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专业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为适应应用型专业转型的需要,促进电子信息类专業课程向应用型课程转化,文章以“电子系统设计”课程为例,从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适应于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探索,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内容,为其他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第一篇:电子信息类专业论文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大类培养体制下,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对于学生认识专业、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等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大类模式;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锋(1970-),男,陕西商洛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田雨波(1971-),男,满族,辽宁铁岭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为社会信息化的支撑和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21世纪,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相应地,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知识领域更新与增长越来越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伴随着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分化、细化的同时,电子信息各学科、专业或方向之间的交叉基础知识更加多,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变化快、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共识。大类培养模式提倡按大类招生,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流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做出合理的选择。事实说明,大类培养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学习公共课和大类基础课,大三期间学习技术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大四期间学习专业课程和接受综合实践训练。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尽管大类培养适应了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但要更好地发挥大类培养的优势,还必须加强大类学习到专业培养之间的衔接,否则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在大类培养阶段,本科低年级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缺乏整体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不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专业课程与基础通识课程的关系;在思想上准备不足,不知为何要学习这些课程,不知道这些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作用,没有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缺少明晰的学业规划,甚至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到了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都不甚了解。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结果表明,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之前学生普遍存在迷茫情绪,找不到发展方向,不能心平气和、扎扎实实地学习,甚至出现了所谓“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的情况。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渴望自主成长的时期,抓好大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可以缩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引导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为实现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导论”作为专业启蒙课程,将学科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就读的学科与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专业导论”课程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电子信息技术导论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该课程的目标是: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体系、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部分学生对某些研究领域的兴趣;介绍本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进度安排、实践环节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二、“专业导论”教学模式探索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特殊性,为使该课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应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1.课程安排

在大类培养机制下,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专业方面接触的主要是大类基础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了解专业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个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及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选择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和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初各开设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

2.教学内容

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针对即将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着重介绍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及专业知识体系、实践环节;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专业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研究课题等;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领域及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让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产生认同感,激发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分若干模块介绍信息科学的各个学科各分支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动态,如: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模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模块,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安全模块,微电子、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模块,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图像、语音处理模块,光电信息技术等。介绍各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基本框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初步体会信息科学所涉及的领域范畴,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3.任课教师安排

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采用课程教学小组的形式安排任课教师。小组长为课程的总负责教师,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系主任担任,小组成员为专业骨干教师,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负责不同的模块。小组长负责介绍课程总体概况,包括主要学科领域、技术、产业、前沿课题等,突出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其他任课教师分别向学生介绍各模块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发展动态等。课程教学小组经常针对专业导论课进行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和研究。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课程组长负责,采用作业小论文+课程大论文的形式。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模块拟出若干题目让学生选择,最后课程组长综合各任课教师的评分给出本课程的总成绩。

作业小论文:若干题目自选,如电子信息技术可分为哪些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及工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技术各个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感兴趣的产业或领域,某领域的发展现状,大学期间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

课程大论文: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导论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及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形成课程学习报告。包括各自特长和爱好是什么,自己的学习习惯、喜欢的职业,该领域当前的社会需求是什么,本科阶段应培养的能力有哪些,大学剩下的时间准备做哪些事情,毕业后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去实施你的计划等。

三、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等形式对本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本课程之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对学业生涯定位模糊,对基础课不重视。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2009级学生在开课之前认为自己了解该专业的仅占14.3%,了解一点的占50.8%,认为自己对专业学科领域及相关产业了解的仅占9.5%,认为自己有明确专业爱好的仅占8%左右,不少学生渴望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经过课程学习之后,有7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大学阶段学习及今后专业发展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划。教学座谈会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和学生管理部门也对该课程持肯定态度。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与工程实际联系偏少、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课程时间安排

“专业导论”作为大类招生专业的专业先导课程,具有教育和引导的多重功能,在低年级开设更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专业,建立对专业的认同感,并尽早确立今后继续深造所要涉及的发展方向,减少专业上迷茫、学习精力分散等情况的发生;在中高年级开设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科不同分支,并结合自身爱好特长对学业和今后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规划。因此建议将“专业导论”课程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开设。

2.改革教学内容

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教师的优势,充分把握学科及其分支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发展情况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内容及发展方向,并适当结合学校特色,构建特色化的教学内容。

3.重视条件建设,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积极利用实验室、企业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实现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大类培养体制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规划和导向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专业、规划未来,对提高教学质量乃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2(1):37-39.

