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机制国有企业财务论文

2022-04-25

[摘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运行风险管理机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等,其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就包含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而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主要是财务部门通过会计控制来实现。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建设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管理机制国有企业财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理机制国有企业财务论文 篇1:

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

摘要:财务风险一直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只要企业处于持续经营状态,其便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企业只能在经营管理中分析财务风险的确定、不确定因素,判断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所应用的重要制度,其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准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推动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论文基于财务风险管理视角,探究企业内控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控制工作

引言: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对企业的经营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利用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也是企业不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经济形势中生存和经营,需要强化思想意识,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以便发挥其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1、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

1.1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企业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的内容与财务管理的内容,其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能够掌握资金的流向以及使用情况,并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包含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分析,以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同时,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规范的管理,以便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避免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需要本着真实、客观、全面的工作特点,夯实财务数据基础,并在市场经济形势的实际基础上开展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

1.2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的战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经营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依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内部管理方向,以便尽快适应市场新环境。在企业经营的内部,落实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规范化,明确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责任,并确保各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从而为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奠定基础。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企业正在不断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不断深化改革,以便适应新经济形势,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财务数据作为参考。而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所得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确保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2、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制度体系的建设

在企业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内部会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该制度是保证各项运营活动以及经济活动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缺乏这样一个制度,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多项活动是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的创业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还有一些企业都停留在形式主义,有很多管理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严重阻碍了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就目前来说,在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包括2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是法律;其次是国际竞争意识。这2个方面是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稳健发展的前提。

2.2财会内控相关人员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通过目前对我国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有很多工作人员是缺乏相应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而且高素质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地区分配不均匀。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微型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资历资格比较低,所以无法针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更加有力的措施,因此,在我国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具体来说包括2个方面:第一,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严格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相应的法制和道德意识;第二,要针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和薄弱处进行重点培训,需要我国有关企业给予相关的重视。

2.3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监管制度不完善

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监管制度不完善,在实际财务管理上,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甚至无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做好全面管控,无法确保所制定的制度一一落地化。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上,比较注重效率,却忽视了质量。虽然近年来采用了互联网技术对企业运营情况做好监督,但实际运行和管理仍依靠工作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在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面,不可缺乏监督,但落实监督制度的工作仍流于表面。

3、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对外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对内总结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企业的管理者也要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作用,以正确的思想意识为基础,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指导企业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还需要规范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程序,并随着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同时,企业要全面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确保制度设计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稳定发展。

3.2建立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人才的综合能力

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建设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因此针对此情况,企业应注重培养专业的、综合素质高的财务内部控制人才。企业要注重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充实好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便企业能够从中挑选有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着重培养。企业在招聘环节要注重专业性,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另外,企业还要利用好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鼓励员工进行工作创新,也便于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3.3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提高工作质量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需要推进财务监督工作,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的监督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组织结构,并且派专人负责,保证监督的独立性和法律性,避免受到企業管理者思想意识的制约。同时,规范企业监督工作程序,监督工作要全面,要渗透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还要结合日常的工作要求,弥补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不足。监督工作的运用主要是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防止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干扰。

3.4引入高新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很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我国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有效地保证内部控制的效率。例如,可以通过优化会计财务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有效流转和快速收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结束语: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落实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以便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应用过程存在问题,需要企业综合分析,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积极解决问题,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节约企业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蓉.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对策分析[J].山西农经,2020(12):165-166.

[2]黄逸群,陈斌.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途径[J].财会学习,2020(18):245-246.

[3]李守舰.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强化路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2):221-222.

[4]罗锐.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时代金融,2017(35):201-202.

作者:阙振立

管理机制国有企业财务论文 篇2:

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摘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运行风险管理机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等,其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就包含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而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主要是财务部门通过会计控制来实现。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建设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6.178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规章、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完整以及保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尤其是财务部门在发挥自身职能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企业内部控制目的和原则相抵牾的情况,因此,本文从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探讨企业应该如何加强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1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现状

1.1 监督力度不足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监督力度不足,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性质,一般而言,一些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其发展的目标并不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经营管理、经营规模的最大化,因此,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完成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企业发展过于快速,导致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显得不足。另一方面原因是在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内部,由于企业规模过于庞大和繁杂,导致企业财务的权力不够集中,这就使得一些企业财务部门没有相应的监督控制力度,导致企业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足。还有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由于国有企业过于庞大,部门繁杂,从而造成了国有企业监督控制的力度不足。

