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论文

2022-04-29

【摘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一直是整个音乐界的艺术高级造诣。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具有较大的演奏难度,该曲子的创作非常的高级且复杂。装饰音是音乐乐曲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装饰音是和整个曲子共同存在的。对于装饰音的分析也需要结合整首曲子,并且装饰音还会根据曲子的演奏形式产生微妙的变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论文 篇1:

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之比较

摘 要:本文对莫扎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音乐语言、情感、气质等,并在艺术风格的比较的基础之上,就如何在演奏中予以准确地诠释,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莫扎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

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古典时期的两位音乐大师,他们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史或有关音乐评述文章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爱把莫扎特和贝多芬进行风格上的对比,仿佛他们是一对性格迥异的亲兄弟。在所有的乐器中,莫扎特和贝多芬最为钟爱的是钢琴,他们为钢琴创作了大量的乐曲。莫扎特一生创作了二十九首钢琴协奏曲,十七首钢琴奏鸣曲,从早期的改编模仿到逐步探索,到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莫扎特风格,他的欢快、轻松、平和、优美、典雅、纯真,淋漓尽致地体现于其中,难怪有人把他的音乐称为“永恒的阳光”。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与被称为“《旧约全书》”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相对应,早期奏鸣曲以海顿、莫扎特为范本,但OP2的三首都把传统的三乐章结构扩充为四个乐章,从第二奏鸣曲(OP2NO2)起,传统小步舞曲乐章都变为更为富于动力的谐谑曲,中期奏鸣曲也有四乐章的。但乐章结合更为自由,如第十二首(OP26)十三首(OP27NO1)和十四首(OP27NO2)的第一乐章都不是快板奏鸣曲式,因此贝多芬称后两首为“类似幻想曲的奏鸣曲”。不论是早期、中期,还是后期奏鸣曲,英雄性格的作品一般都用小调式。例如,第一首(f小调),第五首(c小调),第八首(c小调),第十四首(升c小调)等,都是悲壮激昂,热情洋溢的作品,贝多芬在奏鸣曲上的创新和改革,大大拓宽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了交响性的戏剧效果。被称为钢琴奏鸣曲大师中的大师。贝多芬强调主观性表现,追求情感的尽情抒发而不追求形式的完美无缺,但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氛与他完全无缘,他是音乐家中最男性的。

1 明朗典雅与激情悲壮之比较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精致、典雅、淳朴优美、明朗乐观、旋律优美动人,如莫扎特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开始,旋律一出来,仿佛就使人感到迎面吹来了一阵春风,令人心情舒畅。主题精致、轻巧,旋律纯朴优美。所以在演奏时,每一个细小变化都应表现出来,而不能光有一个轮廓,这一点是很讲究的。有些快速的句子要弹得非常清晰,声音颗粒均匀,干净明丽,以表现其自然流畅,轻松高雅的音乐特点。

贝多芬的作品中表达的情绪,感情与莫扎特不同,他的作品有和声声部的变化,情绪转折较多,感情丰富,变化幅度也较大。贝多芬作品的和声变化有感染力,有戏剧性,所以在弹奏时不能仅有声音的大小对比,还应注意到情绪的深刻对比和变化。

我们常常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一开始就听到两个主题的鲜明对比,主部主题通常是明快、活跃、热情的,或是刚强的、豪迈的,或是动荡不安的富于戏剧性的。副部主题常常是抒情的、优美的,或平静、沉思的。

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OP13)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由四个首尾相接的乐句重叠而成的。气势奔腾的节奏和上下起伏的旋律,表现激动的情绪和斗争的形象。演奏时要弹得坚定、扎实、饱满有力,节奏鲜明,表现了汹涌起伏,不可遏止的热情。副部主题包含了两个主题:第一个是抒情性的主题,斗争形象暂时消失,转入回忆和思考。旋律由低音区和高音区交替进行,像对话一般。副部的第二主题接近主部的形象,在节奏上,出现了奔驰一般的运动;在旋律上,连续上行的高音部和连续下行的低音部互相对抗;在力度上,由弱而强的进行表现出热情的高涨,犹如炽烈的斗争激情,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演奏时不仅要有强弱的对比,变化,而且要有情绪上的对比。要显出和声的力量,要突出外声部的旋律。

