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政治论文

2022-04-15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在高中的课程中,政治课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注重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效课堂政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效课堂政治论文 篇1:

试论构建高效中职政治课堂的有效策略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全面更新教学思想,切实有效的推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渗透和运用新的教学思想,敢于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深度的进行改革的探索和总结,促使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开创新的教学领域,让学生满怀激情和动力的进行课程的探索,凝聚教学智慧,挖掘教学的本质,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关键词:  构建  高效  中职政治  课堂  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在不断的深化,新的教学内容成为最关键的改革方向,探索新的教学内容,融合新的教学模式,促使课堂教学的结构性真正符合课程发展的需要,以最大化的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政治科目中拥有很多枯燥的原理,如果单纯的依靠教材,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全面运转,而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必然受到影响,那么高效课堂的构建必然会落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政治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思想,融入新的教学观念,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内容,并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加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政治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化的运用,开发学生的政治思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那么在实际的中职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哪些方法以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构建完整性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水平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发展,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而只有挖掘出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进行深度的理解,才能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中职政治课堂中需要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优势,全面探索基础性的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强大的网络系统,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轻车熟路,更加深度的进行课程的改造,完善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感知。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政治教师在高一开始,首先就让中职生明确了解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才是今后三年学习的关键,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难点和重点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并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构建知识框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先把书越读越厚,再把书越读越薄”,要求学生多看多思考,将新教材中的知识先整体阅读一遍,对新教材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准确把握重点知识和微观知识,最后能够取其精华,将课本中的主干基本知识重新整理,将知识要电话,并将存在相关联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开展互动性的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政治综合能力

课堂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场所,只有更加深度的进行交流,才能还原课堂的本色,以不断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操控课堂,没有给学生话语权,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密切,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师生互动的方法,切实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力,成功的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突破口,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政治思维和能力。以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询问一下班级内班级学生对于民主选举的概念,有些学生因为年龄未到的缘故,对于民主投票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理解,因此很少有学生能够正确表达民主投票的具体流程和含义,接着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由教师为其布置职务,让他们每个人扮演一个我国民主选举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学生面前演示一遍民主选举的流程。并且允许学生可以随时对民主选举的每一个过程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配合着同学的演示来为其解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十分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演示范例,并且学生也能够和教师做到及时沟通、及时交流,让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说是课堂互动的理想模型。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有效互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三、组织开放性的辩论会,提高学生的政治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在全面升级之中,开放性的课堂氛围,不仅能为学生带来深刻的感受,更能培养学生的正确认知观,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作为中职政治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开放型的辩论会,使课堂教学的体系充满活力,能够引发学生对政治原理的深度思考,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理性精神素养,并运用自己独特的政治观点,去解答辩论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一课时,便让学生对“法律约束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法律”这个论题来进行论述,然后再将学生分为两组,让学生就法律的作用来进行论述,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法律的重要性产生足够的理解。在辩论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意见的碰撞,学生对这一点理解的更加透彻,也使得学生能够在辩论中学习到别人正确的价值观念,改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观念,从而推动学生对于法律的理性认知。

简而言之,新的教学内容注入新的力量,带来新的气象,从整体上掌控教学的发展进程,以最大化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水平。作为中职政治教师,需要通过以上方法,对课堂教学作出正确的理解,并根据教材的结构,灵活性的进行安排,善于进行课程的创新,要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精彩的知识,引导学生透过政治原理看清楚知识的本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促使学生从各个层面挖掘出知识的奥秘,以锻炼学生的政治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曾加华.中职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80-81.

[2]赵盛兴.如何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作者:李杰

高效课堂政治论文 篇2:

构建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策略探索

摘 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高中的课程中,政治课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注重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构建高效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设计别具一格的导入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在政治教学活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已经将导入环节当成了一门学问,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设计别具一格的导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个比较活跃积极的状态,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教材当中的政治新知识的热情。

例如,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月光族”、“负翁”、“卡叔”吗?这些称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并让学生相互之间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究。然后,我为学生出示了与此有关的图片,以此使学生对上述称呼进行了直观认识。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小儿麻痹症”的漫画,并让学生对漫画当中的讽刺意义进行了讨论。最后,我结合上述活动,对学生说道:同学们,通过上述活动,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共同探索一下上述问题吧。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别具一格的导入,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了一个比较活跃积极的状态,还激发了学生探索教材当中的新知识的热情。

