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论文

2022-04-30

司法实践中,由于各地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认定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执法标准不一,事故责任定责失衡等有碍执法公正的问题时有发生,成为社会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审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时,检察机关要强化审查证据的水平、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复核的权益、拓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筹集的渠道,减少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上访事件发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论文 篇1:

出车祸,有了特殊的“救命钱”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及时抢救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省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有望得到及时救助。

交通事故中,肇事方无经济赔偿能力、肇事司机畏罪潜逃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特殊而又常见的交通事故,不仅给受害当事人心灵上带来巨大创伤,同时也使一些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浙江保监局、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省农业厅联合制定的《浙江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省、市、县(市)三级政府正在按规定组织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这也意味着,今后我省各地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有望得到社会救助基金的救助。

“救命基金”艰难出台

“有钱没钱先救人,没人出钱基金垫。”在车祸中,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那些因肇事方无经济赔偿能力,或肇事司机逃逸,或医药费昂贵等陷入困境的特殊交通事故受害方而言,无疑是“救命钱”。

从我省情况看,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2005—2008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6881人、6619人、6095人和6881人。而2009年我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390起,造成5689人死亡、2548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846.3万元。

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都可能是家庭崩溃,孩子成为孤儿、老人无人赡养。交通事故,给死伤者家属带来失去亲人的痛苦、生活上的困顿,更可能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不少受害人需要及时救助,但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尚未设立救助基金,受害者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医疗机构垫付的抢救费用也无法得到及时补偿,产生了大量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人民信访、上访不断,每年‘两会’的提案、建议不少,要求政府尽快建立救助基金,切实关心受害者的疾苦。”参与试行办法制定工作的省财政厅外债金融处副处长郑可青告诉记者。

据了解,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最早见于2004年5月1日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随后出台的实施条例第九十条规定:“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从立法的本意来看,救助基金原本是给抢救伤者增加双重保险。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一太过原则性的规定遭遇了操作过程中的诸多尴尬:救助基金的钱从哪儿来?基金管理机构由谁组建?具体怎样实施?垫付条件如何?需要哪些手续?

由于欠缺具体的配套规定,救助基金在实施过程中显得“徒有虚名”,一直停留在法律文本上。这项原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制度也一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06年3月1日,国务院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该条例进一步明确,国家设立救助基金,并由财政部会同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制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该条例还对救助基金的来源进行了规定。

时隔3年之后的2009年9月,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联合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并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施行。

据相关人士介绍,虽然我省在2006年3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救助基金,但受国家层面的配套规章迟迟未出台影响,省级层面并没有制定救助基金的统一管理办法。

近年来,我省杭州、台州、嘉兴、绍兴、金华各市,以及兰溪、浦江、桐乡、海宁、海盐、安吉、永嘉等县(市)虽然也相继建立了救助制度,但由于救助基金来源单一,资金不足,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2010年7—11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并将社会救助基金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在省人大的监督下,在省政府的重视下,经努力,省财政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了试行办法,并由省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7月23日转发各地执行。”郑可青对记者说,试行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我省社会救助体系,也标志着我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设立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

筹集渠道多 垫付有限制

我省试行办法所规定的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据郑可青副处长介绍,与兄弟省份的救助基金制度相比,我省的办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建立救助基金,资金的筹集是头等大事。郑可青告诉记者,2009年9月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联合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救助基金的来源包括: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地方政府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给予的财政补助;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救助基金孳息;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社会捐款和其他资金。

“与五部委的资金来源相比,我省的试行办法还增加了小型客车号牌号码公开竞价所得价款和地方政府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这样就能确保资金的稳定性,也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郑可青说,试行办法还明确,救助基金可以接受社会捐款,“这体现了政府构建道路交通事故救助体系充分调动民间与社会力量的崭新理念。”

救助基金本身就具有人道主义捐助性质,建立政府引导机制是救助基金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对于如何运用好这笔基金,将此真正用在刀刃上?我省的施行办法进行了许多创制性的规定。

据了解,在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各省不尽相同。有些省份在省财政厅下属处室加挂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的牌子,它不是独立的法人,所以也就无法对救助基金进行追偿。同时,由于是兼职的,人员配置往往也不够。而另外一些省份,虽然出台了救助基金管理办法,但基金管理办公室没有经过当地编委办的严格审批,这就导致了在基金管理办公室工作的人“心中无底”,影响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2006年通过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就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基金管理机构。此次出台的试行办法更明确规定,各地应成立救助基金管理领导小组,救助基金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部门,这就能够充分保证人员、经费,确保救助基金长期有效运行。

