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兴起,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当前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金融支持发展的制约因素,旨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规范化、现代化道路,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论文 篇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 要: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服务三农及带领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不充足、不到位已经成为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需求及现状和金融支持不足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不足的对策,以促进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对策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促进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3 150个,是2007年的55倍,成员人数达23.8万,带动农户110多万户,约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支持不充足、不到位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若能解决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使其稳健运行并进一步发展壮大,将会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需求状况

由于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晚,目前主要还是粗放制经营。其发展过程中资金缺口较大。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求和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资金需求。

1.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求。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社的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大部分合作社的内部资金基本能满足用来购买生产原料,但仍然有一些地区存在如此类的生产性流动资金需求;二是在如灌溉设施、养殖业场地建设、仓储设施建设以及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购置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社普遍反映存在极大的资金需求;三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周转性资金需求;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使部分合作社蒙受损失,因此需要部分资金来恢复生产和帮助合作社抵御不可抗力的生产经营风险。

2.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资金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会逐渐增强,并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进一步发展壮大,规模扩张和水平提高的要求将使其资金需求更加旺盛。合作社除为会员提供包括购销、加工、运输等一条龙服务外,还会涉及产品的深加工等服务。这使得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及推广、产品质量认证和优势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和仓储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

二、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现状

1.内部筹资数额较少。2007 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入社要有一定出资,但并未规定农民入社的出资限额,也未限定出资方式,加之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出资验资程序审核不严格,由成员相互认可并在申请材料和章程中做出记载即可。因此容易出现出资不实、不到位的现象。

2.金融机构支持不足。目前,黑龙江省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发挥应有作用,只有极少数的金融机构开展专门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网点布局有限,支持能力和意愿都不足;农村合作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上难以发挥主体作用。据调查,金融机构仅对省内较少的几家经营业绩良好,品牌知名度高的合作社进行放贷,对一些处于发展中的合作社大多以间接金融支持为主,主要是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或负责人私人名义甚至靠亲朋好友关系来贷款,其贷款再由合作社统一使用。但私人贷款额度较少,难以满足合作社的资金需求。

3.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不大,运行效率不高。为了支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至国家下至市县都出台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财政补贴在支持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支持力度不大、运行效率低。

(1)虽然财政补贴近几年来不断加大,但其力度和合作社的数量及资金需求不能同步。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且呈增长之势,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小型合作社几乎没有得到政策性金融支持。(2)在财政补贴过程中容易出现落实不到位,本该补贴合作社的资金挪作他用的现象。(3)“空壳社”和“无为社”不以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为主,主要目的是为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和其他优惠,极大地稀释了政府补贴的力度,降低了资金的运行效率。(4)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不到位,还没有从信贷协调、减免税及为合作社的资金融通提供更多便利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三、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

1.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标准。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晚,近几年数量上虽有很大增长,但是运行及内部机制极其不完善,甚至有的是为了“搭便车”享受国家某些优惠政策而成立的。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法人治理机构存在缺陷。合作社的章程大都不完备或形同虚设,设立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合作社也存在责、权、利不清晰、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二是大部分合作社未设账目或没有公开账目。三是黑龙江省当前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较弱,注册资本金低,自有资本少,用于经营的剩余资金更是少之又少,盈利和积累功能缺失,大多数合作社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盈利和积累。

2.抵押担保缺失,难以满足银行放贷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农民的房屋和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不能作为抵押品,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担保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与金融机构贷款发放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导致信用评级、授信等工作无法进行,从而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发展与某些金融支持原则不适应。一是资金需求急频的特点与信贷资金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如加工业收购储备农副产品,有的需要多次贷款,且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又面临着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金融部门出于信贷资金安全的考虑,要对信贷项目进行认真的评估论证,审批环节比较多,信贷手续比较烦琐。二是农业生产的低效性与信贷的高利率性相矛盾。农业是弱质产业,投入高,见效慢,金融部门出于效益考虑大多不愿把信贷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通常采取上浮贷款利率的办法来弥补利差或覆盖风险,这往往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或增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担。

