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立法可行性研究论文

2022-04-29

近年来,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江苏省坚持制度设计与基层突破相结合,积极探索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的办法、路径,拓展了工作领域,提升了工作层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保障立法可行性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保障立法可行性研究论文 篇1:

城市流浪儿童现有权利保障体系评价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拟从立法保障、行政救助、社会保障三个角度对我国城市流浪儿童现有权利保障体系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城市流浪儿童保护措施的出台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流浪儿童 立法保障 行政救助

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法律法规、各类办法及各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为指导思想,以政府领导下的城市流浪儿童救助站为核心,非营利性社会组织(NGO)积极参与协助,各街道社区、村镇组织协调保障,全方位、多层次,贯穿内外,点、线、面结合且灵活机动的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体系。但笔者经过实地调研发现这种看似完善的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体系在实践中尚未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本文笔者通过从立法保障、行政救助、社会保障等不同层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有权利保障体系的弊端

(一)立法保障不完善。

首先,我国目前对城市流浪儿童的法律保护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为核心,对城市流浪儿童的保护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法律保护来间接实现,未出台一部专门针对城市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无法体现对城市流浪儿童保护的特点,削弱权利保护的力度,影响维权的效果。

其次,虽然这些法律从教育权、隐私权、生存权、发展权等多层次、多视角、宽范围对城市流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某些特殊权利予以了应然性的规定并积极向流浪儿童权利保护国际水平靠拢,但这些法律非常零散,只是对各种权利予以大致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无法形成对城市流浪儿童权利的有机保护网络。

再次,各地方政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对城市流浪儿童进行一定的救济与保护,但这些规章制度效力层次低,维护权利的保障偏弱,且由于各地法治状况的差异,立法水平参差不齐,欠缺统一性和协调性,很多规定相互冲突、自相矛盾,而且就很多规章而言,其合法性或实践可操作性本身还值得商榷。尽管部分规定详尽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对城市流浪儿童的救助体系把握不准,没有形成明确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救助框架,没有设计一套科学的救助流程,仍只是停留在局部救助与保护,或者只是在某些重要的地段或区域进行管理与保护。

(二)行政救助单一薄弱。

城市流浪儿童权利行政救助体系由中央政府主导,以国家力量为后盾,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积极主动配合参与形成的,在国家监督下实施。但由于这种行政救助体系更多地是倾向管理,良莠不齐,救助效率不高,缺乏科学指引,行政救助的法治水平低,缺乏人文关怀,尚未做到科学管理和人权主义的有机结合,对城市流浪儿童权利的尊重与保护不够,造成城市流浪儿童的权利保护落空,城市流浪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政府对城市流浪儿童提供了保护性的救助,但从其采取的方式、提供的救助来看,更多的是倾斜于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予以更好的优质管理,也更多地是基于本身的管理职能。尽管政府对他们提供了帮助,采取了安排了福利机构或其他机构安置、照顾他们,或采取方式将其回送等措施,这些措施无一不更多地体现了政府救助的管理性,甚至是临时性的粗放管理。而对他们的权利保障和基于权利意识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的程度远非不够。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统计了100名救助站中的流浪儿童对于救助站中工作人员的印象,其中有57人,即将近60%的人选择了“态度一般,偶尔有点凶”,只有不到10个人选择了“态度不错,对我们很好”,一些救助站中的工作人员对于城市流浪儿童救助认识不清,未积极履行职责,甚至任意无视践踏流浪儿童的合法权利。

另一方面,行政救助模式单一,未结合城市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无法充分有效地保障城市流浪儿童的各种权利需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可见我国目前对城市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主要以“管吃管住,尽快遣送”为指导思想,而忽视了对城市流浪儿童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接触,忽略了他们的内心需求。在调研过程中,在100名流浪儿童中有多达70%的孩子表示不想回家,再次或多次来到救助站的比例达46%,这一惊人的数字表示临时性救济政策无法彻底解决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问题,从而导致了重复流浪问题。

