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论文

2022-04-27

摘要: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教育培训参与率低、转移前教育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教育培训的需求量大是促使我国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原因。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建立一套有效的教育培训评估机制,积极动员大学生参与到农民工教育培训之中去,要合理引导农民工自我教育培训等,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论文 篇1:

“互联网+”条件下农民工培训模式探究

【摘 要】随着宽带网络逐渐普及和完善,互联网已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中,利用“互联网+”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能获取比传统教育更好的效益,这是未来农民培训的主要模式。文章以“互联网+”对农民工培训的影响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农民工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介绍基于“互联网+”构建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对策,以满足新时期农民工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工;培训模式

【收稿日期】2017-03-16

【作者简介】张瑞(1983—),男,安徽亳州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互联网+”是指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服务等行业相互融合、创新促进其转型和增值。[1]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领域会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及市场数据充分掌握该领域及相关领域发展状态,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互联网+”路径。事实上,国内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互联网存在密切联系,产品功能呈现智能化、网络化的特点,整个国家的产业格局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和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要求将农民工培训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实事来办。

隨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渴求,他们憧憬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福利,帮助他们及早走上科技和教育致富的道路。据我国互联网络中心统计的数据可知,截止2015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9亿人、47.9%,其中,农村网民数量为1.78亿人,全国100%的乡镇已经开通宽带。[2]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培训已由封闭模式走向开放,让农民工更加方便、高效地获取知识,并为农民工构建终身学习平台。如果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搭乘“互联网+”这辆高速列车,不仅能有效提高提升农民工信息化能力,能满足教育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有利于尽早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互联网+”对农民工教育培训产生的影响 1.“互联网+”能实现各方资源共建共享

互联网思维具有透明、开放等特点,引入互联网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领域,形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的培训模式,这对改变我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文化素养,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意义深远。新时期,一个移动终端和网络,几百万学习者,学校、教师随意挑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优势,农民工教育培训也受到“互联网+”模式的深刻影响。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数据可知,全国已有100%乡镇、87.9%的行政村建设宽带网络,农村网络规模高达1.78%。[3]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培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培训平台,指导农民工主动运用互联网,开展相应的教与学,对培养智慧农民工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互联网+”有利于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终身学习体系,能充分借助教育各方和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自身成长。

2.“互联网+”促使农民工更加便捷地接受培训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自他们踏入企业的第一天开始,就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当人们满足于众多行业或商品取得全世界第一时,对于创造这个奇迹的农民工却缺少充足的关怀和支持,除了微薄的工资以外,他们在城市的户口、社保、培训等方面均面临各种困难。用互联网将农民工变为工匠,是缩短我国职业技工队伍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举措,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农民工角度分析,他们对用互联网提升自己的技能有强烈的愿望,但由于文化知识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当培训与经济收益对立时,他们多数会选择眼前利益而放弃长久的打算。众所周知,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强等特点,借助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人才和智力支持,采用“互联网+”打造社会化农民工培训平台,由政府购买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建立起政府、学校、社会为一体的新型农民工教育培训平台。该平台的应用,使农民工可以采用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等手段,低成本、快捷地获取优质培训资源,为农民工提供农业经营、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培训服务。农民工基于“互联网+”平台接受教育培训,能够彻底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3.“互联网+”为农民工培训搭建广阔的平台

“互联网+”条件下开展教育培训,就是把一切教与学活动均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上教学,学生基于互联网学习,教育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互联网+”促使传统封闭的培训 走向开放,大量高质量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获得培训知识的效率不断提升,农民工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学习资源。“互联网+”培训不仅能提升农民工的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也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农民工的发展和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最基层的技术工作,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管理,导致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并不高。如何快速提升农民工的素质成为燃眉之急,国家和相关机构迫切需要研究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的对策与方法。

1.培训模式脱离市场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对农民工培训的侧重点有显著差异,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农民工培训旨在提升本地区的农业竞争力;西部少数民族培训的重点在于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和生态农业。[4]传统职业院校开展的培训服务并非针对市场需求,而是培训机构开展什么样的培训,农民工就被动接受和学习相应的知识。只有少数为订单培训模式,所以,农民工接受培训以后,对其应聘岗位和提升待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会大大降低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热情。

