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论文

2022-04-24

摘要: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结构和社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老龄化社会到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济南市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大力推动养老产业集群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全新养老圣地。本文通过GEMS模型构建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对济南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其发展优劣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论文 篇1:

和君盘点:2020年,影响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量级政策

2020年实“鼠”不易,2021年必定“牛”气冲天。和君康养事业部每年年末的“盘点”、年中的《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年度报告,无论是高度、专业度、含金量均是业界翘楚。

站在2021年的起点,回首2020年的过往,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可谓是“披荆斩棘,百炼成钢”,和君康养事业部从2013年的产业政策元年开始,便一路陪跑养老产业发展,进言政策拟定,遍历头部企业,将根埋进土里,将剑指向蓝天,历经8年时间,眼看着养老产业从群雄混战狼烟四起,到列强割据逐鹿榜首,一路披荆斩棘,走到2020年的转折点。这一年,60后新老年的入局为市场带来新希望,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大关为产业注入新动力,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对我国初步成形的养老产业架构和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市场上的养老企业进行了一轮新淘洗,2020年的养老产业发展注定是要从粗放化走向精细化,从规模化走向品质化,供给侧调整将持续深化,普惠制养老将全面施行,产业化发展将更加有序。 于是,在政策层面,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终有了官方的统计分类标准,医疗保险等产业配套保障日趋完善,机构服务规范逐步健全,多方资源配合协同共进,政策支持愈发体系化和实效化,建立起了分类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支持体系,人才体系等多种规范,养老产业也在向更完善,更健全,更规范的方向上更上一层楼。2020年国家在分类标准,机构运营,金融保险,人才培养,产业趋势,投资动作等多个方面颁布数十项政策规范文件,充分完善了以往的政策体系,本文将详细盘点这一年对养老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内容。

1.《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权威发布,养老产业链界定终于有据可依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养老产业发展状况,2020年02月0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以下简称《分类》)《分类》中明确定义养老产业的范畴并将其分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訓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其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等12个大类。更新了养老产业多年发展中出现的新内容,边界更加明确,定义更加完全,分类更加系统,为养老产业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统一的口径。

2.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试行)发布,全国养老机构统一评级迈出重大步伐

为指导各地民政部门更好落实《民政部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的指导意见》(民发〔2019〕137号),实施好《养老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2020年04月28日,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发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试行),供地方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时参考使用。作为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的实操性评价工具,分为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和服务四个部分,对照《养老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要求,进一步细化量化养老服务标准,提出了易操作、可评价的工作规范。自此,全国养老机构评级有了相对详细的操作指导手册,更具有可实践性与统一的口径标准。

和君康养事业部解读

任何产业的发展,各类分类口径与实践标准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近8的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经验积累,再加上养老产业的长周期性以及本土化的特点,分类口径与实践标准一直都处于更新的状态。就《分类》而言,此前,国内涉足养老的分类寥寥无几,相对案例以及研究都较为有限,分类相对模糊不清晰而且缺乏统一口径和权威解释,在本次发布的《分类》中,充分考虑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养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和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涵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涉及养老产业的全部内容。自此,我国的养老产业研究有了权威口径,势必带动2021年的产业发展走向标准化和有序化。就《实施指南》(试行)的背景和意义而言,我国的养老机构一直以来都处于无统一标准可依的状态,多以企业自身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参考,各地的评级也不尽相同,在此状况下,市场缺乏统一规范,消费者选择容易受到严重影响,对养老机构的理性发展极为不利,各部委此前提出的《养老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也由于缺乏规范的操作指南与操作手册难以落实,效果有限,此次《实施指南》(试行)作为实操性手册,从打分流程与操作标准上再次加以明确,养老服务领域的有序竞争与规范发展,从此有据可依。

1.《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重磅发布,产业初步规范,发展潜力巨大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2020年01月0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指南》从硬件设备要求,养老服务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医养服务衔接管理,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医养结合机构的方方面面提供管理指导并提供统一的服务标准,有效推动了医养结合机构的健康发展。