[2]彭熙伟,廖晓钟,邹凌.“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4-75.

[3]葛琦.利用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认知专业和自主学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47-48.

[4]黄载禄.电子信息技术导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

(责任编辑:王意琴)

作者:李锋?田雨波

第二篇:专业转型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摘 要:为适应应用型专业转型的需要,促进电子信息类专業课程向应用型课程转化,文章以“电子系统设计”课程为例,从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适应于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探索,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内容,为其他应用型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发生了改变,不仅仅需要学术研究性人才,同时更加需要应用型人才和职业技能型人才,尤其是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重最大。在这一背景下,各地方高校担负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1],开始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化,切实通过转型发展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高质量,解决好急需人才不够用、普通人才就业难问题。在专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人才培养从原来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过渡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对转型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机制等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新课题。

目前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已成为当前提高应用型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在课程建设中必须能够突出应用性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这样才能将课程的应用性改造落到实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作为本科高等院校教学中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由于其专业本身具有的技术更新快、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特点,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新技术与工程性的结合、理论与实用的结合,所以在其教学开展中更应对课程理念、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化、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文章从专业转型的背景出发,以“电子系统设计”为例,在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适应于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着眼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但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仍存在缺少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的问题。这也反应了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学时长、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单一,缺乏体验式教学;课程内容更新慢,与新技术脱节;实践环节项目内容缺乏实际性和趣味化,学生难以深入;考核方式单一,仍然是简单的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一情况的存在,使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与用人企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满足企业对于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电子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3]。课程系统地介绍电子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工程实现的方法与步骤,并结合技术发展情况,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器件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该课程是本科生了解当前电子系统技术的窗口,是相关硬件与软件设计结合、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由书本走向实际的桥梁课程,因此其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专业技术特点,通过对其向应用型转型课程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课程改革内容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的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课程理念的转变、优化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的更新、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

(一)课程理念的转变

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素养,而且需要能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课程理念进行转变来指导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科目,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增长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重要过程。而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更应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由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主动思考、积极地参与学习,同时根据课程特点,由教师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中给予专业指引,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教”,而是拓展为教师的“引”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注重对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培养。同时注重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来说,主要综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DSP处理等相关技术[4],将理论教学内容向实际应用转化,其教学理念主要更应以学生的“学”为主,通过教师对相关技术及前沿发展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讲授外,增加课堂讨论、项目实践,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导。

(二)优化教学模式

原有的专业课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课程教学多采用理论讲授,造成填鸭式、灌输式课程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听、记完成应用型课程的学习,这必然导致仅仅对知识的掌握,而脱离实践;同时,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的运用少,也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5]引入课程的专题项目教学中,通过对特定专题项目内容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体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电子系统设计”课程中,采用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基于项目、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构思与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来开展系统层次上的构思、设计、实现及运用。

(三)课程内容的更新

若对应于项目驱动教学模式[6],原有的课程内容必然不利用教学实践的开展,同时课程内容也应与专业发展前沿相对应,所以在课程模块中增加技术前沿介绍等的相关板块,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其与技术发展、专业应用相适应,既要考虑符合专业学习的逻辑,又要注重专业范围的限定和课程内容的顺序安排,尽可能使课程内容对学生有意义并具有合理性和综合性,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适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电子系统设计”课程中,将课程内容整合优化为电子系统设计方法、专题技术知识、项目设计与实践三大模块。其中电子设计方法主要介绍电子系统设计概论、模拟电子系统设计方法、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基于DSP系统设计方法及电子系统实现过程中可靠性设计;专题技术知识主要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器件应用,将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相关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介绍典型传感器应用、模拟信号变换、放大及滤波电路应用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数字系统设计、基于嵌入式平台的系统设计、DSP系统应用;项目设计与实践要求学生完成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项目的规划、确定项目设计方案、项目设计与实践。这里项目实践配合课程设计实验及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开放式实验室教学进行,使课程的内容改革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而是拓展学生的学習空间。

