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理论论文

2022-04-15

摘要:吴冠中先生作为中国杰出的现代美术教育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美术理论,引领着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美术教育的现状,从四个方面阐述吴冠中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美术教育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育理论论文 篇1:

美育视角下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摘要:美育视角下的本科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在美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上,将美育思想融入教育理论研究,以美育观点指导美术教育实践,从而促进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美术专业人才。

关键词:美育   本科美术教育   理论   实践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由于美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下我国的教育理念中,愈发重视美育教育,美育教育逐渐融入到各个教育领域、教育阶段以及各个学科。本科院校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都应当在美育的视角下进行完善,将美育教育理念融入到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去,用美育指导和浸润美术教育,使教育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一、美育理念对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育理念的提出,是伴随着美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美育理念自产生以来,就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提升人的趣味和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这一系列教育主张正契合了当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可以说在当下,在我国,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倡议下的必然需求,是当下教育的“刚需”。美育理念对于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样也是不言而喻的,美术作为“美的艺术”,其学科设立本身便是美育教育理念的产物,可以说美术教育脱离美育视野,就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本科院校的美术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美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本科院校美术教育中,美育的价值就更能够得到彰显。具体而言,美育理念对于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促使本科院校美术教育必须向挖掘人的内涵延伸。有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工作技能外,具备艺术能力也很关键。经过研究发现,艺术能力越高,创新、创造能力越强,在工作中更能有出色的表现。由于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核心素养、培养情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在美术教学中通过采取一些引导手段,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锻炼,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开展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美好的事物、表现形式为内容进行的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的养成,使学生拥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要注意方法的运用”[1]。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經远远不止于对“技”的要求,而是更注重综合素质和内在素养,“美”的功用,便在于培养情感、滋润人心、涵养心智,而这恰恰越来越成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关键。

其二,是本科院校美术教育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前文提到,在我国,美术学科的设置便是美育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美术教育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贯彻美育理念,换言之,美术教育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追根溯源,牢牢把握美育的内在要求,深入贯彻美育理念,作为我国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亦应当如此,这是本科院校美术教育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其三,是美育理念在我国健康发展的要求。美育教育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美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需要广阔的实践土壤进行培育,并非通过简单的纸上谈兵就可以实现。因此,本科院校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良好契合点,将美育观念融入其中,能够有助于美育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这无疑能够产生双赢的效果。

二、美育视角下的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理论探索

前文谈到将美育引入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则可将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分开来谈,分别从教育理论建设上和教育实践的探索上探讨这一论题。需要注意的是,美育视角下的本科院校美术教育,必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梳理不意味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对于美术教育的理论建设,长久以来已形成体系与规范。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肯定了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并对美术教育提出了‘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期许。美育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有助于道德完善,提升人生境界;美术在远古即被用于教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助推中国文化发展。在当前时代变革的大潮中,美术创作应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创作体现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声音的优秀作品”[2]。正如该研究指出的,美术创作在我国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扎根生活、扎根社会、扎根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认同,不断体现中华文化的符号。因此,在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理论的建设上,也要将美育理念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既侧重美的教育、爱的教育,也要发展中国的教育,这是教育理论建设必须要坚持的关键一环。

此外,要兼收并蓄,完善美育理论的体系化建设。美育在我国的发展,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从幼儿教育开始,美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当下本科院校美术教学中的美育理论建设,要将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形成联动的教育体系,而非各自为战,在连贯的知识体系外,形成连贯的美育体系,贯穿教育过程。另外,要吸收传统的和外来的美育思想和美术教育思想,吸取其积极成分,与现有教育理论相结合,使本科美术教育中的美育理论不断完善、发展。

教育理论的发展还需要坚持教、研结合,培养一批具有理论研究水平的教师队伍,承担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双重任务,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队伍建设,是每一种教育形式想要长远发展,都必须进行的必要工作,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应当将教与研的尺度衡量好,促进教、研双向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的进步。