如果使用该基金没有合适的约束,那么肇事者认为自己因贫困而达到了救助标准,反而在开车时抱有“撞了有基金赔”的心理,那么也就违背了设立救助基金的最初目的。为此,郑可青副处长告诉记者,试行办法第十四条对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为防止政策出台带来的道德风险,防止极个别肇事者有钱也不赔付,试行办法进行了规定,只有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和法定连带责任人暂时无支付能力而需要救助的,并且符合三种情形之一的情况下,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才应该垫付有关费用,否则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和法定连带责任人会产生对救助基金的严重依赖性,对救助基金产生极大的压力。”

这三种情形是:(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高速公路因线型和全封闭的特征,其发生事故地点到最近出口处往往要跨县区,从救死扶伤和最大限度降低伤者的死亡率出发,一般不可能返送到事故发生地所属县(市)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为了防止事发地与抢救地不一致的情况,试行办法还特别规定,高速公路上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人身伤亡的救助,由事故发生地所在的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相应费用。

“比如,在诸暨市出事了,到绍兴杨汛桥出口才能下,到绍兴县医院进行抢救,这样,由绍兴市统一垫付,既能提高效率,同时,市里的基金比县要充裕,也有利于维护受害人的权益,毕竟,不能因为抢救费用的原因而耽搁救治。”郑可青解释说。

一场大雨,一场车祸,一名年约六旬的男子死在车轮下,没人知道他是谁、来自哪里。2009年3月,台州市三门县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让当地警方陷入难题:受害人的赔偿金该交给谁呢?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交通事故死亡人员身份无法确认的,参照城镇人口赔偿标准,其损害赔偿金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存保管。”因此,对无主或无法确认身份的死亡人员的损害赔偿款,试行办法作出明确规定,由当地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存保管,账目永久保存,一旦找到法定亲属,按照有关规定将损害赔偿款支付给法定受益人。

此外,试行办法还明确,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对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的垫付申请进行审核时,有权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殡葬机构等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核实情况,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基金使用接受公众监督

当记者如约来到郑可青的办公室时,他和他的同事正为交通事故救助制度培训的事情忙碌着。“救助制度是一项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政策性强,我们将于9月中旬举办培训班,让各地市吃透文件精神,尽快熟悉试行办法的各项规定。”

应该说,试行办法的出台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完善和落实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将会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也是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个过程。

“由于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涉及财政、保监、公安、卫生、农业等多个厅局,因此,下一步应该尽快成立救助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便开展基金各项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各地反映的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

与政策制定者不同,广大的老百姓对基金使用的便捷和安全情况更为关心。

据介绍,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的基本程序是:需要救助基金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将当事人抢救费用及垫付情况书面告知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垫付通知和医疗机构垫付尚未结算抢救费用的申请及相关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按照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以及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进行审核。对于符合垫付要求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将相关费用划入医疗机构账户;对于不符合垫付规定的,不予垫付并向医疗机构说明理由。

郑可青告诉记者,救助基金承担的是一种社会救助职能,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和优抚性,而不具有赢利、增值功能。从这一层面考虑,救助基金只能对交通事故受害者提供最低限度的补偿,而不可能全包全揽。“其救助的内容不会过多地涉及财物损害,更不会涉及精神损害,而是偏重于补偿身体损害的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对交通事故伤员、无主病人、无钱病人见死不救的现象并非个别。试行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

“保证每个伤员的医疗和生命权利是医院的职责,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因此,设立救助基金正是政府强调医院见死必救,解决医院医疗费用瓶颈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郑可青说。

杭州的一位市民胡先生说,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对于及时救助车祸中的受害人作用极大,但公众最担心的就是基金的“安全”,希望基金管理机构能做到切实的公开、透明,让群众满意、放心。

对此,浙江省政府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人员费用、办公费用、追偿费用、委托代理费用等,都将由同级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中予以安排,绝不能从救助基金中扣除。救助基金的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不得用作担保、抵押和对外投资。而且,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要将年度工作报告在同级政府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作为主管部门之一,我们将与其他部门一起,努力将救助基金的有关事项做好,将这件事关普通百姓利益的实事办好。”郑可青说。

作者:陈 波

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论文 篇2: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审查困境与出路

司法实践中,由于各地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认定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执法标准不一,事故责任定责失衡等有碍执法公正的问题时有发生,成为社会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审查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时,检察机关要强化审查证据的水平、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复核的权益、拓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筹集的渠道,减少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上访事件发生。

