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当代文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探索可归结为“一突出四坚持”。即确立文学与影像互读的教学观念,突出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必要性;力求适时适量,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科学性;贯穿教学全过程,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连续性;实施研究性教学,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创新性;以文学原著为根本,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文学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图时代当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图时代当代文学论文 篇1:

文学期待的不仅是作家和评奖的回归

在经典作家和老牌文学奖项“回归”的同时,更值得期待的是文学价值的回归,期盼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一种真正由人民群众为自己创造的文学,一种直面人生、勇于担当的文学。

8月10日,“花城文学奖”经过近两个月的评审和激烈角逐,最终揭晓获奖名单。除部分新锐作家之外,王蒙、毕飞宇等当代经典作家也获得殊荣,李敬泽、苏童、邱华栋等著名作家和评论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作为老牌文学奖项,《花城》杂志社创办的“花城文学奖”时隔25年后重启,可谓文坛盛典的一次回归。

无独有偶,以“朦胧诗人”著称的谢颐城在良友书坊的诗歌课开讲,一同开启的还有他所回归的诗歌创作高潮。无论是30多年前诗意昂扬的朦胧诗人,还是25年前颇具分量的严肃文学奖项,沉寂多年后重归大众视野,对今日的主流文学界来说,或许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

不过,对于诸多文学研究者而言,当代文学一个最令人尴尬的问题恰恰是创作与阅读的分裂,尤其是近二十年依托大众传媒兴起的“大众文学”,这厢主流文学界隆重颁出严肃文学奖项,那厢普通读者却依然捧着手机阅读穿越、玄幻、修真、言情小说。尽管主流文学一直对网络写作抱有比较复杂的态度,网络作家中的一部分也意图跻身主流文学圈,却无法改变这个分裂的事实:一方面主流作家仍在书写当下社会百态,思考时代的问题与出路;另一方面,大部分读者已经从文学中寻找共鸣、净化与领悟转而寻求直接的感官刺激,不仅仅“读图时代”在瓦解文学阅读,即使文学阅读本身,也趋向于单一的娱乐与消遣。文以载道、一念之本心、诗意的栖居等关于文学的旨归,相比大众文学中的“逆袭神话”和IP经济,显得越来越边缘化。

事实上,相比作者与读者的分裂,创作主体的分裂是当今文学困境更深层的问题。且不论网络文学类型化的表现,仅从严肃文学来看当下的文学创作,“乡土寫作”固然是作家们无法放弃的领域,严肃文学中提出的问题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的真问题,不过,从既有的创作成果来看,创作主体身份过于单一,“站在乡村写乡土”的缺失也就意味着当下的乡土写作仍是文化人的专利,仍然脱不开“乡愁”与“乡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就要求作家不能简单地只是想象“人民”、代表“人民”,只有充分深入乡村、进行在地书写,让作家的身份与乡土融为一体,才能将主流文学中的乡土写作变成真正的“人民大众的文学”。

此外,在书写城市方面,主流文学也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写实主义”以来,城市在文学中的面貌也显得较为单一,主流作家以清醒、冷静的态度观照城市,自然能写出当代都市人的焦虑,但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说,百年的都市经验显然不止于此。这一状况同样出现在“青春文学”领域,“出轨、堕胎、三角恋”,这是网友总结出来的“青春文学套路”。这一套路化的表现在“网络文学”中更为明显,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网络文学无论何种类型,几乎都是“成功学”那一套“逆袭大法”。

情节单一的背后正是创作主体的身份焦虑:一方面,能够认识到生活的复杂和多样性、认识到当下社会某些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对公众生活缺乏足够的兴趣和期待,转而回归个人生活、专注于个人体会,因此,当下的文学创作似乎只是重复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很普遍了的经验,而缺乏更为深刻和复杂的表达。归根结底,产生种种分裂的原因正是文学价值的单一。

由此,我们当然乐于看到经典作家和老牌文学奖项的“回归”,同时更期待文学价值的回归。不仅是“回归”,还期盼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一种真正由人民群众为自己创造的文学,一种直面人生、勇于担当的文学。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作者:王昱娟

