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基础会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借鉴先进的理念、成熟的经验,对开放教育教学具有巨大的启示价值。但是开放教育教学不能简单盲从于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盲从于外国的成功经验,而是在这些启示中,在自己的实践中,寻求具有自身特征的教学形态,以切实保障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开放教育基础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放教育基础会计论文 篇1:

略论开放教育模式下“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与学

[摘要]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在教学上具有教育对象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过程开放等特点。主要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人人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权利。文章从开放教育模式对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以新要求为出发点,论述了会计专业教育目标的合理定位,并根据多年教育经验,提出了教与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开放教育模式 会计学基础 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晋淑惠(1973- ),女,山西夏县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进出口贸易。(陕西 咸阳 712000)

一、问题的提出

开放教育起源于英国,我国从1978年开始筹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到目前为止,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以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为代表和特征;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主要采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电话电传和计算机等媒体开展的远程教育;第三代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突出特点是教育对象更为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学资源更为广泛,教学形式以学为主。开放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分析研究开放教育的教学方法,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研究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开放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入手,合理定位开放教育下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方式。

二、合理定位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

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同时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要求高等会计教育具有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及终身教育的特征,培养适应复杂多变的各层次会计人才。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合理定位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会计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行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开放教育中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从事会计管理专业能力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教育对象的特点。成人的知识基础、学习环境与普通学生不同,因此学习目标差异较大,就开放教育的学生而言,其学习目标主要是岗位工作或更换工作种类需要,实用性强。二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会计专业作为世界性的商业语言,其核算方法、报告信息方法必须向国际靠拢,高等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及就业情况。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界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90%的单位选择了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其中40%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对创造能力的要求则排第三位。综上所述,在开放教育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各种专项技能和会计拓展能力、具有创造性和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

三、“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

1.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开放教育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时通过网上讨论和电话答疑等方式,促进远程教学的开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要求在两个方面有所提升:首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学习会计、审计的最新准则、制度和处理方法,寻找机会参加会计实践,想方设法搜集现实中的会计案例。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

2.注意因材施教,兼顾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分析学生对会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注意因材施教兼顾各种层次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可将会计法规制度上传到网上,帮助对此知之甚少的学生;把一部分讲稿如“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等课程内容上传到网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材案例中的难点。在课堂讲授中,注意补充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先让学员分析讨论,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还可选择某些案例,请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多年的注册会计师讲解,帮助大家把握会计的整个流程。通过有差别的课程设计,满足开放教育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组织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开放教育“三环互动”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平台下组织实施。“三环互动”教学模式,即“自学—导学—考核”教学模式。自学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教师主要借助BBS、电子邮件、电话、QQ,或几种媒体组合的形式进行指导。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采用专家在线辅导、小组讨论、课题答疑等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在导学环节中,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进行直播,或通过多媒体教室的形式实现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实时性交互。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在线讨论、总结评述等模式进行辅导。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采用网络考核的方式,学生在系统中直接输入学号和密码进入测试,完成后直接得到成绩。

4.注重实践环节中的教育。会计实践操作可采用会计软件和手工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电脑模拟虽然是在电脑上进行,但也是把手工操作的流程做成软件,在实习的时候,我们把学生集中到学校实验室,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实践教学可以采用软件也可以手工记账:采用软件模拟实践,要在计算机上完成软件的五大模块: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的登记、成本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学生仔细地完成工作,可以熟练地对会计模拟实验系统进行操作,并熟悉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的原则和规范,掌握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基本环节。对于手工账套,把学生按照企业财务人员的职责分成小组,给出企业一个年度真实的业务,由他们共同完成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通过真实的模拟,学生也可以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体验企业的工作内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服务:第一,开通会计模拟实验网上课堂,把会计凭证填制的基本规则、登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会计报表编制时应遵循的原则提供给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指导。第二,在网上公布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教师通过E-mail、QQ、电话、BBS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业务指导。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素质,还需要耐心与细致,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通过业务活动总结一般经验,并将之传播给全体学生。教学的节奏来自于学生,但又受制于教师,这其中尺度的把握,需要教师多费一分心思。

