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发展高职教育论文

2022-04-29

政校企协同发展高职教育论文 篇1:

当代水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处于校企合作的单方努力被动状态。在分析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对策和措施,让“政、行、企、校”协同联合起来,完善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成果质量考核标准,量化和明确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责、权、利”,促进校企合作快速良性发展,让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达到“双赢”状态,从而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对策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就业”教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接就业、服务产业,向区域和地方企业提供高素質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过程中,一定通过教学与生产融合的校企合作手段才能达到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目的。为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企合作、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颁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旨在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消除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就业、增强创新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表现形式,实现产教融合最直接的途径是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状态是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职业院校追着企业进行合作的“一头热”被动局面。大部分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对校企合作重视度不够,这主要与政府、行业及社会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关。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种。

(一)政府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校企合作机制

教育部于2018年3月1日实施《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但处于初始实施阶段,落实还不到位。大部分省(市)还没有形成校企合作法规政策,使校企合作缺乏根本的指导性纲领,不能顺利进行和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不能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规划。

(二)地方行业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牵头下成立的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起到团结各水利高职院校、协调各会员单位,达到共赢作用,为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篇章。但是部分省级水利职业教育集团还是职业院校自身唱主角的状态,省水利教育协会及其他会员单位还未积极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企业还处于被动合作状态

一方面,政府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未做好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而是趋于眼前的利润,企业对后续人才培养意识不够强。学校跟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数量不少,但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的不多。大部分的实训基地是基于企业需要员工时与学校沟通而临时设立的实训基地。建立在这种实训基地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只是“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相互之间缺少责、权、利等约束关系。

(四)参与校企合作的个人未能全身心投入合作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社会情形下,个人兼职现象并没有被社会真正认可,而教师参与企业社会服务项目和企业技术人员进校上课都被认为是兼职,因此这种状态下的校企合作都只能被潜伏于地下,不能充分调动这些人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水平和能力。

(五)实训基地建立形式单一

要满足校企合作需要,方便学生实习实训,实训基地应建成“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但目前最多的形式就是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由于校园空间狭小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校内实训基地都属于“微型版”,很难将企业或工厂的真实生产环境车间搬进学校。

鉴于上述问题,要想让校企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使其成为职业教育长期有效发展的方向,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四方协同联合起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担负起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责任。实行政府主导与推动、行业协会指导与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机制。

2008年11月13日,在水利部主管部门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指导下,全国20多所水利院校和81家企事业单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目的组建了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中国水利职教集团自成立以来,对深化水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创新。先后开展了专业调研,人才培养与水利需求对接,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构建,校企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共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技能培训,水文化和企业文化宣传等,提高了职业教育就业指导水平。大部分水利职业院校依托集团的有利平台,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水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局面。

二、水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

中国水利职教集团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地方各省市(区)要在中国水利职教集团的引领下,积极成立地方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并且根据省情、企情、社情、校情制定相应的地方校企合作制度,努力推进校企合作新形式。

(一)政府和社会全力支持

校企合作必须坚持多方联动、协同发力,必须建立由政府统筹规划,企业、行业、学校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形式,才能构建出四位一体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格局。政府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合作过程中企业产生的相关费用以及合作项目产生的收入,企业可以获得相应资金补偿和税费优惠。企业可以派新进员工免学费到职业院校和全日制学校进行一年的专业课跟班学习。企业可以优先选取优秀毕业生来企业就业。

(二)制定校企合作有关法规或条例

完善校企合作报批手续,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备案。对顶岗实习学生完善实习期间保险制度。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在三年内必须给予一定数量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并相应提供一定数量的教师企业锻炼岗位;对参与合作项目的学生和教师分发相应的补助或工资报酬。参加企业锻炼教师和顶岗实习学生有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

(三)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为有效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省政府成立由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等部门和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参加的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具体负责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省校企合作促进会下可分各行业校企合作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园内,办公室内部建好“两个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和职业院校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企业专家和院校专业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写和课程建设。