[基本案情]2015年1月18日9时55分,朱某某驾驶闽A33913号重型车由闽清往金沙方向沿202省道行驶,行经202省道341K+120M处,该车碰撞欧某某驾驶的无牌二轮摩托车,造成两车损坏,欧某某死亡的交通事故。闽清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认定:朱某某未靠右行驶是造成本事故的直接原因,负本事故全部责任。闽A33913号重型车在某保险公司投有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事故发生时,均在保险期内。2015年1月19日,朱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闽清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5年1月25日,闽清县公安局将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朱某某的同时提请检察机关对其批准逮捕。检察机关侦监部门在提讯朱某某时,朱某某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没有异议,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2015年1月27日,闽清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朱某某。批捕的次日,朱某某家属为取得被害方谅解,经办案部门调解先行赔偿被害方损失71万元(这笔巨额赔偿金,可以从车辆保险赔偿款中支付)。2015年1月29日,朱某某被变更为取保候审。在审查起诉期间,辩护律师提出:朱某某在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第三天,对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由于检察机关对朱某某批准逮捕,上一级公安机关不予受理,辩护律师认为执法机关侵犯了朱某某的申请复核权利,认为事故责任认定效力待定。当朱某某向保险公司索赔时,保险公司认为:案发时,保险公司接到车主报案有到现场勘查,根据碰撞痕迹,认为投保的肇事车辆在本次事故中不应负全部责任,不能支付巨额赔偿。

一、检察机关在审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时的困境

本案中,辩护律师和保险公司均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出异议。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及原因的确定,对认定有关法律责任具有重要的指引和依据作用。但在实践中,基层检察机关面对案多人少的现状,普遍对认罪的轻刑案件实行快捕快诉机制。在审查批捕阶段,由于时间紧,办案人员很少主动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对涉及人员伤亡事故赔偿的,也不会听取保险公司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看法。目前,检察办案人员在审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有统一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运用法律法规的过程,运用的如何直接反映出公安交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处理交通事故两种程序:一种是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另一种是按照普通程序制作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要依照法定程序、法定标准制作生成。司法实践中,沉重而又巨大的交通管理任务,再加上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时间要求紧,给有限的警力带来了超负荷的工作,出现认定主体不适格;对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没有公开调查取证;送达当事人的文书不规范,事故认定书的制作者不具有制作资质等问题。

(二)当事人的复核申请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但实践中,该权利却“形同虚设”。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1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但该法第52条同时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如果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了其复核申请后,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那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终止复核。所以,从法理上说,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时,申请复核权经常是“不予受理”或是“终止复核”。

(三)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监督失控

刑事诉讼中,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和处罚均以行为人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为前提条件。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监督方式有两种:一是外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来自人民警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的监督和制约。由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技术性很强,无论当事人或检察人员往往缺乏相应的专门知识,因此认定书很难被推翻,从而使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变成一种特权。二是内部监督。主要表现在人民警察队伍内部。《人民警察法》第43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消或者变更。”但这种监督主要表现在接警出警、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有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于责任认定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则无法得到有效监督。

(四)容易引发涉检信访

交警部门出于多种考虑,有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当事人未达3日就匆忙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涉罪的犯罪嫌疑人方往往不服,而被害方更是紧盯检察机关是否批捕。如果依照错误的事故认定批准逮捕,起诉后,法院若重新划分责任认定,涉罪嫌疑人无罪,则面临着国家赔偿问题;如果坚持不捕,要面临被害方的诘责与缠闹,使检察机关成为事故双方注意力的焦点,这给检察院的工作带来困难,无论作出何种决定,双方均无法接受,无端增加工作难度。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混乱的原因

犯罪嫌疑人朱某某认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其负全责,保险公司可以多赔付,所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没有向办案人员及时提出异议,后因保险公司拒付巨额赔偿金,找到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要求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申请复核。目前,导致检察机关审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困难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有立法、观念上的原因,也有执法人员素质问题,但总结起来主要有:

(一)案多人少,办案时间紧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虽然遵循事故现场的客观实际情况,但最终是由交警人员根据自己交通背景知识做出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人为主观因素。《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3条规定:“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资格。”该规定要求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警察在取得相应等级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资格才可上岗。然而,由于警力不足,许多应该多岗位、分民警办理的业务,只能采取“一警多岗”的办法来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使民警“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再加上一些没有取得相应处理交通事故资格的交通警察上岗现象存在,民警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重实体、轻程序,违反程序办案很常见,事故责任认定依据不充分,给案件的处理带来很多麻烦,致使群众对交通管理部门责任认定工作产生质疑。