2.《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养老产业监管做到有规可依,定调养老机构规范化运营

为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养老服务统一市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坚持公正监管、规范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服务,更好适应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就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确定了明确监管重点、落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方式三方面政策措施,从监管的角度出发,规范养老机构运营。

和君康养事业部解读

无论是医养结合机构还是其他养老机构的发展,规范管理和监管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此次《指南》与《意见》的出台,更是表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加强运营管理与落实监管制度的决心。就《指南》而言,医养结合机构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这两个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业态进行结合,具有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优势,但是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有效融合一直是政府和市场不断探索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发展至今,部分医养结合机构仍然是医疗与养老割裂开来的状态,未能充分发挥领域协同与资源互补的优势,此次三部委共同发布的《指南》,便是从规范的角度提供给我国医养结合机构运营管理的建议,从而实现有效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的效果。就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来看,目前我国众多二级医院盈利不佳,竞争力相对欠缺,政策背景下日渐走上了转型之路,康复医院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从发展潜力来看,《指南》本身是一种引导,代表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的信心、决心与认可。而《意见》则涵盖范围更加全面,是监管领域的统筹政策,从监管重点,监管责任和监管方式三个维度落实监管制度,极度有利于打破我国养老机构监管缺失的现状,为促进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1. 《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决心不变,养老金结构变革势在必行

2020年01月0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丰富社会民生领域金融产品供给,加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发展满足消费者终身、长期领取需求的多样化养老保险产品,支持银行、信托等开发养老型储蓄和理财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覆盖群众生命周期、满足不同收入群体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

2. 《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长护险试点进一步扩大,让保障的力量惠及更多人群

截至2019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人员超4000万,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2016年起国家组织部分地方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试点整体进展顺利,此次《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旨在更大范围检验试点成果,进一步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该《意见》从基本原则、资金筹集政策、待遇支付政策、管理服务机制等多个角度出发,明确了我国关于扩大长护险试点的方法和步骤,为长护险更广泛地深入社会,深入民众基层提供了指导意见。

和君康养事业部解读

支付体系变革是激发产业活力的重要方式,养老产业发展八年有余,初步形成了相对健全和稳定的产业生态,商业保险的发展将是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养老金是国家未来养老支付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养老金的“三大支柱”发展并不均衡,基本养老保险“一枝独大”,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迟滞,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尚未成形。《意见》的发布表明了政府倡导和支持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建设的信心与毅力,相信在未来,我国养老金“三大支柱”的结构将会日趋合理,商业养老保险也将逐渐发挥主导地位。相比于商业养老保险拥有部分投资理财性质而言,长护险则更偏向于保障性。此前的长护险试点整体进展顺利,在制度框架、政策标准、运行机制、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减轻了失能群体经济和事务性负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推进了养老产业发展。《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也更进一步表明了社会民众对于长护险的诉求以及国家对于长护险发展的积极态度与高度信心,相信在未来能够通过创新保险机制和更多手段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医养资源配置,更充分地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1.教育部与各地政府通力合作,双管齐下,强化养老人才培养,补充养老人才数量

2020年0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32.2万人,升本计划向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等专业倾斜,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旨在从供给端加大各专业领域的人才输入力度。而在2020年11月27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用“钱“留人的具体政策以及实践方案,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奖励分三年发放到位。

和君康养事业部解读

产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养老产业,而我国养老产业正面临学校招不来生、企业招不来人、现有从业人员质量不够、资深业内人士流动性大等一系列人才问题。此次教育部从专升本计划倾斜来增加养老产业的人才流入,各地方政府通过人才培养计划来奖励养老行业从业者,从而在人才输出端实现“截流“,综合考虑,养老人才的供给能够在随后几年内逐渐提升,会极大的缓解了我国养老产业人才严重缺失的窘境,进而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力量。

1. 《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养老用品产业或迎来发展机遇

2020.01.17,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老年用品产业是老年产业的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是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意见》对老年服装服饰、日用辅助产品、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适老化环境改善等产品的详细类属与发展要求提出了建议与倡议,标志着我国养老的上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 《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出台,智能化与适老化必须兼顾

互联网为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于现代互联网智能技术的适老化改造提出建议与实施方案,旨在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充分体会到互联网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便捷。

