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视觉化、多元化、互动化。本文以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信号机检修》课程为例,将信息化教学运用专业课中,探讨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 篇1: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教学日益普及。分析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指出目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力学课程的教学,探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冀望信息化教学能够扬长避短、健康发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力学;创新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教学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和依托校园网的网络教学被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独霸课堂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图文声像并茂,给教学开辟了新天地,注入新的活力,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时段、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学习时空,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展示其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负面效应,只有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内在规律,及时解决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所在

力学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目前的力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难题:运用到大量的数学、物理学知识,公式繁多,推演复杂,对学生要求高;力学要为未来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需要突出力学问题的工程背景,但学生往往对实际的工程问题知之甚浅;随着科技的进步,力学学科也有了很大发展,教学信息量呈爆炸式拓展,但与此相反,力学课程的学时在日益减少。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信息化教学有着突出的优势。

1.1 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在力学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机构图、受力图、内力图,过去完全靠教师在课堂上手工描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有很多的公式推演也是费时费力,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有利于教师全力以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2 突出力学教学的工程背景

力学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工程背景,依靠现场考察实习虽然可以解决,但太过费时费力费钱;依靠教具、模型、挂图、幻灯,一方面制作麻烦、使用不便,另一方面动态效果也不够理想。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集视频、图片、动画、声效、文字为一体,使力学课程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有趣,也大大增强学生根据工程实际抽象力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有效拓展教学时空

借助网络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预习预备知识,锤炼重点内容,突破道道难关,还能根据个人兴趣学习力学前沿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张扬个性。

2 信息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对信息化教学的内涵要真正吃透

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在于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时空,改变传统上以教师和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立一种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两种常见的呈现形式,一方面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同时信息化教学模式也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它同时强调要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借助网络环境开辟教学的新战场,从而拓展教学的时空。

2.2 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要建设、管理、使用并重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有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就是教师借助网络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应用于教学即可,教师就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检索者和使用者,至于原始资源的开发建设那是别人的事情。实际上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从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是信息资源的加工者、建设者、传播者。由于教学工作评价的推动作用,各院校目前都比较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特别是网络课程建设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从教学检查中也反映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重建、轻管、不应用。许多单位在评价期间建成的网络课程,其应用信息都是在检查结束之日就戛然而止,在最近的几年内既没有更新课程内容,更没有实际应用记录。丰富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课程,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应该在集中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并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使其产生实际的教学力。

2.3 开展信息化教学要避免重走灌输式教学的老路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把自己定位为课件的解说员,把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变成以电脑为主导,表现为上课时按顺序播放课件,讲课变成演课,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进程,教与学失去主动和谐的气氛,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难以出现师生互动、互相感染的“高潮”,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编剧”和“导演”,多媒体是诠释“导演”意图的“手段”,“导演”不能降格为“解说员”,是多媒体辅助教师,不是教师辅助多媒体。

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动摇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有些教师在用计算机呈现教学内容时信息量太大,节奏过快,不考虑学生的思维顺序和速度,“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实现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手段,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创新。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媒体或教师代替学生得出结论的现象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特别突出,没讲前因已出结果,剥夺了学生的智能挑战机会,使其丧失成就感,削弱进取心。

2.4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努力提高课件的质量

有些课件的可靠性、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差,使用很不方便,故障频发;有些多媒体课件的媒体素材单一,满屏都是文字,且整屏播放,照屏宣讲。教师应该是一步一动,讲到哪儿出到哪儿,这样才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如果全屏内容一览无余,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此外过早出现结论容易扼杀学生的思维,不利于能力培养。有的教师把课件的华丽程度看得比课件的实际功能和效果更重要,把课件装饰得很华丽,不该用动画的地方也用动画,不必加声音的地方也加声音,却不在实际功能和作用上下工夫。这样的课件过于注重形式,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课堂使用时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常常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以外,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背离了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初衷。还有一些课件的字体大小、颜色选择不当,前景和背景的搭配不合理,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差,有的甚至根本就看不清。

3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力学创新能力的

方法与途径

工科力学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工科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对工科力学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安排。

3.1 寓创新意识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要用科学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探索,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感染学生,要把科学家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为此,要收集创新教育的案例,将创新的思想、方法融入教案,进入课堂。例如,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向学生展示嫦娥奔月、神舟飞天的壮举,感受胶州湾、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宏伟,体验鸟巢、水立方的神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分析这些最新科技成果中的力学原理,在力学理论上得到升华;结合力学计算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进行解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力学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形成爱力学、学力学、用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在课后可让学生针对某个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完成“资料检索→问题分析→创新(或改进)”等一系列科研过程,最终以力学小论文或实物的形式体现研究成果,使学生感到科研并不神秘,创新也不是很难,只要善于钻研,总会有所收获。

3.2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彻底摒弃灌输式教学,全面推行启发式教学

要努力将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探究、讨论问题的场所,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例如,利用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情况下,仅当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时才有可能演变出创新思维的能力,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一题多解。在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力学题的解法,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快速呈现多套解题方案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各种解法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这样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充分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开拓其思路,强化其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能力,改变以往固化在思维中“标准答案”的概念,激发并培养其独创性、首创性、多样性等创新意识。

