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身体基础护理介绍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呕吐的改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间240例新生儿,分为常规组(n=120)和干预组(n=120),均实施母婴同室,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方案的护理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生儿的身体基础护理介绍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生儿的身体基础护理介绍论文 篇1:

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水平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对新生儿的护理水平,促进其能够健康成长,本文从提高安全管理、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水平;健康成长

1. 前言

新生儿指的是胎儿成功娩出后,从脐带结扎至娩出后28d左右的产儿,由于该时期内的新生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及生理调节方面相对较差,极易遭受细菌感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必须重视并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护理是有效保障新生儿各项身体器官得以正常发育的重要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生儿今后的健康成长与生活质量,而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水平,不仅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满足新生儿家属的心理需求,而且还能对新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的对策

3.1提高安全管理

首先,根据国家政策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新生儿护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新生儿保温室的各种物品及仪器,对于存在一定损坏或缺失的物品或仪器,应及时给予维修或更换。其次,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新生儿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严格遵守新生儿保温室内规章制度,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开展护理健康教育与安全防范教育,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健康意识。最后,在开展新生儿护理工作时,为避免新生儿遭受细菌的感染而滋生疾病,就必须始终坚持无菌操作。

3.2向新生儿家属进行护理健康教育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保暖、喂养、皮肤护理以及衣着的选取工作等,而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首先,选用某些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错误例子,详细介绍该错误护理方式将给新生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引起新生儿家属的高度注意时,及时为其讲述正确的护理方式,以此加深印象。其次,由专业的护理工作人员为新生儿家属进行护理示范,例如,为新生儿家属们详细演示为新生儿沐浴的操作步骤,在进行演示时,护理工作人员应重点强调操作要点,当所有新生儿家属均掌握了该操作步骤及要点后,方可继续下一个步骤。最后,开设新生儿护理热线通道,为不具有专业护理知识、技能或急需护理指导的产妇提供有效的咨询途径;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生儿家属交流会,让其自行交流并传授彼此的护理经验[1]。

3.3心理护理

3.3.1新生儿的心理护理

首先,新生儿娩出后,以婴儿睡袋包裹,并适当的舒展其四肢,使其能够适当的接触到外界环境,并逐渐适应;其次,据相关研究发现,多方位的睡姿不仅能够促进新生儿的视觉发育,而且还能促进新生儿大脑的发育,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在不影响新生儿各身体器官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基础上,定时为其左右翻身或偏转头向等;再次,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绪,即是否啼哭不止,若新生儿无缘由的啼哭不止,为了使其能够尽快停止啼哭,则应迅速将新生儿抱起。最后,尽可能的让新生儿与母亲接触,母亲则应给予充分的抚摸或亲吻,有相关研究表明,在26~28℃下适当且科学的抚摸新生儿的皮肤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展,但当新生儿处于烦躁、啼哭以及刚停止啼哭状态下时,则不宜抚摸[2]。

3.3.2新生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在为患有先天性或后天存在缺陷的新生儿进行相应的治疗前,应根据新生儿的家庭背景以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做好新生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例如,有的新生儿需要进行裸体蓝光治疗,由于部分家属文化程度不高或对蓝光治疗技术不了解,因此,会担心该治疗方法将会给新生儿产生一定副作用或留下后遗症,对于此类家属,相关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其沟通、交流,在了解新生儿家属的担忧后,应及时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新生儿家属排忧解難[3]。

3.4新生儿疾病的预防

由于新生儿离开母体独自生存后,其对外界的免疫力及适应能力均较差,极易受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某些疾病,例如,肺炎、细菌性败血症等,因此,尤其要重视对新生儿疾病的预防。(1)肺炎的预防。严禁患有呼吸道感染者探视新生儿,对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产妇,可隔离或暂停母乳。(2)细菌性败血症的预防。部分新生儿由于受母产道细菌群与外界细菌的感染,娩出4~7d内即可显现出细菌性败血症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防护,即新生儿娩出1~2d内,即为其进行各项检查,加强其居住环境的卫生管理。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断加强并提高对新生儿的护理水平,除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而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将在今后新生儿发育及成长阶段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董启琴.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6):12-14

