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史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外艺术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传统雕塑部分给我最大震撼与启发的还是陵墓雕塑艺术。陵墓雕塑是在帝王贵族为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所以在厚葬之风盛行的秦汉陵墓雕塑是从各地征调能工巧匠和艺术大师心血和技艺的结晶。陵墓雕塑包括随葬俑和地上大型纪念性雕刻。墓葬中随葬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秦兵马俑。秦俑在艺术上注重细节刻画,具有写实性。

第一篇:中外艺术史论文范文

中外艺术教育面面观

[摘   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的艺术教育也受到了国外艺术的影响。中国特有的国情以及历史背景下,中外艺术教育产生了一些异同。作者认为对比分析中外艺术教育,可以给大家启示。文章以美国为例,剖析中外艺术教育的不同点。

[关键词]中外;艺术教育;美国

中国和外国因为人们观念、国家文化的不同,艺术教育在意识形态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在教育模式、艺术体系、教育方法等方面,甚至有明显差异。我们通过研究这些异同,可以了解中外艺术教育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在保持本身艺术文化特色的同时,吸收国外艺术教育的精华。

一、中外艺术教育的共同点

1.以学生为本,全体学生皆为教育对象

我国明确了艺术教育并不是只针对一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而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构建科学的学科系统,给全体学生提供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必然要使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才能实现,要使所有学生能享受人类艺术成果,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

西方有些国家也提出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例如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中外不同地域即使在艺术教育阶段、发展水平上有所不同,但是艺术教育对象还是具有一致性的,大多数都是不分天资禀赋、不分学历背景的普通的艺术教育,覆盖的范围是所有受教育者。

2.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艺术教育都或多或少受到了重视,都体现了艺术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大的影响。有的中国艺术教育者认为: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受与体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本土优秀的民族文化理解更加透彻,内心对美好事物有向往与追求,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认同。他们始终赞同艺术教育对丰富学生的艺术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能让学生有一双认识美的慧眼,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让其接受美、理解美、表达美,最终达到创造美的境界,提升其精神修养,加强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

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国对艺术教育如此重视,国外同样认为艺术教育不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社会的精神层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机构对艺术教育的干预等都对艺术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艺术教育无国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对其加以重视,使得艺术教育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逐渐发展。

3.发展与文化、科学紧密结合

中国的艺术教育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且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影响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的行业受到国外思想的影响,我国的艺术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与关注。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文化艺术、明白艺术教育的历史进程,着重围绕人文主题展开艺术学习,与此同时,提出艺术要与科学相联系,让艺术教育成为各种不同文化符号的媒介,进而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把艺术教育和科学、文化联系起来,就是更好地避免艺术教育成为形而上学的完全形式化的东西,只有将他们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理性与感性恰到好处地结合,进而实现科学和艺术的相互推进、相互融合,使艺术教育朝着理想的、健康的、科学的态势向前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艺术教育的精髓所在,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艺术、享受艺术,并且尽最大努力地创新艺术,让艺术教育永远保持新鲜、朝气蓬勃。艺术教育的科学化、文化教育的艺术化相互融合的表达方式,是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也是当下教育界研究和推崇的对象。美国等西方国家同样重视艺术教育与科学、文化的紧密结合,从而构建出艺术与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科之间各个环节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依托,形成一种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良好态势。艺术教育与科学、文化之间紧密联系,不仅在中国如此,国外许多国家同样有相似之处。中外艺术教育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三、中外艺术教育的不同点

1.艺术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

中国艺术教育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协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以艺术学科作为介入点,常采用的是综合各门学科的教学方式,集中性、常规的艺术教育很少,反而更多的是以活动的形式进行。与此同时,我们还强调艺术教育的地域性,充分重视艺术教育的教师应对学校附近的各种文化资源和艺术环境进行有利的开发及利用,很重视艺术的感染力,但有的教师对操作、艺术锻炼缺少关注。国外的艺术教育则通过更加集中的学习与培训等方式,使艺术教育更容易接受。另外,国外艺术教育中更重视学生的探索、操作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中外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这点。

