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君壶艺术风格论文

2022-04-17

享誉世界的中国陶都、“世界制壶中心”——江苏宜兴,其“冠绝一世,独步千秋”的紫砂壶艺在五百多年薪火相传中,诞生了许多无法超越的旷世之作。2013年5月5日至8日,在宜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中,由宜兴市官方评选出了中国历史“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对宜兴紫砂壶艺术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高度总结。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汉君壶艺术风格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汉君壶艺术风格论文 篇1:

论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艺术

摘 要 “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意义颇为丰富的词汇。“圆”不仅是一个字、一道曲线,它还是一个景象、一个寓言、一个哲理、一个故事。本文试从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圆器造型与线条,谈谈壶器的造型艺术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关键词 线圆提梁套壶;紫砂;线条

制作紫砂壶必须把它当一门学问,用“心”去做,必须做到细心、专心又有恒心。细心是必须细察精研,把自然的、抽象的、最生动的部分记述描绘下来,整理为壶艺的素材;专心是心无旁骛地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恒心是一遍遍的制作,获得一次次的新的体会和积累,制作出的壶艺将会更加鲜活生动。制作紫砂“线圆提梁套壶”(见图1)投入了许多情感和心血,并且真正做到了用心、用神、专一、专注。更多的是想通过壶艺的制作,提高人们在喝茶休闲活动中的情趣,领略精神上的愉悦。

1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工艺造型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由“线圆提梁壶”和两只“线圆杯”组成的套壶。“线圆提梁壶”的壶身用两条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状,口部与半球状盖相切;壶底简洁,为圆圈底;扁珠钮与微坡型壶盖协调,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流自壶腹胥伸自然向上后旁逸斜出;高挑圆润的提梁壶把与壶腹对应称势。“线圆提梁壶”最为特别的是壶腹中间置一条腰带线,将全壶提携神韵。腰线带方、角圆,变化中求统一,将制作中的泥痕藏于其中,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两只“线圆杯”的造型与“线圆提梁壶”下半截的形状一致,故此,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整体感很强,缺一不可,构成了一套赏心悦目的泡茶、喝茶器皿。

2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艺术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顺畅、纹理清晰,具有韵律美,可以说是代表了紫砂壶体系中最常见的线条艺术美。这套茶具突破了紫砂圆壶艺术的传统规律,寻找到了横穿于造型结构的腰带线,将此壶的形体结构一分为二后,两部分又融于整体,获得面、体、形与空间的和谐。同时,线与面的变化,线面的结合协调、柔和,变化又统一。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处理清晰挺秀,壶腹与壶把所形成的虚空间与壶的实体对比强烈,巧妙地勾勒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3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圆文化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设计从壶器到杯器,无一不渗透着圆的线条,折射出中国人崇尚的圆文化。《说文》说:“圆,全也。”《吕览审时》说:“圆乃丰满也。”《康熙字典》说:“圆即圆满、周全、完备等之意。”古人还有“圆而神,方以智”之说。这里的“圆”指的是行为处事,也就是所谓的“通、活、融、满”。可见,古人眼里的“圆”,不但成为图腾崇拜的象征,也具有“方圆”思辩的哲学意象。正如太极八卦图,一个由黑白二鱼盈满闭合的圆,囊括了宇宙的一切变化夤缘和万物相辅相成的方正本质。

自古到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把中秋节视为千古流传的国粹,入诗、入画者比比皆是。如宋之朱淑贞《菩萨蛮》“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吕本中《采桑子》“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朱敦儒《临江仙》“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张先《木兰花》“人意更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苏轼《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周紫芝《江城子》“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唐之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至于李白《月下独酌》,更是中秋赏月的应时佳句,妇孺皆知……在这里,圆,圆月,又成为思乡、惜别、团圆、盼归的一种特殊意象。圆就是月,月就是圆,月圆合一,月圆同化。时至今日,这一意象在紫砂“线圆提梁套壶”身上得到了体现,从壶器到杯器都贯穿着圆的线条,如圆月示团圆,圆梦示成真,圆满示完整。

4 结 论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在紫砂壶造型的宝库中,有许多完美而丰富多彩的圆器造型,孕蓄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这依旧是主流。但是,我们在继承传统中要注重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包括创意、构图、精神和韵味,可以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创作出新的壶艺作品。通过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制作,抒发了作品的艺术语言,给人以油然而生的亲和感。探索中国传统的圆文化,用圆的形象将圆文化移植到紫砂壶艺的造型上,以它的艺术语言表达情感和创意,这也是千百年来,紫砂壶备受世人青睐的原因。

参 考 文 献

[1]刘荣萍.浅论紫砂光器造型中的线条美——“汉云壶”制作谈[J].江苏陶瓷.2013(06):26.

