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视域下中西文化论文

2022-04-28

【摘要】《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品之一,被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内外发行,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和文化底蕴。研究发现:一方面,神话原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也给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作品视域下中西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学作品视域下中西文化论文 篇1: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及策略

【摘要】每一种文学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而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在翻译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对翻译有影响,文化翻译有一定的翻译技巧。本文分析了中国和欧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翻译;影响及策略

【作者简介】张媛,辽宁锦州渤海大学。

一、引言

中国的发展是越来越快。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沟通不仅是中国和欧美地区之间的频繁交流。文化交流也成为国家和国家友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文化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有何影响,如何克服翻译中的困难,将好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使读者感受到同样的感受,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人类的语言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共性,任何语言都深深植根于它的文化之中。虽然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但同样的概念可以用来处理事物和解释词语的意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的民族交流提供了可行的基础,为不同的语言翻译提供了可译性基础。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在文明方面的差异更大。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语言既是思维,又是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更深的意义上,翻译触及了两个民族意识形态形态的转换。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中国的文明是建立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传统,其主要特点是辩证的整体思维。我国人民追求自然和谐,集体至上。在思维和语言上,他们倾向于从整体到部分。中国人通常用广义的思维方法,着眼于文本的整体意义。西方文明以古希腊传统为基础,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想为特征。西方人关注的是以逻辑、分析和线性为特征的思想形态,从细节到整体,从点到线。因此,中西方观念的差异会导致英汉语言表达的不同,这在语言秩序、言语表达、语音运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影响着我们的翻译。

郭黎娜(2014)提到“文化是每个国家独有的”。它是一個国家长期劳动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性质。具体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习俗、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等的结合。”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对于我们彼此之间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是会有影响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其实在多个方面显现出来,例如宗教信仰、社会风俗、思维方式等。

宗教信仰对一个国家的语言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的宗教词语比其他国家的多,英美文学作品也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典故也是最丰富多彩的。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一个思想可以促进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宗教对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和女巫文化的影响,但中国文化主要受佛教的影响,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要看到宗教文化的影子,比如说,很多中国成语都是关于佛教的,比如各种佛教,还有佛教的常用词,比如普渡众生,四大皆空等等,而英语单词Solomon(所罗门),如果不是了解基督教文化。也不会知道所罗门因为智慧而著称,一般指的是聪明人。但在中国文化中,聪明人通常用诸葛亮来称呼他们。

风俗习惯也是一个中国和欧美地区之间的主要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意味着同一意义的不同表达在同一意义的表达上是不同的。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就是问候方式,比如英国人通常会说“It is a good day.”但中国人通常会问:“你吃了吗?”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外国人可能会真的以为你在问他吃不吃饭,还有可能等着你在请他吃饭,这就会出现一种很尴尬的状态。其次,中国人的家常话会经常谈论吃饭之类的,但西方人大多情况下会谈论天气。很容易看出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陈定刚(2017)的观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是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语言结构,其次是思维的习惯。在西方语言结构中,我们重视主谓宾的结构,而汉语的句子结构是循序渐进的,重视动词和句式。对于主语的表达,中国习惯于将人作为主语,以人为核心,其次再去叙述事件,而西方人经常会把物做主语。”再者,西方人主要追求自由,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提倡以和为贵,所以西方人是比较自我的,比较提倡个人主义,推崇自我,中国人比较谦逊,这自然而然地就造成了双方表达的差异,并且中西方人的审美和情趣都是有巨大区别的。

中西文学的差异在英美文学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上,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这就是翻译的本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首先要对两国的文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语言文化似乎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当一名翻译者进行翻译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而不去细心地了解文化背景,他是很难做到准确表达作品内涵的,这样的译文也不会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当今世界各个方面都越来越发达,各国紧密交流,文化交流也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克服文化差异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过程中所带给我们的难题呢?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1.减少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想要在翻译中完全使文化差异不存在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首先,我们要做到充分了解英文中的俚语和习语,它们是非常富有内涵的语言,我们不能凭借表面意思而将其误译。其次我们还要清楚英美文化下词汇背后的隐含意义,不同的单词在表达相同含义时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而同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下表达的意义又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联系上下文而不是断章取义。

