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论文

2022-04-3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逐步重视对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化的传媒技术迅速崛起,这也是时代发展的新兴产物,和传统艺术相比较,由于数字化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和多元性特点,因此具备更加广泛的推广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新的服务性体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论文 篇1:

论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美学突破

【摘要】当前时期,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传统艺术由于形式较为单调,且传播方式较为传统,再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方面的需要;而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着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艺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加强了艺术形式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丰富了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为我国艺术领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美学突破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艺术;美学突破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概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概念

通常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是数字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对光信号、声音信号等方面进行编辑处理,之后再将其转换为数字信息进行储存管理;同时,相关人员还可以将文字、语言等形式的信息向数字形式进行转化,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管理的便利性;而数字化媒体艺术主要是将数字化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在丰富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创作数字化艺术作品,并为人们提供更加新颖的视觉感受与审美体验,为传统艺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此外,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于发展,还能够对传统艺术美学进行突破,对部分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进行有效转变,以此来推动艺术领域整体健康稳定的运转与发展下去[1]。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为艺术领域整体的进步提供充分基础与保障,其中,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分别是:

1.与视听等感官相结合

将传统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相比发现,传统艺术的画面主要以静态形式为主,而数字媒体艺术则包含色彩、光影、构图、时间及空间等元素,并不会局限于某一点位,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移动位置,且运动的速度不定,由此而展现出了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美感。

2.以现代先进科技为基础

同时,数字媒体艺术在应用及发展时,对现代先进科技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当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得到一定的进步时,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进步同样提供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3D、VR等技术属于极为常见的几类技术,并与数字媒体艺术进行了有效地融合,借助3D技术的应用,能够令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艺术作品的景物与气氛,而通过应用VR技术,可以促使观众更加深入的融入艺术作品中,进一步促进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进步与发展。

3.缺乏足够的完整性

众所周知,当某一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自身意图主要是通过创作人员所赋予,并根据创作人员自身的思维特点、行为模式等方面对艺术作品的长度等方面进行管控,由此而对作品自身及传统艺术整体领域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于发展,当艺术作品在创作及播放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思维模式与喜好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评论修改,导致这些作品没有进行终结处理,缺乏足够的完整性,在另一方面能够对观众审美及创作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有效满足,为现代艺术领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优势

同时,借助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当数字媒体艺术在创作及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便利,再加之计算机、网络信息等现代技术与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数字媒体艺术同样能够对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于行为模式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为现代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虚拟、综合性方面的优势

研究表明,当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借助数字化技術的应用,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模拟还原,同时提升作品视觉、听觉方面的效果,强化提高作品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出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优势;同时,由于传统艺术作品在创作时技术水平较低,且缺乏丰富的表现形式,导致作品自身质量与精度较低,而通过加强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能够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丰富完善,并加强艺术性与数字化之间的充分结合,保障艺术作品整体的质量与精度,由此而体现出数字媒体艺术的综合性优势。

(二)高效、交互方面的优势

由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是数字化技术,该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快速有效的将信息传递至接收方,且操作简便,应用于数字媒体艺术中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室,还能够减少手工操作的数量,以此来降低创作人员自身的工作强度与压力,为作品自身内容进行丰富完善,从而促进现代数字媒体艺术整体的健康发展。

此外,由于数字化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快速有效进行信息传递工作,而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创作人员可以借助该技术,促进艺术之间交流沟通水平的提高,并加强作品内容与空间等方面的交互,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出艺术资源自身价值,为数字媒体艺术及行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美学突破

在现代社会运转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多媒体等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且深入的应用,并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艺术由于其技术水平及视听感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满足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而数字媒体艺术主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其技术水平较高,且符合现代人们日常行为及思维方面的模式,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直观且丰富的视听体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由此而实现了传统艺术美学的突破[3]。