(四)健全校企合作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1.建立以水利行业职业标准符合度、学生学业水平及顶岗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为重要指标的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利用平台对校企合作信息进行共享,定期发布企业、学校、下企业锻炼教师和进校上课教师、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状况,相关部门在信息平台上对参与校企合作各方进行质量评价。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情况作为企业信用等级和社会责任承担的考核内容,并与企业资质升级和年檢等联系。根据职业院校的不同层次(如国家示范、省示范职业院校等)规定必须达成的校企合作企业单位的个数和合作效果标准,以保证职业院校正常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2.职业院校教师每五年不少于六个月的企业锻炼,且将企业对该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的评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标准和是否优先晋升职称的标准。同时学校应加大教师进企业锻炼资金投入,完善教师企业锻炼制度。

3.对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计入技术人员年终考核,并考虑优秀指导人员优先晋升职称。企业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入校进行实训课程任教,学校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任教期间学校可以根据相应职称的评聘办法,给予评聘讲师、教授等教师系列职称。

4.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外指导教师联合给定。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平台里的周记等资料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校外(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和顶岗平台里的周记等资料进行成绩评定,合格者才能给出顶岗实习学分。

除了从以上几方面完善校企合作外,在学校内部成立相关企业是校企合作的最好方案;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最佳手段。为提高订单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订单单位的归属感,订单单位可以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校际合作,尤其是按地区进行校际联合办学与合作交流。比如建成中南水利职业教育联盟,整合中南地区各水利院校优质教学资源、人才资源和环境资源,利用各院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校际优秀专兼教师资源库,建立教师互派、交流机制,实现校际教师共享;整合优质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资源,向其他有需求的院校提供接纳学生实训的服务;发挥各院校的优势,形成各院校互相支持和共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在“产教深度融合下”和“政、行、企、校协同发展下”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和校际交流,推进人才共育,资源共用,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现校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R],2014-06-24.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R],2017-15-05.

[3]蒋旋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2(20).

[4]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田蕾.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6]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N].人民日报,2014-06-24.

[7]教育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税总局.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Z].2018-02.

◎编辑 陈鲜艳

作者:王晶

政校企协同发展高职教育论文 篇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特征及动态能力培育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呈现的网络化发展趋势,通过厘清校企合作网络系统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互补性、扩张性等典型特征,从培育快速反应能力、甄别监察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调耦合能力出发,建立弹性进出机制、环境适应机制、学习发展机制、共同治理机制,培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动态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能,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网络特征 动态能力