2.归化策略。归化是指译者将文本中的词义翻译成翻译语言的文化范畴,即将外来文化转化为中国文化。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译者应以汉语思维来理解英语文本,以汉语为中心。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尤为重视中西方表达方式不同的这一点,在对句子中的主语进行转换的同时,也要保证译出的句子的通顺性,尽量使表达接近原文,不要扭曲了原作者的意思,中文一般会先说重点,再去多加修饰,而英文表达中逻辑思维很强,定语非常多,不能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其次,在平时的交流中,西方人是非常注重礼节的,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人称的顺序,否则会给人一种冒犯的感觉从而导致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在中国,对亲人的称呼区分的很清楚,可是英文的表达却没有那么复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把关系区分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词语转换和句式的翻译也是极其重要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对待词语我们要做到巧学巧用,不要一味地按照字典上的意思去生搬硬套,翻译有许多方法,比如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或者将名词译为动词,否定转移等等,适当地运用一些归化翻译技巧可以使译文更具有准确性、更生动形象。其次,对于一些简单句,通常情况下很好表达,但是遇到长难句和特殊句式的时候我們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了,英语中有许多复杂的句式,比如倒装句、祈使句、否定转移、省略句等等,如果我们没有翻译技巧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句子不通顺等等这些问题,这就要求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了,但是意译要有度,不能一味地以译者自我为中心而掩盖了原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

3.异化策略。异化是指在汉语中表达西方的意义,用字面意义表达它,将它与汉语结合起来,翻译目标句子,保留英美语言的风格,使读者能够理解它们在阅读中的文化差异和风格。但是也不能通篇直译,这样会使文章显得比较死板,而且会使读者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

四、结语

翻译作为一种国际交流手段和工具,不仅要注意语言问题,更要重视文化问题。在英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的翻译、英美文学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字的表面意思,而且考虑到中国和欧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这种文化差异中,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真实的。这并不容易。译者不仅要考虑读者的需要,还要考虑工作的出路。翻译好的英美文学,不仅需要中国人的素质,而且需要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将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

总之,正如林竞(2015)所说的,“译者应该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国内文学爱好者的愿望。”在这种文化差异下,译者应遵循不同语言风格的不同翻译策略,遵循不同的文化立足点的翻译策略,使翻译成为翻译,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文化差异下,它不仅是作品价值的体现,而且是译者自身能力、中西文化交流、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基本方法的反映。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理解,以及对英美文学作品模糊性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翻译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黎娜.文化学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Z1):24+28.

[2]高小慧.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06):115-117.

[3]黄玲玲.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65-66.

[4]林竞.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策略[J].校园英语,2015,(26):231-232.

[5]赵亮.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分析[J].校园英语,2014,(23):169-170.

作者:张媛

文学作品视域下中西文化论文 篇2:

神话原型理论对《西游记》翻译研究的启示

【摘要】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品之一,被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内外发行,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和文化底蕴。研究发现:一方面,神话原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也给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 神话原型;《西游记》;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202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神话原型视域下的《西游记》英译研究”(项目编号:L20CYY001)。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和“四大奇书”之一,是以真实历史人物唐玄奘前往天竺拜佛求经的经历为蓝本,经艺术改写创作的杰出长篇神魔小说,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学价值。自18世纪以来,《西游记》被译为日、英、法、德、意、俄等多种语言在海外发行,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当前,《西游记》翻译研究由传统的翻译学和语言学向叙事学、语料库、文学、认知等视角演变,在未来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1]本文借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神话原型理论,对《西游记》的英译本进行研究,以期为其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一、《西游记》英译现状

在清朝嘉庆年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就将《西游记》中的部分谚语、成语收录到他编撰的《华英字典》中,开启了《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隐性传播”。1942年,阿瑟 · 韦利(Arthur Waley)翻译的《西游记》节译本《猴》(Monkey)是在西方最受欢迎的译本,被“企鹅经典丛书”收录并多次出版。《西游记》的英文全译本只有两个,一个是余国藩(Anthony C.Yu)翻译的The Journey to the West。另一个是英国汉学家詹乃尔(W.J.F.Jenner)翻译的Journey to the West。