[2]张甦婷.新生儿395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9):32-34

[3]孙春花,张鑫.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21):45-46

作者:张明豫

新生儿的身体基础护理介绍论文 篇2:

早期护理干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的改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呕吐的改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间240例新生儿,分为常规组(n=120)和干预组(n=120),均实施母婴同室,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呕吐发生率1.6%较常规组12.5%降低,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8.4%较常规组90.0%升高(P<0.05)。结论: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新生儿呕吐。

关键词:母婴同室;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呕吐;效果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新生儿呕吐的发生主要因消化道、相关脏器出现复杂神经反射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发生极易导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发生,严重时将导致新生儿死亡,引发医患纠纷。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是母婴同室护理中的重点问题。为此,本科室对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间120例新生儿及产妇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现将护理结果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0月间240例新生儿,分为常规组(n=120)和干预组(n=120)。常规组新生儿男女比:71:49;胎龄跨度37-41周,平均胎龄39.3周(s=1.2);干预组新生儿男女比:70:50;胎龄跨度37-41周,平均胎龄39.4周(s=1.3)。常规组与干预组新生儿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母乳喂养新生儿;符合母婴同室标准新生儿:体质量≥2500g,胎龄≥37周,Apgar评分≥8分;产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1]。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严重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认知、精神障碍产妇。

1.2 方法

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产妇及新生儿体征监测,并向产妇讲解新生儿护理基础知识、产后注意事项等。

对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及时将产妇介绍新生儿呕吐常见原因,积极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纠正产妇不良喂养行为,母乳喂养后可实施新生儿拍背护理;向产妇介绍新生儿呕吐预防方式、处理方式,新生儿出现呕吐时,产妇需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实施紧急处理。②新生儿体位护理:在新生儿出生后需辅助新生儿保持侧卧位,可采取侧卧位垫辅助减少新生儿侧位移位状况,根据新生儿实际体型、体重选择合适侧卧垫,并及时更换,定期辅助新生儿更换体位,预防新生儿压疮、皮肤污染。③心理护理: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抚,积极鼓励产妇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引导产妇及转换身份,引导产妇积极表达身心感受,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在新生儿哭闹时及时对新生儿进行安抚。④急救护理:及时在母婴室内准备相关急救药品,当新生儿出现溢乳、呕吐等症状时,需及时实施急救,并为新生儿清理身体异物,实施吸痰等处理,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减少新生儿呛咳。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种方案下新生儿呕吐状况。

②对比两种方案下产妇护理满意度状况。采取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评价,内容分为护理操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身心舒适,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新生儿呕吐及护理满意度状况,X?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案下新生儿呕吐状况分析

干预组新生儿呕吐2例,常规组为15例。干预组新生儿呕吐发生率1.6%较常规组12.5%更低,X?=10.699,P=0.001。

2.2 两种方案下产妇护理满意度状况分析

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1。

3 讨论

母婴同室是目前产科较为常见的现象,是指新生儿产出后将母亲和新生儿安置在一个房间的状况。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及早适应生活环境、改善母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2]。母婴同室过程中,产妇在新生儿护理中占据重要作用,护理不当极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多种并发症,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新生儿呕吐是其中较为常发的并发症,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幽门、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母乳喂养操作不当极易导致新生儿呕吐发生[3]。本研究针对新生儿呕吐出现原因对干预组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新生儿呕吐发生率1.6%较常规组12.5%降低,王芳[4]等人的研究中干預组新生儿溢乳呕吐发生率3.87%也低于对照组13.40%。分析早期护理干预优势为:①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时加强产妇喂养知识教育,可促进产妇合理喂养新生儿,并保持正确喂养姿势,可预防新生儿溢乳。②实施新生儿体位护理可促进新生儿保持侧卧位,降低返流引起的呕吐风险及呕吐后误吸风险。③实施心理护理可促进产妇及早适应新角色,积极配合新生儿护理[5]。④通过抢救护理可为新生儿抢救做好准备,保证抢救效果,改善新生儿预后,也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新生儿呕吐发生率,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代宗琴.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196-197.

