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7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新课改后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之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有实际来看,当下《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实效不容乐观,比如教师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生觉得课程内容空泛,没有兴趣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效果与质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论文 篇1: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的几点思考

摘 要:由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课认识有偏差、定位不准确,导致实践课的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课进行了全新规划,确立了以理论说服为目标,以课堂为中心,以专题授课内容为主线,日常教学实践、课堂专题实践、校外专门实践3个层面分层开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课;思考

近年来,“两课”的时效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实践课提高“两课”的时效性问题,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以至于“两课”的实践课成了专门的研讨课题,并形成了若干独立的成果。这看似一个教学实践问题,其实也涉及若干理论认识问题。没有正确的理性认识,“两课”的实践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两课”的实践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课,有别于专业课的实践课。思政课的实践课,其目标是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而专业课的实践课的目的是解决专业操作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在于理论说服力,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基本价值。偏离了这一点,“两课”的实践课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舍本逐末。《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均简称“道德与法律”课)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总体上属于思政课。因而,“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应当围绕理论说服力展开,增强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增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和活力,使教学内容作为正能量进入人心,实现教学目的。但是,“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有着思政课实践课的共同困难:班型大,人数多,监督考核困难,老师工作量大;授课学生往往又不属于同一个专业,内容针对性很难落实,课后时间很难协调。加之对“道德与法律”实践课认识有偏差、定位不准确,导致实践课的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道德与法律”課的实践课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认识不到位

没有从基本使命的层面思考实践课。“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范畴,其基本使命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解决理论的说服力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完成知、信、行的转化,能够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正确分析现实问题,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最终教学目的。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光靠理论讲述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借助于实践教学,通过身体力行、切身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理论认知、增强情感认同,不知不觉地使所学理论成为其价值体系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成为其价值判断的标准和行动指南。可见,实践教学对于“道德与法律”课不是可有可无的装点,而是完成教学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定性不准

思政课的实践课不同于专业课的实验和实习课。专业课的实验课和实习课是为了验证所学理论和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思政课的实践课是为了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目标是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用专业课的实验课和实习课的思路和标准去设计思政课的实践课和安排思政课的课时。与专业课相比,思政课的实践课是为理论课服务的。比如同样是实践课,法律专业课的实践课与“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样。法律专业课的实践课强调的是法律技能的实际操作,“道德与法律”课的实践课更多的是强调法律道德、法治意识的领悟与提高。有的“道德与法律”课实践课参考书中包括模拟法庭的设计是不妥的,一来学生通过“道德与法律”课54学时的学习,知识量不能满足模拟法庭的需要,二来与模拟法庭付出的时间和课时相比,学生法律道德、法治意识提升的效果不佳。

(三)形式单一,材料陈旧

以往的实践教学一般停留在课堂举例、安排写调研报告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理论加案例教学让学生感到疲惫麻木,缺少新奇感。另外教学过程中,老师讲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认真地分析思考问题,导致结果就是:学生只知道讲了这么个案例,至于为什么要讲、从中有什么体会和感悟却一概不知,看似丰富热闹的课堂,实则效果不佳。

(四)工作不到位

布置的实践任务,如写调研报告,多由学生独立完成,交上来之后由老师审阅评分,由于缺乏必要的适时的理论性的点拨,往往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在调研报告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及时解决,最后就变成了为了实践而实践,偏离了思政课的主旨和使命。

(五)没有形成实践课的整体策划

以往实践教学中,各教研室之间、学院与学校团委、学生处等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合作,往往都是各自为战,实践课分散随意,形不成理论上的冲击力,没有达到教学意图。

(六)对实践课的评价过于短视

其实整个思政课的时效性评价都存在这个问题。思政课是塑造学生“三观”的课程,对其时效性的评价应当以学生一生生活为视野,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对“道德与法律”实践课的设计不应当仅仅考虑考试方面和教学常规要求。

二、“道德与法律”课实践课的规划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道德与法律”课实践课进行了规划,确立了以理论说服为目标,以课堂为中心,以专题授课内容为主线,日常教学实践、课堂专题实践、校外专门实践3个层面分层开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日常教学中的实践

