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用思考论文

2022-04-17

多媒体系统可储存和处理大量的信息,集语音、图形、文字、数据、动画等为一体,与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做练习的学习方式相一致。生动、形象的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同时启动、和谐运转,极具感染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数学教学应用思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学应用思考论文 篇1:

主动探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思考和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明确地说出了教育对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教育能够激发人的潜力,丰富人的学识,增加人的自信心。在众多的学科中,数学又是最能培养人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所以深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改革,为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素养〓教学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为了能使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理想化的未来,我们父母通过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俗话说,人才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一点也不差。在头脑灵活、思维不受禁锢、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的少年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引导能够使他们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激励他们朝着不断的奋进,最终成人成才。数学是一项可以培养人们思维逻辑能力的学科,为了使学生们培养一个正确的思维能力,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数学教育进行改革。给予数学学科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学习数学学科,热爱数学学科。

一、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进行主动探究的重大意义

我们所说的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自主探究说的是,在一个学校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学校的教学领域进行自发性的探究。这种探究具有一定的特性,即自主性、生成性和开放性。在进行主动探究时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去调查、去了解。对小学数学教育进行自主性探究就有很多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对小学数学教育进行主动探究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一)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众所周知,从我们刚刚开始接受教育时,数学就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出现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之内。数学学科是一门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它不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它需要学生的理解和变通。因为数学学科学习难度高,学习任务重,使得在数学课堂上较为枯燥。枯燥的课堂氛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提不起对数学的热爱。我们对数学学科进行探究,就更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数学遇到的困难,从而可以让老师有目的的去教授知识,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趣。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现今社会重视人才的创造性,而数学这一学科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需求。因为数学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如一道数学题会有不同的解答方式,这就可以使得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动性,从多种角度去解答问题,慢慢的就会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创造改变生活,创造对我们的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是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对小学的数学课堂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富有创造性,长大后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三)提高學生的学习素养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对待学习时就会认真谨慎,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小学数学主动探究的策略应用

数学这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推动学生们思维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下面是对小学数学主动探究的策略应用进行阐述。

(一)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良好、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欲望。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我们现在的教育还存在着将老师作为课堂主体的“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究性的去学习,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如: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设施,通过投影仪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时加入一些有关知识点的数学知识,这样会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

(二)引导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创造

通过不断地研究我们发现,在我国的人教版小学教学知识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和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老师在教授知识时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更加大胆的去思考,去创造。

三、结语

使学生成人成才不仅仅是老师、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事,家长也要加大对学生的重视力度。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个更好的生活条件只重视自己的工作,而降低了对自己孩子生活、学习的关注力度。在学习上没有父母的支持,使得小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家长也要给予学生关注,这样就会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我们的课本也要随着知识的进步而变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施丽杰.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6) :326.

[2]曲福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运用探究[J].电子测试,2015,(12) :185.

作者:崔爱梅

数学教学应用思考论文 篇2: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多媒体系统可储存和处理大量的信息,集语音、图形、文字、数据、动画等为一体,与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做练习的学习方式相一致。生动、形象的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同时启动、和谐运转,极具感染力。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智力发展;并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快了学习进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评价作用误区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形并茂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的使用并不是教学的全部,而是为教学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设法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切入点,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在和谐的状态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既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开端,又是保障学生主动参与持久性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先利用课件出示小红的房间,学生观察时,会感到很亲切,因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房间,他们有兴趣,而且认真的观察。观察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觉得小红的房间布置的怎么样?学生的理由很充分,但大多都说到了一点,那就是有规律的排列。因此,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其中,多媒体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光能学会找规律,而且能感受到有规律的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演结合,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的形象化和直观化特征,克服了传统教学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个嘴巴的局限,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把丰富的信息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向学生进行传输和反馈,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唤醒主体沉睡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使教学环境得到延伸和扩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变成我们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推倒出它的面积公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很难完成,即使有学生知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是叙述的不够准确。其他学生还是不能完成。因此,利用多媒体显示倍拼、剪拼的过程,再加上教师的讲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中,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而用CAI课件却能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观察理解新知,达到了突出教材重点的目的。

3.分层教学,改善练习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总有差距。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差距,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使他们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基于种种原因,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形成教学中“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现象。在网络环境中教学,可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突破。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好游戏的特点,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在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以在计算机平台上把难易不同的题目设计成几个模块,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选择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的内容,练完一个模块并完全正确后,计算机鼓励他进入下一个模块去练习,(像游戏过关一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个性化的练习中,每个学生不仅能自我检测学习情况,还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4.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多媒体克服了时间、空間的限制,使学生的视野也不仅限于书本的知识。通过上网,可以搜集到很多的课外知识及学生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认识了圆周率后,师问:“圆周长究竟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多少呢?”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自己查找,学生会找到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如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值。

这样的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多了解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王国奥妙的求知欲。

二、应用多媒体时,避免走入误区

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实质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升华,它不可能代替教师灵活机智的教学活动,使用时应紧扣“辅助”二字,注意不要走入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满堂充电

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不能绝对化、简单化,有的课“满堂充电”。整节课,黑板上干干净净,都用多媒体代替了。这样的应用不仅使学生眼花缭乱,而且削弱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感染力,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我认为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辅助教学,应该贵在一个“精”字。

2.操作形式单一

多媒体课件是以图、文、声、形等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而闻名,可有的教师在使用中却生搬硬套,将其当作录象机和高级幻灯机使用,以为出示几张图片、几段文字、几道习题就是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那就错了。我们应深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在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处合理使用多媒体,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3.忽视常规训练