和君康养事业部解读

一个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必是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共进,在养老产业从零发展的八年时间里,产业下游业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领域模式不断创新,养老群体的养老观念也得到了改变。而能够帮助提升下游体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很大程度上需要来自产业上游的变革与发展,包括养老用品产业,加快研发更实用,更便捷,更有效,更经济的养老用品将有效助推养老产业上下游的协同效应。“数字鸿沟“在近期由热点事件引出,老年群体由于学习能力变弱,对于新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差,面对科技变革对现代生活的改变,要保持老年群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融入性,适老化城市与适老化社会建设,绝对不只是在硬件设施和生活环境营造上,更在生活方式的适老化上,“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适老化”的提出,无疑会给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添上飞升的翅膀,智能产品、智慧平台、智能终端等,将成为贯穿养老服务、养老产品等养老全产业链的新命题,必定催生养老产业数字化的新市场。

1.国开行:将提供10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养老服务,培育300家养老龙头企业

2020年09月26日,国家开发银行日前召开开发性金融支持健康养老产业推进会,研究进一步發挥开发性金融优势和作用,支持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会议提出,国开行“十四五”期间要推动 实施养老业务“331”工程:开发培育300家养老龙头企业,整体支持300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放1000亿元养老服务专项贷款,切实实现开发性金融助力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和君康养事业部解读

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养老产业目前仍然处于初步竞争的阶段,由产业初级阶段向规模化发展过度,现有头部企业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且多属于民营类企业,资产投入较重,回收周期较长,商业模式多不成熟,盈利模式仍在探索。在2020年我国逐渐逼近深度老龄化的节点,养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有序竞争,迫切需要树立起一批养老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效应带动其他企业不断更新与追赶,进而推动整个养老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开发性金融的介入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意志,另一方面着实为整个养老行业带来新鲜的资金力量,未来几年,谁将成为龙头企业的“国家队”,谁将率先占领300城市的关键市场,谁将成为真正的养老产业龙头企业。

更多内容,来自和君年度报告《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1)》

作者:和君康养事业部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论文 篇2:

基于GEMS模型的济南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及优化措施

摘 要: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结构和社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老龄化社会到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济南市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大力推动养老产业集群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全新养老圣地。本文通过GEMS模型构建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对济南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其发展优劣势。研究表明: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拥有较好的基础,发展环境优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产业大而不强,特色资源开发不够,产业集群模式较粗放,市场竞争力较弱。据此,本文为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养老领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GEMS模型

0 引言

老龄化社会的推进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我国现有养老产业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急需形成服务专业化、竞争力强、经营规范的产业体系。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联系的增强,产业集群在竞争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它既是一个地理单元,也是一种经济联系。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在空间上产生集聚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术外溢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养老产业虽然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其集群化发展已是必然趋势。《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便提出,需要“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鉴于此,济南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养老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全新养老圣地。为了更好了规划发展方向,对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开展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通过GEMS模型的“基础—企业—市场—环境”四方面,构建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济南该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从而对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

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有三个主要的模型,即钻石模型、GEM模型和GEMS模型。最初在探讨产业集群如何影响国家、区域和企业的经济竞争力这一问题时,经常使用Michael-Porter(1990)提出的钻石模型。他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受到4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即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以及支持产业。加拿大学者Padmore和Gibson(1998)改进钻石模型为GEM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产业聚集主要取决于“基础”“企业”和“市场”三个因素对每个因素对都能够拆分出特定的要素。这一模型虽然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但还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包含要素尚不全面。刘国新等人(2010)在GEM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因素“环境”,得到GEMS模型。用该模型评价、量化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会更全面、更贴合实际。

1.2 关于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行波特钻石模型或SWOT模型等,在不同角度对养老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性分析(高秀艳,王娜,2007;赵东霞,李赖志,2013)。另一种是部分或全面构建养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定量评判(陈雪钧,李莉,2018)。由于养老产业集群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对其竞争力的评判指标也应覆盖多层次、多方面。不同学者研究的范围和角度都不同。张文菊(2015)从环境、交通、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特色文化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桂林的养老旅游产业现状。周刚(2017)以重庆市为例,从资源环境条件、要素供给、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养老产业进行了评价。王哲、蔡慧(2018)从环境设计角度对中美养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对比。陈雪钧(2018)在产业供给能力、市场需求能力、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四个大方面设计了养老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郑伟厚(2019)等人从需求、供给和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保险公司布局养老产业的现状。巩英杰(2020)从市场、政府、服务、品牌五个层面对养老产业转型升级寻找路径。目前基于实证模型,定量分析养老产业竞争力的文章很少。

