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与科技创新论文

2022-04-23

在国家发展新型工业与新兴产业战略的强劲驱动下,各地打造与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方兴未艾,但是对何谓“先进制造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究竟有哪些指标特征?有哪些要素特质?各地却多为不晓不知,尽管每天都在构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然而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具备哪些指标体系,多半讲不清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型城市化与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型城市化与科技创新论文 篇1: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城乡结构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倡导集约等共同特征,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发展理念相对滞后、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基础工作、转变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协调 农业 集约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3.深化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好土地产权改革、土地流转、产权流转服务等方面的改革,明确城乡土地的产权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切实解决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赔偿对象不明确、分配方式不公平等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须以产业为依托,产业聚集的建设用地也需要从农村的土地流转中获得。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建立产权流转服务机构,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保障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合法、增值。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和新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速度,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农村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控制、规模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切实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课题名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0231)。本论文为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2] 杨迅周等.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1(12)

[3] 谭爱花.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1(9)

[4] 黄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5] 杨少垒.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5)

(作者简介:严军花,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责编:贾伟)

作者:严军花

新型城市化与科技创新论文 篇2:

“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考量指标与特征

在国家发展新型工业与新兴产业战略的强劲驱动下,各地打造与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方兴未艾,但是对何谓“先进制造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究竟有哪些指标特征?有哪些要素特质?各地却多为不晓不知,尽管每天都在构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然而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具备哪些指标体系,多半讲不清楚。那么,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究竟该如何评价与考量呢?笔者结合最近受托规划某地区域性“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实践,且经与“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其他省市具有指标意义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比照对标;同时,参照了国际前沿产业载体建设的相关要素,且专门请教与征询了相关专家见解,整合集成了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评价与考量的指标特征,具体地说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高度集聚”与6个“高度融合”:

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突现的六个“高度集聚”

1、产业经济与产业资本的“高度集聚”

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着力营造与构建区域基地内,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一流的投资环境与氛围,广泛邀盟与吸引海内外产业经济业界与领域的战略投资机构与各类“非银行”特色金融服务机构,在基地内高度集聚,致使“先进制造业基地”,真正成为本区域,乃至周边地区,产业经济与产业资本高度集聚与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

2、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高端人才的“高度集聚”

通过率先在“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3+3”模式的“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使“先进制造业基地”,真正成为吸引与集聚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的高地。其中的“3”之一,是指创业型创新团队/孵化器、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加速器、“政产学研金商”科创服务生态联盟;“3”之二,是指“产业科研成果交流交易中心”、“大型科研仪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国家级行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构建“科创服务综合体”,以吸引与邀盟海内前沿产业、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在基地内高度集聚,以驱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尽快形成区域内,乃至周边地区最具“磁场”效应的先进制造业界人才集聚高地。

3、国家与上海市战略层面的产业模块“高度集聚”

作为区域性,具有指标意义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通过“接天线、取名分、占先机”,使国家与省市级战略层面上冠名与认定的“国”字头、“市”字头产业载体(特质产业区块、特色产业模块),在“产业区块内”高度集聚,以提高“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知名度与含金量,以期更多地获取国家与省市,在产业导向业产业政策方面,对本基地及入驻企业,实施定向政策倾斜与支持。

4、先进制造业及与之相匹配的高端服务业“高度集聚”

全球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成功实践证明: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导入、培育与发展,得益于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型制造业匹配、助力与支持,尤其是依赖和得助于现代制造的高端服务业。因此,加速“二产与三产的深度融合”,加快“研发设计、营销策划、要素配置、系统集成、市场渠道构筑、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的总集成总承包”等高端服务业态的高度集聚,特别是助力与推进先进制造业长波发展的各类高端服务业机构与服务组织的高度集聚,应该成为打造与构建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标志。

5、先进制造研发机构与地区总部机构的“高度集聚”

检验与考察一个产业载体,或产业基地是否具有整体产业先进属性与示范意义,除了检验这个产业载体,或产业基地内,入驻企业所处产业制造领域的先进性、产业制造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产业制造管理过程的先进性之外,还应该考察与取决于这个产业载体,或产业基地内,与主体产业和主导产业关联的海内外研发机构地区总部机构的集聚度、集聚率。打造与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亦然。“先进制造业基地”,应通过出台各类鼓励政策、借助各种联络管道,创造各个业态商机,邀盟与吸引“产业链”关联的海内外研发机构、地区总部机构入驻“先进制造业基地”,共谋发展商机、共享商机“红利”。

