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文学教育的困境既有文学教育制度的原因,更有泛意识形态传统、现代社会科学至上等庸俗实用主义哲学泛滥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形成了文学教育泛意识形态、以文学知识为中心、为人生、审美体验的四个时代,四个时代的文学教育目标各异,境界各殊,但若以文学教育的意义来划分,前三个时代属于现实的、工具理性的文学教育,理想的文学教育是审美体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教育论文 篇1: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经典阅读推广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王霑 1999.12, 女, 汉 ,四川崇州,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

[摘要]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要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新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自信是经典阅读在大学生中推广的助动力,同时经典阅读的推广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重要支柱,二者相辅相成,存在着必要的联系。本文基于经典阅读在高校推广的途径探索,以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方式分析高校推广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自信和经典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面临的现状。

[关键词]文化自信;经典阅读;大学生;途径探索;价值观

1 引言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高校大学生是完成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文化发展的中流砥柱,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促进文化传承和发扬、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传承,文化的传承要依靠经典阅读的推广和普及[1]。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推广经典阅读是为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为民族优秀文化傳承和发扬提供人才支持。正如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推广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2.1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经典著作是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的宝藏,是中华人民几千年以来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经典”经历了长时间的洗礼、筛选、沉淀,最终得到人民的认可,被世世代代的人民传承和发扬,承载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信念。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极具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2]。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相较于成年人的社会阅历,大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但是大学生的心智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于周围环境处于敏感的状态,并且大学时期是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三观”的正确树立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沉淀和积累,也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和熏陶。阅读经典著作是大学生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且积极的“三观”,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3]。在当今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大学生仅需一部手机就可以知天下事,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快捷的同时,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趋于碎片化和片面化。经典阅读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凝聚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和时代意识,促使大学生在深入学习民族优秀经典著作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民族文化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清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因此,大学生需要不断通过经典阅读汲取经典著作中的精华和营养,获取知识,形成正确积极的思想,从而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提升自我的时代责任感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4]。作为培育大学生的直接环境,高校要为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良好的经典阅读氛围,探索创新的途径促进经典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推广和传承,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继而实现文化自强、文化强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2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经典阅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阅读经典可以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有效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当代高校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可以了解和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当代大学生对于经典著作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效果也应影响着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所以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经典阅读起止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探究经典阅读实施的创新途径是推广大学生经典阅读的首要任务,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学校图书馆满足学生阅读需求,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促使大学生经典阅读从被动变主动[5]。通过推广经典阅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在学习之余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在这个充斥着多元文化冲击的社会能够更好地弘扬主旋律和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6]。

3 大学生经典阅读现状

大学生处于思想还在发展的阶段,其意志力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和冲击,从而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并且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大部分在校园,社会生活的阅历相对较少,因此促使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的精神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普及越来越便利与快捷,加上多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标志着人们读屏时代的到来,人们趋向于借助待电子产品获取信息,因而导致纸质阅读不再大众化[7]。通过互联网搜索便可以得到海量的书籍和信息,并且这些便利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呈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图文并茂、音频、视频等直观的形式,给予人们便捷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导致人们阅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形式趋于碎片化,获得内容趋向肤浅化,导致阅读的效率不高,并且思考也不够深入。并且,近年来许多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更促进了阅读的便捷性,当代大学生群体更偏向于选择浏览微博、微信、短视频来获得快捷的消息,但是此类媒体提供的消息普遍存在不完整性,并且阅读数量少,阅读质量差,这不仅会导致大学生获取的信息的碎片性也会导致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降[8]。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5G”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大学生由于“三观”还处于发展和形成的阶段,判断能力和意志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信息的筛选和把控的能力也不足,这对于还未完全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他们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取短暂的娱乐享受,并且随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业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多元化的压力促使他们更趋于将碎片化的休息时间用于满足娱乐休息,而不在注重自我精神世界的塑造,轻视了自我的人格追求,这便导致大学阅读现状面临的危机。再加上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之外,还要备考,随着竞争人数的逐年增加,意味着大学生需要付出加倍的准备来通过考试,这也导致了大学生阅读内容的单一化,他们更偏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通过考试的书来阅读,来丰富自我的知识储备,将通过考试,考取证书当作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而忽略了其过程中对知识的汲取和对自身的提升,从而导致大学生阅读内容的单一化和片面化,同时也加重了阅读和学习的功利化特征[9]。另外,在当今时代,大学生可以仅通过一部手机来获取大量的信息,并且互联网的信息是多元化的、碎片化的,互联网提供信息的质量也是难以监控的,这就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信息,这就可能严重影响和冲击着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更加严重的会导致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而产生精神涣散、价值观混乱等现象[10]。

