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型人才现代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单述评,认为应当从具体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现代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创新型人才现代教育论文 篇1:

现代教育技术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养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基础。青少年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挖掘与培养,能够极大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目前社会生产生活中,青少年人数庞大,面对庞大的青少年群体,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投入的应用效率低。科技创新型青少年的培养规律探索与研究甚少,造成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浪费与流失。因此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探索迫在眉睫、意义深远。通过对青少年创新型人才成长培养的探索,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如何培养与发掘创新型人才,并予以相应指导,进一步提高其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让青少年主观上感知科技创新文化的魅力,培养兴趣。利用校园环境,举办科技创新比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主动性。作为一个成功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主动性和成功的自信。而这些特点正是他们成才中最重要的特点。成为科技创新型人才绝非偶然,良好的兴趣和优秀技能培养是成才的基础。这些基础方能成就非凡的创作。

一、兴趣

科技创新型人才具有的特点就是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浓厚兴趣。对科技创新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青少年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科技创新型人才往往能将求知欲转化为兴趣。兴趣是学习行为的生理动力。一旦对科技创新有兴趣,那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其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就会很快吸收相应知识,并常常将其应用于实际。在初高中学校学习阶段中,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影响其大学专业选择与以后就业为社会发展、奉献前进的方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青少年对计算机的求知欲,教师指导使其很好地将求知欲转化为学习兴趣,吸收相应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将其科技创新技能用于服务社会,对自身而言是一个快乐又富有挑战性的创作过程。兴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快乐学习,快乐创作。

二、运用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兴趣后,教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青少年学以致用非常重要。网络是个巨大的资源库。培养青少年如何搜索、过滤,提取有用信息,是必备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多种搜索引擎查找有价值的资源。利用维普网等大型数据资源网站进行相关材料资源的查找与阅读。利用IE浏览器浏览国内外最新科技创新方面知识。利用邮箱或MSN等网络聊天工具彼此间进行交流合作。利用网上视频资源进行视频教程培训。可以极大地提高与丰富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创新

科技创新型人才具有另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学习与创作毅力。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就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的。在学习、创作过程中,有许多难题与困难。面对难题,高难度的创作目标时,毅力是否坚强,是其能否成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总结归纳要学会学精一门技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难题难以计数。如学生在软件编程科技创作时,遇到作品一个功能的实现有难题的时候,在毅力的坚持下,查阅各项书籍,在一天中常常查阅知识而忘了吃饭,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在查阅书籍的同时进行大量知识归纳与应用。在多次程序修改与调试后,实现预定的功能目标。中间的调试失败的经历与挫折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毅力坚持,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科技创新作品就难以实现。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中,毅力是一个非常重要、明显的素质特点。

四、途径

因此在探索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后,可以发现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与坚持做好做完创作的毅力,对于创新型青少年人才的成长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学校在如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学习兴趣与毅力方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利用资源创造培养环境:让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整体水平。(2)现代教育硬件基础设施:购买置办科技创新所需相应设备与书籍,供科技创新学习与制作。(3)提供指导与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指导老师,提供相应的指导与鼓励,帮助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社会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与投入程度,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重视与投入能够有效促进科技进步与科学水平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社会科技教育工作发展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人文、经济、科技发展的事情。因为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根据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科技创新人才。利用科技创新文化提高民族创新精神,提高民族创造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科技物质、文化财富。提供给创新型人才相应的最新创作与发展动向。这点正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注重勇于攀登科学顶峰的精神培养,对科技创新型人才进行精神层面的熏陶与鼓舞,让科技创新型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健,朱文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会,XUEHUI2008/12.

[2]王冠.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8/06.

[3]王淑玉.关于全球化与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3.

[4]刘佳.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培养健康人格中的作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1.

[5]杨红.谈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J].石河子科技,2009/02.

