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2022-04-24

摘要:数字化时代赋予了“人文精神”新的内涵和意义。然而,正是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的人文精神失落到即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具体表现为:人类自身的异化、理性思维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的下降、伦理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的非人性化倾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篇1:

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

[摘 要]任何时代,阅读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进入数字化时代,国民阅读发生了急剧变化,数字化时代产生的新媒介第一次真正延伸了人的大脑,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本文总结了传统阅读与新兴数字化阅读的特征,从阅读载体、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理念等方面归纳出数字化时代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最终提出应以“相对主义”的观点看待当今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形态的多元化。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阅读习惯;传统阅读

1 解读数字化时代与数字化阅读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数字化时代。这一时代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它正在全面刷新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体制。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著作《权利的转移》中勾勒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时提出,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存在三种形式,合称3M,即muscles(肌肉、力量)、money(金钱、财富)、mind(智慧、大脑)。这三种样式分别在不同的时代扮演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生产力的不发达使得muscles成为获得权力的最重要资源,战争是获取资源的最重要手段;工业社会阶段,money在获取垄断地位时的作用越来越大,有金钱就意味着可以拥有一切资源;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生存状态的变化使人们意识到,依靠mind可以创造出难以想象的资源,谁拥有最多的知识和信息,谁就拥有了主动权,不断接受教育、投资学习成为当今人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阅读作为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和社会现象,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阅读活动不但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而且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伴随着时代的进步,阅读的本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对人类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带来革新,如文字、纸张到印刷的进步都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识字率的提高、大众报刊的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塑造着国民阅读的习惯。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受众的阅读行为所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互联网和个人电脑在民众中迅速普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1]随着3G牌照的发放,数字化媒介极大地改变了国民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数字化阅读趋势势不可挡。据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达到44.9%,比2005年提高了17.1个百分点;在报纸读者中,有固定阅读手机报习惯的用户人口规模在251万人左右,占报纸总体读者的0.56%,占人口总体的比例为0.33%;中国国民2007年一年平均自费购买手机报0.11份,人均购买金额0.54元,购买总金额在1.6亿元左右;电子杂志读者规模为227万人,占杂志读者比例为0.77%,占人口总体比例为0.30%。[2]

在传统意义上,阅读是指文本阅读,即纸质阅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阅读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阅读成为信息社会中所有媒介的信息性阅读,进入了“数字化阅读时代”。

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颠覆了以纸质媒体作为唯一阅读方式的传统。信息数字技术衍生出许多广电出版物,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根本变化。数字化时代的阅读不仅指读书看报等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也包括对声音、图像的接收领悟以及网络在线阅读和下载浏览。如今书籍出版数量与日俱增,网络信息排山倒海:文字、图片、图像、色彩、声音都成为数字时代阅读的对象。从读书到读屏,当前的阅读包含了视、听、读三重含义,是一种立体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数字化阅读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电脑与数字科技,网络阅读、电子阅读、手机阅读这些基于数字基础的阅读方式,统称为“数字化阅读”。一方面,数字化阅读内容具有丰富性,多媒体信息具有便于查询检索、开放共享、节省空间、经济环保、动态可交互等特性,在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当今受众开始使用数字多媒体、超文本,全面调动阅读感官来满足其阅读需求;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阅读环境比传统阅读更为复杂,海量的信息良莠不齐,信息不一定都是知识,即使是知识也未必是文化。与传统阅读时人的大脑充当知识储存器的时代不同,数字化时代需要能迅速捕获有价值信息的信息人,数字媒体连接的是一个多样化的信息空间,受众若想用有效的工具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已成为有效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方式之总和。

2 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

信息爆炸、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对当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造成了影响和冲击。阅读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本质上已经发生变化,具体可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理念等层面进行总结。2.1阅读载体、内容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

如今是一个图书海量出版、知识“过剩”的时代。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知识的整体版图,模糊了学科之间、国家之间、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界限。它在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界限的同时,也提升了大众阅读文化的地位。[3]知识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表现在阅读领域则是进入了细分的多元化时代。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迅速进入了从传统阅读到多媒体数字化阅读的转变。从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及其他阅读器来获取信息,从媒体的形式来说,除纸质介质的媒体阅读外,各种新的媒体阅读方式进一步扩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国民纸质阅读率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2007年的34.7%,首次低于电子图书阅读率,后者的数字是36.5%。新型数字化、网络化阅读趋势势不可挡,国民阅读步入数字化时代,呈现出年轻化、高知化的趋势。 2009年 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是:据新闻出版署权威发布,今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值达到了750多亿元,首次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600亿元。