(三)社会保障不力。

非政府组织(NGO)对城市流浪儿童权利救助与保护构成了城市流浪儿童社会保障的有生力量,成为了一道坚实的社会保障网络。在我国,民间组织是指由各级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并纳入登记管理范围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社会组织。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主要开展某些公益性活动,由民间人士自发组成,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人民的捐款。与以政府为主导的救助站模式的权利保障体系相比,民间组织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民间组织对于城市流浪儿童的救助和权利保护则显得更为机动灵活、更加细致入微、更加能够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民间组织能使每一个其所帮助的城市流浪儿童享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关照,从衣、食、住、行到身心健康,从精神世界到谋生手段,从基本生存权利到娱乐权等“高级”权利多方位予以保护。而且通过诸如“类家庭”模式等诸多创新性保障模式的创建为城市流浪儿童重新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推進了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工作的开展。而且,民间组织产生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更贴近社会,因此更容易发动群众,差生巨大的连锁反应,积累巨大的社会资本。

尽管民间组织具备了很多政府保障体系所无法具备的优势,但由于政府有关登记注册规定的不健全,民间组织难以取得合法的身份和地位,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没能形成共识,没有做到紧密联系、相互扶持、相互配合,严重阻碍了民间组织本应发挥的其在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护过程中的作用和功效。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第六条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机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部门单位。”由此可见,我国对民间组织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民间组织难以取得注册登记,无法获得正当合法的身份使得民间流浪儿童保护组织得不到国家的认可和政策的扶持,无法吸收社会资本,博得信任度,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甚至可能因此被当成某些人非法敛财和博得个人荣誉的工具。比如前几年发生的沈阳“阳光儿童村”事件以及云南胡曼丽事件无疑给公众脆弱敏感的神经再次予以重击。这些重重阻碍使得民间组织在救助和保护城市流浪儿童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二、流浪儿童现有权利保障的对策

城市流浪儿童保护与救助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采取多元措施,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保护网络。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多方位多层次维护其权利,构建法律保障的和谐机制。

首先,制定法律,从位阶上提升威慑力和保障力,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实现法律专门化,统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专门立法,体现城市流浪儿童群体特点和法律保障的特殊性。其次,进一步明确规定城市流浪儿童的权利内容,确保权利体系清晰,突破无法可依的困境;修订相关部门法,出台相应的城市流浪儿童保护法规,从多方位维护其权利,并构建法律保障的和谐机制。

(二)完善行政救助,加强联动机制的建设,真正构建起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的执行机制,加大监督力量。

首先,充分发挥现有行政救助体系作用,突破救助行政模式的单一化瓶颈,加强政府救助、社团协助的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优势,互相配合,在中枢机构的统筹安排下和谐运作,真正构建起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的执行机制,保障行政救助的优势地位。其次,培养适格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的救助站人员梯队体系。城市流浪儿童救助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切实可行的人才队伍对维护城市流浪儿童权利必不可少。再次,加大对行政救助体系的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大监督,有利于推进行政救助的阳光化、透明化,防范行政救助侵害城市流浪儿童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推进行政救助的良性发展。

(三)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保障作用,与行政救助良性互动,构建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的第二机制。

首先,修改相关规定,降低民间组织取得合法资格的门槛,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提供相应的支持,为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其次,大力推进民间组织保障城市流浪儿童权利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独特优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机制,将其打造成行政救助的配套改革力量。再次,加强民间组织的域外合作,借鉴域外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民间组织间的沟通与合作,构建并完善维护城市流浪儿童权利的第二机制。

(四)推进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推进区域平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从源头上解决城市流浪儿童问题,保障其权利。

城市流浪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只有从根本上推进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才能切实解决此根源问题,其权利才能真正得到维护,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才能真正构建起流浪儿童的权利保障体系。

城市流浪儿童现有权利保障体系在保护和救助城市流浪儿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功效并不十分明显。深入改革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体系,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体系,有力保障和救濟城市流浪儿童,有力维护其合法权益,及时救济其所侵害的权益,推进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工作的开展,促进城市流浪儿童权利保障事业的发展。□

本文为湘潭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张兰,湘潭大学法学院07级二班本科生;周泊,湘潭大学法学院08级四班本科生)

参考文献:

[1]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2]高桂林.保护流浪儿童立法的可行性研究.流浪儿童研究,2003(2).(6)

[3]刘继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服务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选.青年研究,2005(10).