读图时代当代文学论文 篇2:

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初探

摘要: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探索可归结为“一突出四坚持”。即确立文学与影像互读的教学观念,突出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必要性;力求适时适量,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科学性;贯穿教学全过程,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连续性;实施研究性教学,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创新性;以文学原著为根本,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文学性。

关键词: 文学与影像互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教学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9-0332);同时受湖南大学教改项目“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文学课程教学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罗宗宇(1968-),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新闻、播音主持、表演和编导等非中文专业的基础选修课。该课程教学面临着时代性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日益丰富的影像资源。一方面是大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不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有的作家如鲁迅和徐志摩还被拍摄成了影视,如电影《鲁迅》和电视《人间四月天》。另一方面,还出现了大量的电视诗歌散文(LTV),以及少量由上课教师与学生自己摄制的影像,如改编的红色经典剧或小说DV与相关视频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影像资源,为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探索提供了可能,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归结为“一突出四坚持”。

一、确立文学与影像互读的教学观念,突出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老化、僵化、不适应时代的问题”[1](P21)。而忽视影像资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不适应时代的一种表现。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图像文化时代,图像在当代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读图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一场图文“战争”,“文学作品不断被影视‘殖民化’……越来越多的非图像文化资源被图像化地开发利用,许多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名著被搬上影视银屏,或被改编成漫画和连环画”[2](P137),给文学教学提出了时代性挑战。而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看,他们当下的阅读已经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热衷于图像,普遍优先选择接受影像化的信息,用影像作品来代替文本的阅读。笔者的课程教学调查就显示,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当利用影像资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讲课效率和内涵。因此,直面图像时代的挑战,变危机为契机,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打破旧的教学观念,将文字、声音、图像等综合起来,探索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式,是现实的必然要求和课程教学与时俱进的应然选择。

二、力求适时适量,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科学性

实施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当根据各教学因素来科学合理安排,做到适时适量。课程性质不同,文学与影像互读的教学处理就有所不同。在必修课教学中,以精选原著和影视作品为基础,截取一些典型片断来配合文学讲解,时间不宜太长。而在选修课教学中,则相对宽松,有时可以使用片断式影像资料,有时可以放整部电影甚至是师生自己拍摄的影像DV。从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进行作家作品的教学,要回到文学作品的情境或文学史现场,适合进行文学与影像的互读,如果是文学思潮运动的教学则不太适宜。考虑时长因素,如果影像是电视剧就只能精选片断,如《围城》等。而电影或学生自拍的影像则可视情况全部播放。另外,选择不同作家甚至是同一作家的作品影像均要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如鲁迅小说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祥林嫂》与电影《鲁迅》等,张爱玲小说改编的《金锁记》、《色戒》等,要选择据文学代表作品拍摄的成功影像。从课堂形式来看,实施文学与影像的互读教学,必须充分利用课外第二课堂来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通过布置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观看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实施互读,鼓励有条件的学生选择现当代文学教材中的剧目或小说加以改编,自制DV和LTV。在中文专业上课,可联合学生工作部门举行“红色经典”或舞台剧表演大赛并全程录像,通过课外活动创造与运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实现第一课堂引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深化第一课堂的开放式教学。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要体现主导性,在问需于学生之时,要总体把握实施互读的内容、时间、方式、节奏和数量,不能给学生以互读教学的点缀或泛滥感。

