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探讨NICU环境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60例在NICU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新生儿的激素水平和生理指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篇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效应和满意度影响。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入住NICU新生儿80例。根据随机排号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抑制时间和N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N-PASS评价明显降低且分数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对新生儿家长的评价更高(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相比组的七十,研究组略高(P<0.05)。由此得出结论,对刚进入NICU的新生儿进行疼痛护理,可减轻其疼痛感,减少新生儿在NICU的停留时间,提高新生儿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新生儿疼痛

引言: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受到外界疼痛刺激时,极易引发全身性的反应。入住NICU的新生儿,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治疗。治疗所引起的疼痛,分为急操作性疼痛、慢性剧痛和急性持续性剧痛三个类别。NICU为无陪护病房,新生儿家长不能对其实施监护。所以,护理人员作为婴幼儿的直接陪护者,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疼痛护理意识与服务能力,对婴幼儿疼痛实施护理干预。为对NICU新生儿的疼痛护理对策与疗效做出更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对近八十例新生儿进行了分类比较。得出以下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一、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1、对NICU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专业水平。

2、做好对NICU的密切监视工作,并做好对新生儿的保护工作,避免发生意外,对新生儿的安全造成威胁。适当地对新生儿进行心理安慰等,利用各种肢体接触的心理安慰,促进B﹣型内啡肽的释放,从而改善自身迷走性神经的紧张感,发挥出5﹣羟色胺的价值,以满足新生儿情感需要,有效安抚新生儿的身体以及心理。

3、通过对新生儿哭闹、面部微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进行的观察,对新生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划分出疼痛等级,以此作为护理方案制定的标准。

4、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温度和湿度调节到舒适程度。要注意保证房间灯光柔和,尽量避免噪声对新生儿的影响。在室内播放适合新生儿的音乐,促进新生儿的良好睡眠,使其保持充足的休息。

5、采取鸟巢式的护理办法,对新生儿加以包裹,通过模拟新生儿熟悉的母体环境来缓解其紧张、不适的感受,以此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6、多对新生儿进行触摸和按摩,使其感受肌肤接触时的温度,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增加舒适感。

7、给予新生儿安慰奶嘴,引导其进行非营养性吮吸。通过增加口腔运动,促进唾液分泌,刺激脑垂体运动,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也可以使新生儿保持一段时间的安静,减少体力消耗。

8、尽量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利用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其提高对致痛性操作的耐受度。

9、给新生儿喂食蔗糖水,通过对感官进行刺激,产生甜味,起到镇痛作用。

10、不断调节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体位,以保证新生儿处于一种相对适宜的情状态下。

二、新生儿感知疼痛的特点

首先,尽管新生儿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感知痛觉,但由于其自身神经并未充分发育,所以,对于新生儿的疼痛过敏反应相比于成年人来说会更加强烈。其次,由于婴幼儿本身也对痛感的刺激会产生较强烈的反应,且时间也较长。护理中错误或错误所产生的重复疼痛会使得新生儿疼痛敏感性的程度越来越明显,给其本身的应激调节系统发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得新生儿逐渐出现了疼痛的敏感性情况,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疼痛过敏情况的发生。同时重复疼痛刺激也会给新生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应激调控系统同时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其本身的大脑神经等神经结构同时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原发性痛觉过敏等情况,给其神经结构的正常功能发育与重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疼痛感的来源

1、新生儿自身所具有的病症以及产伤。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产伤属于新生儿出现疼痛感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另外,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通常具有身体骨骼、支气管等的一些病变,所以,他们自身也会不停产生疼痛感。

2、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侵入性操作以及致痛性操作。在开展护理过程中,如吸痰等一些动作会为新生儿产生疼痛影响,同时医护工作人员的护理措施不良、撕拉粘胶布,以及体位不正确等均可以形成疼痛影响。在开展治疗中,足底采血等一些侵入性动作也会引起新生儿出现剧烈的疼痛应激反应。