[作者简介]南旭光(1978- ),男,江苏徐州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管理。(重庆  400052)章晓明(1984- ),女,湖北荆州人,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重庆  4011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类重点项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项目编号:AJA140003,项目主持人:杨进)、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YBJY132,项目主持人:南旭光)和2015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融合’办学思路下立体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153288,项目主持人:张培)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加快,无论是企业还是高职院校,都面临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它们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发展壮大的同时,形成深度合作关系的内动力和外在要求也不断增强①。事实上,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不仅学校和某个企业发生联系,而且参与合作的各个企业之间、职业院校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中介机构之间、中介机构之间等也需要彼此接触、相互了解、协调互动。这样使得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进一步密切,互动频率不断增加,互补性资源的使用更加有效,“一对一”的合作在经历了向“一对多”的合作过渡后,已开始向“多对多”的网络化合作模式进化。加之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组织规模逐渐扩大,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校企合作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跨组织合作形式,是高职院校与社会产业机构、经济团体之间通过广泛而密切的配合而形成的网络化和社会化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网络伙伴的联结,在各取所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基础上,推动职业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就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而言,很多学校与多个企业之间依然是星式的单一结构合作关系,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为此,高职教育必须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主动加快构建高效的立体化、网络化的校企合作关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就试图组织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形成网络化合作。但是,伴随着校企合作网络化模式的推进,虽然高职院校、企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选择合作伙伴的范围变大,但往往因体制受限、机制不顺等问题,多边合作的稳定性并不高,网络化的耦合还比较脆弱。因此,有必要清晰认知网络模式下校企合作的特征,以保证校企合作网络化模式的顺畅运行,保障多边合作长期稳定有效②,充分利用网络组织所具有的倍增器作用,加快校企合作多元创新,推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网络特征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是基于合作主体之间建立的多边合作关系而生成的,是从事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全面联合的组织形式。这种由高职院校、企业与所处环境结成的合作网络,既包括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包括与高职院校有合作关系的、处在同一产业链或相关产业链条的各企业之间达成的合作关系,其网络节点的连接方式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的不同模式,如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合作共建专业、联合技术攻关、共建科技园区、开展订单培养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同时具有校企合作组织和社会网络组织的优点,可以围绕人才培养构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和优化的创新链,实现知识传递、资源共享、技术扩散、创新发生、战略协同等,对各参与主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动态性。校企合作网络中的参与主体以网络形态而非独立个体形态参与合作活动,是按照价值网络的运行逻辑和结网要求,在塑造共同愿景和创造共同价值的机制约束下,相互链接、彼此交错而形成非线性、立体网状的多元化校企合作价值网络,是一个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动态系统。因此,任何一个校企合作参与主体都与合作网络中其他参与主体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和价值关系。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尽管网络关系在这些参与主体间的强度不同,也会引起校企合作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和价值逻辑发生相应的改变,各参与主体与各自网络组织中的成员关系以及与其他合作主体间的关系架构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网络节点因合作项目推进而改变、参与主体的进入退出网络、资源的流动和动态配置等,体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各合作主体则在动态博弈中谋求新的利益增长点③,并最终形成新的合作网络关系。

2.开放性。高职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办学系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个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部资源的有效供给④,需要与外部环境和合作网络内的组织不断进行能量交换。随着高职教育往纵深推进,其开放性程度提高,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基地建设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组织、实习实训、质量评价等教学过程都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所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关系也必然从当初相对封闭、单一线性合作走向开放融合、非线性网络化合作。同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也需要与更多的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合作伙伴开展密切合作,依靠开放的、专业的、社会的组织网络来传递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资源,这就需要不断加大与外部组织网络的联系,并不断强化这种联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合作网络组织系统内外部频繁交流的过程。

3.互补性。社会网络与组织的资源获取、组织成长紧密相关。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组织内,各合作主体通过不同的社会关系联结在一起,不同形式的资源也通过相应的联结方式和社会关系在该网络组织中流动。这种资源的流动就源于不同合作主体之间的资源互补性。正是在这种资源互补性的基础上,合作共生关系才得以建立。事实上,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的高等职业院校和作为人力资源需求方的企业之间存在一个模糊的职业性人才培养的 “中间地带”,就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与合作,这正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得以产生的基础。当然,在一个多维度的网络空间中,组织间存在资源互补的密度不匀质和高复杂性关系,根据资源互补性强度的不同,合作主体相互之间形成不同分工并在一定机制下开展合作与协调,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融合状态⑤,网络的价值自然得以增加。

4.扩张性。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市场环境呈现动态性、开放性和复杂性,这既打破了现代企业的分工布局,也打破了与之密切关联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边界。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都需要做出快速和柔性的市场反应,校企合作也从传统的平面合作向纵深立体合作演化,合作网络呈现出扩张性特质。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会释放并形成合作网络的资源放大效应和社会品牌效应。合作网络的外部组织在该效应的诱导下,加入该合作网络,这就是合作节点的增长。校企合作各参与主体会通过知识共享、技术研发、战略协同、文化整合、组织再造等形成自身及网络的竞争价值,使得校企合作的育人分工网络、产业分工网络得以迅速扩张,在较短时间内推动两类不同领域的合作主体超越本地社会网络,放大高职教育市场的扩张边界。与此同时,由于对合作主体关系的重构,有效调节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布,也使校企合作网络体现出对社会资源的聚集效应和优化配置能力。

