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护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几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在临床上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四组,在新生儿接受操作性疼痛刺激时,干预Ⅰ、Ⅱ、Ⅲ组分别采用口服25%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音乐疗法+俯卧位、口服25%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音乐疗法+俯卧位。对照组在穿刺的全过程不给予任何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护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护理论文 篇1:

袋鼠式护理对缓解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探讨

摘 要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患儿在动静脉穿刺时、穿刺后给予袋鼠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依据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和客观指标对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研究。结果:动静脉穿刺时、穿刺后,干预组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效果显著,有助于维持其生理稳定,且简单、经济、适用。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足月新生儿 行为疼痛评估表 疼痛

研究证实[1,2],反复的急性短暂性疼痛刺激可对新生儿生理、心理发育造成许多近期及远期的不良影响,因此,从临床角度及伦理角度分析,对早产儿疼痛造成的影响应予以充分重视。目前在发达国家内广泛应用主要针对早期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方式-“袋鼠式护理”(KMC)又名皮肤接触护理(SSC)[3],在缓解新生儿疼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国内的KMC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有类似国外的大型KMC中心成立。因此,拟观察KMC对缓解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20例。入选标准: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7分。排除标准:先天畸形;穿刺前30秒内哭泣,需要辅助呼吸者,48小时内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发热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母亲有感冒、发热、胃肠不适。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将入选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足月新生儿在性别、日龄、喂养方式、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重、穿刺时间和胎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护理干预措施:⑴干预组:在做好KMC准备工作后,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指导母亲实施KMC20分钟后进行动静脉穿刺,具体方法:①创造舒适环境,给患儿良好的环境,避免对患儿一切恶性刺激,保证患儿得到充分休息。②让母亲解开衣服坐在事先备好的有扶手椅上,由护理人员将早产儿抱起,以面部朝上的体位贴在母亲胸前,左手托住新生儿的前颈部,右手协助新生儿母亲将新生儿置于俯卧位。使新生儿以皮肤对皮肤、胸对胸与其母亲胸前皮肤接触。同时指导母亲用一只手托住新生儿的臀部,另一只手放于新生儿背部,新生儿在母亲的胸前呈平行或半倾斜位;新生儿尽量裸体。室温超过20℃时,除尿布外可戴帽子、穿短袜;室温低于20℃时,可穿1件棉衬衫,还可利用一些辅助方法控制房间温度。③实施KMC的同时,叮嘱母亲与新生儿进行情感交流,輕柔抚摸患儿额头,清唱儿歌或其他常用安慰语句转移患儿注意力。④由护士为新生儿进行静脉穿刺,在穿刺结束后持续实施KMC。⑵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以俯卧位置于新生儿保温箱中20分钟,然后由护士为新生儿进行穿刺,在穿刺前保持新生儿的体位。

评估指标:①客观指标:分别于穿刺前、穿刺时与穿刺后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两组足月新生儿心率和血氧饱和度。②主观指标:依据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标准[4],对患儿穿刺时,穿刺后30秒、60秒进行疼痛监测。FLACC包括对患儿面部表情、哭闹、呼吸形式,上肢、腿部和觉醒状态等6项内容进行评估,NIPS总分为6项之和,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7分,分值愈高,说明愈疼痛。

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的差异性,采用X2>/sup>检验比较分类资料的差异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疼痛评分:对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于穿刺时与穿刺后30秒、60秒进行3次疼痛评分结果,见表1、2。

由表2可知,干预组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段NIPS评分显著下降(P<0.05)。

