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鉴赏片段

2022-07-19

第一篇:文学作品鉴赏片段

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有感

多学习一种文化,多开拓一种思维。也许是因为日本动漫或是身边朋友的潜移默化,我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欢日本的一些文化,即使知道日本和本民族有过血海深仇,也常见电视剧里抗日剧或是历史书上的种种,但是还是无法阻挡我想了解日本文化的脚步,我自己常看日本动漫、日剧、鬼片,听日语歌,选修过标准日本语,也选修过张老师的日本社会文化概要,唯一没了解过日本的文学作品,然这次很荣幸又选到老师的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上过老师的课,已经了解不少日本文化,暑假时还专门借了《源氏物语》和《伊豆的舞女》回去看,因为特别深刻记得老师在课上提过的这两本书,下面容我稍稍谈谈本学期我从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的所思所得。

虽同属于东方国家,但日本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却也非常大。老师开篇讲的《古事记》和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类似,不同于中国的创造神话是劳动创造、神的意志等多种形式的结合,日本的创生神话主要是两性结合孕育的方式,如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两性的结合产生了日本列岛。日本神话的这种有性创生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性文化意识崇拜,而中国的创造神话则形成了中国文学中对英雄崇拜意识和牺牲自我,重视群体的精神。中国神话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倡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日本神话则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充分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同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的做法。不能说谁的文化的优劣,至少了解了中国人保守思想与日本人开放思想的来源于文化的差异,我虽不赞同为个人而不择手段,但是我更倾向于追求人的自然性、自由性,觉得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就是可以让人人只要顾及自己,不必为其他所累,就像让官员真正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地位,让人们有权选择参政或者不问政治。

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我很早就看过电影了,但是当时对日本文化接触不多,没怎么看懂它要表达什么,以为是寻常男欢女爱的故事,现在想来我要是看《红楼梦》电视剧也不会觉得是反映了什么社会现状。而小说,我暑假也没法坚持看下去,一是书实在太厚了,二是我惯于看中国文学作品,一下子接受不了日本文学作品的写法,看久了觉得枯燥无味。但课上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对《源氏物语》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

- 1

也无法很准确的定位,对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感到困惑,总是顺其自然、马马虎虎的过,一旦思考这类问题就头痛。很多时候,我喜欢思考人性方面的问题,但又不敢深究,怕自己纠结。每天看新闻,社会上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人性道德的碰撞,我每每感叹不已。《罗生门》的故事已经让我很有感触,当自身生存与人性道德发生碰撞时,到底该做出何种选择!而《罗生门》的电影,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如今社会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罗生门事件”,都不过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所编织的谎言。喜欢老师课上讲的“所谓真相,不过是有话语权人的描述。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自己的谎言,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语言的世界里,真相其实并不存在,有的只是片面的印象。”让我想到身边很多事情,不论对错,每个人确实所说的话都是为了维护自己,即使自己不肯承认,但是本能却是会如此。我既觉得无奈又悲哀,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更大的集体组织,记得“蓝可儿事件”、“马航事件”等等,多少真相早已沉埋于土,永不见天日,人们追求的到底是真相还是为了维护自己或群体的利益而放弃寻求真相。我之前看过《人性的弱点》一书,无法否定人确实存在许许多多的“弱点”,老师的这堂课真的让我又思考了很多,人,是不是该去克服所谓人性的弱点!然而无论如何我只能做主我自己一人的思想,而无法影响千千万万人们的思想。其他像《万叶集》《平家物语》等的文学作品,我比较不感兴趣,没多加注意,且避不谈。

这学期的日本文学作品鉴赏课,其实让我收获很多,要真正阅读鉴赏一部文学作品,必然要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等等很多相关的资料,才能真正深入感受作者创作的意图、聆听作者的心声,挖掘出文学作品更深层的内涵。日本的文学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异域文化的色彩,以其特有角度的描写表现出其独特的思考,让人耳目一新。我不敢说鉴赏了什么文学作品,只能在此谈谈自己从老师课上讲的所得到的启示和感悟。我总是很擅长从一件事、一个故事或是一句有深意的话中去思考,也许领悟到什么、也许只是空想,复杂的社会,可以简单的生活,但有些东西始终是无法逃避的。以上所有言论,或是我一时之气写下,或是也思考了许多才下笔的,都不过说出自己想说的。最后,那句话,我也希望从是是非非的事件里剖析到实实在在的人性。

- 3 -

第二篇:古诗鉴赏: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永州一中 唐检民 【知识网络】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1)抒情手段。

抒情手段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2)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创作方法:赋、比、兴;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 (3)用典。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4)风格

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苏轼、辛弃疾:豪放 柳 永、李清照:婉约 李煜、刘禹锡:隽永 谢朓、谢灵运:自然 李 白:清新飘逸 杜 甫:沉郁顿挫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 王昌龄:雄壮豪迈 李 贺:雄浑奇特 曹操:豪放磅礴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5)修辞:

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这在各种参考书中述说详备,兹不赘述。 【常用方法】

因为表达技巧所涵盖的内容较为芜杂,在考查时考生一时不易把握,所以命题者一般不会笼统地要求“鉴赏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而是问得较为详细,如“鉴赏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注意,一般考生对“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分辨还不够清楚)。如果遇到问得比较笼统的题目,考生一定要熟记上面知识网络中的六个方面,在写短评时,选择重点进行评论。 具体的行文办法还是先“盖帽”,然后具体的条分缕析。 【例题剖析】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参考答案: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夜大。

评分标准:

从触、视、听三种感觉来写雪之大这一主题,各说明三个方面是怎样从侧面衬托的。 只说后部分,得3分;各个赋分点全答对,如果有科学性错误,扣1—2分。 误例:

没有确定一个“主题”,如有的同学既写“雪之重”也写“夜之深”。

加入一些毫无必要的描写,如最后写“在这样的大雪静坐听雪,思潮澎湃,意境开阔。”有的同学还赋了一首小诗:“夜雪大且重,铺地三尺厚。青竹节节断,雪埋不知处。”恰成狗尾续貂。还有一位同学最后一句是这样的“使人由雪想到或许作者此时正有满腹心事吧!”转而为对作者的形象进行鉴赏了。 还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题为夜雪,诗人卧床未眠,忽觉“衾枕”寒冷,暗示窗外白雪飘舞,大概那夜皓月悬空,映得窗户明,清袁枚诗中“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有此意境,折竹之声足见“雪重”,“雪重压枯竹,枯竹无完枝”。“冷”“明”“声”三韵脚明朗地表现了主题。 这段评论文字中于何处得月?审题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另外,我们要求的是初步鉴赏诗歌,不必旁征博引,虽然不是说这样写就不行,但毕竟这种写法值得肯定,不值得提倡。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画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联想想象,象征寄托及比喻等修辞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首联直点“悲怨”主题;颔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手法,而“柳态”“啼鸟”点出分别的伤感和思念如杜鹃泣血,丰富的联想把离别“悲怨”写得更有诗意;颈联发挥丰富的联想想象,设置了“独夜”“空楼”两个场景,表达了思念之情,反面衬托“悲怨”主题。尾句再加渲染,使这一主题更加明白,产生了震憾人心的力量。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雨之暴”这一主题的。 有美堂瀑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答:作者通过侧面烘托,比喻修辞,联想想象等多种多样的手法表达了“雨之暴”这一主题。前三句为侧面烘托,从听觉,触觉,视觉等方面描绘了暴雨欲来的景象。第四句真写雨大,“飞”过大江,极状其声势之大。

五、六句运用比喻,把雨后西湖水比喻成一只盛满美酒的杯,将要溢也,又把雨后比喻成敲鼓之声,极状其“暴”。后二句发挥充分的联想想象,以天庭里李白“泉洒面”以致人间有如此大雨,丰富奇特。 四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知识网络】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或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的反映,一般在浓郁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需要考生从两方面深入领会把握。 一,思想感情: 考查的主要有三点:

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 菊花——傲骨 圆月——团圆 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二,内容主旨: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 三,意念、意象、意境 在诗歌鉴赏主观题型中,还要注意“诗中三意”:意念、意象、意境。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等,;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意象”;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是诗歌鉴赏的三个层面,我们在完成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对这三个方面的掌握。 意境是作品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意”;诗中的“境”包括事物的“形”与“神”,即“象”;“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特点一般又与诗人的风格一致。主要考察

1、意境的领悟;

2、意境的比较。

对诗歌作品中“意象”的分析应包括“意念”和“意象”两个部分。在题目要求对其“意境”进行鉴赏的时候,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形神”“情理”并重,先写出诗中的表层意思,即“意象”,再写出诗人的感情,即“意念”。如下面这道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选自《语文月刊》] 鹧 鸪 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去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试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的意境。

答:很的余味,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老年不能回复青春,表达了作者愁苦萦怀、英雄迟暮的落寞情绪。 【常用方法】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这与意象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以借鉴。同时同学们要注意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离不开对作者一贯写作题材和身世的考察,诗人因为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往往会在一些乐景中融入哀的心情的书写,这就是古诗中所谓的“乐景写哀”,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的鉴赏很可能南辕北辙,方凿圆枘。如:

阅读下面一首七言绝句,完成习题。[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凉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为此时。

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列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 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答:“石榴开遍” “树阴满地” 清幽。 表现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忘,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对原诗的手法和意境的分析作答。(内容2分,语言流畅1分,有创见1分) 【实战演练】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答: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首联统领全篇,确定全诗的基调和意境;颔联、颈联写景,叙事集中在尾联。(意思对即可)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对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赏析。(6分) 一落索 朱敦儒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睛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答:作者以阴晴喻心情的好坏,侧面道出世事的艰难,表达了作者春夜难眠,忆昔伤今的思想情绪。(意思对即可) 五 实战例示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习题。[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小 重 山 岳 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词中所说的“心事”是指 。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 (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试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1)(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3)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填空:诗的起句中用一“ ”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1分)答:愁

(2)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2分)答: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3)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保朝何代故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2分)答: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鸟,不识兴亡。

(4)简答: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答: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情的感慨。

作者sina

第三篇: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文学评论的写作

人们要想增强自己的文学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我认为,就必须多多鉴赏文学经典作品、多看多写文学评论文章,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上多下功夫。这是我几十年读书写作和教学实践的经历和体验。大家要我谈谈这个经验体会,并且命题让我作文。那么,我就不揣冒昧,在这里讲讲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文学评论的写作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什么是文学作品?能否为读者提供一套文学经典作品的篇目?