3、外部环境的刺激。新生儿及重症监护室也可能造成较多的噪声影响,且光线比较强烈。婴幼儿重症监护室噪音必须限制在不大于四十五分贝的范围,这样的条件对婴幼儿而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条件。另外,明亮的灯光也可能增加疼痛刺激,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

护理人员要根据其脸部表情及肢体动作等加以仔细观察,评估新生儿的疼痛程度。保持治疗环境舒适,并避免光线和噪音对新生儿的刺激,可降低新生儿紧张、不安等情绪,保证新生儿休息和睡眠质量,使其保持体力的充足,缓解其疼痛感。同时,需要给予新生儿舒适的体位,通过研究发现,给予新生儿舒适的体位可以有效减轻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儿配合各项操作的程度。护理人员也可以将手置于新生儿的头顶和脚部上,让身体形成屈曲体位,因为这个体位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采用鸟巢式护理以及抚摸和接触护理,可为新生儿提供熟悉的环境,使其保持情绪稳定,可缓解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而引导新生儿进行非营养性吮吸,可以刺激口腔运动,分散疼痛注意力,使新生儿保持安静。

四、总结

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内容,对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实施相关疼痛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新生儿地疼痛感,提高新生儿的配合度进而增加新生儿父母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许巍.欧洲18国NICU住院新生儿持续疼痛的评估情况[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8):534-534.

[2]戴桂凤.NICU新生儿疼痛管理和护理干预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4):175-179.

[3]王亚静,李杨,孙静,等,新生儿重癥监护病房患儿操作性疼痛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9,34(11):20-23.

作者:何敏

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篇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NICU环境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60例在NICU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新生儿的激素水平和生理指标。结果护理前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水平均较高,且波动范围大,护理后三者水平明显降低,浓度相对稳定,护理后去甲肾上腺素低于护理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新生儿的脉搏、SO2、DBP、MBP均低于护理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NICU环境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使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NICU;护理干预;不良影响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治疗,虽然NICU的抢救能够恢复新生儿的健康,但另一方面,NICU高噪音、强光度、疼痛刺激多、缺乏母子交流的压力环境,也大大影响了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因此,积极改善NICU环境,减少其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对新生儿有着重要的意义[1-2]。本文通过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60例在NICU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其中男33例,女27例,胎龄36.1-42.3周,平均胎龄38.6周,出生体重2750-4000g,排除先天畸形及遗传代谢性疾病者。

1.2方法

1.2.1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将毯子、被子覆盖在暖箱上,拉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房间窗帘,尽量减少噪音和光照,必要时可以给患儿带上耳塞,保证患儿的睡眠免受打扰,NICU的医务人员要动作轻柔,减少人为的噪音,手机转为振动或静音,对各种设备的报警反应迅速及时关闭。

1.2.2人为创造昼夜交替的环境医务人员可以人为创造昼夜交替环境,在晚7时-早7时降低噪音和光度,使新生儿建立昼醒夜眠的睡眠方式。

1.2.3提倡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减少侵入性治疗和疼痛刺激,按照Levin提出的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即:①母亲应24h同有病的婴儿在一起;②每一个工作人员应照顾母亲和婴儿,满足其生理需求;③工作人员应促进每个母亲实行母乳喂养和学习挤奶技术;④整个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母亲的心理压力;⑤除医疗所需外,不应给予婴儿母乳外的任何东西;⑥如果婴儿不能吸吮,应通过胃管并尽量由母亲给予母乳;⑦将对母亲的检查和化验减少到最低程度;⑧尽可能多进行母-儿、皮肤-皮肤、空气-空气接触,尽量减少利用设备照顾婴儿;⑨侵入性治疗应被减少到最少;⑩应视母亲和婴儿为关系密切的身心关联系统,每个病房不仅要针对婴儿而且要针对母亲的需要;○11在较长的住院期间内,应允许健康的家庭成员(父亲、祖父母、帮助者)探望母亲和婴儿。另外,帮助新生儿采取舒适的体位。