(一)满足社会大众艺术审美的体验

经过对大量传统艺术的调查发现,由于传统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创作人员自身技术与文化水平较高,由此导致作品自身水平较高,与社会生活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普通人群无法有效感受作品内容及氛围;而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艺术作品的水平与高度,促使普通人群可以充分了解作品内涵,极大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相当一部分艺术作品是有普通人群所创作,贴近实际生活,对社会大众艺术审美需求提供了极大的满足,为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传统艺术审美逻辑进行突破

通常情况下,当传统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人员将自身的思维融入其中,而人们则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逻辑对作品进行了解,明确作者自身的情感等;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加强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及发展,相关人员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主要运用非逻辑性思维,且作品内部的表达方法与素材数量与类型较多,在对这些作品进行欣赏时,凭借传统审美逻辑无法充分体会作品内容与含义,由此而体现出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审美逻辑的突破。

(三)为人们带来超现实的艺术体验

研究表明,当传统艺术作品在进行创作时,由于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创作材料、设备、方式及灵感等方面都需要以现实事物为基础,由此导致艺术作品自身有着较强的局限性,当人们在观看作品时,缺乏足够的新鲜感,由此而影响着传统艺术的进步与发展;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创作时,相关人员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描绘出一些新颖、超现实的作品,为观众人群提供充分的视听体验,进一步提高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水平。

(四)提升艺术审美体验的开放性

除了以上内容之外,當传统艺术作品在设计创作时,其工作内容及流程等方面大多是由创作人员独立完成,相关作品具备较强的完整性,观众人群无法有效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领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为此,相关单位及人员可以加强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通过加强与观众的交流,明确艺术作品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对其进行及时修改与完善,有效提升艺术审美体验的开放性,在满足社会大众审美需要的同时,促进艺术作品自身的健康发展[4]。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日常生活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进步,物质方面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由此而对精神追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统艺术技术水平等因素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了解应用,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加强数字媒体艺术自身交互性、虚拟性、综合性及高效性等优势的发挥,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发展需求,并对传统艺术美学进行突破,推动我国现代艺术领域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丹.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表现与应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08):185.

[2]王余烈,熊倪.数字媒体艺术中再现性时间艺术的研究体现[J].中国文艺家,2019,(09):289-289.

[3]李晓.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表现与应用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1):118-119.

[4]杨舒文.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价值研究和省思[J].四川戏剧,2020,(02):12-15.

作者简介:

彭宏芬,女,汉族,湖南郴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视觉艺术策划。

作者:彭宏芬 张文雅

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论文 篇2:

简析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美学突破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逐步重视对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化的传媒技术迅速崛起,这也是时代发展的新兴产物,和传统艺术相比较,由于数字化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和多元性特点,因此具备更加广泛的推广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新的服务性体验。随着数字媒体的引进,推动了艺术表达方式的新发展,也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发展,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艺术美学产生冲击和影响,本文主要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及概念入手,对其和传统艺术每月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艺术;美学突破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推广,数字技术开始和艺术融合和接轨,逐步实现了对传统艺术美学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强化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工作,对完善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对数字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需求、视觉感受,同时也能为艺术作品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完善现阶段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实现艺术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1 数字化媒体艺术的概念

对于数字化技术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完成对声音、光等信号的编辑工作,同时实现对这些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进而方便进行信息的管理、传输和处理等。[1]

同时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主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进行新的包装和处理,主要是指构建出动画、视觉艺术等形式。其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处理,也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艺术作品进行包装,这也是先进科学和艺术表达的完美融合,丰富其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形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艺术的科学发展。

2 数字媒体艺术的优势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因此其在传播手段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性。

2.1 高效性和互交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为设计师构建出便捷的操作管理平台,由于数字化技术具备简单易学、传播速度高效、因此能够有效提高设计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设计师内心和软件的融合,推动设计的人性化和科学化设计。[2]此外,随着网络艺术的点面发展,相对于传统艺术重视细致、复杂的手工操作环节,数字化艺术能够有效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艺术设计的整体效率,为设计师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便于他们及你想你给创作、构思等方面的工作,为艺术创作构建出更为完善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拥有完善的数据库,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创作者提供充足的素材和数据,以便于实现对艺术的多元化和交互化。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够借助数据库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充分体现创作的“互通有无”性特点。数字媒体的应用,能够有效丰富艺术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想想空间,保证艺术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对于创作者而言,在内容、空间方面的交流、沟通,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保证艺术的积极发展。