6、先进制造业发展与实施创新驱动的要素资源“高度集聚”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理所当然地应成为驱动与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原动力。因此,尽快让“科技、人才、知识、信息、资金、管理、政策”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与机制氛围在“先进制造业基地”高度集聚,使基地真正成为本区域“四创”引领(创新、创造、创意、创智)的创新型产业载体与前沿制造业基地,这是旨在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又一重要目标诉求。

二、“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凸现的六个“高度融合”

1、国家与省市鼓励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高度融合”

近年来,国家与各省市,为鼓励及扶持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大批支持政策,林林总总,比比皆是,但由于“政”出多门,且涉及到各个部委、各个“口子”,因此真正聚集企业,或助益企业的,比例与比重都相对有限;据悉,有相当部分的涉“政”企业,对名目繁多的政策信息,或获“政”路径,往往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因此,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来说,首先应该整合与集聚国家/省市各个层面,鼓励与扶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各类(项)政策,尽可能做到高度融合,且尽快形成“政策池”;同时,要帮助入驻企业通过“接天线、取名分、占先机”,用实政策、用巧政策、用活政策,用足政策,真正使旨在“先进制造业基地”,优先成为本区域先进制造企业对接、落实、享用政策的“示范基地”

2、以提升制造业能级为目标诉求,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 “高度融合”

深化落实国家“两化融合”战略,推动信息化率先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产业集群中的全面渗透与高效应用;以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整合和产业能级提升发展,应该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又一个标志性特征与产业载体新的示范特质。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两化融合”,应该充分体现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三个层面上:一是深化“产业链”各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推动系统集成、柔性生产、精密制造等先进技术融入先进制造的全过程;二是深入推进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以加快推进集团管控、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三是深度实施“两化融合”的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实施制造业软件振兴、电子商务扶持引导、“产业链”协同促进、物联网应用推广、数字化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两化整合”人才培训等重点工程。

3、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高度融合”

各地旨在打造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承载与担纲着本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传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的“双重”任务;因此,加快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高度融合与互动发展,正是彰显“先进制造基地”/“示范”效应的又一个指标特征。

4、企业创新及与之对应的权益机构“高度融合”

在现代产业经济领域,无论是产品、企业,还是行业、产业,往往产业形态、属性与功能,越是前沿、先进,其“科技含量”、“知识含量”与“原创含量”就越高,显见各地旨在打造的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其目标理所当然应是“三高含量”企业的富集区。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各类企业权益资质、评级评估、论证评定机构,特别是知识产权机构维护机构,理应在“先进制造业基地”高度集聚与高度融合;因为,此举,不仅是对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企业综合权益的“保驾护航”,同时也是彰显“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质功能与示范意义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更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招商邀盟的一个瞩目“亮点”。各地必须明白的是,时下知识产权能否得到充分的肯定、尊重与维护,已成为许多境内外高新技术与前沿先进制造企业,进入高新产业载体之首选,且成为入驻前沿产业“基地”之要件。

(特别提示:国际著名智库/美国埃森哲公司大中华区专家,曾对外资外企进入中国选择城市(地区)首选与优选标准作过调研,其结果是绝大多数外资外企,特别是高新技术外企业,他们的首选与优选标准,是考察进入城市“或区域”怎么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护入驻企业权益)

5、产业集群集聚与城市化功能要素“高度融合”

“产城融合”发展,是大型“产业载体”、“产业区块”,以及“产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城市新区”发展诉求的重要目标。大凡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志性“产业载体”,其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都是“产业形态”与“城市功能”的高度融合,且全息导入“产城融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社区微循环、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城载体大循环、整个区域全循环,真正成为双重意义的“都市里园区”与“园区里的都市”。目前,国内各地国家级与省市级的“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发展目标,都是向“城市新区”形态转型发展,或优化发展,而“产城融合”,则是“城市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诉求。各地旨在打造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同样应在“产城融合”的发展上,彰显示范效应与指标意义。(国际上“产城融合”示范城市有日本的筑波科学城、新加波的裕廊岛、美国的尔湾科技城、日本的川畸重工城、芬兰的埃斯波,国内武汉的逻阳港、上海市试点的松江新城、奉贤南桥新城等)。

6、凸现先进制造业的各类“软实力”要素资源与机制氛围的“高度融合”

诚然,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拥有一批前沿新兴产业集群,吸引高端制造企业集聚,这些都无疑是其“硬实力”的展现,而真正显示其“软实力”的,往往是助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各类要素资源与机制氛围。据国际上一些具有指标意义的前沿产业载体,与国内一些标志性的“国”字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区、“经济开发区”营运建设的实践证明:各类创新驱动要素资源与机制氛围的高度集聚与融合,恰恰是产业载体最具魅力、吸引力与核心价值的体现。对标国内外前沿产业载体的运作模式,构成“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软实力”的要素资源,主要包括12个方面:1)研发平台与研发载体的建设;2)知识产权与品牌资源的经营;3)技术营销与技术成果的交易;4)商业模式的整合与创新;5)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储备和职业发展的支持;6)营销渠道的设计、构筑与管理;7)产业链的衔接与配套整合;8)供应链的设计与构建;9)系统集成与应用;10)服务型“智造”的创意与设计;11)产业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的策划与设计;12)高端制造服务的总集成与总承包等。