2.艺术学习背景环境的不同

中国有的学校艺术教育因为受到展演以及各种比赛的压力,在艺术课堂上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彩排、演出或有国内外一流的艺术导师进行现场指导,训练强度高、学生非常刻苦,再加上艺术团体中大多数成员为艺术特长生,因此在各种比赛中发挥都会比较理想,容易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在看到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艺术教育受到外界的各种压力,学生排练任务繁重,在时间的安排上相当紧张,尽管这有利于学生取得较优异的成绩,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方面的发展。艺术学习由于任务的繁重以及氛围紧张,虽然对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有利,有时也对学生艺术方面的学习不利,对一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国外艺术教育中,学生没有过大的比赛和获奖压力,也没有艺术特长生与普通学生的区分,因此他们的艺术学习更加自由轻松、更加人性化。相对于我国有的艺术专业学生,国外的学生可能更有幸福感,不需要进行自己不感興趣或者刚开始感兴趣而一段时间后渐渐失去原有兴趣的痛苦学习,因此相对于中国的部分学生,他们更加有自主性,没有束缚与太大压力。这些情况都反映出中外艺术教育的背景环境有较大的差异。

3.中外艺术教育内容的不同

中国艺术教育内容略狭隘,大都集中在音乐、舞蹈、摄影、美术、电影等门类,看起来有点繁杂。但美国所指的艺术教育内容要广泛得多,除了音乐、美术,他们还开设了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语言门类等,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与艺术教育有关的一些课程占了接近50%。因此我们说,就艺术教育内容而言,中外是有较大区别的。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中外艺术教育各方面情况的比较,不难发现,其实对于艺术教育而言,中外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我们应该正视我国的艺术教育有时还是比较传统、落后的,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促进我国艺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注意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因地制宜,做到有效使国内艺术教育与科学、文化相融合。

[   参   考   文   献   ]

[1]  洪雪.从中外音乐教育的认知看中国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J].北方音乐,2018(1):235.

[2]  吴诗瑶.中外传统教育的比较:以中国“六艺”与西方“七艺”为例[J].当代音乐,2018(3):114-115.

[3]  赵妍.试论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明日风尚,2018(4):150.

[4]  李明珠,王钰,王耀华.在比较中构建中国音乐理论体系[J].艺术教育, 2017(3):38-39.

(责任编辑   黄   晓)

作者:尹林飞

第二篇:中外传统雕塑艺术

中国传统雕塑部分给我最大震撼与启发的还是陵墓雕塑艺术。陵墓雕塑是在帝王贵族为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所以在厚葬之风盛行的秦汉陵墓雕塑是从各地征调能工巧匠和艺术大师心血和技艺的结晶。陵墓雕塑包括随葬俑和地上大型纪念性雕刻。墓葬中随葬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秦兵马俑。秦俑在艺术上注重细节刻画,具有写实性。武士俑和陶马大小都与真人真马一样,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且庞大的军队阵列中每一武士俑的脸型神情多种多样,无一雷同。陶马不仅比例匀称连骨胳肌肉的表现都十分逼真,显得强健有力且具有轩昂骏健的神韵。工匠本着极其朴素的写实态度,运用多种传统技法生动而具体地塑造出每个形象的年龄、身份和个性特征。有的凝眉聚精显得肃穆端庄,有的老成持重略有皱纹。但秦兵马俑并不只是单纯的写实,而是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如有意的加重眉毛的体积,夸张胡须的造型。秦俑是我国古代雕塑匠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认识能力、高度的审美能力及长期从实践中得来的纯熟精湛的艺术表现力的融合,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不可或缺的典范。对于我们学习来说欣赏多种艺术作品提高审美的同时多做、多实践、多体会、多思考才是积累并提升的重点。

地上大型纪念性雕刻那就要数现存的霍去病墓石雕群,也是我最喜欢的古代雕塑作品!霍去病墓石雕与秦俑的表现手法迥然不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作者的构思,强有力的表現强健、博大的时代精神背景。墓中石雕采用写意的手法表现生命原始本质,表达出的形象既简洁又古拙,充分表达出雕刻对象的内在力量和情感,具有英雄浪漫主义的色彩。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就是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得形,顺势雕凿”,在顽石中发掘活跃的生命。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造型朴拙粗放,采用浮雕和线刻表现细部,圆浑中透露明确的转折。刀法简练,造型自然浑厚。朴拙粗放的造型中蕴含着浑朴深沉的思想,勃发豪放的精神,造成了艺术内在惊心动魄的气势流畅并富有韵律感。达到这样的和谐统一,一则,雕塑家对实体材料要有透彻的认识,正确把握石材的自然特质和天然形态。二则,雕塑家将自己的意志和情思寄于客观事物,展开想像把构思出来的形象融入到眼前的石料中,或者相反从眼前的材料中幻化出合适的造型来。这样创作的雕塑我觉得用中国的传统思想理解就是一种主体与客体契合的体现。222教堂雕塑作为西方传统雕塑的代表,对比中国传统雕塑的内涵,西方传统雕塑更重在刺激我们的视觉。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相结合。对于西方宗教理论我们可能不完全理解,但崇尚真善美,追求完美应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因而在西方教堂雕塑作品中对于人体本身充满了赞美,完美健壮的裸体常常是作品内容的重点。充满力量的体魄,我们感受到的只有震撼。因此,西方传统雕塑是建立在对人体的真实结构准确的把握上。这种以解剖为基础的非常立体饱满的雕塑仿佛具有其自身的生命,令人我们感觉到所欣赏的雕塑作品是蕴含着有机的、向外扩展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卫”等顶尖艺术品会对一些较为敏感的观众具备令人“眩晕”的魔力。一件有生命的雕塑,是活生生的、有张力的,无论雕或塑,都给人一股由内向外的力量。要比其制作材料石或木本身,给予人更强烈的感情冲撞。