2,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要着眼于哪些方面?

3,何谓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的种类、特点有哪些? 4,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结构成分有哪些? 5,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 6,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写作技巧有哪些?

7,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例,说说初学者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又如何选择角度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

8,文学评论选录。 为加深习作者对文学评论的印象与认识,选录几篇文学评论供研析、仿作。

一· 什么是文学作品?能否为读者开列一套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篇目? 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称之为文学作品。历史上,文学作品分类碎杂,不去说它。“五四”以后,学者们将其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门类。本人认为,这种分法比较对路。现代社会产生了电影、电视,其文字表现形式即是影视剧本 ,从此,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诞生了,并发展成为当今一种颇具强势的文学艺术种类,就其文学样式和特征而言,可以将其归为戏剧一类。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无计其数,其中能被称作经典的毕竟有限。因为,所谓经典,“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辞海》第1164页)这是关于经典概念的比较权威的定义。但什么是“最重要”,又怎样才算是“有指导作用”?定义中的诠释未免说得又太抽象、太笼统,谁能把握得了?!事实上,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古今中外从未统一,也无法统一。所以,作品是否经典,只能相对而言。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目前,凡被选作大中小学课文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作品;或者说,历来被文学史、专著类书籍选为代表作的作品,都是经典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据此不确定的潜规则,自我认定和选读作品,不必要求他人给予指定或者提供篇目;换句话说,这里,我不能、也无法、更没有必要为读者指定或者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篇目。

二·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要着眼于哪些方面?

阅读文学作品跟阅读一般文章有些不一样。这里,先说一说一般文章的阅读方法。我曾写过一篇东西,就一般文章的阅读方法,谈了谈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做

1 法,即所谓“文章精读法”。这个精读法有“三到”、“六问”,不妨展开来讲一讲。

所谓“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要“三到”,是鲁迅先生的主张和经验之谈。鲁迅先生指出,“心到”就是读书时,心无旁骛,注意力集中,意识到此刻自己在干什么,实实在在地做到全身心投入;“眼到”好理解,就是眼睛要盯在书面上某个特定的地方,即当下要读的词句;“口到”就是要么朗读,要么默读,值得注意的是,默读只是不像朗读那样读出词句的发音,但读的过程却不能省略,即虽不发出词句读音的声响,却要在嘴上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脑子里留下词句的意念和涵蕴。我理解,这种无声的读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默读”、“心读”。由此看来,“三到”的关键是“心到”,心不在焉,则眼看不到,心眼不到,何有“口到”?三者都不到,岂有“精读”哉?!

所谓“六问”,讲的是阅读文章要着眼于文章的六个构成要素,阅读时要分别对其进行质疑,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六问”是精读的实质性步骤,具体作法要在通读的基础上进行。就一篇文章而论,精读的步骤大体如下:

一问主题是什么? 一篇文章通读之后,读者首先要搞明白的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什么目的,想表达什么观点,想阐明什么道理,想抒发什么情感?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纠结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题。大文章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为提其要,撰言者必鈎其玄。”这两句话所强调的都是写文章必有用意,用意在于“提要”、“鈎玄”,这“要”和“玄”指的就是所谓文章的主题。应该说, 凡像样的文章都有主题,没有主题的书面文字不叫文章,叫废纸。跟人一样,人都有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不叫人,叫动物,或者植物人。当代人文理论家周国平先生说,人身上有三种东西是最宝贵的,是人的价值的体现:一个是生命,一个是头脑,一个是灵魂,其中灵魂最重要。读书、看文章,我以为,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它的如同人的灵魂一样重要的主题;文章读了之后,还搞不清楚主题是什么,就谈不上读懂了文章。而主题是隐含在全篇当中、体现在词句之上的,有的明显实在,读者一看便知;有的隐晦曲折,读者不易找到,不认真研究,不“拨皮”、“抽筋”,很难把握文章的实质、内核、精髓即主题。正因为这样,才需要读者一读再读,反复多遍,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对于经典性的文章,我们的精读尤其应该如此。这在后面还将说到。

二问材料有哪些?

文章是由材料构成的,好比人体是由皮毛、血肉、骨骼这些物质构成的一样。构成文章的材料不是人、事、景、物,就是情、理,此外再无别的东西;前者,写进文章里的人、事、景、物比较具体实在,后者情、理之类,比较抽象朦胧;前者属于物质材料,后者属于精神材料;前者是事实材料,后者是理论材料。精读文章,就必须找出这些构成文章的材料来。而这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当然,找出这些材料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把握文章的体裁。以写人、记事、描景、绘物为主的文章是记叙性文章;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章是抒情性文章;以议论道理为主的文章是议论性文章。搞清了文章的体裁,就掌握了文章的属性,如同把握了人的性别特征。这是读书、看文章的又一个要着。

三问结构怎么样? 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组合,包括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度、照应,好比人体的大脑、四肢、躯干及其内在的各个成分,例如胸腔、腹腔即躯干部位包裹着的肠子、肚子、心、肝、肺,还

2 有各个部位、各种成分之间的衔接与粘连,亦即关节和韧带,等等。好的读者应该是文章的“外科医生”,对于文章各个部位的构成及其衔接,应当了如指掌,十分清楚,就像外科医生熟悉人体各部位的构成和组合一样。我们读书、看文章,除了要了解文章的主题、材料,当然也应了解它的框架组合及结构样式,读到哪儿,就明了到哪儿。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弄通了文章。

四问语言属哪类?

这里所说的语言就是文章的词句。文章是由一个一个词语、一个一个句子构成的。构成文章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好比构成人体的最小的物质单位细胞,而后是其叠加形式的词组、短语、单句、复句。关于语言问题,我想多说几句。语言有两类: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章语言当然是书面语言,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它集中、荟萃了人们口头语言中的优质、精华,剔除了口头语言中的杂质、糟粕,是写作文章、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语言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显露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鲜明,是指语言要以明确的意思把事物的性质、情状或道理的逻辑、元素明朗而突出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生动,是指语言的运用要灵活、动人,富有形象性、可读性。此外,文章语言还可能具有含蓄凝练、新鲜多样等特点,有的还具有音乐性。我们读某本书、看某篇文章,尤其要在其语言上多下功夫,多作研究;看它在语言运用上具备哪些类型和特长,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或不足,甚至要查一查有无“病变”和“癌细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看”和“精读”。

五问风格又如何? 要读懂文章,还必须研究它风格上的样式和特征,即在写作上所秉持的作风和习惯。文章的风格,简称“文风”,首先是文字技巧问题。譬如“简洁”跟驾驭文字的能力有关,“准确”有赖于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并加以辨析和恰当选用。其次是思想、作风问题。作者的思想方法和写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文章或是感情真挚、朴素中肯、深入浅出、尖锐泼辣,或是装腔作势、鼓弄玄虚、晦涩难懂、满纸陈言。我们当然喜欢前一类风格,讨厌后一种味道。一篇文章的格调如何,在精读中有必要弄明白,也比较容易搞清楚。应该说,文风问题比较复杂,不是这么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出于时间考虑,这里简单提及。

六问题文怎相应? 要做到精读,还有必要搞明白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关系。而研究文章题目与文章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研究文章的标题与其主题的关系。人们在阅读某篇文章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而后才是它的内容和主题。我们知道,标题好比文章的眼睛,主题则是文章的灵魂。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要反映出主题的神韵。我们还知道,标题与主题之间有四种关系:一是标题直接点明主题,二是标题间接表现主题,三是标题与主题为问答关系,四是标题折射主题,即标题曲折地表现主题。阅读时,应当搞清楚所阅读的文章其标题与主题是何种关系,这对把握该文章的全貌和神韵大有帮助。

文学作品的精读比一般文章的精读复杂,要在一般文章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即经过“三到”、“六问”以后,再从一些相关的方面着眼,作更加深入的阅读与研究。

下面,就四大门类文学作品的精读问题分别加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作品的种类不同则体裁不同,体裁不同,其文面特征自然有所不同,阅读时着眼点和

3 要求也应各有所侧重。这跟阅读一般文章都要和只是着眼于那六个要素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诗歌作品的阅读鉴赏

何谓诗歌?古书有言;“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诗歌,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精练,要求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词表达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且具音乐性,可以配乐吟唱;诗歌蕴含的情感丰富,诗人抒发的感情浓烈;诗歌注重艺术意象或意境的构造,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主要通过意象或意境表达出来;诗歌的种类很多,有抒情诗、叙事诗;有格律诗、自由诗;有哲理诗、田园诗、山水诗、爱情诗、讽刺诗,还有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的散文诗等。

阅读鉴赏诗歌,首先要着眼于它的语言即诗歌的词句,看其节奏、韵律如何,是否精炼、有音乐性;其次要着眼于它的意象和意境,看其意象和意境的构造与表达方式如何,艺术造诣怎样;还要看诗人情感的抒发力度,是否适度、够味,等等。这一切是诗歌的特征和表象。阅读鉴赏诗歌作品,抓住了这些特征和表象方能有效。