目前,国内关于《西游记》的英译研究多以翻译策略、译文的對比、宗教文化及译介研究为主。例如,苏艳[2]探讨了《西游记》余国藩英译本中诗词全译的策略及意义。欧阳东峰、穆雷[3]研究了传教士译者李提摩太1913年翻译出版的首部《西游记》英译单行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策略。高翔[4]从“目的论”视角对余国藩、韦利、詹纳尔《西游记》三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尽管关于《西游记》的研究有不少,但从神话原型的视角对《西游记》英译本的研究却凤毛麟角。

二、神话原型理论

加拿大文学评论家诺思洛普 · 弗莱在20 世纪建立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以“原型”为核心概念,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流派。他认为,神话是文学的源头,文学是神话在后世语境下的不同“置换变形”。神话中蕴含了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西方的一切文学作品都可以从古希腊神话和圣经中找到它的原型。神话原型理论将文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剥离单个文学作品审美意象系统表层绚丽多姿的外衣,深入到原型意象系统。弗莱认为“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形象”,是不同文学作品间“可以交流的单位”[5],正是原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使其“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并产生约定俗成的联想” [2]43。

神话原型批评把文学放置在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整体中去考察,分析不同作品背后隐藏的共同原型,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去发掘不同作品间的相互联系,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纪元。然而,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了文学作品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审美功能和文学价值的研究分析。

三、神话原型理论对《西游记》翻译研究的启示

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西游记》被认为“也许是一部最适合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其原因在于它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故事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6]。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推动了蕴含丰富神话元素神魔小说的研究与发展。因此,本研究把神话原型理论引入文学翻译研究,将语言、文学、文化这三者联系起来,分析《西游记》作为文学经典的可译性问题以及由中西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挑战。

(一)神话原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提供了前提

受中国古代神话影响,《西游记》在人物、主题、情节等方面都隐含着许多原型意象和神话母题,折射出埋藏于原始人类内心深处的神话观念和集体无意识。从主题上来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故事体现了“犯错—惩戒—救赎”的神话母题,而这一主题在《圣经》中也有所体现。亚当和夏娃作为最早的男人和女人,因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耶稣作为替罪羊,被钉在十字架上,对人类犯下的原罪进行救赎。从人物类型上看,《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体现出机智勇敢、不畏艰难、惩恶扬善的品质。古希腊神话中也塑造很多类似的英雄人物,例如,为人类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以及英勇善战的阿喀琉斯等。这样的性格品质和价值观念反映的也是人类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普遍追求。从原型意象上看,《西游记》中所构建的天堂、人间、地狱的世界空间结构,塑造的以天神、妖魔、凡人为代表的人物形象,作品中所蕴含的水、火、石头、植物、山洞、金属类的神器等这些基本原始意象,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广泛存在。

经典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通过象征隐喻的方式体现了人类潜意识深处共同的本能欲望和生存需求。作品中隐藏的神话原型和原始意象能够引发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读者情感上的共鸣。神话和原型促使不同文学作品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是不同时代和地域下文学作品可以理解、翻译和传播的基础。“这些原型作为文学作品恒定的构成要素,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不因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译者能力的限制而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因为译入语的文学传统本身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储备,译文读者具备了对普遍原型的接受条件,这种可理解性为可译性提供了前提基础。”[2]72

(二)中西文化的差異性给文学作品翻译带来了挑战

神话通过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远古先民对世界的认知感受和价值观念,这使得神话在置换变形为文学之后,又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烙印。《西游记》是一部具有神话原型特质的隐喻性文学作品。因此,在翻译时不仅要传达出文本本身的信息,关键更在于传达出作品的言外之意,透过表层结构和字面含义探寻其深层结构和隐含的喻义。由于中西方在语言结构、宗教文化、认知方式、社会形态及心理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其翻译过程则面临着巨大挑战。

例如,《西游记》中体现出的佛儒道三位一体的宗教文化与以基督教为主导的西方宗教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西游记中佛教、道教中的相关术语在英语文化中存在着空缺。《西游记》中出现多次的“心猿”“元神”“禅心”“金公”“木母”“黄婆”“婴儿”“体真”“道真”等词,很难在译文中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阴阳”一词在古代表示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在文中共出现了37次,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翻译,常被译为“the Yin and the Yang”“the Male and Female”“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the worlds of darkness and of light”。“婴儿”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在英语中尽管有对应的表达,如“infant,baby,babe”等。但是在概念上中英文并不完成对等。“婴儿”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三层含义:1.初生幼儿;2.泛指幼童;3.道家称铅为婴儿,水银为姹女。例如,《西游记》第十九回回目:“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詹奈尔将它译为“The Babe,lead, and the Girl,mercury,were married.And combining together,they divided into sun and moon.”