一方面,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立体虚拟世界。新的资讯和前沿信息来源广泛、内容丰富,信息更新速度快,不论是娱乐休闲还是获取信息,都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数字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动画、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辅助展现信息内容,给受众以视觉、听觉上全方位的感受,表达直观、界面美观、兼顾图文、声情并茂,信息传递更加人性化,且速度快、成本低。

另一方面,由于名著、文学、专业典籍要求较高的专注程度和理解时间,而数字阅读时易造成视觉疲劳、注意力转移等问题,加之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由此受众对经典、专业典籍的阅读还是倾向于纸质文献,以便进行重点、深度阅读,得以深入思考。

在非线性、充满链接的环境下,网络阅读只是为了获取一些平面的知识,适合即时性的学习,受众阅读只是在众多信息中筛选所需内容进行拼凑,形成直截了当的答案,是一种机械的复制和增加,而非深层次的思考和体味,更像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与传统阅读载体所具有简便易行、知识思辨性的特征相比,数字化阅读存在非经典化、欠缺文化积淀的问题,而这正是传统阅读之所长。传统文本中存在着一个文化传统,当受众阅读时会进入这个文化传统中思考,从此意义上来说,网络阅读仍然无法替代传统纸质阅读。

网络阅读是阅读的发展趋势,是人类阅读史上一场伟大的变革。网络载体所依赖的超文本,具备复合性、开放性等特征,它与过去的龟甲、简帛、纸张等一样,是知识的载体,可以影响阅读,但不能决定阅读,如英国情报学家麦克洛雷所说:“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因此,图书馆应以传统的阅读精神引导数字化阅读,以达到二者平衡,使受众获得知识和乐趣的目的。

2.2阅读方式、阅读理念呈现浅表化、实用化、休闲化趋势

传统阅读的过程强调朗读、诵读和精读,给受众提供进行理性思维的机会,利于人们抽象思维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多媒体技术发展,人们对经典文化的追求逐渐受到冲击,快餐文化迅速传播,阅读越来越倾向于浅表化、实用化和休闲化。

在数字化信息数量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掌握海量变化的状态,以浅显的浏览替代传统的经典阅读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据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报纸是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杂志排第二位。在这一调查中,报纸、杂志、网络浏览等传统意义上的“浅阅读”模式占很大部分,这种阅读方式显然正成为国民阅读的主流。此外,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利用零星时间阅读,出现“速读”和“缩读”, 如阅读名著通俗本、白话本以及推崇在书中多加插图的“读图本”。

数字化时代的知识界呈现出更为纷繁复杂的局面,受众的阅读也越来越讲求实效,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追求以最直接、快速的阅读以获取最大的功利效应。林语堂先生说过:“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非读书本旨”[4],其中“取利禄”就是指实用的功利性阅读。据统计,2007年全国人均购书量不足5本,其中八成是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量统计中,教材参考、考试辅导类书籍占了很大比重,关于职场、官场等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书籍也大受欢迎。非“有用”的书不读,一种新的“读书有用论”正在悄然流行。

当前受众的阅读除了“以学习和工作需要”为主的“学习性阅读”外, 满足情感需求的“休闲性阅读”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满足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来获取情感和精神上的愉悦。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表明,市场购买额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文学类图书,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和综合性图书。在杂志类阅读中,文化娱乐、家居生活、文学艺术、时尚消费是阅读率最高的前四类。

3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受众阅读之困境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文化上则是大众文化兴起、娱乐文化兴盛。“传统阅读更多的是受到一种意识形态激情的支配,阅读行为的背后总是有关国计民生之类的宏大关怀”[5],而当今数字化时代下受众阅读更多的是受到市场的支配,追求实用、流行,有学者将此种阅读形态称为“物质阅读”,即“是一种既休闲又娱乐的阅读,它无须耗神费力,只要随着作者轻松而流利的笔触在作者描绘的景象中闲庭信步、四处游览”[6]

