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民民主政治建设透视论文

2022-04-3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权利意识的成长使网络民意爆发,在现代国家的政治建设中,网络监督的力量日益凸显。近几年,网络监督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大量焦点事件都因网络曝光而使事情得到有效解决,甚至网络还具有了反腐的功能,但是网络监督是否属于公民的一项权利,如何规范的、有秩序的行使监督权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网络公民民主政治建设透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公民民主政治建设透视论文 篇1:

公民网络参与视野下的地方人大制度创新

摘 要:公民网络参与促进了人大决策民意来源的多元化,增强了人大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促进了人大的民主性;但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非理性、开放性、直接性等特点,也对人大制度的运行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地方人大要通过积极探索创新信息公开制度、民意收集整合反馈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与网民对话制度、人大监督制度等,不断发展壮大人大制度的价值和潜能。

关键词:公民网络参与;正能量;挑战;地方人大制度;创新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突破以及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人类快速进入网络化社会。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1]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民众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意见、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网络参与已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渠道,网络参与的发展对地方各级人大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发挥网络参与的正能量,有效应对其挑战,增强地方各级人大制度的适应性和张力,推动人大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是地方各级人大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公民网络参与对人大制度发展的正能量

1.公民网络参与改变了人大收集整合民意的传统模式,促进了人大决策民意来源的多元化和便捷化。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性、制度性的民意表达、采集与整合渠道,人大工作的实效离不开广泛而雄厚的民意支撑,充分地听取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民意,是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上人大民意的收集主要靠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联系选民、开座谈会、视察等方式听取选民的诉求,了解情况,然后向人大提出议案或建议、意见,人大再予以整合作出决策。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大传统的民意聚合的模式。网络推动了人大与公民、代表与公民的直接对话,网络民意成为各级人大决策的重要考量。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人大利用自身网站有的甚至在门户网站上进行网上民意调查,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实行开门立法,且已成为比较成熟和普遍的做法。每到人大会期前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络“两会”调查,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公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向“两会”建言献策,成为人大决策的重要民意来源。网络也成为很多人大代表收集民意的重要手段。有些人大代表在网上开设博客,向市民征集议案,“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多听点市民意见,而且在网络上大家可以自由畅谈,能听到真心话。”[2]第一个投身网络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说:“我近5年提交给全国人大的上百件建议和议案中,有相当多来自网友的建议和启发。”[3]网络的便利性、互动性,架起了人大与公众、代表与选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对话的电子桥梁,选民可以通过网络向人大及代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人大能够搜集到更多更全面和更真实的信息,扩大民意基础,增强决策的民意合法性。可以说,网络参与促进了人大民意通道的多元化和人大决策的民主化,网络民意以其代表群体的分量,以其整体观点意见的直率、全面,日益成为影响人大决策的重要力量。

2.网络参与提升了公民的民主精神和政治沟通能力,增强了人大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说,作为一种新媒介(传播媒介和参与媒介)的出现,网络整合了传统媒介的许多优势,又具备了诸多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天然符合民主精神。[4]网络开创了信息多元传递和言论自由的新局面,打破了信息垄断,扩大了公众的信息交流选择机会,公众可以与不同群体、阶层交流,可以顺畅地访问政府、人大等公共机构及其部门,获取信息,在各个电子论坛中进行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指点江山、谈是论非,发表自己的所谓高见。公民在交流过程中获取了丰富的政治信息,在网络参与中快意地体会着网络所带来的无既定秩序、无权威、人人平等自由的感觉,这种以充分的信息为基础的平等而开放的政治交流,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科层制等级观念,开阔了公众自身的视野,启发其独立思考,促进公民民主精神的滋长,提升公民的政治沟通能力乃至公民的民主素养。而“公民的民主素养和民主能力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推动一国民主化进程的内在动力。”随着公民的民主素养和民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将渐渐内化为公民的一种价值观念,民主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什么是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在交流的实践中越发深刻领会,“这就必然会对现实中不民主的领域提出变革要求,特别是对作为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冲动。”[5]美国学者科恩指出:“参与决策要求共同的智力活动,因此,要依靠不断地表达和交流事实、主张与论点。所以公开提出并讨论这些事实、主张和论点的自由是实行民主的条件。”[6]128网络参与带来的自由的观点的交流,为人大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创造了条件。

