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现代文学论文

2022-07-03

【摘要】现代化转型时期,新媒体和网络的发达给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中国现代文学的文本细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本细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语感和审美能力,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时代现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网络时代现代文学论文 篇1:

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

摘要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现代文学经典逐渐以影视这种全新的电子媒介形态进入公众的视野。在新的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本文从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和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两个方面探索了转型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现实境遇和生存形态,力图构建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以拓展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促进其精神价值的延传。

关键词:电子媒介  中国现代文学  经典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在中国社会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呈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族救亡的文学主题,它在作品形态、美学风貌和文本传播方式等众多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代文学经典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以影视媒介形态走进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这种影视读图的方式在拉近了现代文学经典与大众的距离的同时,也使现在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挑战。对电子媒介形态下的现代文学经典进行研究,可以构建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修复和重建现代文学经典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拓展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其精神价值的延传。

一  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

在传播学视域下,文学经典的传播、阐释和流变深受媒介形式变化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起初以报刊为主传播媒介,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影视、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媒介符号与话语模式的变革也构建了不同文学经典的呈现形态,自此现代文学经典逐渐以影视这种全新的电子媒介形态进入公众的视野。下面,我们将从现代文学经典的人物、叙事以及主题意义等角度阐释现代文学经典在电子媒介中的转换。

(一)镜像语言的转换与现代文学经典人物的形象解读

影视是一种直观性的媒介表现形式,它对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达中渗入了不同元素,重塑了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

1  经典人物性格丰富立体的跨世纪传播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顶峰,他的多部作品堪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寓意深刻,通常采用复调的叙事模式,作品中对人物性格、形象、心理等方面的刻画复杂多变,因此,对鲁迅文学经典作品的影视改编难度较大,对导演和演员都极具挑战性。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之际,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弧拍摄了电影《祝福》,该片成功地将小说中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了镜像语言,并对原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加多维立体的再塑造,淋漓尽致地还原了鲁迅原著冷峻、凝重的风格特征,是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成功之作。影片把握住了原著人物的神韵,用形象的画面和强烈的动作,塑造了善良、忠厚、生动的祥林嫂形象,并创造性地增加了砍门槛的情节,用镜像语言更加丰富、柔和地表述了祥林嫂这个人物的精神反抗性,准确解读了原著中所蕴含的渴望民众抵抗封建专制,树立起现代意识的期待。

2  经典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的尴尬转换

现代文学经典一般具备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的特征,在主题上呈现出时代性与史诗般的创作风格,充分体现了时代当下性与历史穿越性的统一。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还十分注重在客观的历史语境和社会关系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变化来凸显人物的多元和复杂性,创造出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19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中呈现出时代痕迹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茅盾的《林家铺子》《子夜》《春蚕》以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茅盾的经典作品《子夜》于1981年被改编成电影,导演桑弧在创作时承袭了原著作者的思想,影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冲突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以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吴苏甫作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从雄心勃勃到破产失败最终买办化的悲剧命运,准确契合了原著的主题思想。虽然电影用镜像语言对原著中最精彩的人物细微的心理刻画进行了准确清晰的视觉化转换,但是影片还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遭受了冷遇,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赞同和欢迎。其原因在于电影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吴荪甫英雄形象与悲剧命运之间缺乏影像表述张力,在对人物的演绎过程中,未能将原著人物的艺术魅力和英雄魄力与社会矛盾的悲剧性诠释到位。经典原著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吴荪甫这一个生不逢时的民族资本企业家的英雄形象放在当时复杂混乱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中去刻画,展示了他作为中国特殊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代表所经历的悲剧人生是由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他的失败代表了中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悲剧。这一人物形象在改革开放时期上映是不合时宜的,吴荪甫所代表的警示意义在此时传播难以让经济快速发展中急于奋斗致富的观众产生共鸣,以至于遭到了时代质疑。