作者:张兰 周泊

社会保障立法可行性研究论文 篇2:

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规划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江苏省坚持制度设计与基层突破相结合,积极探索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的办法、路径,拓展了工作领域,提升了工作层次。

一、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规划和项目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是机构编制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履职的重要体现,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落实控编减编、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项目立项工作,有助于推动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社会事业发展和公益服务项目建设,不仅需要加大基本建设投入,而且需要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日常维护运行。为社会事业发展和公益服务项目提供事业机构编制保障服务,是机构编制部门的应尽职责。机构编制部门通过提前介入,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可以统筹考虑社会事业和公益项目的属性、上级相关政策要求以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现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等情况,对社会事业或公益项目建成后的日常维护运行工作由政府设立事业单位还是向社会力量购买、是利用现有资源还是新建机构承担、具体人员编制规模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早提出意见建议,服务于领导决策,从而推动机构编制等公共资源优化整合。

(二)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项目立项工作,有助于从源头上落实控编减编部署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13]9号)明确,地方事业编制总额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由省级政府实行总量控制,并在总量内有所减少。实行控编减编,是中央基于如下判断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即一方面现有事业编制资源基本能满足公益事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大力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新机制。落实控编减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承担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可以和有关部门一道认真审核把关,研究确定社会事业和公益服务的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真正从源头上落实控编减编部署要,求、确保完成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项目立项工作,有助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同时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可以多元化,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可以多样化。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一方面,对必须提供事业机构编制服务保障的社会事业和公益项目,通过提前介入,可以及早统筹谋划、提升服务效能,助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生机活力、强化公益属性;另一方面,对更适宜由市场提供、社会承担的社会事业和公益项目,通过提前介入,明确采取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并坚持不再新增事业机构编制甚至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转型,可以为社会力量举办公益事业留下足够空间、创造良好环境,从而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效率。

二、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规划和项目立项的江苏实践

近年来,江苏从省级和市县两个层面积极采取行动,勇于探索实践,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形成相关工作机制。

从省级层面看。机构编制部门在参与全省社会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和卫生、教育等专项规划的同时,积极推动将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写入相关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如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4号)第三十六条规定:“重点社会公益服务项目需要办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参与项目立项的研究、论证工作。”《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国有水库在建设项目立项时应当明确工程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性质,确定运行管理、大修、折旧等经费来源。需要办理事业单位机構编制事项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参与项目立项的研究、论证工作。”《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参与公办幼儿园设置规划的制定工作,依照权限和程序对纳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公办幼儿园办理审批手续,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12]26号)提出,加强公益事业的统筹规划,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重大社会公益项目立项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公益事业留下足够空间。

从市县层面看,2015年6月,常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出台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布局和项目立项的意见。在这份经市政府同意、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中,明确了机构编制部门参与政府投资举办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重要民生领域的社会事业规划和项目立项的四项具体措施:一是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发展改革、规划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不仅要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增长需求和产城融合配套服务等因素,还要考虑市场配置能力、机构编制总量等因素,征求机构编制部门意见,合理确定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二是参与社会事业项目立项论证。对需要办理事业机构编制事项的重点社会公益服务项目,项目单位在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征求机构编制部门对项目规模、举办主体、举办性质以及机构编制配置等方面的意见;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批此类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时,应当组织机构编制部门参与论证或评审。三是参与社会事业政策文件会审。发展改革、法制和行业主管等部门在制订社会事业政策文件时,凡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要征求机构编制部门意见,组织参与会审会签。四是参与社会事业领域评估监管。机构编制部门要定期对社会事业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公益性履职情况开展评估,与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推进信息共享。