5.自组织性。校企合作网络还是由多方利益相关者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组织,包含物质或能量交换、知识和信息传递、资金和技术投入使用等多种关系。校企合作网络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该开放性系统获得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过程,如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该网络会按照彼此相干性、协同性或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这就是“自组织”。校企合作网络的协同运作,一方面提高了合作主体联合培养人才、知识创造、技术研发的机会和能力,合作主体之间的多元化非线性联结关系则进一步降低了校企合作网络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发展的路径依赖、协作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则促进了校企合作网络中参与主体根据合作目标达成情况或合作项目进展情况,自动调整节点数量和结网方式,提升了校企合作网络自我调适、功能优化与结构完善的能力,促进了自我发展。当环境变化诱使网络的演化超过临界值时,校企合作网络的稳定状态将被打破,新结构得以形成,新环境将被重新适应。

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的动态能力培育

校企合作网络就是一个价值网,而价值创造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动态创新发展能力对该网络至关重要,关系到校企合作网络能否取得更高的绩效。因此,高职教育要结合校企合作网络组织特性,有针对性地培育校企合作网络的动态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校企合作网络参与主体能力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以改善合作网络的价值创造功能为目的,依靠网络内参与主体间相互动态地协调运作所拥有的资源,进而产生能有效调适各种变化的内生处理能力。简言之,动态能力就是校企合作网络所拥有的、能够应对内外部动态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校企合作网络的动态能力综合反映在各合作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甄别监察能力、配置优化能力和协调耦合能力等方面。

1.培育快速反应能力,构建弹性进出机制。校企合作网络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基于行动选择的动态的重复博弈过程⑥,其网络状态的稳定性也是动态建立的。事实上,校企合作本身具有的较强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要求合作网络及合作主体具有一定的动态能力。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提升把握市场、应对市场的能力,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以多元主体、多方参与、多元激励、多种形式,吸引不同性质的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活动,且各方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形成良好的互补性合作关系。新的合作资源的及时进入,有利于优化校企合作网络的整体能力和适应性,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网络更要建立弹性的退出机制,让那些背离合作网络价值目标、发展能力较弱、成长性较差或不适宜参与新的合作方式的合作主体能够及时退出合作网络,否则将会加大校企合作网络的交易成本和环境适应性成本。所以,构建弹性的退出机制就是校企合作网络动态能力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信息经济学及机制设计理论关于激励相容问题的解释,一个弹性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要确保合作主体参与或退出合作网络时所获得的收益比其不参与或者不退出合作网络时获取的收益更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合作主体可以对环境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同时,对于退出合作网络的冗余资源,也不能置之不管,而应持续保持联络,必要时实施持续辅导,这也是校企合作网络保持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高度的动态调适能力的必要准备。

2.培育甄别监察能力,提升环境适应机制。事实上,建立弹性的进出机制,只是增强了校企合作网络组织动态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还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甄别。由于参与主体在价值目标、发展定位、利益诉求、行动取向等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的运行过程也呈现为一个矛盾综合体,既要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合作框架下有效协调沟通各异质性参与主体的行为,又要着眼于整个网络组织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合作节点、扩展合作层次、拓宽合作范围、扩张扩散渠道、提升创新能力等。因此,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必须重视对内外部环境的监察评估,强化对合作发展环境的评审,增强对未来合作价值空间的把握,提升对合作发展环境的甄别能力,为合作网络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对环境的甄别监察能力,体现为合作网络对内外部发展环境变量的透析、选择、评估、使用和决策能力,这是校企合作网络组织内各合作参与主体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快速做出应对措施和行为反应、以积极适应环境改变的内在发展能力,是一种在高度不确定的复杂环境下呈现的自组织动态能力。校企合作网络的这种自组织动态能力,在对环境有效甄别监察的基础上,有助于该合作网络有效规避各种可能的不利因素,通过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优化,增强“以变应变”的环境适应能力。为此,校企合作网络要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并将对环境的甄别监察纳入其中,促进合作主体自觉培养对环境的有效甄别监察能力;要建立合作环境评估机制,在及时合理的环境评估基础上,对环境反应迟钝或行为异常的合作主体及时采取环境干预,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确定性,提高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的环境适应性。