[2]李云娟,尹巧绵,王艳,等.新生儿病区母婴同室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6):414-417.

[3]李雪玲,周乐山,麦淑珠,等.护理安全策略预防产后24h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4):123-126.

[4]王芳,刘曼华,陈建荣,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的预防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1):803-804.

[5]黄玉美.“情感账户”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0(14):1666-1668.

作者:黎宇婷

新生儿的身体基础护理介绍论文 篇3:

母婴床旁护理对提升产妇及家属育儿技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提升产妇及家属育儿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7月在我科住院的421对母婴作为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在床旁进行,并发放相关宣教资料;2011年6~7月在我科住院的410对母婴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满意度为89.7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各项育儿技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产妇和家属育儿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床旁护理; 家属参与;育儿技能;满意度

现代产科母婴护理工作重点逐渐侧重于提供产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向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1],育兒技能是一系列实践性非常强的操作项目。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母婴所有护理项目均在产妇床边进行,家属和产妇能主动参与护理,在专业人员指导协助下亲身体验,短时间内初步掌握脐部护理、沐浴、抚触及母乳喂养等育婴相关技能。我院从2011年开展产科优质护理病区,为了提高母婴护理质量,同年8月正式开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全部来自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入选母婴床旁护理事先征得产妇同意。将2011年6~7月在我科住院的410对母婴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7月在我科住院的421对母婴作为观察组。

1.2方法

1.2.1 观察组 实行母婴床旁护理,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管床责任护士一对一在床旁实施。具体内容包括:剖宫产术后护理;自然分娩后护理;高危妊娠产后护理;乳房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床旁预防接种;新生儿床旁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沐浴、抚触;新生儿常见动态问题及安全指导。

具体实施方法:产后当天,接到产前通知电话后,主班护士安排床位并通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初步了解产妇及婴儿健康状况、有无母乳喂养禁忌证等。产妇入科后,分管护士即至母婴床旁,主动自我介绍和入科介绍。核对新生儿胸牌手腕带并初步检查健康状况,接种乙肝疫苗。测量产妇生命体征、检查子宫收缩及阴道恶露情况。进行产后或术后饮食、卫生、体位等各项健康指导及母婴安全教育。评估产妇乳头条件,有无初乳,介绍母乳喂养优点的同时手把手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8~10)次/24h,每次哺乳前温水擦洗乳房乳头。按医学指征添加葡萄糖或奶粉,辅导产妇及家属更换尿不湿,观察婴儿大小便等。乳头扁平或凹陷产妇,手把手辅导更为重要。洗净双手,用拇指及食指捏起乳晕,触碰婴儿小嘴,待婴儿嘴张最大时,把大部分乳晕放进婴儿口中,感觉婴儿吸住乳晕力度渐强时逐渐抽离拇指和食指,反复多次后婴儿能熟练含接,指导产妇进行乳头伸展牵拉练习。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教会正确挤奶的方法,母亲取舒适坐位,身体前倾,将容器靠近乳房,大拇指放在乳晕上方,食指放在乳晕下方,与拇指相对,拇指和食指同时向胸壁方向轻轻按压,反复一压一放,每侧乳房挤压3~5min,两侧交替,20~30min为宜,2~3h一次。

