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前,高校动画本科教育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动画专业开办时间过短,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等方面都与动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造成了高校培养的动画人才无用武之地,无法迅速融入动画产业,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 篇1:

浅析动画专业产学研互动培养方式的研究

【摘要】目前动画行业迅猛发展,国内涌现许多动画公司、企业,人才是企业及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国内动漫市场大趋势下所需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确对动漫市场的需求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是目前我国动漫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面对这种新行业、新技术,如何提高教学水平,为产业培养及输送极有创意又有实操执行能力的“真人才”,这是我们要在高校动漫专业中培养学生的一个新挑战。由于动画专业的独特性,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动画专业的教育,所以本文结合动画专业自身学科特点,从市场到底需要怎么样的动画人才,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满足市场需要的动画人才做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动画专业 产学研 培养模式

一、高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国内高校的动画人才毕业后并不能顺利的进入动画行业,首先,是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不科学、不明确的培养目标必然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的茫然。这类情况在国内高校的动画专业中很多,我们到底是培养哪方面人才是技术还是创作性的人员要明确,如何让高校的学生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个严峻的问题,盲目的跟风只会让专业失去培养目标。其次,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像大班的授课方式,让老师无法因材施教,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最后是专业课程的设置。理论性过多的专业课程会违背动画的整体教学规律,也无法适应动漫市场的用人需求。实践课不足,提供学生的动手实践项目较少也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在很多动画院校承办形式多样的原创动漫大赛和各种高层论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与国内外大师、同学交流的机会。还可以和国外的艺术院校的学生作为互换生,与国外制作公司、院校建立紧密合作,鼓励学生与国际大师直接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如何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

在国内动漫市场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很多高校的动画专业师资力量都无法跟上,所以人才方面储备有限虽然很多高校也都在引进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但师资匮乏也是很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高校老师利用一些大赛交流的机会也可以与国内外教育界、业界同行交流,探讨新兴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定期派老师出国进行专业学习和项目合作,参加国际动画节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因为很多高校动画老师虽然学历高,但是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在高教交流方面需要加强,这也是让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三、将学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

让教育与产业结合十分紧密,基本上就是产业教学。动画专业就是以产业为依托发展的,培养的人才进入到这个产业工作,必须和产业结合。很多国外比较成功的动画院校,都是把教学投入到产业当中去,让其成为产业产业链条当中的一环。对于实践经验要求非常严格的动漫产业来说,这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我们学校应该尝试将一些公司的项目或者比赛项目带到教学中。比如:可以将动画公司制作、已经播出且反应良好的动画片拿来,让学生模拟联系原画或创作中间帧,让学生直接感触社会的真是需求;也可将动画公司目前开咱的项目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知道参与的积极性,将专业性的比赛与相关课程结合,引导学生直接与社会评价接口,如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被引入动画专业的课程,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自建动画生产基地

据调查,国内很多高校都在筹备动画生产基地,直接扩大动画就业市场,并以高素质的动画队伍,开创动画产业。将产业与科研发展结合势必会推动动画教育,也是良性的发展。

高校动画选择培养动画原创型复合人才,也是为动画专业定位打下基础,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让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必须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对专业能力的实际要求,而不仅仅是教学的、作业的要求。让学生今后自己所在的学校中的生产基地实习、实践,让课堂的理论转变成现实,让学生在实践的基地里体会未来动画市场的需求及完善自己的课堂知识,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在逐一开设自己的实践基地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高校中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中也存在不少难点:

1.如何让高校的动画专业与动画市场进行有效沟通,不出现蜂拥而上的就业情况,也是我们所面临解决的。

2.动画教学如何通过与动画企业联姻的模式,形成一条从课堂、实验室、工作室到公司的教学链,让学生可以定位清晰、学以致用,毕业后能快速地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当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是必经之路,这种模式的办学也是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长期工作,高校的构建动画专业也是很多办学单位深思熟虑的问题,在动画人才的培养上要解除动画产业链中“零误解”模式,这样才会有效的、重点地堆动画专业的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产学研”教学模式,才能把握好动画市场的需求做到专业、院校和市场无缝结合。