三、美育视角下的本科院校美术教育实践探索

在教育实践中,美育视角下的本科院校美术教育要突出情感理念、创新理念和审美理念。

“表现主义画家席勒的作品中,肖像作品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死后他被称为直逼心灵的伟大艺术家,席勒的作品可以用‘美在深情’来形容,这样的艺术家不计其数,所以情感理念在一切美术作品和教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由此可见,情感理念的培养,是美育视角下的本科院校美术教育实践的关键。有学者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达,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美的创造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内心世界,寻求一种艺术上的消解、共鸣与慰藉,从这个层面上说,美术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是一种情感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美育视角下的本科院校美术教育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创新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能够在美术创作和赏析中更具思辨性、创造力,也能够打破桎梏,更好的接受美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美的教育。

审美理念是美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理念,在本科美术教学实践中,必須让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审美素养,否则,没有美,美育便无从谈起,美术的学科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在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通过不断得欣赏、创作、讲解,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将美术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仅能够在美术作品当中发现美,也能够从日常生活当中感受美、欣赏美、传播美。

本科院校美术教育实践,在突出情感理念、创新理念和审美理念的同时,要注重与美术教育理论的发展相结合,无论是从情感层面还是从创新层面抑或审美层面,都应当具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教育支撑。

四、结语

纵览全文,本科院校的美术教育,离不开美育理念,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美育视角下的本科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就是在美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上,将美育思想融入教育理论研究,以美育观点指导美术教育实践,不断提高我国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水平,促进本科院校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为美育理念在我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王雅文.“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谈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J].艺术评鉴,2019,(17):140-141.

[2]薛镇瀚.论新时代美育与美术创作[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4):105-108.

[3]赵小雪.情感教育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昌吉学院学报,2019,(04):92-96.

作者:齐增东

美术教育理论论文 篇2:

关于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吴冠中先生作为中国杰出的现代美术教育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美术理论,引领着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美术教育的现状,从四个方面阐述吴冠中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关键词:吴冠中 美术教育 理论与实践

吴冠中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在艺术创作与教育工作中,一直主张中西融合,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文学、绘画、艺术理论等多个方面。随着中国艺术教育受关注的程度升高,我国的美术研究界对吴冠中艺术作品的研究也有所成就。吴冠中先生在从事多年的美术教学工作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其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由于我国对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较晚,还有较多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概括与总结。基于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其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

一、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概述

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吴冠中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实际情况出发,凭借自己对美术教育工作的深度解析,以及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经验,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美术教育理论。

第一,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在对中国画进行学习时,吴冠中对八大山人、石涛、虚谷最为热衷;而在西洋画中,其对塞尚和梵高这两位美术大家最为喜爱。吴冠中的留学经历,使其对中外艺术融合的理念更为坚定。生长在中华大地上,思想、理念艺术素养等都已在艺术创作灵魂深处深深扎根。在对西方艺术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吴冠中又对西方美术文化有了深深的感情,并對其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和客观的对比。所以,吴冠中认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要以学习中国画的创作理念与抽象的哲理为根本,学习西方画的构成与严谨为基础,学习西方画作的优点,摒弃其缺点,将中西绘画的精髓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艺术作品。

第二,重点培养审美素质。吴冠中的美术教育理论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创造和创新。在对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要在普及绘画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美术专业学生主动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创设较为充足的美术空间,让其思维得到全面发散,最终实现作品创作的学习任务。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技巧时,要让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全面提升和拓展,拓宽其审美视野和对美的认识,从细节之处培养其审美素养,从而使美术学生乃至于全民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

第三,要重视艺术人格的培养,并能师学舍短。吴冠中先生在从事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其中,对于艺术家人格培养方面尤为重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就要具有优秀的人格品行。从吴冠中先生的艺术经历和艺术作品创作中,可以充分看出吴冠中先生的优秀人格和爱国情怀。他不图名利,对艺术作品的执着,对作品力求完美的品质,是非常值得当代专业美术人士以及美术学生重点学习的。吴冠中师承林风眠、潘天寿等一代名家,在美术作品学习与创作中,不仅学会了重要的绘画方法和技巧,也认识到他们的画作具有历史原因造成的局限性。所以,吴冠中先生秉承师学舍短的理念,学习老师的艺术精髓,然后再融入新的艺术理念和方法,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坚持着与时代同进退,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创作,从而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树立对美的追求不得有丝毫瑕疵的理念。

