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公务用车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30

一、产生背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强调,各级党政机关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近年来,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等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有企业公务用车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有企业公务用车财务管理论文 篇1:

企业公务用车管理规范模式及风险管控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务用车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公车管理办法,以此规范和加强公务用车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但目前公务用车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制约和影响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加强管理和规范,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本文就企业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以此优化公务用车配置,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公务用车;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052

0 引 言

所谓公务用车即一个企业中为员工提供外出执行公务便利所用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好坏往往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当员工外出执行公务时公务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公务用车会增加一个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企业合理控制和规范公务用车可以减少企业支出。现如今不少企业开始进行公务用车改革,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可以说规范公务用车对企业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受到很多企业推崇。

1 企业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般出现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并且不同企业针对自身的发展状况会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就是为企业发展和为员工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最初,企业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较为简单,无非是一些空洞的处罚制度,这样的制度过于单一化,存在很多缺陷,也不够人性化。本来是为了方便员工工作,但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企业公务用车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配置随意,没有明确标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公务外出所用的交通工具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汽车,其中又有轿车、越野车、商务车等各种类型的车。虽然各地都有道路交通法规和车辆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针对企业公务用车的具体规范和管理制度,也不能提供法律保障,导致公务车辆配置存在着随意性。有的公司使用正常的5座汽车,有的企业配置高档商务车,还有的企业配置十几座的大型车辆,公务用车配置呈现越来越随意的状况。相关企事业单位虽然明文禁止使用超标和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作为公务车,但由于制度不够明确和完善,导致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2 公务用车的费用很高

企业公务用车普遍存在费用高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配置的公务用车超编或者超配置;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合理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很多企业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往往会配置较高级的公务车辆,这些车本身就是高档消费品,会给企业带来很大一笔支出。而一些员工为了满足私欲会不合理使用公务车辆,造成资源浪费,这些是公务用车费用高的主要原因。

1.3 公车私用屡见不鲜

这个问题是企业公务用车管理过程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公车私用直接导致公务车费用高,同时还会大大降低公务车的运行效率。目前,公车私用现象较为显著,某些企业的领导利用职务之便会开着公车上下班或者利用出差、执行公务等条件,借用公车私自使用,甚至用公车去度假,这样无形之中会增加公务用车的费用。

1.4 公务用车监督力度不够

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公车使用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缺乏监督,这也是造成公务车产生浪费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主要由于人为操控占主要部分,当公车外出执行任务时,管理者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如果使用者不够自觉,就会大大地降低公车的使用率,从而增加相关费用,尤其是那些腐败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该问题。

1.5 公车增长给社会带来很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车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企业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会配置很多辆公车,在无形中会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也会加重环境污染。企业盲目地增加公车表面上看似可以显示经济实力,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实则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以上公车问题仅是一部分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还存在一些隐形问题,如“四风问题”等。因此,企业如果不重视公车管理会给企业国家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近年來,国家开始重视公车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纷纷从提高行政效率、节约为本、压缩公务支出费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笔者希望通过实际考察和努力探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公车管理办法,为此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和办法。

2 公务用车改革措施

目前,虽然很多企事业单位对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也在不断摸索更加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管理办法,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且在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较为明显,需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职责。具体有以下措施。

第一,从购置和配置方面严格入手。企业在配置公务用车时要明确车辆的型号、相关级别配置以及后期维修保养要求,严格控制人为需求配置。第二,公务用车管理部门应该从购置车辆开始就设置严格的审批流程,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制订详细的使用流程、使用规范等,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费用管理,同时在车辆的维护保养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严格执行。第三,推动公务用车社会化和市场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限制公务用车编制的同时,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应,可以实现公车外包,将公车业务外包给有专业营业能力的外包公司,并签订合同,按照要求提供服务。第四,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管理。这是目前很多地方企业都在推行的一种管理措施,在减少公务费用支出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也能够防止发生一些腐败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还存在很多漏洞,如不好把控交通费用补贴、补贴标准也有很多不同。这就要求企业要灵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最好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报销,这样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员工公务用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公务用车支出。第五,建立健全公车档案。企业公务用车管理部门要建立完整的、全面的车辆管理档案,包括车辆情况的档案、使用台账、费用支出台账等,做到全面、实事求是。第六,加强公务用车监督管理。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例如安装行车记录仪、GPS定位系统对公务用车进行实时监控,公务用车管理部门根据监控情况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分析相关监控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公车进行追踪管理,避免发生私自用车现象。第七,做好公务车辆风险管控。公务用车存在很多风险,这是目前很多企业容易忽略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前识别用车风险,并且做好防范措施。例如,在雨雪天气这样的复杂环境下,从车辆、人员、道路方面做出预判,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办法,必要时通过安全演练提高人员的防范意识,做到监督、预防、应急处理等三方面的风险管控。