作者简介:

戴金玲,大连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动画专业讲师。

作者:戴金玲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 篇2:

新媒体视野下动画专业“产学研用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摘要:当前,高校动画本科教育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动画专业开办时间过短,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等方面都与动画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造成了高校培养的动画人才无用武之地,无法迅速融入动画产业,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动画专业;教学体制;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教学模式

高校出来的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也因为和高校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规范有关。本科教学不是放荡不羁的去创作、不修边的随心所欲,而是要讲求务实、结合社会工作中的实际,公司需求什么就要去做什么;因为动画创作是一个集体,一切都要都要服从制作环节的要求。所以在本科教学之中,让学生结合社会工作实际的需要,去磨练自己的性格,去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学习专业知识。学校的作用只是一种引导,和社会的实践是两回事,这就是学与用的区别。比如在营销方面,在学校只能学习理论的基础知识,但是更需要与人接触的种种艺术,这完全需要经验。所以,学校教学模式实行一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已走向普及的阶段,成为大众化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本科教育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再生能力,我国的动画专业缺乏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绝对不是专业非常专的人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敢打敢拼的能力,毕业到动画公司才能很快的适应,这便是本科培养动画人才的目的。

二、教师与教育质量

大多数高校将动画专业匆忙建立在设计艺术学的专业之下,由设计的教师教授动画专业课程,根本没有合格的足够的专业师资。就如动漫产业迅速发展,没有人才的积累,大多数动漫师资从相近行业,如绘画、雕塑、设计、计算机行业转到动画专业,全是“半路出家。”又加上高校逐年大规模扩招,动画师资怎能跟得上呢?这样的师资,怎能让他们的学生满足动漫产业的高标准要求呢?所以,目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培养的人才无法达到企业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师无法达到动画教学的基本要求。换言之,动漫专业紧缺人才,部分原因是高校动画教育教学缺乏强大的师资。目前高校动画专业缺少动画管理、影视、动画创业方面的师资队伍。相关课程的教师也有从其他行业转行到动画专业,有些学校学院教师的中坚力量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硕士教师转至动画系教授动画基础课程;也有不少是从美术教育、技术教育、或人文教育转调过来的,讲授动画理论课程或者动画欣赏一类课程,真正做过动画、或者对动画深入了解的教师非常少。

三、教学设备

动漫技术由于与数字时代结合,各种软硬件更新换代的非常快。高校作为传统的科学教研,由于单位的性质自身没有能力盈利,全部依靠行政投入,所以软件和硬件设施滞后,设备的更新周期太漫长。很多高校动画专业的学生长期在这样软硬件滞后、教学条件不配套的条件下,使用完全脱节的软硬件,这必然导致他们对学习动画的兴趣、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跟不上,进入实际工作不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动画本科教学与产业相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无法培养出产业需求的人才,使产业没有发展动力,对高校动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四、社会培训

一个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动画产业教育仅仅在高校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国外动画教学模式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本身就用一些商业化的动画工作室的专业人员來授课,这样就把商业动画和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很多商业化的工作室将自己的动漫游戏项目带入校园,一些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申请加入到项目进行部分的设计制作中这样学生就相当于开始工作了,学生的毕业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项目,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实际上就是产业教育。事实上,电影、动画这样的专业,必须要依托产业背景来靠产业发展的,把培养的人才带入到这个产业来发展,把培训的人员嵌入到展业当中,让其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这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当前,社会的动漫培训班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他们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不得不重新回炉再培训,他们学习动画的情绪似乎很被动,而又面临毕业找工作,觉得对就业很茫然,只能额外报培训班充实就业的自信。