2 模型构建

养老产业集群,首先具有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其发展也受到资源、设施、供应商、相关企业、厂商结构和战略、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此外,养老产业又具备很强的产业特殊性,受到环境的影响大。因此,本文选择更适合分析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市场—环境”模型,即GEMS模型,构建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

2.1 指标构建

根据文献综述和GEMS模型理论,本文构建了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对“因素对”,8个方面的要素(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

·“因素对Ⅰ”是“基础因素对”,其本质是为集群外部为产业集群内部提供基本供给的要素,包括“资源”,即战略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和科学技术;还有“设施”,指交通、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以及养老产业特需的医疗设施、住宿设施、休闲设施等专业设施。

·“因素对Ⅱ”是“企业因素对”,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包括“核心企业的结构、战略方针、竞争要素”以及“供应商或相关企业”。前项因素指集群内企业的数量规模、管理模式、生产方式等;后项因素是指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商品和服务。

·“因素对Ⅲ”是“市场因素对”,包括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本地市场即本地区的市场,在本文中指济南地区的市场需求;外部市场既包括除济南的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

·“因素对Ⅳ”是“环境因素对”,是影響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包括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就是政府为养老产业所制定的发展规划等;社会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当地社会文化、城市建设、居民素养、经济发展等情况。

2.2 确定权重并得分

层次分析法(AHP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目标系统拆分为多个准则,进而分解为多个指标,在此基础上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方法,求得每一准则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邀请养老产业领域的6位专家和相关工作者,根据以上指标的重要性依次构造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值。

其次,进行了30份企业访谈,访谈对象是养老产业的主要管理者或工作人员,被调查企业基本囊括济南养老产业集群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环节。同时发放公众问卷232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被调查者是济南本地公民。要求从业者和公民对这19个二级指标打分,分数从1到10,表明指标竞争力逐渐增强。利用SPSS软件得出各指标竞争力强度的样本均值。

最后,将样本均值和对应权重相乘并加总,得出8个因素的最终得分。

3 实证分析

3.1 综合竞争力的测度

在GEMS模型中,每个因素下的两个要素可相互替代。例如在基础因素中,优质的养老资源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养老设施的不足,以此类推。因此在计算时,要将每个因素下的要素平均值作为该因素的最终测度,公式为:

12D2i-1+D2i,i=1、2、3、4

其中D2i-1和Di表示每一因素下两个要素的得分。

3.2 济南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

综上,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每一个因素得分均在7分以上,且GEMS综合测度最终得分约为621,位于490到640之间,接近于640。因此,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并不属于全国顶尖。

8个要素得分情况相似,均是及格以上,优秀不足。其中也存在一些差异:从因素对层面看,“基础”因素和“环境”因素得分较高,“市场”因素得分最低。从要素层面看,“政策环境”得分最高,明显高于8分;“外部市场”“本地市场”“供应商和相关企业”得分都低于8分,其中“外部市场”甚至低于7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缺口。从二级指标层面看,“科学技术”和“医疗设施”样本均值最高,而“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样本均值最低。

以下是对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因素的具体分析。

3.2.1 基础因素

济南市养老产业“基础因素”得分超过8分,说明该市这项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由于养老产业属于偏资源依赖性的产业,若某一地区资源条件优越,那么该地就具有发展养老产业的天然优势,而济南市养老产业“资源”要素得分为8.028,说明该市发展养老产业集群的资源条件较好,竞争力强。其中,“科学技术”和“地理位置”得分最高,属于优势资源。这是因为济南地处五大国家区域战略交汇点,也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和孵化基地,生物制药研发和信息技术在全省居于优势地位,能有力支撑“智慧医养”等新兴养老模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济南拥有“山、泉、河、湖、城”自成一体的自然资源和景观,中国古、现代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养老自然资源较丰富,但其“自然资源”一项得分低,这可能因为济南对山河泉湖、历史医脉等特色资源发掘整合不足。