二、构建逼真的教学情境

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必备因素。充满情境的课堂犹如百花齐放的大花园,生机勃勃。而缺乏情境的课堂仿佛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一片荒芜。由此可见,情境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教学《多变的价格》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多变的西瓜价格》的图片,并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中的内容?”有的学生说:“刚上市的西瓜的价格比较贵,小区门口的西瓜的价格比批发市场的西瓜的价格要贵。”还有的学生说:“冬季西瓜的价格比夏季西瓜的价格贵。”教师对学生说:“为什么同样是西瓜,价格却不一样?”于是,学生们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探究。经过探究,学生从多变的西瓜价格的情境中,得出了影响价格诸多因素:气候、时间、地域、供求等等。

三、注重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将德育教育与政治教学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社会和自我进行正确认识。

例如,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在讲述与做理智的消费者有关的知识时,我先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你喜欢追星吗?你有过凭一时冲动而购物的行为吗?你购物时非名牌不买吗?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了回答。然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学生的回答结果,并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了自己的感悟。之后,我结合上述活动为学生讲述了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并为学生讲述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有关知识。最后,我结合课堂当中讲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以此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观念。这样,教师通过将德育教育与政治教学融合在一起,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还引导学生对社会和自我进行了正确认识。

四、积极融合时政资源

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融合时政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唤醒学生探索政治知识真谛的欲望。

例如,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在讲述与消费心理面面观有关的知识时,我先利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美国消费文化面面观》的观察的资料,并让学生结合上述资料,总结了美国消费文化观。然后,我为学生播放了《樱桃小丸子》当中小丸子家买车的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视频,思考了以下问题:小丸子一家的想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呢?他们应该怎样选择最终的方案呢?以此使学生知道了消费心理是复杂而多样的。最后,我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以及教材当中的有关内容,为学生讲述了与消费心理有关的知识,并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例题,让学生进行了解答,从而不断巩固了学生掌握的本节课的知识。这样,教师通过融合时政資源,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唤醒了学生探索政治知识真谛的欲望。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动人心弦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绘就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巧借灵活高效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的方式,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从而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加精彩高效。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教师要意识到构建高效政治教学课堂的意义,并积极采用多种新颖有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政治知识的讲解,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政治知识的学习当中,并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能够早日实现构建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周新.浅谈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方法[J].新课程(下),2018(04).

[2]孙明辉.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8).

(作者单位:四川省剑州中学,四川 广元628300)

作者:梁光辉

高效课堂政治论文 篇3:

构建高效中职政治课堂的有效途径

【摘 要】本文论述构建高效中职政治课堂的有效途径,从以生活为本源、创设形象的情境课堂、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创新练习形式和内容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全面提升中职生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职 经济政治与社会 高效课堂 途径

方法决定过程,过程影响结果。对于完整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学方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没有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经济政治与社会》作为中职教育课程的重要构成之一,对中职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要想构建《经济政治与社会》高效课堂,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组合和优化,才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新时期的中职学生年龄多为 16 至 20 岁,他们成长于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不断发达的网络时代,时代赋予他们有别于以往学生的特点,且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发展都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敏感的成长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经受不住外在的诱惑,在价值取向、对事物的判断等方面出现误区。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对学生实施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索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有效途径。

一、以生活为本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最早来源于我国教育学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他认为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自然地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生活化教学强调课堂学习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彰显《经济政治与社会》学科的实用价值。然而,在当下的中职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师以“考试”为中心,把原本的教学课堂变成“划重点课”,学生也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去背诵一些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不利于中职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为了改善传统政治课堂“假大空”的现状,教师必须引进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对现有的政治课堂进行改进,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当下的社会生活。

例如,在教授“商品的交换与消费”这部分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货币,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了解影响价格变化和消费的因素,掌握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货币的产生、变化与我们的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生活中都使用货币,但是很少有人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活动,结合生活经验去揭开货币神奇的面纱。