三、对机构编制部门参与做好社会事業规划和项目立项工作的建议

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有助于机构编制部门拓展工作职能、提升工作层次,更好地服务大局,同时也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调整完善、巩固提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

(一)把握契机,找准环节。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各地正在编制地区总体规划,各部门正在编制专项规划。机构编制部门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通过参与调研论证、审核征求意见文稿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对需要办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公益服务项目,要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找准工作环节,参与立项论证,出具意见建议,共同审核把关。以水利项目建设为例,一般分为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可行性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批准初步设计、组织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等环节。机构编制部门可参与审核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共同研究确定水利项目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性质。

(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机构编制部门与发展改革等综合部门以及教育、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及时通报情况,研究处理问题。为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长效机制,可将发展改革部门增加作为机构编制委员会成员单位,以强化机构编制委员会管宏观、管长远、管源头的职能。要采取相关部门会签等方式,推动机构编制部门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与此同时,对前期机构编制部门没有介入的事项,一律不予办理相关机构编制手续,以确保形成管理回路、实现管理合力。

(三)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依据上级政策文件,结合当地财政承受能力、现有机构编制资源等情况,采取清单管理的方式,分类明确应予保障、维持现状、逐步收缩、改革转型的相关行业和事业单位名单,为参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公益服务项目立项工作提供依据和基础。要积极稳妥分类、分业、分级、分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生机活力。对部分具备条件的行业,结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备案制或不纳入管理等方式,积极创新人员编制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体系,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对全国性和地方性机构编制标准,机构编制部门可会同财政等部门,在严格审核把关的基础上,认真予以执行,提升办理效能。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评估,及时调整、动态管理。通过年度报告公示、信用管理等多种方式,加强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管优管好。本文系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项目“江苏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BRA2015546)和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江苏省水利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系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处长、博士。

关键词:机构编制 社会事业 发展规划制定 项目立项

作者:李强

社会保障立法可行性研究论文 篇3:

让香港家庭住有所居

在“ 寸土寸金”的香港,住房问题始终是“老大难”问题,已经困扰香港多年。数据显示,香港现时公屋平均轮候时间达到5.8年,创22年新高。帮助市民实现住有所居,需要全社会的智慧谋划及协调行动。香港特区政府多次表示,针对住房难题,特区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增加土地及公共房屋供应。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日强调,房屋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而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支柱,特区政府已推出多项新的房屋政策,力求让不同阶层家庭都住有所居。香港社会各界也与特区政府团结一心,积极建言献策,努力破解土地及房屋供应困局。

加大公屋比例

“本届和上届政府都把房屋土地放在最优先的政策考量。”林郑月娥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区政府在房屋供应上有着很重要的角色,不能因为香港是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社会就置之不理。“要老百姓对这个地方有感情,就必须要让他安居,安居才能乐业。”

为让不同阶层家庭都住有所居,特区政府推出了一些房屋新政。林郑月娥在其2020年施政报告中指出,特区政府将把新开发土地的70%用于公营住房建设,相比以前有明显提高。过去5年,香港特区政府累计建成公营住房6.6万多套,未来建成的公营房屋数量还将增加。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介绍,目前香港有450公顷具发展潜力、没有发展计划的棕地(废弃的工业或商业用地),特区政府规划署于2019年已检视了160公顷,物色及公布了8组可在短、中期作较高密度公营房屋发展的棕地群。调查显示,这8组棕地群面积大约36公顷。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已于2020年6月起,陆续对这8组棕地群展开工程可行性研究。研究预计,现阶段这8组棕地群粗略计算共可建设超过2万套公营房屋。为应对供应短缺,工程可行性研究会进一步探讨能否增加单位供应。

香港房屋委员会表示,过去一年公屋编配工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过随着香港疫情平稳受控,整體编配工作已恢复正常。其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中获得公屋编配的一般申请者多达4000宗,获得编配的长者一人申请者也由上一季的600宗上升至700宗。