作者:郑洪均

科技创新型人才现代教育论文 篇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评

摘 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单述评,认为应当从具体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 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教学组织形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李进才(1999)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等学校特定培养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能动的思维活动,并进而培养其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何建东(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层是思想意识领域,培养创新意识,敢于质疑旧观念,敢于标新立异;第二层是工作方法领域,培养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新问题时能独立地分析、研究及独立解决新问题的技能;第三层是实践活动领域,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独创性、尝试性、开拓性的行为。陈亚(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提供一些新颖的、有独特性的、对社会或对个人有价值的“产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徐兆仁(2006)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许多学者通过比较和借鉴,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王保江(2005)从设立大学生创新研究基金、编写大学生创新研究指南、开设创新课程、成立大学生创新协会、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介绍了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与实施方案。姚则东(2006)提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开展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途径,提供学生创新的“软件”支持,以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为保障,提供学生创新的“硬件”条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为目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朱育红(2001)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究教育对象,创建创新性课程,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及建立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机制。庞永师(2008)等通过对经管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构建了“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科研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点。雷金屹(2005)介绍了几种国外典型的创新型人才模式:MIT模式、东京大学模式、廷伯莱克模式,提出要增强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同感、营造宽松的学习和学术环境、提倡启发式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雪莲(2007)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共同趋势,如高等教育的内容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模式上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联合体,机构设置上由单一系统向多种系统转变,提出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姚正海(2007)通过对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阐述的分析,发现国外大都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我国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

二、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因素

臧兴兵和赖小莹(2007)认为应试教育的积弊、高校扩招引起的“稀释效应”、高校行政权力远大于学术权力和浮躁的社会风气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四大因素。刘树仁(2001)指出教育理念僵化是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当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彭旭和胡弼成(2005)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人生态度、求知欲望、怀疑精神等方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师生关系、功利价值、学习风气、管理模式等五方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秦祖泽(2003)认为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张鹏(2005)等运用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调查了北京5所高校和河北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状况,发现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严重脱节。岳晓东(2004)指出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障碍: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为此,大学生应在思维、人格、智慧三方面均有发展。在思维层面,应摆脱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在人格层面,应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在智慧层面,应培养务实求真、灵活多变的精神。成功的创新实践要求人们坚持信念但不走极端,保持自信但不狂妄自大,并处理好创新与守旧、变化与稳定、理念与实效的矛盾关系。辛雅丽(2003)则认为教学手段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陈亚丹和孙玉(2007)认为影响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分为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外在校园文化环境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不擅于利用创新条件、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缺乏毅力等。苏晓晋(2007)将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因素分为大学生内在因素和教育观念、教师、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陈德静(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构建系统化的目标体系,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开展创新实践四个方面构建多样化的实施体系,从思想、组织、制度、条件、评价五个方面构建科学化的保障体系。郑金洲(2000)则从创新性人才具有的基本特征,知识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创新思维是否等同于发散思维,创新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胡鹤玖(2003)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李越和孙枕戈(2002)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为例,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和创新环境构建两个问题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据此提出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平台和开展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等建议。沙洪成(2004)认为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培养创新型人才。王衡生(2003)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培养质量的监控,建立多元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引入淘汰制。刘国买(2009)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和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创新。蔡卡宁(2005)提出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薛振田(2004)等提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林满华(2005)等提出要培育和提高师资力量,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引进市场机制来约束、激励教师队伍。王辉(2006)则提出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估方法等措施。沙洪成(2004)指出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傅广宛(2003)认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王荣德(2002)提出,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建立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制度,贯通大学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内在功能。曹云升(2005)提出,要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创新表彰与奖励制度等。

四、简要评述

据上分析可见,现阶段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但是,其具体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较少。同时,大多数院校还停留在以数理、工程专业课本学习为主,实践经验培养甚少的阶段。关于如何改革高等教育的研究颇多,但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却步调不一。还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例如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更好地结合;如何更恰当地利用现有先进条件与培养工程人才相匹配;如何摒弃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弊端等一系列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进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何建东.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众科学,2007( 13)

[3]陈亚.论高校创新能力与创新培养,文教资料,2007(12)

[4]徐兆仁.新世纪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22-24

[5]王保江.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6]姚则东.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6,(6)

[7]朱育红.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

[8]庞永师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9]雷金屹.国外创新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10]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11]姚正海.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9)

[12]臧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7(3)

[13]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教学与管理,2001(6)

[14]彭旭,胡弼成.略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

[15]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及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2003(2)

[16]张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3).