两组足月新生儿穿刺前、中、后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X±S)穿刺前两组新生儿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穿刺时、穿刺后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非常主观的经验感受和情绪体验,与不同个体的认知水平、行为、情绪有关,无交流能力却不能否定一个个体有疼痛体验和需要适当缓解疼痛的可能性[5]。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不同于年长儿、成人,同时新生儿受各种因素影响,很难进行准确测量,需要多方面评估: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胎龄评估等。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对新生儿疼痛评估的工具有10余种,但因新生儿疼痛的复杂本质和泛化反应等原因,上述任何单一指标均不能成为新生儿疼痛评估的“金标准”,而应作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估。因此本研究采用由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制定的,用于评估早产儿和足月儿操作性疼痛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以及心电监护仪检测的若干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本研究显示,新生儿对疼痛的刺激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其对疼痛的反应不仅表现在表情和躯体动作,而且还会严重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血液中儿茶酚胺升高,血压升高,引起心动过速、心率失常、呼吸浅速,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新生儿动静脉穿刺时所致的疼痛刺激,有必要在新生儿动静脉穿刺时实施安全且有效的非药物止痛措施。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袋鼠式护理作为一种温柔、有效的方法[6],可以有效减轻动静脉穿刺时新生儿的疼痛反应。

本组数据表明,袋鼠式护理对缓解新生儿疼痛起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从表2可知,干预组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段NIPS评分显著下降(P<0.05),提示袋鼠式护理可以给新生儿带来“安慰”的感觉,皮肤接触可以刺激细胞传人纤维兴奋大脑边缘系统而产生“愉快的”感觉。愉快的感觉可能会抑制疼痛的传导,进而减轻疼痛反应[7]。表3结果发现,穿刺前两组新生儿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穿刺时,穿刺后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表明KMC能够使新生儿感受到信赖和安全感,有利于新生儿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采用KMC不仅有助于降低啼哭持续时间,减少NICU中的噪音,同时也有助于减轻护士在操作时因婴儿啼哭而引发的紧迫感,使新生儿感受到信赖与安全。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作为一种科学、人性化的疼痛控制方法,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以大幅度地减少镇痛药的应用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等优点,可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

参考文献

1 谢巧庆,刘晓红,郑璐,等.袋鼠式护理在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时疼痛反应中的作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3):264-267.

2 Stevens BJ,Johnston CC.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to a painful stimulus[J].Nurs Res,1994,(43):226-231.

3 张妍,连冬梅.“袋鼠式护理”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8):1984-1987.

4 刘红霞,郜玉珍,栾志燕,等.国外新生儿疼痛评估常用工具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13-16.

5 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roup for Neonatal Pain.Consensus stateme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Adolescent Medicine,2001,155:173-180.

6 姜敏,張静,杨三花,等.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疼痛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2):3250-3251.

7 高海霞,陈京立,高洪,等.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疼痛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47-49.

表1 NIPS疼痛评价方法

表2 两组患儿穿刺中、后不同时点NIPS评分结果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干预组,与穿刺中相比,&(P<0.05),与穿刺后30秒相比,□(P<0.05)。

表3 两组患儿穿刺前、中、后的心率(/分)与血氧饱和度(%)比较(X±S)

作者:龙月香 谭桂香

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护理论文 篇2:

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几种非药物干预方法在临床上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四组,在新生儿接受操作性疼痛刺激时,干预Ⅰ、Ⅱ、Ⅲ组分别采用口服25%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音乐疗法+俯卧位、口服25%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音乐疗法+俯卧位。对照组在穿刺的全过程不给予任何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进行评分,比较四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后的NIP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Ⅰ组、Ⅱ组、Ⅲ组NIP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干预Ⅲ组效果最好。结论联合干预方法Ⅰ组、Ⅱ组、Ⅲ组均有镇痛作用,干预方法Ⅲ组镇痛效果最好。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口服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音乐疗法;俯卧位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71

新生儿出现的疼痛我们认定为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一种威胁身体或者情绪的痛苦的体验,在新生儿出现疼痛的时候,由于缺乏交流的能力,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地估计新生儿所患有的疼痛,或者是疼痛给他们带来的感觉。