(二)网络技术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

当代传播技术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文学经典,它主要借助文学的媒介性特点,通过媒介在文学作品、作者、读者、受众之间实现某种交流与交换,以达到互通的目的,这是文学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属性。在现代社会中,报刊、电子媒介、网络媒介、通讯媒介不仅是现代文学的一种传播性的工具,也是一个使现代文学弱化、迷失、失序、悬置与重构的后现代媒介阶段。它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碎片式的微博解构、图像霸权的影视演变中丧失了原始的权威性,使文学叙事发生了形态上的蜕变。以网络技术为视角,在应用层面上运用超文本和超媒体可以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文本结构进行无限的衍生、拼贴,使文本叙事话语得到最真实的演绎。在印刷媒介中是不能够实现任意文本的相互链接的,文本中的“目录”、“注释”、“索引”也只是一种固定式的矢量链接方式。而应用网络技术中的超连接模式的电子文本的超链接则是一种多对多的映射模式,它远远超出整个单独的文学文本范畴,可以实现任意方向上的全放射性链接。当现代文学经典文本在被移植到网络之后,拓展了叙事的包容性,打破了顺序、完整、线性的原始叙事结构,在超链接技术下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新的叙事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滑动”的超文本叙事。现代文学的网络超文本叙事突破了传统印刷媒介中的封闭性叙事系统,将现代文学叙事中的碎片信息完全由意指活动生成。二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形成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传统的印刷媒介中的现代文学作品在叙事中具有唯一性、中心性和统一性,是“单数”的文本叙事,而网络中的超链接技术则使得原本“单数”的现代文学文本成为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三是网络超文本技术对于现代文学经典而言是一种“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传统印刷媒介中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是一种静止的、严肃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叙事,这种封闭的媒介使读者被禁锢在作品之外的阅读接受中,而网络中的现代文学则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由此可见,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叙事方式,超媒体的运用突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接受的时代性局限,使文学文本叙事更加丰富、生动且更具时代感。

二  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

1  现代文学经典艺术形式的影像化处理

在当代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中,以“影像”作为表征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势态,消解着文学经典的灵韵与深刻。在图像所建构的后现代话语中,以影像特有的直白与留白、运动的当下与潜在的记忆以及可视与不可视的时空结构等视觉理论中实现现代文学的视觉化创作,可以为现代文学经典的媒介形态转向提供新的视野和影像审美机制,从而建构起现代文学意义体认和影像感知体验的多语义交叉的审美范式。一些现代经典改编成的影视作品都在固定的影像框架中展示出一种与人文语境相契合的深刻文本空间形态。文学经典影视改编往往突破了传统视觉功能的感官审美属性,以直白、轻率的视听感官影像占据主导,以文本深刻的审美机制作为影像的主体,这种影视的直白与留白是对文学语义的再生。它突破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单一性和文本叙事的压制,构建出影像表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的阐释空间,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实现其审美价值。在现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中,空间的建构也是影像形式建构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将时间经度与空间纬度动态结合,是影像时空表意机制内在逻辑的一种度量,也是对运动与记忆的审美体验的重设,它为现代文学影视改编提供了文本空间叙事的重要表述方式。影像这种时空的动态叠合的叙事策略打破了单一的、线性的因果联系叙事,它用共时性的交错形态取代了以时间推进为主的历时性叙事,在多元并置的空间中多维度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感知形态。赋予影像以时空参与感,使影像运动的当下时空具备了潜在记忆无限开放的表征。

2  现代文学经典在网络传播中叙事表意的拓展与变异

网络传播技术成功拓展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功能,在电子媒介传播中,对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表意功能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超链接技术与叙事表意“互文性”拓延。互文性即文本间性,是指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它是文学作品中从文本的形成到阅读再到文学意义的生成和文化话语的参与的吸收与改造过程。在电子媒介时期,随着文本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的变化,互文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树型网状叙事传播”,网络的超文本链接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多维、立体的叙事模式,也使文本互文性进一步扩张,从而建构了一个超文本技术特有的叙事表意系统。二是电子媒介环境与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网络传播中的现代文学经典的文本语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它以全新的表述形式来迎合数字时代人们的语言接受需求,增加了现代文学经典的体验感受和认知阻力,使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语言在传播中保持了生命的活力。电子媒介所建构的话语空间也使现代文学经典语言叙事更为“陌生化”。三是数字化语境推动了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模式“个性化”的演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在数字化传播中,不仅传承了原经典部分,也对文学文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和极具时代性的演绎。以互联网为主的数字媒介削弱了精英话语权,增强了信息交流频率,有效拓展了人际传播范畴,它使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更为个性化,也丰富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表意空间。

三  结语

现代文学在中国社会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电子媒介形态下的现代文学经典进行研究,可以构建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修复和重建现代文学经典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拓展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其精神价值的延传。

参考文献:

[1]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

[2]  陈平原:《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 1890 年代至 1930 年代的报章为中心》,《书城》,2004年第2期。

[3] [英]利萨·泰勒,吴靖等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邹洁,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游月秋,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作者:邹洁 游月秋

网络时代现代文学论文 篇2:

媒介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文本细读策略

【摘要】现代化转型时期,新媒体和网络的发达给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中国现代文学的文本细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本细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语感和审美能力,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媒介文化语境下,文本细读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调动读者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通过文本细读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使读者进入文本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媒介文化;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细读

随着媒介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亟待新的调整。而另一方面,新媒体和网络的发达使文学创作、传播与接受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景象,为文学发展和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1]。

文本细读作为一种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将无声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的、感受和品味艺术世界的阅读过程,是作者与读者、作品间的对话和沟通[2]。文本细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语感和审美能力,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必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在媒介文化语境的影响下,人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阅读思维正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每一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媒介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细读的现实境遇

媒介环境对文学阅读的冲击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媒介文化正在改变着文学阅读的方式。这一现象的影响对于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媒介文化语境下,了解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细读的现实境遇至关重要。

媒介文化语境下,人们的阅读兴趣正在发生变化,在多数读者看来,中国现代文学已然成为“过去”,因此难以理解那个时代之下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他们所处的现实社会,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他们更愿意阅读网络小说,或是通过影视剧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而不愿静下心来走进文本。而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文本阅读也日益被碎片化。

1.媒介文化语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

如今,影视媒介、数字媒介已经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渠道,读屏开始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在新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渗透和挤压,尤其在互联网出现以后,现代文学经典的读者接受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文字转换成图像,使接受者的感知结构得以重塑,但读屏代替读书,阅读过程中的沉思与冥想便难以启动。这无形中破坏了读者的阅读状态,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維方式和认知。

2.媒介文化语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发生了变化

由于从小大量接触影视作品和电子产品,纸质阅读相对匮乏,致使当代年轻人很难沉淀下来阅读纸质文本。尤其是中学阶段,由于学业压力大,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做题与考试,系统性的阅读行为较少,因此难以形成文本细读的习惯。而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与作者碰撞的过程。读者对于经典作品的选择和阅读实际上也体现了读者自身的价值理念,每一部经典作品的产生、经典意义的实现,都是作者和读者关于人生态度的交流,关于价值理念的对话,从而达成某种共鸣[3]。因此,文本细读的缺乏,直接影响的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和思维认知态度。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多所高校对于媒介文化下现代文学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开始有所警觉,如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文学教学中的文学性和审美教育重新得到重视;在中小学教学中,学校与教师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文学经典文本细读的习惯。不只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每位读者都应该深入到文本中,分析、鉴赏文本语言,只有真切而深入地体验文学作品,才能破除思维定式,提高自己的文学审美感知能力和思想认知能力。

二、媒介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细读的具体策略

媒介文化语境下,文本细读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调动读者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通过文本细读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让读者进入文本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对我国现代文学阅读市场的了解,提出以下建议。

1.搭建媒介平台,引导学生提高文本细读质量

文本细读是读者对文学本体的关注,是对语言的深入感知,也是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文学性切实实现的有效途径。读者在静下心来沉潜到文本中后,结合具体的阅读方法,便可提高其阅读质量。这就要求读者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方法,在对文学文本具有细读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方法分析作品。因此,作者或是出版机构可为阅读者搭建媒介平台,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网站、开展网上阅读活动、录制阅读指导视频、开设中国现代文学阅读讲堂、出版电子书籍等媒介方式,引导读者的阅读方式,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

文本细读法是在20世纪前期由英美的新批评派提出的理论主张,新批评派主张通过语义分析和探究作品语言,强调文本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展开对文本审美意蕴的探讨。在长期的发展中,文学经典经历了不断被构建的过程,因此,分析文本既要从其语言、修辞技巧方面入手,也要重视其情感层面的感知、文本的内涵以及思想情感。关于我国当代文本细读的方法,如钱钟书的传统评点式细读注重考据,即将文本细读与考据相结合,考证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和注释,使细读更加的客观、公正;朱自清先生的文本细读法,主要是分析古典诗词作品,在文本细读中理解作品的意义,这一方法也可用于现代文学中的诗歌细读;王富仁的细读法与历史批评法相融合,将文本细读与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可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各种文体的细读;钱理群文本细读的代表作是《名家重读》,围绕“立人”的教育观提出“知人论世”“因声求气”“以题解文”,注重对作家与其思想的挖掘,这些观点适用于阅读现代文学;孙绍振的代表作《名作细读》主要针对语文阅读教学所提出;王先霈的《文学文本讲演录》《文学文本解读》将细读与文学理论教学相结合;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立足于文学作品,主要细读现代小说文本,可以作为小说细读的范本。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引导读者从阅读文学作品上升到理论思考,再运用相应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读者的文学修养便得以提高,从而对其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4]。掌握具体的细读方法可使阅读更加准确、深入,避免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错误解读、妄加评论。