2.2 虚拟性与综合性

对于创作者而言,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创作工作的形象、生动、逼真效果,实现对作者真实想法的精确性表述。计算机软件能够推动艺术作品在听觉、视觉等方面的效果,增加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随着立体化创作形式的发展,为创作者提供传统艺术表达形式无法达到的高精度、高输出的设计作品。在这种现实生活中,使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完善传统艺术形式的表达特点,保证数字化和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改善大众在审美方面的综合效果。

3 数字媒体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美学突破的具体表现

3.1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更趋向大众化

通常情况下,在人们的认知中,传统艺术的创作者都是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专业人士,给人更多的一种不容易接近、神圣、脱离普通生活的感觉,艺术作品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普通人群对于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作品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使得艺术的受众人群在不断地扩大,普通人群也可以进行艺术审美。数字媒体艺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将艺术通过技术的方法来表现出来,只要人们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就可以创造出艺术作品,为大众创造艺术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促进了艺术作品的多样化发展。[3]当前,网络中的许多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是普通的人民群众,他们通过数字传媒艺术将自身的创作灵感表现出来,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丰富了大众的审美体验。

3.2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更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审美逻辑,并且随着数字媒体艺术受众范围的扩大,其逐渐地形成一种和传统艺术相反的非逻辑型审美特征。[4]在传统的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借助一定的方法,通过逻辑思维能够理解创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感情及创作意图。但是数字媒体艺术使得创作者能够使用非逻辑性思维进行構思,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率比较多的素材以及表达方法,因此在对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使用传统的逻辑思维是无法体验到作品所表达的意图,而是要从现代人的思维进行欣赏,进而得到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3.3 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更具有开放性

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在传统艺术创作中,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创作者自身独立完成的,同时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具有完整性。当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使得艺术素材被更加广泛的利用,创作者能够更具自身的想法对开放的艺术作品进行不断更改,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作品一直处于被不断创作的过程,当一件艺术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之内,那么就会出现一些对作品进行不断创新、更改的人,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更具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同时也能够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促进艺术作品不断地进步,同时更加地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

4 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受众范围在不断扩大,数字化技术和艺术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艺术表现形式走向多样化发展,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更高的效率和交互性,同时具备着较强的虚拟性和综合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够使得现代艺术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可以促进我国艺术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俊.论传媒艺术的科技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1):93-100.

[2] 高楠.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看传统艺术的美学突破[J].美术教育研究,2015(08):135.

[3] 王莉.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塑造与价值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3):87-88.

[4] 李鸿明,周建青.论数字媒体技術与艺术美学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1(14):24+27.

作者:郑哲孚

数字媒体艺术突破传统艺术论文 篇3:

数字时代的大众素养:数字媒体素养

摘 要:当今世界,数字媒体大量涌现,全方位进入到了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基于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的客观现实,对数字媒体的新素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提出了数字时代人们所面临的困惑,然后根据权威机构提出的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定义给出了数字媒体素养的概念,最后对数字媒体素养的内涵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数字媒体素养;大众素养;数字媒体;数字时代

前言

1946年2月14日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75年10月7日第一台数码相机拍摄出历史上第一张静态相片,1983年第一部数字化彩色电视机投放市场,20世纪90年代手机由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目前通信技术也已经从3G时代进入到了4G时代。数字媒体是以数字方式存在和数字方式传播的媒体,其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数字报刊、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媒体等运用数字技术,以屏幕为表现载体的媒体。数字媒体在对传统媒体的传承上,由于技术的突破而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和巨大的发展潜能。随着数字媒体的大量涌现,我们的生存世界正一步一步迈向数字时代,数字世界的到来已是不可抗拒。如今数字媒体已遍布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每个角落,媒介信息已经如同阳光、水、空气一样成为人们生存的必需品[1]。人类已然阔步走进数字时代,数字化生存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挑战。然而,面对以数字媒体为基石构筑的数字时代,人类该将如何去适应,而又该如何去生存?