(二)随意对被害人免除,减轻事故责任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也难免会遇到调解难、理赔难等问题,尤其是碰到死亡事故,受害人家属情绪激动,容易发生抬尸闹事等不稳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对于有办理保险的肇事车主,如果肇事司机负全责,赔偿款更多,出于经济因素考量,对有利于被害方的事故认定如果不影响其定罪,也不持异议,虽然保险公司对赔偿款有看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8条规定:“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制作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并确认其相应的证明力,但有相反证据能够推翻的除外。”实践中,收集交通事故现场证据难,推翻责任认定有难度。

(三)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机关主体不合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公安机关在交通事故处理中,自行勘查、调查、自行认定,并以自行认定的结论用作定案根据的操作程序,无异于是用自身的主观认识并由自己制造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这与其在刑事诉讼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执行的职能是不相符的,难保其结论的客观公正,也不符合目前司法鉴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四)检察人员审查能力不高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管部门经过现场勘查作出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一定的主观性,尤其是在目前事故认定的依据尚不统一、不规范的前提下,要求检察人员事后对事故作出认定,这与检察人员的知识体系和工作经验明显不符。

三、完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对策

本案肇事者朱某某没有明显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如车辆无证无牌、酒后驾车等),不能进行治安拘留。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制作出来前,不能判定肇事者是否要负刑事责任。由于经济赔偿没有到位,迫于被害方的压力,公安机关交警部门根据以往办案经验判定责任,将肇某事者朱某某先行刑拘,后于现场勘验、检查和有关的检验、鉴定再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出现办案顺序倒置,难保执法公正。对此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让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制作公正,规范。

(一)检察人员要强化对证据的审查判断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专业性强,知识面广,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法律知识和规范意识,检察人员要加强学习,客观、科学、公正地审查事故成因。在目前法律法规没有修改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案管部门受理交通肇事案件时,要重点审查公安机关对当事人送达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送达回证,只有超过3日的方可受理,从源头上保证当事人申请复核的权利。检察机关在受理此类案件后,要听取当事人,律师和保险公司对事故责任认定意见,要严格审查责任认定书载明的事实和责任,对明显存在不合法、不公正的责任划分的情况应及时提出纠错建议。对未予按时补正或作出的说明没有正当理由的,要作出不批捕或不起诉决定;对有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不依法履行职务、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或影响公正执法的违法行为的,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后,对有渎职行为的要开展法律监督调查,依法作出处理。

(二)增设交通肇事案件特困当事人救助资金

检察机关可以协调公安、法院、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合救助机制,进一步拓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筹集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增加救助基金。在交通事故中陷于经济困境的家庭应当提供救助,用于伤者的救助和死者的丧葬,切实改变目前因信访压力而将不能确定是否构罪的肇事者先行采取强制措施的作法,确保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标准制作。

(三)增设权威鉴定机构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法院作出裁判的主要证据,除非异议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事故认定确有瑕疵,否则法院只能依据原事故认定作出裁判。但由于交通事故现场的部分证据无法复原、固定,在事后要求当事人举证,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异议,解决困境最根本的办法自然是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之外设立中立的中介机构,给予当事人司法救济途径。如果中介机构所作的司法鉴定和事故责任认定结论不一致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中介机构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问题。

(四)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2条规定了不予受理复核申请的四种情形:(1)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2)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3)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4)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对第一、三、四种情形,我们认为应当理解。但对第二种情形,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其行为主体是检察机关,仅以此为理由而决定不予受理,不但有假借检察机关“绑架”当事人意志的嫌疑,而且不利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罪与非罪的认定或双方民事责任的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2条的规定具有较大的不合理性,建议对该条予以修正或将该条中的第二种情形从不予受理的情形中删除。

作者:詹秀林

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立法论文 篇3:

浅析侵权行为垫付责任

摘 要:垫付责任主要是指侵权领域中的垫付责任。我国先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未有对垫付责任的明确界定,法理上,学者一般认为垫付责任是指“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致人损害而本人又无力赔偿时,由与该侵权行为人有特殊关系的人依法承担先行代为支付赔偿金的民事法律责任”。