5.力争做好教学服务工作。在教学服务中,要力争实现书本知识电子化,授课教师将本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做成电子讲稿或PPT上传到网上;在典型课程设计时,要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内容,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总之,通过加强教学和教学服务,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使之掌握一定的会计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

四、结束语

在远程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在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构筑终身学习的理念。计算机、网络、通信、超文本与超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数字化空间 ,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天网—地网—人网”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培养出“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仇闽霞.电大开放教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4]徐从斌,秦忠俊.开放式教学在职业教育实践操作课中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0(7).

作者:晋淑惠

开放教育基础会计论文 篇2:

开放教育教学的理想与实践选择

[摘要] 借鉴先进的理念、成熟的经验,对开放教育教学具有巨大的启示价值。但是开放教育教学不能简单盲从于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盲从于外国的成功经验,而是在这些启示中,在自己的实践中,寻求具有自身特征的教学形态,以切实保障开放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开放教育; 电大; 教学; 实践

[

[作者简介] 梁德深(1967—),男,广东韶关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网络远程教育、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设计研究。E-mail:sgqjlds@163.com。

正如原中央电视大学校长葛道凯教授所言,“中国电视大学过去30年履行使命的过程归纳起来发生了三次递进。第一,发展教育网络,为错过适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第二,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实现高等教育的便利学习。第三,强化学习支持为更多的人享有高质量的学习服务。”[1]从历史的脉络来看,中国电视大学走过的风雨数十年,在教学的理想与实践上,大体所勾画出的路径确实是这样的。

一、开放教育教学的理想:建构

“有支持的学习”自主学习环境

如葛道凯教授所言,对业已成为历史的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电视大学在80年代的努力奋斗解决了提高社会学习机会的需求;我们也可以毫无愧疚地说,电视大学在90年代负重前行,较大地丰富了社会的学习资源种类的需求。但是,返顾经历了十余年,但方兴未艾的开放教育,我们是否能够同样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达到或正在达到原初的理想——提供足够丰富的支持,使学生学习处于被支持的教学中?

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之初,《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就明确规定“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2]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在开放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谓自主学习,即是学习者在“选择参与”、“选择方法”、“控制时限”、“控制学习结果”、“控制物质环境”、“控制社会环境”等任务条件方面具有决定权。[3]按照这一理念要求,从概率分布来看,电视大学学生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全部自学的、参加面授的、通过远程教学平台的、通过远程非教学平台的,以及由这些方式按不同比例结合的所谓混合的。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原初的教学理想是同国际上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在其引领下,面向社会学习者,建构足够多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以基本满足学生具体需要,实现个体学习的个性化与最优化,以期达成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全国电视大学在参加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时,都承担了子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正是在试点期间的实践与研究中,各地方电视大学都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实施性教学模式,如上海电视大学的“3L”教学模式(导学—自学—助学)、[4]广州电视大学的“精讲导学—自主学习—助学保证”的三维一体互动性教学模式、[5]安徽电视大学的“训导—自主”教学模式、[6]新疆电视大学的“导学—自学—互学—助学”四环互动教学模式、[7]云南电视大学的“一二三四五混合型教学模式”等。[8]这些模式各有侧重,有所差异,但模式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均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在模式中的中心地位。这些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实则是开放教育教学理想的实践形式。

二、开放教育教学理想的逻辑

困境:整体与个体的错位

再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从我们探索总结出的纷繁多样的教学模式来看,似乎是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深入调查各级电视大学的现实后,我们却又不能简单地那样回答。因为具体到每一所地方电视大学,几乎没有一所——无论是省级电视大学,还是市(县)级电视大学——真实有效地执行某一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想化教学模式,因为其未能拥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实现这种理想: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例如某市(县)级电视大学在2006年盈亏平衡时需要在校学生3121人,而当年该校在校生人数为6713人。[9]看似盈余很多,但这是按照一种固定教学组织形式的教育投入。当教学组织形式按照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时,看似盈余很多的情况,将不复存在,而且需要大量其他渠道的经费投入。