钢琴家阿劳认为在贝多芬的曲子中,美丽的音色不像在莫扎特、肖邦的曲子中那么重要,有时甚至觉得某些地方不要把声音弹得那么美,那么丰满,在某些时候应该具备奏出粗糙音色的能力,因为声音是为解释曲子服务的,你不要去迎合听众,而是要激发听众。例如,贝多芬《降B大调奏鸣曲》,一开始便用了三个粗野的和弦,展开了这首惨痛绝望的诗歌。

2 音乐语言之比较

莫扎特的和声不像贝多芬的和声那样复杂,强弱对比不要太大,过多的戏剧性处理会破坏莫扎特典雅的风格。演奏时声部要清晰一些,小分句要表现出来,但又不能零碎,可以通过气息连起来成为大句子。旋律大部分都在右手,所以强弱对比,变化,都要靠右手来控制,而左手大部分是带有韵律的伴奏音型,它能帮助右手旋律弹得更有活力。装饰音也是体现其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时代的不同,理解、处理的方法不太一样,比如说颤音,过去比较习惯的是从原音开始弹,但当今一些莫扎特专家认为应该从上方音开始弹。有许多在谱面上写的是小音符(倚音),但实际演奏时却是平均的,并非像谱子上写的那样。据欧洲一位专门研究莫扎特版本的专家说,出版商认为这样写比较好看,显得多样化,漂亮,仅此而已,并不影响演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装饰音(倚音)要在拍子上弹出来。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节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弹奏他的曲子时节奏要十分准确。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它有内在的韵律,先要经过严格的节奏训练,才能有运用Rubato的自由。贝多芬的单音进行或跑句也是有深度的,线条极明显,这与莫扎特的典雅是不同的,他要弹得有力,有气魄,颗粒性强。

贝多芬的旋律是非常单纯的,如果用线条来表现,没有多少波浪,也没有多大曲折,往往他的旋律只是音阶中的几个音或一个片段,而他最著名的一些主题就是属于这一类。例如,《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全部建立在sol—fa—mi三个音符之上,所有的旋律都从这简单的乐旨出发。在平静的三连音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背景下,衬托出一个简单、纯朴、优美动人似夜般宁静的旋律。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极富幻想性。

人们说莫扎特的长句令人想起意大利风的歌曲,而贝多芬的Adagio却充满了德国民歌所特有的情操,简单纯朴,亲切动人。例如,贝多芬《悲怆奏鸣曲》(op13)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抒发了宁静诚挚的感情,旋律非常接近德国民歌,要弹得淳朴、优美、抒情,富有歌唱性,淡淡的忧伤,仿佛是内心深处的叙。

从上面几例可以看出,贝多芬作为沟通在古典与浪漫两个时代的桥梁,力度标记不但数量多得多,而且幅度也大得多。并且作为其力度运用个性化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就是他在需要最强烈的情感效应时,比较偏爱极端化的力度标记,如运用“渐强后突弱”的手法,以及使用一长段轻之后的突强和极快的大幅度的渐强与渐弱。

3 精神气质之比较

有人说莫扎特的作品是含着眼泪的微笑,他的作品在某些方面与肖邦的很相像,表现内心世界的东西很多,很难弹,要通过自己内心的理解和感受来弹奏他的曲子。他的音乐并不以强势见长,实际上强力征服并非他的目标。即使他的音乐在表达无边的哀伤,他乐观的心情也一点没受到影响,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从来不流露痛苦,不但没有愤怒和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激情,无论狂热与否,永远都不能,在其达到令人不快的程度时表现;音乐即使在最可怕的情形之下,也绝不应刺激耳朵,而应取悦于它,并始终保持是音乐。”因此,莫扎特的音乐始终是迷人的、典雅的、新鲜的、明亮的、自由的,而且深刻表达人的丰富感情的。他把热情、伤感平衡起来,永远使人有美感。他的音乐中的每一个重音都不能随便弹下去,永远应该是圆润的,似乎总是受到一种巨大的约束、克制。我们弹奏莫扎特的作品应该像歌唱一样,要特别注意乐句中的呼吸,他的每一系列音阶,琶音都充满了虚和实的变化,充满了诗意,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演奏起来才像是莫扎特的风格。