产后(包括剖宫产术后)第1天,责任护士除按医嘱进行饮食指导、会阴护理、静脉输液等护理操作外,继续督促母乳喂养勤吸吮,询问产妇母乳喂养时有无乳头疼痛感,观察婴儿含接姿势是否正确,及时调整不正确的含接姿势,防止乳头皲裂。观察婴儿排尿及胎便排出情况,评估婴儿精神状况,体温是否稳定,四肢活动及全身皮肤完整情况。有头部血肿、皮肤破损、体温不稳定等情况的婴儿暂不沐浴,无异常的婴儿进行床旁沐浴抚触。推沐浴车至病房,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讲述沐浴的目的、新生儿体重下降的原因、红斑的护理方法等;讲解沐浴时用物准备、室温、水温及沐浴时间,沐浴过程中详细讲解示范步骤及注意事项。沐浴后用干浴巾包裹婴儿擦干,更换沐浴车上垫子,根据需要清洁婴儿鼻孔耳廓,擦去婴儿耳后、颈部、腋窝、腹股沟胎脂,进行脐部消毒、臀部护理。然后进行床旁抚触,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抚触目的、适宜时间、用物准备、边做边讲解抚触顺序、各个步骤及要点。抚触过程中播放轻柔音乐,注意婴儿脸色,注重语言交流,根据婴儿情绪调节快慢力度,哭闹烦躁时停止抚触。

产后第2天,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判断奶量充足的要点。重点观察产妇乳汁有无增加,乳腺管是否通畅,乳腺是否充血胀痛,给予相应解释、指导。对于乳腺充血胀痛严重的产妇,鼓励继续勤吸吮,按摩乳房,冷热交替湿敷乳房以减轻胀痛感。对于奶量不多产妇,除鼓励勤吸吮外,指导产妇多喝汤水。床旁沐浴抚触时先让产妇或家属讲述沐浴时室温和水温、沐浴抚触的时间,责任护士予以补充并继续讲解步骤及注意事项,产妇或家属在一旁用新生儿模型练习操作。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规律、观察护理要点以及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视情况完成新生儿床旁听力筛查。

产后第3天,要求产妇或家属能说出沐浴抚触的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责任护士补充;除继续模型练习外,产妇或家属能初步参与新生儿脐部、臀部护理。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床旁做好出院宣教,鼓励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持续到产后两年甚至更久。对于需上班的产妇,告知其上班期间将母乳吸出,防止奶胀,吸出的乳汁存于无菌储奶袋内,置冰箱内2℃~8℃冷藏,次日适当加温后喂婴儿。

产后第4天,产妇或家属参与床旁沐浴、抚触和脐部、臀部护理,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责任护士对其护理技能进行评估。

1.2.2对照组 产妇入院后由当班护士接待,进行入科宣教、母乳喂养指导等,婴儿班护士将新生儿集中,各项操作抱到婴儿沐浴间进行;健康教育则采用到示教室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进行集体讲解和播放录像的方式。

1.3观察指标

满意度调查表设12个条目,其中包括健康教育、操作水平、服务态度等。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沐浴、脐及臀部护理、抚触)评分内容分为三项,具体为目的及用物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由N3、N4级责任护士出院前1 d进行评价,评估内容包括婴儿含接的姿势是否正确、产妇能否判断奶量充足、奶胀的处理方法及正确的挤奶手法等。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 SAS8.0 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均由固定责任护士负责调查统计,满意度采用问卷式由产妇或家属回答,护理技能于出院前请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实际操作1次做出评定。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满意度为89.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三项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来源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FCMC),FCMC是为产妇及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的一种方法,所提供的服务是个体化的,重视家庭的支持、参与和选择的重要性[2]。在产后病区实行母婴床旁护理,由具有一定经验的护师为围产期产妇、婴儿、家庭提供个性化临床支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 满足产妇、婴儿、家庭需要[3]。护师在为母亲和婴儿同时提供安全、高质量的监护时,重点在于起到教育和示范的作用。