作者:刘军华

汉君壶艺术风格论文 篇2:

传世经典 巅峰之作

享誉世界的中国陶都、“世界制壶中心”——江苏宜兴,其“冠绝一世,独步千秋”的紫砂壶艺在五百多年薪火相传中,诞生了许多无法超越的旷世之作。2013年5月5日至8日,在宜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中,由宜兴市官方评选出了中国历史“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对宜兴紫砂壶艺术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高度总结。它们集合了历代紫砂艺术名家的巅峰之作,是自明代至今的传奇之作,是中国紫砂艺术的传世经典。不仅饱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紫砂历史文化传承至今的见证。

在此次宜兴国际陶艺节期间举办的“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专家论坛”上,清华美院的王建中教授,杭州华夏紫砂博物馆的李长平馆长,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周小东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等陶艺界专家学者,分别从十大紫砂壶经典器型的历史、外观造型、文化和工艺等角度,进行了生动细致的点评。

“十大紫砂壶经典器型”由江苏省陶协、宜兴市陶协和市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评选活动中选出,而中国十大经典紫砂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式公布。它们包括明代正德至嘉靖年间紫砂壶鼻祖供春(亦作‘龚春’)创制的“供春壶”,清代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创制的“石瓢壶”,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的制壶大家邵大亨创制的“掇球壶”“鱼化龙壶”和“八卦龙头一捆竹壶”,清代道光年间紫砂制壶名匠杨彭年创制的“井栏壶”,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名人杨凤年创制的“风卷葵壶”,民国时期勤劳多产的紫砂艺人程寿珍(号冰心道人)创制的“仿古壶”,当代制壶大师朱可心创制的“报春壶”,以及有现代“壶艺泰斗”之称的顾景舟创制的“提壁壶”。

供春制树瘿壶(图1) 壶高10.2厘米,宽19.5厘米,为紫砂壶鼻祖供春做家僮伴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偷学老和尚的制壶技术,仿照寺内天井中一棵百年银杏树瘤的模样试制而成,故得此名,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世人称颂此壶“脱尽人巧殊众工,神工鬼斧难雷同”。壶的把梢印“供春”署款,壶身呈不规则的扁球状,壶嘴与壶把与壶身呈浑然一体的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返璞归真。壶盖止口外缘可观“做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壶者石民,提记者稚君(注:即宜兴金石家潘志亮)”四十五字隶书铭文。供春的传世之作极少,今仅存此壶和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六瓣圆囊壶”两件。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此壶是供春的手制之作,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赞誉,为现今看到的最早的中国紫砂壶实物。

曼生石瓢壶(图2) 此壶尺寸为15.7厘米,为杨彭年制,陈曼生铭。壶形为重心下垂、上小下大状,直筒形的壶嘴低矮有力,金字塔形的壶身,壶口、壶流和壶把三点成一水平直线。制壶用料选上好紫泥,壶身刻有“陶匏之用同一古,武夷九曲闻茶鼓。曼生铭”铭文。“曼生壶”无论诗、文、金石或砖瓦文字都满肩、满腹,写刻在壶上非常显眼的腹部或肩部。署款的最大特点,一反宜兴紫砂工艺的传统作法,均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却把制壶人的印章移至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稍不留意即看不到。此壶壶把有“彭年”印记,壶底印“阿曼陀室”四字篆书阳文款。陈曼生首创该“石瓢壶式”蕴涵了极其丰富的人文意趣,为文人与陶艺的妙合,故“曼生壶”成为嘉道文人壶中的精品,后经改良细分为“曼生石瓢”“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最终万流归宗,而“曼生石瓢”则为其中的经典壶式。传世的杨彭年所制“曼生石瓢壶”有紫泥、段泥两种用料,壶身较为低扁,壶流呈直管状,壶盖较大且盖沿薄而圆润,壶把也显得柔顺大方。由于存世量极少,故一直是紫砂收藏家梦寐以求的重要文人茗壶。

紫砂掇球壶(图3) 壶高10.9厘米,口径6.5厘米,为邵大亨制,带“大亨”钤印。掇球壶是邵大亨首创,由莲子大壶转变而成。此壶肩至口有一个直挺的过渡,壶口与盖的相接有线条承载。整器制作朴实庄重,光滑可鉴,气势不凡。邵大亨乃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宜兴紫砂制壶名手,其制壶以质朴典雅见长,最胜以简练形体来展示美的内蕴,其作品一经出世即“一壶千金,几不可得”。清代咸丰年间紫砂理论家高熙在所著《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一文中,就载有“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飨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焉。注权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缺,气眼外小内锥,如喇叭形,故无窒塞不通之弊”。

紫砂鱼化龙壶(图4) 鱼化龙为神物,龙头鱼身,寓意高升昌盛、金榜题名。

“鱼化龙壶”的前身是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制作的“龙戏海涛壶”。后经邵大亨巧妙、完善的改进,现已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经典紫砂壶型。“鱼化龙壶”壶体呈圆形,通身为海水波浪图案,立体雕刻的龙首壶盖伸缩自如,如蛟龙浮海的龙尾状壶柄更是妙趣横生。

传世的两件邵大亨制紫砂“鱼化龙壶”,一件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图4-1),高9.2厘米,宽12.2厘米。一件由南京收藏家王一羽收藏(图4-2),高10厘米,口径7.5厘米,盖有瓜子形楷书“大亨”钤印。两壶造型相似,大小相近,不过南京王一羽的“鱼化龙壶”工艺更为精细,沉静的栗色泥色也更为纯净润泽。壶身为几块规则的波浪组成的圆形,其中一面图案为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图案刻鲤鱼跃出波涛。波涛涌起状的壶盖,浪尖探出立雕龙头的壶钮,满饰鱼鳞纹的壶把。最为有趣的是龙头可伸缩,倒茶时龙头伸出且伸出一根细的舌头,倒完茶后把壶持平则龙头缩回不见且舌头隐入。