[17]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18]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5)

[19]陈亚丹,孙玉.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1)

[20]苏晓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

[21]陈德静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江苏高教,2007(1)

[2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3]胡鹤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3(6).

[24]李越,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25]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6]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教探索,2003(1)

[27]刘国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9(7)

[28]蔡卡宁.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5(4)

[29]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3)

[30]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

[31]王辉.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2]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6-77

[33]傅广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政策环境分析[J]理论月刊,2003,(8):137-138

[34]王荣德.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5]曹云升.当前大学生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5,(7)

作者:刘雅丽

科技创新型人才现代教育论文 篇3:

营造适宜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摘要:创新型人才具有诸多超常于一般专业人员的明显特征。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本文旨在阐述通过加强校园文化中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建设,力求营造出适宜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文化环境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技创新中,尤其表现在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高校必须树立为国家发展培养最需要人才的理念。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而营造适宜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将促进创新型人才更加健康、快速、优良地成长。

一、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征

创新型人才不同于一般人才,特指不畏权威、不惧困苦、勇于开新路、敢于冒风险、有作为敢担当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征如下所示:(1)无畏的批判性精神。为了追求真理,敢于挑战前人、权威的已有成果,有质疑精神并积极吸取各方有益成分。(2)超强的革命意志。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能为成果付出无怨无悔的坚苦努力,完成艰苦卓绝的工作,尤其表现为不达目的不罢休、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3)特有的发散性思维。对于任何事物都有一颗充满好奇的求知之心,对于一个问题能产生多种解答方式,用充满奇思妙想的发散性思维去发现事物的多面性;研究事物中蕴含着的不为人知的奥秘,创造史无前例的新事物。(4)正确的学习方法。反对僵化式、背书式、固定式的传统单一应试学习法,倡导兴趣式、主动式、探寻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学习法,将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能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作用使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作用于内因而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利的外因起促进作用,不利的外因起阻碍作用。校园文化环境是影响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良好的文化环境将激发大学生将内心求新图变的欲望,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得益于人才的培养,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更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的涌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人才观,其核心都是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于谋略、一专多能的国之栋梁,这样的人才的成长成才直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人才工作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鼓励青年到群众中、社会里去大显身手、大展宏图。邓小平总结了我们党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才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培养“四有新人”,为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求中国教育界不断推进教育创新,造就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胡锦涛指出要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习近平强调,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正因为一代代领导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持续关注和积极推动,形成了各行各业中一批批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航母试航、蛟龙探海、三峡大坝、高铁飞速、北斗导航等一系列强国强军、为民服务的科技成果,在提升大国形象、增强国家实力的同时也惠及民生、造福百姓。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正是高校加快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从百年树人、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提升高校整体的设施水平、优化高校内部的育人机制、升华师生互育的精神追求,更能激发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复兴而奋进的学习热潮,促进大量创新型人才的不断出现,真正实现“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中国梦”。正如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总感叹加州理工学院特有的学术气氛对自己一生的影响,他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在这里,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充分民主,活跃异常,大家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筋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有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而且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眼界大开。”身处良好的含有创新特质的校园文化环境,个人的聪明才智、雄心胆识将会发挥到极致,最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高校更应为营造适宜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在迈步跃进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务必担负起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高校营造适宜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优良文化环境,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首先,赋予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以创新精神。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顺利开展的前提。纵观久负盛名的国内外各类著名高校,这些高校让人们能准确判断出该高校名称的依据,除校园建筑设施各具特色外,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建筑都内含特有的精神灵魂。因此,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追求技术先进、外表光鲜的表层,更应关注自身内涵的积淀,一座脱离精神支撑、价值需求的建筑,如同脱离灵魂的虚壳,毫无意义可言。