传统的母婴同室产科护理模式,虽然新生儿出生后24h和母亲在一起,母婴分离时间不超过1h,但母亲和新生儿是分开的服务对象,一些基础的婴儿护理如预防接种、沐浴、抚触等,都要将婴儿抱走,在单独房间进行,导致护理连续性中断,不能充分体现整体护理,人性化淡化[2]。产妇和家属不能看到和了解具体的婴儿护理方法,对操作流程的不了解造成疑虑和不信任;集中的健康宣教内容集中,产妇及家属一时接受不了,效果差;功能制的护理导致护士没时间也不愿意花更多精力去加强健康教育;从产妇及家属自身方面来说,我们医院处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一般家庭都会请月子保姆来照顾母婴,许多产妇和家属都认为月子保姆能照顾好母子,不需要自己去学习,导致他们主观上的学习热情低,主动性差。许多家属都还存在坐月子的老观念和陋习。另外客观上由于住院日的縮短,导致其短时间内接受相关育儿知识欠缺。以上种种障碍,需要我们改变服务理念,采用更积极主动的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及教育效果。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首先要求责任护士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科临床经验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度。进行床旁护理时,所需物品和护理操作过程都清楚明白地呈现在产妇及家属面前,尤其是婴儿沐浴和抚触,宝宝可爱的举动常常带来愉悦的感受,吸引产妇及家属的眼球,拍照、摄像。护士操作示范的同时进行讲授,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学习兴趣,而责任护士亲切的语气、柔和的眼神、耐心的解答,又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打消产妇和家属的疑虑。有疑问时可以随时提出,并有多次演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健康教育知识和育儿技能的掌握,提高了产妇自我护理能力[4]。使产妇从“我什么也不会做”的心理转变为“我也能做”,激发了潜能,使其更快更好地进入母亲的角色[5]。原来集中的健康宣教被拆分成按时按需个性化的宣教,便于产妇理解掌握,提高产后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6]。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保证新生儿一刻也不离开产妇,有效增进亲子关系;对于产妇及家属,产后最焦虑的莫过于婴儿的护理及母乳喂养的方法。国际母乳和泌乳研究学会(ISRHML)主席Paula Meier教授指出:“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欧美国家都在强调纯母乳喂养,促进和提高纯母乳喂养是全世界的共同趋势,而住院期间是促进纯母乳喂养的关键期。”责任护士一次次床旁指导与纠正,家属及产妇亲身参与,使他们逐步熟悉掌握,对母乳喂养的益处与方法更了然于心,对母乳喂养遇到的困难有专业的指导,促使产妇及家属尽快适应初为父母角色,减少不安和焦虑,增加其出院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信心;母婴床旁护理还能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生理、心理波动期,减少产后抑郁,增加其护理新生儿的信心[7]。

作为产科优质病区的母婴病区,母婴床旁护理在提高产科满意度、促进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掌握、提高遵医行为水平[8]、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方面[1,9-11]收到理想的效果,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床旁护理对护士自身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促使护士不断学习,也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床旁护理的实施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理人员缺编现象较为明显[12,13]。如何制定标准化的工作量测算,优化护理流程[4,14-15],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将是今后床旁护理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孙娟,曹松梅.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12): 1097-1098.

[2] 菲利普斯.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M]. 俞康明,冯晓译.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1.

[3] 李桂平.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668-3669.

[4] 闫惠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2,34(2):304-305.

[5] 胡赛玲,纵艳艳. 母婴床旁护理在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与康复,2012,3(11):254-255.

[6] 李广隽. 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 14(26):2791-2793.

[7] 程萍,堵敏芳.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VIP病房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1,32(11):2283-2284.

[8] 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等. 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22-23.

[9] 李炳芬. 充满关爱的母婴床旁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封四.

[10] 吴穗琼. 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 当代医学,2011,17(26):117-118.

[11] 车莹,王卫,郑红梅,等. 不同的洗澡方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分析[J]. 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 2012,2(21):4795.

[12] 崔志清. 母婴床旁专科护理工时的测算与研究[C]//中华护理学会. 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 9 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第 9 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2011:245-249.

[13] 钱援芳,葛卫英. 新生儿母婴床旁护理工作量的测算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9-21.

[14] 孙琴,杨烨,朱凌怡,等. 临床路径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的应用[J]. 中外医疗,2012,(25):138-140.

[15] 王玉玲,梁文化,王玉杰.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关键流程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3.

(收稿日期:2014-04-02)

作者:王吟春 裘亚君 黄永芬

上一篇:现代教育中的移动学习认识论文下一篇: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