又如,在学习“商品”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去商场购物的经历,思考一下“商品是什么?商品如何从生产者抵达消费者手中呢?”中職生已经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之下,他们梳理了“商品”的整个生命历程:无论是我们每天要吃的各种食品,还是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甚至是网络宽带、话费等虚拟物品,它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们通过消耗一定的物力、人力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的生产不是为了满足生产者的需求,而是提供给社会上的多数消费者,并通过交换环节最终到使用者手中。此时,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让学生理解“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在这一概念中,学生知道了商品之所以叫作商品,是因为它满足了两个基本特征:(1)劳动产品;(2)用于交换。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选择在生活中进行检验。教师展示以下生活中的物品,请学生判断其是否是商品。如:封建社会农民上交给地主的粮食;大自然中的空气;商店中标价 200 元的电饭锅。通过这样的案例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让他们理解“商品”的概念,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经济知识。

二、创设形象的情境课堂,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学习

情境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理解、记忆某些抽象的知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负责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得到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忘记。特别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低,更需要一种生动形象、能够吸引他们参与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燃起他们的求知热情。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特点,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时代,结合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强大的渲染力,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进中职生对本节课主题的熟悉,让学生感受到税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 学校、医院、公路、发电厂等。教师:“我们享受着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公共物品,如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在宽敞的马路上行走,享受着便捷低廉的电力……请你们思考:国家的钱从哪里来?”通过多媒体展示国家为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国家职能的基础—— 税收,以及税收的性质——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时,由于其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引入一个真实的案例:李明回到自己的母校看望老师,热情地邀请班主任李老师到学校门口的一个饭店吃饭,结账的时候老板出示了 240 元的账单,李明结完账后向老板索要发票,但是老板以发票没有了的理由拒绝,李明当即打电话到当地的工商、税务部门,对饭店老板的行为进行投诉,于是税务局着手进行调查,但是老板不仅没有配合调查,还伙同员工打伤了一名税务工作人员,有关部门责令老板停业整顿,对老板也进行了法律处罚。通过展示这一案例,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总结税收的基本特征,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这比教师直接进行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三、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合作探究学习是教学当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分组讨论、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发散式思考的训练,在集体“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结论的思考和分析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企业的生产与经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正确地理解企业的含义,了解企业的主要类型,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以下合作探究环节。

探究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展示海尔、中国人民银行等几家公司和事业单位,请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企业,并给出理由。

本探究活动设置的目的在于以生活实例入手,请学生讨论和回答什么是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特征和地位——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探究活动二:现代生活丰富多彩,不同的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商品。那么,企业有哪些类型呢?请说出你的划分依据,并对每一类型列举出 1 至 2 个例子。

本探究活动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讨论问题,通过不同学生观点的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在辩论中对“企业的类型和划分”有更发散的思考,懂得根据不同的标准去划分不同类型的企业。例如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资、合伙制、公司制等;根据企业所属行业,有农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很多学生还能够联系自己的课外学习,举出阿里巴巴、中国邮政、华为等企业例子。

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理进行小组划分,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分析思考中提升思维能力。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会记得更牢固。最重要的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体验到成功的价值感。

四、创新练习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然要在社会实践中經受检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检验《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成果大多采取闭卷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更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并无法体现学生的思维、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一些学生觉得政治课是一门很“虚”的学科,平常不学习,只要考试之前背背知识点就行了。其实不然,《经济政治与社会》涉及经济、政治、道德、法治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对这门课程的考查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如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社会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完“税收”后,请学生分成两组,围绕“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那我们有没有纳税?”这一问题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让学生明白:税收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在我国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是消费者,都为我们的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作为纳税人,让学生以自觉依法纳税为自豪,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国家主人翁地位。

再如,课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博物馆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博物馆反映着一个地方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是该地区生活质量的体现。通过参观博物馆让学生主动去关心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去了解生活所在地的发展和历史变迁,增强他们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所有教育者的追求,从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进行切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中职政治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勇于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助力中职生思维、情感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腾波.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

[2]王 婵.构建高效中职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方法[J].科技资讯,2019(5)

[3]于存波.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6(23)

[4]姜言苹.基于新课程下的政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6)

(责编 罗汝君)

作者:朱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