了太阳岛公园、亚布力滑雪场等著名的旅游胜地外,哈尔滨还有驰名中外的国际冰雪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及经济贸易洽谈会和啤酒节。黑龙江省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就职于本省的旅游、酒店服务行业。因此该专业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市场需要,并结合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资源特色,尤其是冬季冰雪旅游特色来进行开发设计。

二、旅游英语专业地方课程开发的策略

旅游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设置应从工作实际出发, 通过对旅行社行业调研,组织行业专家座谈,参考国内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专业课程情况,并结合本校学生就业和旅游市场需求,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配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考核内容共六个方面对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一)课程设置:整合英语专业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

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将英语专业课程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相结合。因此,依据课程的性质,将课程分为英语课程、旅游课程、拓展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模块。

1.英语课程:除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语音、口语、听力、语法、翻译、阅读课程外,为满足其专业特点和地方需求开设的课程有: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英语、黑龙江导游英语、 酒店英语、体育英语(针对冰雪体育项目开设)。

2.旅游课程:常规课程除了旅游概论、旅游业法规、导游原理与实务、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外,还包括结合地方冰雪旅游特色开设地方课程,如:冰雪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冰雪旅游文化概论及黑龙江旅游资源开发。

3.拓展课程(选修课):除酒店营销实务、酒店经营管理、旅游心理学、中外礼仪、中国民俗以及一些学术、人文、科技知识讲座外[2],还开设地方选修课程,包括:区域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冰雪旅游市场开发、滑雪旅游管理、冰雪旅游策划。

4.文化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概论、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3]。

(二)合理选择与编写教材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必须与旅游环境相结合。在教学中要选用与旅游专业有关的、适合旅游专业需要的教材。由于旅游英语专业目前仍是新兴专业,适合该专业的英语专业教材专业性仍然不足。因此,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地方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并且应根据地方课程的发展要求,编写能够满足旅游英语专业使用需求的系列教材。

编写教材时,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教材内容,并结合国际及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选出较为接近国情、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素材,并改进和创新。同时,也要注意针对性和地域性,要突出地方特色。同时,教材编写人员要深入行业,借鉴并采纳旅游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实践案例教材的编写,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4]。

(三)聘用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是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的负责人, 是成功实施教学实践体系的保障。因此,旅游英语专业地方课程设置所配备的教师必须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并且了解旅游行业的运作过程,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5]。根据“双师型” 教师培养原则,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并鼓励教师进修;同时支持教师受聘于酒店、旅行社等进行“顶岗学习”。另外,还可聘请一些企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授课, 负责课程教学任务,以及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6]。

(四)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景教学是一种能够将教学内容、实践角色和工作场景高度融合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在模拟情景中扮演旅游工作的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诸多基本技能。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头脑风暴法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地对课堂中或实习工作中的某一课题、现象发表观点,教师依据学生的陈述提出问题,学生一起来讨论评价。这样既能让学生从理论上有所提高,又能够获得大量的建议和意见, 达到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实行规范化的实习实训管理

旅游酒店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 必须重视发挥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方面的作用,实行规范化的实习实训管理。因此,旅游英语专业的实习实训被分成三个部分。

1.校外自主实训: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在旅游相关行业从事至少40小时的实际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或自行寻找景点、酒店、餐饮等旅游行业相关工作。根据由实习行业雇主出具的注明工作时间总数的实践证明拿到相应学分[7]。

2.短期培训实习:结合黑龙江地域及季节旅游特

点,在举办年度经济贸易洽谈会、冰雪节、冬季运动会等活动期间,学校与相关工作单位签订短期实习协议, 安排部分学生担任导游,在会展、酒店等从事服务工作。

3.毕业实习: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被统一分成若干小组,由校方聘请的旅游业专家带领学生在企业内实习。在实训结束时,指导学生实习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共同负责填写学生的实习报告[8]。

