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船舶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22-09-12

一、引言

传统的船舶焊接专业课程教学发法中, 先学习理论知识课程学习, 然后再进行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课程学习。在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中, 学生只能靠“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 头脑中网上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 没有“引申”和“深入的理解”, 更谈不上进行“知识的创新”。当教师进行投入的讲授或者忙于板书时, 往往学生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抽象、茫然”。即便是大量的采用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 效果好一点, 但还是摆脱不了“教科书”式的教学, 引起不了学生多大的兴趣。等到了应用实践教学阶段, 往往学生又把理论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实践教学成了机械式的操作学习, 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拓展综合应用能力, 更谈不上进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船舶焊接专业课程具有十分强的理论知识体系, 涉及材料科学、机械技术、工艺设计等多方面学科和知识, 也具有应用性强, 可研究范围广等特点。因此, 迫切的需要对高职院校船舶焊接专业课程体系包含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手段的更新、评价机制的改变等内容进行改革, 以适应新形势下船舶行业发展规划对船舶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一种具有长期研究历史, 被认为是能够发挥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独特优势的教育模式, 因此探索一种产学研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船舶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模式既十分必要, 也非常可行。

二、产学研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船舶焊接课程体系改革必要性

(一) 满足学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能为企业服务的高技能型人才。船舶焊接专业由于其特殊的技能特点, 更是需要培养出焊接技师等技能极强的人才。因此, 教学就需要和生产紧密配合, 只有紧密结合了生产过程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技能。

(二) 满足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自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以来, 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更是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如何学以至创是摆在众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只有真正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创新, 尤其是科技创新。船舶焊接专业是一门科技性很强的专业, 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兴趣带动学习, 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现学创良性循环。

(三) 满足学校培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型人才的需要

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企业。当下我国经济正由传统粗狂型发展模式转向技术引领的高精尖发展模式。培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型人才的需要决定了要将产学研深度结合,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 为企业送去能助力企业发展的好苗子。

三、产学研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船舶焊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当中, 改革前的船舶焊接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表示1所示的几门核心课程。改革后的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从两表对比中可以清晰的看出, 在学分和课时总量不了的情况下, 改革后的课程一是增加了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限选课程, 拓展一些学生的知识面, 为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二是适当增加了实训课程学分,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加入了任务式课程, 将企业生产和教学融合为一体。

四、产学研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船舶焊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 穿插式教学

改变以往先学理论再学实践这种墨守成规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教学地点也由全部在校学习变为校企校分段式教学。教学手段也丰富多样, 除了课堂教学, 增加了第二课堂教学和第三课堂教学手段。

(二) 团队式教学

与南京金陵船厂合作建了课程团队, 打造了一流的混合师资团队。根据团队教师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团队细化成5个课程小组, 每个小组由一名校内老师和一名校外老师负责。每一个课程团队选定具体的船舶焊接流程的一个生产项目任务, 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穿插到企业以及学校进行项目任务式课程教学。课程团队定期在校内或企业召开项目任务分析会, 分析探讨项目任务进度, 遇到的技术难点等问题;针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 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等。在校企老师的共同指导下, 课程团队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焊接技能比赛。该种模式实施一年多来, 不仅让学生对船舶焊接生产流程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 也为企业生产真正带去了人力和智力的实惠。

课程团队还结合企业生产项目,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尝试。在船舶焊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不断钻研、深度挖掘, 优化了多种船舶焊接工艺, 研制了多项船舶结构小型焊接装置和焊接材料。一年来, 团队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发明杯”、“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 累计获得三等奖以上6项。同时申报相关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达到10余项。学生获奖的同时还可以折合成相应的学分。

五、产学研视角下的船舶焊接课程评价机制改革

由于船舶焊接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的多样性, 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重点是改革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新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 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感受和实践应用能力。具体的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新的考核方式也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培养, 学生再考核过程中提出创新性的想法也可获得加分。

六、结束语

新时代提出了对高职院校育人机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只有利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观点改革相应的课程体系, 才能真正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这点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效来看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关链接】

焊接裂纹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缺陷。结构的破坏多从裂纹处开始, 在焊接过程中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纹, 在焊接后要采用各种方法检查有无裂纹。一经发现裂纹, 应彻底清除, 然后给予修补。

焊接裂纹有热裂纹、冷裂纹。焊缝金属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 其特征是焊后立即可见, 且多发生在焊缝中心, 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热裂纹的裂口多数贯穿表面, 呈现氧化色彩, 裂纹末端略呈圆形。产生热裂纹的原因是焊接熔池中存有低熔点杂质 (如Fe S等) 。

由于这些杂质熔点低, 结晶凝固最晚, 凝固后的塑性和强度又极低。因此, 在外界结构拘束应力足够大和焊缝金属的凝固收缩作用下, 熔池中这些低熔点杂质在凝固过程中被拉开, 或在凝固后不久被拉开, 造成晶间开裂。

焊件及焊条内含硫、铜等杂质多时, 也易产生热裂纹。防止产生热裂纹的措施是:一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 减慢冷却速度, 适当提高焊缝形状系数, 尽可能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 以避免焊缝中心产生裂纹;二是认真执行工艺规程, 选取合理的焊接程序, 以减小焊接应力。

摘要:介绍了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对产学研视角下船舶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实践。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评价机制的构建。特别是对学分制条件下, 探索课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提出构建新型教学团队, 实施分组项目任务式教学手段, 对于提升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具备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学融合,高职院校,船舶焊接,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瑛.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高职植保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 2015 (10) :53-55.

[2] 魏洪玲, 刘立佳.产学研用背景下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赤子:上中旬, 2016 (18) :91.

[3] 王金梅, 李昌勤, 孙慧玲, 康文艺等.基于产学研思路中的中药炮制学课程改革[J].药学教育, 2016, 32 (2) :40-42.

[4] GangWu, YuTang.Reformand Practice of Specialty-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ofElectronicandInformation Engineering[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y, 2016:1997-2000.

上一篇:低渗油气田水平井压裂完井固井水泥浆技术研究下一篇:重力流供水形式下套筒式减压阀的选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