因为要接受静脉穿刺、足跟采血、留置胃管、吸痰等操作,常常暴露在疼痛刺激中,而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目前,缓解新生儿疼痛的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口服蔗糖水、非营养性吸吮、音乐疗法、体位干预、抚触、袋鼠式护理、母乳喂养等。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上合理的和最有效的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非药物干预方法,我院新生儿科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00例新生儿采取3种不同的联合干预方式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新生儿纳入标准:胎龄37-42周,体重≥25kg,Apgar评分≥7分,日龄≥3天,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其原发病及治疗不足以影响新生儿对疼痛的反应以及对疼痛的评估。排除标准:吸吮能力差,禁食,不能口服蔗糖水以及24h内用过镇静药或镇痛药者。将100例符合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成四组,即对照组与干预Ⅰ、Ⅱ、Ⅲ组,四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各组新生儿在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日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四组新生儿均在致痛性操作(静脉留置针穿刺)前1h喂配方奶,要求一次静脉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影响实验结果。所有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由同1名护士进行,对照组在穿刺的全过程不给予任何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穿刺前2min开始到评估结束采取相应的非药物干预方法。Ⅰ组采取口服蔗糖水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穿刺前2min给患儿口服25%蔗糖水2ml然后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以增加吸吮动作,穿刺全过程保持安慰奶嘴在患儿口中。Ⅱ组采取音乐疗法联合俯卧位:在进行致痛性操作前2min至操作结束后5min给予音乐疗法: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实施。以类似子宫内的动脉搏动声音为背景,加上轻柔、舒缓、平稳、和谐而美妙动听的音乐,如女声摇篮曲、儿童歌曲和用管弦类乐器、吉他或钢琴演奏的音乐,通过盒式录音机在新生儿头旁15-20cm处播放。音量控制在20-30dB,播放乐曲时尽量控制环境的噪音。患儿在穿刺全过程中给予俯卧位。Ⅲ组联合应用Ⅰ组+Ⅱ组干预方法,即在致痛性操作前2min给予口服25%蔗糖水2ml并进行音乐疗法,随即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并置新生儿于俯卧位。操作均于上午9:00-10:00之间在同一病房内进行。

122评价指标在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前1min、刺激后1min、5min分别由经过专门培训的1名护士应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估各组新生儿疼痛程度,见表1。

2结果

致痛性操作刺激前1min各组新生儿的NIPS评分均为0,操作性刺激后1min、刺激后5min NIPS评分对照组的NIPS评分最高,干预Ⅲ组NIPS评分最低,见表2。

3讨论

2001年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在医院评审考核事项中增加了疼痛评估、疼痛治疗两种,疼痛成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长期以来,由于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识不足,导致新生儿疼痛在临床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往认为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感受不到疼痛,但近年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胎儿和新生儿虽没有主诉痛觉的能力,却具有痛反应能力[3]。

大量的研究证实,反复的疼痛刺激可损害新生儿神经细胞的发育,并引起一系列行为改变,如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等,对新生儿以后的社会交流、行为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均造成影响。

为了有效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我们采用联合应用2-4种非药物干预的护理方法,缓解住院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口服蔗糖水通过刺激新生儿甜味觉而激活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释放,产生镇痛疗效[4]。非营养性吸吮(使用的奶嘴事先进行加工改造,两端打眼并系上细棉绳,可以挂在新生儿的耳朵上以固定奶嘴),我们通过刺激婴儿的口腔或者通过对感觉器官进行疼痛,可以降低新生儿的疼痛的感觉,并且可以训练婴儿吮吸的动作可以让新生儿更好地处于安静的状态,真正做到给新生儿镇静的作用。

音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止痛方法,它可通过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儿茶酚胺等物质使疼痛缓解[6]。为了提高新生儿的胃肠功能,我们尽可能让新生儿是卧姿,这样就可以慢慢的养成一种习惯,并且可以逐步地提高动脉的血氧的功能,并且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的发育。

我们将上述四种非药物干预的方法联合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在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在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刺激中,重视非药物干预方法使用的同时,要注意联合使用的有效性,采取最合理的联合方法,以达到良好的减轻疼痛的效果。我们使用的此种联合方法,一名护理人员就可以独立进行操作,不需要助手协助,不用增加人力,更不会额外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研究表明,此方法方便实用,而且对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昆珍,韦琴新生儿疼痛管理中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856-1857