教师过多地将精力集中于课件的演示,学生几乎把所有兴趣集中于课件本身,使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时间相对减少,致使教学中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自主学习的质量下降,尤其是概念教学、公式的形成过程及何知识的学习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应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基本知识、基本公式形成过程的掌握训练与口头表达的训练,这些都是学生后续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4.忽视教师的评价

在一些习题设计中,画面美观,习题形式多样,而答案却多数为“对”“错”,“恭喜你答对了”等一些简单的评价代替了教师的评价。这样,有些流于形式,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此外,每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学会操作现代化教学设备、自己动手设计教学脚本,还应致力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利用和开发。扬长避短、积极探索,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作者:胥维江

数学教学应用思考论文 篇3:

微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經管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具有高度抽象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效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互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要合理利用微课,取长弃短,为高等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微课 应用型本科 高等数学 教学 实践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No.(2016)-JKGHA-0063);洛阳理工学院重点教研项目(No.JY16-24;No.17JY-12)。

1.引言

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2000年至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等课程要更加专注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1]。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具有高度抽象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图像、动画、语音等较为生动活泼的媒介,将高等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分类,为高等数学教学提供了新模式[2]。将微课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对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2.1 微课的提出与发展

微课,又叫作微课程或者微型课程。最早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Kee TP提出的一分钟演讲,目前,被人们接受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戴维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什么。然后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3]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规划,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 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将原本45分钟一节的网上公开课,被浓缩成5至8分钟,砍去冗长的前奏后奏,仅保留课堂难点热点内容,成为了第三届(2011年)“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微课正式登上教学舞台,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老师被业界推为“中国微课之父”。

2.2 微课的特点

微课主要突出在“微”,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二是教学内容较少,“微课”的问题聚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是某个教学环节,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三是资源容量较小,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播放流畅,存储方便。四是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具有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五是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一个主题。六是草根研究、趣味创作,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七是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八是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微课能够方便的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使学习模式多样化,以此来提高高等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可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领域的应用,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延伸,也是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开展大学数学微课教学有其特殊的价值。

3.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

3.1 利用微课引领学生预习

老师课前将上课要讲的内容相对于教材进行精简,删繁就简,回顾上节内容与新课程知识相结合,成PPT+语音的形式,且按照讲课速度制作成自动播放软件提前给学生,引领学生预习。因有图像和声音的配合讲解,就像在听教师讲解,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会大幅度提高,会为课堂的听课效率做好准备。高等数学上册中的函数、极限、导数、微分等基本概念在高中教材中都学习过,特别是函数概念、定义域求解、两个函数是否是同一函数的判别等知识点,高中都有过较为系统的讲解,这部分内容,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微课,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真正到课堂上时以复习的形式突出重点,大大节省时间,效果也会更好。

3.2 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攻克重点难点

由于课堂时间限制,不可能将某一个知识点占用全部时间,对于一些难点,即使老师反复强调,学生也未必能听懂。因此,可以将课程中重点难点做成“微课”,供学生进行课下观摩、推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对于一些重点知识,不一定在同一章节中呈现,也可以通过微课形式将前后知识点串联比对。例如高等数学中关于函数求极限的问题,第一章中可以通过极限运算法则来求极限,学完第三章后,一些极限又可以通过洛必达法则来求,这是可以利用微课将前后知识点分析比对,同一道题利用不同方法求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去解决问题。

3.3 利用微课解决抽象化问题

把课程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在传统课堂上呈现效果不好的知识点做成的“微课”,供学生较为直观的认知所学知识点。例如高等数学定积分的应用中关于微元法求旋转体的体积问题,旋转体在黑板上画图很难形象的表达出旋转体的形状,再做体积微元时也不直观,如果用微课呈现效果将会大大提升。再如空间曲面及方程一节中几种常见的马鞍面、椭圆锥面等二次曲面,如果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图,不但费时,效果也不好。如果借助微课手段展现,能完整的看出整个绘图过程,色彩形状完美,而且用截痕法求解问题时也直观明了。

3.4 利用微课辅导学生作业练习

将往年學生期末考试中经常失分的知识点和学生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高频率错题做成“微课” [4],如果学生出错的地方比较集中,就需要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将这些问题的典型例题做成“微课”后,学生就可以在课下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反复观看,直至弄懂为止。高等数学第一章中两个重要极限是经常考查的重难点,而且都有容易混淆的“李逵和李鬼”,我们不妨借助微课手段对该知识点进行透彻分析,配套习题练习,反复演练,让学生能抓住要害,清晰辨别。

4.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应用时需要正视的问题

4.1 微课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模式

微课教学模式形式新颖,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丰富课程知识容量,可以作为传统课堂的重要辅助手段,以提高相应知识点的授课效果,但万万不能让微课主导课堂,不能用微课教学模式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观点也被许多专家学者所认可,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所需,适当采用,才能收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4.2 微课制作推广不可一蹴而就

高等数学微课制作和建设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建设过程,决不能一蹴而就,明确方案和进程,边实践边改进,注重质量控制,鼓励“教学名师”参与,提高微课的影响力。在高校学生中大力推广,做好宣传。让学生们知道、了解,进而习惯[3]。

5.结语

随着高等院校转型发展和分类发展的推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重要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也必将一马当先,因此需要我们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思考、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系统总结,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互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对于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考虑,如微课的制作质量、学生课下利用微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015-10-23

[2]杨雯靖.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3]贾媛媛.高等数学传统式教学与微课模式融合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8(13)

[4]宜素环.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7(13)

作者:李振平 任铭 运士伟

上一篇:中职新课导入数学论文下一篇: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