关于小说作品的阅读鉴赏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比较细致地多方面地刻画人物,人物要求典型,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更突出:二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与解决都有赖于情节的设计;三是背景和环境的描绘具体,不受时空限制。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种:或者是第一人称,或者是第三人称,前者,叙述人出现在作品中,参与情节的发展,甚至身为主角,以“我”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后者,叙述人不在作品中出现,以第三者的口吻讲故事。小说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分类法划分,有长、中、短篇和微型小说,有武侠、推理、历史、神话、言情、科幻小说,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阅读鉴赏小说作品,要着眼于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环境描绘三个方面,看其各有什么特点。特别要注重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看其是否细致、深刻、典型;也要注重它对故事情节的设计,看其是否完整、曲折、跌宕起伏、有戏剧性和可读性,等等。阅读时,要逐一加以分析研究,进而获得具体认知,方能提高小说作品的鉴赏水平。

关于戏剧作品的阅读鉴赏

戏剧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样式;用来规定戏剧人物、情节、场景的文学作品叫剧本(含影视剧本)。由于戏剧是由演员当场表演的艺术,因此人物性格的揭示、故事情节的交代全由人物的语言(包括唱词)和动作来完成,不能依赖叙述人的语言。同时,当众表演的性质决定了戏剧

4 (含影视)必然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就要求戏剧(剧本)中的人物、故事和场景高度集中,精心安排戏剧冲突,对话和唱词高度典型化。戏剧包括戏曲、歌剧、话剧、舞剧和电影电视剧几类,也常用来专指话剧。

阅读戏剧作品,与阅读小说作品有些相似,着眼点也主要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和故事情节的设计、铺排上。还有一个着眼点也很一致,就是时空的设计、安排,所不同的是名称、叫法不一样:小说作品中叫背景、环境,戏剧(剧本)中则称舞台、场景。阅读时也要予以注意,看其是否合理、适宜、得体。因为这是两类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都要赖以依托的时空载体,如果设计、安排得不妥当,也有损于艺术作品的质量。而这一点,在阅读鉴赏叙事性文学作品时,是不能不顾及的。 关于散文作品的阅读鉴赏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大文学样式。在四大文学样式中,散文与其它三者的差别显著。散文不用韵,不分行,跟讲究韵律的诗歌不同;它不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注意人物性格发展,具有完整的情节线索;它也不像戏剧文学那样主要依靠人物对话表现主题。散文运用相对于韵文的“散行文字”叙事抒情,发表议论,故称散文。散文的结构十分灵活,无拘无束,兴之所至,无所不能行诸笔端。但就全篇来看却又是有章可循,线索虽在掩映之间,但并非散乱无序,因此有人说散文章法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写作可以运用多种手法,记事画景、写人状物、议论抒情常常有机地结合,既能纵横开阖,又能精雕细镂,既能大起大落,又能婉转自然。散文的种类很多,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寓言、童话、神话、随笔、小品、回忆录、杂文等,举凡文学创作范围内,除诗歌、小说、戏剧外,其它体裁样式大致尽列其中。

阅读散文作品,就要抓住它结构灵活、“形散神聚”的特点,注重它所运用的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从其错综复杂的“形体”中,找到并体味它的神韵,以达鉴赏之目的。

总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主要着眼于作品的体裁样式、具体内容、写作特征和表达技巧。此外,还应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倾向,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味作者的爱憎情感。这一切似在作品之外,实在作品之中,均属鉴赏之列,应当一并研究。

三,何谓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的种类、特点有哪些?

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问题所作的理智的思考,重点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文学评论的种类,因文学作品种类之多而多,主要有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戏剧评论、散文评论四大类。本人以为,现今因具强势的理由,可以把影视评论单列一种,从戏剧评论中游离出来。这样,文学评论就有了五大门类。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观念,内容和写作只要紧扣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也不同于读(观)后感。读(观)后感,顾名思义,是读(观)作

5 品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它可以是读(观)的心得,也可以是对所读(观)作品的中心意思或某一内容的分析,还可以是对作品的表现形式的分析,但都仅是分析,而不加评论。

而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但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作品本身。

四,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结构成分有哪些?

(一)文学评论的内容要点:

1,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主要是分析受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义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

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4)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6)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赏析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鉴赏作品的语言。

6 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二是要品位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二)文学评论有以下两层结构形式:

1,

全文:总—分—总

2,

段内:叙—析—议

这个内容后面将详细介绍。

(三)文学评论的结构要求:

1,选准一个评论点(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及其作用);

2,不要求联系实际,但可以联系相关文章作比较分析。

(四)评论角度及好标题示例:

1,至情言语即无声—浅析《项脊轩志》的情感艺术

2,精巧的结构,含蓄的语言—《荷塘月色》的结构、语言技巧 3,音韵的和谐美—浅析《荷塘月色》叠字叠词的巧用

五,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是;

1, 读懂作品

凡要拿来进行评论的文学作品,动手之前,都必须进行精读,边读边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还可联系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材料,以助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阅读一般分三步走;从头至尾通读全文,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第二步,对重要部分仔细阅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进行分析研究,加深印象,把握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特色,初步形成评论观点;第三步,再次浏览全文,获得对作品完整的认识,以致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自己准确的判断,为写作评论打基础。

2,选准角度

精读了作品之后,评论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验,选择自己有所研究、有所心得、把握得准确、能够评好的角度,从而确定评论的中心直至主题思想,为评论写作做准备。初学评论写作的人,一定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3,安排结构

动笔之前,要为未来的评论文章安排结构,即精心布局、细致谋篇,包括拟

7 定文章标题、考虑全篇框架、推敲各段大意乃至段首主句,并拟定写作提纲。文学评论以短为宜,但它也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通常采用“①总—分—②总”、“①总—分”、“分—②总”的结构模式。“①总”就是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把评论总的内容概述出来;“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进行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②总”,就是结尾对评论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完成了上述三个步骤以后,就可以按照拟定的提纲,着手进行正式的评论写作了。这一切,如今都可以借助电脑来展开和完成:如在电脑上阅读文学作品,在电脑上拟写评论文章的主题、标题,在电脑上安排评论文章的结构、攲定写作提纲,唨电脑上按提纲进行草拟、修改和定稿,等等。

(二)写作评论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写成一般的思想评论。

上面说过,文学评论不同于一Ȭ的思想评论。它的对象不是焾会上人们的思想闦题,而是文学作品;评论的目的不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而是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它不是通过各种各样各个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而是通过来自文学作品本身的材料,紧扣所要阐明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 2,不能写成读(观)后感。

直接针对所读(观)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出的文学评论也不同于读(观)后感,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读(观)后感写的是读(观)各类体裁作品后的主观感受。它可以是阅读(观赏)的心得,也可以是对所读(观)作品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的分析,但都仅是分析,而不加以评论;文学评论则是客观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 3,不能面面俱到。

评论者要抓住所要评论的作品的闪光点,即作品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 地方或评论者最有感觉的地方进行评论,避免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或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打个比方,用医学上的“微创手术”进行评议较为适宜,否则,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经验告诉我们,选好角度是写好评论的关键所在。

六, 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评论方式有哪些?

(一) 写作要求:

1,注意评论的科学性。

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对作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2,注意见解的独创性。

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注意写法的综合性。

8 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 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 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及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4,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二) 评论方式方法借鉴:

1,社会历史评论法——从文学本质属性及社会性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论,原则是真实性为第一位。评价尺度是文学要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常见手段:阶级分析法、传记分析法。

2, 结构主义评论法——特征是把评论对象符号化、模型化,以便了解本质规律。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排斥社会因素。常见手段:二元对立原理、作品结构意识探索、结构功能探究。

3,精神分析评论法——吸取心理科学(精神分析法、完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心理、人物心理和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可以说以人为对象。认为文学评论首要任务是捕捉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物意识和作者意识。

4,比较文学评论法——一是影响比较,实证性强;二是平行比较,即同一时间而无实际联系的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文学价值和规律的评价和概括。

5,自然科学评论法——主要是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数学方法,如人物形象的性格系统、模糊数学与含蓄等。

上述五种评论方法只能有所借鉴,不可生搬硬套。

(三) 评论原则:

一是从客观事实即作家作品出发;

二是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作为主要尺度; 三是把辨证分析方法和实事求是原则结合起来; 四是判定作品价值要由整体比较来确定。

上述四项原则,评论时须要遵循,但其内容繁多,限于时间,此处点到为止,内容不作展开。

七,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王维《山居秋暝》两诗及其评论文章为例,带领初学者进行鉴赏文学作品、写作文学评论的基础训练。

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写作,的确是比较复杂、相当繁琐的事情,标准高、难度大,不易做好,尤其是初学者做起来更加困难。为了让初学者能够“登堂入室”,学会鉴赏与写作,执教者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指导他们进行实打实的训练。这个训练,我以为可按下面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进行:

9 首先,执教者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山居秋暝》)为例,对初学者进行文学作品 阅读鉴赏和评论写作的理论指导。着重强调精读作品的方式方法,让初学者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认识文学作品的特点特 征,初尝评论写作的要点要领。

其次,要引导初学者了解把握文学评论常见的框架结构,即“总—分—总”的三段式和“‘叙’—‘析’—‘评’”的三重奏,重点放在对作品本身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表达技巧、创作风格的评析上。