4 推廣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创新途径

在高校大力推广经典阅读,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阅读的现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大学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新兴力量和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推广经典阅读,使得经典的持续性得以延续,同时利用经典阅读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拓展价值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得大学生从空虚的虚拟世界脱身从经典阅读中获得心灵慰藉,或是在高压的竞争环境中得到经典的抚慰,从而缓解压力[11]。

4.1 搭建线上经典阅读平台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资源保障,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学习中国优秀的经典著作的重要环境,是大学生提升精神修养的外部条件保证,因此高校图书馆对宣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优秀的经典著作,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图书馆面向全体大学生,并且图书馆可以通过统计大学生的借阅情况探索大学生的阅读趋势和阅读取向,把握大学生的阅读喜好,分析大学生阅读现状,对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如今正是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的时期,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线上平台,健全大学生的阅读平台。根据线下统计的大学生阅读的喜好,在线上为学生具有相关性的经典著作,推送经典著作的书摘,提高碎片化阅读营养。同时高校图书馆线上平台可以与学生合作设计经典著作主题的知识闯关游戏,在提升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学常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碎片化时间。学生可以在线上阅读平台设置自我的经典著作形象,建立自我的经典阅读书单,学生间可以在线相互交流读书感受,共读一本书,交流书评,提升在线阅读平台的社交属性,让大学生不仅能从经典著作得到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人交流,得到更多的阅读感受,开阔思维,更加有效地促进经典阅读在大学生群体的推广,提升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使得经典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阅读习惯,从而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12]。

4.2 丰富校园整体文化氛围

在大学生群体推广经典阅读,首先要提升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校园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要提供有利于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良好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耳濡目染。高校可通过开办第二课堂的形式,以书法和绘画为例,以师生共同学习的形式,开展书写经典、绘画经典等活动。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运用硬笔或软笔,在专业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书法作品。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著作情节,凭借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形式再现出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也拓展了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阅读时的专注聚焦能力。以上通过开设经典阅读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途径,需要高校培养专业的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带领学生解读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学生三观的形成,将经典阅读的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学校也可以举办“经典阅读”讲坛活动,鼓励学生以生动有趣的话语讲述经典故事;或者以“吐槽大会”的形式开展,学生以犀利幽默的语言对经典故事中的人物进行点评,引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3]。

4.3 推广经典名著文创产品

鼓励大学生联名出品经典名著的周边文创产品,例如,帆布包、衣服、玩偶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可以通过自己对于经典名著的理解,凭借自己的想象设计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并将其印在衣服或者帆布包上,或为经典名著中的人物设计玩偶抱枕、挂件等,或者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觉得优美、深刻的句子摘录下来,设计字体印在文创产品上。鼓励学生联名设计经典著作的周边文创产品,本质上是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自主设计或合作设计经典著作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生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也是他们对经典著作内容和情节的再次回忆,加深了对经典著作内容的记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以趣味形式,促进学生经典阅读由被动变主动,提升经典阅读影响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通过文化的熏陶和自身的参与,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4.4 续写经典营造阅读氛围

鼓励学生续写经典,通过自己的想象为经典著作编写续集,也是提升学生经典阅读兴趣的良好途径。续写经典的前提在于,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内容掌握熟悉,对其中人物的关系清晰,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清晰。学生续写的经典可以发布于线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续写经典不仅促进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更要深入了解经典著作的内容或情节,这不仅可以有利于学生学习经典的精髓,更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经典阅读的推广在大学生群体中多样形式开展[14]。

[参考文献]

[1]喻莹.论经典阅读与大学生价值观引导[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2(02):120-128.