四、结语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将文学作品置于一个大的文化语境中,“透过文学作品表层的审美意象系统,深入到文学作品的原型意象翻译”[2]46,对文学作品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尽管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是神话原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提供了前提,是中西文化沟通交流的基础。同时,在翻译时,译者也应注意不同文化间的“异质性”,树立译者翻译道德,从而加快中国文学和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道影,朱明胜.《西游记》翻译研究(1980-2018)——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1):125-135.

[2]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

[3]欧阳东峰,穆雷.论译者的主体策略——李提摩太《西游记》英译本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1):114-121,149.

[4]高翔.《西游记》三个英译本的翻译目的论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5]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42.

[6]方克强.方克强的文学人类学批评(二)——原型模式:《西游记》的成年礼[J].文艺争鸣,1990,(3):26-32.

作者简介:

郭璐璐,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

作者:郭璐璐 范旭

文学作品视域下中西文化论文 篇3:

文化互动转型论视域下的陕派文学英译初探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异质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陕西文学作为优质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本土文化及传统理念,促进异质文化交流,为读者了解陕西,了解中国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以文化互动转型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以胡宗锋为代表的陕派文学英译对中西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陕西文学的译介无疑对于中华优质文化精神有着极大的宣传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解文化差异带来的异质文化间的相互误读。

关键词:陕西文学英译;文化互动转型论;异质文化;消解

0引言

目前,全球疫情肆虐,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捐赠各种急需的医疗和抗疫物资,在很多被帮助的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赞扬。人类不再是一个没有关联的孤岛,而是变成了一个命运彼此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解的声音,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华文化从古至今都有着崇尚和平,与人为善的优质传统,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先进理念的同时,也要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华传统精华理念要译介到异质文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文化的交流和传递肩负着促进不同背景人们交流的重要使命,它本质上更是双向的,亦会促成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因此,作为深谙中华优质文化的外语研究者,将中华优质文化译介到异质文化语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只有这样,陕西地方特色文化才能被众人所知晓,西安这座城市作为文化之都也将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也才能进一步减少文学译介与传播的盲目性,从而推动陕西文学“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1]。

1陕西文学英译现状

近年来,陕西本土译者胡宗锋和英国文学博士罗宾·吉尔班克(Robin Gilbank)合作翻译了《山地故事:叶广岑短篇小说选》(Moutain Stories)和杨争光短篇小说集《老旦是一棵树》(How Old Dan Became a Tree)并由英国峡谷出版社(Valley Press)出版发行。如今,胡宗锋与罗宾已合作翻译了包括陈忠实、贾平凹、穆涛、陈彦、方英文、红柯、吴克敬和叶广岑在内的多位陕西文坛名家的小说作品[2]。

然而,对于他近十年来所译介的陕西文学作品,无论是译介作品里面采取的翻譯策略还是译介作品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所产生的跨文化价值,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们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跨文化视角之文化互动转型论对胡宗锋教授所译介的陕西文学进行初步探析,以窥探这些译介作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经历了从主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到与日俱增的经济增长带来的世界各方关注的历程。文化、经济等之间的相互交往与流动最终也互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毫无疑问,中国文化与各方面的发展也在无形中影响着西方世界。这快速发展的四十年,是西方世界最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时期。此外,鉴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在硬实力如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输出越发具有竞争力,而在软实力方面,中华文化日益备受关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越来越增长的外国留学生,翻译文学的大力兴起和输出,都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趋势和契机。这亦是以胡宗锋教授为代表的团队将陕派文学作品译介为英文的初衷和他们书写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所在。