主要指案例教学和课前新闻评述。案例教学是传统实践教学方式,仍将保留和沿用,针对过去存在的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做到理论讲授本身力求接近学生实际,选举实例力求接近现实生活,讲解例证必须精心策划,不仅选好,还要讲好,不仅老师讲,还要让学生说,最终达到触动心灵、启发人生、终生受益的目的,实现思政课的主旨。课前时事评述,要精心选择与本课程有关的新闻内容,进行评说和引导,这既具有适时性,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又能与教学内容形成合力,起到增效作用。在前几年,某高校高材生出家为僧,我们及时把这则新闻引入课堂讨论。这则新闻涉及公民的宪法权利、价值观、家庭观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准备,多方面点题引导,启发学生应有的视角与理性,避免泛泛或偏激。有一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成绩提出质疑,教师立即组织“假如我学习很好,但成绩很低,应该如何对待”的讨论。当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如何改进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角度讲的,这种解答显然偏离了思政课的主旨和使命,教师及时引导,从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如何对待别人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点评,甚至分析了学生解答中应试教育的印记,进而对学生进行如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和践行素质教育的启发。

(二)课堂专题实践

我们在实践教学改革之前已经进行了专题教学改革,将“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内容分设为10个专题。课堂专题实践的特征是根据课程内容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这些安排必须周密策划,围绕讲授内容,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展开。对实践结果必须进行必要及时的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区。具体措施可以灵活多样,可以采取观察与写体会、观看视频、演讲、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这种实践模式的优势在于:时间充裕,相比于课堂案例教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讨论、辩论、咨询、查找资料,能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综合性强,往往一个实践内容能涵盖所在专题的多个知识点,通过这种综合分析说明,能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总体把握,是对课堂教学零散知识点的有效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课堂专题实践紧紧围绕专题教学的内容展开,每个专题设置一个以上的实践教学内容集中进行。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稳定,随教学内容变化而设定。比如《大学之道》这一讲,是配合新生的入学教育进行的,教学目的是正确认识大学,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度过大学生活。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大学、大学精神是什么、高中与大学有什么区别、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等。为了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对实践课作如下安排:在课堂上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观察和体会到的大学与高中的区别(比如最简单的食堂名称、校园标语等,抽象一点的如赤峰学院校训与高中母校的校训等);课后要求学生网上查找赤峰学院领导在上一届学生毕业典礼和本届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和自己对大学的认识写一份大学4年的规划,老师评分后发还学生并建议学生收藏这份规划,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份历史资料。恋爱婚姻问题,已经是大学生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设计了《恋爱与婚姻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一讲,主要教学内容为恋爱中道德和相关法律问题、婚姻法的主要内容、爱情与婚姻在法律上的区别,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敬畏爱情与婚姻,能够妥善处理恋爱、婚姻当中的一些问题与纠纷,终极目的当然是学生能够有幸福的爱情与婚姻。我们对这一讲的实践课是这样安排的:课上观看今日说法视频案例《爱情保证书》,组织案例讨论,接受学生的提问;课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家庭、婚姻及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最好总结一下自己父母的婚姻家庭生活,自己能够对父母的婚姻家庭生活发挥哪些作用,对所讲内容有比较深层次的思考。其他专题实践课的设计,理念相同,不多举例。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我们的作法是有效的。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处理、协调父母之间的离婚争议,使父母归于和好。还有的学生毕业多年后就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困难向授课老师咨询,还记得老师授课时的内容。

当然,课堂专题实践也存在一些特殊困难,需要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理解。这主要是影视资料的播放问题。根据我本人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法律基础部分是最难安排的。在整个教材中,篇幅虽小,但内容多。对学生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教材所列法律部分的知识点及其观念远比掌握道德部分的知识点及其观念难得多。所以教师必须删繁就简,抓住重点和核心内容讲授。我们结合实践课安排,做了大胆尝试。首先在课堂播放电影《秋菊打官司》,然后以此为基础和例证讲解三大诉讼及其简要程序和证据规则、我国的法律体系、法治社会基本规则在三大诉讼上的体现、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传统社会与法治社会的观念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整个教学过程边回忆、边讨论或提问,边进行知识讲解和观念启发,师生互动,效果比较好。但对播放整部电影,有些部门和老师是有不同意见的。那么安排学生课下观看电影呢?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是不可行的。一来条件限制,有些学生不能看;二来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性,不去看。如果缺乏看电影这个环节,整个教学效果就无法达到。实际上,这部电影是精心选择的,是实践教学的参考资料,甚至也是教具。既然我们能够接受安排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纸质参考资料,就应该接受非纸质资料的阅读。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改进考查内容和方式。将实践课书面材料(至少一次)作为平时考查内容的一部分,与考勤一起构成平时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至少50%。在期末和期中考查试题中,除基本知识点外,也要有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探讨性题目。