3.网络参与推动人大信息的公开,促进了人大工作的民主性。“网络这种能够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乃至政治控制的互动的媒介方式,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感觉,它甚至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7]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和传播成本的低廉性,激发了公众获取更大量信息的欲望,促使地方各级人大把网站建设提上日程,满足公众对信息的渴求,倡导公众参与到人大工作中。各级人大都纷纷通过网站向社会展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种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情况,将常委会会议的文件、决议、决定、公告和日常工作信息等及时网上公布,为社会知情人大、了解人大工作提供大量真实、重要的信息,增加了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公民通过网络了解人大信息,反映情况,直至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增强了公民参与的价值感与主人翁,增强了公民对人大的亲近感与信任,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和民主意识。众所周知,民主与公开是一对孪生兄弟,离开公开而谈论所谓的民主是非常可笑的。在人大与公众的网络互动参与中,人大的民主性增强了,如科恩所说:“如果一个社会不仅准许普遍参与而且鼓励持续、有力、有效并了解情况的参与,而事实上实现了这种参与并把决定权留给参与者,这种社会的民主就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民主”。[6]22

二、网络参与对人大制度运行发展的挑战

1.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和非理性对人大民意整合的民主性提出了挑战。网络日益普及,但从互联网的用户数量来看,即使发达国家内部的上网率也不是100%。有部分人因经济问题无法上网,或不喜欢上网,也有部分公民因为缺乏操作能力而被排除在网民之外,而有些人则不屑或不习惯于在网上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并投票,学历和职业的不同也影响了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在8.15亿非网民中,“不懂电脑/网络”是其不上网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一因素的影响力度还在加大。2009年底,有32.6%的非网民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2011年6月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网络技能而没有上网的非网民达到47.9%,这些人群往往是高龄群体和农村人口。[1]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公民对互联网的利用非常不均衡,隐藏在其后的数字鸿沟十分明显。托夫勒指出:各个高技术国家的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在的可怕威胁来自于国民分裂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下层阶级与主流社会之间的鸿沟实际是随着新的传媒系统的普及而扩大了。这条大峡谷一样深的信息鸿沟最终会威胁到民主。[8]民主的真谛是广泛和平等的参与机会,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必然削弱网络民意的民主性,给人大网络民意整合的民主性带来挑战。而在网络参与中,由于网络信息庞杂浩繁,人们在解读、选择信息时,往往得出并非完全准确的、带有情绪性的非理性结论,而这些带有情绪性的结论,通过网络的迅速传播,容易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指的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协商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9]当消极的“群体极化”占据话语权不断得到增强,将造成强大的非理性政治舆论压力,极大影响到正确的舆论导向,误导、弱化人们的政治选择,给人大准确反映民意,依法行使职权带来严重干扰。

2.网络参与的开放性使主流政治文化受到冲击,对人大制度的认同产生不利影响。在互联网中各种政治主体、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并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些多元的政治文化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同国家、民族的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开放地参与到对各国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并相互影响。托夫勒在《权利的转移》一书中强调,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也就将拥有整个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主导优势主宰和控制着网络,以近似强制的方式输出和宣扬西式自由、民主、人权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攻击、渗透和破坏,散布否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议会民主、各政党轮流执政等错误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观点。网络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的重要工具。在虚拟世界里,中西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深刻复杂,面对网络政治文化的多元性,我国人大如何发挥自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优势,引导并培养理性的网络公民政治文化,显示人大制度的价值,增强网民对我国人大制度的认同感,是网络时代人大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3.网络参与的直接性对人大代议民主职能发挥带来挑战。民主制有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而间接民主制是在直接民主制出现困境不能实行的情况下出现的。网络技术的即时性、快速性带来了网络参与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使得社会各政治主体之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更为广泛的政治沟通和交流,原本只能在“小国寡民”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直接民主成为可能。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所言:“随着信息运动速度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10]网民不需要代理就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发出自己的意愿,对政府、司法部门的工作及其人员进行监督,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与管理。这种大规模的直接性的网络参政难免对人大的代议民主产生冲击和挑战。人大代表负有为民代言之责,网络参与的直接性冲击着代表的代言角色,如何为民代言履行职责,体现出自己参政议政的独特优势成为网络时代每一个代表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网络参与的直接性和效应性对人大如何高效行使职能提出了挑战。尤其近几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只重要力量。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使网络意见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放大效应,对公权力机构形成较大的意见压力,迫使其加快并公正地解决问题。与这种猛烈的网络监督相比,负有监督“一府两院”职责的人大在监督上往往比较滞后,给公众产生了人大监督不力的印象,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网络监督的挑战,有边缘化的危险。显然,在网络直接参与的冲击下,人大如何高效行使职能,树立权威性是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网络参与视野下地方人大制度的创新

