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2024-04-26

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通用6篇)

篇1: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

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

会科学研究

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好范文版权所有战,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

向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领域,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

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物质的),信息或知识只被

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的完整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

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实践证明价值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信息产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有所区别,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

享的含义。那么,信息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当度量信息产品的价值时,知识和创新在信

息产品价值的构成上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测定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需要进一

步探讨。此外,经济稀缺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也受到挑战。

在哲学领域,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

观,同时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

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

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还向传统认识论中的二元对立模式,特别是认识和实践的对立提出挑战,提倡智慧型思维,创造了新的思

维方式。

在社会学领域,对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

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

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的思维。同时,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地理界

限划分,以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界是法律规范有效的界限,如民商法、刑法、知

识产权法等都有着明确的地域概念。而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

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

介和受众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网络传媒来看,这三个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

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二是

大众媒介与网络融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上各种新闻组或信息站点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

;三是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每个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或交流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

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

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

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

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政治、国家安全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需要

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目前面临的理论问题。

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

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

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的出现,对人们的观

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

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

;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

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

篇2: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Internet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Internet进入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关系学等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提出的`大量新课题,并向传统理论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势产生的影响.

作 者:汪小熙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北京,100732刊 名:情报资料工作 PKU CSSCI英文刊名: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WORK年,卷(期):“”(2)分类号:B0关键词:Internet 哲学社会科学 网上文献

篇3: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台湾的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缘起于台湾社会科学家反省本土社会科学研究者的OEM式学术研究模式[3]68,也称“素朴的实证主义”。

因而,倡导社会科学本土化是有针对性地批判上述这种“素朴的实证主义”,寻求建立在本土的社会/文化/历史脉络中更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本土实际的本土化社会科学。但是,这里有两个概念有待澄清,一个是何谓“更贴切”?或者“更贴切”的标准是什么?二是何谓“本土实际”?

所谓“更贴切”,逻辑上蕴涵着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不能“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本土实际。而且,上述历史回顾中表明,这种不贴切的主因是本土社会科学家的OEM式研究方式。那么“更贴切”就意味着本土社会科学家首先要清楚认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背后的哲学内涵(方法论、本体论承诺等),其次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中采取的方法论立场、本体论承诺有清晰自觉的意识,最后达致“至少不比西方社会科学差”[3]88地显露、展现、符合、表现、反映、象征、诠释或建构[3]31所研究的行为。杨国枢进一步将这个标准称之为“本土契合性”,强调本土化社会理论能更有效地与当地人之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语境相契合[4]。

然而,如果在方法论上与西方社会科学没有不同,那么上述意义上的本土化社会科学怎样与OEM式西化社会科学相区别?是有独特的方法吗?大部分学者认为没有。那区别在哪呢?有的认为在于其所关注的问题及思考问题的重点上,如杨中芳[3]82、吴重庆[5];有的认为在于把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和本土社会的实际结合起来(比如中国的文化传统、当地人的想法及特有的行为等)(如费孝通[6]、黄光国[3]75、杨国枢[3]28);有的认为在于形成特有的社会理论,如郑杭生[2]41。实际上,上述三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所关注的问题不同,是因为基于中国的社会文化脉络提出问题,由此必然生发出不一样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是为了更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本土实际。因此,说到底,本土化社会科学寻求的是考虑本土社会文化语境,并且更有解释力的理论。但是如果本土化社会科学采用的方法论和方法都与OEM式西化社会科学没有区别,那么对本土语境的侧重是否能成为本土化社会科学的独特特征呢?由此产生的理论在本质上会是独特的吗?

