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统雕塑艺术论文

2022-04-20

传统艺术思维将毫无疑问地呈现出它的生命力——它是属于过去那个时代的,但同时又是属于那个令人难以料及的未来世界的。本文旨在初步揭示传统艺术思维的特性和超现代意义,以引起中外学术界对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重新反思,并给予它以新的评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传统雕塑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外传统雕塑艺术论文 篇1:

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

摘 要: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含大量的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底蕴,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学生带来诸多的良性影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教材中的知识,提升学生内化美术知识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推动学科素养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将对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展开研究。

关键词:传统艺术 美术教育 传承发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0.026

在素质教育的深化下,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逐步降低了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开始更多地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构建。而美术作为艺术类学科,对此具有针对性的作用,也因此在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要想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教师就必须保证美术教育与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吻合,积极地实施传统艺术与美术学科的结合教学。由此可见,对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传统艺术与美术教育教学结合的价值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其中涵盖的艺术文化更是数不胜数,为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力量,能够为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提供诸多的良性影响,经过分析与整合,以下将对传统艺术与美术教育教学结合的价值展开几点探究:

1.能够有效提升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美术教育模式中,教师大多将美术教材当作教学的唯一参考资料,将知识点进行提炼后按部就班的传授给学生,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氛围低沉,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教师讲授的美术知识大多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而传统艺术与美术教育的结合则能够为教育改革打开突破口,为学生引进丰富的传统美术文化资源,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对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具有较大的益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为中国传统美术文化走向世界添砖加瓦。

2.有助于激发学生保护与传承传统艺术的责任感

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地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美术特色与韵味,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曾遭遇了一定的低谷时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让部分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濒临消失。虽然在国家不断的深化改革下,这一趋势得到了一定的制止,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然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将传统艺术融入美术教育中的策略就是针对这一现状而推出的,能够直击这一问题的根本,让传统艺术成为教育的一部分,能够让我国年轻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奠定传统文化底蕴,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保护与传承传统艺术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肩负起继承与学习传统文化的使命,促使传统文化不仅仅影响着学生当下的学习与生活,在学生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艺术的具体措施

1.丰富美术教育教学素材

艺术是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教材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选材上涵盖的领域较为广泛,针对不同地区的艺术表达形式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但受地域的限制,想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中涵盖的较为丰富的艺术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应及时引入传统艺术文化素材,促使学生能够以传統艺术文化作为辅助力量学习美术教材内容,并通过对美术教材知识的学习了解丰富的传统艺术,呈现出良性的循环系统,让学生能够有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到建筑艺术类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圆点,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填充,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让传统艺术与美术教育充分融合,构建出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2.加深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了解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终将适用于生活,想要让学生做到有效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教师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的角度探究传统艺术文化,并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更为全面地了解现实生活。对此,教师应对教学形式进行一定的改进与创新,积极的带领学生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探究活动,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学习感受,让学生更为直接的观察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拓宽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为尊重中国传统艺术,逐步的实现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性。

3.引导学生发现传统艺术的魅力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联系,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以将此作为入手点,带领学生进行传统艺术文化的探究,并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能够站在更深的层次挖掘传统艺术内容,找到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到人物的刻画类美术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组年画图片,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内容,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学生的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探究思路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如:“年画中的人物神态具有怎样的特点?”“我国的年画在设计上为什么年龄较小的孩子居多?”引导学生对年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为学生讲解我国传统艺术在人物的刻画上的手法以及绘画风格上传达的思想情感,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提升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推进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的实施进程。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方法逐渐丰富,为美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其与美术学科的教学要求的高度统一原则,有效地突出传统艺术文化特征,让学生能够精准地掌握传统艺术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在对山水画进行鉴赏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进丰富的中外山水画作品素材,利用对比法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山水画的绘画在表达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性,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特点,实现传统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5.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在美术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感,应重点对学生兴趣感、认同感的培养。一个民族的发展,首先应当具有较大民族凝聚力,而凝聚力,主要从本民族人文文化认同中得以体现出。因此,教师可从学生兴趣感出发,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增进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教师可以将摄影、工艺、雕塑、糖画等,作为传统文化的选材,然后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对雕塑、工笔画等喜爱,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感,达到宣传传统文化的目的。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艺术的全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是美术教育行业的新的进步路径,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立足于学生当下的成长情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考虑,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案,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学习感受,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荒春《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22期。

[2] 李品《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有机切合”》,《考试(教研)》2013年第2期。

[3] 高钦娟《谈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学的结合策略》,《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陈湖升

中外传统雕塑艺术论文 篇2:

传统艺术思维的特性和超现代意义

传统艺术思维将毫无疑问地呈现出它的生命力——它是属于过去那个时代的,但同时又是属于那个令人难以料及的未来世界的。本文旨在初步揭示传统艺术思维的特性和超现代意义,以引起中外学术界对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重新反思,并给予它以新的评价。

一个值得引起思索的奇特现象

凡看过布留尔《原始思维》的人都会注意到,布留尔在说明原始思维的种种神秘性时,曾多次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与其他落后民族并列,认为这是“集体表象”和神秘的“互渗”在发生着作用。(注1)的确,由于中国文化内所固有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影响,使得我们传统思维的各个方面都深印着原始思维的痕迹。而且,长期来这些“传统”始终存在,即使在今日也仍会常常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某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有关。在因果联系中,被感知的现实世界与那个冥冥中的神秘世界虽没有可见的联系,但神秘力量却总是“因”的诱发因素,同时又是“果”的必然前提;总是影响着、左右着人的思维去向。神秘力量显然是超空间的,它来自某个不可企及的地方,向四面辐射、扩散,充塞着整个宇宙,于是,它就与现实界发生了神秘的“互渗”。然而,还有一个更令人吃惊的现象,亦即许多人都已看到的现代科学的发展逻辑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几乎是大体吻合的。不只粗线条的思维推理有着某种暗合的同一性,即便是结果也往往相同,或者可以互相验证。对国内读者来说,目前见到的最有代表性和带有普遍意义的书,便是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也就是编译后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在它那里,中国人的《易经》、道家、禅宗、印度的佛教,以至于宋明理学等,与现代物理学的动态结构、对称模式都有着某种不可思议的同构性。由于作者比较熟悉现代科学,他借公式、原理、模式与中国神秘主义进行比较,也就更具说服力和可信性。那么究竟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它究竟更接近原始思维还是更接近现代人的科学思维呢?

我觉得,如果站在人类文化的全背景下进行纵横交叉的思考的话,我们将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思维恰恰是一种介于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之间的思维。而就这一奇特现象而言,更为典型的当属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这是因为,一则中国传统的一般思维与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间没有明显的大鸿沟,两者的区别仅仅只是一步之差。例如,站在纯哲学的立场看,老庄、释学和宋明理学都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们都各自有自己的本体及其方法论。而一旦站在艺术的角度看,老庄和禅宗等又都成了典型的艺术论、审美论。事实上中国古代文论、诗论、画论、书法论都与道与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意象和意境本身都分别源自于道家和佛家(注2)。因此,只要换一个角度,或将对人生的态度稍稍转向审美的态度,中国的哲学就很容易地转化为了艺术学。其二,艺术思维比起一般的思维自然更具艺术性和情感性,它不但是审美的思维,而且其本身的超越性也更强,加之中国传统艺术及其思维十分重视生命感,整个生命的动态变化又是“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强调冥思,“以气为主”,以自我感觉为依据,可以下通万世,上达千古,富于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结果是,传统艺术思维比传统哲学更能向内向下解决“人”的问题,向外向上合于“天”的意向。中国文化中,无上帝概念,无统一的宗教,但自有可容纳一切事物的“天”,有比较平缓的宗教式的道德情感。中国人的这种思想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就犹为奇特,它是无系统的,但也是无穷尽的,它是无结构的,但却可以统摄众生。这种艺术重抽象的生命表现,重情感的自然流露,又始终挚著地追求着“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哲学,所以它是一种更能与原始思维合拍,同时也更能超越现代思维的思维。那么为什么外国学者看重的是中国一般的传统思维,而不是传统艺术思维呢?我认为:一是西方学者对我们的传统艺术思维知之甚少,二是我们自己的重视也相当不够。既没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认真加以整理,更没有想到它是否还有生命力,还有某种哲学意义上的“实用性”。

传统艺术思维的特性

拿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与其它思维形式(包括西方的艺术思维)相比较,我们说中国的传统艺术思维的特点是,以冥思为中介的圆形的循环流动。从现象上看,终点即是起点,但实则这仅是现象的近似和复位。终点回到的地方仅仅是起点的平面位置,它自身的实际位置已远高于起点。从立体的观点看,终点是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注3)的层次。虽说一开始是“虚静”,经过构思、创作,专一的“神游”,结束时又回复到“静观”,回复到心如镜台的大清明境界;但开始时是“收视反听,耽思傍讯”之“静”,而到了结束时,已是“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注4)。人的虚静之意与大自然的生命合为一体,也即庄子所称:“虚无恬淡,乃合天德”。然而就中国传统艺术思维本身而论,它又具有以下这些特性:

其一,十分重视浑然一体的两分法,最根本的两分就是阴阳。亦即《易·系辞》所言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开合、流转构成了整个世界,再加上“气”,这就产生了生命。中国人的宇宙观离不开阴阳变化,如,一年四季、阴晴风雨、男女牝牡、南北东西、太阳和月亮、魂与魄、黑与白、上与下、左与右等等。在传统艺术思维中,整体性观念始终贯穿其中,而两分的阴阳又随时可以变化、再生、更新。表现在艺术理论中,如优美、壮美等范畴的运用,在创作中阴柔美、阳刚美互相结合。如苏轼的《前赤壁赋》,时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而洞箫声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时而又触景生情,唱出了人生的短暂和自身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阴阳变化使文章迭起波澜,变化无穷,于是艺术的魅力也闪烁其间。这种阴阳两分结合为用的观念,在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中,成了审美心理的态势。

其二,模糊而笼统。中国传统艺术思维自身就具有一种能介入现代理论范畴的模糊美。首先,在我们的语言文字内向来就没有用一个规范化的词条来陈述一个确定概念的现象,所以也就缺乏定义性的原则、原理。其次,中国人习惯于寻根探源,然而这一根、这一源又是极模糊的,凡大意如此就行。这种概念上的不确定性,一经进入艺术思维就成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模糊美。如讲究神韵、飘逸、超拔、空旷、高远、虚清等等,艺术上一再强调所谓“气韵生动”,但究竟何种境界为“气韵生动”,却是说不明,道不尽,无法表达清的。而上乘之品“形须神而立”(《抱朴子·至理》),妙就妙在“似与不似间”,故而要解释的话也只能用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来概括。诗、画、书法艺术都是偏于抽象的,如果把什么都说清了,讲明了,就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而言,也就没有韵味,失去了价值,再好的艺术家亦无非是一个“匠”而已。所谓“妙在能会,神在能离”(注5)等等,追求的都是一种格调清高,模糊而笼统的美。

其三,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这里所指的“自我中心主义”同现代西方艺术理论中的自我中心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自我”是相对“非我”、“非人”而言,所谓自我中心也就是指以人类群体为中心,是一种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中国的“天人合一”说表明,在传统思维中我们的人与自然、我与非我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

中国思想和中国艺术历来都重视人的生活、人的情感,没有上帝这个背景。最高权力和意志的代表是帝王,是一个品位至高无上的“人”。以帝王为中心,当然也就是以人为中心。如此,孔子大讲仁者“爱人”,墨子专持“兼爱”说,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倡导“制民之产”,主张“性善论”。在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中,这一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带有鲜明的伦理色彩,如《乐记》中就有:“乐者,通伦理者”,“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乐记·乐本》);而另一方面,在中国艺术中,人与自然又是合一的、相通的,所以思维的逻辑便是艺术品应合于自然之妙,而不能损其天趣。所谓“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注6),物我合一的结果,使“移情”、“通感”等成为理所当然之事,作为一种手法,它们无疑要比西方更早,也更能为中国人所接受。主、客双方在作品中和欣赏中常常可以互换,此所谓“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者,全存于使人易忘物我之关系也”(注7)。

其四,参与时间意识的原始的四维空间观。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建树不朽之丰功,名闻全球,家喻户晓。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于时空的重新描述,亦即提出了加上时间观念的四维空间。相对物理学的一个普遍原理是,时空不能分开谈,只有两者的统一,才具有意义和实在性。然而,这种四维的空间观念在中国传统艺术思维内早就存在,只是它并非科学的、有意识的、明确的,而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模糊的而已。我们当然不能说爱因斯坦的发现源于中国,或是因看到了中国人的艺术思维而得到了启发,但中国人历来注重生命的延续,看重传种接代,就其思维的逻辑而言,本身就蕴蓄着一种永恒的时间意识,这种时间意识反映在艺术思维中,就是中国艺术的“表现力”,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的时间节奏。当这种时间节奏与整个空间合为一体时,艺术生命也便跃动其间了。中国传统艺术思维内没有几何立体观念,也缺乏明显的长、高、宽意识,因此对于三维空间的“维”、“度”的界定本来就是相当模糊的。但一当时间与整个三维空间合在一起时,我们便能立时体会到长、高、宽的存在,所以宗先生说:

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概念。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他的生活是从容的,是有节奏的。对于他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注8)