亨廷顿认为:“任何政体的稳定都依赖于参与水平和政治制度化程度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要保持政治安定,就必须在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一个社会政治制度的复杂性、自主性、适应性和凝聚性也必须随之提高。”[11]否则就会导致政治动乱。科恩指出:“健全民主的标志之一就是不断改进形式,为促进更广泛更充分的参与创造出新的手段。”[6]41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的出现和急剧分化,公民网络参与的扩大化,要求必须创新人大制度,拓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我国人大制度的适应性,强化人大制度的吸纳能力和规制能力,把网络参与纳入到正常的政治参与轨道中来,促进人大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1.创新人大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全面、广泛地拥有信息,公民才有可能理性而高质量地参与政治,而获取政治信息本身也是一种政治参与。网络为信息的公开和获取提供了快捷而直接的途径。2007年我国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到了法制化轨道,但迄今还没有就人大信息公开作出立法的规定,虽然一些地方人大就信息公开问题作出了一些规定和实践上的探索,但由于应该公开哪些事项、内容,并没有作出一个统一的规定,仍存在着公开内容不一、公开程度不一的问题,影响了公民的知情权,制约了公民对人大工作的参与,因此,地方各级人大要以网络为平台,加强探索,建立具体的可操作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载体,逐步实行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条件成熟时,应从法律层面对人大信息公开作出明确的制度设计,确保公民对公共权力机关的知情权,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更广泛的信息。“一个社会如果希望民主成功,必须负责提供并发行普遍参与管理所需的信息。”[6]159当前人大信息应充分依托网络在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上开辟新的路径。根据我国宪法及人大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我国人大是一个合议制机关,其行使立法、监督、人事任免等职权的主要方式是举行会议,笔者以为,除确需保密、不宜公开的外,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类实质性会议都可以通过网络以视频、图文全程直播的形式进行全面性而非有选择的公开,原汁原味地、全方位地向公众传达会议信息,吸纳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的监督。

2.创新民意收集、整合、反馈制度。人大制度是我国反映民意,解决利益矛盾,进行民意整合的最重要制度化渠道,也理应成为网络上最重要的民意表达渠道。传统上人大主要通过代表反映民意,网络参与的兴起改变了这一传统方式,汹涌而来的网络民意要求人大创新民意收集、整合、反馈制度,多渠道地利用网络收集民意,为科学决策打好民意基础。为此,要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专事负责网络民意的收集、整合和反馈。网络民意速度快、容量大、原生态的特点,要求及时、广泛、准确地收集民意,并过滤掉网络民意中无关的非理性内容,采纳较真实、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建设性内容。要密切关注各种论坛尤其是本地论坛里的民情民意,了解本地公民的诉求,掌握本地公民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关注的热点,对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整理归类,上报给相关部门,作为人大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科学决策,行使职权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民众针对本地人大和“一府两院”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应建立一套登记、交办、反馈制度,定期责成有关人员或部门予以答复、落实,并将结果网上公布,激发公民网络参与人大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公民体制内理性表达意见。

3.创新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广泛听取和收集选民的建议和意见,及时了解选民的意愿,为选民服务,为选民代言是代表的职责。为避免因网络参与的直接性而引起的代言人地位的弱化,要倡导人大代表充分利用网络,在履职方式方法上进行探索创新。鼓励人大代表通过博客、电子邮箱、聊天室等信息传输工具同选民建立及时的、相互的、个性化的思想、信息交流,这样可以了解到更多更真实的信息,更贴近选民,从而获得选民的好感和信任,提升人大代表代言的亲和力。人大常委会可以在网上组织代表定期向选民述职,让选民在网上评议,与代表对话,还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代表的建议、议案,接受公众舆论监督,而代表可以根据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充实完善议案,将公众的意愿进一步通过合法渠道转化为国家意志。当然,如经济学家樊刚所言:“网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中国更大的利益群体在网络外面,多数的农民、民工不在网上,不是网民能够代表的,所以网民不能以民意代表自居。”[12]所以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还必须坚持传统的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以广泛听取民意,决不能以网络民意代替民意,对网络上的言论更需要科学分析,理性对待,防止非理性地跟风网络民意,为其所左右。当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需要将代表网上联系选民的通道及传统的代表联系选民方式予以定型化、制度化,以规范并扩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面,为代表行使职责、反映民意提供新的空间。