三、贯穿教学全过程,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连续性

实施文学与影像的互读教学,贵在坚持,要通过“五进”,做到长时间不断线。一是进课堂,贯穿各教学环节。教学前先让学生阅读观看要讲内容的文学文本和影像文本,最好是要求学生能形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文学与影像的互读并引导讨论。课后布置相关改编或写小论文等,最后落实检查批改并及时反馈评价。以《边城》教学为例,在学生课前阅读观看文学和影像文本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疑问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对于争论较大的问题(如“《边城》所展现的生活世界有何特点,如何理解和评价?”和“小说《边城》和电影《边城》有哪些异同?”)则让学生细读细看文学或影像文本,写成小论文,最后及时反馈评价。二是进活动,把课外活动视作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支持学生开展影视社团活动,开展自编自导自演自拍活动,开展校园影视文化活动,实现活动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统一。三是进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中,教师可有意识安排诸如“老舍/张爱玲/金庸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等题目,我们目前指导完成的这方面本科生毕业论文就有多篇,如《贾平凹小说〈高兴〉的改编研究》和《电影〈边城〉与小说〈边城〉的比较研究》等。四是要进科研。课程任课教师要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视改编研究,申报此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校教改课题,推动了教学科研的互动。最后就是要进课程考试和评价,在实施课程考试和评价时,要把是否进行互读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平时成绩的计算要把互读状况纳入进去,利用平时成绩这一手段,恰当评价和促进学生的互读学习。

四、实施研究性教学,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创新性

研究性教学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3](P37-38)。在文学与影像互读的教学中,要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从文学作品到影像作品是二度创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寻找二者间的异同,特别突出“异”的教学,从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新见解。一个典型案例是在《骆驼祥子》的教学中对虎妞形象的重新理解,传统观点对虎妞形象的定位是老丑怪变态。我把对虎妞的理解定性权交给学生,预先布置学生认真研读小说和观看同名电影,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印象和感受,结果有女学生感到电影中的虎妞不同于小说中的虎妞,她有可爱之处。我于是安排课堂讨论,最后许多同学认为虎妞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有超前女性性别观的现代女性,从而为虎妞评了反。又如《芙蓉镇》的教学,通过课内讲授与课外比较阅读原著和同名电影,学生往往获得对作品的新理解,如有学生发现李国香对胡玉音的批判不完全是阶级政治因素使然,而是有心理忌妒的原因。他们认为老女人李国香对长得比自己漂亮且受到芙蓉镇男人们宠爱的胡玉音在政治运动开始前是一种心理嫉妒,政治运动开始后,她把心理嫉妒转化为政治批判,李国香的政治疯狂正是其作为女人内在自卑心理的外在转移。

五、以文学原著为根本,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文学性

有学者指出:“现当代文学课还是要立足于‘文学’……不能不重视文学分析,特别是现代特点的审美分析。”[1](P20)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也强调立足文学立场、突出审美性[4]。他们的观点和实践为实施文学与影像互读的教学提供了经验启示,即坚持以文学原著为根本,以文学教育为核心,是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如前所述,读图时代的文学边缘化,“大量的甚至粗制滥造的图像化和影视化,这在助长和强化公众以图像来理解文学名著的偏爱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冷落了文学文本”[2](P137-138)。被边缘化的文学的教学如果再让图像挤压文学,那么文学教学就可能名存实亡。事实上,以文学为本位、立足于文学教育始终是文学课程教学的生命。因此,在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影像只能也应当只是文学教学的一种参照和辅助,是激发学生文学原著阅读兴趣、领会文学名著魅力的方式,文学教学绝不能让图像替代文学,偏至成影视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为防止一些学生不读经典原著,只是把影视化的作品当成文学经典来阅读、进而丧失文学敏感的现象,要特别突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细读,通过细读让学生回到原著中,体悟文学意蕴,领悟文学魅力,提高文学审美鉴赏力和感受力。如《金锁记》的教学,立足于文学文本,适当加入影像文本,学生发现电视《金锁记》中曹七巧和姜季泽的关系被处理为爱情,其实反而没有象文学原著那样更能突出“金锁”对人的扭曲,从而在比较中见出了文学原著的艺术魅力。

总之,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优化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文学教学为根本,突出创新性,是图像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2] 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6).

[3] 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37-38.

[4] 刘俊.文学立场、理论追求、整体观念、创新意识——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特色概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283-289.