增设过渡性房屋

对于轮候公营住房的家庭和其他居住环境恶劣的市民,在他们轮到住房前,特区政府承诺3年内提供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并试行为长期轮候公屋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现金津贴,研究为“劏房”实施租务管制等。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其网志中介绍,香港过渡性房屋供应进展理想,距“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特区政府立法会自去年3月拨款50亿港元成立支援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资助计划后,今年4月又批准向该计划额外注资33亿港元。资助计划目前已批出13个过渡性房屋项目,涉及资助额约38.6亿港元。

张建宗说,过渡性房屋不仅租金相对较低,营运机构还会为住户提供以社区为本的家庭支援服务,大大减轻他们照顾家庭的压力。以位于深水埗南昌街的过渡性房屋为例,有住户说,过去曾因居所狭小以致家人不能同桌吃饭,入住较为宽敞的过渡性房屋后全家终于可以聚首晚餐,让一家人享有“ 家”的感觉。

至于现今津贴部分,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介绍,特区政府目前已预留80亿港元为非居于公屋及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轮候公屋逾3年及未被首次编配公屋的合资格“一般申请住户”提供现金津贴。相关部门从6月中旬开始发信确认申请家庭入住公屋的条件,并安排在7月向符合标准的家庭发放现金津贴。

加大土地供应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找地。”林郑月娥坦言,归根到底,香港的房屋问题核心是建屋土地不足。要解决住房问题,必须增加土地供应。每一个找地的方法特区政府都不会放过,包括发展棕地、重建旧区、对工业区做重新规划等,但最重要的土地供应还是填海。

黄伟纶介绍,特区政府正积极推进各项措施增加土地供应。位于大屿山岛的东涌东填海工程于2017年年底展开,计划将于2030年完成,预期可提供约62100套住房(其中包括44700套公营住房)。

预计于2032年前落成的古洞北/粉岭北新发展区,将可提供约71800套住房(其中包括48500套公营住房);预计于2038年前落成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将可提供约61000套住房(其中包括31200套公营住房)

2018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在大屿山东部填海1700公顷,建新市镇,拟提供26万至40万个住屋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林郑月娥表示,这是香港20年来的一项大型土地发展计划,目前香港立法会已经向特区政府发放研究拨款,将会为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不过,黄伟纶表示,特区政府会在土地供应发展和自然环境保育之间,努力取得平衡。目前,香港的已建设区(包括市区及新市镇)仅占全港土地面积的24%,而余下土地之中,绝大部分均保留作郊野公园、保育区及其他保育用途。即使在10年后,这一比例仍不会超过30%,特区政府会善用已建设土地,确保可持续发展。

推进建设进程

香港社会各界也积极建言献策,希望香港能尽快解决住房难题。香港团结基金近日公布的《土地房屋政策研究报告》指出,过去20 年香港缺乏大型土地发展计划,土地和住房供应短缺,造成市民“越住越贵”“越住越小”。“明日大屿愿景”将成为改变持份者未来土地及房屋供应预期的关键。

“特区政府要改善土地及房屋供应,除了发展‘明日大屿’此等十年大计,还要善用现存棕地和游乐场用地的发展潜力,并积极将闲置土地改建为过渡房屋。”港媒“ 香港01”表示,希望香港社会能够凝聚共识,帮助特区政府集思广益,多管齐下满足港人的住房需求。

香港团结基金的报告建议,香港特区政府要雷厉风行,加快推行所有主要造地计划,包括新发展区、土地改划、铁路上盖物业、市区重建等,同时精简现行土地及房屋发展的行政程序。希望香港社会各界能够团结一致,支持政府在所有土地及房屋发展项目上积极推进,破解土地及房屋供应困局,使每位市民都可以拥有一个“安乐窝”。

“要长远解决房屋供应问题,必须要觅地建屋,这才是解决供求失衡问题的治本之道。”张建宗表示,特区政府会多管齐下,通过短、中、长期的措施增加土地供应,汇聚民、商、官的力量,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竭力为市民提供适居所。

作者:汪灵犀

上一篇: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模型制作下风景园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