3 结 语

企业公务用车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原本的管理理念及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公务用车发展现状。因此企业应该摒弃传统理念,重视公务用车管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自身发展状况,完善公务用车管理体系,切实将公务用车管理纳入企业管理工作中。在改进公车管理制度的同时,企业也要考虑员工的接受和适用性,不能够一味地只追求节约费用,而忽略其服务员工的本质,要用创新理念去服务和满足员工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公务用车的作用,实现其效率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允程.浅谈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2).

[2]王喜春.新形势下企业公务用车的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4(18).

[3]余晓红.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公务用车财务管理创新工作[J].财经界,2016(6).

作者:欧巧新

国有企业公务用车财务管理论文 篇2:

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方法及对策

一、产生背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强调,各级党政机关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近年来,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等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加强作风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整治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违纪违规现象,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中央“八项规定”被逐渐纳入日常工作生活中,随后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也进一步明确了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审计机关通过将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列入各审计项目的必审内容之一,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加大对各级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力度,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1.公务支出预算管理情况。

全面检查“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楼堂馆所建设维护经费等公务支出预算编制、审核报批、执行和决算,以及按规定压缩经费支出规模,及时、全面公开预决算信息等情况,揭示和反映预决算编制不规范,有关公务支出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不完整,未经批准通过追加预算等方式突破预算控制规模,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实施采购;虚列支出、转移或套取预算资金,超范围、超标准列支公务支出,向下级单位、企业、个人以及驻外机构等转嫁公务支出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支出未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以及违规购置商业预付卡、虚假票据报销、财务管理不规范、决算数据不真实等问题,促进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规范预决算编制和财务管理。

2.会议费、培训费管理情况。

全面检查会议、培训计划编报、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等情况,揭示和反映违反规定在五星级宾馆、风景名胜区开会、培训;以培训名义召开会议,组织会餐、安排宴请、公款旅游及其他与会议、培训无关的参观活动,借举办会议、培训及其他各类活动发放纪念品;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未经批准举办节会、庆典、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活动以及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问题,促进落实节俭办会要求,切实精简各类会议活动。

通过审计当年各单位会议费、培训费开支情况。将当年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数与上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会议费、培训费的变化情况。另外审查会议费、培训费的收支是否真实完整,有无借会议和培训之名套取资金、发放福利、组织旅游考察等违规问题。

3.公务接待费管理情况。

全面检查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执行等情况,揭示和反映违反规定将休假、探亲等活动纳入公务接待范围,接待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组织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以及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超规格组织迎送活动和安排陪同陪餐,增加接待项目,安排超标准接待、高消费娱乐专场文艺演出或参观旅游景点,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问题,促进简化和规范各类公务接待活动。

通过审计当年各单位公务接待费开支情况。将当年公务接待费支出数与上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公务接待费的变化情况。将当年公务接待支出数与总额控制数进行对比,分析变化情况。另外要重点关注有无存在超标准接待,用公款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列支非本单位支出、在下属单位开支接待费,在接待中安排旅游考察,虚列支出等违规问题,揭露当前公务接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含公务用车购置费)管理情况。