A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ross-reference Approach of Literary Works and their Films

LUO Zong-yu

Key words: cross-reference approach of literature and imag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urse teaching;

(责任编辑 黄建新)

作者:罗宗宇

读图时代当代文学论文 篇3:

新视角下的文学文体

视觉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是以视觉性为主导的感性注意文化形态。新技术的革新都会将人们惯常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带来全新的重建。伴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它及时交互、爆炸式的主导力将人类的传播带入到一个癫狂的时代——以数字传播为载体的大众视觉文化时代。随着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涌现使视觉符号的传递更快更方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立体全方位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出现了文学图像化或图像文学化的文学嬗变和新文体迅速发展格局。

一、文学文体发展嬗变进程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嬗变中摇摆前进,其变化的方式表现为:一进化式。但凡事物,必经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进化过程,文学文体发展变化也遵循此规律;二螺旋式。有些文体变化,表现为一段时间内重复归位,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三移植式,指一国文学样式被另一国作家所接受,经过同本国民族思想和形式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演变为一种表达特定民族思想内容的新体裁;四交叉兼容式。其变化方式:1.文学系统内部交叉兼容,形成文学新文体,2.文学与其它学科渗透融合形成的边缘文体,3.文学同其他如绘画、音乐、影视、网络、手机等艺术相互吸收和融合,从而产生新文学文体。具体表现如下:

(一)文学文体内部的渗透融合:

文学文体内部的渗透融合产生着文学本体的新品种和新类型:1.诗歌+散文=抒情散文和抒情诗;诗歌+小说=叙事诗和诗体小说;诗歌+戏剧=剧诗和诗剧;2.散文+小说=散文化小说和叙事散文;散文+戏剧=对话体散文和话剧;3.小说+戏剧=对话体小说和提示剧。

(二)文学文体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单交叉):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产生着文学文体的新品种和新类型。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杂交:如1.文学+历史=传记文学;2.文学+地理=游记文学;3.文学+自然科学=科学小品;4.文学+社会科学=杂文;⑸文学+新闻=报告文学。

(三)文学各体与其它学科渗透融合(多交叉):

文学文体与其他多门学科的融合与杂交:1.文学+新闻+社会科学=报告文学;2.文学+政治+社会科学=杂文;3.诗歌+音乐+舞蹈=音乐舞蹈史诗;4.诗歌+戏剧+音乐=歌剧;5.戏剧+音乐+舞蹈=舞剧;6.戏剧+音乐+电视=电视音乐剧;7.戏剧+科学+电影=科幻电影;8.散文+音乐+电视=电视风光片;9.小说+美术+动漫+电视=动画片。文学各体和文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渗透融合,丰富和拓宽了文学文本要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制造着令人炫目的阅读亮点,创新者人们阅读的新方式、新兴趣和新习惯,形成了人们新的审美情趣和新的生活娱乐方式。

(四)文学各体与其它艺术渗透融合(新媒介融合):

文学各体与新媒介艺术渗透融合,产生着新媒介文学:

1.当X=电视时:诗歌+电视=电视诗歌,散文+电视=电视散文,小说+电视=电视小说,戏剧=电视=电视剧;2.当X=网络时:诗歌+网络=网络诗歌,散文+网络=网络散文,小说+网络=网络小说,戏剧+网络=网络剧;3.当X=音乐时:诗歌+音乐=配乐诗,散文+音乐=配乐散文,小说+音乐=音乐小说,戏剧+音乐=音乐;4.当X=摄影时:诗歌+摄影=诗配画,散文+摄影=散文诗画,小说+摄影=摄影小说,戏剧+摄影=电影;5.当X=网络时,诗歌+网络=网络诗歌,散文+网络=网络散文,小说+网络=网络小说,戏剧+网络=网络剧;6.当X=手机时,诗歌+手机=手机短信,散文+手机=手机散文,小说+手机=手机小说,戏剧+手机=手机戏剧;7.当X=微图文时,诗歌+微图文=微图文诗歌,散文+微图文=微图文散文,小说+微图文=微图文小说,戏剧+微图文=微电影。