众所周知,电视大学的运作方式是业务、管理、经济相对独立地分属不同系统管理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举办的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同级地方政府管辖的高等学校,教学上接受中央电视大学的指导和管理。中央电视大学、省级电视大学及基层电视大学,组成了一个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10]按此规定,中央电视大学在业务上(即教学)统一全国电视大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电视大学人事进行统筹管理;而经济上基本上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下的电视大学的自我管理,政府对电视大学教育的公益性投入不多。正是因为独立核算的地方电视大学必须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就不能使自己的教学模式穷尽所有可能——那些不具有规模需求的教学模式,以某一所电视大学的实力是不能、也无法作为常态提供的。即电视大学不能同时为N个专业或M门课程的X名学生提供Y种学习方式及支持服务,如对一些学生进行全面授课,一些学生进行全面网上教学,一些学生进行不同比例结合式的教学。这就是电视大学人常常言及并推崇的“规模是电视大学的生存线”之下的教学表现。因为一旦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就意味着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所服务的学生平均规模将大大下降,反过来就要求学校学生规模激增,以确保学校盈亏平衡所需的足够在校学生数。

由于每提供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承担相应成本,因此在实践中,就只有有限的模式供学生选择。而这些教学模式,在全国电视大学中的一般公式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学校提供N%的面授教学+M%的网上教学(一般地说,N%+M%=100%计划课时量,网上的教学包括静态的资源与动态的交互活动),如图1所示。学生可能做出的选择是,或者不参加面授课,或者少参加面授课;或者不参加网上教学,或者少参加网上教学。

另一方面,即使电视大学能够将教学质量放到战略位置,在财力上保证,但是也难以获得足够能力相匹配的教师,特别是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市(县)级电视大学,可借助的社会资源匮乏时,“有时难免会出现快开学了,教务部门还在为个别专业课程还未招到合适的兼职教师而忙碌”,[12]师资成为实现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学理想的瓶颈因素。

不仅学校有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而且学生也或多或少地无法融入这些教学模式中,因为这些模式都是在远程教育的背景下,预设了自己的教学环境——基于远程网络。这些模式虽则都集成了“自学”、“面授教学”、“网上教学”等多种学习形式,汇聚了纸质教材、光碟、网络文本及音视频资源,但是它们在模式中却是相互关联、互为辅佐的,即教学模式的功能由这些形式有机互动而达成。然则,囿于中国成人学生的现实学习条件,往往不能同时都能使用和参与,从而客观上制约了学生享有这些学习形式,使得预设的教学模式功效无法达成。比如,一些学生的工作生活所在地距离学校的面授辅导教学所在地较远,除了学习所用时间外,花在交通上的时间也很多,使得其参加面授学习的机会成本较高(机会成本是指在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它是因决定选择某一方案而付出的代价)。[13]陆宝华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机会成本高的学员客观上到课率较低”。[14]而与使用自己的工余时间,学生所支付的机会成本相比,有些学生在周末需要请假才能参加面授学习,所支付的机会成本就更高了,超过了学生的心理底线,他们往往就放弃参加电视大学在周末的教学了。

开放教育建构“有支持的学习”的教学理想在实践中逐渐步入困境。

三、开放教育教学的实践之殇:

在教学检查中的管中窥豹

从实践运作而观,电视大学囿于自身的发展得失及客观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有限的教学模式或其变式(这些变式,使得学生参加教学的自由度大大提高)。而提供的方式主要是由学生意愿随机决定:学校不管学生是否参加教学,都按照既定计划,实施“N%的面授教学+M%的网上教学”。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参加面授教学或网上教学。但是,这种看似定式严谨的教学模式,其实践结果却没能达到模式的预期。