3.3 深化实验课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创新研究的基地,搭建创新研究的平台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筛选一些有力学特色的项目,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研究、创新的过程,培养创新情结;开放力学实验室,支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为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完善虚拟实验室的功能,增强虚拟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真实性,使其成为真实实验的有效补充。

3.4 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让信息化教学资源产生实际教学力的教学新模式

安排学生借助网络在“工程力学虚拟实验室”完成部分实验;针对力学课程学时减少的现实,安排学生借助“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开设的力学网络课自学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筛选部分学术研究课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资料,自主研究,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学时空进一步拓展,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这样才能抓住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协权,王建江.关于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1):133-134.

[2]倪新华.从“钱老之问”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导引杂志,2010(6).

[3]张淑琴.提高力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2011(6).

作者:倪新华 张淑琴 马英忱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 篇2:

信息化教学在铁道信号 自动控制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视觉化、多元化、互动化。本文以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信号机检修》课程为例,将信息化教学运用专业课中,探讨信息化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信息化  铁道信号  教学  研究与实践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in Railway Signal Automatic Control Major

——Taking Course "Signal Machine Maintenance" as an Example

SONG  Baowei

(Heilongjia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161000 China)

信息化教学,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信息化的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目标是教学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學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达到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团结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将信息化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胜任信息化教学。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通过《信息化教学在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提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以期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对高职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全面深度融合,是学与教的双重改革。下面,我以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信号机检修》课程为例,为大家详细阐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1  教学分析

《信号机检修》课程为32学时,每周2学时,如何在每周这90min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起着决定性因素。《信号机检修》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信号机的结构、信号机的显示意义、信号机的标准化检修内容及标准。为了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首先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以学定教,如本内容授课对象为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铁道概论》、《铁路安全》等课程,对铁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兴趣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善于模仿,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学习主动性欠佳,缺乏自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且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依赖性。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同时结合铁路特殊行业的发展要求确定。《信号机检修》课程的重点内容是信号机的结构、显示意义及检修的内容和标准,难点是信号机的故障处理。

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是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监控、调节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不是以学生为主体,重“教”而不重“学”,教师讲得生动,但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机械、学得枯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难以形成,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次课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信号机检修》这门课程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对信号机进行检修,实操性比较强,且学生未真正去过现场,无法切身感信号机检修的工作环境,因此我选择了学习通平台作为学生的辅助学习平台,对学生下发任务,进行课前学习与检测;课中利用高仿真的软件,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单项技能训练、模拟仿真动画展示及微视频等,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网上体会信号机检修工作氛围,切实地还原了今后学生的实习实践的工作岗位,基于任务驱动突破重难点;课后利用手机观看自己的操作录像进行反复练习。

3  教学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将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的各个要素当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知识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1 课前学习

基于学习通平台,课前将每次课相关学习资源发布到平台,要求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目标,围绕工作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最后根据课前测验和讨论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课前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学习程度,进一步明确本次课的重点与难点,以及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

3.2 导入工作任务

课堂上,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由于信号机检修不良造成的行车事故。假设你是一名信号工,如何对信号机进行检修,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然后教师通过PPT发布任务,对学生下发工作任务单(表1:任务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通课程平台,播放信号机结构视频,导入工作任务,同时使学生感受现场工作环境,培养其对信号机检修的工作技能。

3.3 分析工作任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及小组学习情况及下发的任务单了解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信号机的结构,检修内容及评价标准。根据课前检测及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学生基本掌握了信号机的结构,因此课堂上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信号机进行检修。

3.4 任务实施: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扮演不同工作角色,提出解决方案,并完成工作任务。

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由同学分别扮演铁路信号工、防护员等不同角色,对信号机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进行角色交换,在检修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手机打开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课件、翻阅课程视频、微信,查找相关知识。学生检修完成后,教师帮助回忆课前投放的知识内容,再次强调重点,明确铁路信号工、防护员的责任,对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详细讲解,并且提出作为一名信号工如何对信号机进行检修,当检修发现问题如何进行处理。

4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做到沟通时时、反馈及时、研讨定时

(1)在信息化教学要重新对每一次的课程做好组织与设计,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内容、讨论、互动与作业等环节,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化教学要比传统授课投入更多的时间准备教学资料,需要把之前很容易就可以直接口传身授的知识或教学环节,整理细化成细小、可执行、方便学生理解的课件、操作手册或设计成其他课前讨论等环节。信号专业部所有教师随时沟通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想法、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2)制定了专业部信息化教学反馈信息表,包括平台运行情况、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过程及其他四个方面,每位教师授课后可填写在以上四个方面遇到的问题,大家研讨并提出解决建议,确保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3)信号专业部教师互相开展集体听评课活动,每周每个人都要听 1 节课,课下及时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授课教师,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在信息化教学的工作中取得进步。

(4)信息化教学的同时,信号专业部的研讨活动也要定时开展,每周五14 点进行开会研讨信号息化的教学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做好下一周信息化课程的设计。组织教师集体观摩省级、校级公开课,学习借鉴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5)信息化教学给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挑战,让我们认识到要学的东西太多,但也让我们充分体会到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便利与效率。我们可以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更好地有机结合,相信一定会让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吴玉琴.把握高職学生特点 注重有效理答技巧[J].考试周刊,2017(85):65-66.