1.2.4鼓励母婴接触母婴多接触、母子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护理人员应该将新生儿的最新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并创造条件让母婴多接触,指导家长進行母乳喂养。

1.3疗效观察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新生儿的激素水平和生理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生儿护理前后激素水平比较皮质醇由护理前的(90.3±44.8)μg/dl变为护理后的(67.7±23.3)μg/dl,去甲肾上腺素由护理前的(102±59.6)μg/dl变为护理后的(64.4±39.6)μg/dl,护理后去甲肾上腺素低于护理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1.243,1.722,2.998,P<0.05)。

2.2新生儿护理前后生理指标比较新生儿的脉搏由护理前的(140.0±9.2)次/min变为护理后(120.0±5.2)次/min,SO2由护理前的(94.1±2.2)%变为护理后(85.2±2.2)%、SBP由护理前的(72.3±12.8)mmHg变为护理后(70.2±11.6)mmHg,脉搏、SO2、SB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65,2.813,3.682,3.952,P<0.05)。

3讨论

NICU高噪音、强光度、疼痛刺激多、缺乏母子交流的压力环境大大影响了新生儿的生长,噪音可以使新生儿脉搏减慢、呼吸节奏、血压及氧饱和度改变、甚至引起听力障碍;强光刺激可增加新生儿应激性激素,造成新生儿呼吸暂停、耗氧量增加、改变睡眠习惯、体重增加不理想等,不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侵入性治疗和过多的触摸,使新生儿情绪不稳定,影响新生儿发育;疼痛刺激对新生儿成年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应性有较强的影响,此外,NICU环境还对亲子关系等有一定,因此,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改善NICU的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3-4]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以患儿为中心,可减轻患儿的痛苦,缓解患儿的压力,减少能量的消耗,降低伤残的发生。本文通过研究结果显示: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均优于护理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1.243,1.722,2.998,P<0.05)。新生儿的脉搏由、呼吸、肛温亦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65,2.813,3.682,3.952,P<0.05)。可见,护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NICU环境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使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莉,罗双红,郑燕.静脉穿刺所致疼痛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1(26):63-65.

[2]高海霞,陈京立,高洪莲,韩冬韧,王冬梅.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疼痛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8(1):26-28.

[3]周敏,刘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5(10):1123.

[4]朱士俊.现代医院感染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68.

作者:翟芳会

新生儿重症护理论文 篇3: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主要救治对象为危重的新生儿,其中主要为低体重新生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对危重新生儿的救治难以避免无法救治、新生儿死亡的现象。此时,必须提供临终关怀护理,一方面减少新生儿临终前的疼痛,一方面缓解新生儿家属的痛苦。现今我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方面已经获取了诸多研究成果。本文将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临终关怀护理重要性,以及具体临终关怀护理措施等方面,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做出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临终关怀护理

我国当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不仅仅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为目标。在对危重新生儿进行救治的同时,一般均会避免新生儿及其家属产生悲痛,更重视避免对新生儿未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在对危重新生儿进行救助时,一般面对比较棘手的、难以有效治疗的情况均会采取终止治疗的方式。此时,新生儿的死亡成为了难以避免的现实事件。该时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全体医护人员必须要帮助新生儿的整个家庭度过最痛苦的使其,提供高质量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临终关怀护理。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临床关怀的必要性

国内外对新生儿出生后的死亡现象均比较关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对其近出生后1年左右死亡的30000名婴儿进行了调查。发现近60%以上的婴儿均在新生儿时期出现了死亡。我国临床对新生儿死亡时期进行研究后发现,早产应该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因早产儿死亡的新生儿要远远超出足月死亡的新生儿。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的新生儿,其病死率则越高。当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危重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十分关注,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新生儿以及家属的痛苦。为此,有必要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临终关怀护理不仅仅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更对其家属进行精神、经济、生理方面的全面护理服务,以缓解其新生儿及其家属的多方面疼痛,提高新生儿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