(六)考核内容、方式多样化

考核内容需要包含必要的语言、旅游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礼貌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考核形式则由闭卷笔试、口试和实训评定构成。其中闭卷笔试的内容需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重点考察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案例分析题。口试考核重点则在英语的听、说、写三方面,通过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达到全面衡量他们的英语水平的目标。在校外实训过程中, 指导专家、雇主和教师评定的成绩是学生实践档案的基础,三方均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实际技能水平打分,累计得分就是学生在该门课程实操的最后得分。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进一步深化对地方课程的地位、意义、功能以及开发与实施策略认识和把握的同时,尤其需要深入实践探索、不断的理论反思和包括专业支持在内的制度建设。目前在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环节和问题,其中每门课程的具体细节和实施除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外,也要争取和吸收学生及旅游专业人士的参与建设,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机制,将地方课程开发不断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徐少红,黄昌燕.设置双专科专业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

[2]罗清德,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3]赵芃.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调整可行性方案研究——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旅游英语专业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王堃.对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2006,(4).

[5]包世红.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职业圈,2007,(6).

[6]陈白璧.“双证”和“双能”职业要求引领下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09,(4).

[7]杨雁.中澳“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差异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杨益新,韩泽民,张启伦,王扬.澳大利亚旅游酒店管理教学特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收稿日期:2013-09-23

作者简介:张微(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背景下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探析”(12C020)

作者:张微

普通高校体育经济贸易论文 篇3:

外资与上海产业集聚

摘 要:对上海产业基地的调研结果表明,外资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汽车、石油化工业,并微观集聚于三大产业基地,集聚路径表现为“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重大外资项目导向”的产业链垂直集聚。同内生性产业集聚相比,上海外资产业集聚定位高端并有利于技术转移与扩散;但是其集聚路径日益“锁定”政策依赖和成本依赖,地方根植性差。

关键词:外资 产业集聚 产业链垂直集聚

一、上海外资显著的产业集中倾向

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第5次全球产业转移,许多国家出现了FDI产业集聚现象,即外资同一或关联产业的外资企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为什么FDI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表现出产业和地理集聚倾向呢?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集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集聚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以及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Smith&florida,1994)。新经济地理学认为,集聚经济和成本节约(贸易壁垒)是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并且会在路径依赖和自我预期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但是,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性、集聚的外部不经济(拥挤)、巨大的地租区域差异等是产业集聚的“离心力”。“向心力”促使外资产业集聚,“离心力”导致集聚衰退与产业转移。

外资在我国也表现出显著的产业地理集聚倾向。首先,外资行业集中。一直以来,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产业,2006年制造业实际利用FDI占总规模的57.69%。在制造业内部,FDI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纺织、石油和化工业、电力、造纸和饮料等行业。1979年-2006年,这些行业累计实际FDI所占比例合计达18%。其次,上述行业FDI集中于东部地区。以石化行业为例,FDI集中于江苏、上海、广东、山东和浙江。2005年,这五个省市共归集了全国石化行业实际FDI的69%,2006年上升到76%。为进一步说明上海外资产业集中情况,本文在描述产业集中度的区位商指标基础上综合外资变量构建了外资产业集聚度指标C,C= ,其中,Yk表示上海某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Wk表示全国该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额,Y表示上海实际利用外资金额,W表示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C值较大表明上海FDI产业集中程度较高。利用它对目前上海四个支柱制造业(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和精品钢材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1%)的外资集中度进行了测算,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上海外资在电子及通信设备、汽车、石油化工业的产业集中程度都较高,而少存在于精品钢材业。事实上,上海精品钢材业以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宝钢集团为龙头在宝山区形成产业集聚,外资参与度不高。