贝多芬的奏鸣曲中常常会出现无数的延音,无数的休止,仿佛他在即兴时继续寻思,犹豫不决的神气。乐曲中这种断断续续的旋律,表示哀苦的期望,像是一种痛苦的发问,是对他自己一生遭遇感到无能为力的表现。有人说他一生中不幸的遭遇都在作品中发泄了,但是在他后期作品中发泄不动了,眼、耳都失灵,到晚期似乎完全失望,觉得命运不可改变了。弹奏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必须是理性的,超凡入圣的,艺术表现及内心的刻画十分重要。

梅纽因这样评价莫扎特的音乐:“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外面优美宁静,里面都是火热的!不要执意追求什么深刻。平凡、美好,本身不就是一种深刻吗?”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了真挚的温暖,闪耀着自在的欢乐,但有时也有一些戏剧性甚至悲剧性因素,仿佛他已经意识到有许多困难,预感到理想必须经过斗争才能实现这一面。当然莫扎特作品中的这种戏剧性因素,没有达到贝多芬创作中那样成熟的地步。翻译家傅雷也将莫扎特和贝多芬进行比较,他说:“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么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

和贝多芬相比,莫扎特属于梦幻般的,贝多芬则是坚实地。我们崇拜贝多芬的不向命运低头、不屈不挠、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也一样崇拜优美典雅、乐观纯朴的莫扎特。在诠释两位作曲大师钢琴奏鸣曲作品的时候,应在准确把握二者艺术风格的前提之下,方能做到准确、完美的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 朱工一.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 友余.键盘上的奇迹[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马亚琼(1982—),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教师,研究方向:钢琴表演与教学。

作者:马亚琼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论文 篇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装饰音演奏技巧

【摘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一直是整个音乐界的艺术高级造诣。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具有较大的演奏难度,该曲子的创作非常的高级且复杂。装饰音是音乐乐曲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装饰音是和整个曲子共同存在的。对于装饰音的分析也需要结合整首曲子,并且装饰音还会根据曲子的演奏形式产生微妙的变化。每首曲子的演奏形式,每个演奏的表演形式,还有曲子的各种流派、曲子创作者的风格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演奏乐曲的装饰音分析。莫扎特钢琴鸣奏曲中的装饰音也有着许多的形式,为了更好地体会到音乐艺术造诣,本文就莫扎特钢琴鸣奏曲装饰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鸣奏曲;装饰音;演奏技巧

引言

装饰音不能独立存在的分析,而是以演奏曲作为基本存在的。因为装饰音的分析需要结合装饰音在演奏曲里存在的状态来决定。装饰音的分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尤其是针对音乐界都非常赞扬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音乐作品,对该作品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升个人乃至整个音乐界的艺术造诣。

一、对装饰音及莫扎特奏鸣曲的简介

装饰音是一种用来装饰旋律的小凌晨符,或者是为了标记该处的演奏应该有某种特殊形式的特殊音节。花音也是装饰音的一个别名。装饰音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倚音、颤音、波音、滑音等都包含在装饰音的范围内。装饰音在较早期都在音乐界有所使用,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对于装饰音有较为广泛的运用。装饰音可以说是一首演奏乐曲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整首曲子的旋律处理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装饰音是决定整首曲子旋律的一个重要内容。

莫扎特是音乐界的一个重要人物,莫扎特为音乐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莫扎特的一生中一直致力于音乐创作和音乐研究。他凭借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探索的音乐知识创作了很多广为流传的音乐经典演奏曲。莫扎特不仅仅在钢琴方面,在小提琴等许多音乐器乐上都有非常多的杰出造诣。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就是现在还广为流传的一个优秀的作品。莫扎特奏鸣曲中有许多音乐知识都非常值得后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其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也十分巧妙且让人感叹。