4.建立健全人大与网民的对话机制。目前,从全国人大到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大都相继建立了大量的开放式网站,但多数情况是单向地发布信息,诸如人大会议信息、常委会信息、立法监督工作信息等,其功能更多的是表现在新闻宣传上,而没有根据网络特点注入更多的功能。单向地发布信息,没有网民的互动性实效参与,这样的网站难以吸引公众,所谓的新闻宣传功能也会走向衰微。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政治参与,各人大机关“重要的是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13]在互动中争取主动,推动网络参与的良性发展。地方各级人大需要拓展网站的互动空间,可以通过设置访客留言、在线论坛、聊天室、在线问答等栏目来实现网站的互动性,以增强网站的公信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应就互动栏目的设置、网民问题的答复与办理形成科学流程,纳入统一的常规管理,并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保证互动栏目的制度化长效运作,以制度的约束使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和网民的沟通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保证双方交流沟通过程能够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把网络民意有效地纳入到人大决策的视野中,既激活人大工作活力,又避免网络暴力发生,增强公民参与的政治效能感和对制度的认同。在互动对话中,对用户的问询要给予快速、有效的个性化回复,学会用网民的语言同网民进行交流和沟通,力戒官话套话,以平等的姿态,生动、真诚、实际的语言积极宣传主流政治文化,把握舆论导向,对非理性言论予以有效的引导、化解,培育网民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提高网民的民主素养,有效消除公众非理性、情绪式参与带来的消极后果。

5.创新人大监督制度。网络舆论监督以其解决问题的快捷性和效应性对人大监督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实践中,当网络舆论监督风起云涌时,一些地方人大作为监督“一府两院”的职能机构却往往悄无声息,为网民所诟病,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弱化。为此,人大应就网络参与的兴起在监督职能上充分实现与网络的对接,借助网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监督方式方法的创新并予以制度化。应充分重视并利用好网络舆情以拓展人大监督渠道,对网络舆情进行客观细致的分析、综合,开发监督信息资源,及时发现本地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将这些问题列入人大监督信息资源库,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人大监督的议题;及时呼应网络热点舆论,就网络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组织人大代表调研,启动监督程序,就有关事项要求有关部门报告,进行专题询问直至质询,从制度上、源头上推动问题的解决。对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干部要依托网络创新监督制度和方法,把好任前、任中、任后监督三道关口,实行全程监督,防微杜渐,一旦发现违法乱纪或玩忽职守、渎职,应及时启动罢免程序,以人大监督的高效性和权威性回应网络民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的情况诸如监督项目、监督过程、监督结果等信息都应当通过网络予以公开,将监督工作置于网民监督之下,顺应网民监督要求。

总之,公民网络参与的兴起为地方人大制度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公民网络参与激流澎湃,顺之者兴。“任何一种特定民主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而且取决于它的政治系统的有效性和合法性。”[14]各级地方人大应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以网络参与激发人大深层次民主的发展,并在持续有效的探索中发展壮大人大制度的价值和潜能。

参考文献:

[1]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腾讯网,http://tech.qq.com/zt2011/cnnic28/.

[2]人大代表集体开博征议案[EB/OL].新浪网,http://news. sina.com.cn/o/2006-12-08/045910711880s.shtml.

[3]曾革楠.人大代表:网络问政[N].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2010-03-12.

[4]郭小安.网络民主——媒介与民主关系的新形式[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罗大蒙.诱致性制度变迁——人大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 研究[J].人大研究,2011,(11).

[6][美]科恩. 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5.

[7]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J].南京工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8][美]A·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与 权力[M].新华出版社,1991:195.

[9][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3:36.

[1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 出版社,1992:234.

[1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 出版社,1988:22.

[12]胡国强.网络民意改变政治生态[J].法治与社会, 2007,(12).

[13]胡国强.人大工作应重视网络舆情[N].学习时报,. 2008-12-15.