1.2 预算制度不完善

一般而言,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预算,通过预算来实现对企业的监督和监控。但是,在企业中,财务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这也就使得企业财务部门对企业运行情况的总体情况缺少了必要的监督,这也就使得企业财务部门监督力度不足。因此,预算制度的不完善,也就成为了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最需加强的地方。

1.3 财务政策缺乏统一性

上文已提到,一部分企业是庞大、复杂的国有企业,这也就使得企业内部部门林立、体系混乱,这不仅造成了企业财务部门监督力度的不足,同时也造成了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没有一个统一的财务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会计信息记录不够真实,账目存在一定的谬误;费用支出较多,亏损较为显著;不能控制对外投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财务部门是处在公司的管理之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统筹规划整个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另一方面是由于财务部门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财务政策,财务政策随着国家的政策和企业领导的更换而出现变更,这就使得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在管理控制上没有长效性,导致我国财务部门存在上述的诸多问题。

1.4 缺少事前和事中控制

企业财务部门缺少事前和事中控制,主要的问题之一是由于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或者预算制度不受重视,还有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企业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具体有效的管理,而只是满足于对年度利润,即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目标利润等几个主要总括性的指标进行统计,并没有把这些指标具体化、精确化到季度、月份,这就使得企业在决策形成时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依据,这也就使得企业在进行年终结算的时候,才能看到企业预算的完成情况,无法对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或者企业运营上做到有效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加大了企业的财务和运行上的风险。

2 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2.1 完善监督制度

建设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财务部门加强自身监督职能。企业财务部门监督职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或重视预算制度的建设。预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企业财务部门发挥监督职能的关键所在。企业财务部门通过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完成企业全年的资金使用预算,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实现对企业运行情况的监督。第二,强化企业财务部门的审计职能。企业财务审计的主要作用是针对企业现阶段财务的使用情况和企业运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审计,以达到对企业现阶段发展概况的了解。因此,强化财务部门的审计职能,可以有效地监督企业运行的状况,同时还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企业运行的实际状况,从而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积极有利的建议意见。第三,强化企业财务部门信息记录的真实性。企业财务部门最日常的工作就是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记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总会出现企业财务部门为了保障企业财务的健康发展,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记录出现不真实记录的状况,因此,完善企业财务部门的监督制度,就要发挥好自身的基本功能,把企业财务信息如实的记录在册,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对企业发展有利。

2.2 加强风险防范、风险评估,建设风险管理机制

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起风险防范和风险评估体系。风险防范体系,主要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把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即把风险因素通过预防的方式,在风险没有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措施,把风险将要发生的倾向消失于无形之中。而风险评估体系,主要是指在企业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由于风险防范不到位或者风险防范工作失效,这就需要对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即评估风险带来的影响、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风险造成的损失等,通过对风险有效的评估,从而达到对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风险的管理。企业只有把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好,才能实现风险管理,也就能对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建立起适合企业运行和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保证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所面临的现状,主要问题表现为监督力度不足、预算制度不完善、财务政策缺乏一体性、缺少事前和事中控制四个方面,而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实际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如财务记录、财务报表等真实性问题。应该对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有针对性地建设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完善监督制度、加强风险防范和风险评估、强化财务组织机构建设。只有完善相关的解决措施,才能使我国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从而保障企业正常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

作者:李佳

管理机制国有企业财务论文 篇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研究

摘 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国有资产会发挥出重要的效用。但是,国有财政长期以来会承担国有资本管理与社会经济管理的职能,因为两项职能存在交叉的现象,导致财政管理出现缺位的情况,整体的管理效率不高。因此,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力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财务监管主要内容展开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创新财务监督管控体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强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强化高风险业务的清理与监督等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财务监管

引言: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虽然整体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政府还没有真正成为整个市场的竞争主体,期间的权责利益关系也不够明确。由于国有企业的实质产权界定不够清晰,给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影响,社会经济管理人员与国有资产所有者存在基本职能错位的问题,使得国有资产在运营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稳定、利润提升等管理目标。从社会整体的利益角度进行分析,财务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缺乏风险预警机制等都属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转变职能与角色,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体系,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督与决算审计,以此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财务监管主要内容

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国有企业属于重要的主导力量。国家也属于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与财务监督人员。在党的第十九大会议召开之后,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方式,能够给建立出资人制度做好铺垫。在了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出资人产权体系,加强财务监督力度,实现逐级把控与监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财务监管主要内容具体阐述如下:

1.资金的监管

要想保证国有企业各项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开展筹资活动与融资活动的过程中,除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充足的资金周转之外,都需要上报给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经过监管部门备案审批过后,才能开展后续的经营活动,主要表现如下:(1)合理的引入、吸收、合并等筹资措施,保证国有企业的股本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同意。(2)国有企业利用资产抵押的方式,做好举债筹资的活动。不论国有企业的投资数额或大或小,同样需要获得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批准。(3)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企业就不能进行变更股本结构的工作。对于企业注册资本金变化、筹资活动、资本公积金变化等,都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批,再交给股东大会批准。(4)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国有资产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等进行分类,在每个季度末开展资金运营预算活动。例如企业在编制重大资金使用计划的時候,可以向国有资本运营主体报案,以此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稳固基础。

2.资产的监管

从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主体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对下属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与监督。在定期审核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完善监督体系,还要加强资金流向的追踪与管理,以此保证国有资产能增值保值,具体阐述如下:(1)对于国有独资的企业来说,如果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技术改造的投资活动,首先就需要获得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批准,以此获得相应的投资。(2)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各类资产,需要编制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并获得国有资本的运营主体批准。(3)通常来说,国有企业不需要向外部提供一系列的经济担保。如果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特殊的情况,就需要向所属的国有资本运营主体,提出完善的报告,还需要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4)国有企业产生与其他资产的租赁、合并拍卖等变动事项,都需要经过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的审批,以此将资金落实到各个部门当中。

3.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的监管

对于被监管的基层企业来说,需要以企业财务管理原则以及公司法作为基础,不能出现隐瞒或是高估的情况,保证收入的真实性,以此对国有企业的当期利润,开展更加全面准确的核算工作,遵循规定的财务数据整合流程,保证利润分配工作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在对国有资本运营主体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监督部门首先需要保证利润的真实性,对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进行监督管控,还需要对下属国有企业以及控股企业的经济活动,展开一系列的监督工作,严格地对利润分配表进行审查,做好一系列的审批工作,并重点对是否根据相关规定提取了公益金等进行监督。

4.财务报告的监管

国有企业保证财务报表的科学性、实用性,主要就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信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属于财务监管的首要条件。国有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审查财务报表资料与数据的工作,真正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在编制财务报告的时候,国有资源可以以月度为单位,向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相关部门,定期进行财务决算报告的汇报,并在财务说明中,对经济损失、负债等特殊事项进行注明。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措施

1.创新财务监督管控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国有企业都会面临管理体制不健全,机构性矛盾频发等问题,影响企业的整体实力,经营体系也不完善,需要不断加快创新的步伐,实现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改革。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审核发展的过程中,优化内部的经济布局与结构,并加强企业辅业改制的力度。在深化内部改革力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结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需要将产权管理为基础,完善母子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并且不断加强资本管理力度。只有国有企业转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才能从生产经营型转变为资产运营型,及时洞察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减少无谓的管理层次,以此梳理整个资产管理链条,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稳固基础。

(2)国有企业应当不断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建立健全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力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出资人监督管理体系。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化的企业治理结构作为依托。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者,在对企业进行治理的时候,需要真正将财务监督管理落实到实处,保证内部治理结构的严密性,以此为实现国有资本财务监督管理目标奠定稳固基础。在规范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需要摒除传统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缺位、政府直接管控的现象,推行法人治理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模式,具体阐述如下:①转变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选聘原则,董事会的成员需要经过股东大会选举而产生,总经理需要由董事会聘任而产生,各个部门的经理以及领导层,需要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落实聘任制。对于高层管理人员选拔来说,需要经过法律程序,经过选举产生。②国有企业需要对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等进行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从根本上保证良好的法人治理效果。通过不断完善董事会机构,解决权力集中的问题。国有企业应当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并且保证各项决策符合企业的原则需求,保证监督权力、决策权力互相分离。经理人员与董事会成员不能进入到监事会当中,保证监督权的独立性与刚性。③国有企业要保证内部董事会结构的合理性,并保障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合理性。如果管理层的行为出现了的错误,就需要及时地纠正,还需要将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在股东大会上,追究相应的法律职责。利用健全的责任监督与约束机制,明确基础的法律责任与约束机制。在完善外部监事制度的同时,实现内部监事会与外部监事会的合作与沟通,并维护股东的基本权益。