二、莫扎特钢琴鸣奏曲装饰音的演奏技巧

(一)倚音

在装饰音的运用中倚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运用技巧。在莫扎特奏鸣曲中也有许多的倚音处理。对于整个莫扎特奏鸣曲来说,在演奏中的倚音运用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种类别是在演奏节拍上弹奏,标记的时值与倚音标记的真实长度必须相同,在此基础之上,还要用与主要音符进行对分的方法来弹奏。在莫扎特奏鸣曲中的《土耳其进行曲》的1-4小节中就有该方法的倚音创造;另外的一类倚音用法就是在演奏节拍之前弹奏,但这种类型的标注演奏不包含在主要音符的时值当中。这两种类型的倚音运用都非常巧妙,并且都在莫扎特奏鸣曲中有很好的例子运用。

(二)颤音

莫扎特所使用的颤音一般是自标注的音符的上方二度开始的。颤音的运用在较为早期的音乐形式中就被运用了。据悉,这种演奏形式的开始时段正是巴洛克时期,该形式的音乐演奏从那个时期开始流传,并且在之后也得到了较多的发展。在后期的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中才出现了这种演奏形式的书面标注。颤音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中的标注也标志着颤音这种音乐形式较为完整形式的出现。颤音的演奏方法需要依靠演奏作品的节拍进行。但是也不全是完全根据节拍变化的。在演奏乐曲中也会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其中的颤音音乐形式可能就不是完全依靠演奏作品的节拍进行的。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有一个颤音的特殊情况就是第一拍的前半拍旋律音成为了后半拍中颤音的辅助音,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对颤音的分析就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了。在此情况下,颤音就是从本位音开始的。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也能找到这种类型的颤音演奏,并且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还有颤音演奏成回音的例子。在颤音的运用中还有一种就是在较长时间的颤音时,演奏时演奏完了整个音符的时值,并且在最后到达本音的地方。在演奏中可以先以较慢的速度演奏,再在之后渐渐地加快演奏的速度。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都有较多的颤音形式的音乐演奏,并且这些演奏形式都取得了较好的音乐演奏效果。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颤音装饰音运用也为之后的音乐界对于装饰音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回音

回音也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一种常用的装饰音的应用。有时候会出现回音标注在两个音之间的情况,这样标志的曲子需要在本位音演奏之后再进行演奏。此种情况下的演奏对于乐曲的节奏要求不是很严格,此情况之下的节奏安排可以由演奏现场的情况进行灵活变通。装饰音是演奏乐曲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更好地實现演奏效果,演奏者需要有较为优秀的乐感才能完美地把握装饰音,掌握对于各种类型装饰音的处理,实现装饰音给奏鸣曲带来的价值。为了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演奏者需要将装饰音融入奏鸣曲中,让装饰音成为奏鸣曲完整演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优秀之处。

三、莫扎特钢琴鸣奏曲装饰音的演奏处理

装饰音对于奏鸣曲中每一个音符的连接有重要意义,要想实现较好的演奏效果,首先就要实现较好的装饰音处理。装饰音能赋予创作的演奏曲目更多的情感,让演奏曲目更加动人。装饰音的节奏处理在大体上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个类别是演奏在拍子上,或是拍子中。在这种类型中,装饰音需要准确地进行踩点,完美符合鸣奏曲的首要节拍。在这种情况之下,被装饰的本音的时值可能会因为装饰音的占据而被减少,本音所在的节拍就会拖延出现。这种处理方式有较好的演奏效果,所以,这种类型的装饰音处理方式在演奏的运用还较为广泛。还有一个类别是演奏在拍子之前,需要在节拍的前面演奏出装饰音,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不会影响到本音的时值,能够实现本音与拍点的完美相融。这种类型的装饰音处理方法也能较好地实现奏鸣曲的一些要求,这种处理方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四、结束语

每一种音乐都具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是一个被时间所认同的优秀奏鸣曲。对于改奏鸣曲的装饰音等细节的探究有利于我国音乐水平的提高,实现更高的音乐造诣。

参考文献

[1]高菲.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装饰音分析与研究[J].明日风尚,2017(11).

[2]梅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63-64.