[14][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责任编辑:黎 峰]

作者:徐振光

网络公民民主政治建设透视论文 篇2:

浅析网络监督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权利意识的成长使网络民意爆发,在现代国家的政治建设中,网络监督的力量日益凸显。近几年,网络监督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大量焦点事件都因网络曝光而使事情得到有效解决,甚至网络还具有了反腐的功能,但是网络监督是否属于公民的一项权利,如何规范的、有秩序的行使监督权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宪法的角度去分析网络监督的性质及意义,并对其有效的行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网络监督兴起的原因探析

(一)网络成为大众化的生活方式

网络监督缘起现代社会,网络已深深嵌入进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成为部分公民主要的生活方式。《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84亿人,网络普及率30%。在此背景下,公民运用网络来对政府有关行为予以监督似乎再正常不过。

(二)网络表达的自由性

网络世界堪称公民最自由的表达空间。在不少公共事件中,发表意见的网民大多不是事件的直接关涉者,他们是以公民的身份进行评判,是一种普世的社会关怀。就交流而言,网络提供的信息最充分,提供的空间最宽阔,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的表达意见。而自由正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一种正当性的价值,是人的本性的体现。

(三)网络监督成本低,风险小

相比较于传统行政监督方式,网络监督成本低。传统监督方式中,公民实施监督有着严格的程序要求,受理机关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处理效率低下,使得公民行使监督权要付出相当的时间、金钱以及社会成本等。网络监督却十分的便捷和廉价,通过发帖等形式来吸引网民的关注从而放大了事件本身的意义,扩大了其社会影响面,通过集合公众舆论对政府给于压力,往往非常的快捷。其次一点是网络的隐蔽性可以降低公民监督的风险。通过匿名注册网络论坛或者域名,发布所掌握材料,借助于网民的自发评议,将之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而给政府有关部门施加压力,最终促成问题的成功解决。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公众关注度高,被监督或被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顾虑和难度就会加大,从而减少了监督的风险,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二、网络监督权的性质

网络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的政治权利的体现,我国《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监督权,宪法规定了公民监督权,意味着公民有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监督权在民主制度的历史和现实中其实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民的监督权利,即公民依法享有的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行为进行监察督促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罢免权以及运用舆论工具进行监督的权利。它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是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机关和授权的专门机关依法享有的监督职权,即这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如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行政监察机关对公务员的监督等。

监督权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宪法上公民的监督权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网络监督在实质上就是公民监督权的一种体现,体现的是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并通过网络舆论与网络平台这一特殊途径表现出来,从根本上讲,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的延伸。

三、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从客观意义上分析网络监督的弊端

1.行使网络监督权容易受虚假信息的左右,影响舆论监督的效力。由于对网络信息发布的控制还不完善,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虚假信息的容易泛滥,任何人均可以在网上虚构事实,吸引关注,或者在网上对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加以诽谤和诋毁,混淆人们视听,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

2.网络监督权行使过程中容易转化为网络暴力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部分网民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借着监督政府公权行使的旗号,暗地里窥探政府公务员或者行政相对人的隐私信息。有的甚至采用“人肉搜索”使正当的网络监督权变为了侵犯他人权利的网络暴力。

3.网络监督权的行使主体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且网络民意容易受网络推手左右,导致网络监督缺乏足够的理性,一些网络事件其中就夹杂着不少网络推手的炒作成分。网络监督有时是表面化、不真实的,一些网民可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就断然加以定性,不加分析以表面的一般的道听途说代替深入的了解和独立的思考,这使得网络监督权缺乏理性基础

(二)网络监督缺乏制度化的保障

通过网络监督推动事情的解决,应该来讲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事件本身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其次是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通过权力的干预使事情得到迅速的解决。网络民意的表达,本身也是一种权利的伸张和体现,但这种民意是零散的,有些时候就是“散兵游勇”,尽管在民意的集中聚焦和爆发下,有一些个案被或多或少地得到推动,监督取得一定效果,但这些效果得益于权力介入,如果权力不理睬,民意再激动也无济于事。

(三) 公民的监督权缺乏法律上的必然效力

公民作为监督权行使的主体,存在政治地位与法律地位的不符,从政治地位来看,人民作为主人翁的监督是对“社会公仆”的监督,应该是最有权威、最有效的。然而从法律地位来看,公民监督包括某些舆论媒体的监督并不是启动监督的必然程序,公民监督所需的规范和必要程序尚无法可依,换言之,普通公民的监督权还仅仅停留在政策保护的基础上,而未见法治保障。目前,我国实施公民监督所必需的监督规范还很不完善,宪法只是笼统地规定了监督主体及其权利,原则性比较强,而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程序以及实施细则,特别是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有可能遇到的权利冲突问题并没有完全理顺。公民监督权利保障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公民监督权利形同虚设、有权利而无权力的现状。单纯依赖政府部门的自我批评、自我监督,难以控制政府权力滥用。所以这种体制上的缺陷,引发了公民在监督权行使时的盲目和激进,于是“人肉搜索”这种来自于草根的网络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监督权行使的途径之一。