紫砂八卦龙头一捆竹壶(图5) 壶高8.5厘米,口径9.6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为邵大亨制,又名“八卦纹束竹段壶”。胎泥呈紫褐色,64根细长竹围成的器身以合64卦之数,造型工整光洁,意境自然。圆竹装饰的腰间束带,32根短细竹分成四组,每组8根从四周腹部伸出做底,浑然一体且十分协调。太极图式的盖钮,带伏羲八卦方位图的壶盖。壶流、壶把则饰以飞龙形象,将中国的易学哲理巧妙构思于壶中。壶盖内钤“大亨”阳文楷书瓜子形印。此壶制法精美,含意深邃,设计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味,堪称紫砂艺术极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打身筒”成形法的壶身。虽然64根细竹均雕成圆柱,但是细竹之间却紧紧相邻、根根相连,一般人肉眼完全观察不到有修正的痕迹。“紫砂八卦龙头一捆竹壶”是一把极其罕见的清朝皇帝御制紫砂壶,看似繁琐、实则简洁的制壶技法,对邵大亨的精湛技艺和内涵素养进行了完美诠释。

紫砂仿古井栏壶(图6) 壶高8.6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13.2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壶为杨彭年制,陈曼生铭。赭色胎泥,壶体呈手感平滑的桔皮纹,造型古朴典雅。短流,平盖平底,圆把。壶身的两面均刻有行楷铭文,其中一面为“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阑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以偈赞曰”刻铭,另一面为“此是南山石,将来作井阑。留传千万代,名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曼生抚零陵寺唐井文字为寄讴清玩”刻铭。它们说明此壶的壶形,为仿唐代原溧阳零陵寺(现溧阳凤凰公园)的井阑式样而作。壶底印“阿曼陀室”篆书阳文方印,壶把下有“彭年”篆书阳文小方印。该壶造型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属“曼生壶”式的经典之作。

紫砂杨氏风卷葵壶(图7) 壶高10.6厘米,口径6.7厘米,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此壶为杨彭年的胞妹杨凤年仿邵大享之作而制,创作灵感来源于“风卷葵舞”的情景,因壶身有风卷锦葵的“花货”浮雕纹而得名,并且独此一把,因此十分珍贵。该壶泥料为精选天青泥,烧成后暗红色中泛青紫,色泽古雅。壶身整体上为扁圆形,摹风卷锦葵之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壶的表面布满葵纹状线条,壶腹身以一圈折角线装饰。壶盖为圆顶截盖式,仿葵蒂而制。壶钮为蒂把,上开气孔。壶嘴为一弯嘴,嘴口下弯。壶把为耳形端把,仿葵秆而制,把梢下钤篆书阳文“杨氏”小圆印。壶底为一捺底。此壶图案规则,做工精致,虽是摹仿古代式样但也合理规范。并且其造型简洁明快,曲线顺畅自然,器形的工艺甜味浓厚,造壶艺术可见一斑。“紫砂杨氏风卷葵壶”是紫砂壶“花货”的传统经典器形之一,不仅展示了其自然生动、生机勃勃的风采,更是象征了长盛不衰、顽强不息的生命。

紫砂仿古壶(图8) 壶高8.5厘米,宽13厘米,程寿珍制。程寿珍师承其养父邵友庭,擅长制形体简练的壶式。作品粗犷中有韵味,技艺纯熟。其创制的仿古壶更是“光货”圆器中的一种传统壶式,所谓仿古又叫“仿鼓”,顾名思义初创此壶之时仿照了鼓的形状,而后人仿制此种壶型就逐渐成了“仿古代壶”的意思。程寿珍仿古别具匠心之处在其流的做法,其流中部弯折,整体较细长,别具风格。而此壶壶体呈扁鼓状,直口、短颈、管状流,宝珠形钮,底内凹,环形把。壶盖上有篆书“寿珍”印款,把梢下有“真记”小章,底有“冰心老人”篆书方印款,款识鲜明,自成一格。器形饱满端庄,壶嘴舒展,与壶把、壶体的肩线相和谐,衔接自然,浑然一体。造型生动而沉稳,质朴而大气。用刀酣畅淋漓,层次简洁凝练,集中了我国历代紫砂茗壶的精华。程寿珍的“仿古壶”曾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赛会和1932年芝加哥博览会上获优奖,当时名重一时,是其杰出代表作之一,为其一生的经典之作。

紫砂报春壶(图9) 壶高14.3厘米,口径8厘米,朱可心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此壶的壶盖、壶把和壶嘴为树木状,但圆坛状壶身却恰到好处,彰显了报春壶的美丽逼真。树木枝干作伸开状,似迎接春天的到来。壶嘴向上似劲松傲立,不仅代表了松树的顽强生命力,象征了劲松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而且亦代表春天的到来和大地复苏。“紫砂报春壶”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精致传神。壶为黑紫檀色,造型以“心型”为身,梅花枝梗为流、把、钮。枝和节疤布置合理,构图巧妙,伸展自然。梅之老杆新枝争奇斗妍,梅花刻画传神写意,花分正、侧、背、偏,或含苞,或怒放,把梅花的衰而不老、一树独先天下春的顽强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妙不可言。可心大师的“花货”作品,往往观画谱对景写真,取合捏塑可谓鬼斧神工。其主要艺术风格为“雄浑敦朴,静穆大方”,该壶可谓其代表作,盖款“可心”篆印。