第三,要着力带领初学者通过具体评论文章(如《山水的画卷 与人生的感怀——王维《山居秋暝》细读》)的分析研究和模仿练习,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实践,尽力做到:读懂作品、烂熟于心,选好切口、“反复进攻”,抓住亮点、“滥炸狂轰”,少谈感受、多讲特征,坚持练习、“玩命打拼”。在这个过程中,执教者一定要手把手、实打实、狠又狠,绝不轻描淡写、心慈手软做“老好人”,尤其写作训练时,更要狠下心来、亦步亦趋,带领初学者不遗余力、摸爬滚打,严防初学者急于求成、“忽隆吞枣”地瞎闯蛮干,或敷衍塞责、“以抄代评”的懒汉作风。

第四,以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例,要求初学者读后各自选择某个角度,“初试牛刀”,进行思考分析,并确定各自评论的切入点,留待课下拟纲起草、形成初稿。要明白地告诉初学者,可选的角度即评论的切入点多得很:情节脉络、人物塑造、细节描写、语言特色、悲剧根源、理想结果、现代设计 等等,都可以选择,都可以尝试,但不要贪多。

最后,组织初学者就训练本身展开回顾反思,上下互动、横向沟通,发表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帮助初学者提高鉴赏能力、感受评论要领,并对初稿反复进行修改、加工,最后定稿。值得注意的是,执教者要反复强调学习评论写作不能浮躁、不存侥幸,树立信心、持之以恒,知晓:“点石成金”、没有可能,刻苦磨练、方能成功。一句话,关键是执教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带领初学者于峰回路转处,领略到文学作品鉴赏、文学评论写作的无限风光。

八,文学评论文章举例(此处仅引标题,用时提供全文)

1,山水的画卷与人生的感怀—王维《山居秋暝》细读 2,小与大

真与美——周作人《故乡的野菜》解读 3,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形象分析

4,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奏——评《激情燃烧的岁月》 5,剑走偏锋

情取直真——评《亮剑》

2012.5.22

10

第四篇: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捧作用,中学各科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变成了“应试教学”。语文教学受害尤其严重。对此,《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和《北京文学》等都先后连篇累牍地刊登了大量文章,对语文教学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有人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显然这种弊端不只表现在语文课上,而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通病,只是在本应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上,这种畸变尤其令人触目惊心。”(《中国青年报》1998年3月10日第8版)

中学语文教学背离文学鉴赏本身的规律和要求,正是目前这“种种问题”中的一种。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煞费苦心地寻找“知识点”,学生惴惴不安地训练“能力点”,结果呢,把个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成了支离破碎的散件“知识点”、“能力点”,教师教的乏味无聊,学生学的眼花缭乱,目的是为了考试,结果还是不能适应考试。这种“入不敷出”的教学功效实在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头痛。归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课教学现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误区。

(一)忽视“明象”,陷入直接讲道的误区

不错,分析作品都要从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最终达到以文悟道的目的。但是教学中我们却常常见到有的老师把这种认识过程作了简单化处理。表现在指导学生分析鉴赏时,总是机械地抓住作品的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或者就作品的词句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围绕这个问题讨论其表述了什么思想,给了我们什么教育等。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中,抓住“表现什么”、“体现什么”等一些简单的术语去蠡测答案。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方法简单,囫囵吞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分析定势(思维的和行为的),缺乏细钻细研的习惯,进而从根本上制约语文教学的效果。 而实际上,文学鉴赏课教学同其它阅读教学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以作品为认识客体的一种认识过程,深入理解这一认识过程的规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前提。历来语文名家都把作品的认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文学鉴赏就要符合这三个层次并做到循序渐进。清人王弼提出了“言”――“象”――“意”三个层次,他提出了“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明象》)的理论;王夫之强调的“天下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姜斋诗话》)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今人朱作仁等也有“文字”――“内容”――“思想”的基本看法。这些都说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应当从语言、形象和意蕴,即从“文”――“象”――“道”这三个层次去认识。其中,“文”是语言文字及其形式,“象”是运用语言文字创造的情境、意象,“道”是作品的思想内涵。三者的关系是,“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而“象”又是“道”的形式,“道”又是“象”的内容。我们平常所说的“以文悟道”,是“文”――“象”――“道”这种阅读认识过程的简要概括,但却不是语文教学中的简单化做法。正因为平常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从语言形式入手,以“为什么”等的追问方式去理解思想内容的简单化做法,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教学甚至基本的文章阅读教学也就被简单化了,使认识过程流于形式,导致教学功效“入不敷出”,事倍功半。

正确的文学鉴赏或文章阅读过程应当是循“文”明“象”悟“道”。即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符号,运用形象思维再造形象,随着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逐渐“复活”,必然会触动他们的感情,使之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在学生明“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审情度理,达到悟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教学《祝福》,大多数学生在自读时只能完成对祥林嫂丧夫──改嫁──失子──为乞──惨死等情节的了解,产生对弱者不幸遭遇的同情,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作品的思想深度,致力于封建四大绳索,尤其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口诛笔伐。这就陷入了学生肤浅地读文和老师径直讲道的误区。结果祥林嫂的形象未能进入学生的头脑。而有些老师并不是抽象地讲道,而是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走出来,抓住作品中关键的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标题寓义等的分析领会,使祥林嫂的形象活脱脱地站立在他们心中,叩动他们的心弦,震撼他们的灵魂。作者对封建思想、对那种毒死祥林嫂的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精神枷锁的深刻揭露就在这种符合规律的阅读理解过程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往往忽视“明象”的认识过程,要求学生以“文”径直悟“道”,这就必然导致两个消极结果:一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是积极地阅读思考课文,而是直接猜测课文主旨,养成错误的阅读习惯;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感受理解课文,而是直接点明题意,或用教师的设问启发代替学生的感受、思考和理解。当然这种忽视“明象”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它违背了阅读鉴赏的认识规律。所以只有加强“明象”的感受训练,才能对作品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景物情趣等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地深切地悟“道”,也才能有效地促发学生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均衡发展,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忽略“明象”的感受和训练,不但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恰当的培养,其他文体的阅读能力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二)忽视“感受”,陷入了坐实理解的误区

在阅读鉴赏教学中,感受和理解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谓理解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把握言语对象的意义,或作语法、修辞、逻辑和文学知识方面的分析。而感受则是充分调动读者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化”语言文字为语言感受的能力。我国早期的教育家夏丐尊曾对语言感受的心理过程作了生动的描述,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文章作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对言语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庄子说:“语有贵也,语之所随者,意也。意有所随,不可以言传。”(《庄子·天道》)朱熹则采用“涵泳”的比喻直接说明了这种语言感受的方法,他说:“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有自见。”(《朱子语类·性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种“意会”、“涵泳”以明达文义的经验,是合乎语文学习和文学鉴赏的规律的。

所以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不能抛弃传统,不能用“发胖式”的分析或“坐实式”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真切感受。众所周知,作品中有许多现象只有人们在感受过程中通过联想、想象才能获得真实的理解。比如读“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就不能坐实地理解为月球这样的天体温度太低而且没有声音。当然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这样的诗句,也只有透过那富于夸张的气势磅礴的诗句去感受作者阔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充斥课堂的却是这样一些做法:

一教师讲“举手长劳劳,二情相依依”(《孔雀东南飞》),不是让学生把这两句联系起来,体会感情,而是追究“劳劳”为何解作“忧”,并用《诗经》“劳心悄兮”和《淮南子》“以劳天下之民”等来印证,以训诂式的坐实讲解代替了学生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另一教师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把这首长篇抒情独白化为修辞的句句对应,一问一答,有问有答,课堂上也怪热闹的,无非是此句为夸张,彼句为呼告。丰富的语言内涵变成了干巴巴的修辞材料。去年我去西安参加教学研究会年会,听了西安市一名有影响的教师讲的《茅屋为秋风所引歌》。一首妙诗,一堂公开课,整个变成了释词和讲解诗的知识如节奏、韵律等内容的知识课,仿佛都在围绕考试转。无怪乎学生说,不少文章我们自己去读倒还激动,而一经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就提不起精神了,甚至感到厌烦。其实,学生自己读时也是将作品看作一定的审美对象去感受的,所以能获得艺术的快感。

当然重视从语感的学习,亦不能一味强调“文无他术,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唐彪《读书作文谱》),也要防止鲁迅所说的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的做法。因此,语文教师教学文学鉴赏时首先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好感受言语的基础,尤其要在语感训练中,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与此同时,还必须引导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理性思维活动,以便鉴别言语的正误优劣,认识其所表达的本质意义,并发掘美的深层矿藏和捕捉言外之意。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描绘的生动景象,领味到景物透出的凄婉悲凉和游子孤独天涯,深切思念故土之情,才算接近了作者的旨趣;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认识,学生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意义以及运用语言写景寄情的知识和规律。

总之,文学鉴赏教学忽视感受,学生即使学了不少语文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听说读写。

(三)忽视“形式”,陷入了纯讲内容的误区 文学鉴赏教学不仅要研究作品的内容,即“说什么”的问题,而且要研究作品的形式,即“怎样说”的问题。“说什么”和“怎样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不等同的两个方面。作为阅读鉴赏对象的作品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我们在文学鉴赏教学中不能忽视语言形式而纯粹致力于作品的内容去教学。