[2]张晓娜.高校图书馆在坚定文化自信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2):123-124.

[3]张学成.大学生经典阅读与有意义人生关系的探索[J].现代交际,2020(21):146-149.

[4]渠孟璟.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教育影响力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1(07):114-115.

[5]林明珠,邵显都.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07):22-25.

[6]时晓红.大学生阅读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应对措施[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7(06):43-47.

[7]陈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困境与探索[J].名作欣赏,2020(36):165-166+169.

[8]冯宝生.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对策[J].作家天地,2021(19):28-29.

[9]韩梅.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及教学策略初探[J].长江丛刊,2020(03):116-117.

[10]刘彩霞,方必基,肖清文.经典阅读融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科技视界,2019(32):94-95.

[11]杜安平.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经典阅读推广模式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5):55-58.

[12]韩巧花.基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03):102-103. [13]梁小惠,蒋丽云.微阅读环境下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推广路径[J].今古文创,2021(04):117-118.

[14]李笑笑,李田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态势及路径创新[J].汉字文化,2019(20):33+42.

作者:王霑 倪碧丹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教育论文 篇2:

价值回归理念下文学教育的困境与作为

摘 要:文学教育的困境既有文学教育制度的原因,更有泛意识形态传统、现代社会科学至上等庸俗实用主义哲学泛滥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形成了文学教育泛意识形态、以文学知识为中心、为人生、审美体验的四个时代,四个时代的文学教育目标各异,境界各殊,但若以文学教育的意义来划分,前三个时代属于现实的、工具理性的文学教育,理想的文学教育是审美体验。

关键词:文学教育;价值失范;价值回归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想,今天的文学教育面临的正是这种境遇。这种“困顿”,不仅是一个学科价值定位不准而遭遇尴尬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文学教育向度的问题。

一、文學教育:一个关乎现实人生与精神构建的问题

或许有人要说:文学教育“坠入困顿”,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从一个大的范围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普泛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此论不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夏志清先生针对美国的文学教育就有过“不乐观”的评价,李欧梵先生在谈及当下美国文学教育的现状时更是“忧虑”——只不过在一个没有宗教教育和信仰缺失的国度,恒常的文化价值观本来就特别容易涣散,加之强势的科技文化和其他外来高位文化的入侵,以传播人文精神、建构人生理想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教育的任务无疑会更加繁难一些,遭受的冲击更强烈一些,危机也会更加深重一些,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一些。这也可能是继上个世纪末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后,文学教育问题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乎学科教育的价值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关乎现实人生与人的精神构建的深层次的问题。

二、文学教育遭遇窘境的远因与近缘

这里所说的“远”和“近”不仅关涉时间久暂,而且牵及诸多影响文学教育的因素影响文学教育的直接和间接的问题。从一个大的范围来考察,文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遭遇的结构性失调,既有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有文学教育自身体制上的主观因素。

远自19世纪以来科学和文学带有近乎决裂性的分途发展。“十九世纪是分析的世纪……是科学分化的世纪。不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而且在各个科学部门之间的壁垒越来越高,植物学家不知道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在什么”,更不用说科学家与文学家、文学教育工作者之间的隔膜了。科学权威的增长,科学至上主义的流行,科学教育的大行其道对于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时空上的攻城略地,更重要的是使人类逐步丧失了多样性思维和整体感知世界的能力。随着交通、通讯和传播技术的发达,人类在收获世界共同市场利益,分享不同文化,憧憬未来世界高度一体化成果的同时,“脑中装满了混杂的观念,参差不齐,互相交错;所有的文化,本国的,外国的,现在的,过去的,像洪水般灌进我们的头脑,留下各式各样的碎片。”这种负面的影响对人类想象力无日无之的伤害,最终会妨碍新科学新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提供超越现实的可能性的同时,人也面临着不断失去自我和失去“主体”的可能性。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或文学教育加速向着不均衡方向发展的是现代工业主义与生存教育导致了教育向经世致用方向的发展。个人接受教育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谋生。教育的目的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投资或投入人文教育、典雅艺术教育和文学教育这些与实用技术无关的教育形式,无论是社会人力资本理论从“成本—收益”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模式出发,还是从个人教育投资利益最大化的小算盘出发,都是得不偿失的。于是,工业实用理性与专门化知识教育的联手共谋,使得“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的理想的教育,慢慢退出了教育的视界。