3.培育资源整合能力,创新学习发展机制。校企合作网络的形成是一个多方资源整合的过程,网络结构中的节点即高职院校、企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个体的培育和整合非常关键,是整个合作网络构成的基础。它不仅影响合作网络的稳定性,还决定合作目标的达成度及未来的发展潜力。网络节点的数量大,有利于增加校企合作网络的连接边数;网络节点的质量高,则有利于加快各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技术扩散和信息交流。现实中的校企合作之所以不够深入,是因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强,合作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存在机会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损害了校企合作成效。而校企合作达成或合作网络形成的前提,正是因为合作参与主体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可以发挥“加速器”的功能,有利于合作网络参与主体充分了解对方,确定合作意向,充分实现合作需求和项目供给的对接,确立校企合作网络的稳定性。在校企合作网络中,为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各个参与主体都需要不断学习。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是学习主体,互为学习源。高职院校把理论知识传递给企业,企业把实践技能传递给高职院校,合作企业之间又相互传递彼此需要的知识、技术、市场等信息。校企合作网络的网状结构使得各合作主体之间能建立超越合作网络界限的、多向的、立体式的交流和学习机制,特别是对于非编码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创造和传播,促使知识和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有效转换和整合,进而提升资源配置、整合优化能力。基于校企合作网络可以搭建跨组织的学习团队,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借助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与协商提升知识、信息、技术等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合作网络的溢出效应,拓展合作网络边界,跨区域展开多元合作,降低合作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

4.培育协调耦合能力,建立共同治理机制。随着高职院校和企业间合作关系的达成,高职教育成功跨越了教育与职业、学校和企业、教室和车间、学习与工作、教师与师傅之间的界限,将“教育性”和“职业性”汇入“中间地带”,使得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得以相互融合,也让结成的校企合作网络成为一种典型的混合型组织。对于该组织而言,其动态能力是一种集体创新和发展能力的综合反映。一方面,单个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动态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并不必然代表校企合作网络整体的动态发展能力必然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合作主体所属的业态不同,所处的环境并不相同,它们各自的利益关系、合作目标也不相同,基于合作关系的互动形态也不相同。如此一来,若想自发形成紧密的合作是不可能的,难以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优势互补的预期局面。这就需要校企合作网络将各参与主体所具有的创新发展能力、市场甄别能力、环境反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等进行有机协调与耦合,按照利益共同体的治理机制设计,在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等方面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共同治理机制,包括育人方式、合作模式、行为规则、决策流程、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运行框架和制度保障。从治理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网络组织需要确立共同目标、愿景和规则,需要确保参与主体地位平等,并能通过制度设计来约束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要以市场需求为合作生成的内生动力并以价值共同创造为准则,强化自我约束,并通过有效的自组织过程来实现合作网络的运作与管理。当然,校企合作网络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政府有效介入的共同治理机制,避免政府缺位所带来的外部环境保障缺失的尴尬局面。

四、结语

今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必须从“合作”走向“融合”,不应再简单地以合作理论和联盟理论为基调来强调校企之间的双边关系,而应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来强调合作主体之间的多边关系,重视校企合作中可能产生的一切关系资源和网络资源,更注重把资源的互补性与合作的价值链进行紧密结合。这些都是网络化组织互动中所特有的,也有助于从“如何利用校企合作主体内部既有资源组合”转向到更大范畴的“如何利用校企合作网络内外部关系资源和网络资源组合”,促进校企合作形成新的资源与发展方向。只有充分认识并依托校企合作网络的特质,培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的动态发展和创新能力,并构建弹性进出机制、提升环境适应机制、创新学习发展机制、建立共同治理机制等,才能以更大的合作网络及价值创造空间真正地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开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和职业应用性,推动职业教育、企业及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注释]

①冯锋,王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8(11):83.