紫砂提壁壶(图10) 壶高14.3厘米,口径8厘米,为顾景舟20世纪70年代后期所制。曾被国务院选为中南海紫光阁的陈设之一,还被选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此壶得名于壶盖盖面好似古朴典雅的玉璧。壶体呈扁圆柱状,平盖、扁圆钮、扁提梁。造型为结构严谨、和谐匀称的微曲线状,刚中带柔、虚实协调,不愧为当代紫砂茗壶的传世经典,亦是顾大师的巅峰之作。壶盖有“顾景舟”署款,底带“景舟七十后作”印款。此壶式为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徽浮雕定型设计者高庄,与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双剑合璧”,用优异紫砂陶土合作精心设计。为达到器形特点,顾景舟还专制了十余种制作工具。此壶造型周正端庄,线面简洁明快,制作一丝不苟。紫中泛红的色泽深沉朴茂,置放各种环境中都能显其神采。它不仅体现了顾景舟大师精湛的壶艺,而且融合了高庄教授所设计的风格、神韵,达到最高境界的合作,是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全能佳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其楼.中国紫砂茗壶珍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弘全.中国紫砂壶珍品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读图时代.紫砂壶器形识别图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裴华.紫砂壶图鉴[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5]沈泓.紫砂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1.

作者:沙伟

汉君壶艺术风格论文 篇3:

素白本色

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污。

——《淮南子·主术训》

1

与徐秉言的相识,是一个他找我,我找他,互相寻寻觅觅的过程。

2012年6月的一天,我从浙江嘉善回上海的途中,接到嘉定竹人张伟忠打来电话,说徐秉言正在嘉定,“他找了你好久,他想与你见个面。”

我赶到嘉定,未进家门便直奔嘉定竹刻博物馆。“徐老师,我也想你呵!”我紧握他手,彼此都觉相见恨晚。

这是我与徐秉言的初次见面。之后,我与他,用他的话来说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与徐秉言的互相寻找,要从2009年春天说起。当时还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当总编辑的陈鸣华去常州拜访徐秉言,回来带给我《徐素白竹刻集》《徐秉言竹刻木雕》两本书,扉页上有题签:“楼耀福先生惠存,徐素白后人徐秉言赠,己丑早春月于兰陵。”

两本书让我喜欢不已。是年,恰逢文汇出版社《海派文化丛书》主编李伦新先生约我撰写《海上寻珍》,徐秉言的赠书成了我其中一章《留青春常在》的重要史料。我感激无比。

陈鸣华的常州之行,还得到徐秉言刻的一件紫砂壶。他在电话中多次向我炫耀,很有点诱惑的意思。我喜欢茶,喜欢紫砂壶,一听陈鸣华说那壶,便兴奋:“什么时候让我见识一下,饱饱眼福?”他一口答应。

不久,他来嘉定看我。见面我问:“徐秉言刻的壶带来了吗?”他很诡,不语,只说是来看看老哥。喝茶之间,与他谈天说地,不乏互相调侃。我说:“你未带壶来,我倒为你准备了好东西:一对民国年制的花梨木围棋罐。”

鸣华喜围棋如同我喜茶,我这一说,果然刺激了他的神经。他憋不住要我让他看看,围棋罐一到他手里,像是寻到了真正的主人,他抚摸着反复端详,喜欢不已:“倒是民国的。”

我说:“这是从一整块木料上挖出来的。我们在旧家具店铺见到它时,店主还让它做香烟缸呢!”“可惜可惜。”他一脸怜香惜玉的神态。

“你尽管没带壶来,我还是决定把这对围棋罐送给你了。”我慷慨地表态。

他似乎受到感染:“楼大哥够朋友!不过,我也郑重宣布:秉言刻的壶我也带来了!”我这才注意到他携带的纸袋。

纸袋内是一把汉君壶。壶上的大篆“德唯取友,善在尊师”是秉言的弟弟秉元所书,秉言说,秉元的字写得比他还好。器形朴实端庄,又因秉元直接书写,秉言直接铭刻,这壶的不可复制性使它在世上独一无二,弥足珍贵。

鸣华走后,我细看这壶,竟让我生出些许感想来。后来我写了一篇《秉言刻壶》,发表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徐秉言正是看到了这篇短文,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我,与我见一面。

按理,他要找我,可以通过陈鸣华。恰恰此时,陈鸣华刚刚调任至香港出版机构任职,我找他都不方便。无奈,秉言只能四处打听,终于找到嘉定竹刻非遗传承人、他弟弟徐秉方的弟子张伟忠,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那天,上海博物馆在嘉定举行活动,徐秉言应邀参加。因为是集体活动,我俩无时间细聊。匆匆话别时,我将我的两本新著赠他,特别指出《海上寻珍》中《留青春常在》一章专门写了他父亲徐素白、他和他弟弟徐秉方。

2

徐秉言的父亲徐素白,是留青竹刻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说徐秉言,是绕不过徐素白的。

徐素白,1909年生于江苏武进,3岁丧父,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25岁那年,母亲病重。徐素白焦虑万分,万般无奈的他只得求佛拜菩萨,跪在菩萨面前用剪刀剜下自己胸口三块肉,用香火按住血流如注的伤口,回到家用肉煎汤喂母,企盼能以此舉救母。徐素白的这一孝举一直在他家乡流传,以至徐素白去世时,邻边四村老人无不悲痛。