现在,这种不均衡发展造成的灾难已经有目共睹,教育界、科学界包括工业界的仁人志士和真正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越来越忧心忡忡关注并试图通过各种努力去尝试解决。这种努力当然不能说于事无补,只是潘多拉的匣子已经打开。

如果说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文学教育还属于间接调控的话,那么,近代课程理论对于文学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影响就是直接对话了。自17世纪培根和牛顿建立近代科学体系以来,西方思想界逐渐把如何认识与征服自然当成自己的使命,并由此对人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这一点表现在教育活动上,就是确立了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观与课程价值观。在这种教育价值观和课程观下,文学教育日益边缘化

三、文学教育曾经的辉煌:一个认识的误区

以上所述诸多外在的因素既不是文学教育自身能够改变的现实,也不是文学教育为自身虚弱辩护的遁词,但是却是文学教育必须清醒面对的现实。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个时期以来,一说到文学教育的困境,许多人,包括从事文学教育工作的人都以为这是于今才有的事实,以为曾几何时的某些日子,文学教育似乎如何中心过,多么的光辉灿烂过。如果说这不能算作无知的话,至少可以被认着是有些天真的误解。

当然,这种误解的产生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根据之一是在我们记忆犹新的不久的过去,形形色色的各种非文学的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借助文学和文学教育的形式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不同时期意识形态的主旋律虽然不一样,但文学和文学教育充当“革命军中马前卒”的使命却是相同的。所以,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总是面临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重写文学史,并且还不能笼统地讲,每一次文学史的重写都是向文学本体和文学教育本体的一次回归。

文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强健起来而有所作为除了必须正确正视文学教育的历史境遇和现实的处境外,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要正视文学教育本身的问题,调整其教育的向度。如果说文学教育有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教育的课程体制上没有解决好文学教育是为什么的问题,文学教育把文学与人生隔离开来了。

四、人生的维度与文学教育的向度

任何教育的宗旨都应该是为着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文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所不同者,乃是由于文学及文学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从不同维度影响人生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加之不同社会与不同主体的人生互动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文学教育的多向性,而人的生命的多维性及需要的复杂性又强化了文学教育的多向性的特点。

今天的青年是一个比任何时候的青年都需要文学教育的时代。因为他们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气候和文化背景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伴随这些变化,“心灵的状态——进步的期望,成长的倾向以及让自我适应变迁的准备,……必须在人格系统上有所调整,亦即必须要具有一种‘心灵的流动’及‘移情能力’”,除了这一层整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价值转变和心理调适危机之外,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时期的特别情况以及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教育对于这一特殊性不可替代的满足特性,决定了文学教育应该担当特殊的任务。

1.青年是美好生活最执着的追求者,文学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提升受教育者自身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调的过程,有益于“诗意地栖居”,将文学艺术的接受变成一种极富诗意的行为,正是文学教育的魅力所在。文学教育及“审美、艺术活动相对于精致组织的现实世界,是一个梦想。它以扭曲夸张的形式使人摆脱当下的现实世界,重返基本的生活世界”——诗意生活的世界。这样一个诗意生活的姿态和境界,“虽然虚幻,不等于无关乎实际人生。虚幻的超越、瞬间的自由也是对人心灵的抚慰。有了这样的抚慰,苦难的人生不至于太沉重,有了这样的抚慰,人可以一定程度上从现实中超脱出来。”