2.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强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

国有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十一五”规划作为基础,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设,加快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脚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体地位,并且保证经济布局的合理性,对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利用财务杠杆的优势,实现内部资产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质量。国务院国资委会不断推进国有资本经营制度的建立,并编制中央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推动政府快速建立资本经营预算。在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实现资产收入的合理分配与监督,保证资本经验预算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设计

国有资产在完善经营预算制度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能与运营机制相互适应。从当前资产管理的分析现状中不难了解到,国有企业可以结合国资委提出的要求,设计科学化的资本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国有企业在进行资本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国资委属于预算编制的一级主体,主要的职能就是负责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工作,还要了解整体的收益情况,实现对下属国有资产的合理指导。在实际的资本运营过程中,加强资产收益的监督与管控。通过给予国有资产一定的授权运营权限,落实预算制度,对国有资产经营专户进行资金的管控。

其次,对国有资产的授权运营结构进行分析,其属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二级编制主体。国有企业需要利用设立预算委员会机构的方式,开展资产经营的核查工作。如果存在财务风与经营风险,便可以及时洞察预算管理中不足的问题,编制合理的经营计划,还能保证预算编制落实到实处。对于国有资产授权运营企业来说,主要的预算职能就是执行国资委的预算制度与计划,并且上报国有资本实际预算情况,加强审查与协调管理力度,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及时收缴国有资产收益,实现资金的合理调度。

(2)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督与决算审计

在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督与决算审计力度的过程中,需要从批准预算与预算监督等方面入手。在国家复式预算的过程中,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属于核心的内容,能保证我国预算系统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各级国资委在编制了资本经验预算之后,需要交给财政部门,进行信息数据的汇总,做好审议预算计划,還要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意见。在经过人大审议之后,编制合理的年度预算法案,制定到各个部门当中。对于预算监督来说,需要对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其中第一个层次就是对各级人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务必要将执法监督权的职能履行出来,各级财政部门都需要进行国资委的监督工作。在国有资产预算的管理过程中,针对一级执行主体、二级执行主体来说,国有资产的授权机构,都需要做好监督管控的工作。就决算审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需要以国有资本的预算结果为基础,国有资产的收取经营机构,需要开展合理的决算编制工作,并上报给国资委。在经过总审核之后,交给财政部门,进行统一的报告,以便于开展全面的审计工作。

3.强化高风险业务的清理与监督,提升财务管理力度

对于国有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管理控制力度,并加强高风险投资业务的规范化管理与控制工作。对于委托期权、理财以及股票等投资风险比较高的业务,需要做好一系列的规范化管理工作。针对国有企业进行中的委托理财业务,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并且发现无法及时回收的资金,借助法律法规,加快资金的回收速度。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果进行了股票投资的方式,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就需要利用单独的机构,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与管理,并对没有具备相应条件的,进行股票投资的合理清查。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不断强化对高风险投资业务的控制与监督工作。针对于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明令禁止的高风险业务,需要遵循我国相关部门的规定,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经营。对于涉及到风险较高业务的企业来说,需要设立单独的管理机构,加强对高风险业务的监督与管理,还需要实现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利用内部审计的方式,实现对各个下属单位投资业务的监督与控制,并定期开展资产的清查活动,获得真实的财务报告。最后,建立国有企业的责任追究制与风险防范机制。如果出现了违反国家规定的业务投资行为,需要给予相关责任人一定的警示,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若情节严重需要追究工作人员的责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在实际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完善的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为依托,并且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对资本的合理分配使用进行控制。政府需要利用审计部门、外派监事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部门等,实现全过程的监督。在国有资本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中,需要奠定稳定的财务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财务核准制度与审批制度,以此逐步规范化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加强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力度。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强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规范化其他主体参与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以此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营军.国有资本财务管理新体制的构建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1):44-45.

[2]陈庆,安林.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16(1):33-40.

[3]李玉鹏.试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资本运营[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7,000(013):28-29.

[4]王曼.论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财务监管问题及解决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1,(018):113.

[5]赵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9):114.

[6]李志道.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 2019(18).

[7]张洁.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探究[J].财会学习,2019(22).

[8]李宇.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J].办公自动化, 2019(6):25-28.

作者简介:申通,甘肃省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甘肃省公司)财务管理处

作者:申通

上一篇:转型减税政策下增值税论文下一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