目前学生选择的依据主要不是基于对自身专业学习的需要,而是在其自身特定的学习条件环境基础上,结合物质上、精力上、收益上等多方面所需要支付的成本。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开放教育教学目前的尴尬:学生参加面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到课率经常徘徊在三成左右,并有老生比新生到课率低的普遍现象。学生参加网上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近年来注册学生人均浏览首页均不到10次。而且,令学校无奈的是,由于缺乏对自学、面授与网上不同教学发生场所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管理,使得部分学生出于各种原由,在形式上能有效地规避教学活动。

教学的表观参数如此,其内在质量亦不能令人满意。以学生参与网上答疑这一互动教学为例,学生当前在课程论坛或专业论坛中所发帖以如下几种为主:识记性问题内容、招呼语、考试信息询问、方法问题,以及一些无意义发言。分析这些发言帖的内容性质,它们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动因而“被发”的:其一是应对学校硬性指标要求(如每学期要发一定数量的讨论帖等),其二是对考试考核环节的担心,其三是希望获得学习的帮助。从数量分布来看,第一种占据了多数,即以刷数据为主,包括问一些教材中写得非常明确的识记性知识问题、纯粹的打招呼、无意义发言等。有的发言帖是学生请教学习方法的,其实也是泛泛而提的问题,相当多的这种发言帖,也是属于刷数据一类的(即使不能划为此类,这些网络的表层性的提问亦只能表明学生所投入基本自学时间非常有限,普遍缺乏较为深入的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学习技能严重缺失)。因为担心考试而发的有关问题帖,为数并不是很多。另一方面,从这些交互的利用情况来看,这些发帖被点击查看与回复的次数普遍不高,以0次为多,少部分发言有几次点击查看或回复的情况。因此,学生在论坛中的交互内容质量不太高,这些交互的利用效率也不太高,则这种答疑交互教学质量在当前情况下,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教师回复情况看,教师对学生网络提问的支持和引领非常缺乏,开放教育网络答疑实施多年未能得到明显的改观。

发帖提问的质量也反映出学生传统自学缺失,常规管理失控。理论上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方式通过网络支持服务于学习者、解决各类疑难问题的人性化手段的初衷基本没有奏效。

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无论是与传统的纯面授的教育教学形式相比,还是与完全网络化的教育教学形式相比,当前开放教育教学仅仅是提出了“有支持的学习”的理想,这一现状使其短期内理所当然地面临着公众信任的危机。而电视大学的根本目标还在于“较好地实现”有支持的学习这样的教学形态。

四、开放教育教学的实践转向:信任的重建

当电视大学平均以每个专业远不到一万元的报酬提供教育服务时,其实已经对原初的教学理想降级了。即使将目前的报酬增长一倍,恐怕也难以实现那样宏伟的理想。或者,可以说中央电视大学有了那样的可能性,但是,地方电视大学却仍是难说“可能”。何况目前电视大学学生是否能接受将其翻番的支出呢?这一矛盾并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电视大学只能努力向学生提供有限的而不是如理想中那么多的学习方式选择机会。这种局面,看似无奈,却是十余年来,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实践的历史选择。它勇敢地放弃了最先进的理念,策略性地消化了外来的成功经验,是由我们自己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这种“有限”,以学生的学习条件为基础维度,包括如下四种: 100%的以文字材料为资源的自学(以下简称自学),自学+N%的面授,自学+N%的面授+M%的网上教学,自学+100%的网上教学。对开放教育教学实践而言,甚至于一种追求的实践理想,就是提供这几种高质量的教学组织形式。事实上,十余年来的开放教育实践,就是沿着这样的逻辑在探索着。而之所以开放教育教学被人们质疑,根本的问题在于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放弃了建立与学生应有的亲密无间的教学关系,没有“对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的学生和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再度综合”,[15]而是简单地将四种教学形式推向学生,由学生自由随意地选择。在教学实施中,学校不能精确地掌握学生学习进程,以及主动地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给予及时的学习支持服务。而只是大体上掌握教学的表面现象,被动地接收学生问题,零碎无序地进行解答,其实质是肢解了自己所筹划的系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开放教育的教学需要在目前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地做实做细,深入到微观的活动中去,结合学生学习环境,面向所有学生,重新建立教学双方的亲密教学关系,在这种关系交往中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可将人们对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怀疑消弭于无形。