(四)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

现行的课程考核多以阶段性考核(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构成,而对于采用学生主动式学习的专业课程,这种考核方式不符合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所以应采取有效且具有多元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应用素养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也就是说需要对学生的知识点转化为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及实践活动完成质量进行考核。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与应用情况,同时考核还要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开卷考试和实践考核。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包括课堂讨论成绩、课后作业,其中课后作业一方面对课堂讲授知识进行复习,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检索对相关新器件、新技术应用进行学习,其占总成绩的10%。开卷考试的命题过程中,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不再含有记忆型考题,而是采取应用能力型考题。考题涵盖器件应用、电路模块设计和系统设计,其占总成绩40%。实践考核通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理论探讨,撰写小论文;完成电路设计、仿真及实现,递交设计报告及作品;实践考核题目可选固定命题,也可以自主命题,特别鼓励同学大胆想象,自拟课题,经教师确认后,完成相应任务。考核过程中设有答辩环节,学生以PPT形式向教师及全体同学展示项目研究及作品,并由教师进行提问,学生给予作答。通过答辩环节主要完成知识点的检查和研究作品的展示,考查学生在从事设计和撰写论文中知识点的应用情况和创新性。实践考核占总成绩50%。

三、结束语

经过对“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改革的初探,在课程教学和课程理念的重构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思路;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使学生开拓了眼界;同时也可以将教师科研方面中应用性较强、具有工程背景的课题项目引入教学;面向实践能力考核的多元化考核机制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一定推动作用。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增强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正在逐年增大。但电子信息类应届本科生的理论基础较好,但动手实践能力薄弱,使学生就业加大了难度,造成了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不足。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适用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学生培养的课程理念,建立既能夯实学生基础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有效地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同时与不断追踪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紧跟行业科技进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将对学生的科技素养、应用能力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且对其他应用型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甘瑶瑶,安立龙,乔玉香.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专题调查为例[J].高教学刊,2016(15).

[2]王春霞.以应用性为导向的《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5,16:102+104.

[3]吴大鹏,黄沛昱.“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建设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06:41-43.

[4]田良.综合电子设计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黄玉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2016,02:178-180.

[6]曹新亮,邵婷婷.转型期地方高校“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素质培养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06:6-9.

作者:马利 张玉奇 牛斌

第三篇: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建设与初期成效

摘要:对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建设的背景与基础进行了回顾,确立了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主要建设目标,提出了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主要建设措施,明确了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主要预期建设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预期效益,总结了立项建设以来的建设成效,指出了后续的主要工作任务。

关键词:专业建设;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

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随后“本科教学工程”确定重点抓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抓基础,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二是抓龙头,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三是抓保障,推进优质资源建设共享;四是抓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五是抓关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1]。随着“本科教学工程”的贯彻,江苏省启动了新一轮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本文对我院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建设的背景与基础进行了回顾,确立了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主要建设目标,提出了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主要建设措施,明确了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主要预期建设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预期效益,总结了立项建设以来的建设成效,指出了后续的主要工作任务。1重点专业建设的背景与基础

电信学院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下,先后组织申报了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第二批);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我院电子信息类(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入选。总观“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共同和核心的内容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着力提高和强化工科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2重点专业类建设的目标

(1)为主动适应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和多类型的需求,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为指引,准确定位专业类应用型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开放办学,整合校内外的技术、人力资源、设备与资金等,积极探索有效的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实施“专业类平台课程体系+专业方向模块”的专业组织与管理形式,建设面向专业类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实现优质资源充分利用和高校共享。