基于以上的探讨,我个人不主张将“道德与法律”课明确地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泾渭分明的部分,并安排各自的课时。目前所谓的2+1模式(理论课时占2/3—36课时,实践课占1/3—18课时)不可取。“两课”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是不可分的,必须统一到课堂和理论说服力上来。所谓的2+1模式除了明显的压缩了“两课”的课时以外,尚无明显的取得实践课应有的效果。

(三)校外专门实践

这部分正处在论证和实验阶段。校外专门实践是学生利用小长假或寒暑假到社会上进行走访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的一种实践方式。校外专门实践以课题的形式操作,列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统一安排,与团委、学生处联合进行。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总体规划,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项校外专门实践课题,可在任一学期完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自由确定。课题1学分,计入总学分,属公共必修课性质。课题内容的设置与公共课开设的内容一致。具体选题由各教研室讨论确定后公布给各届学生,学生选题,相关老师为指导教师,对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审查。为鼓励教师工作积极性,指导课题列入教师的工作量。“道德与法律”课校外专门实践课题每年定期向教研室老师征集,集体讨论后确定。我们征集的部分题目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大学生假期生活调查研究、当今社会养老现状调查研究、××地区社会违法犯罪情况调查研究、××地区离婚情况调查研究、××地区就业与职业道德情况调查研究、“校园文明”主题微电影等。

现实社会是复杂的,远比课堂接触的要丰富得多,在理论和现实碰撞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追問,而不再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甚至是听而不闻,真理越辨越明,经过质疑、反思之后确认的理论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全程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调研报告及调研过程中反映出的知识和认识上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发生负面作用。

3个层次的实践功能各异,形式互补,逐步递进,相辅相成,共同为理论课程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改革,使“道德与法律”课成为学生在校欢迎、离校终生受益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杨晓春,钟卫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2〕杨晓春,王津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

〔3〕张玉,黄永强,孙正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吕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6〕于红梅.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1).

〔7〕纪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长春大学学报,2016,(6).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作者:吕东明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论文 篇2: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初探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新课改后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之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有实际来看,当下《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实效不容乐观,比如教师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学生觉得课程内容空泛,没有兴趣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效果与质量。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明确提出中职德育要体现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结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对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解读,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一些实际情况,本文试图围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些建设性的探讨,希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努力。

一、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教育部明确指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设置的理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德育课与学生的品德培养和行为养成更加贴近。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针对技能教学,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应当把学生定位为即将走向一线职业岗位的人,结合经济建设一线工作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教师需要关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就业市场趋势、相应国家与社会的要求,贴合实际,按就业市场需要的知识、能力、品德来设置课程,同时还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部分学生升学的需要。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探索与尝试的重点,也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现阶段,大多中职学校采用的都是比较新的符合中职学校特色的教材,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及时转变,而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没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不太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以至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感到乏味,大大影响了教学成效。以笔者的实际经验看,本课的教学实效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与创新上。

下图是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制定者、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主编张伟教授所做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调查结果。看图可知,体验式教学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并主动观察、反思、感悟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深刻的内化的知识,实现情感的升华。”[1] 中职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动、好探究的心理,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适合于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比如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如何避免违法犯罪等等,设计为各种贴近学生生活或者社会焦点问题的案例,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荣辱观”这一课之前,将学校学生食堂、图书馆、宿舍和教学楼内一些不文明行为记录下来,选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有关荣辱不分的报道作为案例资料。[2]《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任务本来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师通过设计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情境体验,最终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考核方式的综合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更真实地表现出对学生的综合考评,最终实现中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的提升。相对来说,一般学校与学生都更加注重专业课的学习与考核,而《职业道德与法律》属于公共课,内容又显得比较“虚”,造成某些学校某些老师不重视本课程的考核,认为公共课只要考试时出些题目就可以了,不必太重视,进而导致学生不用心学习本课,对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造成很大的障碍。

而要真正客观地考查和评价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考核机制,这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建设与参与。笔者认为,可以把课堂考核、实践教学考核、日常言行考核、基本理论知识考试结合起来进行。比如一个热情参与课堂学习讨论或案例角色扮演的学生,可以在课堂考核项目上得到加分;一个在课外生活中助人为乐并有据可查的学生,在言行考核一项可以有专项加分;等等。这种加分项与减分项的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考评模式,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一言一行的重要性,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其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敦促其学好向善,亦能使其真正认识和感受到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良好道德与法律素养的人才。

总之,正确理解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改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仔细观察时刻发展的社会形势,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与兴趣爱好,不断探索创新并实践教学方法的突破以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教师应该持之以恒的追求。只有经常进行探讨并勇于尝试,才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内外兼修、诚实可信、遵纪守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伟.与您共悟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设计的优化和创新[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谭业胜.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6).