[2] 郭婷,夏瑜.对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分析及教育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8):282-283.

[3] 郑丽敏.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工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12):158,161.

[4] 史宏声,秦来顺,柴文祥,等.高校工科教学中多媒体与板书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111-112.

[5] 杨璐铭,冉诗雅,曾琦,等.基于网络与课堂协同模式的工科教学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8,28(2):72-77.

[6] 党霞.教育信息化在职业院校工科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8(3):86-87.

[7] 章翔峰,姜宏,周建平.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工科教学改革和实践[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7):210-211,221.

作者:宋保卫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 篇3:

关于高职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教师应积极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来适应这一趋势。但在高职信息化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思考。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慎重考虑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以期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 高职 思考 传统 融合

信息化教学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传统教学中,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目前信息化教学在中小学、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应用广泛,各种层次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相比于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的亮点是资源新颖丰富,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学生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另外信息化教学将师生互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通过手机APP就可了解学生预习、课后练习及对课程的评价等情况。但信息化教学也存在局限性,该技术受网络影响,如网速慢、访问人数过多会均降低教学效果。下面是关于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应用的几点思考:

1. 课前调研,尊重学生意愿

尽管许多教師经过不断摸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课程都应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师在开课前应做好调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接触过信息化教学,态度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持消极态度的原因是学生存在审美疲劳。信息化教学刚兴起时,学生被新颖的素材和教学环节吸引,但是时间久了兴趣明显降低。就互动环节而且,信息化教学可让学生通过手机抢答,回答正确时可计入平时分,这一点优于传统教学,但时间长了学生积极性降低,教师发布问题后只有少数学生响应,场面比较冷清。有学生反映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实质都是观看PPT或其他素材,区别是前者在各自手机上观看,后者是大家一起看大屏幕,观看效果无明显差别,且前者需要耗费手机电量、流量,还会出现因网络不畅而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除此高职学生普遍自制力不高,相对于教学素材,学生更容易被其他软件吸引,教师也不知道学生用手机究竟是学习还是娱乐。另外传统教学常被冠以“一言堂”的代号,但对比后学生反映信息化教学进度过快,反倒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反复强调重难点,甚至回归到最初的黑板教学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因此如果学生基础较差,接触过信息化教学却仍大面积持有消极态度时教师应仔细斟酌,否则一厢情愿实施信息化教学将流于形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选择合适的平台

目前适合信息化教学的网络学习平台或APP五花八门(如微知库、职教云、雨课堂等),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与在线学习服务,能实现的功能有考勤、在线学习、做笔记、随堂测验、互动讨论等。使用职教云上课时师生都要注册,教师可用手机将PPT投屏到大屏幕上,学生也可用自己手机观看。雨课堂基于常用软件Power Point和微信,学生无需单独下载软件和注册,只要扫描课程二维码就可学习。微知库里的资源非常丰富,除了教师自己的课程,还有其他院校建立的课程,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性地给学生看其他院校的优质资源。这些学习软件为教学提供了便利,有的教师为了提升信息化水平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平台。过度信息化容易让学生重视软件操作而忽略知识本身,频繁在不同平台间切换也不利于学生连续思考,反而增加学生负担[1]。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选择功能比较齐全且容易操作的平台授课。

3.注意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信息化教学由于自身局限性在短期内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因此教师应根据每种课程的特点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2]。例如理论性较强的大学英语、高数、毛概等公共基础课的信息化程度可适当提高。教师照本宣科讲PPT容易使学生厌倦,每个知识点讲解结束后可发布练习题或讨论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还方便教师掌握授课效果。专业课教学可适当引入信息化技术,将抽象的概念可转化为通俗的动画、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工科课程的例题最好采用黑板教学,放慢例题讲解速度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接受。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前预习和完成课后作业,上课依旧以传统教学为主,只在必要的地方通过微知库给学生播放优质教学素材。

4.结语

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多媒体电子设备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互动。无可否认该技术已成主流,国家有各种层面的大赛,学校也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教师,因此教师应积极提高自己信息化教学水平所需的能力,如操作相关软件,制作优质资源等。但凡事过犹不及,教师不能为了追求信息化而一味地将各种资源堆砌在课堂中,使用哪种资源,用在什么位置都应经过科学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有所收获,信息化程度一定要符合学生水平。归根结底信息化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应想办法做到深入浅出,在举例、讲解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信息化教学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飞.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114-115.

[2]王景利.高校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互嵌入的路径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01):112-115.

作者:郝倩

上一篇:PBL教学与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