(作者系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绿色工业与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作者:董锡健

新型城市化与科技创新论文 篇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研究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机制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根本扭转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失调态势。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回归城市发展的本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应着力构建新型的城镇行政体制、新型的城镇空间布局、新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政府与市场;市场决定性

[作者简介] 陈志平,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湖南 长沙,41000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形态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演进过程,其本质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农民向市民的转换。从国内外城镇化历程来看,完善的市场机制与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动力资源。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至关重要。

一、对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认知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就业非农化滞后于户籍非农化、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不协调等。针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弊端,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本身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实现从“物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根本转变,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创业之需,确保市民生活质量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新的理念,就是要坚持包容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破除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

新的方式,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之路,使城镇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首善之区。

新的路径,就是坚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相互协调推动城镇化。

新的形态,就是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干线铁路、公路为城市经济发展轴,以小城市、县城和中心镇为结点的网络化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发展。

新的动力,就是靠改革、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来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同,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不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民的财产权、迁徒权、择业权、交易权,强调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与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自由流动。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准确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城乡分离的二元制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城市行政体制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其特征是政府的有形之手主导城镇化发展进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市场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根本扭转城镇化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失调的态势。

新型城镇化模式需要回归城市发展的本源,以人的城镇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协同机制,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手段。

(一)政府与市场职能相匹配

在公共领域,政府既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过度膨胀,各级政府、部门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事权、财权与权利、责任的分配需要明确、合理,其运行需要公开、透明,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边界与权责范围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则刚性,也要适应不同地区发展阶段的差异保持一定的制度弹性。在私人领域,市场既不能放任自由,避免出现过度郊区化,更不能裹足不前,避免出现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围绕农民工市场化这个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在提供就业岗位、满足生活需求中的作用,让企业、产业发展交由市场说了算,逐步清理针对企业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准入门槛,重点加强对吸纳农民工就业较多的企业、行业的扶持与服务。总体而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下,形成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

(二)政府与市场手段相协调

在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明确政府与市场职能的基础上,也要让政府与市场相互补位、协同作用。就政府而言,要在市场担任主角的领域做好配角服务:一是对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分类予以矫正、引导、扶持,比如,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放活,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予以补助,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对中观产业发展及其布局的规划与引导,在不扭转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提供公共服务,为产业孵化发展导航。就市场而言,市场机制是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市场主体,形成多主体参与的投资、建设、运营方式,引导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加大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务。在综合协调政府与市场手段时,既要避免政府、部门“公司化”对城镇化发展的过度干预,也要避免简单地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推向市场。

(三)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契合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相契合。从城市发展本源来看,政府主要承担城镇公共产品供给,包括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保、救助、文化等公共服务,以及制定政策措施、规划指导等,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在城镇的集聚主要由市场调节,市场主导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领域。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要素集聚影响着城镇规模、布局及其相互关系,最终决定了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城镇形态。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的着力点

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构建新型的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1.减少城市行政层次

多层级的城镇管理体制使得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无法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而市管县体制进一步加剧了“市”级城市与“县”级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等,“市”级城市通过行政优势挤占了“县”级城市的公共资源。解决的办法可以考虑如下几点:一是扩大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现财政意义上的市县分治;二是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实现隶属关系上的市县分治,使市与县在法律地位与行政级别上平行;三是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逐步试点取消副省级城市、地级市。通过减少城市行政层次,使不同层级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梳理,以县为主的中小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掌握较充分的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破除市对县财政、资金、行政审批权等公共资源的抽取与截留,促进城市之间的平等竞争与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2.优化城市行政区划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优化城市行政区划。一是把常住人口规模作为设市标准和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的重要依据,将吸纳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达到建制城市标准的强县或强镇转型为省直辖的县级市,并赋予其与管辖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二是把推进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针对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根据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经济关联度等,将周边县市并入中心城市、转型为市辖区,为中心城市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发育预留发展空间。三是适度整合县域行政区管辖规模,将部分人口规模较小的县按照地理位置相邻、发展水平相近、历史联系紧密等原则予以合并。通过优化城市行政区划,推动各级城市通过市场力量发育壮大,从而促进不同性质、类别与等级规模城市间的融合发展。