一提起形式,也许有人会认为它是一种看似酒瓶那样的空洞外壳,比起内容来不仅要次要得多,甚至是无关宏旨,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这些人完全低估了形式的作用、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语言表达的形式有其特殊性。由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完全由语言表达的形式直接转化而来,所以我们要重视语言形式的研究。比如:有人教《项链》时要求学生品味路瓦栽夫人向女友借项链的那句话:“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一件。”表达了路瓦栽夫人是用商量的口吻发问而又用肯定的语气表达了要借项链的意愿。如换成:“谁不知道你是百万富翁的夫人,借挂项链还不是牛身上拔根毛!”效果会怎样呢?学生认为不妥:一是说话粗俗,不合女主人身份;二是语中含刺,会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三是会刺伤女友,求借不成。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白了借东西讲点语言技巧是大有益处的。这两句话,在“说什么”上似无多大差距,而其表达方式不同,其情调意蕴就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迥然有别。所以单纯讲内容是达不到正确理解和真正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的。

有些教师即使注意到形式,也往往是有关情节结构、谋篇布局、写作方法等,或罗列一些诸如形象鲜明生动等形容词表示所谓的特点,再举若干事例加以说明。而对具体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熟视无睹。比如教鲁迅的《祝福》,有的教师,花了两三教时讲时代背景、段落结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作些腾云驾雾式的分析,结果学生对课文的言语形式仍然不甚了了。如课文中有这样三句话: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你问学生句式、情调、语气有什么不同?学生不是支支吾吾,就是张口结舌。

所以文学鉴赏教学要真正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花点功夫。比如讲《论雷峰塔的倒掉》,篇末有句“活该”的独词段,鲁迅为什么要独词成段!为什么要加上感叹号?要求学生模拟不同的语调,去揣测其间的旨趣,学生经过了一阵热闹之后,很快领受到这种语言形式中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

当然,还有人用归纳主题思想的公式来简单化地代替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本篇通过……表现……”等。有人对作品中的人物习惯于用抽象概念代替性格分析,如遇见反面人物就说:“反动”“专横”“腐朽”“残酷”等,遇见劳动人民就说“英勇 ”“勤劳”“善良”“纯朴”等,结果把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理解成了分不清个体的类型化人物。有人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代替作品语言艺术的品味,结果使学生脑子里装满了排比、比喻、拟人、顺叙、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大量的概念和术语,一旦学习 文学作品就简单地配合和套用。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是 语文课用力大收获小的直接原因。

二、文学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高中教学要求是:初中“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高中语文教学除文学鉴赏能力要求有差异外,都提出了文学鉴赏的要求。语文评估理论普遍认为,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最高层级。这些就决定了文学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一)文学鉴赏是最高一级的语文能力,是个人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文学鉴赏当作最高或最终的语文教育目标来追求。从高考文学鉴赏考查和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结果看,这种追求更有其紧迫性。

(二)文学鉴赏对中学语文教学作用极大。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不善使用理智的青少年尤其如此。可不可以说成功来源于爱好,爱好来源于兴趣,兴趣来源于美的享受,美的享受来源于美的欣赏?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美的欣赏,即令是最引人入胜的文学名作也会使人感到索然无味,反之,注意发掘课文的美,哪怕是不以文采、形象吸引人的阐述性说明文,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把握文学鉴赏,就能扩展、加深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文学鉴赏跟别的鉴赏一样,与知识技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是以必要的知识为基础,以扩展、加深知识和提高创造能力为归宿的。文学鉴赏本身就是建立在对鉴赏对象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即建立在必要的知识的基础上的;任何人只能鉴赏他所理解的事物,而不能鉴赏他所不懂的事物。中国有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袍套。”虽然唱戏时“热闹”和“袍套”两种美同时存在,但反映到“外行”和“内行”眼里就有差异。这就是知识量差异造成审美差异的表现。由此可知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是以知识增长为前提的。知识增长使得文学鉴赏水平得以提高,而鉴赏水平的提高又促使人们去探究新知识——知识和鉴赏就是这样互相促进的。比如学习《土地》和《小米的回忆》,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使他们较易领会课文所表现的那泥土和那小米的珍贵,然而为什么泥土、小米等平常之物在作家笔下竟会闪耀出奇光异彩呢?鉴赏引导人们去寻求谜的解答,探究的结果,学生得出结论:平常物品一旦有过不平常的经历,或者寄托了人们的愿望、追求,从而成为某种庄严的象征时,它的意义便不同一般了——于是,他们获得了新的知识。

鉴赏同知识的联系是不难理解的,问题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使传授的每项知识既是前边鉴赏的结论,又是后边鉴赏的基础,从而使知识同鉴赏构成一根完整的链条,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文学鉴赏当然也给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以积极的影响。北师大中文系教学法研究室的同志指出:“只有具有鉴赏力,才算真正获得阅读能力。”(见《语文学习》1981年第7期第14页)这当然是对的,但我还要补充一句:也只有具有鉴赏力,才有可能获得写作能力。仅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说,当学生认识到哪样的语言是美的语言,哪样的作品是美的作品时,便会产生对美的语言和美的作品的追求。所谓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就是他们从课外接触的大量作品中获得了美感经验,并进而形成了美的概念和美的理想,然后情不自禁地在习作中追求那种美的结果。许多大作家如高尔基、叶圣陶、丁玲等人走上文艺创作之路的经历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通过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 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无产阶级的情操。美的观念是同人们的道德观念紧密相连的,它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所以我们向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等审美教育的时候,实际是在宣传一种道德观、世界观,它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语文是基础工具课,当然不能把它上成政治课,但是作品内容和教师审美趣味的功利性,能够使审美教育带有鲜明的倾向性,从而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消除错误的审美观,使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文学鉴赏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中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手段。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各类文学作品鉴赏的一般规律

各类文学作品各有其表达主题的方式,构成各自的特征,产生独特的魅力。鉴赏各类文学作品,自然要依据它的表达主题的方式,体会它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品味它的艺术魅力。但是,鉴赏各类文学作品,也有必须遵循的一般常识与共同规律。本文在讲述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的实践与操作这一问题之前,先就此进行一些简要的讨论。

(一)联系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鉴赏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用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的。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风貌;同一时代,思想感情不同的作家的作品,也各具不同的情调;同一作家,由于社会的变动,个人思想感情的变化,他的前期和后期的作品情调也往往有所不同。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边境虽亦有警,却能战胜入侵之敌。这时的边塞诗,就多气势雄壮,情调昂扬。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是其中反映边防军人生活、情感的名篇。 青海长去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广袤荒寒的西北边陲环境、将士据守的边塞孤城、长期频繁的艰苦战斗,烘托出了边防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豪情和必胜信念。

北宋时期,对异族的军事入侵采取赂敌求和的政策,国家积贫积弱,边境时常告急。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事业满边隅”的范仲淹写的,反映边防军人生活、感情的《渔家傲》,是这样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峰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诗,以塞下荒寒凄清景的象、“无留意”的去雁,衬托边防军人坚守边疆;以军中角声、四面边声、层层山峦、苍苍烟雾、落日余晖中屹立孤城的“闭”上城门,表现边防军人严阵以待,高度警了惕;以端起酒杯就想起万里家乡的亲人,却“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边防军人不击退敌人决不计议回乡的坚强意志;以白发将军、流泪征夫深夜不寐,表现边防军人忧愤国事:从而集中地表现了边防军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感情。但是,这首词虽然慷慨悲壮,却也流露了师老无功的凄凉情调,和对朝廷忽视武备、没有正确御敌政策的无可奈何的感情。

这是由于时代不同,虽反映同样生活内容的作品,感情色彩却颇不同的实例。

同是生活在盛唐时期,具有边塞军旅生活体验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就成为盛唐边塞诗人,创造出了描写边塞风光,再现战场情况,赞美边防将士爱国感情,气势雄壮、情调昂扬的边塞诗篇。上面已经举出过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

长期过着隐居生活的孟浩然、王维(40岁归隐)等人,就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创造出了描写农村普通事物,体现恬淡悠闲心境的山水田园诗篇。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这样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叙写故人邀饮、自己来到的生活小事,写出故人村庄绿树环绕而又远接青山的幽旷环境,描写打开窗子面对着场圃,一边闲谈农事、一边饮酒的情景,最后以不待友人再邀,就自订后约,重阳再来观赏菊花,收结全诗。诗篇创造出恬淡深远的意境,内涵深挚友情和诗人惬意田园生活的闲适感情。当然,这首诗中是没有盛唐边塞诗篇中的卫国豪情、雄壮气势。

这是虽处同一时代,因作者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不同,而作品反映的生活内容和风格情调,都不相同的实例。 《绿》、《荷塘月色》,都是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都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笔触细腻优美的写作特色。但两篇表现的思想感情却迥然不同。

《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自清心情比较平静。他在1922年写给俞平伯的信中说:“我第一要使生活的每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意义和价值。——每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极力追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绿》,正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这篇散文,起于并且结于“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中间先写梅雨潭四周景色和潭名由来,描写瀑布;然后着意描写梅雨潭的绿,融情入景,调动多种修辞方法,描写出绿的“醉人”,自然景物的盎然生机,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可以视为“白话美术文”,鉴赏这篇散文的思想意义,也就在于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朱自清震动很大。他在当时写的《一封信》中说:“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不满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但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超脱:思想矛盾,苦闷彷徨。《荷塘月色》,正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这篇散文,起于在寂静的家中还“心里颇不宁静”,去荷塘寻求超脱;结于回到家中,寻求超脱的幻想彻底破灭。中间逐次描写景物:描写荷塘路上,融合着初获超脱之感的自得心情;描写月色中的荷塘,融合着暂时获得超脱的淡淡喜悦感情;描写荷塘上的月色,融合着超脱之感破灭的怅然若失感情;描写回忆江南采莲时回到家中,融合着寻求超脱的幻想彻底破灭的淡淡哀愁感情。全篇以情写景,既写出荷塘月色的淡美静谧,更在笔下前后景物的细微不同当中,融合着具有差异的感情,含蓄地表现出了幻想寻求超脱、暂时获得超脱、超脱之感飘忽、终于未能超脱的感情变化过程和复杂矛盾心情。它很不同于一般的“白话美术文”。鉴赏这篇散文的思想意义,应当是认识它折光地反映的当时社会的黑暗,体会它含蓄地表现出的,当时一部分要求进步而尚未找到出路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心绪和前进步履的艰难,从而获得在今天振奋前进的有益启示。