2.青年是爱的最热烈的追求者,文学教育应该成为青年缓释爱欲压抑,拯救个体灵魂的正当途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生活的日益开放、文化娱乐隔离制度的缺席以及网络的普及,今天,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青春期已普遍提前,而社会对未来劳动者科学文化构成和人生阅历要求的普遍提高而导致的青年求学时间和社会实践时间的绝对延长,加之当代青年自我意识和成就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转型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动荡产生的精神世界的不确定,以及求生的不易和经济生活的压力,当代青少年性等待的时间普遍延长了。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如何帮助他们缓释性爱的压抑,走出青春期的苦闷,找到拯救个体灵魂的正当途径,纯洁其爱的节操,升华其爱的境界,增益其爱的智慧,文学教育应该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文学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情感天地,文学教育理应给受教育者带来一个丰富而健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人在自己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之外另辟的一个外在世界,它比现实世界更光辉灿烂,特别能满足人的憧憬种幻想,把人想要看到的、肯定的、欣赏的那个自己对象化了。”

3.青年是最具求知热情的一个群体,文学教育应该成为青年開阔认识疆域,展开和社会对话与交融的有效空间。人所能亲身穿越的现实世界是极其有限的,青年人的人生阅历更是有限,而他们置身的世界却又是无限多样和丰富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文学教育可以且应该通过引领接受者进入那个他未曾经验,无法穿越的世界。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既不真实,也不能经历,却可以真实的感受,这是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接受者不但能够见其所不能见,闻其所不能闻,而且可以设身处地进行对话与交流。文学教育以内在体验的方式,不仅帮助开阔了认识的疆域,而且扩大了生命的空间。通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阅读者可以了解自己还不曾了解的人的本性,知道自己还未曾经验过而前人已经“做过了的”,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从而也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做。

五、文学教育的理想:超越意义走向审美

由以上所说种种看来,我们的文学教育经历了这样几个时代:一个是文学教育的泛意识形态时代(或说泛政治化的时代);一个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文学教育知识化的时代;我们正处在希望文学教育走向人生、走进人生,对人的成长和精神的发育有所作为的时代。对于文学教育而言,以上三个时代,尽管有层次的区别和境界的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现实的、工具理性的特征,都要求文学教育为现实政治、现实生活、现实人生有所帮助。严格意义上说来,这样意义层面上的文学教育,每一种片面又深刻的文学教育都是对文学教育真正价值的偏离,因为它们都是以承认或仅仅承认文学的理性的、现实的意义为前提的,而对于文学超理性、超现实和非理性的、非现实的“意义”则采取抹杀、不在意、忽略等方式予以消解。而文学的超理性、超现实和非理性、非现实内涵却绝非可有可无东西。它至少具有这样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通过对理性意义的消解来满足人的娱乐需求,消减理性压力,保持生命活力;一是实现文学体验的最高层次——生存体验最本真的审美体验,而这正是人的其他任何生命活动都无法实现的。文学教育的真正价值舍此又之何呢?

参考文献:

〔1〕黄林非.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2〕赵玲.高校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8).

〔3〕郑丹丹.试论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J].考试周刊,2015,(56).

〔4〕王洪涛,梁冬梅.对高校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2).

〔5〕俞姝,朱秋颖.泛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文学教育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作者:李希光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教育论文 篇3:

“当前文学教育现状与反思”三人谈

主持人陈培浩语

这些年不断听到大学教师感慨文学院本科生文学素养低下,文学知识基础薄弱,研究生阅卷当中大量出现寻根小说是赵树理开创的、王小波写了《暴风骤雨》或《林海雪原》、阿Q是一个“疯子”等常识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在当代的媒体条件下,很多学生的时间被抖音、快手等自媒体所占据,他们的文学阅读时间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当代大学生文学素质的低下是个必然的现象。但是著名作家阿来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专门为文学而设计的,文学从来不是任何时代的中心,在任何时代中,文学都必然在特有的困难中去展开自身,去传播自身。因此,文学教育除了是文学知识的教育外,还应该是文学和生命感受力的教育。碎片化的自媒体时代,文学教育的困难在哪里?文学教育应该如何展开?这些问题不僅关乎文学,而是关乎人在未来的存在状态。本期由陈培浩、林培源、林渊液三人,结合自身在不同领域推广文学教育的经验,试图对文学教育在当下的功能和方式提出一孔之见。

作者:陈培浩 林培源 林渊液

上一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论文下一篇:独立院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