[2]鲍柳春,李雪芬,祝学新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2):180-181

[3]李萌萌,张英民,陈军。胎儿及新生儿疼痛的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4,25(2):7477

[4]古瑶口服蔗糖在新生儿镇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64-966

[5]Liu MF,Lin KC,Chou YH,et alUsing non-nutritive sucking and oral glucose solution with Neonates to relieve to relieve pai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lin Nurs,2010,19:1604-1611

[6]刘齐,陈京立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74-376

[7]李神美,韦琴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64-1667

作者:白爱兰

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护理论文 篇3:

新生儿非药物性镇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摘  要】新生儿对疼痛的敏感性较年长儿与成年人更敏感,不给予及时的处理会造成短期或长久的不良影响,尤其是早产儿,新生儿期的疼痛和应激可影响神经发育及后期对疼痛刺激的感觉和行为反应,因此,预防和控制疼痛对新生儿尤其重要,应引起重视。本文就新生儿疼痛的定义、影响及非药物性镇痛的护理的措施进行综述,以此为日后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生儿;非药物性鎮痛;护理措施;非营养性吸吮

新生儿住院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接受一些疼痛刺激,例如动静脉穿刺、采血、气管插管、腰椎穿刺等[1]。以往临床针对新生儿疼痛认识不足,认为新生儿难以感知与记忆疼痛,为此新生儿疼痛通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而现如今,临床针对新生儿疼痛的认识有所提高,逐渐发现疼痛经历不但会造成新生儿近期的行为、生理、激素、代谢水平紊乱,甚至造成严重的远期影响,导致感知行为、神经功能受损[2-3]。为此,对疼痛进行有效地干预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由于药物干预会有药物安全性、临床操作的困难,导致该方式具有局限性,为此,非药物性镇痛方式逐渐受到临床关注。鉴于此,本文就近年来临床针对新生儿非药物性镇痛的护理研究进行整合,结果如下。

1疼痛的定义与评估

201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是一种主观性感觉。疼痛评估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新生儿个体和疼痛的类型;而且,因新生儿处于被动状态,动作少,面部表情不明显,心率和呼吸率变异性低,评估方法推荐生理和行为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即多维性评估[4];非紧急情况下,推荐联合应用几种量表评估。

2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神经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在新生儿娩出前,其神经系统中负责疼痛与疼痛刺激传导的解剖结构及相关神经内分泌物质已形成,且新生儿的感觉传导通路相较于抑制性通路更易兴奋,说明新生儿更易感知疼痛[5]。为此,新生儿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会释放儿茶酚胺、皮质醇等类物质,导致生理生化改变,例如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可通过相应的指标,客观的分析新生儿疼痛状况;疼痛还会因激素和代谢水平变化造成血糖过高或过低,机体抵抗力降低,代谢性酸中毒与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加重病情及增加病死率;疼痛可影响新生儿睡眠、食欲、母婴交流等[6];疼痛还会引发反应性低下、烦躁不安等精神性改变。疼痛还会造成远期影响,例如造成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受损或情感紊乱;且反复疼痛经历会导致颅内压波动,引发脑室周围出血,降低新生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影响其日后对疼痛的感知[7]

3新生儿非药物性镇痛的护理

3.1口服葡糖糖溶液

口服葡萄糖溶液或蔗糖是较常见的非药物镇痛方式,能缓解由于侵入性治疗而致的哭闹与行为异常,但针对该措施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普遍认为该干预措施通过甜味觉,刺激内源性阿片样物质释放,从而出现镇痛的作用。陈欣等人[8]研究显示,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疼痛给予口服葡萄糖溶液,可有效缓解早产儿疼痛刺激,降低疼痛对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杨静等人[9]研究显示,对于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状况使用口服25%葡萄糖溶液,能有效减少操作而致的疼痛。同时也有国外学者研究显示[10],针对缓解早产儿操作性疼痛最低有效剂量为蔗糖0.1-1ml/kg(或0.2-0.5ml/kg),但长时间使用蔗糖也存在一些风险,例如高血糖、呕吐、窒息、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2非营养性吸吮