当前,高校应依据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将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渗透进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中;要把大学的知识教育优势转变为文化传播优势,不仅追求“大学之道,在民明德”的普遍层面,更要寻求自身品质和特色的不断提升。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们在富含创新精神的校园物质文化基础设施中,感受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文体馆等场馆建设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体验;培养当代大学生既要拥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赤子情怀,又要具有不畏艰辛勇攀知识高峰的雄心壮志;要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紧密结合,从校园环境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感受奋进的力量。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同学校的建设需要一批批校园人积极进取,一代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勇敢拼搏。其次,强化新时期校园制度文化环境的时代要求。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保障。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周本宽直言:“要培养我们大学生乃至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全社会要形成一种相应的氛围,国家、学校要建立一种相应的机制。”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赖网络,网络已经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情感、创业等各个方面。为此,高校必须依据信息时代的变化发展的规律,合理规划、精心设计与时俱进的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加强用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首创精神,用常规的规章制度与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特殊制度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言行、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创新创业型大学生间进行良性竞争。高校必须根据时代变化的需求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反馈、监管等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人员、经费、设施等落实的保障机制,等等。高校教师应该通晓所有适宜大学生创新发展的各类规章制度,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发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课上讲解与课下交流的教育优势,运用多种渠道将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传递到学生的心里,指导他们在制度和法律的保护下大胆创新,培养他们通过校内外各种活动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下,由专业指导教师亲自帮扶,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若实验成功可进行创业尝试,将富含创新意识的构想变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成熟产品。最后,深化新时期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教育理念。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方向的指针。从新形势新任务出发,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创新的总体趋势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深化新时期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价值的实际体现是从新时期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创新教育工作的思路、内容、机制和方法,增强精神文化的时代感,使精神文化教育工作更好地为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大学生的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现阶段具有极高的现代气息,如作为旗帜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兼具历史精粹和时代力量的文化结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最具现实意义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一项内容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都将起到促进和深化的作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中形成的,二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的“生力军”,学生党员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特质,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化作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创新;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事业发展的现实实践中,逐步现实国富民强的共同夙愿;用精神的力量战胜实践中的困难,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精神的内涵,靠磨砺锻造才能、用毅力成就事业。只有“心中有国”,才能大爱无疆;只有“敢为人先”,才能大展宏图;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大学生们才能在社会转型期里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在风险和挑战中,逐步成长为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根据现代科技进步和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微博、微视频、微电影、QQ空间等多种交流平台和学生交流互动,开阔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改变不好的生活方式,教育他们摒弃不良的思想观念。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成为现代科学知识的宣传者、现代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者。同时高校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及其各类学生活动中心等思想文化阵地,更好地在学生中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积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优良学风和校风。高校通过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深化新时期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深化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高校各级党政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身先示范的原则,务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加强优秀学生的行为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活动及班团会,使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彼此影响、锻炼自身、成长成熟。

以上三个层面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又相互转换、互为补充。在这三个层面里,物质文化环境在大学文化环境系统里承担基石价值,是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前提条件;制度文化环境在大学文化环境系统中发挥保障功能,只有建立合理的制度文化环境,才能保证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精神文化环境在大学文化环境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它保证和决定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2009-11-05(7).

[2]周本宽.校长周本宽教授在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闭幕式暨获奖优秀研究生巡回演讲会启动仪式上的即兴演讲[EB/OL].西南交通大学校园网.2006-06-19.http://www.swjtu.edu.cn/news/20066/2006619115837388.htm.

[3]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平行论坛一:大学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EB/OL].江苏教育新闻网.2010-05-07.http://www.jsenews.com/site/boot/zwxz/newsmore_a2010050721547.html

[4]刘欣,陆启成.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09,(3):110-112.

作者:甘春晖,李辉

上一篇:高中语文生本化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