“设施”得分为8.089,说明该市养老产业集群的设备相对比较完备。其中“医疗资源”得分最高,因为济南市是山东省的医学中心,聚集了全省半数医疗资源。但是济南市的交通设施、养老住宿设施、休闲设施得分未超过8分。因为有以下不足:(1)济南虽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但由于人口数量大、早年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数量增长、为保护泉脉迟迟无法修建地铁等原因,堵车十分严重,市区停车难,其“交通设施”竞争力不高;(2)虽然养老机构众多,但不同养老机构的基础建设、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差距很大,且同质化严重,拉低了其住宿和休闲设施的平均分。

3.2.2 企业因素

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企业”因素综合得分为7.9225,其中“企业组织结构、战略方针和竞争特色”竞争优势较高。济南市内约拥有167家养老机构,17家以上的专业康复中心或医院,1000多家养老领域的核心企业。多家养老企业发展“医养结合”新模式,探索养老保健、健康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中医药小镇、养老森林小镇、温泉小镇等特色养老小镇初显成效。但济南养老产业大而不强,缺乏能够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或金字招牌。“供应商和相关企业”属于得分中等的项目,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济南其他与养老相关的产业,如生物医药、老年器械、养老地产等均有发展,发展模式略显粗放,产业链延伸不足,相关产业间融合有待深化,健康指导、健康旅游等高端服务产业占比较低,中介机构缺乏。

3.2.3 市场因素

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的“市场”因素得分最低的,表明济南市养老产业市场竞争力弱,消费能力不强。“内部市场”得分高于“外部市场”,表明济南养老产业主要依附于本地市场,即济南当地居民消费,对外开拓不足。这是因为济南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较昆明、大连等著名养老城市略显不足,在品牌质量等方面也没有明显特色,无法与国内大型优质企业抗衡,不是外地居民养老首选地。因此济南虽战略地理位置优越,能辐射山东及周边省市约四亿人口,但无法充分挖掘这些市场的潜力。

除此之外,济南养老产业宣传不佳、居民养老观念较为保守,也是导致其市场竞争力差的重要原因。据调查,发现有71%的人不清楚济南养老产业的具体情况。另外,多数老人认为“养老产业”就是各个养老机构,去那里养老则是家庭缺失、子女不孝的体现,因此他们往往拒绝这些服务。

3.2.4 环境因素

该因素得分最高,表明济南养老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比较优越。其中,“政策环境”得分最高,这得益于济南市为打造养老圣地而颁布的一系列政策。2018年济南市聚焦养老、康复等领域,制定了包括土地保障、补助补贴、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等一系列体系完善、规划明确政策措施,助力构建一流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国际医疗康养名城。“人文环境”得分较高是因为济南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泉城”的美誉;它还是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干净整洁、社会治安良好,人文环境较为优越;但城市美誉度不足,治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同时,济南市“经济环境”因素得分不算高,经济发展水平较其特大城市的地位还稍显不足,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构建一流的养老产业集群体系是济南市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地位的重要战略方针,养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高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基础、企业、市场、环境这四个因素来看,济南战略地理位置重要,养老产业集群拥有良好的养老资源和设施,全市政策、人文环境比较优越,养老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和环境优良;但是在企业战略、供应商和相关企业上表现一般,即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大而不强,缺少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区域差异化分工不明显,养老特色资源开发不足,集群模式粗放,不成体系;另外,“市场”维度的竞争力较差,外部市场存在明显缺口。因此未来济南市养老产业应该从以下方面出发,扩大其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

4.1 把握政策机遇,发展技术资本密集的养老产业,提升其附加值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是高端养老产业集群和智慧医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019年济南发改委《济南国际医疗养老名称发展规划》的出台为养老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济南要以 “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暨国家健康大数据北方中心” 为核心,依托大数据、医疗和信息技术优势,推动高端医疗、人才培育、医养结合等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养老产业高端化、专业化和智慧化,培育智慧养老新模式。

