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定位论文

2022-04-18

中学政治课定位论文 篇1: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人性化的科学定位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人性化是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的。它反映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生命成长过程的关注,对个体的终极发展的关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通过完善自我而积极融入社会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谈实施之前必须先对他进行科学的定位。

鉴于前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分析,在定位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材

教材的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语言发展特点及思维方式。比如初一政治课语言应采用大量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平易、朴实。学生读教材就像是在与一位知心的朋友交流,获得的是心灵的充实。而初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还不完善;语言比过去有所丰富;教材语言的选择可倾向于理性化,但不宜太抽象、系统。初三可采用专业术语,以培养学生政治语言的规范化。高中以此类推。教材语言应随着学生语言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发展而逐次递进。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层次应体现由低向高,由分到总,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把过去“小学阶段共产主义教育、初中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社会主义教育、大学具体行为规范教育”的颠倒教育改变过来。

在材料的选择上,应与时俱进。避免犯“高、大、全”,“假、大、空”的错误。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热点、焦点为原则,把典型的、与学生现在或未来联系紧密的生活素材呈现出来。

(二)教师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有人情味。在对环境的管理上,力求趣味、亲和、新鲜。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调整桌椅的摆放,悬挂醒目的标语、图画,选取配套的音乐,必要时教师甚至和学生一起游戏、歌唱。让教学这个过去很严肃的事情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欢乐气氛中富有人情味,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的精神乐园。此外,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选择上,应富有人情味。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所谓的坏学生,让他们在和教师的交往中,感觉到自己是被爱者,感受到无论是教师的表扬还是批评,都是在善意的帮助他们成长。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富有人情味。无论是开始语、中间的讲解、结束语等都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时刻注意自己要教会的是学生,而非现成的教材,使政治课摆脱令学生生厌的简单的说教,强硬的灌输局面,真正成为服务学生,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程。

(三)教法

政治课教师上课绝不能照本宣科。课堂教学应进行周密的设计,精心的安排。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忌按部就班。应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表现不断调整教学安排。如你所举的案例不受学生欢迎,应迅速调整,可以让学生列举身边的案例,既说明了问题,又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学模式切忌单一,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原则,鼓励学生参与,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教会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中,让政治走进学生的生活,触动学生的心灵。

综合以上,可以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性化定位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教师到教材再到教法,都应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支持的人文环境,使师生在此环境中充满激情、富有活力,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影响感知的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形成扬善弃恶的集体舆论环境,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具有完善人格的教育方式。

(作者单位 咸阳育才中学)

作者:段亚丽

中学政治课定位论文 篇2: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内容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实施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政治课教学面临学生选课、提高课程教学成效等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新高考方案下的政治课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教师重视增强政治科教学吸引力,运用多种策略来改革政治课教学内容与模式方法,加强对政治课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才能更好地提高新高考改革下政治课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考改革  高中政治  挑战  对策

从2014年国家出台高考改革实施意见以来,各省陆续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试科目、分数、录取机制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既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使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要有效应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师生全面深入掌握新高考改革制度对政治课教学的要求,采取积极的策略改革政治课教学模式方法等,才能提高新高考背景下的政治课教学成效。

一、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新要求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全面深入掌握这些新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政治课教学活动,这些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课教学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新高考方案要求政治课教学要更加全面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培养学生“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二是高中政治新课标内容有了新变化。为对接新高考方案,高中政治新课标(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方面的新内容,课程理念、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

三是对政治课教学过程提出了新要求。一直以来政治课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主体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新高考方案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对政治课教学成效提出了新要求。高考科目与分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政治学科选择的因素,只有提高政治课教学成效,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感,才能让更多学生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科目。

五是对高中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求教师转变政治课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深入研究课标与教材内容及要求,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政治课教学成效。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新高考制度与方案的实施,使得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全面了解这些新挑战,才能有助于教师找到积极的应对策略。这些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对高考政治学科定位比较模糊。多数师生对新高考制度与具体方案了解不全面,对新方案的调整与变化了解肤淺,对政治学科定位比较模糊,不了解新高考制度与方案对政治课教学的深刻影响。

二是新高考方案影响学生政治学科选择意愿。新的高考方案中,除了语数外三课之外,从其他学科再选择三个学科作为高考科目,“成绩”“兴趣”等因素会极大影响学生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科目的意愿。

三是政治课教学方式与组织实施困难增加。由于高考科目设置的变化,使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增大,但新课标又将政治课定为必修学科,这样就存在选择人数少与必修之间的矛盾,使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实施困难增加。

四是需要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成效。要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选择意愿,需要提高政治课教学兴趣,改进以识记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全面提升政治课教学成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选择意愿。