(3)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专业类基础和专业教学团队。

(4)形成专业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我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将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建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领先、应用性和创新、创业特色鲜明的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重点专业类主要建设措施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成电子信息重点专业类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岗位群能力分析,构建“专业类平台课程体系+专业方向模块”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开放办学,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2)采用内培外引、以培为主、专兼职结合,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升教学团队教学与科研水平,建成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双师型”特色的教学团队。

(3)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工业和社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类核心课程群。开发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创新性,最终提升教学效果。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罗印升刘晓杰钱志文等: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建设与初期成效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扩新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心+基地”模式的实践教育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实践教学体系。

(6)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与教师考核体系,建立学生创新学分管理机制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4重点专业类主要预期建设成果

(1)确立电子信息重点专业类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基本框架。

(2)以学生为本,围绕建设目标,力争培养在区域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2名。培养和引进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业骨干教师10~15名,力争培养成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2名,聘任20~30名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一线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

(3)按照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设专业类核心课程5门以上,修订或出版专业类核心课程教材5部以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以上。

(4)教学方式以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手段信息化。结题和新增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3项以上,积极申报省部级以上奖项。

(5)建成能满足电子信息重点专业类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2~15项,获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省级以上奖励达100人次以上。

(6)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5人才培养质量预期效益

以“专业类平台课程体系+专业方向模块”结构为主体,打造和创新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方案,造就一大批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奖5~6项、优秀毕业团队2~3项,申请或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发表论文10~15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6初步建设成效

(1)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制定了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了“中心+基地”的校企联合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改革试点班管理办法》、《企业助研实习考核办法及成绩评定标准》等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

(2)教学团队方面,2012-2013年度,新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教授)1名、日本留学归国博士1名、国内重点大学博士3名;有4名青年教师分别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另有3名教师进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博士后站工作。1名青年骨干教师到英国进行短期访学,1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常州金坛市下辖镇挂职科技副镇长实践锻炼,11名青年教师先后到企业实践锻炼半年,同时聘请了6名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我院兼职实践指导教师。新增江苏省组织部“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名。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与条件建设方面,2013年度获批的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建设项目资金600万元、江苏省“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教育部职教师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完善更新电子系统设计综合、无线传感网综合训练、嵌入式系统与应用、PLC网络技术等综合训练平台,为培养学生电子系统设计、系统设备维护、一线工程技术应用、工程集成创新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五个专业能力提供了实践教学条件保证。

(4)在教学研究改革和资源建设方面,2012-2013年度,发表教学改革方面论文12篇;获江苏省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3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1项。校级教学改革课程立项7项,课程改革专项2项(《通信电子线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校重点教材建设立项1部,完成4项教学实验仪器自制项目。新编出版了《工程电路分析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教材1部,《主板维修实践技术》专业技能培训教材1部。

(5)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2012-2013年度,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16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9人次、省二等奖39人次;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华东赛区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9人次;在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获省二等奖2人次;在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获省二等奖9人次、省三等奖12人次、优秀奖5人次;在首届全国大学生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创新设计大赛中,获本科组三等奖1项;资助了学生科技团队立项25项。

(6)教师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2012-2013年度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市厅级项目9项,与企业签定横向开发项目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6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与企业联合申报),常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常州市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批常州市重点实验室(物联网新技术与应用)1项。7后续的主要任务

(1)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加大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力度,积极开展以优化教学计划、整合课程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训练、提升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2)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与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进一步加大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力度,注重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以加强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队伍、以及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推动师资队伍整体发展,努力建设一支以中青年教师队伍为主,结构合理、素质较好、能满足应用型工程师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

(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为更好地培养工程创新型应用本科人才,以双赢、互利为基础,依托校企产学研合作,开放办学,加强和企业联合共建实践教育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工程研究室,积极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更新工程教育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等,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北京:2011.The Initial Results and the Ke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作者:罗印升 刘晓杰 钱志文 朱幼莲 韩晓新

上一篇:安全管理重要性论文下一篇:otn传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