五、开放教育教学理想与实践的调适:

四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选择

开放教育教学与其他远程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教学模式的原始设计上,它更允许教学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场合:学生生活工作场所、面授教室以及网上教学平台(并在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自由度比例)。这一设计缘于电视大学系统化运作可支持大多数成人学生的学习特征:在生活工作场所的自学是成人学习的标志性特征,而且这一学习活动对达成学习目标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环节。

开放教育教学在实践中形成了如上所述四种相互差异的形式,它们是电视大学在综合学校、学生、开放教育理念多方面因素所产生的。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最核心的特点是开放性,“不仅表示入学政策对各类教育对象的开放而且表示用以满足学习者个人需要的各类学习资源的开放,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组织管理方式的灵活开放”。[16]因此,电视大学即使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也要为学生提供非单一的教学形式。

因此,综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电视大学的教学实践选择如下:

第一,作为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电视大学未来发展方向是通过完善的远程网络提供周到的学习支持活动(对教师而言,即为教学活动)。因此,电视大学需要坚持自己主流的教学形式:自学+100%的网上教与学。鼓励网络学习条件较好的学生(网络学习观念与技能、网络硬件设备都很好)利用这一形式完成教学。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网络教育优势,极大程度上消解成人学习中一直难以克服的工学矛盾障碍,是目前包括传统教育在内的,成人学习成本最小化的学习。

第二,如果学生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如需要到网吧去上网),那么可以通过“自学+N%的面授”形式完成教学。

第三,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网络学习条件(学习习惯与技能、网络硬件设备不充分),而参加面授学习的条件也有限,则可以通过“自学+N%的面授+M%的网上教与学”形式完成教学,特别是对网络学习技能不熟练、可自由使用网络学习条件不充分的学生是如此。

第四,如果学生既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也不方便参加面授教学,课程内容适合于自学完成,则可以通过自学形式完成教学。

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中,学生与代表学校的辅导教师行为活动要求不同。如以“自学+N%的面授”形式开展的教学,师生首先要完成自学与面授相互协调的教学进程,学生结合面授课教学完成自学任务,教师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完成面授。师生之间也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但频率无明确规定。至于“自学+100%的网上教与学”,师生基本上就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教学的交互活动,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通过网络平台表现出来。

特别是以自学形式开展的教学,因为学生所得到的网络与面授的支持很少,教师就需要利用远程通信工具(主要是电话)与学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中,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困难,并给予指导;学生向教师报告学习情况,请教学习问题。在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校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规范学生与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这种差异化的教学,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

六、开放教育教学理想与实践新局面:

建立师生“无分离”的教学组织

教学的组织管理是以教学活动为核心的服务工作,是为教学活动预期进行的统筹工作。在开放教育教学工作中,它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工作内容如图2所示。

这些组织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与教师(学校)克服远程教学中物理距离分离环境所产生的心理距离,重构师生相互之间无分离的心理认知关系,重塑紧密、规范的教学过程,以期实现基更教授所倡导的教与学活动重新整合的观念。具体而言,开放教育教学的组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规范,以明晰不同教学形式中教学双方的行为活动。

1. 规范每种教学形式的实施过程。包括对各种教学形式的教学阶段规定,明确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活动要求。

2. 建立学生教学特征档案。掌握学生与教学相关的个人信息,如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可支配时间精力、学习习惯特点等,为稍后帮助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形式做好准备

3. 建立教师教学档案。掌握教师教学特征,如教学特长、专业背景、教学经验等。

4. 帮助学生选定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特点与具体学习条件,选择学生最适宜的教学形式。