正因为这样,我们也就有了“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王维)、“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橹前”(米芾)等时空合一的艺术作品。中国艺术讲究空灵,照我理解,所谓“空”,只是一个表面的空间、虚化了的空间;“灵”才是时空浑然的生命实体。因此,讲空灵必须讲虚空,一虚一实,一空一灵,才能唱出个中三昧,感应“高远”、“深远”、“平远”之妙。而这灵,又非来自神的世界的灵,那是自然界浩然之气生成之灵,灵动就是心在时空一体的大千世界中的流变。因而它既是神秘化的又是世俗化的,既是在虚空中流动不息的,又是参与了时间意识在内的。如此,静、虚、空、无也都成了动、实、满、有的沃土。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静、虚、空、无,灵才能得以不断翻新、变幻莫测,从有限中见到无限,从而由“悟道”至“得道”,一如苏轼说的那样,“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由于中国传统艺术思维具有这些有别于其他思维的特性,所以它才会出现下能维系原始思维,上可达于现代科学思维的奇特现象。传统艺术思维中浑然一体的两分法,使中国人因重视辩证逻辑而忽视形式逻辑,这正是原始思维的特征之一。看重感应、类推、“互渗”,相信回环往复、因果报应;这中间神秘的灵动也十分自然地在起着积极作用。传统艺术思维中的模糊而笼统的特点,又必然地导向中国艺术缺乏知性和分析性,而偏重于审美和悟性。特别是上述种种特点一经与“人本化了的自我中心主义”相结合,就更易使人感到与原始思维十分合拍了。

传统艺术思维所深蕴着的超越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的这些特性,十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艺术家的感知形式。就思维的范畴而论,它既能维系原始思维,又能接近现代科学思维,具有中介性。这是一种具有某种超时代的特殊意义的超越。它不仅联结着今人的艺术思维,而且也能成为未来时代的普遍思维的参照。

从今天国内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艺术思维的一般轨迹看,从文学创作到绘画雕塑,从音乐作品到综合性的影视艺术,几乎各种门类的“新潮”艺术,在强调“自我”意识、强调主体性、强调“模糊集合的原概念”的同时,都非常注重老庄思想、传统的艺术精神,如复归于朴、“气韵生动”、“虚静”、“道冲”等传统的艺术精髓。在追求那种新的淡远、古朴、朦胧的艺术意境,在悟到无声胜有声、空白有灵动、弦外之音妙的体会中,人们发现了中国传统的庄、禅哲理竟能沟通二十世纪西方的各种新流派,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符号论美学、心理分析派、现象学、阐释学、存在主义等,与庄的“自由”和释的“解脱”都能在主体论、本体论上进行十分融洽的对话。似乎许多现代理论,包括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抽象原理也都在主动和中国传统艺术及其思维联姻。于是,在开放性思想的催促下,一股有更多参照系参与的综合性研习风潮,便在不知不觉中使传统艺术思维得到了新生。

然而。传统艺术思维的超时代性,并非就此而已,它的潜力要大得多,其意义也要深远得多。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在今日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传统艺术思维能经过改造、溶合后为艺术创作所再用,而至使中国的新艺术仍然留有秾馨的民族风味。

今天,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迫使人类必须考虑新的力量对比和各个方面的均势,最重要的将是维持某种相对稳定的平衡态势。这个平衡概念将涉及人类一切的现行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各种现代化、超现代化标准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从地球自身的能量、寿运,到全人类的生死存亡;……但是,在尚未出现新的世界性平衡之前,首先要得到心灵上的平衡。活在未来世纪里的人们一定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所有的全球性骚动:战争、破坏、浪费、无穷尽的刺激,其结果只是人类自己在逐步消灭自己。自然界原有的摧毁力,洪水、地震、飓风、火灾、大气层的变异,来自星空的各种难以预料的袭击等等,就已足够人类忙于应付的了,如果再人为地作践自己,那无疑与疯子一般。因此,现代人要尽快超越自身,包括尽快超越“现代主义”,使世界保持一种静动相宜、时空统一、对立面经常可以消解、高技术与高情感能相容的稳定的局面。要创造出新的平衡,跃过“现代化”的表层去探求新的“本质”,那就势必要改变现在的思维方式。而到了那时,人们会发现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及其特性,恰恰在相当多的方面是可以为人类的新思维提供经验的。传统艺术思维中的静的观照、充满智慧的冥思,浑然一体的两分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人类理性的自觉,自觉地改善各种紧张的人际关系、伦理关系、性关系,自觉地抑束人的贪得无厌的欲念,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和谐,以达到现代化后的变化着的客观环境与主观能力、主观创造的统一。

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中的许多基本因素也是与之相适应的。不仅在思维本质上可找到相同点,甚至,现代数、理学科之困厄可以在传统艺术思维中找到启迪。传统艺术思维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供现代和后现代科学思维作参考的:

〈1〉超念的辩证统一律。传统艺术思维中的超念性来自原始的神秘意识,但这种艺术的超念,如美的自由的联想,诗一般的顿悟、音乐似的节奏(时间),却能使人联想到科技上的遥感、遥控。特别应当看到,走向未来的新的遥感、遥控系统的设计者,已不是今天纯科学思维或商业活动中的产物,而是自觉带有审美要求和更多趣味性念头的创造者。这样,由于不仅满足了人的创造欲望,而且也满足了人对美的追求,这种思维无疑能更激活科学工作者的热情、潜力和想象力。传统艺术思维的辩证统一律中包含着明显的笼统性和丰富的模糊美,它强调生命的律动,也注重生命的复合。如此,整体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生命从一开始起直至终了都呈现为一连串美的“舞蹈”。这两点也正是现代科学已经认可的规律。苏联著名物理学家亚历山大罗夫宣称:“美学标准在多数情况下能证明已取得的科学进步的其他一切严肃的客观标准。”(注9)并且,人所周知,科学上的真理起初都萌动于一些非常美的、模糊而又笼统的形式中。今天,量子力学从根本上否定了关于可分物体的观念,现又出现了新的研究课题——量子色层动力学。一些科学家已经指出,人不应只是一个“观察者”,还应成为一个“参与者”。约翰·威勒认为:“关于量子原理没有比这更加重要了,它推翻了关于世界可以‘座落在外’的概念”,而是人“必须进去”,“从某种特殊的意义上讲,宇宙就是自己的参与者”(注10)。因此,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统一体,在最精深的科学实验中,人必须象演员似地“进去”,变成一个“角色”。主体可以成为客体,客体也可以转化为主体,这与传统艺术思维中的“和”的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到了物即我,我即物的境界,也就达到了大“和”。另外,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中的超念性也将给现代科学思维以种种启示。艺术超念的最大特点是相通。这种相通当然具有浓厚的神秘色泽。但有趣的是,物理学家从科学实验中得出的关于时空、粒子的稳定性、场方程等,也常常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超念性可以使人的思维超越事物的对立面,如美丑、胜负、先后等,在传统艺术中都反映为同一整体的不同方面,在现代科学中,力和物体,长、高、宽等,也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粒子一如阴阳一样,是可分的,又是不可分的。

〈2〉匀称的原则。中国传统艺术思维很讲究“象”的匀称,从直觉到表象,再到完成思维的全过程,都深蕴着一种无意识地对匀称美的求索。如,旧体诗里的对仗、平仄、粘对、起承转合;写文章要文情并茂、心物相融;中国画、中国书法中的布局开阖、骨法用笔,所谓“不质不形”、“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注11)、“变异合理”、“无墨求染”等等,这些都与现代科学中的一般观念是相吻合的。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具有相当的“完美”性和匀称结构,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方程是以对称和美为基本出发点的,琴弦的和谐使艾勒进一步阐释了振动理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迪拉克在《电子和真空》一书认为:“当一位物理学家立足于美的特征时,他就会得到‘指导行动的有力方法’”(注12)。被称为“科学实验世界中的最伟大的艺术家”的美国人米切尔森也认为:“科学家在具有分析头脑的同时,还应具有艺术家的美感”(注13)。又如,每一类粒子都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电荷、荷电粒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相等,每一种原子和强子都是一匀称的合成体、夸克本身具有对称性等等。而凡此种种的异质同构又都可以在“八卦图”一类具有匀称特征的思维方式上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原因。柏拉图的一句名言,又正好为此作了佐证:“不漂亮的方程是不正确的。”

〈3〉朦胧的守恒逻辑。现代科学的基本观念是建筑在理性的守恒逻辑之上的,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时空守恒等等。守恒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是“不变”,抑或也可以说是一种寓万变于“不变”之中的“变”。这与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万变不离其宗也相一致。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生命是永恒的,一个生命的死亡,只不过是另一个生命开始的信号。所谓“生生之为易”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在艺术创作中,中国艺术家非常注重这一时间性的延续,把生命的勃勃生机、生命的流动看作神韵、意韵之根本,而不重生命的形的表现。所以,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是一种永恒的内在生命,而不是生命的外在形态。唯内在生命是长存的、永恒的。所以艺术家应抓住这一最根本的东西加以发挥和创造,这才是领悟了“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的要旨。

〈4〉圆形的动态把握。“圆形的”,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传统艺术思维形式从直觉起到境界止,正好是一个圆式的更高层次的循环。另一是指传统艺术思维的起点是源于古代的宇宙论的,即把整个世界都要看作是生命体大化流行的历程。中国传统艺术当然是动态的,但它是在圆式思维中的变动,而非直线的、方程式的、公式化的,可解的。再则,中国艺术所体现的动感不是机械运动,乃是一种以自我之心为内核的非常自由、若飘若浮般的流动,这与西人的动感和对动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是在圆式思维中的变动,所以才能感应这圆中的万事万物,所有的艺术也都有了共同的规律,也才有了“天人合一”、“物我同体”之说。