一、数字时代的困惑

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异军突起,数字媒体的大量涌现直接导致了我们生存的世界逐渐被数字化、虚拟化,现代人已具有真实和虚拟双重身份。数字化技术已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数字城市、数字医院、数字校园、数字学习、数字经济、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数字世博等等。数字化不仅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而且也改变着现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观。例如,有些人更习惯沉浸于网络世界里,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影响学业和正常生活,对个人、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生活中还有一些人面对数字世界往往表现得有些茫然或无所适从,他们不懂如何从网上搜集有用资料,不懂网络安全知识等等。

对诸如上述现象人们深感困惑,数字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活在数字世界的人们应该具备什么樣的素养才能和谐、美好地生活。数字时代大众新素养观的提出已是迫在眉睫。

二、走出困境——数字媒体素养

面对数字时代对大众新素养观的呼唤,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文献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数字媒体素养这一新的大众素养,以破解数字时代大众生存之困境与困惑,走出数字时代的困惑。本文所构想的数字媒体素养旨在通过加强社会大众对数字媒体的掌握与使用,以实现人类数字世界的和谐建设,进而达到数字时代大众生活、学习、工作的和谐。

与笔者提出的数字世界素养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近年来,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这两个概念颇受国内学者关注。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均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却很不相同。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已经全面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广大教师对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也是耳熟能详。从概念的起源看,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首先提出,主要针对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等问题。而媒介素养则源于1930年的英国,由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首先提出,主要针对报纸、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冲击等问题,要求人们抵制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带来的低俗文化。从对人的价值来说,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需要信息技术参与解决的问题。与信息素养不同,媒介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2]。由于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定义很多,笔者在这里列举两个权威机构对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定义: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CML: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给媒体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

htfully)[3]。

2001年,“美国媒介素养联盟”(AMLA)定义信息素养是识别、检索、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1992年美国国家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会)[4]。

从以上定义不难发现,上述定义均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看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力素养。且二者都有检索、评价、创造三个核心词汇,也表明二者有相似之处。

笔者无意评价以上定义之优劣,旨在说明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所定义的其实是一种能力素养,也可以说是一种工具素养,即利用媒介或信息方便生活的工具素养,其含义较为肤浅。众所周知,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人类生存的世界中多了一个新的类型——数字世界(虚拟世界),它与传统的现实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在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数字世界里,迫切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素养,由于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就事论事的问题解决策略,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素养观,在以数字媒体为基石的数字世界里,倡导数字媒体素养则更具有针对性,重在重构数字世界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重构人们在数字世界里的生存能力。数字媒体素养观下的素养观既是一种生存素养,更是一种义务,是每一个人为构建和谐数字世界都应尽的义务,下面,笔者对于其内涵做详细解析。

三、数字媒体素养内涵解析

笔者认为数字时代大众的数字媒体素养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一在哲学层次上,数字媒体素养将重点构建数字世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二在中观层次上,则是数字媒体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其三在微观层次上,数字媒体素养将着重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艺术,用以构建数字世界的生存能力。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笔者给出了如下的数字媒体素养定义:

所谓数字媒体素养是指在数字时代下现代社会为了自身更好、和谐地发展,而要求现代公民在掌握和使用数字媒体过程中所应持有的一种正确的态度或人生观。

对于上述定义内涵,笔者将做具体阐述:

1.数字媒体素养是数字时代的素养,是虚拟世界的素养,是针对世界虚拟化进程而专门提出的现代公民素养。

2.数字媒体素养的掌握既是权力同时也是义务,它是现代社会为了更好、和谐发展而要求现代公民所要掌握的数字时代的素养。

3.数字媒体素养的获得需要通过对数字媒体的掌握,其中包括数字媒体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掌握。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掌握更体现了现代人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4.对数字媒体素养的形成要体现在对数字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用数字媒体是不可能形成数字媒体素养的。

5.数字媒体素养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和人生观,在对数字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要求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态度。

四、数字媒体素养提出的意义

笔者认为数字媒体素养的提出意义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字媒体素养是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数字媒体产生的客观要求,互联网2.0、3G手机、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数码DV、虚拟社区、好看簿等数字媒体已成为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且数字媒体更是推陈出新,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常常出乎世人预料,20年前许多人都不曾想到用移动设备移动上网,而今天已变为普遍的现实。随着数字世界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专业的设立也应运而生。对于这些新媒体我们如何认识,如何使用都客观上需要有素养观的指导,而数字媒体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又具有个性化、交互性、超时空、自主性、虚拟性、动态性、失范性等新特点,客观上决定了传统素养观在指导我们使用数字媒体时往往无能为力。因此,数字媒体素养是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数字媒体产生的客观要求。

其次,数字媒体素养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伴随着数字媒体的大量涌现,世界在一步一步走向数字化,生活中许多人已经与虚拟世界不可分离。国际互联网络及其拓展的广阔的“数字空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网络社会。虚拟的网络社会是真实的,也是客观实在的,从根本性质上完全不等同于虚拟现实环境。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主要方面包括数字化、信息化、超时空性[5]。由于数字媒体的虚拟性、失范性、个性化等特性致使数字世界中公民行为变得更加随意或缺少约束,客观上存在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可能,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例如有的人喜欢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哗众取宠;有的人隐瞒自己身份与他人交往伤害到他人感情;有的人利用网络从事非法活动;等等。这些人由于缺乏数字媒体素养其行为往往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和谐网络的建设。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呼吁数字媒体素养。因此,数字媒体素养的提出是应社会和谐发展之内在要求,是数字时代人们和谐相处必须具备的大众素养。

再次,数字媒体素养是现代社会下个人生存的必然要求。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他的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传遍了全球。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但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的浪潮正滚滚向前[6]。数字时代对个人生存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如何利用个人主页宣传自我,表现自我,树立自己良好的网络形象。再如,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如何交友并与他们相处,这些都是现代个人在数字世界下生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必然使现代人的生存受到影响。因此,数字媒体素养是现代社会个人生存的必然要求。

最后,数字媒体素养是一个民族、国家提升自我实力和竞争力的外在要求。当人类告别20世纪进入21世纪,人类又一场新的革命正在悄悄开始。这场革命,不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来临时所发生的农业革命,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来临时的工业革命,而是一场崭新的革命,我们将它叫作数字时代的革命。现代社会,国际竞争和合作并存,如何在世界上提升民族或国家竞争力,数字世界的到来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了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数字媒体素养是一个民族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外在要求。

五、结束语

数字世界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数字世界日益临近的脚步声,我们除了面对,别无选择。逃避只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困惑和不解,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21世纪的挑战,更加清楚地认识数字世界(虚拟世界),笔者适时提出关于数字时代的大众素养——数字媒体素养旨在帮助大家构建数字时代的和谐美好生活,摆脱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无序状态与困扰。

参考文献:

[1]孙卫国,祝智庭.媒体素养教育:现代教育新理念—国内外媒体素养教育概览[J].电化教育研究,2006 (2).

[2]王泽.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对比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9(6).

[3]ElizabethThoman.Skills&StrategiesforMediaEducation[DB/

OL].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_room/pdf/CMLskillsa-

ndstrat.pdf,2005-03-10.

[4]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38.

[5]郭颖,唐智.虚拟现实和网络社会的虚拟性.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6]閔大洪.数字时代de媒介革命[J].中国电子出版,2001(10).

作者: 张敬辉

上一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