5. 明确学生所选教学形式的学习要求。学生选定教学形式后,向学生解释清楚该教学形式的实施过程,向学生告知他能够使用的教学资源(纸质材料、电子资源、教师资源等),以及学生所要完成的教学活动(如自学材料、参加面授、到网上学习、完成作业、与教师和学校建立常规联系等)。

6. 明确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要求。为教师介绍辅导学生所涉及的教学形式,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实施过程,向教师告知他所能利用的资源情况,以及学校要求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

7. 帮助学生掌握完成教学所需要的技能。根据掌握的学生学习条件情况,告知学生需要完善的学习技能,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如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培训、远程学习技能培训等。

8. 帮助教师掌握完成教学所需要的技能。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师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师需要完善的教学技能,并为其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如观摩示范课等教学形式应用培训、网上教学技能等。

9. 帮助和确定师生建立教学交往路径,确定教学双方沟通顺利。帮助师生获取与对方联系的方式,以便双方建立教学交往的路径,为教学实施做好准备。

10. 动态了解评估并调整教学。通过定期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了解教学开展情况,并根据教学双方与学校意见,对教学进行调整。

11. 在教学过程中,给师生有关的其他支持帮助。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可以保持教师队伍的高质量。电视大学有大量的兼职教师,这种专业发展支持对保证教师水平就更为重要。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会有各种需要,及时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对他们保持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也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的有效是教学结果高质量的根本。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在实践的整合中,率先保障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高质量,这既是电视大学30年实践的经验成果,更是十余年来开放教育教学实践的自然归宿。

[参考文献]

[1] 葛道凯. 开放大学的使命:新时期的思考[A].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22届年会文集[C].天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2008.145~146.

[2] 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3]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张德邻,等.上海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5,(2):37~39,48.

[5] 邹自德.广州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成人教育,2006,(4):77~78.

[6] 刘盛峰.“训导—自主”——安徽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观层面主导教学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63~67.

[7] 周洁贞.新疆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导学—自学—互学—助学”四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架构[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1~5.

[8] 李渝,罗骥.云南电视大学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云南电视大学学报,2006,(1):3~8.

[9] 鲍日勤.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成本结构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3):59~64.

[10] [11] 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12] 谢晖.论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兼职教师的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44~45

[13] 于海.管理会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4] 陆保华.到课率在成人远程教育中的作用之对比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18~19.

[15] 德斯蒙德·基更.远程教育基础[M].丁新译.上海:上海高教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

[16] 丁兴富.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成长之路[J].开放教育研究,2010,(3):86.

基金项目:2008年广东远程开放教育项目“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对学习者个性化的适应性研究——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的视角”(项目编号:YJ0819);2010年度中央电视大学立项课题“开放教育引领式自主学习研究”(课题编号:G10AQ2810S);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BCA060016)子课题“基层三种远程教育机构教学服务支持模式的比较研究”(教科协[2007]D146)

作者:梁德深 陈胜兵

开放教育基础会计论文 篇3:

“探路”在开放教育前沿的深圳电大

深圳,从边陲小镇蜕变成国际化现代城市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经济特区”的帽子创造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奇迹。

深圳电大,植根于这片热土上、与这座城市同龄的开放教育学府,历经20世纪80年代的艰苦创业、90年代的稳步推进,进入新世纪后的规模发展,走上了一条“优质发展”的路子,同样创造了中国开放教育的奇迹。

深圳的重要经验是创新。深圳电大的发展,得益于创新。深圳开放教育“探路”者邓孟忠对记者说:“唯有创新,才有出路,才能发展!”