现代生活、未来世界,将是由高技术、高能量来创造的,充满着诗情面意、富有艺术情趣的生活。为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这样说,当人类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变得更文明、更先进时,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也必将作为未来人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而重放光采,显示其强盛的穿透力和生命力。

传统艺术思维的出路

我们说传统艺术思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超现代意义,并不等于说传统艺术思维是一种最合理、最优越的思维;更不是说它在今天就能直接转化为中国人的一般思维,或成为中国人一般思维的参照系。相反,由于传统艺术思维自身的局限,它的主要功能还只能是给现代中国新艺术思维作参考,以逐步丰富中国人的现代艺术思维和现代艺术情趣,促进新艺术的发展。

但是传统艺术思维具有某种超现代意义。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超现代性,并由此而成未来科学思维的重要参照系,则还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传统艺术思维本身需要改进,需要有一个主动向现代科学思维靠拢的过程。保留并发扬其合乎科学思维、未来人思维的先进面,剔除其封建惰性、过分神秘的落后面。二是必须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文化教育落后的状况。只有使知识的增长与物质财富的增长成为同步,人的素养、质量才能普遍提高,也只有全社会都来重视知识,真正热爱知识,把求知看作是人生的一种需要,广大民众才可能在充分了解了自己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思维的基础上去创造出新的文化、新的思维形式。换言之,只有到了文明相当发达的时候,传统艺术思维的超越性才有可能充分得到显示。

今天,新一代的艺术家们在接受西方新思潮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发现了它的价值和精英,我们完全有条件在边利用边批判的过程中,储存这一艺术思维的主要精神要义。

(注1)〔法〕列维一布留尔著《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版。

(注2) 见拙作:《也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表现与再现》,《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

(注3)〔宋〕程颢:《秋日偶成二首》。

(注4)〔魏晋〕陆机:《文赋》。

(注5)〔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卷二。

(注6)〔唐〕张彦远语,见《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注7)〔清〕王国维:《静庵文集·红楼梦评论》。

(注8)宗白华:《美学散步》,第89页。

(注9)(注12)(注13)参见〔苏〕苏霍金著:《艺术与科学》第179页,第183页,第18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版。

(注10)参见《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第113—114页。

(注11)〔五代〕荆浩:《笔法记》。

作者:金丹元

中外传统雕塑艺术论文 篇3:

银杏文化艺术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阐述中外银杏文化艺术的内涵、主要领域、展现手段的历史和现代的发展状况,指出我国银杏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银杏文化艺术;传统;现代;发展变化

银杏文化艺术是森林文化艺术的一种,而森林文化艺术是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艺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艺术,是人、自然、环境、社会整合的理论、方法及其艺术表现;森林文化艺术主要是关于人与森林關系的文化见识、由森林产生美的感受及其艺术形式;而银杏文化艺术则是数百种树木中最具文化艺术魅力的一种。

1 银杏文化艺术内涵不断丰富

银杏文化艺术主要是指我国历史与现代关于银杏栽培与生态环境美化、民间传说、诗词歌赋、绘画、饮食、医药保健、工业设计和数字媒体等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和艺术表现。

我国传统的银杏文化艺术千百年来主要体现为民间银杏寓意神话传说、银杏文学艺术、银杏的食用与中医文化艺术、银杏的庭院种植美化与家具文化艺术等。银杏树寓意健康、长寿、和平、希望和活力,也象征着友谊和爱情,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银杏的诗词歌赋、绘画及其他艺术创作,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银杏文化艺术的内涵更加深化、更加丰富。我国现发展有银杏栽培与生态环境美化文化艺术、银杏旅游文化艺术、银杏医疗保健文化艺术、银杏工业与设计文化艺术、银杏数字艺术等。银杏树树形优美,叶形美、色彩美,可美化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极为理想的庭院、住宅小区、行道和公园绿化树种,可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具有旅游文化艺术价值。我国有银杏饮食与医药文化,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等有明显的疗效,银杏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护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和增强记忆能力等功效,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文化艺术价值。银杏还是珍贵的用材树种,结构细、质轻软,富有弹性,易加工,有光泽,不易开裂,为优良木材,可供建筑、家具、室内装饰和雕刻等使用,具有极高的工业与设计文化艺术价值。当前还有运用数字艺术手段宣传银杏产生的银杏动画、互动、摄影与新媒体艺术展厅,具有现代数字文化艺术价值,还可培养青少年热爱大自然、热爱林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提升其艺术修养,具有森林文化艺术科普教育价值。