2.培训模式不合理

中国已有农民工培训模式中,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要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培训工作。但目前存在不同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多方管理的情况;加之,政府与企业、学校之间并未进行完善的沟通,导致农民工培训管理效率较低。现阶段,部分培训机构和技工学校开展教育培训并非是为提高农民工的技能,而是想要达到“创收”的目的,设置的课程过于呆板且缺少针对性,培训效果自然不理想。[5]有些培训机构由于缺少专职老师、兼职教师业务水平偏低等情况,开展的培训工作无法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同时,各级农民工培训之间衔接度不佳,甚至发生重复培训的情况,这会严重浪费培训资源。

3.培训理念落后

通过互联网对农民工精细培训旨在让农民更能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让农民成为懂科学、会技术的群体,促使农民能把所学知识和技术应用至现实生活中,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农民工日常作业的效率,增强农民工的收入。由于我国对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有限;加之,教育培训信息获取渠道并不通畅,农民工很难获取由政府主导的教育培训。同时,这些培训相应费用需要农民工自己承担,这对于收入本来就低的农民工来说,培训费用无疑偏高,这会导致很多农民工并未参与培训。

种种因素导致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数量较少。

三、基于“互联网+”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构建策略

“互联网+”培训模式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教学互动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我国适量多、基础知识薄弱、分布广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在各种培训形式中占据无法替代的优势。同时,“互联网+”业务为创新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营造重视农民工信息化氛围

农业依然是四化建设的短板,农民则是信息化建设的短腿。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由于互联网普及率不高,多数农民工用不上、不会用或用不起互联网技术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工培训工作需要搭上“互联网+”这辆列车,方能有效提升农民工信息化能力。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和农业主管机构要加大农民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转变传统的观念

农民工培训是近些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只有给予积极地引导,从各级政府到广大群众达成共识,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社会各界必须转变对农民工的认识,我们应怀着对农民工的尊重和热爱研究并处理相关培训问题。如果并未意识到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就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现实中农民工遭受社会各方的歧视并遭受不公平待遇,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给予保障,农民工培训就无法顺利实施,更谈不上培养农民工的素养和技能。在教育经费快速增长、就业低潮双重压力下,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使得多数贫困群体负债读书,初中生辍学现象越来越多。[6]大学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社会上可以提供的职位始终无法跟上毕业生的增长,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更为普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待业青年。虽然部分人已找到工作,但工资水平也存在大幅度滑落,部分地方大学生的底薪甚至不如农民工。基于这种背景下,农民工会以消极的态度看待培训,农民工自我封闭、狭隘的思想使自身充电意识薄弱,各级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转变社会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认识,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教育宣传,让多数农民充分了解到农民工培训的各类信息,从而形成接受培训的良好氛围,方可彻底改变农民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低的局面。[7]

3.建立多渠道培训投资机制

近些年,我国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多项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增收致富的培训项目,中央和地方财政借助相关资金和培训补贴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农民工培训快速发展。同时,在“互联网+”平台建设中,中央和国务院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资力度,保障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不断增长。除此以外,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对本地区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确保农民工培训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农民工培训类型和模式不断丰富,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投入日益增加,单一由政府出资开展农民工培训已无法适应其对资金日益增长的需求。基于上述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各种非政府性质的农民工培训机构,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相关企业、社会团体等机构能投入充足的资金,创建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工培训活动。这种非政府性质的机构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确保农民工培训资金转运效率更高,也能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大收益。

4.设计多样化的培训内容

新时期农民工教育培训涉及农业生产技术、政策法规、创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依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和需求,各培训结构要开发适合农民工学习的网络资源。基于“互联网+”平台农民工可以自主挑选培训内容,根据自己的时间完成学习。同时,在该平台下学习者所选培训内容及完成任务均有记录,农民工可根据培训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农民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把相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为针对性模式,例如:创业基本技能、种植技术等,每个模块又划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每个模块均以农民工现场操作视频为主,理论教学操作为辅导,便于农民工跟着做。另一方面,农民工能够在线查询日常工作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可通过在线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或同行,实现在线学习、在线咨询、共享教学资源。除此以外,培训机构可通过手机二维码、微信公众号等方法发布相关的培训信息,调动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升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数量并改善其最终效果。