这是同一作家,由于社会的变动,个人思想感情的变化,前后作品虽描写对象相同,而思想感情不同的实例。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对鉴赏某些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了。虽然不是鉴赏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要联系它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但对因时因事而作、表达作者特定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联系它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却是准确深入地鉴赏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必要条件。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样的必要条件。

(二)着眼作品整体,准确鉴赏局部

卓越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都从整体出发写作局部,以各个局部构成作品的有机整体,表达主题。有的作品的某些局部,独特感情深涵于景物描写之中,如果孤立地鉴赏这种局部,就会只是体会到它描写出的景物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品味出那景物描写的深刻思想感情的内涵,和它在全篇中的作用,影响对作品整体有机性的体会和思想感情、主题意义的把握。有的作品的某些局部,既有与其他局部相联系,表达主题的意思,又有独立表达的意思。这独立表达的意思还往往富有意义。如果孤立地鉴赏这种局部,就容易只注意后者,而忽略前者。这样,既不能体会到该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也会影响对作品整体有机性的体会和思想感情、主题意义的把握。 《荷塘月色》的第四段是这样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段文字,调动多种修辞方法,写色状,写香味,写静态,写动态,描写出月色中荷塘景物的淡雅、静谧、幽美。单从这段景物描写来鉴赏完全可以体会为其中融有作者喜爱这种景物的感情,体现了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但是,这样鉴赏虽无悖于本段描写出的景物的特征,却与全篇含蓄地表现出的感情变化过程、复杂矛盾心情不相一致,甚至矛盾;与全篇折光地反映当时黑暗社会现实、含蓄地表现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心绪苦闷彷徨、前进步履艰难不相一致,甚至矛盾:也就是未能体会到本篇这样描写景物的感情内涵。其结果,也必然影响对全篇思想感情和主题意义的鉴赏。这就需要着眼于作品的整体,准确鉴赏局部。鉴赏首段,体会作者夜晚在一片寂静的环境中,还“心里颇不宁静”,还要去那荷塘,是去寻求超脱,为鉴赏后文打下基础;进而联系着

二、三段表现的作者独自一人走在“夜晚更加寂寞”的荷塘路上,初获超脱之感的自得心情,来鉴赏这段景物描写的感情内涵。从而体会到本段描写出的淡雅、静谧、幽美景色中,融有淡淡喜悦的感情,体现了暂时获得超脱的心情。这样鉴赏,才与全篇的思想感情一致,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师说》(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旨在批判中唐时期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开篇即与当时恶劣风气针锋相对,托古立论,提出“学者必有师”这全文的中心论点。全文反复论证中心论点,痛砭时弊,战斗力很强。文章的第一段中有这样一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单从这一层来看,它阐明了择师的标准,把“贵”、“贱”、“长”、“少”都排出于择师标准之外,突破了剥削阶级的等级观念,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但从文章整体来看,它却阐明了闻道者皆可为师,从师并非难得的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择师标准只是论证中心论点的同时,所提出的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观点而已。如果不着眼文章整体鉴赏局部,就容易只注意这一层的阐明择师标准,而忽略它的从师并非难得角度论证中心论点。这样,就会影响对它的论证力量和全文严密逻辑的鉴赏。

鉴赏文学作品,应该着眼作品整体,准确鉴赏局部。这样,才不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准确地体会到局部在全篇中的作用,准确地体会到作品整体的有机性,及其思想感情、主题意义。

(三)从形式入手,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辩证统一体。思想内容决定艺术形式,又靠艺术形式来表现;艺术形式依附思想内容,又表现思想内容。脱离内容,无从鉴赏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不鉴赏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也无从体会思想内容的积极深刻。鉴赏文学作品,不能割裂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扣住思想内容鉴赏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通过鉴赏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体会思想内容。越体会到思想内容的积极深刻,越能鉴赏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越鉴赏到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量,越能体会思想内容的积极深刻。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规律和重要原则。 各类文学作品各有表达主题的方式,但运用的各种表达手段却是相通的,相同的。各种表达手段运用于各类文学作品当中,统一于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披文以入情”,说的就是鉴赏作品运用的表达手段的表现力量,深入体会思想感情。下面就是对各类文学作品常常运用的几种表达手段的鉴赏。 1.鉴赏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

语言是描摹事物、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手段。单从词汇和句型来说,是无所谓好和坏的。华丽的词藻,复杂的句型,不一定就能描摹出事物的特征。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普通的词汇,简单的句子,也不一定就不能产生很好的表现作用。关键在于遣词造句的准确。卓越作家总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指作品描摹的事物特征,表现的思想内容和前后的语言),抓住关键词句,鉴赏它的表现力量。培养从鉴赏关键词句入手,体会事物特征、思想内容的能力。

《曹刿论战》,在鲁国遭到齐国进攻的历史背景中,详记曹刿议论凭借什么才能作战、应该怎样作战,略记齐鲁长勺之战的情况,表明了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提供了战争的经验教训,表现了布衣曹刿析事决策的卓识、指挥战争的才能、关切国事的爱国精神。文章虽短,生动、深刻兼而有之。文中是这样记叙长勺之战的经过的: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这段文字,只用52个字,就清楚完整地再现了一场重要战争的全过程,真可谓惜墨如金,以简驭繁。记写曹刿帮助鲁君指挥战争,只是写他先后两次说出“未可”、“可矣”,更是语言极简,而内涵甚丰。联系曹刿在和鲁君论战以后,帮助鲁君指挥战争这具体的语言环境,不难抓住“未可”、“可矣”这关键词句。进而鉴赏其表现力量。两军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只说“未可”,并未说明为什么这时 不能击鼓进军;到“齐人三鼓”,曹刿才说“可矣”,也未说明为什么这时可以击鼓进军。“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曹刿又只是说“未可”,又未说明为什么这时不可追击齐军;经过“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才又说“可矣”,又未说明为什么这时可以追击齐军。直到战争胜利结束之后,“公问其故”,曹刿才说明了其中的道理。这样描写曹刿在战争当中的语言,不但体现出战争当中无暇说明道理的紧张情况,一再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而且表现了曹刿指挥战争的果决坚定、出众才能,他已获得鲁君的充分信任,鲁君在战争中惟曹刿之言是听。当然,文中描写曹刿候“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等行动,也表现了他谨慎从事,经过认真观察、正确判断,才下定进攻、追击齐军的决心。

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有的有不合语法规律的现象。这往往是作者特意如此遣词造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对这种语言现象,自然不能硬以语法规律衡量,视为病句了之,而应联系语言环境,鉴赏其表现力量。 《药》,以“药”为核心事物,明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革命者夏瑜的血,给儿子治痨病,儿子死掉了;暗写夏瑜献身革命、英勇牺牲,鲜血被勤劳善良的华老栓当“药”买去,给儿子吃了。在这两条故事情节发展中,塑造出夏瑜、华老栓这两个典型性格,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用软硬两把刀子杀人,陷人民于愚昧,血腥屠杀革命者的罪行,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严重脱离群众。小说开始,在点明秋天的“后半夜”,写出周围一片寂静,“华老栓忽然坐起身”,点上灯盏以后,这样描写了老栓夫妇: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

“唔。”老栓一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

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鉴赏作者对老栓夫妇这样问答的语言描写,就可以体会到这种恰当的省略的好处。读者读了老栓夫妇的问答,一时不能明白,而老栓夫妇一听就能明白。这正表现了老栓夫妇用积攒不易的洋钱,去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痨病,是经过慎重考虑、反复商量的。从而表现了华老栓这个典型人物愚昧落后的性格方面。

2.鉴赏恰当运用复句形式的表现力量

复句形式属于语法范畴。主要类型不到10种,每种类型的特点也很容易掌握。恰当运用复句形式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把透辟思想、强烈感情和类型适应的复句形式统一起来,也能产生表达思想感情的巨大力量。对文学作品中运用恰当的复句形式,不应只是停留在识别那复句形式的类型,而应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那种复句形式的特点,鉴赏运用那种复句形式的表现力量,深入体会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赤壁之战》,环绕孙权决策,记写诸葛亮、鲁肃、周瑜三人说辞:既体现出他们审时度势的才能,揭示出曹操军力强大而遭惨败、孙刘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提供了战争的经验教训;又表现出三人各自不同的立场、身分、性格,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当时曹操大军压境、孙权寡不敌众,战而能胜固好,战而遭败则后果实难设想,抗曹顾虑实在很大。周瑜在诸葛亮、鲁肃说权的基础上,说服了孙权抗击曹操。他奉召回到柴桑,白天对孙权的谈话,驳斥了张昭等人的拒曹事理不顺和曹操已与孙权共有长江天险这两个投降论据,鼓舞孙权抗操意志,唤起了孙权拔刀斫案的强烈反应,说服孙权下了抗曹决心。但张昭等人的曹军势大、众寡不敌投降论据,尚未遭到驳斥。孙权在这一方面还有顾虑,还未把抗曹决心变为迎战行动。周瑜针对孙权这种顾虑,是夜又去劝说孙权。他在指出投降派不料适敌人虚实就提出投降建议,是毫无道理的以后,用这样的语言来核析曹军的实力: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