2 银杏文化艺术领域不断拓展

2.1 传统银杏民间故事较为丰富

我国许多地方的居民对森林与树木都有崇高的敬意和信仰。银杏是著名的“长寿树”,鉴于挂果多的生物特性,银杏还体现着求子、求寿、求福的美好愿望。人们常常在古老的银杏树下焚香祈福,逢年过节也会在银杏树上贴上喜钱、福字或红纸,以表达对富贵吉祥的向往。银杏在一些地区的婚丧民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结婚时,女方在出嫁时会挑选银杏送给男方,代表着希望在男方家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美好愿望。还一些地区会将死者安葬在银杏树下,让银杏树守护死者的灵魂,认为死者也能帮助照看银杏树,保佑家人健康长寿。在日本,银杏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它被当作希望的象征。如广岛爆炸事件中幸存下来的银杏树,被日本人民视为“希望的承载者”。再如韩国首尔以东的杨平郡古刹龙门寺(Yongmunsa Temple)便是著名的银杏观赏景点,这个寺庙距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位于龙门山麓,寺庙院内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被种植在一条湍急的山涧上方的宽阔基座上,这棵树龄1 100多年的银杏每年都会吸引全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观赏。关于这棵银杏树,在韩国有两个传说,一种说法是它是从锡拉王朝佛教僧侣?isang的杖上长出来的,另一个传说是它是庆尚王子因为悲叹自己国家的衰落而种植的。这两种说法是否属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棵大树对龙门寺及其僧侣有深刻的意义,对韩国民众有特殊的意义,每年金秋时节都会有很多韩国市民来到这里为子女祈福。

2.2 传统银杏诗歌弥足珍贵

银杏文化艺术包括银杏儿歌、银杏诗词、银杏楹联、银杏辞赋、银杏散文等,中西方都有关于银杏的诗词歌赋。如唐代王维《辋川二十泳.文杏馆》中的“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宋代欧阳修《鸭脚》中的“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中的“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等。在国外,1815年,德国伟大诗人歌德以银杏叶为题,写出了美好的爱情诗,歌德把他对玛丽安·冯·威勒默的爱比作两片相连的银杏叶子。1930年,伊芙·梅里亚姆(Merriam)在其所作的《明喻:柳树与银杏》中表明,她偏爱柳树的美丽,但更喜爱银杏树不同寻常的自然属性,鉴于银杏树有雌雄异株的特性,她亮出了自己对银杏树的爱:“银杏像一头老公牛一样坚韧……就像一个城市的孩子,它在街上长大……但我的心却爱上了银杏。”

2.3 现代银杏文学艺术领域不断拓展

郭沫若的《银杏》是一篇寄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散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其酷爱银杏的感情。文中这样说银杏:“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郭沫若通过《银杏》歌颂和赞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学艺术家也对银杏进行了传统文化创作,如江西余干雷银喜创作的儿歌《银杏树》、湖南炎陵参创作的《银杏歌》、江苏南京谷万祥创作的《开口就唱银杏歌》《银杏树功劳大》等。现代的银杏诗词,有河北唐山冯贵明写的《银杏树礼赞》、广东惠州吴海燕写的《咏古银杏》、黑龙江黑河李雨欣写的《春夏秋冬日银杏》等。2016年以来,我国银杏专家曹福亮院士先后出版了专著《银杏》《银杏文化大观》和科普读物《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等书籍,这是现代关于银杏文化的重要文献,其系统地对银杏文化进行研究,制作科普儿童动画,促使银杏文化及艺术更上一层楼。

2.4 现代银杏文化艺术旅游不断发展

我国现有许多以银杏为主题的古银杏森林公园或银杏农业园,如江苏泰兴古银杏森林公园、云南腾冲“银杏村”、湖北安陆古银杏森林公园、港上银杏博览园。也有以银杏为亮点吸引游客的著名景区,如徐州市邳州铁富镇姚庄村的一条美丽的银杏大道,被誉为最美“银杏时光隧道”,还有南京中山陵石象路银杏大道、扬州江都水利枢纽银杏大道、苏州道前街银杏大道等。以银杏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多依靠树形好、叶形美的银杏树或者古银杏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如今与银杏有关的周边配套设施和IP形象打造、衍生项目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商业空间、文化演艺、品牌推广都得到了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1]。