五是需要教师适应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新高考方案对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选科意愿等产生很大影响,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应对策略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通过笔者的调查了解和教学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高考选考意愿偏低,甚至一些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毫无兴趣,要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成效,让更多学生愿意把政治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课学习兴趣,为此需要教师重视增强高中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一是提高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兴趣既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影响学生高考选科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教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把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教学任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例如,可通过构建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能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可通过精彩有趣的导课艺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离不开政治,同样可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二是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要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重视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为此教师可从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师生课堂互动感染力、语言表达亲和力、学习氛围凝聚力入手,来增强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三是重视对学生进行选科指导。政治课作为综合性强、适用范围广的学科,不但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会对学生将来高考志向选择、就业方向选择等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向学生宣传学好政治课的意义,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课选考意愿,也是提高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2.适应高考改革要求,改进课程教学方式内容

要提高政治课教学成效,有效实现学科育人目标,让更多学生愿意把政治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适应高考改革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成效,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高考政治课成绩和深入育人的双重目的。

一是改进政治课教学模式方法。改进政治课教学模式方法,既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成效,又能更好实现课程育人目标,还能增强学生高考政治课选科意愿。对此教师要根据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可选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有利于政治课教学更好适应高考改革要求。

二是依据新课标组织教学内容。要使政治课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育人目的,需要教师加强对新课标的理念、课标内容与教学要求的深入研究,依据新课标要求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深入掌握对政治课定位的新变化,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的思想性与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实现政治学科的育人目标,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使政治课教学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

三是创新政治课教学组织形式。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增强了学生高考选科的自主性,为了能有效解决政治课教学组织实施中的困难,学校要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可实施“选课分层走班制”课程教学形式,这样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突出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更好满足不同学生的政治课学习需求。还可以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优势,作为线下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伸,以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四是加强政治课学习的分层管理。要更好适应新高考方案的变化,政治课教学实行分层走班制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做法,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课学习的分层管理。新高考方案下文理不在分科,需要教师加强对政治选考和非选考学生的分层管理,并为学生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同时也需要教师加强对政治课教学目标、内容、难度等方面的分层教学设计,通过分层管理有利于实现各类学生的学习目标。

3.加强课程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素质

新高考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要求,需要政治教师加强对新高考改革下的政治课教学研究,改变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素质。

一是加强对新高考下政治教学研究。政治课既是高中教育和高考的一门学科,也是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途径,要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需要教师加强对新高考方案下政治课教学研究,充分理解新高考改革的目的,认真仔细研讨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内容,掌握政治课教学与高考要求,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做到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考政治课成绩并重,才能有效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二是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要让学生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方案下的政治课学习要求,首先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改革。首先需要改变教师的课程教学理念,用新高考改革宗旨統领教师教学理念,统筹兼顾政治课育人和高考两者关系,使两者“齐头并进”;其次是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要重视提升自身的思想与道德水平,坚定政治立场,用自身良好的政治素养影响学生。要不断丰富自身学科知识与文化素养,加强对新高考改革下“选课分层走班制”等教学模式方法有效运用策略的研究,来提高教师政治课教学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改革对于高中政治课教师既是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重要机遇,也面临重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政治课教学要求,需要政治课教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加强新高考方案下政治课教学研究,积极改进政治课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重视增强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才能实现政治课育人和高考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优.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2016.

[2] 曾源华.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 企业文化,2019(5):270.

[3] 孟青.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中外交流,2019(9):36.

[4] 瞿国成.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新教育时代,2019(3):11.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高级中学)

作者:周桂彩

中学政治课定位论文 篇3: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强化德育功能

摘 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强化其德育功能,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地处理传授知识与德育的辩证关系,把握正确的德育方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强化;德育功能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全方位、多渠道的,而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发挥主渠道作用。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市场经济带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强化其德育功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呢?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围绕分数做文章,大部分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严重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要强化德育功能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德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能把德育首要问题当作临时性的口号或应急性的措施来看待,而要当作教育的长远大计来理解,结束口头上的重视、思想上的轻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明确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全面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握好思想政治课,使思想政治课从备课、上课、考试等一系列的环节都服从于德育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走出“误区”,还原其德育功能。

二、要正确地处理传授知识与德育的辩证关系

如何摆正传授知识与德育的位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强化德育意识、实现德育功能的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德育二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而且对他们的政治行为、道德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各种社会现象,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由此可见,传播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德育的基础,而德育则是传授基础知识的目的和归宿。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知识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既教书又育人,把知识教学纳入德育轨道,建立起以德育为核心的知识教学体系,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定位。否则,离开知识教育讲德育,或者离开德育进行知识教育,都只能把思想政治课引入歧途。

三、要始终把握正确的德育方向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现阶段我们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人生信念。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正面临着纷繁复杂、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面临着富有挑战性的、千变万化的未来,如果缺乏崇高的理想、正确的道德信念,那就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作出正确的选择,很难把握和处理今天和明天以及社会与人生的许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灌输”的方针,以先进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法律纪律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和根本来抓,使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定的人生信念,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課教学只靠课堂上的说教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要改变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单一的、封闭式的、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不局限于教材,要把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各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把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撰写小论文、时政讲座、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方式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当中,从而形成开放式的、多样式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把握和处理好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强化其德育功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

作者:何百胜

上一篇:微信的媒体传播论文下一篇:手术室护理管理论文