第二、 三节将展示如下论点:社会科学本身就蕴涵了要求社会科学家考虑本土社会文化语境,并且建构出模型或者理论,来诠释他们在生活世界所知觉到的各种现象,并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批判,使其改变得更合乎理性(下文简称“论点T”)。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本来就应当是本土化的,对本土语境的侧重并不能成为本土化社会科学的独特特征,因而由此产生的理论本质上并不特殊。那么,本土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学术取向,即对本土现象的研究要减少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误解乃至误用。如何“不误解”?一是清楚认识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背景,二是对本土实际的贴切认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要以科学哲学为基础。前者一目了然,后者与下列问题相关:“更贴切地描述、理解和解释”的“本土实际”指的是什么?“本土实际”是指真实存在的社会结构、个人心理、文化传统,还是仅仅指研究者对于所谓“本土实际”的概念构建呢?这实际上关乎科学哲学中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话题。

综上,如果第二、三节对于论点T的论证成立的话,我们可以说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实质上是一种学术取向,即对本土现象的研究要减少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误解乃至误用,要求社会科学家基于科学哲学,清醒地使用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本土行为及社会结构,并寻求批判性发展。

二实证主义

本节以及下节以社会科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方法论传统为例论证论点T。

作为学科建制的社会科学形成于1850-1945年期间[7],深受启蒙运动影响,致力于根据自然的权利,发展一种建立在理性和经验基础上的新的客观的社会科学[8]。基于此背景,实证主义和诠释学围绕社会科学的本质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讨论。

孔德(A.Comte)、密尔(J.S.Mill)和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是实证主义的代表。在此,以迪尔凯姆为例,考察其如何论证社会科学的科学本质,以及留下哪些硬核。我们对其论证思路概括如下:

(一)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基本思路

观点:社会学(社会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理由:

A.社会学的主题是社会事实(social facts),该主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科学的任务是发现关于实在的规律,故实在是科学的对象。

C.社会学的基本原则是:把社会事实看做物(things)。物不同于概念,故社会事实应被看做是实在而不是观念[9]69-70。

D.社会学研究拒斥一切预断,其研究出发点不应是别的,只有:可观察的资料(observable data)。

E.可观察材料很容易是主观的,那么如何保证这些可观察材料的客观性呢?除了上述C、D两个原则外,还要求观察者保持客观的态度。

F.社会科学最为重要的是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正常现象是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这种普遍性本身是可以解释的,这种解释必须与我们所研究的种的生存条件联系起来,根据该现象是生存条件必然造成的机械性结果,还是使人的机体适应生存条件的手段,来解释现象的正常性。

G.解释一种社会现象,不但要找出事实的原因,指出为什么此事实存在,还要阐述其功能,说明事实的有用性,从而显示事实与环境的统一。

因为ABCDE,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为AFG,社会学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科学。

(二)实证主义的局限及其遗产

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的遗产在于其论证社会学之科学性和特殊性的策略,即自然主义(naturalism)和整体主义。其局限性在于对上述策略的具体实施。

1.遗产:自然主义和整体主义

简单概括迪尔凯姆论证社会学之科学地位的策略:首先将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典范,参照自然科学的本质,论证社会学也具有类似的本质。这样的策略我们称自然主义的策略。除此之外,论证社会学之特殊性的策略是:整体主义,即社会学研究的类型不能还原为下一层级的类型(例如心理或者生理),从而也导致其特殊的研究方法(如:功能分析方法)。这两类策略本身具有开放性,因而也得以在实证主义哲学受到批判后继续发展。

2.局限:

卢卡斯(Steven Lukes)指出,迪尔凯姆的根本缺陷在于其对客观性的幻想性追求以及误解性地忽视心理学,具体到社会学解释则忽视了诠释学的维度和社会事实的微观基础[9]18-19。他的点评非常精到,而这些缺陷主要是针对上述策略的具体实施。

(1)实证主义的局限

对于自然主义策略,迪尔凯姆采取的是实证主义进路:首先,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外在于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可获得客观有效知识的。然后,基于关于社会实在的实在论立场上,论证社会科学也具有同样的客观性,从而论证社会科学之科学性。