2.5 現代银杏设计艺术不断提升

我国有很多与银杏相关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和雕塑设计等。银杏是我国不少城市的市树,是种植率最高的行道树之一,也是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树种。银杏能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它真实、淡然、从容,拥有傲然正气。从形上看,银杏挺拔伟岸,庄重挺拔,给人以雄俊、华贵、典雅之感。从色上看,银杏的树皮呈灰白色,树皮纹路较深,树叶夏春葱绿,秋冬金黄,华贵典雅。秋季落叶似暖阳一般,令人感到温暖惬意。银杏如独植,能点缀环境,营造视觉中心,群植又好似金色的海,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银杏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最为多见,如成都青羊宫内的标志性建筑八卦亭被银杏树环绕,银杏的金黄与暖阳下的建筑相呼应,以自然衬托出建筑的富丽堂皇,银杏在此处的运用不仅营造了优美的视觉效果,还凸显出了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银杏独特的扇形叶引发世人瞩目,在平面设计上也有许多应用,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和组织等都把银杏叶作为自己的代表形象,如浙江林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科学院大楼入口也有银杏叶以及银杏种子的标识,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科学系的标志也包含了银杏叶的形象。在商业方面,澳大利亚墨尔本有银杏咖啡店,世界各地也有别致的银杏温泉和银杏餐厅,它们的宣传广告上都有银杏叶的图形。在西方,品牌营销师和品牌设计师都认为银杏叶的形象非常优雅,既现代又永恒,既有异国情调又能让人产生熟悉的感觉。

2.6 现代银杏文化艺术展会活动不断扩大

近年来,为了推动银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江苏邳州、浙江长兴、广东南雄和山东郯城等地都举办了以银杏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开展银杏文化节、推介会、银杏摄影、绘画和文艺表演等。如泰兴市是长寿老人的集中地,泰兴有俗语“宅中有银杏,健康一百岁”,当地很多老人有种银杏、赏银杏、食银杏的习惯,泰兴市举办了“百名寿星话银杏”活动[2];2019年邳州市铁富镇举办了银杏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银杏文化旅游节掠影活动,吸引了数万中外来宾和当地民众参加;为了弘扬银杏文化,开发银杏资源,加强科技交流,打造著名品牌,合力推动银杏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标准引领发展,品牌创造未来”为主题的2018年第六届中国邳州银杏节暨第二届国际银杏峰会在邳州开幕,这次活动发布了中国最美银杏文化小镇评选结果和全国银杏艺术设计大赛评选结果。

3 银杏文化艺术手段现代多样化

传统的银杏文化艺术主要通过纸张、银杏实物展现,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展现手段,银杏文化主要通过数字艺术手段展现。数字化艺术包括摄影、摄像、动画和互动等。数字化的优势是可以运用夸张、虚拟、魔幻等手段进行展示,突出银杏枝叶茂盛生长的美,重现绚丽的现实甚至超越现实。银杏要长成一棵观赏性强的参天大树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而用数字化手段可以在短短一分钟内展现出银杏的成长过程。用数字化的形式展现银杏的美,可以更好、更直观地传达银杏的意境,展现银杏的脉络,展示出银杏汁液的流动、银杏果里的层层内核,展现出树根、树枝、树叶和白果生长发育的过程。科普知识往往较为枯燥,复杂深奥,学术性的解说较难让大众理解,难以引起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而科普动画片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娱乐表达方式,老幼皆宜,可用动画的形式把枯燥、深奥的银杏科普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也可用扣人心弦的传说故事将其展示出来,让人们能很快接受并记住。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MG动画在针对银杏文化的科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能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高科技表达手段都给银杏文化艺术的展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4 结语

我国传统的银杏文化艺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现代银杏文化艺术在不断拓展,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其展现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银杏文化艺术,要深化对银杏文化艺术的研究,深入挖掘我国千百年来银杏传统文化及艺术表现,吸收国外银杏文化艺术合理的内容,建立与完善银杏文化艺术理论体系,让其为我国银杏文化艺术的实践服务。运用银杏文化艺术美化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开发有银杏资源或银杏故事的旅游文化景区,提高项目设计的文化艺术水平,增强其新颖性、艺术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打造银杏文化艺术品牌及拳头产品,进一步加大对银杏产品的深度开发力度,制作银杏相关科普书籍、动画等,使银杏动画IP形象深入人心,从而打造包括图书、玩具、电子游戏、纪念品、服饰和海报等在内的衍生产品,大大提升其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银杏科普与艺术教育发展,加深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银杏文化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研究兴趣,增强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政府扶持、鼓励、组织林业及银杏专业人才与文化、旅游、艺术人才融合打造生态及银杏文化艺术品牌,整合产业资源,提升我国银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银杏文化艺术品牌的国际形象。积极举办银杏文化艺术展会、比赛等活动,开展银杏摄影与摄像、动画、平面设计、文创产品、旅游景区设计方案、雕塑、互动设计和绘画等比赛,还可在重点地区建造银杏博物馆等。

参考文献:

[1] 李屹.基于IP理念的银杏小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9(17):185-188.

[2] 曹福亮.银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105.

作者简介:贾文婷(1989—),女,山西忻州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林业动画数字艺术。

作者:贾文婷

上一篇:电力规划思考分析论文下一篇:物理学习思维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