二、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利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艺术考生的文化成绩比较低,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学生不得已学习了艺术专业,想运用曲线升学的方法挤进高校的大门。这就使一大批文化知识差、艺术基础弱的学生进入到美术学习的队伍中。因为自身并不喜欢美术学习,所以在美术创作和创新上并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使美术教育和学习都遇到了困难,最终使我国的美术综合水平降低了,这不仅对美术人才的质量造成了影响,还违背了学生的意愿。

(二)忽视了美术的隐性功能  

社会对普通高中教育水平的衡量标准,主要是通过高考升学率来判断的,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以考试为首选来定位,一些美术教育工作者,不能以高姿态和高认知去掌控美术教学的目标任务,从而导致美术学生的综合水平不能有效提升。还有一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重视考核与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美术教学工作主要是围绕考试进行的,不能帮助学生树立美术意识,更不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美术的意识,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会导致许多学校的美术教育变成走形式、走过场,不能切实为学生服务,为美术发展服务。

(三)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美术在高考中的关注度持续增高,但学校、家长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学生在选择美术学习后的发展前景被忽视。家长希望学生从事美术学习,从而获得高学历、高素质;学校希望学生从事美术学习,可以扩充招生量,壮大美术学习队伍,从而使美术这门学科得到发展。但是,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培养全能型美术人才,应该以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和美术素养为基础,以美术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为教育目标。

三、吴冠中美术教育的实践

(一)重视校内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吴冠中先生在多年从事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一直以“活学活用”为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美术教育的工作成果。在吴冠中先生的倡导下,美术教育工作者重视美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美术的存在价值,并且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以一种自在、自由的心态去感受美术、感受艺术,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吴冠中先生注重绘画的意境,而非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当然,绘画的方式和技巧是每一位有素养的美术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意境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的美术视野得到全面扩展,比如在美术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欣赏中外名师大家的作品,并对其作品进行讲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将中外美术作品的立意、哲学思想等充分融合在一起,最后创作出属于自身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二)重视校外拓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吴冠中先生非常重视绘画中的抽象美和形象美,并鼓励教师带领自己的美术学生参观画展、组织画展,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西方画的差异,发现二者的优点,结合中西方画作的抽象特点,使自己的美术观点得到更新,美术作品质量得到提升。吴冠中的美术教育理论中,对形式美的构思具有严格的要求和指向,要通过培养学生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使其美术素养和美术理念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在当前的美术教育环境下,美术知识的教授是以传授的形式进行的,吴冠中先生提醒广大美术教师,要充分树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当前这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术信息、美术资源、美术理念等都受到冲击,这种情况下,更能体现出教会学生怎样提升美术素养比让学生通过模仿学习美术要更有优势。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来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方法和技巧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美术学生的艺术气息更浓郁,艺术水平更高超。

(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教学技能,以学生具体的美术表现为教学框架,重视学生对表达对象的美感教育,使学生创作出的作品具有灵动性和艺术性。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多是让学生以模仿的方式开展学习与创作,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但是在培养学生领会美感和培养美感方面还相对较弱。因此,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在品鉴和模仿作品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让美术作品的创作不是仅仅成为原创,还要具专业的艺术特性。

四、结语

吴冠中先生在历经半个世纪之久的美术教育事业中,形成了独特的美术教育理论,并且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他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为美术教育的目标任务,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自由意识为美术教育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參考文献:

[1]包艳华.高校美术教育理论方法与教学实践探究——评《当代美术教育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7(11):165.

[2]郭泳儒.高校美术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3):85.

[3]马秀明.由美术理论教育来看高等美术院校审美教育机制的建构[C].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2:7.

[4]江保锋.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美术教学课程设计方法研究——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2):85.

[5]刘瑛,刘琳,黄意涵.民间美术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中创新研究及价值探索——评《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林产工业,2019,56(12):115.

[6]朴承浩.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探讨——评《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146.

[7]唐志.高等院校美术理论教育教学改革探究——评《美术教学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5(02):121.