我深为这些故事所感动,徐素白被誉为留青竹刻的里程碑,除了他的艺术成就之外,还在于他的为人。

徐素白15岁起在上海俞宏记扇庄学艺,兼习书画。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满师不久便被“壁寿轩”书画店聘用。“壁寿轩”老板擅篆刻,喜书画,与书画界人士交往颇多,徐素白也由此结识海上书画名家江寒汀、唐云、沈尹默、钱瘦铁、邓散木、白蕉、马公愚、程十发、乔木等。这些书画家十分乐意为他绘制刻稿。在这种艺术氛围熏陶下,徐素白的留青竹刻自成一家,形成了与家乡土生土长的竹刻艺人完全不同的风格,海派气息浓郁。

画家朋友中,江寒汀对徐素白影响很大。在和江寒汀的合作过程中,对画意的理解,对景物的层次安排和质感表达,江寒汀的意见让徐素白受益匪浅。为探讨某个具体问题,徐素白会多次上门请教和切磋,直至双方都满意。因此,他在雕刻江寒汀的画作时得心应手,淋漓尽致。如刻制江寒汀《柳鸟荷花图》,徐素白在荷叶上加刻了露珠和被虫咬的残破,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也更显示出刀刻的妙趣韵味,做到了笔所不能到的,而刀刻能得之。

花鸟山水画大家唐云是徐素白另一位艺术上的知己。唐云的绘画重意蕴,徐素白雕刻唐云画作的刀法必须与刻制江寒汀的不同。同是一片荷叶,刻江寒汀画作,须用刀精细;而刻唐云的,则须洒脱。徐素白采用不同的刀法,使各家绘画的风格充分体现。唐云称徐素白为“现代刻竹艺人之杰手”。

徐素白还特别留意观察大自然,各种树木花草的外形特征,甚至树叶花瓣的脉络纹路,他都要反复揣摩,深入细微。他养鸟、养鱼,乃至蟋蟀、蝈蝈之类的小昆虫,采集蜻蜓、蝉的标本,掌握它们各异的形态和细部特征,并将之运用于竹刻艺术中。

在徐素白之前,留青竹刻的刻家都用较深的进刀度表现景物的层次感,而徐素白却是用刀刻出竹片上的中国画,追求的是刀笔融合,表现的是笔墨韵味。因此,他进刀度较浅,只在竹青这一浅表层上,把握不同的深度,形成层次变化。他阴阳并蓄的刀法,造成浓、淡、干、湿的笔触,体现各种景物的不同质感。如他刻的《荷花柳鸟》,令人惊艳的是,连荷叶正反面的不同叶脉纹络都有生动表现。他作品中的夏蝉、蜻蜓,不仅翅翼的脉络清晰可见,而且两翼的重叠处及翼下身体也若隐若现,层次丰富。在他的刀笔之下,《海棠小鸡笔筒》中雏鸡那一身绒绒细毛,似乎触之可及。《百花齐放》臂搁中的一片花瓣,他能分几个层次,观之仿佛觉得有水分在花瓣中滋生。

《解放日报》文博版原主编、作家陈鹏举2007年曾写过一篇题为《留青竹刻》的“文博断想”,文中对徐素白评价极高:“20世纪的留青竹刻和一个名字连在了一起,这个名字是‘徐素白’。”

徐素白神奇的刻刀让文人画的情趣、意境再现于竹上,留青竹刻由于徐素白的创造,从民间工艺走入大雅的艺术殿堂。

“刀小创万物,虫鸟和鸣声犹在;竹片如沃野,百花争艳有遗香。”1975年10月3日,一代留青竹刻大师徐素白走完了他“静气萋萋刻精神”的人生之路。徐素白走了,他的艺术却永留了下来,并且由其子秉言、秉方和第三代徐枫等得以传承。徐氏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留青竹刻第一家。

在徐氏竹刻世家,看一个家族成员是否得道,就得刻一件徐素白的代表作臂搁《荷花柳鸟》。看你刻的荷叶正反面的叶脉纹络是否层次丰富、有质感、有韵味?这件《荷花柳鸟》,对徐素白的子孙,是一张考卷。

徐秉言当然刻过《荷花柳鸟》。2013年,在天津荣宝斋办的徐氏竹刻展上,正是徐秉言刻的《荷花柳鸟》,被一位喜欢收藏的实业家一眼相中,死缠烂磨,一定要从徐秉言手中购买。徐秉言拗不过他,忍痛割爱。实业家出价100万元,创造了当代竹刻作品单件价格之最。徐秉言刻竹深得其父素白之精髓。

3

我与徐秉言初次见面,匆忙仓促,两人依依不舍,相约择时再见。

3个月后,徐秉言果然又来看我。他的公子、徐氏竹刻第三代传人徐枫开车,从常州直奔嘉定。出发之前,秉言没告诉我,到了嘉定才给我打电话。他提着水果,从我居住的小区门口一直走到我家中,我很感动。

不巧的是殷慧芬这天偶染小恙,在医院挂针,我要在一旁伺候,两天后还得去欧洲旅游。我无法多陪秉言,又只能匆匆互相祝福几句,很遗憾地分手,我很觉歉意。幸好在嘉定,我还可委托张伟忠代为接待。

旅欧回来,张伟忠说:“秉言师一直在牵挂,不知嫂夫人身体好点了吗?去欧洲一路会不会太累?”我听了更是大为感动,当即打电话谢秉言,并说择日去看他。于是有了一次2012年冬月的常州之行。