②曹霞,刘国巍.基于社会资本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超网络分析[J].管理评论,2013(4):121.

③刘晓花,古永司.基于企业动态联盟理论的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9):21.

④郑永进,徐建平.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08.

⑤王丹中.回归与创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4(6):79.

⑥王秦,李慧凤.基于合作博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24.

作者:南旭光 章晓明

政校企协同发展高职教育论文 篇3:

骨干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在总结各类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探索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了第一批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继续建设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其中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内容,探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明确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问题,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使职业教育为社会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一、国内外模式介绍

(一)国外高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1897年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成年,由于这种双元制的实质就是校企合作教育,并且它的出现远早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故将其视为校企合作教育的开端。随后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国内借鉴学习较多的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兴起了职业学院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职业学院的学生是由企业招收的具有完全中学学历的徒工,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依赖于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合同,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联邦整体具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对于职业教育,如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和学校,以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规定。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确定了行会的地位,这是在法律基础上成立的一个机构,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在企业,由行会组织进行技能考试;在学校,由行会管理进行理论考试。学习期满,企业向学徒颁发培训证书、技工考试合格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则颁发结业证书。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费用由企业负担,在学校的学习费用则由州政府支付。

2.新加坡的教学工厂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是其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上,将学院、实训中心和企业三元合一提出的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综合在一起,在学校内建起环境逼真、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将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用于学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地得以应用,也能够使教师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借助企业项目和科研项目的平台,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工厂为学校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实践实习条件,学校则为企业解决难题或设计产品,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二)国内高职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办学体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是在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中等专业学校阶段,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属于行业部分直管,学校和行业内部的企业是一个政府部门主管,因此在实习、就业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随着政府部门的改革,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归教育厅管辖,不再具备学校和企业的天生裙带关系,从而使学校和企业的联系逐渐减少。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校和企业之间如何建立起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类型众多,但有一些是值得斟酌的,如零距离对接模式、捆绑模式、学生到企业实习模式等。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撰写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中,推介了9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如订单式模式、“2+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总结目前国内高职的校企合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由用人单位根据自身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数量进行培养。根据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该模式在教学组织上一般采取分段式教学,在学校和企业内部交替进行,在师资配备上,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实施教学。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在就业时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采用冠名班的形式,培养的学生可以和企业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2.校企共建实体的合作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人力资源,企业投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或在学校内部组建运行实体,如“校中厂”,或在企业内部建立实体,如“厂中校”,或校企共同注册公司进行独立运行。该种模式中,学校可以利用实体锻炼师资队伍,给学生提供教学场所,将教师的科研成果通过实体进行转化;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条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将学校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节约研发投入等,还可以利用校企联合构建实体的方式,享受国家的一些特殊政策,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

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校企共同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中心。学校利用实训中心的设备开设课程进行教学。企业以捐赠、准捐赠、折价销售等方式,投入其计划推广的设备用于教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企业的潜在客户,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加选取该企业设备的概率。这种模式中,学校解决了实训设备短缺的问题,企业则通过设备的投入进行了品牌的推广和客户群体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国有企业由于具有先天的优势,对校企合作兴趣不高,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企业不尊重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同职业差异、不重视技术专长和技术创新精神等。部分企业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缺乏参与教育的理念。一些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被动地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中。

企业接受高职学生实践、顶岗实习会产生一定的管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许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进企业内部进行学习。