(作者简介:林扬浪,男,本科,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林扬浪

美术教育理论论文 篇3:

美国现代美术教育理论发展概述

摘 要:美国现代美术教育经历了由“图画课”到课程统整的四个阶段,美术教育的内涵不断扩大。从为了满足工业社会需求的“图画课”到由罗恩菲德为代表的“自由创造”艺术教育思想,虽然改变了美术课程单一化的现状,但是由于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此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作为对过度自由课程的反思,“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BAE)理论奠定了现代美国艺术教育的基础。DBAE强调美术教育的自律性,在课程中涵盖了艺术世界的各方面,包括鉴赏、批评、历史与创作。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与对基础教育过度分科的反思,课程统整成为当下美术教育理论发展的趋势。加德纳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将艺术课作为一般课程的核心,通过艺术的方式融合其他科目的学习,并且在课程中强调体验与思维的培养,对当下的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创造力;以学科为基础;DBAE;艺术教育;多元智能;课程统整

[获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wkxm78,项目名称:基础美术教育欣赏课程问题研究与教参编写]

美术教育及课程的概念是根据义务教育对创造力、德育、美育等要求而建立的。时至今日,教育与课程理论界已达成共识,认为美术可以帮助完善人格、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当下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而在此前的艺术教育中,美术课常常以图画课、设计课等强调动手制作能力为主,而非对美术世界的整体把握。美国现代的美术教育理论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一、“图画—手工”课

19世纪出现的公立学校运动(Common School Movement)是为了满足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消除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不良后果所兴起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阶层,由于贫困,各种犯罪问题日益严峻,而学校教育被认为是一种确保社会规范的方式,声乐和图画课则被明确为提高修养及道德水平的途径。在美国,最早引入图画课的公立学校地区为波士顿,并且公立学校的“图画课”与私立学校的“想象图画课”有明显区分而前者在于运用理性进行精确的绘图[1]。

随着工业化在美国的推进,图画课被认为是改善商品质量、提高公民审美水准的有效方式。1870年,马塞诸塞州通过法案明确了图画课的必要性,这进一步确立了以培养读、写、画能力为主的公立学校教育。并且,图画课的内容与工业密切相关,主要根据史密斯(Walter Smith)对于工业图画的含义以及相关的教学计划制定。史密斯是“工业图画运动”的积极推进者,他于1872年出版了《学校艺术教育与工业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Scholastic and Industrial),在此书中他将图画课定义为一门涉及智力的学科,认为其旨在发展感觉的准确性、训练想象力,这样易于培养对秩序的爱好与创造力。史密斯制定的艺术教育计划囊括了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并且还涉及了成人夜校。在小学的教育中,他制定了徒手画、模型画和记忆画三个课程[2]。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开展图画课的费用相对昂贵以及过于机械化的课程设置[3],图画课招致了大量批评,并且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关于工业的图画课已经失去了必要性。

二、让学生自由表达

罗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美术教育心理学意义的学者,他主张将美术作为教育的工具,实现教育学上的意义,形成健全人格以及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在课程观中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立场。罗恩菲德一直被看作美国艺术教育的“导师”[4],他于1939年和1947年分别出版的《创造活动的本性》(The Nature of Creative Activity)以及《创造力与心灵的成长》(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成为了美国艺术教师的指导手册,在当时以功利的“手工—图画”课为基础的美国产生了革命性的意义。这种对创造力的重新定义与发现也暗合了当时美国现代艺术快速发展的趋势。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样式化前阶段(4-7岁)、样式化阶段(7-9岁)、党群年龄(9-11岁)、推理阶段(11-13岁)、青春危机期(13-18岁)。他认为以上各个阶段是根据遗传并自然过渡的。虽然每个儿童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速度,但整体的形式和步骤却是相似的。儿童需经过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既然这些阶段是自然发展的, 那么教师对儿童美术的学习就不该予以干涉。不要试图教儿童怎样绘画,而应该只是提供材料和刺激,让儿童自我表现,以自己的速度、方式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