同行的除殷慧芬外,还有张伟忠等。“请伟忠一起来,有些问题我可以和他讨论讨论。”徐秉言是伟忠师伯,说这话时,却谦虚得像师兄弟。

寻到徐秉言在武进湖塘镇的府上,他不在家。老伴说他专门为我们去“淹城”取入场券了。

我们在他屋里转悠,看他的竹木雕刻,看他画的白菜果蔬,看他壶上刻的兰花竹叶,待他回到家中,差不多对他近期的创作已有了大体的了解。

徐秉言回家后给我们看了他年轻时的作品,一件是刻在白色有机玻璃上的程十发人物画,栩栩如生。徐秉言说,这件作品他请程十发看过,十发老人夸赞不已,说他把原作中的笔墨轻重疏密都用刀表现出来了,很难得。此后,十发老人常把自己新作借给徐秉言,供他作刻竹底稿。秉言说,他最喜欢程十发的作品,和十发老人也最有缘。徐素白故世后,曾有一些书画名家的作品作为遗产由后人继承。怎么分配?秉言母亲主持了一场仪式,把名家字画分别编号,然后几个儿子先后在徐素白的遗像前抽签,秉言抽中的恰恰是程十发的画。在艺术上,秉言也较多得到十发老人的指点,比如,小小竹片有时会让秉言的写意感到意犹未尽,他听从程十发的建议,在红木雕刻上笔墨酣畅地施展他的才情,使他的红木雕刻名播海内外。他的红木雕刻作品中,多幅刻稿是十发老人提供的。

徐秉言另一件早期作品刻在塑壳保暖杯上,那杯是他老丈人用的,由于年代久远,盖子已破损。他的老丈人很不容易,几个儿女由老丈人独自一人带大,秉言去看望唐云时,唐云听了很感动,专门画了一张画,一只公鸡哺育3只小鸡。这画秉言至今仍珍藏着,秉言说:“我那时喜欢刻,却无用武之地。于是,拿到什么就刻,有机玻璃、塑料杯都是。刻在老丈人的保暖杯上,也算是孝顺老丈人。”

善与书画名家交往,虚心学习,徐秉言秉承的正是徐素白的品性。

徐秉言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塑料制品厂,那时他刻的并非是后来让其名声大振的竹木,而是塑料烟灰缸,每天刻千余只。之后,他就读无锡轻工学院造型美术系,系统学习中国画和艺术理论,使他对传统艺术有了更深领悟。他擅画人物、山水、花鸟,他说:“人说书画同源,其实刀笔更是同根同源,刀还先于笔。雕刻艺术的创新有赖于书画艺术的创新,懂画会画是刻家的必修课。”刻家历来有雅俗之分,文化学养、艺术底蕴是否深厚是竹人雅与俗、竹品雅与俗的分水岭。秉言深谙艺术之道。

我读《徐秉言竹刻木雕》,深為书中所收录的作品叹服。徐秉言的一件题为《活泼天机》的臂搁,松枝上一只灵动的松鼠圆睁双目,全身的毛茸细致入微,疏密有序,观之如觉其绵软,给人一种触摸的手感。这种感觉我在观其父徐素白的《海棠小鸡笔筒》时曾经有过。秉言深得素白大师真传。

秉言的写意留青竹刻也极富造诣。《秋之歌》可谓是秉言写意留青竹刻的代表作,或虚或实,却浑然相融,极有层次。芭蕉、山石、小草,秉言都以大写意表现之,只有立于山石的小鸟,秉言是用工笔刻画的,细致到每一根羽毛之纹路,栩栩如生。鸟儿啼唱的“秋之歌”,正是秉言的点睛之处。那年秉言已55岁,在创作上虽正当盛年,在生命的历程中却已近秋天,引吭高歌,唱一曲激越的艺术人生之歌正是秉言内心的表白。秉言的红木雕刻,刀笔酣畅,被艺术界誉为“一枝独秀”,名播海内外。

徐秉言为人低调谦和,令人很难相信他是个大艺术家。那天,他一早为我们去取“淹城”的入场券。淹城遗址在离他家不远的湖塘镇大坝村,占地千亩,据考证为春秋晚期所筑,距今有2500余年的历史。常州可看的古迹不多,看淹城,让朋友们在艺术交流之余游览休闲,足见徐秉言用心。谁知到了淹城,大量新建的仿古建筑令人乏味,而且天冷风大,同行者中多数人不愿走了。我很为难,为人处世,我历来主张互相尊重,到一处做客我更是“客随主便”。真的半途折回,我怕有损秉言自尊。谁知秉言得知,却很坦然:“那就听从大家意见。”全忘了他一早为我们取入场券所遇到的周折。

那天我们后来又去了宜兴,秉言坐我的车。中途加油,他抢先下车要为我付资。我说我的车怎么让你付加油费,硬是阻止了他。晚饭后去宿地,在太湖边,虽有朋友带路,但月高天黑,在荒僻处仍不好辨认,又是他常常下车找人问路。种种小事,常常令我这个比他小几岁的“老弟”感到羞愧。

他的低调谦和,血液里流淌的是素白遗风。

4

秉言年逾七旬,在艺术道路上,他探求的脚步始终未停。作为中国竹刻工艺大师,近些年他在壶刻领域的造诣也令人刮目相看。互联网上有文说:“一些雕刻大师的作品,比如江南雕刻大师徐秉言的手工刻壶,更是价值不菲,经常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前些年,他与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治培合作的紫壶作品就在拍卖会上拍得7万元的价格。