作者:徐琳 王艺红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艺术风格论文 篇3:

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摘要: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欧洲音乐艺术发展史上乃至于世界钢琴艺术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钢琴奏鸣曲集已经成为现代高等师范院校钢琴专业学生学习的必备教材。本文将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和K.310为例,探讨莫扎特作品自然、典雅、质朴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演奏方法

一、了解弹奏的作品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以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为主要特征。

正确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就必须全面、深入地认知音乐文本,以及对创作主体的理解和时代精神的感悟。本文拟以莫扎特奏鸣曲K.330和K.310为例,来探寻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表现特色、艺术风格和实际演奏方法。

莫扎特作为一个天使般的表演艺术家,他活泼、开朗,永远是一位用笑脸来对待生活的乐观者,有时给人以孩童般的率真、爽朗以及好奇。他的音乐作品里和演奏过程中,常常透露出巴赫般式的优雅风格。所以,他的作品和他的人品一样,始终是自然流畅、轻松快乐、优雅淳朴。钢琴奏鸣曲K.310是a小调作品,其旋律以“悲剧性的、绝望的、忧郁而热情的、正式严谨的”形式来表达他个人热烈激动的情感。母亲去世的悲伤和漂落异乡的孤独,催生莫扎特奏鸣曲K.310。这首奏鸣曲是忧郁而热情的奏鸣曲,与莫扎特的其他奏鸣曲相比,可以说是属于另一种不同的世界,全曲非常凄楚动人,带有青年遭难的悲怆情调,这部作品富有伤感的激情和英雄般的悲观,显得高雅、卓越。而钢琴奏鸣曲K.330却与K.310风格迥异。该作体制小巧,可内容丰富、细致,乐句精致、文雅,颇见深度,曲调明快、欢愉,洋溢着特有的热忱、甜润、恬美、清新、活泼、自然纯真。演奏K.330很容易有快乐、充满活力,每一个音符均散发着丰富的感染力的感觉。

二、把握作品的弹奏技巧

(一)力度与速度

莫扎特的时代通常用一音两弦的“维也纳式钢琴”进行演奏。此种钢琴的部件少而灵活,按键触感浅而轻,制音系统灵敏,音量不大、共鸣不强,但音色清晰清丽。正因为如此,莫扎特作品中的力度标记常常在p与f之间,很少使用ff。今天,在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掌握好力度和速度是演奏的一个关键。不得随意加快速度,也不得加大力度,一定要保持作品所恒定的标准。莫扎特平时讲究仪表,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谈吐文雅,。这种绅士式的个性被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这样,演奏他的作品,必须心系优雅,动作轻盈、流畅、顺达,力求行云流水般的和谐之美。不许有一丝一毫的断开,也不得有任何的粗暴,更不能有狂热的激情。音色变化多样,而不追求交响性,就像清泉流过山涧一样,那样地自然、优美。所以,演奏时要十分节制,不宜明显地表现现代钢琴的全部威力,可以多用p、f,很少出现像贝多芬作品中的pp和ff,渐强、渐弱也不能弹得太突出,要控制在较平稳的范围内。因此,在弹奏时要特别地注意力度的轻重变化,不能过于放纵,做到轻而不虚、强而不硬。力度不能含混而高亢,力求揭示明暗、动静、远近、多寡的关系。演奏者务必善于力度的控制,细心潜入音乐深处,尽可能地再现莫扎特奏鸣曲的原始魅力。在这里请注意:(1)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力度对比,快慢、强弱的指触控制依句法语态的需要而进行调整,强调力度的特征在句与句之间表现出来,于细致之处见分晓。(2)力度的大小、强弱显示其艺术风格。换句话说,通过力度的投入以及过程性的控制来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奏鸣曲K.3301-4小节,前后两小节在记谱上只是有稍微的区别,可是演奏时,必须通过力度的运作,把这种区别鲜明地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莫扎特的艺术风格。前两小节用的是mf,后两小节用的是mp,在整个演奏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出前者的坚定性,也一定要表现出后者的活泼性。让人在细微之中见真谛,在微小中见出艺术的风格。另外,演奏莫扎特的钢琴曲,还必须注意他的古典主义的音乐元素,那就是强调其统一性。即句与句之间,乐章与乐章之间,虽然有变化,但是内在也是统一的,必须在演奏中通过速度和力度的控制,把握这种统一性,让人感到它的浑然一体,完整如生命体。