当然这里的“客观性”是需要澄清的。首先,要获得客观有效的知识必须“把社会事实看做物”。要注意的是,迪尔凯姆说把社会事实当做物,并不是把社会世界的现实和外部世界的现实同等看待,而是把社会事实看做是与物质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物。因而,迪尔凯姆谈论的是:应该以实在的方式处理理论术语的构建。其次,既然社会事实外在于个人意愿,那么社会科学家就不能以精神直接认识物,而要摒弃先入之见,亦即要保持像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在他们的学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其三,如何坚持这种精神状态呢?根据C和D,社会科学家能且仅能通过可观察的资料进行外在的研究。但是如何通过基于感觉的观察资料得到客观的表象呢?在迪尔凯姆看来,这是因为社会实在具有一种使自己“结晶化”的特性。

从当代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上述几乎每一条都受到批判。首先,对理论术语的构建本身是需要诠释的,因为构建一个语词,必先在语词所在概念系统中理解其意义,而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处于不同的概念系统说同一个词,这就需要澄清意义,也就需要诠释[10];其次,在诠释中自然科学也不可能摒弃先入之见,因而不可能保证价值中立的精神状态;其三,社会的语言游戏没有本质,只有流动的生活形式,社会实在能使自己“结晶化”的特性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幻想性追求。那么,这些批判对自然主义策略构成威胁吗?可以说没有,因为自然主义的立场是随着自然科学观的改变而改变的,对于上述三种批判的回应可见于建构实在论的论证中[11]。

(2)整体主义的局限

对于整体主义策略,迪尔凯姆采取的是方法论整体主义的进路。如上所说,社会学有特殊的研究对象,那就是社会事实;并且根据社会事实的特性,社会事实只能由社会事实来解释。这是可能的,因为集体进化的主要原动力存在于社会内部环境。构成社会内部环境的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物,即存在于社会之中的有形物体,以及以前的社会创造物,如已经建立的法律、已经形成的风俗,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等;另一种是人间环境,它们才是社会进化的驱动力。因而,社会学的问题尤其在于找出最能影响社会现象的这种人间环境的各种属性。但是解释并不是到此为止,因为原因并不能解释:人类相继的历史阶段,前面的进步是怎样预先决定了后面的进步。这说明社会学解释同时需要另一种解释:功能解释,即从社会现象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关系来评价社会现象的有用价值。

对方法论整体主义最典型的批判是:其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以及价值关联,因而忽视了行动意义。但这些批判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整体主义,相反,帕森斯和吉登斯由此发展了一种结构主义的整体主义。

综上,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为社会科学留下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个是论证社会科学之科学性的自然主义策略,另一个是论证社会科学之特殊性的整体主义策略。那么这两个遗产是否包含了论点T呢?首先,自然主义预设了科学中存在一套共同的客观标准,使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也就意味着要清醒地认识西方社会科学,就必须了解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其次,无论是当代科学哲学还是整体主义,都强调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于解释是不可或缺的,语境因素已经成为模型建构的内在因素。因此,实证主义传统以及其后继者实际上都认可了论点T。

三诠释学

诠释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始于狄尔泰(W.Dilthey),认为社会概念形成于它们被运用的世界,概念被共同体所拥有,在共同体中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或接纳新成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成员只有学会运用这些概念才会被共同体接受,这个过程离不开人类主体的诠释。因此,揭示行为的意义需要诠释学的理解,而且理解意义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标。这使历史社会领域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狄尔泰因此强调“解释”(explanation)和“诠释”(interpretation)之间的区别,并把科学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科学,另一类为精神科学,指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解释,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诠释。这种方法论二元论主要是反对实证主义方法论,也被文德尔班(W.Windelband)、李凯尔特(H.Rickert)和韦伯(M.Weber)有修改地接受[12]。下面选取韦伯为代表,试图厘清诠释学论述社会科学之本质的基本思路。

(一)韦伯:经验知识和规范性判断的划界

简单地讲,韦伯所做的就是:关于经验科学和实际社会政策(practical social policy)的划界(或者经验知识和规范知识的划界)、关于理论和实在的划界。要论述前者必涉及后者。具体论证如下:

观点:社会学(社会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理解是其主要方法。

理由:

A.经验科学寻求真理,真理寻求适当地分析经验实在的有效性。实际社会政策阐述理想(ideals)、给出价值判断。事实与价值是相异的,故而应该明确区分经验科学和实际社会政策。

B.社会科学是关于具体实在的经验科学。经验社会科学的认知目标就是理解实在的特点,“一方面理解其现今表现形式中的个别事件的联系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理解它在历史上成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原因”[13]72。这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首先能够把无关紧要的东西与重要的东西区别开来,把实在与我们的文化价值联系起来,然后抽出对我们有意义的联系。这种抽象的结果使得社会科学的主题不是真实的实在,而是对实在的概念构造。但这种概念构造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还需要有助于对实在的意义的理解(或诠释)。

C.经济-社会科学的主题是价值关联的,价值关联简单地指:“哲学地诠释那种特殊的科学‘兴趣’,它决定选择主题以及经验分析的问题”[13]22。

D.既然经济-社会问题是价值关联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有效的论证是可能的吗?

D1.什么叫客观上有效?韦伯说就是对经验实在的分析性整理(the analytical ordering)。如何达致分析地整理经验实在?韦伯说关键在于对经验实在的各部分作出恰当的因果归属。

D2.文化科学中的因果问题并不是一个规律问题,而是具体的因果归属问题,即因果归属不是作为目的而是作为手段,被我们用于将一个社会-经济事件归属于一个概念框架。在这个概念框架下,理想类型的概念构造被用于衡量概念和实在的关系,也就是比较经验实在,从而安置它们的相异或相似地位,用最为清晰明了的纯概念描述它们,并且因果地理解和解释他们。

D3.理想类型将“实在”转换为“心理结构”,它不是假说,而是提供了建构假说的方向;它不是对实在的描述,而是旨在给出这种描述的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它既不是历史的实在也不是“真的”实在,它的意义在于作为一种纯理想的限制性概念比较和研究对真实状况(或行动)的重要成分的阐释[13]93。

D4.理想类型是一个发生学概念,因而不同的标准可以用于选择构造关于某种具体文化的理想类型的特性。但理想类型的构建,是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因而,在使用它们的方式上,研究者在这里和在其他地方一样受到我们的思维规范的制约。那是怎样的规范呢?价值中立原则。

E.何谓价值中立原则?

E1.经验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不是达到价值判断,从而制定经济社会政策,而是对这些价值判断的科学批判。这要求:如果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了研究课题,他应该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而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地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E2.严格的经验分析只能在目的明确给定的情况下解决手段对于达到该目的的充分性问题。但同时,对行动的判断不仅仅纯粹地依据它们的工具价值,而且还依据它们的内在价值。那么严格“科学地”仅仅指内在一致地,而不能被外在“事实”驳倒。这也就意味着对经验研究的评价并不存在必要的实际基础。

F.经验社会科学对价值判断的批判性讨论何以可能?

F1.存在给定的需求;

F2.所有这些需求及其排列次序是可接受的;

F3.一个给定的经济次序是存在的。

因为AB{D}{E}{F},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因为BC{D},社会科学是一门特殊的文化科学。

(二)韦伯的局限及其启示

韦伯关于社会科学本质的论证策略简述如下:

否定性策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属于不同性质的科学,因此不能参照自然科学来论证社会科学的本质。

肯定性策略:社会科学是理解意义的科学。首先,社会科学是特殊的,因为价值关联(C);其次,经验科学的主题是价值关联的,但价值关联并不影响经验科学的客观性({D}{E}{F});最后,经验科学知识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对意义的理解,所以最终社会科学的任务是诠释意义(B)。

1.局限:

韦伯对上述策略的具体阐述,主要受到这样几个方面的挑战:

(1)视阙融合(fusion of horizons):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是内在于诠释活动中的,不存在抛却研究者视阙的诠释,意义只有在研究者的“成见”和被诠释者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时才产生。韦伯对意义的定义基于严格主客二分之上,没有看到诠释意义的主体间性。这方面的批评有来自诠释学内部的,如利科(P.Ricceur)、伽达默尔(H.G.Gadamer)等,还有来自诠释学外部的,如库恩 (T.S.Kuhn)。

(2)社会科学之客观性的根基究竟在哪里?根据{D}{E}{F},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理想类型的理性重构”,其结果是达到对经验实在的分析性重构。这种理性重构的工作是针对目的合理行动而言的,其得以可能的条件是,一旦确定课题,研究者就需停止使用任何价值观念。这个条件本体论上预设存在一个判断的标准为所有文化团体所共享,包括行动者。韦伯并未论证工具理性的普遍有效性,故而进一步的形而上学论证才能保证社会科学之客观性。哈贝马斯(J.Habermas)正是基于此,提出了交往行动理性。

(3)工具理性可作为理性化社会的唯一标准吗?社会科学以工具理性作为理性的标准,虽不能作为道德判断的最后依据,但社会科学在事实层面的讨论有且仅有工具理性这一种标准,那么对价值判断的科学批判也就只有这一种标准。这预设了科学理性只有唯一的一种标准,那就是工具理性。在唯科学至上的当今社会,很容易扩大这种作为科学理性的工具理性的适用范围,甚至主宰人们的生活。批判这种意识形态的宰制性,成为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理论学派的一条进路。

2.启示

虽然受到批判,但韦伯的两条基本策略仍然存在。首先是对一味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式的批判,其次是奠定了意义在社会科学中的核心地位。对于论点T来说,首先,诠释意义本身就蕴涵着对行动所在社会内部的文化环境的理解;其次,上述(2)和(3)中对韦伯的发展为本土化社会科学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存在空间:一是跨文化研究时,考虑是否存在这么一套普适的价值体系;二是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中预设的意识形态保持清醒的同时,比较本土意识形态包含的理性预设和价值判断;三是探寻本土化社会科学的上述研究成果是否能形成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篇4: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关键词: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G40-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4010707

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根据两办意见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繁荣计划”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作为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教育部进而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增大,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学术规则的专家学者已经具备进行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如图1所示,高校教师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且有增速加快的趋势。这说明中国高校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对话能力有了显著增强。尽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但与论文总体数量相比较仍然很低。如图2所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占论文总发表数量的比重不足2.5%,与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自1995始,教育部设立“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迄今已成功评选了六届,共有3 320项优秀成果获奖。“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政府奖项,对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获奖者本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极高的公信力,具有明显的导向性。随着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一批高质量的国际成果逐步涌现,在奖项申报和获奖中也得到逐步体现。

从无到有,虽然增长迅速,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发表成果申报数量一直偏低,平均每届申报数量占总申报数量不足3%。整体获奖规模依然偏小,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战略目标要求相去甚远。为此,笔者拟对第四届至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成果申报、获奖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科、学校、获奖者教育背景和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成果申报、获奖的现状,并以此揭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走出去”的对策建议。endprint

摘要:文章从学科、学校、获奖者教育背景和年龄分布等四个维度,对第四届至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成果申报、获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学科国际化程度,把握承担“走出去”任务的主要力量和特点。以此揭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引导,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外文成果奖,分学科分层次稳步推进“走出去”步伐等有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G40-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4010707

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根据两办意见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繁荣计划”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作为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教育部进而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增大,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学术规则的专家学者已经具备进行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如图1所示,高校教师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且有增速加快的趋势。这说明中国高校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对话能力有了显著增强。尽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但与论文总体数量相比较仍然很低。如图2所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占论文总发表数量的比重不足2.5%,与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自1995始,教育部设立“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迄今已成功评选了六届,共有3 320项优秀成果获奖。“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政府奖项,对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获奖者本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极高的公信力,具有明显的导向性。随着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一批高质量的国际成果逐步涌现,在奖项申报和获奖中也得到逐步体现。