2.为数字阅读的文本细读做补充

進入电子时代、读图时代、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来源主要依靠媒介和网络。如今,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已不仅仅是通过文字和书本,还有各种电子媒介,这些新兴媒体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感知方式。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当代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日益多样,其中,影像化传播和电子阅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传播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文学经典以影视形态走进民众的生活,以此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扩大受众范围。影视、网络以其动感的声像、丰富的画面、大众化的内容缩短了观众与文学作品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但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们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情境。一方面,单纯从影视、网络了解文学作品,获取到的只会是大概的故事情节,无法领略到文本的魅力,甚至会受不同编剧对作品不同理解的干扰,对文学经典本身形成一种“误读”。另一方面,影视剧主要关注的是演员、场面、故事情节等要素,而文学作品关注的是语言、修辞、结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等要素。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读者需要养成查阅资料、积极求证的习惯,经过理性分析、反复推敲,从具体的标题、重点字词、重复词句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从不同时期的经典文本中领略作家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及其思想内涵和人格魅力,体会不同风格的作家和作品。

因此,比较影视接受和文本阅读的优劣,文本阅读对于认识、解读名著要优于影视接受,而要真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从阅读中感悟人生,从阅读中提高素养,读者必须沉潜进文本进行细读与揣摩。文本细读一定要从文本实际出发,紧扣上下文,离开文本,则会失去最重要的根基。影视改编虽不能代表文本原著的阅读,但它具有自身的传播优势,因此,可以合理利用影像化传播,让中国文学经典进入公众视线,所谓合理化即影视改编不能脱离和扭曲原著。出版行业可利用影视传播出版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及其文本细读指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加深其对作品的认识,引导作者通过比较,认识到文本细读的魅力。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从影视改编到文本阅读,将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结合,让文本细读融入读者的日常阅读中去。

3.借助媒介资源,拓展文本细读的视野

随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数字化转换,作者可以合理利用大数据查找功能和分析功能,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作品,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到作品原始的影印本,这种快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本细读的视野,因此,媒介文化语境下,有利于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同时,读者可借助网络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动态,随时查阅优质的学术文章,了解具有启示意义的学术会议,关注学术价值高的公众号和期刊网址,通过电子阅读,扩展阅读的范围。除此之外,作者或出版机构还可通过在网络上建立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微信公众号或网站,分多个板块向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文本细读,包括经典原文、名家评论、方法指导、学术动态、交流研讨等,让读者通过网络阅读、学习、交流,拓宽视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结合作家和评论家们所写的序跋、评注、赏析以及评论,与自己的阅读感受相比较,便可进一步感受文本的内涵和意义。面对时代转型,文学史的编著者们花费大量心思,力求文学史的写作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如朱栋霖2018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在每一章节的前后都附上了二维码,章节前主要是本章各位专家的视频课,章节后的“研习提升”是每一章节所提供的优秀文论,学生可扫描二维码进行阅读,既方便又快捷。

文本细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精神。阅读者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进入文本,还可掌握阅读的技巧,有效利用阅读资源,提高阅读质量,最终达到凸显经典关于“人”的问题的深切表达[5]。媒介文化语境下,文本细读能够真正实现读者与作者,乃至读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实现作品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文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学术研讨会综述[J].创作与评论,2014(24).

[2]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勇.对话经典:人生价值的选择[J].名作欣赏,2016(13).

[4]王卓慈.文本细读与名著选本的叠交汇通[J].黑河学刊,2005(5).

[5]何玉艳.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反思与探索[J].出版广角,2019(19).

作者:刘亚琼

网络时代现代文学论文 篇3:

远程教育环境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现状调查*

摘 要: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系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加强该课程导学,对提高学员学习和鉴赏文学作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新疆电大系统2014年秋季“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所有选课学员,从学员的基本情况、课程学习情况和相关情况三部分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得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的5个因素,为今后在导学工作中加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远程开放教育;导学现状;交互式教学;网上教学资源

随着开放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开放教育导学教师队伍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支撑,为加强开放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深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改革、实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36-42为切实推进新疆电大网上教学和教学支持服务工作,使导学教师的导学更具针对性,提高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网上导学效果,更好地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奠定学校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基础,我们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本调查报告以新疆电大网上导学模式为背景,通过对教师网上导学和学生参与的交互式教学实践数据分析,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