3.调整城市权责分配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各级城市政府之间的权责分配,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一是重新定位省级政府与县级城市政府的职能性质与权责分配,弱化省级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社会和资源权力分配的行为,强化省级政府作为广域性行政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区域统筹作用。二是稳步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将工商、税收、投资、土地等管理权限有序下放到县级城市政府,使县级政府真正成为有权有责有财的完整政府,逐步形成县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三是稳定推进合乡并镇与强镇扩权改革,赋予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镇建立一级独立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拥有社会保障、集镇规划、户籍管理、财政税费等部分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常住人口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缓解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滞后之间的矛盾。

(二)构建新型的城镇空间结构

1.推进城市群公共工程建设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的主体形态,其发展导向是打造中心大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群共同体”,需要推进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方面的基础工程建设。一是对城市群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不同类型的环境功能区,搭建环境监管一体化平台,建立同保共育的生态安全体系。二是以枢纽型、网络化的重大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体系;统筹布局城市群内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推进油、气、电输送网络一体化建设;加快城市群城际网络的高速互联与城市网络的光纤覆盖,推进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一体化体系。三是在城市群内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技术、设备等要素开放共享与合理配置;实行城市群内基本公共服务待遇互认,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无障碍流转;在允许存在制度差异的条件下,实现城市群内各基本公共服务框架、内容、实施步骤的对接。

2.引导城市群产业空间重组

城市群的健康发展需要以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及现代农业为基础,形成空间集聚、产业集群、功能集成、高度协作、合理分工的产业一体化空间布局。一是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需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端化,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国际产业竞争高地;在中西部与东北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产业配套与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先导产业,形成支撑若干新兴城市群的产业基础。二是在城市群内部实现产业间分工与产业链分工,产业间分工客观要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向中心城市集聚,传统加工工业、低附加值制造业等产业向城市群外围城市转移,产业链分工客观要求产业的研发设计环节、决策管理环节、物流销售环节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市,产业的制造加工装配环节分散于城市群的外围城市。三是围绕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构建资源共享的科技与智力支撑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情报、知识产权、技术评估、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验检测平台等载体建设,打造一批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与孵化基地。

3.加快城市群治理模式创新

城市群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全城市群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城市群公共财政与储备机制。一是应由国务院或相应的省级人民政府牵头,组建国家级城市群或地方级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并赋予其以总体规划、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管理权限。二是建立健全非正式治理机制,促进城市群内政府之间、政府与民间的合作交流,修订统一各成员城市的地区性政策。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统一的商标保护等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机制,通过协调平衡城市群公共资金的投入方向、地区、时间等引导城市群建设,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共建共享区域公共物品,探索城市群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体系。

(三)构建新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

1.探索财权事权统一的成本分担机制

全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依据基本公共服务的外溢性、受益和财权与事权相对称原则,合理界定各层级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一是中央政府要统筹负责全国内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并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重点解决跨省迁移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在中央统筹的基础上,省级政府重点负责省内跨市县迁移农民工市民化并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城市政府负责各项公用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服务、就业创业指导等地方性公共事项的支出。二是根据中央与地方、不同层级城市政府对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分工责任,优化相应的财税分配比例,适当提高基层政府所占的财税份额,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自主支配财力。三是建立与常住人口挂钩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民工市民化专项补助资金,形成“钱随人走”、“钱随事走”的机制,加大对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平衡大中小城市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将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保证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欠发达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途径。

2.建立健全地随人转的城乡土地制度

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地随人走的城乡土地制度。一是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相挂钩、与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政策,保障农民工经过过程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用地需求。二是完善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探索“两地”依法自愿有偿、公平公开合理的市场化退出机制,试点承包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审慎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折股到人,引导与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三是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交易,改革土地出让金征收制度,将一次性征收改成长期受益或者不动产税形式,引导规范农民宅基地及其附属物置换为城镇住房等。

3.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需使户籍回归社会管理功能的本位,推动城乡居民平等共享各项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一是全面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完善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落户政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把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流动就业人口纳入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建设用地、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卫生支出、人均社会保障费用等指标的统计范畴,将农民工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支出列入各级城市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二是城镇总体规划应逐步覆盖与城镇连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城市给排水、供电、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与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向与城镇连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延伸。三是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的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管理的一揽子基本公共服务包,主要涵盖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就业服务七个大类,城乡居民均等共享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公共服务,各级政府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类型属性的不同承担各自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黄亚生,等.真实的中国中国模式与城市化变革的反思[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3.

[2]李铁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3]马晓河,等.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未来总体战略构想[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

作者:陈志平

上一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轻负高质初中科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