结合这段文字运用的两个复句形式的特点,鉴赏其表现力量,不难体会到周瑜的善于析事说理和坚定抗曹意志。“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这是由两个递进复句构成的并列二重复句:“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已经说明曹操嫡系部队人数不算太多,“且已久疲”,再递进一步说明它的战斗力已经大大削弱;“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已经说明曹操收降的刘表军队人数本就不多,“尚怀狐疑”,再递进一步说明它不会为曹尽力作战。两个递进复句并列起来,分别揭示出了曹操两种部队的致命弱点,清楚深刻地说明了它们都不足畏惧。“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这是因果复句,由原因引出结果,构成准确有力的判断:疲病的嫡系部队难以控制狐疑降卒,且将影响本身战斗力量的发挥;狐疑降卒不受疲病嫡系部队控制,更将产生二心;势必互相牵制,削弱战斗力量,很不可怕。周瑜这段说辞,恰当运用复句形式,析事深刻,论断有力。再加一他充满胜利信心地自请统兵破曹,终于说服孙权调兵遣将,把抗曹决心变成了迎战行动。

《记念刘和珍君》,沉痛悼念、热情赞颂死难烈士,深刻揭露、愤怒痛斥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卑劣凶残,激励人们起来斗争。文章的第四部分,在揭露反动军阀血腥屠杀爱国青年、走狗文人无耻散布流言蜚语以后,写了这样一段话: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结合这段文字运用的两个复句形式的特点,联系前面语句,鉴赏其表现力量,就不难体会到它深刻的揭露力量和强烈的激励作用。“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一并列复句,将 武的文的对举,把主子奴才并提,深刻地揭露了反动军阀、走狗文人互相勾结起来,血腥屠杀、无耻诽谤爱国青年的卑劣凶残。后面缀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又表达了难以言传的悲愤感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一选择复句,紧接“我懂得衰亡民族之年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这无限悲愤、反复慨叹的语句而迸发,以民族灭亡的危险促人猛醒,激励人们“在沉默中爆发”,起来反抗那罪恶滔天的反动统治,进而呼唤人们去向敌人冲锋陷阵。 3.鉴赏恰当运用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

修辞方法是描摹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修辞格虽然不多,每种修辞格的要领也都比较简单,但具体运用起来却千变万化。关键在于运用恰当。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把描摹事物特征、表达思想感情与修辞格要领统一起来,就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特征,鲜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对文学作品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不应只是停留在识别那是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而应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那种修辞方法的具体运用,鉴赏其表现力量,深入体会事物特征和思想感情。

《阿房宫赋》,简括叙述阿房宫的修建和被焚,细致描写宫里的建筑、人物和财宝,夹以议论抒情,揭露秦始皇的荒淫和奢侈,讽谕唐敬宗的“起宫室,广声色”。作品铺陈排比,比喻夸张,语言精当,妙语联珠,把运用修辞方法和揭露荒淫奢侈,很好地统一起来了。其中这样描写了宫中的妃嫔: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三种修辞方法。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这三种修辞方法的具体运用,鉴赏其表现力量,就不难体会到它深刻的揭露力量和强烈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组由六个分句组成的排比句。前四个分句,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方法,直接描写与妃嫔相关的事物,间接描写妃嫔:把打开妆镜时闪烁的光亮,比喻、夸张为“明星荧荧”;把梳头时长发的拂动,比喻、夸张为“绿云扰扰”;把泼弃的带有脂粉的洗脸水之多,比喻、夸张为“渭流涨腻”;把焚椒兰的香气之浓,比喻、夸张为“烟斜雾横”:已经足以表现出宫中妃嫔人数之多、妆饰之美了。作者又特地把作比事物和夸张成分提前,倒装成判断句式,以突出作比事物和夸张成分。从而在表现出人们乍见被比事物时,没有立即认出那 是被比事物,竟误以为是作比事物,更增强了比喻和夸张的表现力量。后两个分句,“雷霆乍惊”,直接比喻、夸张车声,间接描写秦始皇,表现出他的骄横气焰;“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描写妃嫔谛听车声的情态,提示出她们盼望宫车到来,而总成泡影的凄惨心境。从而表现出了众多妃嫔对秦始皇只能闻其车声,而不得面见其人的悲苦处境。这一连串排比句,宛如滚滚江水,奔流直泻,气势酣畅,感情充沛,表现出众多妃嫔的惨被禁锢深宫,体现了作者对不幸妃嫔的深刻同情和对荒淫统治者的强烈憎恶。

《春》,描写大好春光,抒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深挚感情。文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结合这两种修辞方法——特别是拟人修辞方法的具体运用,鉴赏其表现力量,就会在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拟人描写果树开花,表现出那桃树、杏树、梨树,都竞相开放花朵,比着,赛着,看谁的花儿更艳丽;“赶趟儿”这一拟人描写,更表现出那些果树的竞放繁花,都是在有意来凑热闹,都是在着意装点大好春光。“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这三个比喻,描写屈繁花烂熳,蔚为胜境。“甜味儿”,触发联想,由树树的繁花想象出树树累累果实,更深化了一层情趣。“闹着”,拟人描写嗡嗡的蜜蜂,也使同在花下的蝴蝶的飞来飞去,具有了拟人的意味。那蜜蜂、蝴蝶,似乎也都为大好春光而无限欢喜,都在观赏、谈说那树树艳丽的花朵。“眼睛”、“星星”两个比喻,描写出遍地草丛中,野花的色泽和形态;后面又缀以“还眨呀眨”的这拟人描写,更写出了野花的神情,表现出那些野花非常灵慧顽皮:像要和那树树艳丽花朵比比谁更美;又像在示意游人,别只顾观赏树上的花朵,不要忽略了地面草丛中的“我们”。这段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景物描写,真是再现了灿烂多彩、生机无限、充满情趣的春日图景。 4.鉴赏恰当运用写作方法的表现力量

写作方法是描摹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不同体载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写作方法;不少写作方法,也适用于不同丛裁的文学作品。各种写作方法的要领也都比较简单,具体运用起来也都千变万化,关键还是在于运用恰当。恰当地运用写作方法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把描摹事物特征、表达思想感情,与写作方法要领统一起来,就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特征,鲜明地表达出思想感情。对文学作品中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不应只是停留在看出它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而应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那种写作方法的具体运用,鉴赏其表现力量,深刻体会事物特征和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作品中,运用的同一写作方法的表现力量,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劝学》,运用大量的偶句,借助层出不穷的比喻:从学习的作用,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从凭借前人经验的作用,论证了学习的必要性;从怎样才能学好,论证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它形象而具体地论证了抽象的道理。文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段文字对比地运用蚓、蟹两个作比 事物,论证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结合这段文字对蚓、蟹两个作比事物的层层对比,鉴赏其论证力量,就更能体会到论证的透辟有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与“蟹六跪而二螯”,两个作比事物的自身条件构成对比;“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两个作比事物的生活能力、所得结果构成对比;“用心一也”与“用心躁也”,两个作比事物自身条件与生活能力、所得结果,构成尖锐矛盾的原因,又构成对比。在这两个作比事物的层层鲜明对比当中,透辟地表明了学习之能否有成,不决定于本身条件的好坏,而决定于能否用心专一,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论点。

辛弃疾早年在山东时,先曾自己组织义军,后又带队参加耿忠的义军,反抗金兵的占领。回归南宋后,力主收复失地,但一直不被屈辱求和的主政者采纳,反被屡次罢黜闲居。他在被黜闲居,年已50岁时,写给好友陈同甫一首《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结合词中梦境和现实的强烈对比,来鉴赏这首词,更能深刻体会到思想感情的强烈复杂。词中繁笔描写梦境:战前,连绵八百里的营地上,将士们分享过大块烤肉,军乐队演奏起塞 外战歌,沙场上正在点兵,就要进攻敌军,场面盛大雄壮;战中,失地完全收复,祖国宣告统一,将军功成名就。这梦境何等豪迈壮阔!简笔描写现实:被黜闲居,壮志难伸,岁月蹉跎,老之已至。这现实又是多么凄惨淡!这豪迈壮阔梦境和凄凉惨淡现实的强烈对比当中,突出出词人渴望上阵杀敌、收复失地的强烈爱国感情,和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心绪,抨击了南宋统治者的偏安江左、屈辱苟生。 5.鉴赏巧妙安排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

篇章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是组织材料成为作品有机整体手段,也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手段。安排篇章结构的方式,决定于内容的特点和表达主题的需要。虽然记叙性、议论性的作品、文章,篇章结构的依托不同,都是为了组成严谨完整的形式,很好地表达主题。对文学作品的篇章结构,不应只是停留在理清它的行点而应担住思想内容,鉴赏那样安排篇结构伯表现力量,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主题意义。下面,我们就两篇不同体载的文章、作品看似松散的篇章结构,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西湖漫笔》,描写赞美西湖的绿和变,表现了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信心。作品描写赞美的中心事物是西湖,开篇却先写滇池、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华山等名山大川、异地胜景,如何让人一见动情;又写自己欣赏过好多遍达文西的《永远的微笑》才忽然发现蒙娜·丽莎的美;写到西湖,又说它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结尾段也不是用赞美西湖的话结束全文,而是叙述了一个鞋匠批评亚柏尔的画的故事。这体现着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篇章结构,看来真像很散。如果联系本篇描写赞美西湖这一中心,扣住这篇章结构的特点,就更能体会到热情赞美西湖、深化作品主题的力量,从而达到鉴赏其篇章结构的目的。