5.建立不同类型网络培训模式

传统培训主要采用面对面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不利于农民工利用个人业余时间开展学习。借助互联网学习资源能够广泛传播和重复利用,并结合传统培训的不足之处,使用多种培训模式相互结合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人员分散,地域、时间跨度大,需求层次杂等问题,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在教学和管理方法突破常规模式,保障农民工培训的质量。[8]同时,培训机构要进入企业一线,深入外来人员聚集地,贴近日常生产和生活,在实践过程中研究企业与外来工的需求,并依据外来工自身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升外来工的素养和技能水平。具体做法如下:(1)通过构建多类型网络培训模式,满足“互联网+”时代农民工参与教育培训多元化需求。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基层的快速延伸,农村社区及成人教育中心应借助互联网对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及时向农民工推广新技术和知识,教授各项职业技能。农民工培训网站是中央与地方、专家与农业技术员、农民工与产业之间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桥梁,它能整合各种农业科教信息资源,进一步推广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加快我国新型农民工的培训力度。(2)现阶段,智能手机已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使用,新型農民工培训工作要充分运用智能手机或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的数字终端设备,通过文字、视频、资料查阅等方法,随时随地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活动。学习者不仅可以利用手机短信交流沟通,也可通过微信、QQ群分享与传播信息。除此以外,农民工可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需求挑选相对应的培训,这种做法不仅能解决他们由于时间、地点或金钱限制无法参与培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调动农民工产业培训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农民工培训效果。(3)高职院校要运用微型网络课程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考虑到新时期农民工特点和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可开发适合新时期农民工学习网络资源,通过设计微型网络课程的方法对农民工实施教育培训。新时期农民工培训的微型网络课程不仅具有政策解读,也应包含专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种新的培训模式目标明确,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便于农民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依据自身水平和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工的需求。

6.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互联网+”农民工培训是新型培训模式,在各类培训模式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想要使上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构建完善的支持服务和质量评价机制,才能保障“互聯网+”条件下新型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1)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借助“互联网+”构建公共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建支持服务库,提供学习者支持服务、教育者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及跟踪服务支持。[9]同时,需要配备一支由中央至市县的高素质团队给予支持服务,确保公共平台的顺利运行。加之,必须明确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的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落实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设计,确保全国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除此以外,由“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入手,借助市场和政策创建资源共享机制,收集各种优质培训资源,实现全社会共享优质资源的效果。(2)新时期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发展产业,构建美丽乡村。因此,要创建“互联网+”条件下农民工培训的高质量标准,积极引导开发团队和教育者,遵循培训目标开发和完善教学课程。利用互联网创建用户评价机制,对农民工培训的一切活动展开监督与评价,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同时,遵循绩效考察的原则,建立考察体系,提供线上和线下综合考核,确保农民工教育培训获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条件下开展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教学互动性强、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农民工数量多、分布广、学习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本文以“互联网+”为研究视角,进一步阐述“互联网+”对农民工教育培训产生的影响,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民工培训模式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依托“互联网+”构建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策略,以期为提升我国农民工知识和技能水平提供一定指导。

【参考文献】

[1]夏冰月,王中华.二十年来农民工培训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成人教育,2016,36(10):35—37.

[2]王竹林,吕默.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动力机制探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26(3):87—91.

[3]张理晖.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民创业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6,17(9):45—47.

[4]章华丽.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农民工培训供给主体的多元化[J].成人教育,2015,35(1):5—8.

[5]曾书琴,陈绍华.产业升级驱动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20(4):14—15.

[6]张梓英.网络远程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17(5):25—27.

[7]王慰,王武勇,宗智,等.互联网环境下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发展路径[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14(5):51—53.

[8]陈文辉.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思考:以威宁自治县为例[J].贵州教育,2016,15(6):15—17.

[9]赵晓燕,赵排风.互联网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J].河南农业,2016,23(15):22—23.