(四)监督效果的困境

我国宪法第41条第2款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可见,监督权的内容包含了可要求特定的国家机关“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的权利。但基于监督权乃具有请愿权性质的缘故,如法律无特别规定,有关特定国家机关也仅负有“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的义务。换言之,该权利的保障并不对有关特定国家机关的处理决定的内容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拘束力,有關特定国家机关是否采纳权利主体所提出的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或者控告的具体内容,在法律意义上乃属于其机关权限的范畴。公民虽然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但却不能对其监督对象作出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监督行为,而只能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或者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机构进行揭露、曝光,以引起有关国家机关的注意,使之采取产生法律效力的措施,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以公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并不是能够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监督方式。公民监督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乃至介入调查,在法律规定当中还不够明确。

四、网络监督的规范化

(一)网络监督的定位

我们应将网络监督定位为行政监督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和锻炼公民理性精神的公共场域,并借助于法律法规和网络自治等途径加以规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样的道理对执政者而言并不难懂得,我们不仅要鼓励公民建言献策,更为重要的是为敢于说话的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制度保障。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好公民的政治热情,他们对于国家的监督与关注应当得到有效的引导,而不能仅仅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则进行管制。

(二)网络监督的作用

网络监督在我国民主建设中的功能透视互联网以其巨大的传播效能全方位地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前影响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建构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监督已成为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崭新的平台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范围和频率不断地扩大,公众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并且随着公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也不断地增强,所以需要有一个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来满足民众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领域,它为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的交流,提供了更为自由、即时、充分的意见表达空间。在这个领域中,公众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网络监督正是这种互联网这种现代科技与现代民主恰到好处的结合,它为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公共领域”,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平台。互联网的低成本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公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舆论空间和平台,让公民有一个可以了解政治,自由平等充分表达民意的场所。

(三)政府要建设和监管网络平台

网络监督不仅使公民拥有更充分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而且使公民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网络监督有利于缓冲社会矛盾,它对社会情绪的缓冲,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广大的民众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那么会使社会矛盾慢慢积累,最终爆发,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互联网低成本的介入性和匿名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沟通,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在论坛、博客等平台上,网友可以自由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虽然一些问题可能一时得不到解决,但是在与网友的互动中也会使自己的想法趋于理性,或是得到慰藉和帮助,以此达到心理的调试。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袁子轩

网络公民民主政治建设透视论文 篇3:

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正在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力、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主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通过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研究,有对应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对策

一、网络政治参与概述

(一)网络政治参与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并逐渐改变着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政治参与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网络政治参与”一词也由此出现。

网络政治参与是在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信息技术产生的结果,是传统政治参与的延伸。简单地说,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空间(例如BBS、OICQ、MSN、博客、论坛等等),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或某些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行为。较传统的政治参与而言,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无论从参与的主体、途径还是客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见,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对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網络政治参与动机

既然网络时代下的政治参与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公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是否也仅限于对个人利益的维护呢?显然,网民参与的动机也随着网络政治参与主体、途径和客体的多元化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精神利益”的追求是网民进行政治参与的新动机。在网络条件下,网民认为利益的内容不仅包括能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和经济利益,还包括精神层面上的利益,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网络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网友的留言,大多数网友是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有一小部分网友通过网络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无论这些言论是否能够引起政府和更多网友的关注与支持,他们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精神的愉悦感和满足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擅长者,往往通过网络彰显自己高超的技术能力,引起公民和政府的重视,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比如“骇客”。

不管网民因为何种原因,以何种方式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与政府交流、与志同道合的网友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并希望政府能够了解和重视网络民意,多做些真正为百姓着想、符合百姓意愿的实事。