(二)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

国内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在2000年前后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发展历史较短,办学水平差异很大。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较好,办学水平较高。一些偏远的地区,办学条件较差。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有些院校师资水平不高、科研能力较弱、人才培养的质量距离企业的要求相差较大,对企业没有吸引力,出现“一头热”的现象。

虽然高职院校近年来进行了改革探索,但在很多地方仍然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如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教师的知识更新不能跟上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

(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在政府部委改革之前,政府内的行业直管部门如机械工业部既管企业也管学校,校企合作自然不成问题。就目前而言,在交通、铁路、警察等特殊领域,校与企的合作仍然是非常紧密的,一些大型企业,还保留着以前的传统,自办技校或职工大学。但是对于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来讲,都需要自行在市场中寻求企业合作者。

长期以来,国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参与职业教育,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虽然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但是覆盖的面还很窄。没有构建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奖惩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足,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校企合作也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高职院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在政府部分缺位的情况下,虽然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实践形式上有所突破,但难以赢得主动,真正要调动企业积极性,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不管是在德国,还是在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在国家法律条文的规定下得以实施和完善的。

三、“前校后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建设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了一种“前校后厂”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一)政校合作,促成行业龙头落户地方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也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关键,而常州是省政府确定的智能装备重点发展区域,在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以下简称武进高新区)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

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创立于1915年,是以生产研发机器人和超级环保电机著称的高新科技企业,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机器人系统生产企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及营业额均居世界之首,在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领域属于领军企业。

武进高新区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发挥科教城人才培养优势,通过引进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学院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专业,发挥自身人才培养优势,政校企联动,促成安川电机落户武进高新区。

(二)企校共建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技术应用中心

学院提供场地及周边配套设施,企业投入设备,企校共建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中心。

1.人才培养

以企业中最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按照企业生产设备标准开发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弧焊工作站、点焊工作站、CNC上下料工作站和装配工作站,建设《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等课程,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编程、维护、系统集成等能力。

2.社会培训

中心的设计和规划,充分考虑学院和企业的双方需求,将教学场所和企业的服务场所完美结合。依托该中心建设安川电机—常州机电机器人培训中心,面向安川电机客户及社会人员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并以此为桥梁,加强学院与安川电机客户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3.技术服务

依托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中心成立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由安川电机技术人员、学院专业教师、学生等组成科研团队,开展工业机器人视觉检测、焊缝自动跟踪、工业机器人与数控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精度检测及标定等应用研究,面向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自动化成套装备改造等技术服务。

(三)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

校企共同制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注,建设课程资源库。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实施教学。依托安川电机行业龙头的优势,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引入教学环节,将其弧焊、点焊等外围合作企业的产品引入教学,使专业的建设水平站在了较高的起点上。同时,校企就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职业能力的认定开发工业机器人编程员等技能证书,为相关职业岗位的标准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前校后厂,校企共同发展

安川电机常州机器人工厂以MA1400和ES165D工业机器人作为主要产品,年产量将达到12 000台,学院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专业以其典型的产品作为载体进行教学,校企互动,既为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提供了工业机器人产品,也为其培养了应用工业机器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高科技产品和高技能人才,共同推动区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

四、校企合作模式的成效

以骨干院校建设为契机探索实践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从区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出发,在政府牵头下,与学校联动,共同促成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地方。以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带动学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区域产业发展,而学院也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培养更多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形成了政、校、企互动的良好态势,为兄弟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2]刘明生,王玲,李建华.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2):17-19.

[3]郭雅萌.高等职业教育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58-62.

[5]张熠婷.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及方式选择[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高宏梅.基于双赢文化视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7]李海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4):70-72.

[9]邓志新.中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2012,(1):48-50.

[10]降宏芳.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陈小艳 汪励 沈洁 许文稼

上一篇:高密度电法勘察隧道工程论文下一篇:财政课题调研及撰写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