二、信息时代文学文体嬗变

本文立足于信息时代文学文体与其它新媒介艺术渗透融合的基础上,阐释文学文体嬗变原因及特点,探究文学文体嬗变表现及影响,探讨文学文体与新媒介融合的意义。

(一)文学文体变化原因

信息时代新媒介的开放性,为作家创作和文学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媒体的普及运用,打破了时空界限,以其直接性、平等性、开放性、及时性为作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与对话提供了现代化平台,文学回归民间,作家话语权逐渐被网络消解,文学创作成为大众文化运动,文学活动从创作到批评全方位地贴近大众。文学文体嬗变原因表现如下:

1.科技因素。作为新文体产生的平台,新媒介因其巨大的本性和優势,使文学发生了从单一媒介向多媒介、从直线结构向超文本链接的改变,新媒体的超文本、高自由度、非功利性以及传播的及时性和广延性等,使读者阅读成为亲临操作现场写作评论的互动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互动模式。

2.社会因素。科技满足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社会在诸方面为新文体和新媒介的不断创新提供环境,新媒介和新文体大多因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需求,使生活最大便捷化。正确利用好数字化媒介这一技术使文学文体属性发生变化,并优化其特性,幵辟出文学文体发展新境界,以丰富文学自身魅力。

3.文学因素。新媒介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从传播媒介、创作载体到文学主体与受众的文学观念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作家时代背景和文化知识体系的变更,改变了其文学观念,从而使自身创作作品的文体、语言风格发生了变化,新媒介消解了传统文学文体的价值理念,文学文体的崇高教化价值和功能正在逐渐退化和消弭,接受教育已被休闲娱乐所替代。

(二)文学文体嬗变特点

文学文体的动态文本,呈现的主要不再是文学的韵味,而是技术再造的陌生感和震惊效果;新媒体的超文本、高自由度、非功利性以及传播的及时性和广延性等,使读者阅读成为亲临操作现场的写作评论互动行为。超文本的电子数据,通过技术转换被受众直观阅读,超文性、动态的、立体的、即时的交互作用是读图时代文学文体的重要特点。

1.文学文体变得图像化。在以视觉文化为主导性文化的时代,文学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创作和阅读生态,简单“话语的”演说逐步让位于“形象的”诠释,在从现代文明过渡到后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单纯书写文化也必被视觉文化、图像文化所取代。

2.文学文体成为影视脚本。文学银幕和荧屏等大众化、快捷化的平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与影视共生互赢。文学文体创作在与影视联合的过程中,汲取后者艺术表现之长而增强活力、增多亮点,扩大了文学影响范围,加速了其大众化传播进程,从而开辟出更为宽阔的存在空间。

3.文学文体泛化。文学文体的泛化现象是指文学凭借科技等其它媒介进入其它非文学领域,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影视、网络、手机中。这种泛化现象一方面使人可以实现文学梦,激发写作热情,使文学门槛平民化,使文学文体消费泛化,文学形式也呈现多样化、通俗化趋势,文学内容的平民化、大众化、浅俗化,促使着文学文体的多样化和丰富多彩,诸如电视文学文体、摄影文学文体、影视文学文体、网络文学文体、手机文学文体等。

4.文学表现方式变化。新媒介也带来了全新的文学表现方式。如立体辐射的超文本链接,超文本文学则显示为多种平面文本的迭加,呈现立体化开放性网状结构,它通过超级链接,向读者展示出意义生发的不同路径和多种可能,文学文体显现出叙事语体的民间化和狂欢化。

(三)文学文体嬗变表现

信息时代的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变化中摇摆前进。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文学形式就成了变量。网络使得文学创作者在数量和风格上极大丰富和多样化,文学欣赏即阅读活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文字图像化。网络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一种令文学突破语言和文字可能,把文字、声音、图象结合在一起,它已经具备了在同一个页面内把文字、声音、图象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能力,跨文体写作、跨艺术体裁的写作,作为一种实验文本,完全成了一种必要和有益的尝试。

2.创作心灵化。即情感和心灵最直接的流露。创作的心灵化必然带来文本风格的心灵化,网络文学是心灵化的文学,是直率、坦诚、自由、无所顾忌的文学,这是网络文学在风格上的主导。

3.阅读纯粹化。即读者的文学文体阅读完全以自己情感需要和审美倾向为标的,真正完成了阅读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这种阅读是非功利、纯粹的阅读,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文体审美阅读。