圣彼得大教堂是西方雕塑艺术的一座宝库。教堂内最引人注目的一件杰作是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作者有意将圣母刻画的比他死去的儿子还要年轻,纯洁美丽的圣母形象寄托了对于人性崇高和不朽的理想。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让我更加明白了雕塑作品情感的意义所在。在自己创作雕塑时,怎么从常见的普通形态中表现生命力张力是我要从西方雕塑中要学习的。通过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欣赏和解读,我意识到任何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作者自身内涵与后天磨练技艺共同产生的,二者缺一不可。《考工记》里认为优良的作品应具有四个条件,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在传统的意识中很早就认识到,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适宜工艺,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物品。而在这四个条件中,“材美工巧”实际上也是雕塑的审美标准。中国古代很多优秀雕塑就是按照“材美工巧”的标准创作出来的。通过对西方传统教堂雕塑的欣赏和解读,使我深刻意识到在艺术创作中,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一定形式表达出来的内容就是作品。充满生命力的雕塑作品无论何时都是源自情感的自由抒发。

然而对比分析两种传统雕塑艺术,首先最大的区别就反映在雕塑的表现手法上,传统的中国雕塑注重“形神兼备”,西方的传统雕塑则更注重形态的真实与完美。所以我们看来,传统中国雕塑,虽然也注重形的变化,但更注重于内涵即“神韵”。有时运用大量的线条表现丰富多彩的变化,或用抽象的手法表现雄浑和厚重。因此,在中国传统雕塑中,你即使找不到真实的体积,但也能看出雕塑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主旨。在西方传统雕塑作品中对于健美人体的崇拜使得人物身材高大健壮,气魄雄伟,充满了力量。大量的作品甚至是在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化的再加工,形体结实饱满,造型把握十分到位。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作者:白力嘎 任筱松 董依琏

第三篇: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的误区

摘 要: 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还存在概念不统一和材料分类混乱等误区。规避这些误区,并不断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于探索动画艺术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中外动画艺术 比较研究 积极意义 误区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动画艺术研究中,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动画艺术产业化刚刚起步阶段,把中国的动画与动画强国美国、日本的动画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增进中外动画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和加速动画产业进程,提高中国动画研究和动画教育的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1]。然而,在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一些人将中国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艺术动画片与国外商业动画片进行比较,如把中国的《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等经典动画短片与美国的《白雪公主》、《功夫熊猫》等商业动画片比较,与日本《铁臂阿童木》、《千与千寻》、《百变狸猫》等商业动画片比较。我认为此种比较研究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有欠妥之处。

一、积极意义

根据动画艺术出现的两种不同倾向,以及艺术家的不同追求,人们把动画分为商业动画和艺术动画,二者都属于大的动画范畴,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把中国的与美、日的动画艺术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同一性、可比性、双(多)边性,适合运用比较研究。特别是现今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各民族文化交流、冲撞、融合的趋势,动画作为文化产品,更具有世界性。任何一个国家的动画都不可能封闭起来,各国动画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已成为必然的文化趋势。美国和日本作为动画大国,其动画文化产业非常发达,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把中国动画与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动画进行整体性比较,深入分析中国动画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讨相互影响,借鉴成功经验,回避缺憾,对于推动中国动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加速动画产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误区

人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常借助于与其他事物比较来实现。因为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鉴别,才有认识。这句话同时说明比较必须是“货”比“货”,才能识“货”。在比较时任意选择个别条件,片面地进行比较或者孤立地进行比较,都是不正确的。把中国动画片《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与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功夫熊猫》等进行比较研究,就要在确立比较问题和比较标准的同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材料进行分类。片面地、孤立地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比较,是不利于探索动画艺术并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常见的误区如下。