五、差异化培养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动画”的概念也越来越跨宽泛,不仅是动画片,二维、三维动画,多媒体、网络动画、游戏动画、影视动画、动画教育等都属于动画的范畴,也都需要动画制作人员。由于专业方向的细化,培养目标的不同,也就形成今天动画教育教学的多元化现象。各院校根据本校的优势和产业需求,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化,有各自的培养特点。具体表现为:理工科院校开设的动画专业偏向于数字应用技术;美术专业性院校幵设的动画专业更强调设计、绘画的培养;新媒体院校开设的动画专业主要是交互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课程。这种差异化是动画专业发展的必然。反观一些院校,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开设动画专业,不考虑产业需求,不管学生的就业方向,盲目地粗放型培养,致使影视动画人员过多,成为恶性竞争,动画产业也遭到伤害,作品质量越来越差,造成动画人才流出行业,另谋它职。

高校动画本科教学是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动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的好坏。只有辨识清楚当前动画专业教学教学现状,对症下药,才能促进动画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宇.国内高校动画教育现状分析[J].剧作家,2008(2).

[2]汪森霖.中国动画教育问题分析[J].科教论坛,2009(13).

[3]卢斌等.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作者:张宝山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 篇3:

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披露,动画专业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文章对导致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大力打造我国成熟的动画产业链;动画专业院校改变招生政策并对动画专业进行面向市场的教育教学改革;动画专业学生及其家长调整心态并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动画专业;就业困难;原因;对策

一、导致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分析

1.动画专业趋热和动画产业不成熟之间的矛盾。中国高校开办动漫专业已经成燎原之势。各类动画教学研究机构数量也在大幅增长。1999年只有两所学校设立动漫专业;2003年全国开办动漫类专业、院系或者二级学院的高等院校有93家,在校学生总计达7000人;截至2005年底,全国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230家,在校生总数1.5万余人;2007年开设动漫专业的院校已突破400所,在校学生有近4万人——动漫类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1]然而,众所周知,我国的动画产业链尚不成熟。归纳一下,一个完整的动画产业链应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前期动画作品的市场调研和策划制作,包含题材选择、市场调查、专家评估、剧情安排、角色道具设定、动画制作、特效处理、后期合成等;二是中期动画作品的发行和放映,包括市场宣传、节目发行、电影或电视放映等;三是后期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包括品牌建设、产品开发、品牌授权、终端销售等[2]。由于我国动画产业起步晚,目前完整的产业链尚未成熟,大部分市场是属于产业链上游的,而中下游却相对缺乏。这就导致专业培养人才过多地拥挤在这一个环节,必然地导致人才过剩。另外,由于动画产业地域发展不平衡,但是动画专业院校却是遍地开花,这也从地域上导致欠发达地区动画专业学生就业成本增加,就业困难。

2.动画专业教育与动画人才市场脱节现象严重。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企业结构布局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学院缺少能挖掘专业与实践结合点的带头人,于是造成了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脱离的状况,动画教育自然失去了源动力。当前很多高校的动画教育闭门造车,培养的动画人才很难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非常严重。[3]由于动画产业发展迅速,而动画院校的教学方案一旦制定,学生几年之内就得按照既定方案接受教育,而作为朝阳产业的动画产业市场却日新月异。笔者的学生就遭遇了类似问题,3G时代的到来,UI设计已然成为紧缺职位,但是我们的学生由于没有专门的训练,几乎无法应付单位的需要,纷纷下马。此外,还有因盲目扩招带来了人才质量参差,培养出来的大量不适应市场的人才,造成人才过剩,就业受到阻滞。

3.学生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上存在错位。动画专业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有不少是被动或者无奈的情况。他们中有部分学生选择动画专业是家长意志的结果。这部分学生从学艺术开始就是父母做主,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和就业过程中都缺乏主体意识和主动性。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动画专业是出于无奈。这部分学生多是在中学阶段学业落后的学生,为了能进入高校受到高等教育、获得高学历,出于无奈而选择了对文化成绩要求较低的美术专业。