4.审美多元化。多元化是指多种因素独立并存,新媒介是一个开放性范畴,它兼容各种审美意识,各种文体,各种话语风格,最终在兼容之中形成属于网络网络这种载体自身的风格。我们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以及各种文本都受到了新媒介数字序列的融合和改变。使文学社会化,社会文学化,即审美生活化,生活审美化。

5.价值消减化。文学文体是通过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现作者对人生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有着自己独特内容,文学价值就是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铸造心灵。新媒介实现了文学文体的民主化和自由化,新媒介将消解文学文体与其他领域的边界。

6.文体多样化。信息时代的文学生产已与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手机等多种网络电子媒介形式结合,由此文学文体的样式和体裁也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信息时代文学出现的新体式及其所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涉及语体、文本、文类和风格等。这是当代文学变体的主要范畴,需要新理论给予深度而有效的阐释,要真实地描述它们的文体样态,探讨蕴含在种种样态中的形式新规,并在审美层面做出必要的价值判断。

(四)文学文体嬗变意义

信息时代新媒介使文学文体发生了根本性嬗变,也带来了理论实践上的影响和意义。

1.文学文体嬗变,带来了全新的文学观念。文学不再是劝善惩恶、道德说教的工具,突出了文学文体的娱乐性、消遣性和审美性,文学消费性更加突出。文学文体嬗变,可以影响人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审美趣味、艺术想象、表达方式等,并按照新媒介逻辑,来重新铸造人们灵魂。新媒介不仅更新着文学的内容,同时文学文体将从平面趋向立体,传播也从单一媒介变为多种媒体。

2.文学文体嬗变,转换了创作方式。读图时代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媒体发展,使作家转换了创作生产方式,直接與读者共同参与作品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改变了文学创作生产的方式,让作者有了自由宣泄和大肆铺叙,新媒介的出现,让作者努力使文学文体言简义丰,并作以音乐动漫,图文并茂,丰富了文学文体格局。

3.文学文体嬗变,使传统文学样式获得了进化和突变,并涌现出许多新媒介边缘体裁。信息时代超文本文学文体,具有超级链接、立体结构、多媒体展示、互动对话的艺术特征,还出现了写作软件自动创作作品,对传统文学创作面临挑战,需要多学科专家携手合作,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4.文学文体嬗变,催生了新审美趣味。新媒介会引入新艺术眼光和评判标准,它将滋生新文学价值观。文学文本将趋向于多种媒体混合的多彩形态。

5.文学文体嬗变,拓展文学新探索空间。网络技术中信息检索和统计功能,有助于文学版本的鉴定。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网络、手机等结缘,使其成为关注读者、市场、消费成为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一种倾向,忽略经典性、重视大众化成为文学文体生产传播的新趋势。

(五)文学文体嬗变缺陷

新媒体时代文学文体发展与变化,让文学形式更加多样,文学体验更加直观,视觉效果更加丰富。但也具有商榷之处。在文学商品化大众化语境中,文学创作自由随意,使作者缺乏精品意识,文学创作回到了娱乐消遣原初状态。但在注重文学的商品性市场化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涵,在注重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生活化的同时,必须强调文学创作的典雅化经典性,应该追求寓教于乐的文学创作境界。在尊重读者意愿的同时,作家应该有自己主见,不为市场所左右,不尾随读者见解,尤其注重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反对文学创作的复制性和拷贝式的生产,创作具有文学内涵和艺术品位精品力作作为作家创作的神圣责任。

文学文体是表达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样式。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同时又受制于作家对文学传统的继承、革新以及艺术经验的积累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信息时代的文学体裁,只有适应于反映社会生活需要和广大群众要求,并和民族优秀文学传统结合起来,才能健康地发展,并逐步地趋于完美,而各种文学体裁的形成、发展、演变和消失,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即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生活制约的,同时也与文学创作经验积累和文学文体本身继承革新有密切关系。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于为苍

上一篇:改革电工电子教学论文下一篇: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