该干预措施主要是指在新生儿口中放置安抚奶嘴,从而增加吸吮动作,其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口腔触觉受体提升疼痛阈值,产生5-羟色胺。有相关研究显示,针对足跟采血期间给予2min非营养性吸吮能缩短采血时哭闹持续时间、降低疼痛程度。该干预措施通过在新生儿口中放入安抚奶嘴,从而强化其吸吮动作,吸吮通过刺激口腔触觉感受器,进而提升疼痛阈值,达到镇痛的效果,同时,吸吮动作还能起到安抚作用,保持安静状态。

3.3抚触护理

温柔的抚触能满足新生儿情感上的需求,能有效消除其不良情绪。徐桂玲等人[11]研究显示,对于新生儿血管穿刺疼痛状况应用背部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提升疼痛阈值,可行性强,具有人性化。何静妍等人[12]研究发现,在新生儿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应用抚触干预,该干预措施操作简便、安全,能有效降低疼痛症状。

3.4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为患儿提供了一个更为舒适的宫外环境,降低了外界的不良刺激,且形成了良好睡眠,利于患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形成。除此之外,母婴间密切接触时,母亲的抚摸、说话等均利于极低体重儿的视触听觉产生良性刺激,进一步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完善与建立,能模拟患儿宫内生长环境,加强其安全感与舒适感。李英兰等人[13]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行静脉穿刺的新生儿,给予袋鼠式护理,能有效稳定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缓解疼痛程度,缩短哭闹持续时间。郭路等人[14]研究显示,将袋鼠式护理应用于足月新生儿中,能有效缓解操作性疼痛,稳定其生命指标,促使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

3.5母乳喂养

母乳中乳糖虽没有直接镇痛效果,但母乳喂养能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止痛的效果,例如甜味刺激、触觉刺激、温度刺激等。李华[15]研究显示,将母乳喂养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过程中,可有效改善疼痛程度,缩短哭闹时间,稳定生命指标。虽然该方式经济实惠、安全性较高,但有禁忌症不宜进行哺乳的母亲不适用。

4小结

总而言之,新生儿疼痛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既往临床因认识不足,再加之药物性止痛措施的副作用较多,通常会导致新生儿的疼痛不能及时的解决。而非药物疗法较安全,操作简便,能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护理人员可独立完成,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其反复临床试验研究显示,非药物方式确实在缓解新生儿疼痛方面具有优势,为临床提升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慧慧.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静脉穿刺致痛操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6):998-1000.

[2]徐丽平.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侵入性操作引起疼痛、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8):235-237,241

[3]张峰,程花.新生儿非药物性疼痛的护理干预与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41

[4]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9):923-930.

[5]禹冰.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疼痛护理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47-148.

[6]黄敏.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刺激反应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4):231.

[7]周曉君,孙琳,王珊珊,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及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04-106,122.

[8]陈欣,詹琪佳,肖波,等.口服葡萄糖溶液对缓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疼痛的作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4):437-441.

[9]杨静,王丽伟,单晓丽.口服25%葡萄糖溶液对减轻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8):1140-1141.

[10] Tanyeri- Bayraktar B,Bayraktar S,Hepokur M,et al.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doses of sucrose in pain relief[J].Pediatr Int,2019,61(8):797-801.

[11]徐桂玲,谷文娟,宋树环.背部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减轻新生儿血管穿刺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9):326-327.

[12]何静妍,梁琪琪,何苑仪,等.抚触对减轻新生儿末梢血采集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8,29(20):2958-2960.

[13]郭路,叶朝,张菁,等.实施袋鼠式护理对产妇泌乳、子宫复旧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8):1383-1388.

[14]郭丽兴,孙品妍,郭桂明.袋鼠式护理在缓解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21-24.

[15]李华.母乳喂养联合音乐疗法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6):2177-2179.

作者:苏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