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风险,不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1)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依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实行。部分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的合作社提供虚假的的登记材料,注册资金不实,不具备成立的条件。(2)有部分数量的合作社虽然按照合作社的章程设立,在运作的过程中,管理混乱散漫,其经济效益低下。其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家优惠政策补贴,套取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威胁到了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对金融机构的放贷产生消极影响。(3)部分合作社取得贷款后,不能合理规划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甚至亏损,不能还贷和推迟还贷现象频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放贷力度。

四、解决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不足的对策

1.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合作社运作。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合作社章程,加强合作社的监管,并严格遵守合作社章程中要求,严格按章程中的规定的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权利、职责来开展工作;取消和重组一些“无为社”和“空壳社”;加强合作社内部账务管理;注重合作社对外效益,提高合作社的盈利和自我资金累积功能,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合作社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

2.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模式。探索新的抵押担保形式。扩展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凡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价值评估合理的各类资产都可允许其作为贷款的抵(质)押物。对应收账款、仓单、林权、渔权等权利抵(质)押方式,要加大推广力度,特别对于土地流转和投资分红等的质押方式需要继续探索。还可探索开展由当地商会或协会组织的联保贷款,提高农合社获贷能力。推行农合社、农村专业合作社、财政、担保公司等多方参与的信贷联保模式,积极推广“集中担保,分散使用”和“限额担保,周转使用”等灵活有效的担保方式。

3.加强农村金融创新,为金融支持提高效率。加快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创新,扩大支农服务范围,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金融机构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周期和经营方式,根据农合社生产性资金需求特点,在贷款的条件、利率、期限、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比如可以在农村实行利率市场化试点或适当降低利率。着力满足农合社发展生产的资金要求,大力发展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农合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合社联保贷款来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

4.进一步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专款专用,积极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和发展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认真贯彻实施减税免税政策。协调金融部门与合作社的资金信贷问题,可由地方出资对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与政策上或资金上的奖励。以此来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方便合作社融资。

参考文献:

[1] 陈天春.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

[2] 陈兆东.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6).

[3] 徐春培.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景观察(下)[J].中国农村金融,2012,(13).

[4] 喻炼.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创新:内部股金融资[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

[5] 孟召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及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1,(10).

[6] 胡卓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8).[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张静

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论文 篇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金融支持亟待加强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兴起,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当前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金融支持发展的制约因素,旨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规范化、现代化道路,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金融支持;专业合作;调查分析

一、当前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分析

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起于上世纪90年代,自2007年7月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内部管理逐步规范,规模效益日益明显的良好态势,成为了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力量,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本次调查共计对湘潭市辖内湘乡市、湘潭县、韶山市、雨湖区、和岳塘区等三县两区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放了问卷,收回问卷00份。在全部502个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中到工商部门注册的343个占68%。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有362个占比达72%,其中有95%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在工商部门注册,这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逐步加强和规范。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中占比大,因此本文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

.发展速度越来越快。2003年,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有70家,成员2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3.5%;2007年,发展至3家,其中专业合作社05家,专业协会206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34家。社会员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2%;至200年一季度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2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62家,专业协会40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343家,社会员户7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28%见表。

2.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业务发展迅猛

调查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逐步成为湘潭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2009年底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06068万元、09554万元和5427万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37%、79%和7%见表2。

3.内部管理逐步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合作社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除传统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外,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幅射拓宽到农家休闲服务业、农机服务、植保服务等领域,服务产业越来越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二是牵头人更加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合作社理事长由于对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经社员代表大会推选出的合作社理事长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求,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同,合作社理事长有农民、企业家、基层农技服务组织、职业经理人等,其中村组干部和企业家牵头占60%以上。合作社牵头人更加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三是合作社服务内容越来越细。湘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分为:生产服务型、购买服务型、仓储服务型、运销服务型、加工服务型、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型,其中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型约占50%以上。四是合作社服务机制越来越灵活。除技术服务外,合作社成员还以入股的方式,开展仓储、流通、加工等环节的合作,获得更多的盈余。