(二)把握音乐旋律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旋律方面特别鲜明而突出,也正是其旋律的独特性和其艺术的感染力,才真正成就了莫扎特的音乐艺术风格,在演奏时,必须真实地复现出这种旋律,让人在旋律的享受中,领悟出莫扎特的杰出的艺术风格。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首先应注重歌唱性和流畅的节奏感,他的旋律已不受曲式和节奏的约束,一切都是自然流露,情同于民歌,从未感到为适合某种体裁形式而对旋律进行制约。其次,强调演奏者的二次艺术创作,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艺术作品中,并在演奏中弹出心中完美的音乐旋律。仔细体会,可以看出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弹奏总体上要求力量的支撑点小,第一关节的灵敏度极高,一般要用较深的触键,保持旋律的流动性、完整性。只有掌握好最基础的弹奏方法,在大的方向上走正确的路线,才有助于深刻理解莫扎特钢琴作品的真正内涵。

(三)音色的要素

优美而富有变化的音色是所有演奏者追求的理想目标。音色的正确把握直接反映演奏的效果和作品的风格。

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要求其音色清丽、明亮、圆润,每一节、每一章都需要用最明亮的音质、最优雅的情调、最精准的分寸、最敏感的指触来弹奏。这里,要特别强调手指的颗粒性,正是颗粒性实现了音质的清丽性、过程的流畅性、风格的高雅性。所以,如果要忠于原作,表现出演奏风格的纯正性,就务必做到:

1.对莫扎特作品有充分的感觉,深入理解,能够产生听觉概念,在自己的耳畔产生鲜明的音乐形象。例1的第5、6小节的第一拍皆为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跳音。此跳音是手臂跳音,手指和手臂(多数是前臂)突然击落到键盘上,手指像小椎子似的敲击键盘。通过下键的力度和速度的控制来体现前后音响层次的变化,以及音乐色彩的变化,进而展示其鲜明的艺术个性。

2.善于调整触键。往往需要不断的调整,使演奏效果达到作品的潜质赋予的艺术魅力,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努力拓展艺术空间,做到心、手、眼的高度统一,让莫扎特钢琴曲的清脆、典雅、甜美、温馨在每个滚动的音响中传递出来。

(四)良好的触键法

在演奏中,触键法很重要。由于莫扎特的艺术特色,真正传达出莫扎特的艺术声音来,必须具备不同的触键法,虽然不能穷尽,但是一定要具备其多样性,同时,不同的触键法交替使用,综合利用。一般情况,音响要调出明亮、清丽,触键要灵敏、快速进行,音区转换要过渡自然,大拇指穿越要行云流水,手腕触琴轻松正点,整个手感不能有任何的生硬之感。同时,色泽明亮,清新自然,旋律主调明晰。手臂用力均衡,有一种通透力和蓄势待发的状态;指尖触键敏捷,但有一定的滞留感,使每个音节都让人感到清脆而有分量,仿佛被过滤过的清音,这样,出来的音响效果才更符合莫扎特的风格:清丽而典雅。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隐含不少音阶型的经过句。这是演奏者要面对的,而且要善待之。演奏者不可以草草地对待这些貌似简单的句子。其实,正是这些句子,让莫扎特的作品更加特色鲜明。正确的做法是:触键干脆利落,让人充分地感到经过句的存在,而且很漂亮。

三、结语

在弹奏莫扎特的钢琴曲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准确地表现古典主义作品的艺术风格,需要演奏者深入理解作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当弹奏与作品实现了某种默契,产生了共鸣,才称得上真正理解了作品。因此,演奏好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真正达到其演奏效果,就务必在讲究演奏方法的同时,深入理解作品,考虑作品的古典主义的历史元素,注入自己的感情。只有当你与历史实现了对话,与作品实现了心灵的沟通,才能把作品演奏好。

作者:陈爱玲

上一篇:地质勘查坑探工程安全生产论文下一篇:高校后勤服务集团企业形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