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用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理论成为对教学进行指导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智慧教育方式的出现,通过新式、新颖的教学手段,受到大众的追捧,同时也受到社会认可。为充分了解新的教育平台,应当对教学设计与新技术手段进行重新整合与应用,从多个环节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指导,并且做到实际应用与修正,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应用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学应用研究论文 篇1: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进步,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融合,致使智慧课堂这类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在教师的眼前。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熟练的掌握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兴趣,获得能力。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数学;应用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创新与变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能力以及智慧开发上面。随着各学科对智慧教育理念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智慧教育运用到教学中,从而产生了“智慧课堂”。

1.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建立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过于偏向于知识的教育,但其实不然,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知识的教学,更是要注重对学生智慧的传递。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智慧,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成为一名拥有知识拥有智慧的全能型的人。为此,教师需要树立智慧教育的理念,使教学观念从知识型迈进智慧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智慧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受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规律,发展自己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才能合理的开展智慧课堂。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教师在一开始并不用急于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可以给学生自由思考实践,让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对学生提问“自己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看法”所得出的答案进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的设计。这样的启发式课堂使学生参与其中,课堂也充满了智慧。

2.创设丰富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概念比较的抽象,学生并不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就能够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并掌握,为了使学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就需要教师创设直观的场景。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变的更加具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激发学生自由探索数学知识的潜能。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时,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用若干小正方形摆放成一个长方形,从而初步感知因数和倍数。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屏幕上将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展示出来,再邀请学生来进行尝试摆放。在学生摆放的过程中对因数和倍数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接下来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性质。通过更加直观的方法,加上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从而为获得数学能力打下基础。

3.从实际生活着手,点亮生活、贴近生活

在智慧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要盲目过量的采用科技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逐渐脱离生活实际。数学就是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进生活,让学生消除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利用科学化的手段,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踪迹,并加以运用。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找寻一些真实的价格为小数的物品,然后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带动起学生的记忆,然后再通过让学生购买物品为背景,让学生思考自己需要购买的物品,然后进行价格的运算,再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小数乘法的具体运算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知识记忆更加的深刻。通过在智慧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更加擅长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的实现学有所用。

4.开展智慧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标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分析得出结论,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各种先进设备,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再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使自己的猜想得到认证。在智慧课堂中引入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通过自己的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最终掌握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智慧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每位教师都需要去追求的课堂模式,开展智慧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符合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

结束语

所谓的智慧课堂,就是指小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通过借助新型的教学设备,对知识进行直观的掌握的课堂模式。教师在选用智慧课堂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心理特点,来进行恰当的教学目标设定,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成为全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惠.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智慧课堂探索——以《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94-96.

[2]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7).

作者:李冰

数学教学应用研究论文 篇2: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摘 要: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理论成为对教学进行指导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智慧教育方式的出现,通过新式、新颖的教学手段,受到大众的追捧,同时也受到社会认可。为充分了解新的教育平台,应当对教学设计与新技术手段进行重新整合与应用,从多个环节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指导,并且做到实际应用与修正,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22

随着各学科对智慧教育理念进行不断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中利用智慧教育理论,同时也对传统教學方式发起纠正和创新。智慧课堂的出现,使智慧教育理念成为课堂发展的产物,其自身具有工具丰富性、智能跟踪化、个性协同化、活动智慧化等多个特点,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

一、智慧课堂概述与技术路线

(一) 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教育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加有智慧的教育。其核心是为了培养学生日后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创造性能力。智慧课堂的出现,是智慧教育的产物,也是当下科学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结果产物。

现有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发展智慧课堂,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协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生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个性化,能提高课堂学习能力、互动能力以及教学效率。

智慧课堂主要来自于智慧教育理念,在确定其概念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曾指出,智慧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智慧,使其日后能够朝着可持续、协调方向发展,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从而为学生创造智慧型学习空间。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智慧课堂应当具备一定的规范,比如探究性、多元性、思维性等。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将智慧课堂看作是为了培养学生智慧能力,并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以此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新型课堂。

(二)实现智慧课堂的技术路线

在构建智慧型课堂过程中,主要将培养学生、发展智慧教育理念作为基本出发点。智慧教育理念的推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好学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将智慧培养作为主要核心,不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智慧课堂的要求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影响下,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推进本国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高度关注,为促进教育改革,我国在2010年十月颁布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推行与发展,需要传统课堂面对转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当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三、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课前预习主要局限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教材或者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但是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多种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那么会对小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智慧课堂的出现,使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比如预习题、微课等,将其推送给学生,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对学习资料进行查看。在完成预习任务后,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比如答对的数量、所用的时间等。同时,尽管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之前认真研究了教材,了解了学生,但是这种预设毕竟是带有教师主观性的设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做教学方案时所能预测到的,所以这时需要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二)课堂教学

为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以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利用游戏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三)课后练习

传统课堂的一个弊端在于教师难以及时收到学生反馈的问题,智慧课堂的出现,能够使教师及时收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并且利用微信等多个通讯方式,向家长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制作微信公众号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以此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四、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情况研究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满足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教师在对教学课堂进行设计时应当采用常用模式,通过交流反馈、教学设计、平台资源推送等手段,实现教学功能。下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一)课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所以在课前教师要熟悉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并且了解相关理论和掌握一定技能。比如,如何有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理解掌握?如何利用智慧课堂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如何利用智慧课堂智能化功能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如何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将微课、练习资料等发放给学生?