作品开篇先写滇池等名山大川的让人一见动情,是为了衬托西湖的特点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理解;写多次欣赏达文西的名画才发现蒙娜·丽莎的美,是为了类比西湖的美要去过多次才能领略;写西湖不如长湖、太湖,是为了先抑后扬。这样三次放开笔锋,描述祖国南北东西的胜景,谈论异邦古代的名画,构成了开阔的境界,深长的意韵,跌宕递进的文气,为描写赞美西湖积蓄了充足的气势。

结尾叙述鞋匠批评亚柏尔的画的故事,是为了类比自己对西湖的看法只是一孔之见。这不但体现了作者的谦逊风度,而且表明了西湖的美是观赏不尽、描写不完的,又把对西湖的赞美大大推进一步,产生蕴含无尽的艺术效果。

本篇的开头、结尾这两部分,遥相呼应,容量宽广,蕴含深远;烘托着中间描写、赞美西湖的主体部分,形散神合,构成了通篇深远的意境,使对西湖的赞美显得更加深沉,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不断这样文道统

一、披文入情地鉴赏文学作品,不但可以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积极的感染和影响;而且会自然地取得借鉴,对自己习作中驾驭语言、运用写法、结构篇章,对求得习作文章内容形式的统一,都将获得裨益。

(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人都带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古代人的思想感情,都带有他们生活的时代和所处阶级地位的烙印。文学作品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反映的产物。伟大古典作家的作品,也难免带有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就是思想感情积极健康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的也难免带有某些消极的因素。我们在受到它的积极健康思想感情的感染的同时,也往往容易受到它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因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它的思想感情,既不以今天的标准要求古人,贬低古代文学作品;也不应该认为古代文学作品无不具有人民性而拨高古人。

1.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时代特征

人的思想感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思想感情的积极健康与否的标准,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有发展变化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在当时是积极健康的,在今天就不一定积极健康。鉴赏某些古代文学作品,既要理解它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的意义,又要明确今天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思想感情。

陶潜生活在东晋黑暗动荡的时代。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叛乱、夺位接连发生。他29岁时,因家贫而怀着矛盾心情出仕,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41岁时任彭泽县令不久,就不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而弃官归隐。陶潜归隐后写出《饮酒》诗20首,其中第五首是这样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描写的都是田园生活中极为平常的细节,却很有表现力量。前四句总括描写隐居生活:住在人们聚居的地方,却没有官员车马的烦扰声喧。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心里远离官场,住处自然显得僻静偏远。因心远而地偏,惟地偏而心更远。表现了诗人摆脱官场,获得清静,心中自得的形象。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田园生活: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地一抬头看见了南山。傍晚的山色多么秀丽,倦飞的鸟儿在结伴回还。无意望山而偶然见山,景与意会。表现了诗人隐居当中,悠闲自在,衷心欣喜的形象。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辨明却忘了用什么语言。神与物化,陶然其中。表现了诗人隐居当中,心安理得,欣然忘情的形象。诗篇这样落笔于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塑造出诗人自我冲淡闲适的形象,创造了韵味深长的意境 ,表现了隐居生活中的无穷乐趣,体现诗人高洁的志行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在当时颇具积极意义。但是,时代变了,社会不同了。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却不应向往陶潜这种生活,具有陶潜这种思想。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伟大时代,有志者都应该而且可以为祖国建功立业。如果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陶醉于个人的安乐窝,那纯是时代的落伍者。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以优美的文笔,描写富春江流水的变化多彩、两岸山峦的峥嵘奇峻,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思想感情积极健康,能够唤起读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其中描写两岸山势奇峻、山谷幽美以后,写了这样两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两句话在上文直接描写山峰奇峻、山谷幽美以后,进一步以游人的深被吸引,衬托山峰的奇峻、山谷的幽美,很有表现力量,手法颇为巧妙。两句话中体现的隐退思想,在当时也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可以说鄙视高官显位、官场俗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却不应受到这种思想感情的影响。今天游览祖国壮丽河山,不应“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而应是“力争成才者,望峰坚志;献身祖国者,窥谷劲增”。祖国河山的壮丽,只能更加振奋前进者的决心,增添其为四个现代化而拼搏奋斗的力量。

2.分清思想感情的主流和包含的因素

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也往往不是单一的。表现积极健康思想感情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的也带有消极的因素。鉴赏某些古代文学作品,要理解、分清它的思想感情的主流和包含的因素。既不因包含消极因素而影响对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主流的评价,也不因思想感情主流的积极健康而忽视对消极因素的批判。

《齐桓晋文之事》,提出并论证了“保民而王”的观点,提出了制民恒产、重视农副业生产、重视学校教育等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主张。这在当时具有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主张。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思想感情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文中又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虽然孟子说这些话是为了强调制民恒产的必要性,却也流露了他的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这是本文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主流之中,包含的消极因素。

《师说》,和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针锋相对,提出并论证了“学者必有师”这个中心论点,体现了韩愈反对恶劣颓风的勇气和魄力,战斗力很强,思想感情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文中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虽然韩愈说这些话意在鞭笞耻于从师的士大夫,却也流露了他这个士大夫的阶级偏见。这是本文积极健康的思想主流之中,包含的消极因素。 3.鉴别艺术性较高,情调消极的古代文学作品

某些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较高,而情调消极。惟其艺术性较高,其消极情调也就容易给人们——尤其容易给青年学生以不良影响。鉴赏这种古代文学作品,既要肯定、借鉴它的写作手法,更要批判它的消极情调。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家,从形式和内容上开拓了词的发展的新阶段。但他纵情娼楼,狂荡不羁。他的词多写妓女生活和离情别绪。写妓女生活多带有调笑色彩,写离情别绪又失之低沉消极。人们大多认为柳词的相当高明的艺术手法,不能掩盖它的思想感情上的缺陷。《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截取别离的关键时刻,捕捉住凄切“寒蝉”、傍晚“长亭”、初停“骤雨”等典型客观事物,描写环境,刻画人物,表现了难舍难离的感情;下片想象途中情景:截取醉眠途中的初醒时刻,捕捉住河岸“杨柳”、寒凉“晓风”、凄冷“残月”等典型客观事物,描写环境,抒写情怀,进一步深化了难分难离的感情。这首词,写作手法相当高明,表现的也是柳永的真实感情。但这感情低沉消极,毫无积极意义,在当时也是不健康的。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更不应受到这种感情的影响。今天,也有别离的时候,不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应“握手互看欢容,壮语说不尽”。今天,也有远行的时候,不应“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而应“瞻前程壮丽似锦,长空万里任鹰翔”。

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思想感情,不但可以防止受到不良的影响,思想境界也会自然地获得提高。

第五篇:文学鉴赏作业

文 学 作 品 欣 赏系别: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工3班

学号:12360313

姓名:易丽

日期: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

赏析《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初读这本书,是被她的书名所感染,《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确实太具诗意。翻开书便被这本书细腻的文字,和缓的言语,轻柔的感情所折服。“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这是林徽因,即书的主人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诗句,隔着时空,如今的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这位令人敬佩的女诗人内心的柔软和温婉。作者白落梅这样写到“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这个季节,许多人都在打听莲荷的消息,以及茉莉在黄昏浮动的神秘幽香。不知有多少人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又与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后来才知道,那一袭素色白衣的女子已化身为燕,去寻觅水乡旧巢。她走过的地方,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呢喃的梁间,还留着余温留存的梦。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有着美丽的容颜。有人说,她是个理智的女子,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林徽因,是许多人梦中期待的白莲。”

我非常敬仰那些有思想的女性,她们可能桀骜,可能沉静,可能疯狂,可能„„可是在这么多的女性中我觉得林徽因是最成功的一个,他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的男子都仰慕了一生。我想一个女人能做到这样必是有她的过人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位漂亮的女子,一位温柔的女子,更多的是因为她绝世的才情。她的才学让男子仰慕,更让女子敬畏。

这本书一共有六卷,分别是:第一卷 梦中期待的白莲;第二卷 那场康桥绝恋;第三卷 爱真是一场修行;第四卷 漫步红尘烟火里;第五卷 你是人间四月天;第六卷 人生聚散两依依。每一卷都含着作者对林徽因的喜欢与敬意,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林徽因的生活点滴,如同泡制一杯淡雅的香茶,在不经意之间将主人公的一生融进了优美文字当中,让读者如同走近了这位美丽而淡雅的女子。她的童年,是快乐和悲伤交集的,一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父亲的宠爱;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总是受到被冷落母亲无休止的数落。小小的她,内心背负着许多沉重,让人怜惜。少女时的她,出落得婷婷玉立,让人可以一见倾心,

她的爱情其实很浪漫,好像一部情节让人陶醉的小说,让人跟着她的所遇所闻而心情起伏。每个时期,她都会有更高的升华,从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一点一点,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浪,可正是这样的波澜不惊,才更让人感到钦佩。一个人需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可以做到此种地步啊。难怪这位优雅的女人会得到如此多的爱,因为她值得!

她是一朵白莲,在白落梅的笔下越发鲜艳。尽管,相距着时光的距离,受到了岁月的阻隔,我们依然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林徽因的力量。作者的文笔特别优雅,这和林徽因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仿佛白落梅和林徽因活在同一个时代,她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一起爱,一起悲哀,一起经历了人间冷暖,世间真情。两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在精神上已然融为一体,以至于作为读者的我一时间觉得自己是多么渺小,只能稍稍浅尝这本书的冰山一角。她的意蕴需要读一遍又一遍才能慢慢领悟,现在这样浮躁的社会里,能好好静下心来品味这份精神的甘露,欣赏一位才女的风华,是难能可贵的。而白落梅的书正适合在恬静的午后,安谧的夜晚,静下心来,细细赏读。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多美好的书名,让我爱不释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发现她的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上一篇:物业安保工作流程下一篇:我县生猪生产情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