4.2 突出重點,打造完整高效产业布局,发展领域的高端特色产业集群

针对养老产业集群模式粗放,产业大而不强,缺少知名品牌等问题,济南市应该研究养老产业的供需情况,整合现有产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同时,有深度有力度且适度地依托当地优势资源,选择性地培育一批核心企业,例如养老服务、医疗医药、健康旅游、绿色食品等,作为主导产业,并依托他们布局养老产业子集群,形成整体性的特色高端养老产业集群。同时要这些核心企业发展为济南养老领域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以它们为引领,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辅助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横向与纵向上全产业链养老服务和产品供应体系,提升济南市养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4.3 深度挖掘市场需求能力,刺激对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挖掘市场需求能力,首先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来识别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习惯和不同需求,据此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促进多种养老模式发展,着重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积极探索特色养老小镇和田园养老模式。同时,要积极推动养老产品和服务载体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点对点精准促销,将各项产品和服务打包向消费者推出,让消费者享受一站式的消费体验,增强现有消费者黏性,刺激潜在消费者消费。另外,应加强宣传营销,利用互联网、电视广告、产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提升济南特色养老企业品牌影响力,增强济南养老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和辨识度。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需联合企业搭建养老服务信息提供平台,整合全市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权威信息,方便消费者对接自身需求,进行服务和产品信息的咨询。

4.4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巩固养老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

(1)建设养老产业园区和服务场所。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产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关注养老产业园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加快物联网、互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于养老产业;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提高相关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改善养老的住宿娱乐休闲环境。

(2)完善交通设施。目前济南个别交通路段存在规划老旧、压车严重等问题,因此济南的道路交通需要再次进行总体规划,推进BRT、地铁、空铁等新型交通模式的发展。

(3)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支持驻济专业院校的养老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发展,培养养老服务全领域专业人才;与国内重点医学院校和国际知名医学院合作,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建立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基地;实施积极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人才落地济南等。

参考文献

[1]陈卫平,朱述斌.国外竞争力理论的新发展——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的缺陷与改进[J].国际经贸探索,2002,(03):2-4+18-79.

[2]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GEM模型解析与GEMN模型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7,(09):104-110+124.

[4]刘国新,闫俊周.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S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02):105-108.

[5]刘芬,邓宏兵,李雪平,等.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130-133.

[6]高秀艳,王娜.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7,(06):106-109.

[7]赵东霞,李赖志.独生子女时代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01):30-34.

[8]陈雪钧,李莉.旅游养老产业竞争力评价——以十三个旅游养老目的地为例[J].企业经济,2018,(04):133-139.

[9]张文菊.产业融合视角下的西南地区养生养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广西桂林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10]周刚,章天园,高晓妍,等.重庆避暑型旅游养老产业基础调查研究[J].经济师,2017,(7).

[11]王哲,蔡慧.中美养老机构的环境设计和产业竞争力对比研究[J].建筑学报,2018,(2):74-79.

[12]郑伟厚,刘晓桐.我国保险公司布局养老产业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建议[J].南方金融,2019,(3):72-79.

[13]巩英杰,张媛媛.“互联网+”视角下养老服务产业转型升級路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0,(3):153-163.

[14]秦宏,陈旭.GEMS模型框架下海洋渔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15-23.

[15]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国际医疗养老名城发展规划[Z].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

[16]王艳玲,翟莲清,刘涵,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常州市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7,(03):181-182.

[17]王锦旺,袁志超,张路路,等.产业集群视角下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发展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4):126-128.

[18]周丽,覃棹.产业链视域下养老产业优化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4):178-180.

[19]师晓莉.中国集群式养老地产规划模式探索[J].改革与战略,2015,31(11):191-194.

[20]严士清.产业集群特征对区域养老风险的影响研究——以苏北杨树产业集群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05):67-72.

[21]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21〕37号)[Z].