关键词:侵权行为;赔偿金;代负责任

一、垫付责任的法理解析

首先,从其概念表述来看,垫付责任的产生具有依附属性,是依附于侵权行为人直接赔偿义务的代负责任,是侵权行为本人无力赔偿时,垫付责任人代替侵权行为人先行赔偿受害人的责任类型;其次,垫付责任的确定并不符合责任自负的原理,更多是基于社会利益平衡的考虑,在受害人、侵权行为人、与侵权行为有特定关系人之间利益冲突时的利益取舍。故垫付责任是一种典型的横平责任;最后,垫付责任人不是直接的侵權行为责任人,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没有过错,故基于公允的角度,法律规定,垫付责任只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前提下才可以适用,垫付责任主体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与侵权行为人有特定关系的人,如抚养人、保险人等才可以作为垫付责任主体,法官不能随意扩大其适用的范围及适用对象。故垫付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

二、垫付责任适用的前提

正如上面所讲,垫付责任具有代付的属性,垫付人非直接的义务主体,而是基于侵权行为人的赔偿义务所衍生的义务,那么垫付责任承担必须以侵权行为人对侵权行为承担损害后果为前提。也就是讲,只有在确认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之后,赔偿权利人才能请求垫付人承担垫付责任。应当赋予垫付责任人的先诉抗辩权,只有在对其侵权行为人索赔无法实现或者很难实现的时候,才能请求垫付责任人承担。赔偿权利人无权单独对垫付责任人提起诉讼,而应该要求其作为共同被告一起参加诉讼。

三、我国现行法中垫付责任适用的范围

垫付责任的承担遵守责任法定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场合,才能作为追究责任和确定责任范围和程度的依据,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法官无权自由裁量。目前,我国有关垫付责任主要散见于《民通意见》《侵权责任法》《民事诉讼法》中,具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抚养人的垫付责任

《民通意见》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年满十八周岁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没有经济收入的,由扶养人垫付;垫付有困难的,也可以判决或者调解延期给付。审判实践中,在校高学生、大学生及社会闲散的青年侵权非常多,这类人尚未独立生活,没有经济收入,侵权之后没有偿付能力,被害人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法律基于对受害人权益的考虑,要求抚养人承担垫付责任,缓解被扶养人赔偿不能的窘境。

2.保险公司和交通事故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机构的垫付责任

《侵权责任法》中有关垫付责任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机动车被盗窃、抢劫及抢夺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垫付责任,该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夺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交通事故发生后,一般由保险公司在强制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在机动车被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场合,因事故的发生,盗窃、抢劫、抢夺人故意行为导致的,是最终的责任主体,故保险公司有权在强制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追偿;二是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情况下保险公司或者交通事故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机构的垫付责任。该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在交通肇事者逃逸的场合,肇事人的逃逸往往使得被害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法律规定此种情形下由保险公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费用,以此缓解被害人无钱医治的困境,但是肇事人毕竟是最终的责任主体,上述单位在垫付后可以依法向其追偿。

3.民事诉讼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当事人或者法院的先行垫付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虽然证人具有法定的出庭作证义务,但是证人出庭毕竟是为了证明他人的案件事实,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要证人自行承担有失公允,故法律规定证人作证的补偿费用由不主动履行义务而引发诉讼的败诉人承担。但是证人出庭费用毕竟要在法院判决前先行发生,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当事人或者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的法院就应当垫付该费用,待判决生效后要求败诉人偿付。

四、垫付人拒绝承担垫付责任的法律后果

虽然垫付责任人并非侵权行为的直接义务主体,但垫付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法律明文规定特定关系人应当承担垫付责任的场合,垫付责任人应当无条件承担,而非依自己意愿选择是否承担垫付责任。在侵权之诉中,如果赔偿权利人只对侵权责任人提起诉讼,主审法官应当充分考虑侵权责任人的赔偿能力,在必要情况下,主动释明赔偿权利人将垫付责任人列为共同被告或者依职权追加垫付责任人作为共同被告。如果法院庭审后判决垫付人承担垫付责任,垫付人应当代替侵权行为人先行赔付,不得拒绝。如果判决生效后垫付责任人没有主动履行垫付责任,其地位等同于不履行义务的败诉当事人。赔偿权利人可以依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申请强制执行。对于那些具有履行能力而拒绝履行的垫付责任人,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使用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敦促其履行。

参考文献:

[1]张晓军.析垫付责任[J].法律适用,1999.

[2]李明发.垫付责任的立法选择研究[C].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2008.

[3]洪彩霞.责任竞合时当事人的适用法律选择权探讨[D].南京大学,2006.

[4]赵文艳.侵权行为垫付责任的系统反思——兼论法律伦理的便利性选择[C].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2008.

作者:王涛

上一篇:隧道施工监控技术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网络社交平台企业营销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