“优质发展”的足迹

广播电视大学是创新思维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针对我国“文革”后教育断层、人才奇缺的情况,亲自批示创办广播电视大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是与恢复高考、派遣出国留学生同时作出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抉择。经济特区成立之前,深圳的教育基础薄弱。和经济特区同年创办的深圳电大,是深圳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从同年创办这个意义上说,是改革开放催生了经济特区,也是改革开放造就了深圳电大。从创办之日起,如何利用广播电视大学的特点,为深圳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成为深圳电大的不懈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深圳电大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深圳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

30年来,深圳电大紧密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开设专业80多个,为地方、为企业、为社区累计培养11万余名高等专门人才。目前,深圳电大开放教育在校生42000多人,占全市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25%。和其他学校相比,深圳电大以最有限的资源办起了深圳市规模最大的成人高等学校。

作为招收社会在职人员为主的高校,电大的创办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成功实践。深圳市场经济发展较早也较快,广大市民较早接受和认同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圳特殊的人口结构,对终身教育的要求尤为迫切。深圳电大正是终身教育的一个大平台。开放教育的理念与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支持服务,远程、灵活的学习方式,是成人业余学习的有效途径,因而成为广大市民进修学习的优先选择。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深圳电大在积极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非学历教育,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服务,30年来,共培训非学历教育学员100多万人次。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成立了深圳市第一家高校和社区主办的“社区教育中心”、第一家“社区人口文化学院”,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文化服务,2009年10月,深圳电大成为全国电大系统首批“社区教育实验中心”。

促进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合、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圳电大根据深圳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继续做大作强开放教育的同时,发挥开放教育的优势,启动了“中职—电大直通车”试点工作,在中职与电大相近或相似的专业中确定试点专业,对中职阶段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强调中职阶段和大专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化,实现了专业对接。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教育公平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教育公平,不仅要体现在努力实现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提供良好教育机会上,同时还应当关注特殊群体,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作为一所高校,在努力为教育对象提供优质教育的同时,应尽可能利用其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应有的服务,这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深圳电大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2000年初,深圳电大与深圳市残联一起合办残疾人教育大专班,为深圳的残疾人创造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几年来,先后有380多名深圳残疾人参加学习,完成了高等教育学业。2004年,由深圳电大承办的中央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成立,通过网络技术为全国30多个残疾人学院提供教学支持服务,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探索,为推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教育部和中国残联有关领导誉为“利国利民,功德无量”。

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而言却是一页又一页厚重的历史,有创业的艰辛与苦涩,也有成功的喜悦与欢乐。深圳电大校长邓孟忠说:“深圳的重要经验是创新。深圳电大的发展,得益于创新。深圳的经济总量在全国中心城市排名前列,但深圳的面积不大,不足两千平方公里;深圳的人口达1400万,但非户籍人口居多,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多数;深圳各级各类学校在读学生有100多万,但高等教育规模偏小,高校偏少,与其他中心城市相比,这方面的差距较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办学,唯有创新,才有出路,才能发展。”

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定位、品牌和发展规模。深圳电大30年发展之所以成绩显著,在于它对于质量的重视和质量保障措施的具体可行。该校以“优质发展”为办学理念,通过优质的教学、优质的服务、优质的办学系统和优质的管理来促进发展,从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学创新、提升专业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着力加强检查、评价和督导工作、大力推进学生支持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科研和对外交流、继续推进和完善系统建设、努力构建开放教育特色的和谐校园等方面构筑质量保障体系,教学、服务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深圳电大的办学模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系统办学。建校30年来,深圳电大以多种形式加强系统建设,形成了由校本部和7所分校、12个教学点(学习点)、一所二级学院构成的覆盖全市、辐射各区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社区、企业,为广大市民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支持服务。二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从广播电视到多媒体技术再到计算机互联网,30年来,信息技术一直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手段。2004年,学校参与的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课题,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评审,获二等奖,该课题并获深圳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

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深圳电大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的创新之举。与传统的普通高校过于注重面授教学相比,深圳电大在保证面授辅导课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积极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可以学习、个别化学习的环境;与网络学院单纯的网上学习相比,深圳电大重视面授辅导课的教学设计,突出面授辅导的精讲导学,由教师对学生面对面地释疑解难,以此缓解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该校运用信息技术,采用整合开发的办法,创设了融合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为一体的开放学习环境。近几年全国电大网上教学检查,深圳电大成绩位居前列。2007年,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深圳电大获“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专项成就奖”。