(一)概念不统一,导致比较时任意选择个别条件。

在动画艺术的范畴中,商业动画与艺术动画概念、特征不同。艺术动画也被称为“非主流动画”或动画艺术短片、个性动画短片,具有小众化特点,不以迎合观众的喜好为创作目的,而是突出创作者的个性化特色和实验性。艺术动画短片纯属个人化的、探索性的艺术创造,常常以表达创作者主观意识思想、情感、心理为主要目的。它没有规范,也不需要规范;它没有限制,也不需要限制。商业动画,动画的创作从构思、设计、制作到发行都受到市场的牵制,具有大众化特点,评判主要以作品播映后的票房收入为标准,这是商业动画的突出特点[2]。在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这类误区主要表现在概念不清,任意选择个别条件,片面地或孤立地比较,如用中国的《山水情》与美国的《狮子王》比较,来论证中国动画“更具人文关怀,更加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美国动画“故事以情节取胜,少见哲理性内容,多以冒险、猎奇、搞笑为特长…”的文化差异。因此,在中外动画比较研究中,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避免片面地或孤立地进行动画艺术的比较研究。

(二)材料分类的混乱,导致比较研究结论经不起推敲。

在比较研究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鉴别,保证资料的权威性和客观性。然后,对各种资料按比较的指标进行归类、并列,为下一步的比较分析奠定基础。

中、美、日各国生产了大量璀璨夺目的动画艺术片,如果不进行鉴别、归类工作,比较分析的重点就很难落实,得出的结论就经不起推敲。以美国公司为主的一些实力雄厚的动画公司就是把这类动画片的创作发展成了规模化的工业化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商业性很强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小鹿斑比》、《埃及王子》、《怪物史莱克》和《幻想曲》等都属于商业动画,它们吸引着大批观众,并获得了良好的商业回报。在商业动画领域,日本凭借自己的风格和巨大的产量成为动画强国,从1966年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动画片《森林大帝》,到80年代以来的《樱桃小丸子》、《龙猫》、《千与千寻》等商业动画片,一次次刷新了商业回报的记录。美国的艺术动画虽然数量不多,如《马德林》、《杰拉德·波音波音》等UPA(美国联合制作公司)的动画片,但内容含义十分独特,并且坚持自由创作的立场。实际上,中国的许多动画短片都带有较强的艺术试验短片的风格,如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火童》等,还有许多木偶片、折纸片和陶塑等形式的美术片,这些动画片在动画技巧上进行探索,在动画的语言上有鲜明的个性,主题内涵富于哲理。

在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材料分类的混乱主要表现在各种类型动画片并列、比较,如把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商业动画片《哪吒传奇》与日本的《铁臂阿童木》、《宇宙战舰》、《千与千寻》和美国的《埃及王子》等商业动画比较,来探讨市场意识、艺术个性、动画明星、文化资源等多层面、多角度、多方面的问题,对这些素材缺乏有效整理归类,出现分类的混乱,导致下一步的比较分析不知所云,出现诸如“中国动画讲究雅趣,美国动画追求俗趣”、“中国动画讲究结果,美国动画追求过程”这样的尴尬结论。因此,在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对各种类型的动画片不加整理归类,比较分析的重点就很难落实,得出的结论就经不起推敲。

当然,商业动画与艺术动画有时很难划出一条十分明确的分界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动画也具有艺术性,而艺术动画则同样具有商业价值。商业动画与艺术动画尽管在许多方面是有区分的,但是,它们有时也可以相互联系和相互转换。如果一部动畫片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即属于商业动画,如果以艺术表现为主要目的,则属于艺术动画。尽管有许多商业动画片由于前期策划或者资金、管理、制作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赚到钱,或者说在短期内并没有盈利,但之所以被称为商业动画片,源于最初的盈利目的。而有些艺术动画片也赚到了钱,但它们的目标主要还是追求艺术表现。由此可见,在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弱化动画类型的界限,会导致动画规律认识上的偏差。

三、结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借助他人,有时我们很难认清自己。在动画艺术研究中,我们通过分门别类的分类比较,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问题,发现一些特殊的问题,因而能更好地认清本国的动画状况,有效地推动动画的发展。如果在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把中国与美、日等动画强国的动画从相应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应规避任意选择个别条件,片面地或者孤立地进行比较的误区。这对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理论的完善更具有建设意义。所以,在中外动画艺术比较研究中,我们既要注重动画艺术整体性的比较,又要注重动画艺术分门别类的比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取长补短,并不断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才可能使中国动画产业得到不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08-232.

[2]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9.

[3]常虹.艺术动画与商业动画[J].新美术,2007,(4).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研究项目(10YKZ003)

作者:贺宏福

上一篇:计算机通信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