(二)课中

可以从设计意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五个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将这个故事作为课堂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也可利用智能终端将游戏发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对游戏进行体验,随后思考。利用游戏导入与交互方法,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2.自主探究。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比如在“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拼凑三角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并且及时解决学生在拼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对三角形学习进行探索,主动思考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随后教师利用答疑系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凡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的问题,教师不予以干涉,放手让学生合作。期间教师可利用监控设备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查看,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利用智能终端对探讨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对讨论期间出现的问题疑惑做出解答,并让学生之间分享成果。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能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讲解要放在学生容易忽略以及理解不深的地方。利用这个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还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

课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总结。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将练习资料、微课等推送给学生,将课中的疑难点着重举出,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利用平台分析功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五、智慧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从其他媒体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自身特性来看,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学实施、教学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上述两部分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规划与统筹,以此为教学实施提供准备工作,如果没有实施,那么一切都是徒劳。教学设计不一定是非常完美的,因此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智慧課堂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网络学习空间运用应当合理化,网络学习空间是在教育与技术融合下产生的,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而是应当将其确实的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为学习服务、为教学服务。数学作为一门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应用。在课堂上,整节课的重点不能局限于空间内,而是要向外发散,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或者将学习心得等发布到学习空间内,与他人共同学习,以此提学生的高数学学习成绩。

二是出现技术故障应当灵活应对,因为网络学习空间并不像书本一样随时可看,同时由于技术受到制约,因此在课堂上会出现网页打不开等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展示学习内容。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心理素质不佳,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将网络、设备等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在内,想好对策,以此才能从容应对。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传统课堂教学逐渐演变成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根据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课前预设,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发展教师的智慧和教学功底。

[1]周程.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8).

[2]薛东.小学数学“四三三”导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刍议——以宁夏固原市实验小学高效课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

[3]天喻教育智慧课堂助力广东省“同一堂课”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活动顺利完成[J].教育信息技术,2018(10).

[4]李沆.基于粤教云ForClass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8(10).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高菊芬(1971.1— ),女,汉族,甘肃庄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高菊芬

数学教学应用研究论文 篇3: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摘 要: 一直以来,我国都把教育事业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更是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手段,一直处于落后地位。所以,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新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其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从其基本理论内容出发,并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深度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应用。从而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应用

新时期,我国的教育内容不断得以丰富,教育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众多核心思想内容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它与新时期的要求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初中是学生学习阶段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学生的思想才刚刚成熟,所以做好该阶段的教学工作对整个教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1]。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充分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既是一种社会趋势,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挑战。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它隶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范畴。在该理论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且通过建构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该理论中,重点强调了学生的“自由性”。与传统的教学理论相比,它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而且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在该理论中,重点包括四大内容,其中协作式学习模式是基础,情景式模式是补充,会话式模式是重点,而意义构建是升华。基于该理论,教师与学生的作用被放置于同等位置,二者共同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老师的角色逐渐由传授者变引导者。加上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的情境设定,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1.确立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是呈现“老师教,学生学”这样一种古板的方式,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勇于打破常规,其在具体应用时首先就确定了学生的主导地位[2],加大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视程度。在具体教学中,老师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加,极大程度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并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解答数学难题时,以往都是采取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边讲边解的方式。基于这一理论,老师首先会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从而共同解出数学难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完善知识的发生过程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知识体系是相对复杂的。既包括表面的数学知识,又包括更深层次的知识内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其发生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使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既学到了基本知识,又会解决更深内涵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讲解的内容更加广泛新颖,而且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为整个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3]。在该理论下,各个教育工作者逐渐加大了对知识的发生过程的研究,对于整个知识的框架结构也了解得更透彻,能够有效加快教学工作的进度。

3.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外在氛围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氛围无疑会促进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新理论下,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氛围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在其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老师应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一致性,从而确保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某一数学内容,可以采用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改变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在课外,要学会与学生打成一片,积极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及时了解每位学生在数学知识或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从而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最终实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4.建立科学的教学情境

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得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亦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所以,老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对数学中的几何知识进行讲解时,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使学生对几何图形有更直观的认识。此外,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下载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事先做好备课工作。课堂讲解时,采用PPT教学的方式将更多的数学知识细化开来,或者在课件中加入适当的动画、视频等。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寻求不一样的开场白为整个课堂奠定好情境基础。比如用提问、讲故事的方法将学生自然带入到课堂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独具特色的教学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又一新型应用模式。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该学习理论从学习的本质出发,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加强对该理论的应用,从而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骆川义,孙疆明,戴岱.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10(54):771-772.

[2]陈民礼.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7(41):603-604.

[3]李守可.人性化视阈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探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22):908-909.

作者:毕新双

上一篇:城市教育事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卫校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