2文化互动转型论视域下的陕西文学英译

本文研究的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胡宗锋教授所译介的陕西文学,文化互动转型论以及以此视角解析陕西文学翻译所产生的跨文化意义及其对陕西文学走出去的推动作用。笔者首先将对胡宗锋教授所译介的全部作品进行分类规整,找出他们内在的特点和共同之处,再进行总结;然后引进文化互动理论对陕派文学作品的英文翻译对中西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积极推动力进行陈述。在运用文化互动转型理论阐释陕西文学走出去之前,有必要对该理论作详细的解释: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理论,它是建构在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之上,着重研究文化之间的传播问题。因此,该理论解释异质文化间的文化传播,并强调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与“转型”[3]。其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

2.1双向性是跨文化传播的特征

文化交流是互相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没有纯粹的主动方和被动方。正如胡宗锋教授及其团队所翻译的陕西文学作品,帮助英语读者打开了眼睛,他们可以了解三秦大地上普通人淳朴的生活、生老病死和婚丧嫁娶,这些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中国博大深邃文化的初步。这些译介作品无论对于中国读者还是英语读者,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对中华文化的输出和输入无形之中产生了微妙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文化冲突与对抗有其必然性,但是并不能证明文化间无法融合

文学的翻译必然引起文化争论[4],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争论事实上是无法避免的:只因长久地局限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中,人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一定有着各自根深蒂固的方面,而文化的输入和输出,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固守观念,帮助人们看到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理解人类共有的情感和认知,最后趋于达成一定范畴之内的,具有普世意义的共识。

2.3文化融合有其可能性,但是客观上无法消除所有异质文化间的差异

基于此,中国文学作品译介的输出和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输入,文化之间的交流最终不可能完全归于一,因为每个民族和文化的“内核”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在文化的互动过程里,文化群体之间的“共情”会发生,彼此之间的理解也会日益增加。因此不能武断地推论出文化融合的不可能性。

2.4肯定文化融合的最后结果不是文化的衰亡,而是文化的转型

文学作品的存在价值在于,人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够体验到该语言使用者的内在社会组织,个体情感和生命体验,以此而获得情感的共鸣和支持,得以消除人与生俱来的孤独,空虚与无意义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学翻译作品的译介,有助于促进双方学习和借鉴彼此优质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中国文化,陕西文化里淳朴的民风以及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良理念,也一定会对英语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启发。

3结语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文化互动转型论”的跨文化视角与陕西本土文化走出去相结合,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研究陕西文学译介在中西文化交流大潮流中的独特价值。

陕派文学作品的译介,有助于促进中国读者和英语读者学习和借鉴彼此优质的文化理念和传统,开放式纠错和改进。中国文化,尤其是陕西文化里的憨厚淳朴民风以及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质理念,也一定会对英语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启发。对于新的时期中外文化的经济贸易和有效人文交流,陕派文学的译介无疑会起到相当有力的促进作用。

文化互动转型论视域下的陕西本土文学英译可以向世界展示陕西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让陕西文化大放异彩[5],有助于中国文化尤其是陕西文学自信坚定地走出去,提高陕西的国际知名度,带动陕西旅游事业及各项事业大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陕西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异质文化间要使得误读消弭,唯有不斷地输入和输出各自文化的优质理念方能有相互有效交流的可能性。频繁的文化交流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日益成为常态,但是有关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还是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彼此文化形成的内在机制存在客观上的差异。异质文化虽然貌似有着极大的差异,可是在其本质的根源上,应该有着同一个源头。因此,文化的互相译介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而陕西文化的译介无疑对于中华优质文化精神有着极大的宣传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解文化差异带来的异质文化间的相互误读。

参考文献

[1]乔艳.论贾平凹作品的国外译介与传播-兼论陕西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J].小说评论,2014(1):75-83.

[2]韩红建,蒋跃,袁小陆.复杂系统视阈下的中国文学海外译介:以陕西当代文学的译介为例[J].上海翻译,2019(6):69-74.

[3]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臧小艳.陕西文学的海外传播之路:以贾平凹为例[J].小说评论,2017(3):135-141.

[5]李铁,袁婷婷,高洁.“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地域方言软实力文化研究——以贾平凹文学作品英译本为例[J].新西部,2017(11):32-33.

(责编:赵露)

作者简介:王海燕(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英美文学。

作者:王海燕 成昱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