Research on Training Mode of Migrant Workers Under the “Internet+” Conditions

ZHANG Rui

(Institute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0072, China)

【Key words】“Internet+”;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mode

作者:张瑞

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论文 篇2:

和谐社会目标下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

摘 要: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教育培训参与率低、转移前教育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教育培训的需求量大是促使我国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原因。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建立一套有效的教育培训评估机制,积极动员大学生参与到农民工教育培训之中去,要合理引导农民工自我教育培训等,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农民工 教育培训 思考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和文化素养与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从农民工的“准入问题”到“权利维护问题”再到“发展问题”,可以看出全社会为消除“农民工人”这一历史性的饱含辛酸的称呼、促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而做出的努力。农民工培训问题是属于“发展问题”,也是农民工身份社会地位实现转变的关键一步。农民工的培训、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不仅是提升农民工经济福利的举措,更是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

1.农民工文化程度仍然偏低。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仍然偏低。据《长江三角洲农民工调查研究》显示,具有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所占的比例为3.7%、17.5%、52.6%、14.8%、6.9%、3.5%、0.9%。

2.农民工教育培训参与率低。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3.农民工转移前教育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培训规模小、培训率还很低,据2004年教育系统统计显示,陕西、天津、山西等12省(区、市)教育系统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占本省(区)农村劳动力总量超过8%,而青海、宁夏等10省(区)教育系统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占本省区农村劳动力总量不到2%。

4.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需求量大。虽然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六部委的《2003年-2010年全国农民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始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2004年,农业、财政、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中央财政安排2.5亿元,各地也安排资金,用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补贴,当年享受补贴的农村劳动力近250万人,这项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和培训机构面向农民开展培训的积极性。但据调查显示,在2004年外出就业的1.2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占28%。以此类推,有3000多万人曾参加过各类培训。与近几年技校招生火爆和农民工培训市场红火的情况对照,可以看到农民工培训的巨大需求。

二、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如果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不注重“质”,那么农民工在这个过程中学历是提高了,但是农民工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难真正提高,培训内容应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并重。

2.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备,培训单位信誉差。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农民工培训的整体规划,缺乏真正实施农民工择业培训的专门机构。虽然过去有过农广校、农民夜校等农技培训机构,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而名存实亡。农民工培训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政府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与就业服务等尚未形成健全的网络体系,影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服务意识不强,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条件较差,效果不够明显。

3.用人单位作为农民工再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机构但却没承担起相应的培训责任。企业作为培训投资的主体结构之一,其投资要受投资成本和收益预算的约束,要满足“企业培训投资的未来收益现值必须大于或等于企业成本贴现值”。教育培训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这种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由企业来提供时,企业会认为其职工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他们却没有为其负担任何成本;就算是认为员工受到培训后获得技能上的提高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但企业还是会考虑员工的不稳定倾向,企业会担心一旦员工素质提升后会跳槽到另外的企业,那企业就会更加觉得“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4.农民工教育培训经济障碍和时间缺乏。与当地居民相比,农民工的收入是十分低的,但有65.7%的农民工需要供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老人;33.7%农民工需要供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有16.9%的农民工需要供养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工资收入就显得更加不足。当前农民工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使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变小。

三、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策

1.要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民工收入水平整体低且差距较大,农民工培训经费全部由农民工个人承担难实行,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以及其它社会力量共同负担的合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议中央政府像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一样,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工转移后的培训工作,对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给予必要的支持。中央财政要安排资金,用于农民工培训国家项目,并增加农民工流出、流入大省的转移支付,用于培训补贴。同时,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农民工个人也要负担一定的费用,主要是教育培训所需的生活费和接受长期培训的部分学费。在基础教育已经达标的地方,还要广泛吸收社会捐助用于农民工教育培训。

2.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教育培训评估机制。应针对于培训机构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一整套标准化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监测和评估指标,把监测和评估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来相应调整以后培训的计划,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3.要发挥社区教育在培训中的作用。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应把农民工看成是新市民,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并将农民工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去。二要社区摸清农民工基本情况,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社区应该建立农民工电子档案,做到城市农民工信息数字化,可以便捷地分析农民工教育培训形式、内容、走向、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能力等。这样就能更好地统筹教育资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4.要整合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就业能力。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市场运作等手段,整合农村、城市各类教育资源,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形成农民工教育培训就业体系。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县城、大中城市的教育资源参与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引导和鼓励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扩大教育培训规模。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教育培训与就业输出的良性互动。

5.要引导农民工自我教育培训。农民工自我发展需求的鼓励,是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基础。开办农村图书馆、农村网络等现代化资源,为农民工自学成才创造条件。农民工利用网络查找自己有用的农业信息和致富经验,能够激发他们的欲望和兴趣,只要在政府的网络调控指引下,他们就能激发出无穷的潜力。

6.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工教育培训市场。目前,农民工培训信息与招工信息渠道相比,当前培训信息的发布程序和渠道不够规范健全。还应把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与城镇劳动力资源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应该开放农民工教育培训市场,以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为培训主体,进行企业化运作,并建立农民工技能开发制度框架。