图书的本质在于体现出内容的深刻和文化积累,如今在知识“过剩”、图书海量出版的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以网络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对语言和词语的运用都非常简单,受众若习惯于此种阅读模式易导致语言运用能力的退化;阅读的浅表化、休闲化有悖于专心致志、循序渐进的读书方式,思索和感悟过程的缺乏易导致浮躁肤浅、急功近利现象的产生;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娱乐与消遣的层面阻碍了受众的文化沉淀,导致历史感的缺失和民族文化素质的下降。经典的缺失必将导致思维的惰性、思想的荒芜、学术的停滞和事业的退步,这对于个人的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4 结 语

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人类传统的所有知识的积累不能用一种简单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科学知识之所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在于同一课题理解“范式”的变化。数字化时代知识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受众必须适应在同一时间内从多方位来构筑知识和构造信息,在这个时代我们应当呼唤阅读心态的宽容,要接受“相对主义”的知识观。传统阅读的时代印痕是“绝对”的,而今天数字时代的时代印痕是“相对”的,对知识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宽容和多样化的理解。宽容也会导致对现在以及未来人的所有生存形式的尊重,这是以前的时代无法带给我们的。[7]

当今社会,人们的阅读正处在一个分化和变化的阶段,传统阅读虽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依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同时,新兴的媒体正在经受极大的考验,不断地寻求更大突破和新的发展空间,并必将为人们所接受和习惯,因为时代的脚步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在阅读的概念中,媒体的变化和出版物的介质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以速度、兴趣、个性化为基本特色的数字化阅读仍然为人们所向往和钟情,但这只是形式的变化,阅读的主题将不会改变。[JP2]无论是传统阅读还是数字化时代的阅读,阅读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是永恒不变的,数字化时代的阅读万变不离其宗,仍是知识[JP]的内容和含量。即使将来人们无所不能,也依然离不开人类文明之光的抚慰和照耀,离不开回忆和梦想。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享受和生命需要,人类的阅读行为将永恒存在。

[参考文献]

[1]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9-01-22].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5053573d634.html.

[2] 庞春燕•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出炉 国民阅读步入数字时代[J] .传媒,2008(8):31.

[3] 王洪波.思想阅读30年[N] .中华读书报,2008-04-23(6) .

[4] 林语堂.林语堂经典散文全编[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10—11.

[5] 张学军.传统与网络阅读之争——解读我国30年阅读之变迁[J].图书馆建设,2009(3) .

[6] 陈 香.30年中国流行阅读史:精神之痒[N] .中华读书报,2008-04-23(5) .

[7] 王 强,王姗姗.数字化时代的阅读[J] .中国图书评论,2004(3) :11.

[收稿时间]2009-11-28

[作者简介]冷冬梅(1956—),女,本科,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10多篇。

作者:冷冬梅

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篇2:

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塑

摘要:数字化时代赋予了“人文精神”新的内涵和意义。然而,正是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的人文精神失落到即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具体表现为:人类自身的异化、理性思维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的下降、伦理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的非人性化倾向。重塑人类人文精神必须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视界、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加强信息素养的培育和信息伦理的建设,增强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

关键词:数字化;人文精神;重塑;虚拟交往

文献标志码:A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化革命的兴起,人类已经步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生活在数字化时代,人的自由时间空前增加、人的活动能力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个性充分张扬和主体意识得以提升。然而,这些进步的背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与人的生存困惑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时代也愈演愈烈,反思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及其重塑已刻不容缓。

一、“数字化”、“数字化时代”及“人文精神”

数字化,最初是通讯和信息网络运用数据符号,即以0和1组合的比特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把信息、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的概括。而今,“数字化”已经远远地超过了0和l的比特组合,不再是一种直观的、静态的符号意义Ⅲ。从技术维度界定数字化,可以说数字化是以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管理、处理信息的方式。它将各类信息数字化,用于计算机运行,从而达到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由此实现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以及从知识到决策和财富的转化,并达到信息的共建共享。

数字化时代是以数字为中介、载体和体现方式的时代,是以纯技术化的物质形态为标志而命名的。数字化时代是数字帝国时代,数字成为交往凭证和必要工具,人与世界通过数字化而日益亲近和相互了解。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内涵。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文明时代的科学的人文精神,是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支柱。它不仅要体现对人类文明传统的认同,体现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人类未来命运与归宿的思考与关注,而且要反映在数字化平台上“人一社会——自然”这个大系统中人的地位与价值。