从无到有,虽然增长迅速,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发表成果申报数量一直偏低,平均每届申报数量占总申报数量不足3%。整体获奖规模依然偏小,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战略目标要求相去甚远。为此,笔者拟对第四届至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成果申报、获奖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科、学校、获奖者教育背景和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成果申报、获奖的现状,并以此揭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走出去”的对策建议。endprint

摘要:文章从学科、学校、获奖者教育背景和年龄分布等四个维度,对第四届至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成果申报、获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学科国际化程度,把握承担“走出去”任务的主要力量和特点。以此揭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引导,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外文成果奖,分学科分层次稳步推进“走出去”步伐等有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G40-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4010707

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根据两办意见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繁荣计划”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作为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教育部进而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增大,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学术规则的专家学者已经具备进行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如图1所示,高校教师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且有增速加快的趋势。这说明中国高校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对话能力有了显著增强。尽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但与论文总体数量相比较仍然很低。如图2所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刊物论文发表数量占论文总发表数量的比重不足2.5%,与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自1995始,教育部设立“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迄今已成功评选了六届,共有3 320项优秀成果获奖。“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政府奖项,对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获奖者本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极高的公信力,具有明显的导向性。随着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一批高质量的国际成果逐步涌现,在奖项申报和获奖中也得到逐步体现。

篇5: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努力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责职。他从政治家、思想家的视角,第一次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责任和职能做出鲜明、高度的概括,这五项职责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标识,也是检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科研绩效的尺度,同时也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创造性的发展和具体落实。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切实担负起这样的职责,才能真正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较之其它学科更能全面、整体地体现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理论创新、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这一学科功能源于社会学本身的优势与特点,即更具有整体性、传承性、创新性、对策性及应用性。从社会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与实践结果来看,它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理论与方法,亦具不可替代性。

一、认识世界的全球社会学更具整体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在全球化研究方面已取得众多的新发展。[1]通过国际间的比较,即东西方国家及区域间的比较、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国家间的比较,找出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间的异同、发展差距、经验和教训。社会学则以其理论的跨国性把全球化首先定义为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继而发展到涵盖文化、艺术、伦理、学术和政治的全球化过程。我国的全球社会学理论拓宽了社会学自身的视野,已呈现出从中国化、本土化向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在中国,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事实上所走的就是一条全球化的道路,它所研究的重点包括现代化及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现代性与现代人格研究,特别是从文化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角度,通过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融合、文化的经济力以及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结构安排的比较中,寻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令人瞩目的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2]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缩短了时空距离,地球作为一个大社区已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网络社会,人们产生了共生共享的互动理念,认识世界的整体性增强了,谁缺乏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缺少全球化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谁就会被动挨打,谁就会处于落后和失败之地。因而不能不说,社会学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中,在认识世界方面已先行一步。

二、传承文化的实证社会学更具综合性

尽管社会学自身的发展只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在文化研究、文化理论、文化发展的比较方面,已充分发挥了传承文化的功能。文化社会学通过大量的田野作业、追踪研究、人类学的资料采集以及借鉴历史考古等方面的实证成果,对东西方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众多的文化门类和现象,都有独特精要的研究。社会学家已进入以往主要由艺术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构成的文化传承行列。

从传统到现代,立身于社会事实的社会学对文化研究更具综合性功能。无论是文化的“冲突论”还是文化的“融合论”,无论是文化的“异质论”还是文化的“趋同论”,名目众多的文化论说更多地缘于考察立场与价值取向的不同,但任何文化首先都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任何文化也都有共性和差异,值得传承借鉴的是优势文化,需要淘汰的是劣势文化和不良文化。这好比在全球化时代,人们既要学习使用世界性语汇,又要继承捍卫民族的语汇一样。社会学不仅研究主流文化、次文化(衍生文化),同时也研究副文化(反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批判和抵制不良文化方面尤有贡献。