作者:杨帆 王煜天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论文 篇3:

保险业跨界融合布局养老附加服务

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将达到4.68亿,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世界这么大,何处安放老年人?4月17日,2017湖南首届金融+养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业内人士认为,社区养老正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而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养老产业与保险的融合将成为保险行业下一片“蓝海”。不过,社区养老如何养,金融与养老产业如何融合,还需要诸多创新实践。

困局:银发经济掘金不易

社区养老已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以长沙天剑社区为例,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占该小区总人口40%。从社区老人的需求出发,当前有必要构建集居家、日照、全托养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湖南葆真堂健康养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勇表示,目前,很多地区特别是城市的中心地区,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的需求已经开始显现:包括活跃老人的日间照料、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康复理疗以及就医绿色通道等。而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中心,提供包括膳食、用药管理、康复理疗以及出行等多种养老服务,成为传统居家养老的有益补充。

不过,掘金银发经济非易事,由于老人的消费习惯和思想观念以及政策的不统一,目前的养老产业面临养老地产不赚钱、公立养老医院一床难求、私立养老院床位空置率高的问题。

应对:长期护理保险有望明年推出

不过在杨志勇看来,未来通过金融创新,例如通过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化安排,可以解决目前行业面临的部分问题。记者从论坛现场了解到,目前长沙已经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调研,相关产品有望在明年推出。

“未来,政府将会更多扮演‘裁判员’的角色,保基本、兜底线,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养老企业都将各显神通。”长沙市福利协会副会长罗尧清表示,当前大而全的养老模式未来将更加细分,并往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在养老产业的三个参与方中,资本方未来将最看重运营方,持有持续盈利的运营资产,未来是险资进入保险业最理想的状态。

趋势:险业多方式布局养老产业

杨志勇表示,没有金融支持的产业,必定走不远,也走不快,金融行业目前对养老产业的理解还太浅。

不过,政策层面已经对金融与养老的结合明确表示了支持。2016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养老金融相关政策。《意见》表示将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提升对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

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将养老当做产业链市场来看,它的规模不下于50万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未来的人口红利将落到保险业。”中银证券投资副总黄海勇表示。

正因此,目前保险业也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养老产业。“现在主要有合众人寿、泰康人寿的重资产养老社区、恒大人寿的轻资产养老社区,以及合作联盟、企业年金管理、健康养老保险等养老模式。”吉祥人寿运营总监谭琦勇认为,养老产业与保险业正在跨界融合,养老产业与保险的融合将成为保险行业下一片“蓝海”。

在中银证券投资副总黄海勇看来,对产业资本来说,养老产业想象空间巨大,但商业模式不清晰、前期投入大、利润率低,整体业态还处于小而散的格局,未来将完成细分龙头、横纵整合以及垄断竞争的发展路径。他同时认为,地产+保险+养老行业的有效融合,能拉长寿险产业链30年左右。

观察:金融+养老仍有待创新

省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养老产业空间巨大,未来还需要在金融+养老+互联网领域有更多创新和突破。

杨志勇认为,金融+养老的创新首要还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例如,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机构从养老机构购买金融化的养老服务产品,再出售给老人,老人购买相关产品后即可在養老机构享受相关的养老服务,解决需求和支付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葆真堂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已经可以获得慢病管理和膳食管理以及就医绿色通道等服务,通过其互联网平台,未来还可以实现养老院的优选入住的服务。

在资金和产业链联动方面,黄海勇表示可以让保险产品和养老地产挂钩,房屋的租住权代替传统的保险收益,客户更容易接受。

谭琦勇介绍,在养老保险创新方面,吉祥人寿已经在岳阳、益阳和永州试水与政府合署办公,为客户提供名医问诊、健康管理咨询等附加服务。未来条件成熟后,还可以投资建立吉祥养老服务社区,寻求保险与养老产业融合的更广阔的路径。

数说:全省养老床位24.5张/千人

“2013年到2016年间,湖南新增60岁以上的老人122万人,同期新增养老床位11.3万张。全省24.5张养老床位/千人的数据低于全国29.5张的平均水平。”这是长沙市福利协会副会长罗尧清现场公布的一组数据。

按照“9073”的养老规划,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由机构养老。但随着老龄化社会正大步走来,随着“倒金字塔”“空巢”家庭的不断增多以及高龄失能老人数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蔡平

上一篇: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案例教学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