二、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路径

无疑,国际产业转移为上海外资产业集聚提供了契机。我们对上述三个产业的外资集聚状态进行了调查,发现它们微观上集聚于三大产业基地,集聚路径表现为“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重大项目导向”的产业链垂直集聚,政策在外资集聚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政策导向外资产业集聚。政策导向特指2000年以后上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外资的引导效果。2001年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十五”期间建设“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分别是东部微电子产业基地,西部汽车产业基地,南部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北部精品钢材基地。2005年《上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六大产业基地,“其中微电子、汽车、石油及精细化工和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产出分别超过1500亿元”。

目前,四大产业基地已经建成。除了北部钢材基地,无论是从内外资企业数目还是资金来源看,另外三个产业基地的外资集聚度都很高。(1)微电子产业基地。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截止到2006年底,外资企业数与内资企业数分别是103和19,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若从投资金额看,利用外资1.23亿美元。(2)上海石化产业基地。截止到2007年,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1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80.3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48亿美元。累计落户内资项目42个,注册资金累计88.45亿元。(3)上海国际汽车城。截止到2007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36个,累计合同外资10.68亿美元。而落户内资企业注册资金4.72亿元,累计40.71亿元。

2.产业导向外资产业集聚。微电子、石油与精细化工、汽车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它们有集聚发展的向心力。(1)较大的规模经济。以石化行业为例,世界石化企业的规模都很大。著名咨询机构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对乙烯装置的调查表明:以750kt/a产能成本为100%计,产能下降到500kt/a,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0~250kt/a,成本上升14%~33%。规模经济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两种,集聚经济是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2)产业链长、产品关联度高。这意味着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都很大,产业上下游部门和相关辅助行业之间具有较高协同性和集成性。而产业的高协同性和高集成性是生产技术可分性和整合性有机统一的具体体现,意味着企业集聚可以促成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或者范围经济。(3)产业区位重量大,环境影响大,表现为“电子垃圾”、化工污染以及汽车废弃物等环境问题。产业空间聚集有助于减少和集中处理环境污染的公共性问题,促使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倾向于集聚发展。如在上海化工区,上游企业废物正是下游企业投入,不少企业在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方面实现了互供、共享,环境损害大大减轻。

3.重大外资项目导向产业链垂直集聚。从企业进入产业基地的时序和在产业链的重要性看,产业基地通过引进外资建设重大项目,吸引或衍生了大量上下游企业入驻,围绕核心企业及其产品而进行生产、研发、服务等活动;外资企业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关联企业结成了紧密的产品网络。(1)微电子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基地内,聚集了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企业如Infineon、LSI Logic、SONY、Pixelworks、Conxant、Candence、Synopsys,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ISSI、SST、Xirlink、UTStarcom。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园区已形成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气体-培训”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中,园区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以晶圆代工把世界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主流工艺技术引入张江;宏力、贝岭浦东集成电路生产线及泰隆、宏一、英特尔、上海IBM等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吸引了大量中小内外资企业集聚;宏力半导体和华虹NEC等三家是芯片制造业的主力,拥有全国50%以上的生产能力;在外延片和芯片(上游)方面有蓝光科技,在封装和应用(下游)方面有新颖半导体;在面板及模组(中游)方面有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2)化工产业基地。核心企业有英国石油化工、德国拜耳、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迈、中石化、上石化、上海高桥、华谊集团等。这些核心企业历来位于石化产业链的关键处。在上海化工园区它们投资开发一些重大项目,例如,英国石油化工与中方以1:1共同投资的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总投资27.3亿美元),拜耳公司投资31亿美元的拜耳一体化项目,巴斯夫与美国亨斯迈和上海高桥石化等共同投资了三个大项目(总投资14多亿美元)等。随着核心企业投资项目的实施,众多内外资配套企业进入或者在园区内衍生(其中不乏世界知名企业,如英国璐彩特、德国德固赛、三爱富、美国3M、日本梯希爱有机试剂公司、意大利宁柏迪特种化工公司等),在化工区形成“原油加工-乙烯裂解-乙烯链产品-丙烯链产品-丁二烯链产品-芳烃链产品”和下游深加工产品的综合产业链。(3)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简称上海大众)成立于1985年,由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投资40%与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投资公司合资组建,是最早入驻也是园区内唯一的整车制造企业。作为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和行业领先的整车制造商,上海大众吸引了许多国内外配套产品生产企业进入园区。截止至2008年,入驻园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固定资产总投入超过300亿元,引进项目280多个,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13家。以上海大众为依托,国际汽车城“研发-采购-贸易-会展-博览-文化-体育”产业链业已形成并日益完善。