7.要积极动员大学生参与到农民工教育培训之中去。吸收大学生参与农民工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大学生和政府三者而言,是三方共赢的结局。对农民工来说,他们学到了各种专业知识。而对大学生而言,这也是难得的实践机会,因为他们在为农民工讲解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会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政府而言,因为其自愿性质,培训成本可大大降低。为此,笔者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使他们了解我国的农民生存状况,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下乡(暑假三下乡)”与“进城(城市农民)”并重。鼓励学生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农民工服务活动,学校应给予各个方面的支持。同时,必须切实开展大学生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活动,避免流于形式。

8.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目前,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在义务教育或高中教育之后可以增加职业教育,使学生毕业时不仅有过硬的文化知识,而且有一技之长,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劳动和城市流动打下技能基础。

总之,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农民工本身,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这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向健康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之计。

参考文献:

1.于伟等.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M].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2.柳娥.农民工培训机制浅探[J]. 农村经济, 2007(3)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农牧局能源办 甘肃庆阳 745000)(责编:贾伟)

作者:刘建峰

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论文 篇3: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显,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素质提升对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现行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逐步趋向合理与完善,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是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协同过程,是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教育培训衔接的过程。农民工输入地政府、企业和学校应承担更多功能,并在课程体系和内容、教育培训途径以及教育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建构。

关键词 农民工;教育培训;城市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也称“进城务工人员”,指在城市或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拥有农业户籍的工人。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更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群体既包括跨地域流动的进城务工农民,也包括在居住地县城内从事非农业产业工作的农民,前者一般称为外出农民工,后者一般称为本地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监测数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农民工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分布广泛,数据显示,2011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1]。农民工劳动大军持续流入第二、第三产业,在我国传统体制之外打通了一条第一与第二、三产业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人力资源流动的新通道,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劳动力。

“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动态过程。城市化既包括基础层面的人口活动区域从农村向城市转化,外出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就是这一转化的体现,还包括外出农民工在内的城市人口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会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呈现突然爆发局面,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并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规模巨大且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越来越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数以亿计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耕文明迈进工业文明,从农民身份转向市民角色。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51.3%,城镇人口达到6.91亿。这组数据表明:我国仅用30余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然而,突破50%的统计数字背后隐藏的是“伪城市化”,也就是作为城市新移民主体之农民工群体城市公民权的缺失,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农民工教育培训则直接指向公民权之一,即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受教育权。在城市化进程推进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面临着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突出问题。

正因如此,城市化进程中各级政府对农民工社会政策在悄然改变,经历着从流动控制模式阶段、生存保护模式阶段到发展促进模式阶段的转变,当前农民工社会政策普遍关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或市民化,关注农民工发展而不仅是基本生存[2]。关注农民工教育培训则是农民工社会政策向发展促进模式转变的代表性体现之一,标志着经历了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付出的早期阶段后,农民工群体正在迎来整体素质提升的春天。但也必须看到,现行教育培训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素质提升问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及时应对的问题,这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回顾

有学者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年)服务乡镇企业发展,关注县域内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培训;第二阶段(1991~2000年)服务城市社会发展,开始关注跨地域流动进程中的农民工培训;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服务城乡社会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农民工培训。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农民工培训政策得到不断推进和完善[3]。进入新世纪,为适应城乡社会转型发展对农民工素质的新要求,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重点转向以职业技能为重心的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大力开展针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升的职业培训,取得了一定成就。

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第一次专门关于农民工的综合性文件,文件提出“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能力”,明确了农民工平等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成为指导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指向标。2004年,农业部等六部门共同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拉开了农民工教育培训行动的序幕,当年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农民工身份作出明确界定,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作了客观评价。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就业制度,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体系,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政策制度,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作为权益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重要内容又一次被提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特别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预备制培训,增强他们的城市适应和发展能力”,标志着农民工社会政策从生存保护模式向发展促进模式转型。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并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2015年以前为有需求的农民工提供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项适用于就业发展的实用技能”。