二、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失落的表现及其后果

1.技术依赖与人的异化。生存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全面取代人脑智能,人对技术的依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越来越面对着“机器是人”的挑战,日益沦为电脑、知识、信息、高科技的奴隶。计算机的发展尤其是视窗系统的普及,一方面使计算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化而易为大众掌握,另一方面其中的机理和程序越来越复杂。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动物。数字化符号的发明和使用使数码成为人的替代品,各种各样的卡号、密码等数字代码成为人的各种身份的表征,人的鲜活的个性都被淹没在数码的海洋里。“人不再感到他是自己的力量和丰富感情以及品质的主动拥有者,他感到自己只是一个贫乏的‘物’,依赖于自身以外的力量,他向这些力量投射出他生存的实质。”

2.学科衰微与思维退化。计算机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逐渐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电子文化逐渐替代纸质文化,并一步一步消解和弱化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量感性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超强度地刺激大脑皮层。将改变头脑的信息加工方式,使认知模式转变为形象思维,使人更倾向于接受动态、感官的信息,而回避抽象的逻辑思考,放弃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美国学者迈克尔·海姆认为,网络的普及和蔓延使得人类不可能再有绝对的哲学与宗教,原因在于:一是电子文化世界没有规则,人们处在高度的互动关系中,或然性支配一切;二是网络文化的信息缺乏可靠的选择渠道与验证过程。大量虚假信息会使人们求真的哲学精神和理性兴趣受到损害;三是铺天盖地的信息压迫,让人们的识辨能力和专注力大大降低,种种花里胡哨的活泼和脆弱不堪的时尚挤掉了内容的深度,深入持久的理性执著和关注让位于快节奏的态度转换。在数字化时代所构建的极富感官的视觉形象面前,作为文学艺术的语言形象在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举步维艰。丹尼尔·贝尔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面对数量日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甚至是应有尽有的数字化生存资源,个体的判断思考能力逐渐钝化,对智慧的追求日渐丧失,对生命的深度体验也日渐消失,在一味听凭电脑指令的操纵时,逐渐迷失了自我。

3.网络传播与伦理失范。数字化技术使得网络传播的虚拟实践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出了极大挑战,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道德伦理失范现象增多。具体表现在:其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正常需求,对青少年的成长构成威胁,给人类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其二,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的增多使得借用、移植、复制各种信息和软件程序变得轻而易举,随意盗版以及下载和使用、传播他人软件以及其他作品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三,一些对网络技术十分在行的人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使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力越来越强,网络攻击变得越来越频繁,信息的安全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四,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空间的社会活动难以认证和缺乏监控,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假冒和伪造身份,发布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网络欺诈和犯罪,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诚信这一现代经济交往的根基,也给人民生活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其五,网络的虚拟性使个人在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情况下,个人隐私很有可能在网上被公之于众,个人隐私面临空前威胁。

4.虚拟交往与非人性化。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物理空间的生存产生了冲击,在电子空间里,人们以“符号”形式存在,人们的言谈举止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虽然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可以建立与他人更广泛的联系,但毫无疑问,靠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联系明显带有虚假性,人们得到的是一大堆言语的、听觉的、视觉的现实幻影,失去的则是作为感性与理性统一体的自我的真实体验。这种数码化生存的虚拟性导致人际关系的非人性化倾向。其一,从交往形式看:人际关系冷漠化。随着在家办公、远程教育、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的出现,在人一机——人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交往是去社会化的,个体失去了与他人、社会直接接触的很多机会,从而逐渐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其二,从交往过程看: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规则性弱化。在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中,匿名性使许多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在虚拟的世界中冻结,这样就给自控能力不足的人提供了恣意表现自我、放纵自我情感的平台,当网上陷入的某些非主流人际交往形

式延续到现实世界,就会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其三,从交往主体看: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诱发。网络交往的匿名性让很多人在网络这个舞台上下判若两人,随着网上交往角色的频繁转换,既有可能导致个体的多重人格,同时也有可能丧失个体独立的人格。长期迷恋好玩、刺激和富有挑战性的虚拟的环境,使自己沉溺在数字化的空间里,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形成一种心理错位和行为失调的人越来越多。

三、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重塑的途径

1.视界:科学与人文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二者的内涵和指向不同,但同样在人们认识世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科学精神的理解不仅要看到其在工具和技术操作层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还要看到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真正体现现代文明的人文内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之间本来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这不论是从“科学”的词源上还是从科学的目的上分析都能得到证明。人对自身认识的每一次深化,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所以,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而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早就指出:

“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总之,科学精神以物为本,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从总体看,属于工具理性范畴;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追求美好,表现对人生终极意义上的关怀,属于价值判断范畴。二者的统一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二者的关系如同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科学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的目的的参照,而人的问题的真正解决也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探索,离不开科学之光的照耀。在数字化成为人文精神新的平台的今天,人类必须发挥人文精神的包容性和整合力,将高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纳入人文精神的轨道,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2.思维:训练与引导相交。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和文化世界(外在的),与回答“是什么”的自然科学(如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回答“要怎样”的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不同,它要回答“应当是什么”,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显而易见,它最主要的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它是一种评价性、体验性的学问。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在训练与引导人的思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哲学以其“爱智慧”的品格揭示客观存在的深刻性让人学会思维和判断,

“能够满足人类了解存在之物的终极奥秘、寻找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精神需求。哲学意味着精神对感性的超越,意味着精神持续不断地自我超越,它使得人类不至于丧失精神信仰,并且有助于培养和塑造完善的人格。”文学是一种“人学”,“文,心学也”,它以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与语言艺术形式呼唤与塑造人心的善良,在某种意义上,它建构与守护着人类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家园。历史以记录事实的真实性让人学会反思和借鉴。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为人类所特有,为人而存在,它承载着深切的人文精神,是最形象地展示人文神韵的重要形式。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数字化时代,“面对令全世界非物质的技术——非宇宙和全球的技术,我们需要借助于艺术才能重新触摸到事物的肌肤……艺术是对付下一次技术的心理和社会后果的准确的超前的知识。只有借助人文学科在思维方面的独有优势,才能唤醒迷失于数字化时代的人们。

3.伦理:自律与他律共进。数字化时代,对信息良好的敏感性和较强的加工处理能力是现代人必需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在技术层面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处理技能,在人文层面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到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努力培养技术层面的信息素养的同时,更应注重人文层面的信息伦理道德的建设。因为“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论理规范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对约束和控制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尤为重要,为此,除了从技术上有效控制有害及违法信息和从法律上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外,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整合传统道德和信息伦理。传统道德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因而对规范网络行为依然有效。在信息伦理建设中,既要考虑到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又要注意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使信息伦理与传统道德协调互动,共同构筑数字化时代更高水平的道德。其二,加强个体由“他律”走向“自律”的网络伦理教育。伦理自律是信息主体对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发自内心的认同,从而将外在的伦理准则内化为内在的伦理意识,自觉地按照信息伦理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信息伦理自律要遵循自尊、自主、慎独、诚信的原则,一方面可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加强对普通公民的信息伦理观念引导;另一方面,重点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价值观,明确什么是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什么是应当遵循的游戏规则、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从而自觉形成网络自律,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道德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4.交往:现实与虚拟互动。交往是人的社会本性,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条件。“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交往方式不同,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在当代,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治疗作用。正如心理学家雪利·特克所言:网络沉迷如同定期旅游一样,可以缓解真实生活的压力,使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放逐和“暂停”,但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中一种补充,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化交往,人成了一种数字化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与现实人际交往相比,Internet增加而不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因此,应正确认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这两种模式的关系。一方面,既要重视现实交往中情感与精神的交流,也要在遵守网络道德规则下享受网络交往;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情感因素既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又是维持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在人际互动中,情感卷入的程度越高,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越密切。诚如叶知秋先生所说“人类需要精神慰藉,需要充实,需要与宇宙万物有交流和沟通,需要不断的相互契合而产生共鸣,需要真正的爱情和友谊,需要不断在与这个世界的精神交往中发现美,拥有美,体验幸福和自由”另—方面,既要利用网络扩大知识面,又要自觉抵制网络对个体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确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作者:王 浪

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论文 篇3:

数字化时代的文学艺术

摘要:在人类迈向数字化的21世纪之时,高科技已经深入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艺术。技术和艺术联姻,生活与.艺术的距离被抹平,由“读纸时代”向“读图时代”转移,现代的新型艺术形式形成了对于传统经典艺术、高雅艺术样式的冲击和挤压。于是,“艺术终结”论日益强烈。通过从艺术与人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数字化时代艺术的前途,指出数字化既给艺术带来冲击和挑战,又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生长点,我们应该运用历史辩证法的观点看待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艺术并没有终结,而且不会终结。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终结;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刘谭明

上一篇: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普通高中财务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