4.动画专业学生气质特点与动画行业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笔者曾经在388名艺术类大学生中展开了关于气质类型的问卷调查,这388名艺术生中,动画专业的学生占2/3。调查结果显示,有80%多的艺术生都具有多血质特点,其中单一多血质的有55%,超过一半。多血质的人行动有很高的反应性,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具有高度可塑性。他们给人以活泼热情、充满朝气、善于合作的印象。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很难适应要求耐心细致的平凡而持久的工作。动画专业学生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们较其他专业学生更注重从业感受,难以适应耐心细致的工作。而动画行业的工作恰恰是任务重且要求很细致的,这之间的矛盾导致动画专业学生在择业和从业的过程中有很多可变因素。

5.性别比例与职业性质冲突。艺术专业男女生比例一般是女生多于男生,动画专业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女生生理结构的特点及其在毕业之后很快都要面临着生儿育女的重要任务,做动画却需要她们久坐一处,经常熬夜,甚至会长期处于电脑辐射之下,有不少女生表示毕业后不愿从事动画行业,或者不会长久从事动画专业工作。

6.动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技能同就业期望之间存在落差。由于目前的院校动画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内,与企业缺乏联系,学生整体上缺乏实战经验,加之他们的文化素养较之专业软件技术偏低,导致整体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单位需求。同时,基于此原因,他们对市场需求并不了解,因而自负甚高,他们的家长对此行业也缺乏动态的、理性的了解,认为此行业遍地黄金,加之他们的学费较高,对单位质量和报酬的期望都较高。这就形成一个错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状态的发生。学生学习过程中“人机对话”时间过多,导致他们与人交往的技巧缺乏,应聘技能不足,无法很到位地表现他们的专业技能。这同样会导致他们无法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改变动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打造成熟的动画产业链。成熟的产业链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加大扶持力度,为动画产业的发展铺路架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对动画产业的建设提供资金投入,加强动画知识产权保护,树立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品牌,高度重视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拓展,加强国际合作。

2.动画院校在招生时要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并重,甚至要侧重于对文化基础的限制。一般说来,动画专业升学考试要求考生的美术水平低于传统美术专业的要求,文化课分数要求大幅度低于其他理工及文科专业考生,这就造成动画专业考生人文艺术基础总体偏低。而由于目前国内动画人才主要集中在中期制作环节上,而产业链的中下游由于不成熟,从业人员也较少。产业链上游需要创意型人才,这就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能够解决的,需要雄厚的文化功底。中下游行业更是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只懂专业技能的人才无法适应。动画院校在招生时要注重文化基础的考核,提高动画人才培养效率,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3.动画专业教育教学要进行改革。动画专业教育教学要紧跟市场变化和行业需要,要允许学生在既定的培养方案下,面向行业,学有侧重;要加大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入订单式培养,推广工作室制,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学生的实战动手能力和对行业发展的了解。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国际的动画大赛,以赛促练,增强对动画制作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加强对动画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基于国外动画产业发展大大优于我国,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为将来回国就业增加资本;要鼓励学生考研,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增强将来就业竞争优势。

4.动画专业学生及其家长要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动画专业学生要把目光转向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注重专业实战能力的提高的经验积累。要理性认识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现状,调整就业期望值。要植入“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避免有业不就的频繁发生。学生家长要看到动画产业发展的现状,改变传统的从业观念,避免学无所用、专业不对口,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赵宇.国内高校动画教育现状分析[J].剧作家,2008,

(2).[2] 江晓楠.构建我国动画产业链的思考[E/OL].http://qnjz.dzwww.com/tk/201001/t20100110_5312331.htm.

[3] 曾祥远,习龙.我国动画教育发展现状引发的几点思考[J].电影评介,2007,(22).

作者:尹振永

上一篇:政治新课改分析论文下一篇:医学院公共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