(责任编辑罗艳)

作者:苏曼黎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师德视域下师范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文献综述

【摘要】为了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有关部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本,在师范院校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建设。文章通过整理师范院校基础课师德建设中的研究文献,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撑。

【关键词】师德;师范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教师规模有较大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规模初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教师结构也得到改善。但由于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的负面影响,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特别是近年来极少数高校教师失德行为的出现,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师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未来教师——师范生的师德教育问题也引起人们积极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专家学者们对师德教育的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截止到2017年11月,以“师德教育”为搜索词进行全文搜索,查询到了相关文章31182篇;以“师范生师德教育”为搜索词进行全文搜索,检索出相关文献14478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教改”为搜索词进行全文搜索,查找到相关文献2566篇。但在这众多的文献中,却没有文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相结合。我们只能在已有的关于“师德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文献中,借鉴吸收并创新。

(一)从现有文献看我国关于师德教育和师范生师德教育问题的研究

就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关于师德教育和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关师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例如,方晓义等在《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中提出了“教师的师德由其所具有的师德观决定,教师的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的师德观没有显著影响”。胡忠仁在《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中提到:“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师范生在道德水平上必然是高于社会的人群,因此,必须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袁新文在《师德,一个国家的道德标杆》一文中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强调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道德在教育中的力量和作用;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呼唤和期待优质教育的今天,师德的力量决不可轻视” 。2014年9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文件,强调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这为各高校进行师德教育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第二,有关师德内容及规范的研究。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道德要求理所当然较高。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所提倡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内容被认为是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学贯中西的教育家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教师要自觉认识肩负的责任,强调教师要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把教师职业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大众教育事业,他认为教师应该浑身充满着爱,具有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可贵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是教师可贵的品德。这些教育家们的思想对当时的教师职业道德特别是师德规范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随着教师职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开始出现关于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研究。多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52年7月16日颁布了《师范学校暂行规程》,提出了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初等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师资”的目标,确定了通过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及为人民教师的专业思想”等教导原则。1956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校规程》进一步提出:“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中等文化水平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全心全意为社會主义教育事业服务的初等教育和幼儿教育师资。”1997年9月1日,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当然,学者们也纷纷著书立说,对师德教育规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安云凤和吴来苏主编的《高校师德教育与修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中就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要求,提出教师要树立公正观念,尊重每个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坚持教书育人以及跟踪学科前沿,参与知识创新等内容。

第三,有关师范生师德培养路径的研究。有学者已经开始了关于师德培养对策的研究。例如檀传宝编著的《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一书,其中第三章第三节对师德制度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了论述,但很可惜没有与高校的基础课程相联系。当然,也有学者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层面的实践教学研究。柳礼泉编著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吕志等编著的《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等,这些研究虽然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但是针对性明显不够。而王荣发著的《“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此研究成果不仅对“基础”课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内容涉及“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理论研究、体系建构和考核机制等,而且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和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

(二)从现有文献看我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公共课也是基础课程,学者们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研究也不少,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其一,对该“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和重要意义的阐述。例如:王滨有、贾少英在《“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就提到:“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大学生将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的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达到知行统一。”

其二,对实践教学实施困难的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建议研究。例如严毛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文中提出了实践教学大纲的缺乏,高校不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够等问题。

可见,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在各师范院校,师德教育的地位和价值相对于其他院校显得更突出。因此,应大力提倡在师范院校进行师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保障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在各师范院校,各院各系更应借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公共课,以此为载体对全体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很有必要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师范院校的特殊价值。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师范院校的师德教育教学改革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就是题中之义,也是本次课题主要探讨的问题。通过查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没有找到一篇关于师范院校从“师德”视域的角度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文献。本文从此视角来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以求为师范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有关师德教育的研究一般渗透在学校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强调师范生个性的养成。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还积极倡导师德教育途径、方法的多样化,普遍将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作为师德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追求师德教育的实践性和渐进性,注重教师专业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国外对师德教育的建设主要是各国相关政策制度的规定和宝贵经验。例如,美国关于本科水平的师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及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二是教学法,三是教学实践。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课程包含在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课中,如《职业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课程,目前国外尚没有关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相关的研究成果,更不用谈师范院校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71/201410/175747.html,2014-10-09.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5.

作者:周黛诗

上一篇:企业经济管理中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教育模式下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