4.规模效益日益明显。2003年,合作社全年销售农产品3.3亿元;2009年销售农产品0.95亿元。大多数合作社产业基地越来越广,服务社员越来越多,服务能力也得到提升。湘潭聚宝金昊现代农业种植合作社于2008年8月2日注册成立,成员出资总额00万元,流转入股土地白石乡黃茅村2000亩、茶恩寺湘衡村07亩、中路铺镇贺塘村734亩、毛塘村439亩共590亩地,入社社员485个其中团体社员个:聚宝金昊农业高科有限公司。通过两年动作,目前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大大提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生产资料;收购、储运、加工、销售成员产品;农副产品种植、植保;工厂化育秧;农田水利和土壤改造;农业机械化耕作服务;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交流、培训和咨询服务;农业综合开发等。2009年收购社员所种植的高档优质稻2335吨,吨价960元,比市场价高出20元/吨,平均每个种植社员增收88.8元。

二、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不足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很少。问卷调查:到2009年底,农民专业合社的农民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只有8702万元,所需资金主要通过股金、合作社负责人投入、民间借贷和注册资本金等途径解决见下表3。

2.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金融支持大都是间接性的。调查显示,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大多以间接方式投入:一是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作的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从而为收购农产品资金提供保证,占比达20.44%;二是以农户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方式,直接为农民合作社成员提供资金支持,占比达64.3%;三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私人的名义贷款,占比3.69%;四是其它形式,如一些初具规模的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向其成员赊销种子、化肥等方式为社员提供融资服务,这部分贷款占比达.72%见表4。这四种方式都不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金融信贷支持,反映出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初级阶段,体制机制与金融机构的放贷条件还不匹配;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受到严重制约。

3.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满足率极低。据初步统计,当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需求2.亿元。调查显示,有贷款意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89.6%,其中有效信贷需求占比达79.96%,但实际满足率实际贷款/有效信贷需求只有5.96%,但民间借贷满足率却高达87.24%,比金融机构高7.28个百分点见表5、表6。

4.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以信用方式为主。调查显示,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以信用方式为主,占比为57.46%,以抵押和担保方式贷款占4.52%见表7。

5.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调查显示,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主要来自于在涉农金融机构,占比达94.73%,其中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比达70.73%,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从无到有,2009年占20.3%、3.7%和.3%,而在其它金融机构只占4.07%见表8。

6.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在农村贷款中比重极低。问卷调查显示,2009年在农村贷款占区域贷款74.82%的情况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仅占农村贷款的.2%,仅比2008年和2007年高0.6和0.9个百分点,分别比农村企业和农户贷款低3.4和6.36個百分点见表9。

三、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促进规范经营。一是大力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目前专业合作社在县级市大多数村组和农户心中还是一个新事物,知晓度不高,政府要适时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会议,引导农民创办和加入合作社。并发挥典范带动作用,扩大辐射作用,继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选出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运行质量高的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表彰奖励和新闻专题宣传。二是加大对现有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加强行业指导,规范运行机制。政府农业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服务,规范合作社民主管理、监督约束、股金设置、盈余分配、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等运行制度。树立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法人形象,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人才,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度。重点是规范其财务管理,增强其财务约束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以满足金融机构的信贷扶持条件。

二找准防范风险与支农平衡点,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力度。要增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信息动态与资金需求状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丰富农业信贷种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积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的贷款授信工作,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及一般成员的授信贷款额度,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探索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的金融产品,完善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林地和林木抵押贷款、“公司+农民专业组织+农户、“信贷+保险等新业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提供贷款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与途径,开发设计出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的信贷新产品,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体系,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一是要强化信用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贷款支持、贷款额度、利率优惠、信息咨询各方位服务与信用等级挂钩的金融支持机制。二是创新担保和保险机制。探索建立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保险公司、担保机构互动合作机制,要推动成立农业担保公司。针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少、抵押资产缺乏的现状,政府要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建立以财政资金、商业资金、社员资金等为主体的担保基金运作体系;推动组建专门的农业担保机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合作社组织成员开展互助保险和担保业务,鼓励其它各类担保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业务,形成国家、社会、合作成员与农户多主体分担农业担保机制,彻底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

四要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融通。涉农金融机构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涉农信贷种类,提高涉农金融质量和服务效率。要充分发挥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等结算工具的作用,为农民农业合作社的收购款、赊销资金提供承兑与贴现,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化肥等生产资料的物资储备,加速其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资金融通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

作者:吴大庆 贺阳广 王定芳

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论文 篇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三明是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多的地区,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了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金融部门拓展农村信贷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引起了各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开展调查,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对策