秉言知道我喜欢茶和紫砂壶,在宜兴介绍我认识了好几位制壶高手,尹建平、周晓琴、王星茗周玉霞夫妇等等。秉言与这几位壶艺家都有合作,其中不少作品为市场所追捧,这些壶艺家后来也成了我的朋友。我几次去宜兴,秉言得知,总设法从常州赶来,有时让自己儿女开车,有时让他的干儿子壶艺家尹建平开车去接。他说:“你来了,我总是要陪的。”

他带我看明代的龙窑。明代的柴窑现在仍在使用,别说宜兴,即使在全国也并不多。看到我在古窑前兴奋,他也兴奋。古窑有烧制的陶罐、陶盏、陶壶卖,他以他艺术审美上的独特眼光,帮我一个个地挑,从器型、色泽到是否有窑变。

周晓琴是秉言十分推崇的一位女性壶艺家,他不止一次在我面前说,她的功力不逊于当代蜚声壶艺界的一些名声显赫的大师。我想这除了她的悟性、对紫砂艺术的独特理解之外,也许还因为她是个温文尔雅的女性,特别细致、一丝不苟。

我很想见周晓琴。第一次秉言带我去她的工作室,她不在,铁将军把门。打电话也联系不上她,只得作罢。不久,我再去宜兴,秉言又来作陪,他说他这次与周晓琴约好了,“周晓琴知道你要去,很高兴。”秉言这么说。

秉言那天与周晓琴也有合作的事宜商量,周晓琴制作的曼生十八式,其中好几款,都是秉言刻的作品。我细细品味、欣赏周晓琴陈列的作品,十分喜欢她的简练干净的线条。在一款葵菊壶前,我驻步很久,那柔和的弧度、挺括的筋线丝丝相扣,壶盖与壶身之间容不得丝毫差错的精湛,让我为之倾倒。正在与周晓琴议事的秉言注意到我的神态,走到我身边,悄悄地站了一会说:“你喜欢就买下来。”我“嗯”了一声,那橱窗内标价却使我这声音不够坚决。秉言说:“价钱我来跟晓琴商量。”他叫来周晓琴,6折,4折,我准备掏钱包了,秉言挡了我,说:“再降一点,我为你多刻两把壶。”周晓琴笑了:“徐老师既然这么说,我就收成本费吧。”后来的价格令我都难为情。我欠下的,不仅是周晓琴的,更是徐秉言的。

茗玉陶林艺术馆的王星茗、周玉霞夫妇也是秉言的合作伙伴。就是那个冬日的夜晚,我们从宜兴去太湖边上的度假村,王星茗说他和周玉霞正在研制了一款新壶,形如鸳鸯,想让秉言绘刻。同在车上,秉言不断与小王探讨,他显然已经过构思,说他想刻几枝荷花、荷叶,一只鸳鸯被荷叶掩遮半个身子,另一只鸳鸯正在寻找。一车人听了都说好。秉言说:“刻什么字我还没想好。”殷慧芬听了,脱口而出:“就两个字:寻他。”又补充念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句子。”秉言说:“好,有意境。”

秉言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他骨子里善于倾听的谦和恭让,那是一种真正的大师风范,难能可贵。秉言寻“他”,寻了大半辈子,寻的是艺术的至臻意境。

在宜兴,我看了秉言刻的好几件作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总是在找自己不满意之处,对我说这一刀还可以刻得“杀格”一点,这一瓣兰花的叶片还可以稍稍往下一些,言语、表情十分平常、淡然。我听着却很为感动,秉言的竹雕、木刻,在全国可称凤毛麟角,相比之下如今有些人在某一领域稍有成就,整天尾巴翘上天,听不得别人半句批评的话。秉言当着众人面总寻自己的不足,足以让半桶水满桶晃的“大师”们羞愧。

5

都说徐秉言善画白菜,我在他书房看到他画的白菜,体会到所传不虚。秉言的白菜画,一般尺寸不大,画中的色彩以及墨色构绘的线条极为素雅清淡,丝毫不张扬。我站在他的白菜画前,不着边际地猜想,他为什么喜画白菜?

秉言说他喜画菜蔬是因为“一个人精力有限,什么都想画,很可能什么都画不好”。有一年,江苏省美协办画展,要各地送作品,常州有关部门请他也绘画参展。为了画白菜,他每天走菜场,观察形态各异的白菜,大的小的,紧的松的,青的白的,根部叶脉,一一琢磨,回到家里铺纸摹绘,前前后后画了百余张,终于画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展出那天,江蘇省美协副主席、著名花鸟画家陈大羽先生在秉言画前站立很久,细细观赏,称赞不已。

果蔬白菜也是秉言竹木雕刻、紫陶雕刻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有一件留青臂搁,刻的就是一只萝卜,同样清淡质朴。另有一件红木雕刻《园蔬愈珍馐》,是秉言1993年的作品,寥寥几刀,有虚有实,有深有浅,较之绘画更立体,更具质感,却依旧朴实无华。徐秉言说他的《园蔬愈珍馐》:“……两棵大白菜和一朵小蘑菇,这是我自己的画作,我善画大写意果蔬。这两棵白菜的茎和叶筋,均以刚健遒劲笔势写成的线条,而菜叶则是淡色,我以刻刀在红木板上表现,给人的感觉那是刻刀画出的大写意中国画,利用油漆和红木本色的反差,创造多种中间层次反映墨色,给人以扎实厚重的感觉。”