三、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民工荒”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民工荒”指农民工因各种原因提早退出劳动力市场。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沿海地区和内地企业纷纷出现“招工难”,很多企业因招不到合适的工人生产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农民工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其收入水平太低,导致农民工收入低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职业教育培训严重不足导致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农民工权益保障和社会福利缺失,农民工就业统计和发布制度缺失,等等。“民工荒”不是绝对的劳动力供应不足,而是劳动力结构性、技术性短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现的“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现象,凸显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矛盾,一方面是一些企业急于用人却无工可用,另一方面是许多农民工因缺乏技能而出现就业困难。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民工整体素质提出新要求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相依相随,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转型的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化,对低端生产工人的需求量逐步趋缓,而对中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同时,城市化进程带动农民工大规模快速转移,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二元结构下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效能严重滞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68.8%的农民工在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培训[4]。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显得尤为迫切。以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并立足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目标的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的几大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为北京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是北京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是吸纳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产业,工人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并关系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新生代正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对职业技能提升有强烈渴求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称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农民工,目前占全国1.59亿外出就业农民工的60%以上。新生代农民工投入产业大军并成为主要力量,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农民工价值诉求在从基本生存层面向发展层面转变[5]。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诉求的明显转变则使得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典型特征:一是身份认同发生变化,城市公民意识渐强。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开始有城市化趋向,潜意识中有割断与“农民工”称谓联系的想法。二是理想追求发生变化,有强烈的个人价值。新生代较父辈相比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其中初、高中学历占绝大多数,部分还有中专和高中教育以上学历,并且生长环境变化拓宽了其社会视野,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主意识增强,扎根城市做一个城市打拼者的梦想执著。三是对技能认识转变,对实用技能渴求强烈。笔者对北京市朝阳区某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调查显示,8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技能培训证书,且持有的技能培训证书也多为初、中级证书。

(四)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中遇到诸多问题

1.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

由于企业资金、人员、机构、生产状况等影响,企业把精力主要集中于生产运营和日常工作上,少量教育培训也是围绕企业直接利益开展,没能从企业和农民工的长远发展来看待教育培训问题。多数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由于经济成本投入和短期收益之间的权衡,甚至不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目前企业开展的有限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也主要选择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感情、文化、心理以及生活的教育很少涉及。

2.管理漏洞造成培训经费的浪费

无偿培训农民工的“民生工程”,有时成了一些培训学校和管理部门牟取私利的“敛财工程”。2005年,农民工培训政策启动吸引了很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至2007年短短两年间,北京市有100所承接农民工培训的职业学校和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筛选标准比较严格,乡镇以下户口并在培训所在市工作满1年且此年有单位给缴纳社保的农民工才能参加培训。在这一标准框定下,2005~2007年间,很少有农民工获得在次年参加培训的资格,同时存在着报批和监督管理漏洞,使部分机构有机可乘采取虚报培训人数的手段以获得更多培训经费的案件[6]。2011年6月,武汉市检察院公布查处农民工培训造假案件13件,涉补贴资金数百万元[7]。诸如此类问题在很多地区时有发生,使原本有限的培训财政补贴出现浪费和转移。

3.“教育培训供给不足”和“教育培训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存在

一方面,学校教育培训体系学制长、费用高,产学协同机制的缺失使学校难以随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而企业教育培训体系也在负重不堪中前行,在经营压力面前难以独立承担培训,使“教育培训供给不足”问题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有效需求没有被调动起来,一些地区农民工培训遭遇“冷场”[8]。农民工不愿参加培训有多方面因素:一是相当多的实用技能培训收费较高;二是由于工作紧张,农民工难以找出参加培训的时间;三是现行列入政府财政补贴目录的培训工种,对农民工吸引力不强;四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免费或财政补贴支持的初级证书技能培训不热衷,希望财政补贴培训能够“提档升级”到高级别培训。

4.培训途径有限,社会资源利用不足

企业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多为岗前安全及规范教育,内部自我教育培训是目前企业采取较多的培训方式,企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外包基本空白。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上虽能发挥较大作用,但因其特殊职能对企业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参与不足。由于农民工教育培训市场尚未形成,社会上专门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缓慢。虽然在我国少子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与成人教育系统生源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寻求生存发展的切入点,但众多职成教育机构远未充分投入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综上所述,使得农民工可选择的教育培训途径非常有限,同时许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还处于闲置状态。

四、提高农民工群体素质的对策

上文分析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是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协同过程,是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教育培训衔接的过程,是农民工和城市文化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民工缺乏文化自觉的环境下,农民工输入地政府、企业和学校应承担更多功能,并首先在课程体系和内容、教育培训途径以及教育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建构。