一、三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12月23日,三明市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37个,同比增长105.6%,保持在全省各市首位。合作社涉及瓜果、蔬菜、食用菌、水稻和畜禽等产品,基本涵盖当地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0亿元,入社成员共2.4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1万户,实现收入约15.6亿元。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一是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如永安生猪协会、禽业协会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销售等服务,带动养殖业发展。二是推进特色产业规模经营。如永安兴农飞桥莴苣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100多人,建立基地2000亩,带动农户种植莴苣6万亩,销售收入超亿元。三是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如华融禽业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基地”的经营模式,牵头组建年出栏20万只的商品鸭基地40多个,使全市樱桃谷鸭年出栏达1000万只。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如林竹产业是三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为解决林权改革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该市各乡镇普遍组建了林竹协会和各类林业合作社。

(三)增强品牌观念,扩大销售渠道。很多特色农产品都进行了商标注册,扩大了品牌效应。如大田县在县乡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茶叶协会,注册了“仙顶”牌注册茶叶商标,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质量。又如永安兴农飞桥莴苣农民专业合作社“绿田牌”莴苣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四)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泰宁金湖渔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行股份合作开发管理金湖大水面渔业的新模式,即渔民以捕捞证入股,每股股金2000元,共同成立大金湖渔业有限公司,公司按规范化运作实行统一投放鱼苗、统一捕捞、统一销售、统一分红,渔民每年每股可分红3000元左右。

(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产品质量。如建宁县黄花梨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00多人,其中,种植大户160多户,营销大户35户。近年来,该社为社员和果农直接销售鲜果5000多吨,协调达成黄花梨购销协议达15000多吨。

二、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一)多方帮扶,助推发展

1、方便农民专业合作社开立银行账户。经沙县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与人民银行沙县支行沟通、协调,人民银行沙县支行原则同意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开立银行账户的条件,对尚未办理《税务登记证》、《企业代码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凭工商营业执照等开户资料在金融机构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2、协助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针对合作社运作管理不够规范问题,派出工作组驻点指导改造。二是帮助组建新的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如永安洪田脐橙口感好、市场畅销,但过去未实行统购统销,果农收益率低。永安农行上门引导果农组建合作社,授信200万元并发放首期贷款100万元。

(二)创新服务,加大投入

1、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农村信用社制定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信用等级评定及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分为AAA、AA、A三个等级。其中,对“AAA”级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贷款时最高额度为50万元,混合贷款可达500万元。如沙县某专业合作社在信用评定中,农村信用社给予其“AAA”级信用评定,授信额度200万元,实际发放贷款130万元。

2、辖内各农村信用联社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原则,对已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合作社采用授信,直接办理贷款,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合作社采用社员贷款。并不断创新贷款方式,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社员”和“中介担保+专业合作社+社员”等多种模式,有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通过这些模式,2009年全辖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867.5万元。

3、农业银行推行“农行+合作社+农户”贷款模式。2008年12月4日,尤溪农行向尤溪县八字桥金柑佛手瓜专业合作社发放50万元贷款。这是全国首批由商业银行直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目前三明农行共帮助组建和规范化改造12家较大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向4家授信420万元,通过“农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放贷款205万元,惠及农户1033户。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不够成熟。一是规模较小,带动力和竞争力还不强。二是规范管理不够,凝聚力不强。三是合作社自有资金不足,经济实力薄弱。

2、政府支持力度欠缺。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有财政资金扶持,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是扶持已取得较好成绩、发展得比较完善的组织,对于起始阶段的合作组织很少给予资金扶持。如2008年三明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5万元,只对选出的20个“五有”示范社给予每个3万余元资金补助。

(二)金融支持方面

1、合作社自身条件受限。一是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常以协会、学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出现,在组织结构、管理水平、内部运作等方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有较大差距,不符合商业银行授信条件,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二是内部运作不规范。主要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透明度低、随意性大,银行难以准确进行财务分析,评价信贷风险。

2、抵押担保缺失制约贷款发放。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多数的合作社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部分社虽有土地资产,但未经审批,难以办理抵押手续,很难提供符合要求的贷款抵押物。