本调查分析所有样本为新疆电大系统内2014年秋季选“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学员,人数多,分布广,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在分析中完全依据所采集数据加以对比分析,基本尊重原始数据。在分析影响导学因素时,从教师素质、学员条件、学习动机和学习资源等各层面加以分析,由于是在新疆电大导学团队实践中采集的数据,希望本调查分析报告能对该课程其他教学形式的教师教学和应用有所助益。

一、调查目的及研究方法

(一)调查目的

1.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选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课程学习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归纳出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的诸多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做好导学工作奠定基础。

2.为新疆电大校级课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上导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2014年秋季学期,新疆电大范围内“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注册学员,共计321名。

2.调查时限:2014年12月5日至2015年1月20日。

3.调查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利用问卷星(http://www.sojump.co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选课学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从表1受访学员的基本情况看,性别结构显示,女性学员占多数,占到76.28%,这一比例与现实生活中女性偏爱文科的现象基本一致。从学员职业分布状况看,学校教师的比例高于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其他人员占到了34.26%。这一数据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学校教师因职称评定及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更渴望提高学历层次,还有许多其他行业人员,选取较容易毕业专业学习,以获取文凭。从地域结构看,学员分布显示,县及以下学员占到了91.03%,这一比例直接影响电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率,其普及率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地州好于县乡镇。从上网途径得知,电脑的使用仍占首位,占85.26%;手机紧跟其后,占11.54%,但其潜力不可小觑。随时上网工具数据提醒我们,可供随时上网的电脑比例只占62.18%,这可能与县及以下学员人数多有关,因为毕竟电脑在基层还没有完全普及。

(二)学员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

1.学员学习时间及授课方式(见表2)

表2显示,在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的学员中,学员每周内学习一门课程大概控制在3小时以内占到53.85%,超过3小时的学习时间逐步递减,超过8小时的只占到5.77%。在学员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调查中,“网上学习+面授辅导”最受欢迎,占到了41.03%,“单纯的网上学习”占到28.21%,喜欢“面授辅导”只占12.18%。由此可见,网上学习已经成为多数学员学习方式的首选。

2.课程面授辅导情况(见表3)

表3主要是针对面授辅导课的调查。从接受面授辅导课的内容上看,有56.41%学员希望难点答疑,只有23.08%的学员愿意接受教材的系统讲解。在接受面授辅导次数的调查中,每学期3次以下的占45.51%,3~5次32.69%,5次以上21.79%。从数据中可得知,学员参加面授辅导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能够参加面授辅导的学员也很有限。

3.学员网上学习情况(见表4)

表4显示,对于网上教学资源,学员看得最多的是文本和网上辅导资料,两项占到了60.25%,单向视频占18.59%,VOD点播占16.67%,其他占4.49%。学员还是喜欢文字文本式学习,只不过做了从纸质教材转换成网上资料形式转变而已。而对于可交互式的实时答疑最受学生喜欢,占到受访学员的47.44%,而作为可视频互动的双向视频课程,只占到了8.97%,不喜欢网上教学的占到了14.74%。可见,学员的网上学习习惯还有待培养。

4.课程考核方式(见表5)

表5显示,考核方式中最受欢迎的是“平时作业+终结性考试”,占调查人数的32.69%,希望“保持目前完全终结性考试”的只占14.74%,可见,考试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在考试方式调查中,希望“保持纸质考试”的占11.54%,“完全网上考试”33.33%,“网上考核+纸质考核”16.67%,“其他方式”占到38.46%。对于“目前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和网上学习内容学习对该课程考试是否有帮助”的回答,有87.82%学员予以肯定回答,可见加强平时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采取纸质考核与网上考试相结合、构建符合成人教育的考核模式很有必要。

(三)学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相关问题的调查

在问卷的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学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图1针对学员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调查显示:首先是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最为突出,占到56.41%,其次是内容深奥,不易理解。

图1 你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

主要困难是(可多选)

图2所反映了学员使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最多的方式为QQ群、电话和蓝卓平台,这也符合目前网络和移动平台的优势特征。

图2 你所在教学点师生互动、学生互动

最多的方式(可多选)

表6主要针对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调查,教学内容是否贴近生产实践、教学内容是否通俗易懂、课程教学资源是否丰富、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回复这4个方面回答人数最多,百分比最接近。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员所关心的问题回答中,考试是否及格和是否能按时毕业,这两个问题是学员最关心的。