教学资源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深圳电大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满足教学需求、水平较高的教学资源。该校开发的《经济数学基础》、《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两门课程的网络课程,荣获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全国44所省级电大,唯有深圳电大获此殊荣。

为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深圳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来设置专业。不同时期,求学者的需求呈现不同的特点,专业设置也随之调整。20世纪80年代,深圳电大侧重学历补偿教育,中文、管理等专业受青睐。90年代,满足企事业管理人员的文秘、财会专业学习者众多。进入新世纪,随着深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如金融、会计、计算机、物流、物业管理、外语、法学等专业,受到了广大求学者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另一方面,他们注重建设全国共享专业。共享专业是指地方电大已开设的有较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经过评估、论证,纳入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统设专业管理,面向全国电大系统开设的特色专业。深圳电大先后开发了物流管理、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社会工作、计算机软件测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等5个全国共享专业,占全国电大共享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在全国招生达6万多人,显示了较强的专业开发创新能力。

深圳电大在创新服务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创新服务理念,提出“以学生满意为第一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围绕学生的学业和发展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和服务管理工作。二是突出成人、业余、远程等特点,通过面授辅导课、集体活动、网络活动、邮件和短信服务等方式,把服务覆盖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三是实行奖学金制度,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阳光奖学金等,以激励求学者勤奋学习,积极进取。

教师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专兼职相结合是电大队伍的显著特色。30年来,深圳电大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员编制明显不足,该校创新用人方式,采用合同管理、年薪制的方式聘用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编外专职教师,成为编内教师的重要补充,两者一起承担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生支持服务的主要工作。学校通过提高待遇、委以重任、与编内人员享受同等评优考核、培训进修、职称申报等措施,稳定了这支编外专职教师队伍,提高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一直坚持从普通高校和相关研究单位聘请专业知识处于学科前沿、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师,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专家、教授的授课,风格迥异,给学校教学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与学校专职教师的教学相得益彰,深受学生的欢迎。

30年后的再出发

三十而立。深圳电大建校30年,成绩显著,值得称道。然而,深圳电大人在看到成绩的时候,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时候,意识到潜在的危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面对历史赋予的新的使命和任务,深圳电大能否有新的作为?能否在下一个30年创造新的辉煌?

深圳电大人说,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的关键,是要准确定位,坚持创新。一是在做大做强开放教育上创新。要以世界一流的开放大学为标杆,抓住“聚焦内涵、提高质量”的主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资源建设和支持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强化特色,办成国内一流的开放大学。二是在构建教育立交桥上创新。认真总结“中职—电大直通车”试点工作的经验,搭建开放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立交桥,建设“学分银行”,实现不同学习成果的认定转化。三是在推进校企合作上创新。利用系统办学的优势,积极主动延伸到企业办学,为企业定向培养,开展订单式服务。在为企业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同时,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完善自身的办学系统,提升服务能力。四是在搭建学习型城市服务平台上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前30年,深圳电大依靠创新,增强了办学实力,扩大了办学规模,发展了办学系统,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有理由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深圳电大的发展一定会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办学思路、教育行为、管理行为和风格等对学校工作产生直接的全局性影响。“让学生成才、让人民满意。”这是邓孟忠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话。一所大学能否成为百姓认可、社会公认的“人民满意的学校”,它的核心是要看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创新的教育模式、教育特色、教育品牌、教育机制等等,有了这些才能确保学校快速发展和高速运转,也才能最终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圳电大的发展正是如此。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走近邓孟忠,走近深圳电大,记者对“好校长”和“好学校”的理解不再抽象。邓孟忠用“勤奋、敬业、责任和奉献”不仅对“好校长”的概念作了很好的定义和诠释,而也正是用这种精神和追求成就了深圳电大现在辉煌的业绩。

作者:余 玮 田秀莉

上一篇:数据信息网站设计论文下一篇:办公网络信息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