全面检查执行公务用车(含执法执勤用车)配置和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车辆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情况,揭示和反映违反规定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变相配备专车;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因私使用公务用车;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豪华内饰,提前更新车辆;实行公车改革后超标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发放公车补贴后仍通过其他形式变相保留公车等问题,促进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和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通过审计各单位当年公务车运行费开支情况。将当年公务车运行经费支出数与上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公务车运行费的变化情况。另外要重点审计各单位当年公务车运行费中有无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是否存在豪华装修、未在定点单位维修、保险、违规购买加油卡等各种违规行为。在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是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补贴政策,是否存在以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等。

5.因公出国(境)管理情况。

全面检查年度因公出国(境)计划编制和审批情况,揭示和反映违反规定安排考察性出访和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和出境调研、会议、培训等活动,违规组织跨部门、跨地区团组;私自通过旅行社等组织出国(境)活动,乘坐民航包机和私人、企业及外国航空公司包机,安排超标准住房和用车,擅自增加出访国家或地区、绕道旅行、延长在国外停留时间,以及变相公款出国(境)旅游,出国(境)期间用公款相互宴请或接受礼金、贵重礼品、有价证券等问题,促进从严控制和规范各类因公出国(境)活动。

通过审计当年各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开支情况。从因公出国(境)人次数、团组数、经费支出数与上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因公出国(境)变化情况,经费来源,揭露因公出国(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情况。

全面检查国务院有关本届政府任期内一律不得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要求落实情况,揭示和反映违反规定建设办公楼和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新建、改建、扩建所属宾馆、招待所等具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以建设技术业务用房名义变相建设楼堂馆所,规避审批置换办公用房;超规定面积占有、使用办公用房,违规出租出借、租用办公用房,领导干部长期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配置办公家具,擅自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等问题,促进严禁违规修建楼堂馆所规定的落实。

7.机构编制管理情况。

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关于将编制管理情况纳入审计内容的指示精神,全面检查本届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超编进人、编外用人等情况;未按编制数和实有人数分别编制申报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为经费自理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申请基本支出预算,虚报冒领财政资金问题;在编不在岗人员、已调离人员不办理核减编制手续,被判刑或者受到降级、撤职等处分人员仍在原单位、按原职级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等“吃空饷”问题;在项目经费中安排超编人员和自行设立机构经费等问题,促进控编减编,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8.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情况。

全面检查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情况,重点关注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以及有关业务招待、考察培训、车辆配备和使用等消费项目和标准的规定执行情况,揭示和反映违反规定借业务接待、商务公关等名义违规列支会所、俱乐部、高尔夫消费等高消费娱乐支出,挥霍浪费甚至贪污侵占国有资产,以及消费支出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促进规范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

三、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对策

1.切实加强审计工作组织领导。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工作的指导和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推动建立健全经常性审计监督制度。各级审计机关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配资源,每年在各项审计工作中都要认真落实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要求,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工作指导和质量检查。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审计纪律,规范审计程序,保证审计质量,对审计人员违反审计纪律等行为,要按照规定追究责任。

2.规范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力度。本级财政及各单位应完善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度,根据当地实际编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经费的预算,要求严格按照预算中规定的规模和用途使用经费,防止支出的随意性,对追加预算的资金进行严格审批。

3.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按照中央统一要求,制定当地具体的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管理监督办法,出台适用的规章制度,建立配套的监督机制,实现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源头控制。各级审计机关要结合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着力检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央要求制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规定等情况,揭示和反映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和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规定及相关开支范围和支出标准不健全、不完善,支出审批程序不明确、不规范,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等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建立健全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和政策规定,构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

4.建立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常态化机制。各级审计机关进行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时,可以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出差、会议、公务接待定点场所及车辆统一保险、定点维修服务供应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5.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和公开。各级审计机关要结合部门预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等工作,逐步推行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情况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各级审计机关要严格依法审计,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和典型案例的查处力度,依法处理、督促整改违规问题,对违反党纪政纪或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要按规定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编制管理机关等有关主管部门查处。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适时向社会公告一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超标办会、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吃空饷”等典型案件,狠刹铺张浪费之风。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以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形式予以公告。

(作者单位:永修县审计局)

作者:卢静

国有企业公务用车财务管理论文 篇3:

经营租赁下的企业财务核算问题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运作和协调对信息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传统的经营租赁发展带来更高的挑战,再加上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不断的接轨趋同,研究经营租赁行业的财务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有深远影响。

一、经营租赁的基本概念

租赁经营是所有者或出租人将生产资料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的经营方式。是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通过订立合同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权的转移。租赁经营的内容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也包括企业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以及对职工的管理指挥权。

二、财务问题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务问题的常有形式一般是以下几种:

(一)未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收入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的方式列支收入,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不仅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同时也违反了《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多确认了收入同时也多缴纳了所得税,根据国税函[2010]7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第一项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交易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中,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因此无论从准则还是税法上均应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及计税。

(二)存在欠租未入账的问题

有些企业由于税务开票问题未将年底欠收的租金反映在财务账上,而是单独账外表格统计,属账外资产存在不同风险,一是根据《会计法》第十条规定,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存在法律风险,二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国税函[2010]7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中提到对签订的合同需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因此存在少确认收入的财务风险及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务风险,建议每年对应收欠收的租户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并制定应收账款催款计划,落实催款责任人,必要时聘请律师诉讼,账龄超过三年以上并无法联系到租户形成坏账的,按审批程序,进行坏账清理。

(三)财务收款核算主体与合同签订主体不一致问题

有些企业本部职工与该企业子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但却通过企业本部直接从该职工工资中代扣,账务处理未将代扣的租金代付到企业子公司而直接反应在了本部收入,由于合同签订的合同主体及房产所有权均是子公司,根据(关于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39号)规定, “货物、劳务及应税服务流”、“资金流”、“发票流”必须都是同一受票方,因此签订合同提供租赁服务方是子公司,收款方也应是子公司。

(四)收取租金未核算在收入科目

有些企业收到承租方租金时,直接反应在费用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1号-租赁》核算要求,存在财务风险。

(五)财务核算不及时问题

某些企业会通过招标方式招租,有意向的租户将会缴纳一定金额的投标保证金,一旦开标确定中标单位后如期退还投标保证金,最终与中标人再根据合同约定收取履约保证金即是押金,但不少企业对于中标的承租方,会采取投标保证金直接转为履约保证金的方式优化处理,但却不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导致财务账上一直列式在投标保证金科目,但是从及时性原则角度出发,会计事项必须于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记录,否则财务数据容易失真,时效性上大打折扣。签订合同一经生效本应及时按合同约定收取保证金,如与租户约定将投标保证金转入履约保证金应及时办理转入手续,该调表填表,该审批审批,不得拖拉。

(六)无证资产未入账问题

某些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部分租赁资产未取得产权证,未列支在财务账上,账实不符,但无证的资产基本都是在出租的状态,但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不得出租,如是因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建设的房屋,会面临合同无效租赁风险,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存在房产征收时未能补偿的风险,应尽快办理产权登记证明,聘请第三方机构评估市值,以评估价格入账,可增加企业账面资产,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有利于企业向外界融资。

(七)关联单位使用物业未缴纳租金问题

某些企业的物业提供给下属子公司使用,但未向其收取租金,存在税务风险,根据《企业所得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明确规定了关联企业间应当按照独立原则进行税务处理,双方均存在纳税调整风险,下属子公司应向产权方签订租赁协议,并且定期缴纳租金。

(八)私车公用问题

随着公务用车的改制,员工业务需要,一般使用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再通过每月定额以油票报销,报销的附件简单粗暴,报销附件仅有支付单、燃油发票及报销名单,并未附上每人报销费用构成明细即里程数,出勤时间,往返地点,所办事由,证明人等信息,存在不同风险,一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如附件不齐全难以证实费用就是为”公用”发生的费用很有可能存在纳税调整风险,二是根据《违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条例》规定第二十六条“党政机关应当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以及第六十三条“…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条例执行…”的规定执行,公用证据不足,很可能存在变相的虚开发票套取企业资金的行为,存在违纪风险;三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取得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245号)第一条的规定,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职工个人支付的收入,均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以上通过报销的形式未缴纳个人所得税,存在税务风险。

作者:谢冰舒

上一篇:高层建筑疏散技术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性化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