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措施

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方面,我国诸多学者均从对患儿提供疼痛舒适护理、为患儿家庭提供家庭支持、帮助患儿父母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措施作出研究成果的综述:

2.1 疼痛舒适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终关怀护理当中,对新生儿进行疼痛控制十分重要。何悦等(2015)认为,新生儿最先发育的感官为触觉,一般胎龄在31-36周左右的新生儿均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疼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若对危重的新生儿停止治疗,近70%以上的新生儿均会在停止治疗后感受到明显的疼痛[1]。此时,医护人员必须对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疼痛控制,即为新生儿提供镇痛治疗。治疗中包括了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两种方式。采用藥物镇痛时,一般从停止治疗开始便对濒死的新生儿注射1-2mg的吗啡,注射时间为10-20min。采用非药物镇痛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及其父母提供比较安静、光线比较柔和的病房。同时可以采用音乐疗法、非营养式的吸吮等措施,帮助患儿有效的环节疼痛。另外,在危重新生儿的舒适护理方面,可以对其实施口腔护理、及时更换尿布与衣物、保持身体清洁等。

2.2 提供家庭支持护理

在危重新生儿进入重症监护室至离世后的12周内,医护人员均需要对其予以家庭支持护理。王丽娟等(2014)在其研究中将该段时期对患儿家庭提供的支持护理分为了两个主要阶段,即入院治疗阶段和患儿濒死阶段[2]。根据前人的研究理论,临床认为在患儿入院接受治疗阶段,医护人员必须首先向患儿父母说明了能遇到的病死情况,并且强调对患儿及家属进行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即帮助患儿父母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避免出现过重的心理悲痛。在患儿濒死阶段,患儿的父母一般均会处于较高的应激状态。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儿父母的其他家人、朋友、社工等共同对其进行支持护理。通过两个阶段的临终护理关怀,将能够影响患儿父母的最终情绪。

2.3 帮助父母提供关怀护理

扈红蕾等(2014)的研究当中认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在帮助危重新生儿父母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时,必须注重与危重新生儿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的需求,对其作出的决定表示尊重[3]。与此同时,可以对需要实施的临终关怀措施进行简单的讲解。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时,首先应该为危重新生儿的父母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患儿父母由于新生儿在濒死时出现肤色变化而出现的恐慌。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儿父母通知其他的家属,允许其进行一一的探视与告别。此外,帮助患儿父母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按照患儿父母的医院帮助其留存患儿的头发、手足印、照片等,便于让家人怀念。护理当中更应该注重于患儿沟通时的说辞,例如“死亡”、“濒死”等词语,需要用“状态不是很好”等词语进行代替。

3. 小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的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遇到新生儿死亡等现象。在危重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不能够接受有效治疗,必须停止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儿做好疼痛舒适护理。同时与患儿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尽量减缓患儿父母悲痛的心情,按照患儿父母的最终意愿,留下患儿最后的一点纪念。此外,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对患儿家庭进行支持护理。由于患儿的死亡,其父母必定会产生悲痛的心理,并且会产生高度的应激情绪与行为。此时,医护人员必须结合一起能够结合的力量,减缓患儿父母内心的压力,帮助其度过难关。由此可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何悦, 陈京立.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现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14(07): 29-32.

[2] 王丽娟, 贾建珍, 王海荣. 新生儿临终关怀的全程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08(24): 162-163.

[3] 扈红蕾, 张艳玲. 新生儿、儿童、老年人临终关怀护理特点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11(23): 3673-3674.

第一作者:谭育东(1993-),男,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新生儿护理

通信作者:高蕴祺

作者:谭育东 黄希 高蕴祺

上一篇:资源型企业战略论文下一篇:中考时事政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