但是,极力强调“自由的创造性表达”使得教育与课程失去意义。而美术也不应仅仅停留在通过自由创作而潜移默化地培育创造力的层面,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历史以及关于美术世界的种种要素也应当在美术的课堂中出现。这不仅仅是对于“学科完整性”的追求,而是顺应人的探究欲望和理解能力的天性而重新组织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课程之要求。

三、美术教育的学科自律性

作为对过度自由课程的反思,以美国美术教育理论家艾斯纳(E. W. Eisner)和巴肯(M.Barkan)为代表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BAE)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广泛关注。盖迪艺术中心(The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Arts)作为此理论的支持者,于1983年成立了盖迪视觉艺术教育家协会,并通过暑期课程、研讨会、学区艺术课程的计划和实施以及学生成就评量来发展和贯彻DBAE的理念。

“以学科为基础”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1)美感(Aesthetic):認知艺术的本质及有关艺术之观念;

(2)艺术批评(Art Criticism):描述、解释、评估艺术之基础;

(3)艺术史(Art History):了解艺术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4)艺术创作(Art Production):艺术创作之过程与技巧。

“以学科为基础”的提出意味着美术教育实现了其学科意义上的自律与完整。美术的课程由以上四个子学科构成,以此实现美感、艺术常识、品鉴和创造力的培育。

随着后现代思潮在各个理论领域的兴起,美术教育理论界开始反思DBAE这一蕴含着精英主义理想的理论。DBAE的理论核心在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家所使用的形式分析,即对艺术作品的线条、块面、构图、色彩等艺术内部要素进行分析,而较少关注艺术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价值观立场和政治倾向等,并且在艺术创作的课堂中仍然以先锋派的风格为学习对象,鲜有当代艺术的内容。

四、学科的统整趋势

随着多元文化观念的兴起与对“划分学科”的反思,出现了多学科统整的趋势。帕森斯(M. J. Parsons)提出了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统整课程。他在1987年的著作《我们如何理解艺术》(How We Understand Art——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中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美感发展的过程,并以此作为艺术教育的依据。帕森斯认为“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统整课程”有联结知识和经验的作用。1997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开展了“艺术引导教育改革”的计划(Transforming education through art challenge),帕森斯作为计划的负责人。

哈佛零点项目的负责人加德纳(Howard Gardner)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艺术教育中进行了多种尝试。“多彩光谱”项目是针对学龄前的幼儿设计,根据一系列个性化的评量对幼儿的智能进行评估,并且以鼓励幼儿模仿的方式,开辟各类“游戏角”;“艺术推进”项目是针对高中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以“认知”为主导,运用“领域专题”和“过程作品集”两种艺术教育方法。

加德纳认为应该向学生介绍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艺术家独特思维方式,包括实践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研究专家的思维方式。

根据当下的教学现状,加德纳认为美术教育理论应当思考如下问题 :

美术课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培养创造力?

美术教育应当单独授课还是融入所有课程之中?

西方的艺术是否具有特殊地位?在课程设计中西方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比重应当如何?

美术训练应当侧重鉴赏能力,还是技法训练?

艺术是一种实在的知识还是认识与元认识的形式?

以上问题均切中了当下艺术教育的要害,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地区对此有各异的解答。但是从整体上可以发现,自“美术课”出现以来,对于它的理解从画图技法到关于美术世界的各方面,其内涵越来越丰满。并且,受到教育改革大背景的影響,将美术、艺术与其他科目进行统整成为了当前的趋势。

注释:

[1][美]艾夫兰(Arthur Efland).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96.

[2][美]艾夫兰(Arthur Efland).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33.

[3][美]艾夫兰(Arthur Efland).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41.

[4][德]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艺术心理学新论[M].郭小平,翟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29.

参考文献:

[1][美]艾夫兰(Arthur Efland).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美]罗恩菲德(Viktor Lowenfeld).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育德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德]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艺术心理学新论[M].郭小平,翟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美]艾斯纳(E. W. Eisner).艺术视觉的教育[M].郭禎祥译.台湾:文景书局,1992.

[5]Lee,Emery(ed.).Teaching Art in a Postmodern World: Theories,Teacher Reflections[C].Common group publish,2002.

[6][美]加德纳(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罗宁

上一篇:高效课堂政治论文下一篇:舞蹈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