二、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政治参与才开始在中国产生。起初,人们只是通过网络了解并且关注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热点问题,随着网络参与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1999年“我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后,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言论,并攻击美国重要的网站,以此方式表达我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件事使网民开始意识到网络在政治参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领导人也逐渐发现网络对于政治信息有着强大的舆论宣和号召作用。于是,江泽民同志提出“要高度关注互联网的舆论,积极发展、充分利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此时,网络政治参与的作用已经凸显。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在网民的关注和参与、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国务院发令废止自1982年5月起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除此之外,在农民工的工钱、学校乱收费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中,网络正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公民意识到了网络产生的巨大积极影响,他们开始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积极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用自己的一份力推动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三、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也可以称作“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差距。网络的使用情况及信息的获取能力,与一个人的性别、年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一些弱势群体会丧失很多网络政治参与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参政意识和能力的下降。尽管国务院颁布了诸多惠农政策以提高农民收入,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扩大学校招生数量,但是从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当中,换句话说,“数字鸿沟”现象愈演愈烈。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非规范性

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大多在内容和性质上没有经过筛选,使得网民在接受这些信息时没有充分的时间或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去分辨信息的真假,迫使网民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却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加之,在网络政治参与者中不乏那些充满反动思想的人或者团体的存在,他们通过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发表一些能够引起网民共鸣的观点,肆意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以求达到煽动网民政治情绪的目的,导致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在这种所谓的认同感中失去理性。

(三)国家信息安全和政治稳定受到威胁

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市的迈克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致力于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的公司,它通过提供预见性的解决方案,以求保护全球网络安全。迈克菲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的威胁预测中分别涉及了“网络犯罪”、“黑客行动主义”、“僵尸网络”等一系列威胁网络安全的词汇,可见网络犯罪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性问题。① 同年,《环球时报》称,中国大陆部分军事重地和政府网站已经成为骇客攻击的主要对象。

四、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加大网络技术环境建设

首先,加快信息化建设,扩大网络政治参与主体范围。一方面,政府应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除此之外,全社会应注重计算机和上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公民了解和接触网络;另一方面,政府应给予信息“贫穷者”相应的政策以帮助他们更及时、更多地获取信息,大大缩小了“数字鸿沟”,降低了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不平衡性。

其次,努力实现网络技术创新,维护国家安全。第一,加强安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有效调控网络政治参与主体行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创新性技术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努力建立一个具有统一安全标准和安全措施的完全管理机构。第二,加强信息过滤技术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一旦遇到相关字眼,计算机会自动将那些非法、具有煽动性的信息排除在网络空间之外,保证网络信息内容合法、真实。

(二)强化网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首先,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实现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一方面,修改现有条例和办法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部分,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网民在互联网中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等内容,制定出新的法律法规。此外,政府可以邀请多领域专家加入到网络立法的研究队伍中来,通过跨学科交流,深入研究网络特点,逐步发掘网络政治参与不足之处,共同制定出完整、全面的网络法律法规,真正实现网民行为有法可依。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一方面是对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对网络服务商的监管。

(三)加强网络政治参与主体自身建设

首先,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引导网民树立健康、正确的网络道德伦理观。同时,加快网络道德伦理规范建设,形成有效的约束体系。

其次,努力培养网络政治文化。网络政治文化将无形的民主、权利等观念贯穿于互联网中,充分尊重和维护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那些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除此之外,网络政治文化坚持自由、双向的选择。通过教育和引导,加大网络空间中正面信息的传播,形成积极的主流意识,使公民逐步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和接受网络政治文化,从而实现价值认同,进而影响和指导网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五、结语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互联网而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一种新型政治参与。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政治参与,人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始终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作为目标,广泛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美]阿尔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

[2]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J].人民论坛,2007,(14):16-17.

[4] 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长白学刊,2002,(2):18-21.

[5] 贺筱华.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的负向作用[J].理论观察,2006,(2):21-22.

[6] 刘晓乾.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极其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1-2.

[7] 柳璐.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执行力的提升[J].经营管理者,2008,(17).

[8] 李安宁.互联网对我国政治管理的双重效应[J].党政干部学刊,2008,(12):28.

[9] 李正刚.网络参政:政治生活新现象[J].中国老区建设,2006,(1):19.

[10] 孙飞.浅析网络政治参与[J].新西部,2007,(22):102.

[11] 李祥,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与对策[J].行政论坛,2009,(1):84.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Jun-ting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00,China)

Key words:political particip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責任编辑 李春莲]

作者:王俊婷

上一篇: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公路工程论文下一篇:内部控制用于社区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