三、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与问题

我国私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和珠三角地区,依靠内生市场也出现许多产业集群,例如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佛山-中山-东莞的纺织服装、佛山-潮州-云浮的陶瓷和建材等。与它们相比,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一是产业定位高端。微电子、化工和汽车等的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与产业波及系数均较高,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很大。据测算,汽车工业产值与相关产业的直接关联度是1:2,间接关联度则达到1:5(白津夫,2004),这就是说汽车制造业每增加1亿元的产值,能够使其他产业直接和间接增加7亿元产值。因而产业基地的发展,对于改善产业产结构,带动地方经济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二是其外资主导垂直产业链集聚所导致内部企业资源互补、互惠共生、协同发展,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溢出。国内的产业集聚有两种形态:水平集聚、垂直集聚。上述浙江省和珠三角地区以水平集聚为主,内部企业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品接近同质,市场接近完全竞争,集聚动因是外部规模经济。而上海外资集聚产业链长,中间品和生产环节较多,少数大型外资核心企业和大部分中小企业结成紧密的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在理论上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向上海转移并发生技术溢出。以汽车业为例,外资技术溢出表现为因为产业前后向关联而发生的技术转移和技术促进,最终提高成车的本土化率。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地方根植性差。所谓根植性是指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嵌入当地社会关系、制度结构和文化土壤之中,包括产业根植性、文化根植性和社会根植性。(1)从产业根植性看,三大产业基地的外资企业自成经济系统,跨国公司以技术转移为主和实施技术锁定。本地企业位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上海工业发展报告》这样总结: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大多是“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企业,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订单的承接和销售均由境外的总公司控制,上海只进行产品的制造,产品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差。又如上海汽车业零部件国产化率虽然高,却丧失了自主整车产品、品牌和开发平台。这也是我国轿车业普遍走上合资化道路之后的共性问题。(2)从地理根植性看,缺乏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辅助产业汇集,例如化工区的研发机构之一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位于奉贤,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在金山,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在浦东。地理分散无助于促成公司、供应商、客户和各种服务组织的有机结合,以及个人接触与非正式的交流,也就难以有效促进技术溢出和自主创新。(3)从文化根植性上看,企业之间多以利益为纽带,浅层文化融合,外资企业并未真正本土化。

克鲁格曼认为集聚的产业和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产业集聚最初是由于历史的偶然,产业集聚的初始优势将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并产生“锁定”效应。在全球产业转移大背景下,上海外资集聚的初始优势主要是优惠政策和低廉成本。较差的地方根植性意味着外资企业集聚路径日益“锁定”政策依赖和成本依赖。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上海的政策优势逐渐丧失,近期全球性金融萧条则突出了上海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劣势,显著表现之一是2006年以后上海微电子、汽车和石化行业实际FDI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下降,一些产业基地的核心外资企业(如Intel)开始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甚至越南等国转移。外资产业集聚缺乏地方根植性,因而不稳定。这不仅仅是上海也是全国许多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遭遇的普遍问题。

[本文系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路径与演进”(JW6039)和上海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贸易政策的国内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阶段性成果,并得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资助]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白津夫.汽车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理论前沿,2004(23)

3.中国商务部.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6-2008).中国商务部出版社

4.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工业发展报告(2006-2008).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文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政策;刘娟娟,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硕士;王海燕,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硕士生)

(责编:贾伟)

作者:文 娟 刘娟娟 王海燕

上一篇:软启动装置下机械电子论文下一篇: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