3、金融创新难以跟上步伐。一是服务意识尚未完全到位。目前三明市只有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小规模的授信贷款,银行业机构普遍缺少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意识。二是创新产品不足。由于银行业机构对这种新型经济组织认识不足,未及时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三是贷款期限和农业生产周期不一致。随着农村经济由过去单一粮棉油种植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生产周期逐渐加长,多为1至3年。目前的小额农贷期限多为三个月至半年,最长不到一年,无法与农作物生产周期相匹配。

四、国外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建立高效的合作社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工作。如美国专门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局,政府重视用法律规范引导其发展,通过吸收农业合作社委员会(NCFC)的官员为政府各种顾问委员会或代表团的成员,让其参与农业及农业合作社方面政策的制定,使其成为政府与农业合作社交流的桥梁。二是大力发展非政府性的合作社服务机构。美国农村信用系统和美国农村电话银行作为独立经营的非政府机构,不仅提高了政府资金的利用率,而且通过市场竞争使这些机构保持了活力。美国服务机构几乎涵盖合作社需要的各领域,基本适应农业合作社发展要求。

(二)建立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成立合作社金融服务机构。如美国政府成立了专门向农民提供长期贷款和农产品价格补贴的商品信贷公司(CCC),CCC关于粮食与棉花仓储的长期协议,有1/4是与合作社签订并授权合作社执行价格支持计划。荷兰合作银行属于信贷合作的农民合作社,是农场主扩大生产的金融后盾。

2.为农民及合作社提供多方位金融服务。以法德两国为例:一是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市场分工上政策性金融侧重于支持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较大的农业经营性项目;商业性金融侧重于支持商业可持续的农业经营性项目。二是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本社的会费额度和相应社员诚信状况及生产情况,提供有偿贷款担保服务,但前提是贷款社员务必提供财产抵押,合作社只对抵押财产处置后还款不足部分提供清偿责任。三是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法、德两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早,他们把农业作为系统进行承保,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相应信贷风险。四是建立“三农”贷款贴息机制。政府制定贴息贷款预算,且实行差异化利率并保持低利率水平,总体上维持在2.5%左右。

五、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项目补助、贴息等多种方式,对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购置农产品储运设施装备以及农产品品牌质量认定等给予必要扶持,以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可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基金或者担保基金,并将支出列入中央及地方预算,加大财政支持政策性金融力度,引导其扩大职能范围。

2、实行优惠政策。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向社员收购、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或经分级、整理、包装后销售的,应视同农民自产自销免征增值税;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收入应免征所得税;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植保及疫病防治等项目和技术培训所取得的收入应免征营业税。对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适当减免营业税。

3、建立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的价格风险。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

1、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一是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治理结构、民主管理机制,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有效地运作。二是要规范财务管理。建立独立的银行账户与会计账簿,逐步提高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水平,打好获得融资的基础。

2、做大做强农村专业合作社。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鼓励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品牌发展战略。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走名牌之路,并制定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创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完善与龙头企业、农户的对接,探索完善更加科学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三)金融支持方面

1、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明确农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信用社市场定位。农行要稳定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业务,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农发行业务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环节及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等农业上下游产业给予信贷支持。邮储银行要转换经营机制,找准业务定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市)社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二是加快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提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可选择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开展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工作。

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支持力度。一是各银行业机构要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营特点,建立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的长效机制。二是对发展层次较高、经营效益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良好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满足其必要的资金需求。三是将农户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机制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领域,以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需求。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可采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四是创新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的信贷产品。鼓励探索以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扩大信用贷款发放。

3、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一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济类行业协会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二是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基金会,建立以财政资金、商业资金、社员资金等为主体的担保基金运作体系。三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向社员提供担保,帮助社员获得贷款。四是扩大农村资产担保范围,努力将农村房产、农业动产、运输工具等转换为担保资产。

4、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推广农村地区的票据、银行卡业务;增加ATM、POS等金融服务机具的投放和安装,发挥网点、人员、信息优势,积极为农村合作组织提供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

5、发展农业保险。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及再保险等多种形式的保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从福建三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贷款问题及建议[DB/OL].http://www.gzxz.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7172009-7-3

[2]中国银监会焦作监管分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9)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中心支行)

作者:雷贵优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融资银行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财务管理中农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