(一)通用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行——构建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目前,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还处于比较零散的阶段,课程内容随意性比较强,缺乏从职业分析到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体系建构的统整。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必须体现通用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行。

1.通用素质教育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农民工由于缺乏社会支持和对自己身份无法进行恰当认同,生活压力很大,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生活阅历不足同时理想比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对尤为突出[9]。因此,农民工教育培训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工身心健康的活动,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适当培训。促进农民工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并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第二,自信心及励志教育。增强自信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并真正实现市民身份转变的前提。增强农民工自信心的途径有多方面,自信心及励志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促使广大农民工树立自立、自强以及不断进步、赢得未来的观念,并逐步建立起城市归属感。

第三,沟通及礼仪培训。城市人际交往礼仪和语言也是限制和阻碍农民工与其他群体交流、沟通的障碍,成为一些农民工生活、求职和工作遇阻的原因。因此,有必要通过语言、沟通技巧和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民工打开在城市与人交往的通道。

第四,安全及守法维权教育。农民工是法律意识比较单薄的群体,也是合法权益易受侵害的群体。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农民工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应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之一。

2.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是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立足的首要条件。首先,要保证专业技能培训大纲和课程内容的权威性,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行业制定,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细分技能培训内容并组织设置培训课程。第二,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保持与业界技术基本同步,课程内容应根据经济与产业技术更新进行适度调整。第三,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与资格证书相结合,使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能够通过教育培训获得从事相应工作的资格证书。第四,课程内容重在实践训练,建立起一些区域性资源共享的农民工技能实训基地,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和技能培训效果。

(二)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协调——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多样化需求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目前开展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多为非学历短期培训形式,这种形式对于培训某项技能或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方面有时间集中、针对性强、见效快等优势。但是,其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需求方面已有了改变,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继续完成中等教育或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增加筹码。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各地电大教育、成人教育、高自考教育、网络教育等开放教育的重要生源。2008年,东南沿海和内陆经济发达地区青年务工人员学员比例分别达到53%和65%[10]。2012年,北京市首次推出了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助学计划——“首都青年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针对具有农业户籍、35周岁以下并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考生,选取优秀农民工实现上大学的梦想[11]。

(三)输入地与输出地以及职业学校与用工企业相结合——架通农民工教育培训双向通道

“先培训后就业,不培训不上岗”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农民工教育培训要秉承的理念。目前,农民工输入地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机构还存在较大缺口。合理布局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用工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任务分工与协同合作,发挥各自经验和优势,架通农民工职业学校和用工企业培训的双向通道,是创新农民工教育培训机制的关键。

1.县(市)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是输出地农民工培训的主阵地

为让更多的农民工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再就业,输出地政府给予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政策支持和引导,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准备性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起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的“蓄水池”。在输出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参与下,其职业教育培训承担机构应以县(市)职教中心、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短期培训机构为主,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引导性培训和初级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基本通用素质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帮助预备农民工转变世代依附土地生存的观念,初步认识城市工作和生活。初级技能培训的目的是帮助预备农民工初步掌握一项能够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基础本领,引导他们参加适合自己特点的技能培训,为进城务工作好技能准备。

2.城市用工企业和中高职院校等机构是输入地农民工培训的主阵地

用工企业是输入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劳动法》规定,用工企业有义务对新进员工进行在职的技能培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企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享受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用工企业主要承担岗前适应性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三部分培训任务。企业招聘外来务工人员之前,需根据自身发展制订针对农民工的培训计划。农民工进入岗位工作过程会伴随岗位技术含量提升以及岗位转换,需要企业做好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远程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劳动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组成输入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另一支重要力量。这些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开展通用素质教育、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和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三部分内容。其中,通用素质教育是输出地引导性培训的延伸,包括心理疏导、人生励志教育、创业教育、城市文明礼仪等,帮助农民工在城市中用健康科学的方法面对遇到的问题;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是输入地初级技能培训的提升,由企业和学校协同开展,既可以在企业以“工学一体化”的形式开展,也可以在学校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则是高职院校、远程教育机构和社区学院的主要任务,越来越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需求也是这些院校生存发展的新生长点。

作者:梁燕

上一篇:科学性幼儿园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