文化社会学在域别、国别、族别,在不同年龄群体和不同宗教信仰群体当中所进行的大量实证和个案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价值论及文化价值学说的内容,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特别是对现代文化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宗教文化、影视文化等研究更加细化和深入。

三、创新理论的宏观社会学更具前沿性

21世纪开辟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互联网络信息遍及全球的千家万户,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家庭办公的信息图像由单向、双向传输发展到多向多维传输,人们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严峻挑战,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和革命,迫使人们必须要进行理论创新,否则难以适应和解释飞速变幻的时代。以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为己任的社会学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对社会发展的宏观、微观领域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对策性研究,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行观念、机制和体制创新。

宏观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方向是不同群体、不同社会制度、体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结构与发展战略,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法律等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处于关键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世纪发展的历史重任,面临着经济社会生活中诸多制约因素和社会矛盾的考验。这一切,一方面为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舞台;另一方面也使社会学工作者现实地承担了应有的职责。当代中国社会学必须进一步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实践对社会学理论创新的需要,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主要矛盾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推动理论创新,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升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服务,充分发挥在此相关领域的学科作用。

四、咨政育人的应用社会学更具对策性

运用各种各样的社会学理论来解决众多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是应用社会学的主要功能之一[3],由于应用社会学比较注重方法的研究,包括社会统计的一整套定量方法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因而由社会学家提出的许多重大决策咨询建议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应用社会学工作者素有社会建构的工程师和社会病医生之称,他们特别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所谓社会学的“中距理论”亦称“中层理论”就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事实上,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本身,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客观上要求社会学必须将很大注意力放在城市发展及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社会学的城市社会研究正逢其时,开展了包括城市生态研究,城市化道路研究,城市社会结构转型研究,城市人口和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城市低收入群体或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城市家庭与生活方式的研究,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的研究,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等问题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研究。

在农村研究方面,应用社会学非常关注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诸如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农村的家庭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现的形式都已进入应用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尤其关注农村的穷困问题及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在企业发展方面,应用社会学注重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果,市场的伦理基础,企业外部环境和以企业首脑、人际关系、职工积极性、企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外部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政府职能、企业的功能和角色、企业发展的法规环境和制度

保障等方面也有深入研究的成果。

应用社会学研究的广泛性、调查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预测的准确性和对策的有效性,更加充分发挥了社会学的描述功能、阐释功能和预测功能,从而为咨政育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五、服务社会的分支社会学更具专业性

应用社会学学科中囊括了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分支社会学。这些学科在研究和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具体的社会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层面主要关注的有如下问题: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资源分配和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经济、社会、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等等。

在文化层面,文化社会学研究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引发文化体系的重构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给大众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承受力带来巨大震动和影响。当前文化市场刺激了大众的文化消费,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尽管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给社会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在这一题域中,社会学有关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的研究也直接为社会服务。

在政治层面,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加快,要求政治社会学要探讨社会政治的稳定问题,市场经济下政府组织结构与功能运作的机制,现代化发展中的政治参与和民主化问题,等等,所有这些社会学研究都是服务于政治社会的。

综上所述,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职责紧密相关,本文所阐述的社会学功能也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这五项职责已成为社科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和检验学科建设成就的指标,只有努力完成这五项职责,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界为了更好地担当起这五项职责,充分发挥社会学的研究功能,还应在学术环境、科研条件、政策规范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要推出名家品牌,多出精品力作;增强科研队伍的凝聚力,切实解决社科工作者的实际问题;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主动输入新鲜血液;保证学术公正性,抓好科研管理以及加快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早日实现科研手段的现代化等。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李强.应用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 读《中学科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一点体会

篇6: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要求人们用科学态度来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转化,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途径,建立成果转化的.保障措施和运行机制,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社会环境,以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作 者:张尚松 马良 Zhang Shang Song Ma Liang 作者单位:张尚松,Zhang Shang Song(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研究>编辑部,杭州,310006)

马良,Ma Liang(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06)

上一篇:港式奶茶文化下一篇: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