调查学员在电大学习最大的收获情况见调查表7。表7显示,63.46%表示学到了知识,53.21%表示学会了上网,46.79%学会了学习,42.31%开阔了思维和眼界,29.49%养成了学习习惯。笔者在征求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意见时,有43.59%学员希望增加微课内容,42.95%希望保持现状,28.21%希望增加非实时答疑的内容, 还有13.46%的学员提到了利用云教师答疑的要求。

在对课程教学满意度和网上导学实时答疑时间安排上,表8显示:学员予以了肯定,满意度为98.08%,85.9%的学员认为实时答疑时间安排合理。

(四)学员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征集

在这部分中参与的学员人数不是很多,共有15名学员作答,汇总整理后主要有以下几点:(1)网上学习的时间应延长以便于所有的学员学习;(2)希望讲解课本中重点难点,及时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3)希望上网讲课内容通俗易懂,教学资源丰富,问题能够及时答复;(4)希望双向视频教学多一些;(5)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贴近生活;(6)希望导学教师精简导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便于理解,内容新颖,要创新;(7)希望改进网上学习资料,现有网上资料有点陈旧;(8)用手机学习更方便。

从以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学生们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在提高,希望网上资源及时更新,更主要的是希望老师能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便于理解的方式进行导学。这就要求课程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才能胜任此课程的导学。

三、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导学课的因素分析

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影响导学的因素很多,包括教师、学生、资源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导学课效果,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能使导学课的效果不断增强。下面就“中国现代文学”导学课程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应不断提高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上承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下接专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2]1-5与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等课程相衔接。内容丰富,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框架,熟记每一章节内容,在导学过程中准确回答学生问题。另外,在数字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不可或缺,无论是课程信息发布,还是资源建设,都要求教师具有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师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学员学习手段单调

电大教学从最早的面授辅导到现在的网上导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随教学手段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新的教学手段不一定要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一定是其必要的补充。目前,学员已经逐步了解和适应网上导学方式,希望完善网上资源,延长网上导学时间,在考核方式上多提供网上考核科目。与之相应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国家开放大学云技术的推广,不断衍生出了新的导学形式,包括利用手机终端发送导学信息的方式,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尝试和应用。

(三)学员多分布在县以下区域,电脑使用不便,智能手机尚未普及

从对学员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看,首先学员多分布在县及以下单位,多为学校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上网条件不是很好,如工作期间各单位抓效能建设,不得随意上网。其次,由于受经济条件约束,智能手机还未在基层普及,所以利用移动网络学习的条件还有待于逐步改善。再者,由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作品集)特点、成就和影响,[2]1-5学员的课程知识素养不高,也是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四)学习动机多样,学习动力不足

在对“影响你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及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作答时,学员最关心的前三项是考试是否及格、是否按期毕业和毕业后的发展空间,而对是否学到知识并不太关心。可见,学员学习的功利思想严重,多数是为了文凭上电大的,上网学习也只是为了取得文凭后为晋升职称、职务而获取“敲门砖”,并不关心获取多少知识。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内容来说,课程在较多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不读原作,靠死记硬背,信息量很大,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五)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没有保障

图1显示,学员每周内学习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占到了53.85%,表7数据显示每学期接受面授的次数在3次以下的学员占到45.51%,在问及学习该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有56.41%学生选择了“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为该选项中比例最高的一项。以上数据也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既要做好单位工作,又希望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形成了工学矛盾的现状。

(六)平台教学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新疆电大学习平台里进行网上教学,文本内容可正常添加,而自建音像视频难以上挂,这种单一的技术手段使教学缺少吸引力。另外,还应该开辟学生间的互动社区,学员间的交流更具有心理认同感和信任感。另外,在期末考试前,还可利用云教室开展期末复习指导。

(七)网上学习内容陈旧,学习资源匮乏

学员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导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中,反映出他们希望改进网上学习资料,更新陈旧资源;希望讲解课本中重点难点,及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多以案例教学为主,更加贴近生活。无论是考试方式调查还是教学模式调查,学员对网上学习兴趣大于面授辅导,而对网上资源满意度较低,兴趣不大。就其内容而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主要讲授1917~1949年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和他们的长篇作品或作品集的研读,使学员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和主要成就,学习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员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为此,增加资源的新颖性和提高作品的鉴赏性可提高学员导学课程的参与率。

参考文献:

[1]孙艳萍,等.远程教育导学教师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基于天津、上海、安徽省级电大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11).

[2]李平.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李庆雯 刘高辉

上一篇:高校发展绩效审计论文下一篇:农户小额信贷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