古往今来,齐白石、吴昌硕、郑午昌等大师都绘过萝卜、白菜。吴昌硕画中题句:“真读书者必无封侯食肉相,只咬得菜根耳。”体现了他的清淡品性。抗战期间,郑午昌在上海办“白菜画展”更是轰动一时。“不写牡丹写菜根”“如留清白与儿孙”借白菜清白素净,郑午昌喻人格秉性。如今秉言画白菜、刻白菜,我想也正是他朴实品性的宣泄和表达。

朋友中也知道秉言的白菜画得好,随身带了件手卷,请秉言补白。秉言很爽快就答应了,只是请他别急,他说要慢慢琢磨怎样画得更好。拖了段时间,那朋友还是有点急,催我从侧面问问。秉言得知哈哈大笑:“我的白菜早就画好,我看他喜欢书画,手卷上空白又多,我请常州别的书画名家在画呢。”秉言就是这样,你开口向他索一,他就会想法给你二三。

壶艺家尹建平是秉言认的干儿子,与秉言合作的紫壶作品最多,不少已为海内外多位著名人士收藏。尹建平壶艺精湛却淳厚淳朴。我每次去宜兴,他那里我是最多去的。有一次在他家吃饭,见他用的碗是紫泥手工所制,浑圆厚敦。我喜爱之极,请他也为我做几个。秉言在一旁听着,忙说:“好,我来刻大白菜。”不经意之中,秉言再次显露他喜粗茶淡饭。

秉言的工作室挂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白菜味淡心清,正是其清白家风的体现,更如秉言的处事为人。

秉言答应要为我画白菜,后来也为我画了几次白菜,只是我不在常州,他每画一次就被喜欢的朋友拿走。2014年秋日,他为参加常州的画展又画了几幅白菜,并专门给我发来信息,说是为我留了他最满意的一幅,还说:“你要快些来拿,要不又要给别人拿走了。”

2015年元月,我从南京返程上海的途中,去了常州。一是看望秉言和我的另一位朋友、艺术家洪磊;二是为了秉言那幅画。晚上,两人都要请我吃饭。我说服秉言:“去洪磊那儿吧,都是常州的艺术家,洪磊更现代,相互认识下,没什么坏处。”秉言又一次体现了他的谦和好学,一口答应,并叫了中国美院毕业的徐枫。徐枫知道洪磊,当然不想放过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晚饭时,洪磊说了些他们家的历史以及他与父亲的关系。因此,这次聚餐也成了我补充采访洪磊的机会。几个月后,我写了篇关于洪磊的人物散文《魂兮归来》,其中不少细节,都来自那次晚餐。

饭后,洪磊请大家到他工作室喝茶。他向各位赠送了他的画册《应是绿肥红瘦》(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版)。秉言读得十分认真,而且每每读出感想来。秉言指着洪磊的一幅彩色摄影作品《说吧,记忆·蝴蝶》:“画面中的蝴蝶在飞,却又被一根根线牵制着,这说明蝴蝶的飞是有限制的。很深刻。”艺术评论家吴亮曾说:“看一件当代艺术,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基本功都在那里,重要的是看他告诉了你什么。”显然秉言深谙此道,而且看出了洪磊作品中的内涵。吴亮后来听说了这件事,“跨界交流,好啊。”他如是说。

那晚,我与秉言一起回到他居住的武进湖塘镇,路上他说与洪磊的交流收获很大:“我在想,竹刻艺术表现的内容,除了传统的花鸟山水之外,能不能有所突破,内涵更丰富些。”秉言还在不断吸收,不断学习,真不容易。

第二天一早,我去秉言府上辞别。他到二楼取他为我画的《清蔬图》。二楼墙上挂着徐素白的遗像,他上香祭拜。他说他每天在这里临写一幅《心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写的《心经》一卷卷已堆了不少。他说:“有朋友来,看到了喜欢,我就让朋友随便拿,你喜欢,你也拿。写《心经》让人心静,好。”

我拿了《心经》之后,他又打开橱门,取出一件大红酸枝手串,套在我腕上,说这手串是开过光的,他送给自家人的,他的兄弟、子女都有,祈福他们平安康泰。我抚摸这手串,有點激动:“徐老师,你把我也当自家人了。”秉言和他的老伴笑眯眯地看着我:“早就把你当自家人了。从常州开车到上海要两个小时吧,你也上了年纪,你带上这手串,保佑你一路平安。”

我听着感动。为眼前的《心经》、徐素白遗像、袅袅飘拂的香烟、秉言为我画的《清蔬图》所营造的气场所感动。

那幅《清蔬图》,是秉言帮我提上车的。这画现在挂在我家餐桌上方的墙上,一棵大白菜,三两株茭白,三两个西红柿,色彩素雅。即使画西红柿他用的红色,也是淡淡的,丝毫不张扬,本色、素白。

作者简介:

楼耀福,1973年11月开始发表作品,早年著有长篇小说《落叶潇潇》(与殷慧芬合作)、中短篇小说《拉幕的人》《彼岸》《夜的罪恶》等百余万字,小说曾被《中国文学》英文版、法文版向世界各国推介。近几年出版《上海闲人》《海上寻珍》《月河淘旧》等散文集、人物传记、文化专著等。

作者:楼耀福

上一篇:剖宫产术妇产科论文下一篇:工会组织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